為什麼相比航天的發展,很少見到有國家探索深層的地底?

各個大國對航天事業的發展好像都很有熱情,但卻很少見到有「潛到」地球內部去探索的?


實際上很多國家都在打洞。由於石油工業的需要,鑽探技術其實已經相當成熟。
在此之前先來說說地球內部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是地殼、地幔、地核。而地殼是表面薄薄的一層,與地幔的交界面是莫霍不連續面( Mohorovi?i? discontinuity),其平均厚度只有17km,相對於地球的平均半徑(6378km)來講,甚至遠不如雞蛋殼相對於雞蛋的厚度。而到目前為止,人類從來不能突破這一厚度。

冷戰時期的1958年,在一群地球科學家的鼓動下,美國啟動「莫霍計劃」,意圖在於向下深挖,直搗莫霍面,與「阿波羅計劃」比肩。為了最有效的達到這一目標,採取了大洋深鑽的方式,因為洋殼是地殼最薄弱的部分,其厚度最薄處僅有6~7km。實施該計劃採用CUSSl號鑽探船,這是一艘環球海洋勘探公司的鑽油船。

第一口科學鑽孔於1961年3月在墨西哥近海3558米水深處鑽了5口深海鑽井,最大井深183米。最初的計劃是三億美元的預算就能夠打穿洋殼,結果在實施過程中發現毫無希望。。。人類意識到自己有多麼NAIVE,在面對諸多問題,例如地熱、定位時完全無力解決。接著深鑽將會遭遇資金投入上的無底洞。因此眾議院一怒之下投票終止了該項目。儘管如此,這是人類第一次試圖在深海海底打鑽,意義重大。

幾年之後,冷靜下來的美國人提出了深海鑽探計劃(Deep Sea Drilling Program,DSDP),其目的是在世界大洋打大不太深的鑽井,採集沉積岩心,取得洋底地殼上層的資料。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出資1260萬美元資瓷這一項目。深海鑽探計劃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驗證了海底擴張學說和板塊構造學說。

隨後這個項目又發展成為大洋鑽探計劃(Ocean Drilling Program,ODP),以及由多國合作的綜合大洋鑽探計劃(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中國於2004年加入了這一計劃。
在這裡必須提一下霓虹國的成就。2001-2005年,日本出資約合3.5億英鎊建造目前為止最大的深海鑽探船「地球號」,就是排水量5.7萬噸的這艘巨無霸:

2012年4月15日,「地球」號深海探測船開始在宮城縣牡鹿半島外220公里的海域執行任務,幫助探明東日本大地震的發生機制。研究人員向水深6883.5米的海底插入鑽頭,並向下鑽探了856.5米,總的深度就達到7740米。刷新了海底鑽探的世界紀錄。

以上提到的都是大洋鑽探。實際上人類打過的最深的洞並不在大洋上,而是由擅長暴力美學的老毛子打的科拉超深鑽孔(Кольская сверхглубокая скважина)是前蘇聯於1970年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開始的一項科學鑽探,其中最深的一個鑽孔SG-3在1989年達到12,262米。這是目前為止地球上最接近地核的地方。

毛子威武!

但這並不是最深的井,2008年和2011年卡達的阿肖辛油井(12,289米)和俄羅斯在庫頁島的Odoptu OP-11油井(12,345米)兩次打破了科拉超深鑽孔的井深記錄。

綜上,我認為鑽探計劃之所以沒有得到航天計劃的關注度和支持度,是因為沒有直接的軍事意義。資金只能來源於自然科學基金和石油公司。而且得到的只有基礎自然科學的成果,並不能引起很大的公眾關注。


(非專業人士,若有用詞不準確和錯誤地方歡迎指正,就當給大家拋個磚吧)

