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跡象可以說明長期用耳機聽音樂會損害聽力?

問題日誌
----------------------------------------------------------------------------------------
2013-03-05 21:33:43
用耳機聽音樂有哪些危害?

2014-02-21 23:09:25
是否有證據證明長期用耳機聽音樂會損害聽力?

2014-02-22 06:39:08
是否有跡象可以說明長期用耳機聽音樂會損害聽力?

相關問題:長期用耳塞聽歌會導致聽力下降嗎?


確定有影響,而且影響很大。

耳蝸是個用一點少一點的器官,人的一生中聽力就是不斷消耗衰退的過程。而且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沒有任何治療方法,損耗不可逆。
趙思家的這篇文章很好的講解了耳蝸是怎麼損耗的:
每天聽音樂超過一小時,真的會導致聽力減退嗎? - 趙思家的回答

最要命的一點是,由於大腦強大的補償能力,漸進的聽力損傷在主觀上完全沒有感覺,除非損傷已經非常嚴重,或者損傷很突然。
要確認自己有沒有聽力損傷,唯一靠譜的辦法是做聽閾測試,去醫院或者自己在家測都可以。

絕對不要相信自己的主觀感受!!!
以上為經驗之談,我的右耳在4k~6k有近20db(就是聲壓差10倍!)的衰減,但你知道么,主觀上一丁點異樣的感受都沒有,腦補超級強大。
等到主觀感覺不適,其實都已經是非常嚴重的損傷了,和半聾也差不多。

耳機對聽力的傷害,倒不是因為它離耳朵很近,而是人們使用耳機的場合,很容易把音量調得過大。
「恰當的」使用耳機的確不會造成特別的傷害,問題是幾乎所有人使用耳機的方式都是「不恰當」的。
關鍵點是音量,在嘈雜的環境下使用耳機,如果你想聽到音樂,那麼音量必然是過量的。公交、地鐵、火車、飛機、車水馬龍的街頭、有人談話的室內……幾乎所有能用得上耳機的場合都是嘈雜的。

解決之道就是隔絕外部噪音,這樣用很小的音量也可以聽清楚音樂。
和上面很多答案的結論正相反,最保護聽力的,是隔音式入耳耳塞,當初發明它就是音樂人為了保護自己賴以工作的器官。

入耳式耳塞保護聽力的程度,取決於其隔音程度,戴上之後越是聽不見外界聲音越好。
很多設備配送的廉價入耳耳塞,其實並沒有隔音能力,也就沒有保護聽力的效果,和普通耳塞一樣。
隔音比較好的入耳耳塞,一般都是導管深入耳道,採用慢回彈海綿、多節橡膠套、或者定製耳模來保證密閉。
動鐵入耳幾乎全部都是這樣的設計。

總結:
1 耳機損傷聽力,而且無法治療。
2 想用耳機,又想盡量減少聽力損傷,就要用動鐵入耳,或有近似隔音效果的耳機。
3 對於普通耳機用戶,想減少損傷的話,有個辦法: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你常聽的音樂,把音量從最小開始調大,一直調到你感覺吵得難受為止,記下這個位置的音量值,作為音量上限。
以後在其它場合聽耳機的時候,嚴格遵循這個上限。
到此為止一切都很好。
然後你會發現,在很多場合下,這個音量太小,以至你很難聽到音樂。
這時候參見2……

補充:
有朋友問到如何在家自測聽閾曲線,可以用這個網站:
Free hearing test on line Equal loudness contours and audiometry
測試的時候要在安靜的環境,分左右耳分別進行。另外建議用耳塞測,因為大耳機左右聲道通過頭夾的串擾比較明顯。
只測500~12k頻段就可以,噪音性聽力損傷一般先發生在這個範圍。


雖然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搜過PUBMED相關的專業文獻還的確不是很多。
最早的是Turunen-Rise, Flottorp G, Tvete O.A study of the possibility of acquiring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by the use of personal cassette players (walkman).Scand Audiol Suppl. 1991;34:133-44.其中明確指出了使用walkman1小時以上會造成聽閾短時間的上升,也就是聽力暫時下降,由此作者推測耳機使用也可能會造成聽力的永久性損傷。
最近的一項是韓國的一項橫斷面研究Kim MG, Hong SM, Shim HJ, Kim YD, Cha CI, Yeo SG.Hearing threshold of Korean adolesc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personal music players.Yonsei Med J. 2009 Dec 31;50(6):771-6. 作者調查了490名中小學生,發現聽閾增高和使用耳機時間成明顯的正相關。
這種證據的級別較低,還沒有見到前瞻性研究來確定使用耳機對於聽力影響的報道研究。但是關於環境噪音對於聽力的影響是非常明確的。詳細可見Pawlaczyk-Luszczynska M1, Dudarewicz A, Zaborowski K, Zamojska M, Sliwinska-Kowalska M.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research in Central,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 and Newly Independent States.Noise Health. 2013 Jan-Feb;15(62):55-66.
同時注意到,目前推薦使用降噪耳機作為首選,尤其是中小學生,研究顯示降噪耳機可以明顯的降低使用者的自覺最佳音量,尤其是在嘈雜環境中
Liang M, Zhao F, French D, Zheng Y.Characteristics of noise-canceling headphones to reduce the hearing hazard for MP3 users.。J Acoust Soc Am. 2012 Jun;131(6):4526-34.
K?h?ri KR, Aslund T, Olsson J.Preferred sound levels of portable music players and listening habits among adults: a field study.Noise Health. 2011 Jan-Feb;13(50):9-15.
另外佩戴耳機可以增加行人交通事故發生,這個也很明確Lichenstein R, Smith DC, Ambrose JL, Moody LA.Headphone use and pedestrian injury and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4-2011.Inj Prev. 2012 Oct;18(5):287-90.

因此
1.目前證明使用耳機能造成聽力損傷的研究證據尚不充足;
2.噪音可以明確的損傷聽力,這是職業防護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噪音不同於音樂,是一種高頻的非樂音,所以有噪音的結論簡單的推導凡使用耳機者均可造成聽力損傷,不太合理;
3.噪音的音量和聽力損傷成一定相關性,由此推導使用耳機時較大音量可能會增加聽力損傷的幾率;
4,如經常在嘈雜環境中使用耳機,建議使用抗噪耳機,有助於保護聽力;
5.在室外使用耳機時應注意交通安全。


David Chen的結論已經很清楚了,下面簡單說說是什麼導致了聽力下降。在我們的內耳有一個叫做耳蝸的感受聲音的器官,與外耳收集傳遞聲音,中耳放大聲音的功能不同,耳蝸的作用是把聲音信號轉化成電信號以便大腦理解,而聲電之間的轉換,是通過耳蝸內的毛細胞實現的,什麼是毛細胞呢?給大家看個圖:

這是健康的內外毛細胞的電子顯微鏡圖,下邊的三排是耳蝸的外毛細胞,最上邊的一排是內毛細胞。兩套毛細胞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發揮不一樣的作用:

先來說內毛細胞,左右耳蝸內各有大約3000個內毛細胞,每個毛細胞上有40-60根纖毛,它的作用主要是傳入性的,就是把聲音傳進大腦,讓我們聽到聲音。

外毛細胞從形狀和數量上都和內毛細胞不一樣,每個耳蝸有12000個外毛細胞,每個細胞上有100根左右的纖毛,它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放大40-60dB SPL的小聲音,另一個是讓我