跟下海和入地比起來,上天實在是容易了很多。
上天有什麼?充其量一個大氣壓而已,這個壓強不算大。剩下的,靠速度硬堆就是了,一個發動機不行就兩個,花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而且沒有什麼障礙和意外情況,空空蕩蕩的,檢測觀察也很容易。
而下海呢?單單十幾個大氣壓力就足以嚇死人了。
最難的是入地。我能想到的有幾個因素。
1,溫度。越往下溫度越高,幾百上千的溫度對鑽桿,鑽頭,鑽井液的考驗都是巨大的。
2,土壓力。在巨大的地層壓力之下,土壤和岩石在那個深度也趨向於流動性。巨大的十幾公里深的岩層的壓力作用在井壁上,如何保證井壁和井桿的完整。一棟幾公里高的牆壁,如何保證這個牆不塌是個難事。
3,鑽桿自身材質。一根鋼管能承擔的拉力是固定的,但是自重卻隨著增長而變大,長度到一定程度,杆子自己的自重就能把鋼管拉斷了。更何況那麼長的長度,一頭一使勁,鋼管直接就擰麻花了。材料的制約才是最大的問題。
4,換鑽頭的難度。遇到堅硬的岩層,鑽頭鑽不多長時間就要壞掉了,這時候就要把鑽頭拿出來換掉。但是別忘了上面還有十幾公里長的鑽桿呢。你需要一節一節的提出來,卸掉。換了鑽頭,再一節一節的拼上放進去。好幾天就過去了~鑽井兩分鐘,換鑽頭兩小時的節奏。
5,泥漿,冷卻液的流通導出。鑽頭需要源源不斷的鑽井液進行冷卻和潤滑,還需要把鑽出來的泥漿和冷卻液一起抽出來。如何保證十幾公里深度的細細的井口裡面的冷卻液和泥漿順暢的流通和導出,也很難的。
6,意外事件。冷卻液堵塞,斷鑽頭。這些事情基本上是無法避免的,在十幾公里深的地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難度又是成倍的增加。
7,資金問題。上天的好處很明顯,可以搞衛星,可以搞空間實驗,可以搞太空軍事競賽,可以探測深空資源。然而地下,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足夠吸引人的東西。
在沒有新的技術變革的前提下,現在這個10公里的深度應該是到了極限了。看看以後有沒有新的技術出現吧。


  到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對地球內部的事兒了解得太少,覺得很傷心,因此決心要採取一點措施。具體來說,他們想在海床上(大陸上的地殼太厚)鑽個孔,一直鑽到莫霍面,取出一塊地幔樣品來慢慢研究。他們認為,只要能搞清地球內部岩石的性質,也許就能開始了解它們的相互作用,從而能預測地震和其他不受歡迎的事件。
  這個項目幾乎肯定會被命名為「莫霍鑽探」,它簡直是災難性的。他們希望把鑽頭伸進墨西哥近海4000多米深的太平洋海水,然後再往下鑽5000多米,穿透比較薄的地殼岩石。從外海的一條船上搞鑽探,用一位海洋學家的話來說,「就像試圖從帝國大廈頂上用一根義大利式細麵條在紐約的人行道上鑽個孔」。一切努力都以失敗告終。他們充其量只深入到大約180米的地方。莫霍鑽探最後被稱之為「無法鑽探」。1966年,由於成本不斷上升,不見成果,國會又氣又惱,取消了這個項目。
——《萬物簡史》

PS:登月就是同一年代完成的


理由其實很簡單
地球啊,它是實心的!
太空啊,它是空心的!


世界挖掘機哪家強,中國山東找南翔。咳咳。上天簡單,下地難啊。送人下地,更難。有一部電影《The Core》講的就是去地核,炸核彈的故事。片中有兩大技術,一,超音波直線鑽孔,二,接觸式熱電能量轉換器。這從另一方面凸現了我們探索遇到的問題,一是鑽孔技術,鑽孔本來就慢,鑽那麼粗的孔,得多難。二是能量供應。總不能拖著幾公里的電線就下去了吧。所以我們就先談談鑽小孔好了。那樣也存在問題啊。要鑽那麼那麼深,陸地上地殼的平均厚度33公里,海洋下面的平均厚度6公里。要鑽肯定從海里鑽。 長期以來,人類都試圖探索地球內部,但是地殼厚達5000米,而科學家鑽探行動頂多深入地底2000米,所以都是無功而返。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 2006年 1月16日,日本「地球」號地心勘探船正式啟航,它肩負著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使命——勘測地幔。「地球」號將利用超長鑽桿,在太平洋海底鑽入,直達7000米深的地幔,搜集生物、岩石和土壤樣本,以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並通過對地幔的研究,探索地震的根源,從而大幅提高預警能力。 「地球」號鑽地計劃由日本「地球深部探查中心」策劃,美國、歐盟及中國攜手參與,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深海鑽探工程,鑽地深度也是史無前例。此次鑽探計劃為期10年,是人類第3次大型海洋鑽探。人類第一次深海鑽探是上 世紀60年代由美國進行的「深海鑽探計劃」,在墨西哥灣進行長達15年的深海鑽探;第二次是1985年美英法的「大洋鑽探計劃」,旨在了解海洋地殼結構和海底高原。(關於地球號的內容來源於網路)


關於這個問題LZ可自行百度一下DSDP和IODP兩個深海鑽探計劃


作為一名地質大學勘察專業(以前叫鑽探工程)的畢業生,我真的想好好回答下這個問題,無奈時間有限和水平有限,簡要地寫上幾句。

無論航天也好,探測地底也好,均涉及到一個8字方針「上天、下地、入海、登極」,而航天事業也會涉及到對地外星球的探測,即:航天工程之後也會對地外星球的地底進行探測。

俗話常說:上天容易入地難。這麼說是有一定依據的。地表下有著多種多樣的地層,不同硬度的岩石,不斷升高的地溫,不斷增大的壓力,對鑽掘工具、動力設備的要求會很大;而空中沒有這些阻礙,其主要是通過足夠大的速度來衝破地球引力的阻礙。

所以現在,目前世界第一鑽仍然為原蘇聯的科拉SG3,為12261m。我國的最深鑽則是位於東海的大陸科鑽井,尚不足8000m。就現階段而言,如果在鑽頭、鑽具材料、鑽機能力、測井儀器方面沒有較大突破的話,更深層鑽探也很難進行。


更新:由於時間關係,上次的回答卻是不盡詳細與貼切,也有很多紕漏,這會兒再稍微更新下。

評論中有童鞋提到說現在有兩口油井已經超過了原蘇聯第一鑽(2008年,卡達的阿肖辛油井; 2011年,俄羅斯的Odoptu OP-11油井),其實它們意義是不同的。題主提到的是:為什麼很少見到有國家探索深層的地底,而探測深層的地底主要是科學鑽探。對於科鑽井,最重要的便是取芯,這在油氣井施工中問題並不大,只有取到儘可能多取岩心才能有利於進行科學分析。而科學鑽探鑽進的對象往往是堅硬的岩石。對於在深孔、硬岩中進行的取心鑽進施工,現有的技術水平其實還遠遠不能滿足要求。科拉超深鑽是利用牙輪取芯鑽頭連續取芯,我國東海第一鑽則是大直徑孕鑲金剛石取芯鑽進。

深鑽對鑽頭、鑽具材料、鑽井液等的要求確實很高:此處以鑽桿為例,其在鑽進中要承受自重、扭矩、振動、摩擦引起的附加阻力和溫度等多項載荷的複合作用, 工作條件十分惡劣。對於科學深鑽,當鑽孔超過某一深度後, 單是鑽桿柱的自重就會使鑽桿柱發生破壞。張金昌先生曾在論文中指出過:目前最好的鑽桿也只能用到10000 m 的深度。而科拉超深鑽則採用了鋁合金鑽桿材料。


當年美蘇對抗的時候,互相吹牛:

看我直接從天上炸你首都!!

你有幾輛車我在天上看的一清二楚!!

看有什麼了不起,我炸你衛星!!

月亮就是我衛星!!

如果換成深層的話,咋吹( ??_?? )

比誰鑽的深么…

看我成功鑽透了我家死火山…

所以這就是一個有沒有必要投入那麼大的事…


謝邀。ls回答的很好了,不過還有一點,發展航天是有戰略意義的,不論是各種衛星空間站還是行星探測,深入地底則除了資源探測外戰略意義不大,加上耗時久性價比低技術難度大,就沒什麼國家願意花大力氣了。


是這樣,地球的半徑為6378km,我們已經探索了其1/600左右。而可觀測宇宙半徑約為460億光年,我們發射到外面最遠的航空器,也只運行了112天文單位,巧合的是,這個距離也剛好是一光年的1/600左右。也就是說,我們只探測了可觀測宇宙的276000億分之一。單從探索比例上講航天事業發展可比勘測地球內部遜色很多。
並且,各國發展航天事業的直接目的並非探索宇宙,他們發展的重點不是科學衛星(即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等),而是應用衛星,包括通信衛星、氣象衛星、偵察衛星、導航衛星、地球資源衛星等。以及更成熟的衛星發射技術,可回收航天器技術等。這樣的的發展在各國間的經濟軍事戰略上是有意義的。而單純的向地下挖洞探索地球內部,不會給各國帶來直接的收益和好處,自然也就沒人去勞民傷財的大興土木。


從原理上來講, 就是人能對付多少個原子.

上太空, 整個過程中,空氣1kg/cm2的壓強, 如果打一個1平方米的通向太空的洞, 大概需要對付的原子就10000公斤的重量. 這些重量又是氣體, 移動開就行.

入地心,同樣打一個1平方米的洞, 每向下走1m, 就要挖走2噸多的重量, 5米的洞, 所移走的重量就相當於通到太空了. 而且是固體, 不方便移開.

如果通道地心向下走5000m,則移走的物質的質量至少是通向太空的1000倍,而且是一個不穩定的洞. (就是周圍會塌陷下來.)

如果到達地心5000km處, 則移走的物質的質量至少是通向太空的一百萬倍,而且是地幔等高溫液體. 不穩定的平衡模式.

----對付的原子多怕什麼?

原子多, 壓力大100萬倍;

原子多,互相擠壓, 溫差高几千度,

原子數量多100萬倍,

綜上, 進入深層地底的難度遠遠高於太空航天.

如果是地心的話,難度是100萬倍的原子 * 100萬倍的壓力* 20倍的溫差 = 20萬億倍的難度.

-----

現在老毛子已經到12000米了, 那麼是:

2400倍的原子*2400倍的壓力*幾倍溫度 = 千萬倍的難度

當然有人說距離很短啊? 距離可以在時間上積分的,不是難度問題, 是時間問題.

第一宇宙速度就可以飛出大氣層上千千米, 但是第一宇宙速度打到地表, 最多一個爆炸, 然後幾十米的坑.


對於一個極其專業的問題,出現了很多外行那似是而非、錯漏百出甚至是胡編亂造的答案,我真的是按耐不住自己的激動心情了。

你們這些喜歡搞個大新聞大標題、喜歡抖機靈、喜歡說些故事吸引眼球的人,我無意與你們辯論,但是請給我們這些在自己的科研崗位上默默耕耘著的人一點活路,我們不期望自己的工作世人皆知其意義,但是也請不要隨意輕視乃至惡意中傷我們這些科研工作者和我們正在從事的工作。

真正搞科研的人都不善於表達自己工作的重要意義,那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所謂的成就都是無數人前仆後繼所積累起來的,突破了前人的一點成績亦或是否定了前人的一點假設都是一個進步,但是這期間所付出的汗水外人卻不得而知。

我們的辛苦你不必了解,但是也請給予我們應有的尊嚴,唯一的要求就是請不要胡亂編造謠言蠱惑那些不了解真相的人。

==============================
分割線,為了真實可信,通俗易懂,我引用官方的新聞報道來回答問題==============================
2013年10月20日晚8點,隨著最後一輛載重貨車駛入松遼科學鑽探井場,「地殼一號」萬米大陸科學鑽探鑽機運輸車、後勤保障車、指揮車全部安全到達,此次遠程運輸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21日上午,松科井場舉行簡短慶祝儀式,國家深部探測技術與試驗專項辦公室主任陳宣華、「地殼一號」萬米鑽機課題組負責人、遠程運輸總指揮孫友宏、松遼盆地大陸科學鑽探指揮部主任孟慶鴻等分别致辭。儀式後,鑽機吊裝工作正式開始。據悉,整個安裝調試工作預計將持續30至40天。
自10月15日從四川廣漢出發後,「地殼一號」萬米大陸科學鑽探鑽機遠程運輸車隊50輛載重貨車及後勤保障車輛順利翻越全程最為危險的路段秦嶺山脈,途徑四川、陝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等9個省、直轄市,經過6天3500多公里的行程,安全抵達位於黑龍江省安達市的松科2井井場。10月18日,車隊到達大廣高速河北省廊坊牛駝服務區,國家深部探測專項辦公室為「地殼一號」萬米鑽機遠程運輸車隊舉行了簡單而熱烈的歡迎儀式,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中國地質科學院黨委書記王小烈,代表中國地質調查局和中國地質科學院向「地殼一號」萬米鑽機科研團隊表達敬意,向運輸車隊的工作人員和司機師傅們表示慰問。10月20日上午,運輸車隊途經長春,我校在京哈高速陶家屯服務區舉行了熱烈的迎送儀式。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董樹文,校長李元元,中國科學院院士林學鈺、任露泉,常務副校長趙繼,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韓曉峰,副校長張向東,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劉曉民及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黃大年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迎送儀式。李元元在迎送儀式上致辭:「『地殼一號』萬米鑽機誕生在吉林大學的實驗室里,誕生於吉大科研工作者的圖紙之上,可它還從來沒有回到過它的家鄉吉林大地的懷抱,今天它回家啦!」深情的話語寄託了吉林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對「地殼一號」的綿綿厚意。李元元代表學校和黨委書記陳德文向萬米鑽機的研發表示祝賀,向項目科研團隊的辛苦付出表達敬意,並向此次遠程運輸全體工作人員及司機師傅們表示問候。他希望科研工作者們再接再厲,為祖國大陸科學鑽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希望運輸隊克服困難,保證安全,順利到達鑽探井場,早日完成松遼盆地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工程任務。
此次「地殼一號」遠程運輸工作,國土資源部協調交通運輸部落實沿途交通運管部門對車隊通行給予保障和配合,沿途經停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提前安排好專用停車區,做好引導車隊優先加油等保障工作;各收費站提前預留通行道口,確保了車隊快速通過。運輸車隊車上一條條催人振奮的標語也成為6天來從四川德陽廣漢到黑龍江大慶安達3500公里行程長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正在召開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上,來自吉林大學「地殼一號」萬米大陸科學鑽探鑽機的兩項核心技術受到關注。此次吉林大學展出的全液壓頂驅裝置和懸掛式自動擺排管機兩項技術均為「地殼一號」萬米鑽機關鍵部位,此兩項技術分別提高了目前科學鑽機的鑽探能力和自動化水平,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正在召開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上,來自吉林大學「地殼一號」萬米大陸科學鑽探鑽機的兩項核心技術受到關注。

此次吉林大學展出的全液壓頂驅裝置和懸掛式自動擺排管機兩項技術均為「地殼一號」萬米鑽機關鍵部位,此兩項技術分別提高了目前科學鑽機的鑽探能力和自動化水平,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而遠在大慶油田松科2號井場的「地殼一號」也早已調試完成,整裝待發,將於4月正式開鑽。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院長、「地殼一號」萬米鑽機總負責人孫友宏告訴記者,在地質構造複雜地區,由地表向地下深部逐層堆積著不同年代的地層,正如樹木的年輪一樣,印刻著每階段氣候的信息。「地殼一號」正是一個「年輪探測器」,它將深入地下,取回各層次岩石的樣本便於研究。首次開鑽的深度,正好覆蓋從6500萬年到1.5億年前的白堊紀地層。

此次「地殼一號」將打穿進入白堊紀盆地,深入地下6600米,最終得到陸相沉積記錄,研究古溫室氣候變化。「經過沉積記錄,可以進一步研究白堊紀的地球氣溫、氣候,這項研究將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破解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孫友宏說。

許多專家認為,白堊紀是地球不斷升溫的時期,和現階段十分類似。研究獲得白堊紀的氣候變化規律,有助於預測如今的全球氣候變化。

除破解白堊紀諸多謎團外,「地殼一號」還肩負著另一個重要任務——在大慶油田發現一個「新大慶」。記者了解到,「地殼一號」的鑽探目標不僅在於地下6600米,而是更深,直指大慶深部石油資源探測。

據介紹,「地殼一號」是中國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了科學鑽機難題。該專項2008年開始實施,其核心任務是為「地殼探測工程」解決關鍵探測技術難點,研製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集成深部探測技術方法,作好關鍵性技術準備。「地殼一號」正是該專項自主研發的關鍵儀器設備之一。

中國地質科學院深部探測研究中心主任陳宣華此前曾表示,「地殼一號」選擇在大慶油田開工,希望能繼續開發這片中國最大油田的資源潛力。此前油氣勘探,一是深度達不到,二是沒有全程提取岩芯。此次採用先進的勘探手段,有可能探測到更深層的油氣資源,等於在大慶油田下面發現一個「新大慶」。

記者了解到,目前「地殼一號」萬米鑽機項目的全套自動化設備已經研製完成。項目組自主研製的萬米鑽探自動動力系統將會運往松科2井,與「地殼一號」會師。

孫友宏說:「這套設備最大的特點在於解放了人力,操作過程中,工人只需在操作室觸動按鈕和監測,鑽機設備就可自動完成全套動作,既高效又安全。」

孫友宏透露,未來,「地殼一號」及其系列自動化專利技術將會被用於石油鑽井和海上鑽井,並將在南極大陸鑽探研究上貢獻力量。


地球物理學(或稱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專)是本人專業,主要從探測地球深部方面嘗試著做出解答,僅供參考。
地球物理學:是指利用各種地球物理方法,如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地震勘探、測井以及放射性勘探等方法,來達到研究地下地質構造、資源覆存狀況從而達到找水、找礦以及找油、汽等目的。
對地下地質情況的研究主要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
直接法就如其他知友所提的「鑽探」,其優點是:縱向解析度高,通過直接對從鑽孔中取得原位地層岩芯的分析研究,就可以確定該孔中地下的岩石以及岩性的垂向分布。缺點是:1、橫向解析度低,即從一口鑽井中測的的參數只能反映該點位附近一定範圍內的垂直分布信息,而對於具有46億年高壽的地球而言,其內部至始至終活躍著各種地質作用,如:岩漿作用、構造作用以及變質作用(統稱為內動力地質作用),我們都知道的一些俗語如「滄海桑田」、「30年河東30年河西」等就是各種地質作用的綜合作用結果。這樣其直接的結果就是形成了地下複雜的地質形態,如褶皺、斷層等,其在橫向上就帶來了不連續性。這對於只能反映縱向某點位的鑽孔資料而言可以說是「盲人摸象」。(不過,鑽探的意義遠比盲人摸象大的多的多的多,後續會說明)2、就如前面知友提到的鑽探過程中的各種科研難題有待解決,在此不做贅述。
間接法我本來想分為兩部分,但一想,覺得不應該把他兩分開,即,地質與地球物理勘探。現簡述如下:
地球物理勘探能夠實現的基礎之一同時也是最基本的因數是:地球內部存在的各種物性差異如:密度、電性、磁性以及放射性等。下面介紹下各種具體的勘探方法,定義的東西我就不講了,隨意一點了。①重力勘探:我們知道,地下岩石存在密度差異,假設地下是一個水平各項同性的同一巨厚岩層,比如就第四系的表土覆蓋層,其密度較低,如果,地下某深度內存在一近似球體的金屬礦,其密度相比圍岩要大,存在密度差異,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物體間引力與質量成正比,那麼金屬礦的相對剩餘密度就會在地面形成附加的重力場,通過在地面布設一定測網,利用重力儀測出地表異常並繪製等值線圖或是剖面圖,便可定性或是定量的反推金屬礦的地下覆存狀況。術語稱為「反演」②電法勘探:利用電性差異,我們知道,金屬導電,但是其實地下存在的岩石、水等都是導電的,只是電阻率值有差異,金屬礦的導電性強,其電阻率值低,水的導電性相對較低,為高值,但其相對於第四系覆蓋土又是低值,所以我們強調的相對以及差異,這樣就衍生出來各種常規的直流電法勘探,不做詳述;同時我們可以利用電極或線圈想地下發射人工電磁波,利用電磁感應原理( 如:低頻傳播深,高頻傳播淺 )。通過在地面接收從地下傳回地表的信號, 通過改變頻率可以實現測深以及探測地下(相對)良導體等目的(如瞬變電磁勘探TEM);再者也可以用地球周圍天然存在的大地電磁場,同樣可以達到探測目的(如大地電磁法MT)。③地震勘探:這個主要是利用人工激發的地震波(採用雷管、炸藥、空氣槍以及震源車等激發)傳入地下,當遇到波阻抗界面而發生反射,通過在地表布設檢波器來接收回波來達到探測目的。例如,煤的密度,速度相比上下覆圍岩較低,其波阻抗為低值,故其與上覆岩石形成波阻抗差異,所以在接受到的地震記錄里就可以明顯的顯示煤層反射波的存在(同向軸明顯,連續性強)。其中涉及了三大部分即野外數據採集、室內數據處理、反演與解釋。此外地震勘探也可用於石油,天然氣,煤層氣以及各種地質構造,煤礦井下富水性探測,斷層以及瓦斯的探測等等領域。
手機打字太累,其他各種方法我就不詳細列舉了。我想說,各種方法都有優點以及局限性,不是絕對的。開展聯合地球物理勘探應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另外,肯定有人會懷疑其準確性,我想說,雖然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已經有非常廣泛的應用,但其中涉及的任何方法都存在多解性,這也是我們物探人至始至終需要面對並且無法避免的挑戰。我門能做的就是在收集全有關工區各種地質以及地球物理資料的基礎上把絕對的多解轉換成相對的「唯一」。
另外,之前說過的,「 盲人摸象 」那個鑽探哥們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地震數據具有橫向上高解析度的特點,結合鑽探縱向上的高解析度,他們的結晶就真正的實現了即繼承兩者優點又彌補了缺點的作用。
關於本專業,想說的太多,不懂得也太多,有愛有恨,箇中滋味,饅頭、鹹菜想必可以道出其中部分苦水。不說了,尿急了,憋死我了!!!


主要是技術不過關。

啥?不信?

某人大代表才探索到了18米,就塌了


同志們不要再贊了,再贊@蚩尤就該打我了。。。我先去搬磚了- -


隨便一蹦就能升空二三十厘米,要挖個二三十厘米的坑可費死勁了


最深的兩個鑽孔貌似是12000m+ ,

一個是蘇聯時期在挪威附近,還一個在庫頁島,

1、成本太高,高的驚人,那幾個牛逼的鑽孔好像都是燒錢燒不起才棄掉的。

2、下面的確沒什麼牛逼的重大發現。

3、到幾千米以下的時候,溫度太高,鑽頭受不了。

4、普通打個幾十米的鑽孔換個鑽頭都能把人累死,這上萬米的鑽孔,換鑽頭時間成本太高了。


上天一米和下地一米的成本大不相同。上天只要穿出大氣層,重力圈,成本就越來越小,鑽探成本只會不停增加。


宇宙這麼大,才剛剛踏出地球就以為航天技術很發達了?


帶上她的眼睛


關鍵是物質密度,人類的探測器向外飛行到幾十億公里外的太空,但向內則連這的億分之一都達不到。如把物質原子看作行星系,是電子脫離容易還是原子核向內塌陷容易?


推薦閱讀:

地心是空的嗎?有沒有地心世界?亞特蘭蒂斯在哪?
地球繞太陽轉的動力何來?
地球裡面有什麼東西?
瑪雅原文中是否有關於末日之說,原文是什麼?並且是什麼演變成預言的,瑪雅的5大預言是否真的存在?
把月球炸掉,地球上的生命還能存活嗎?

TAG:自然科學 | 地球 | 工程學 | 地球科學 | 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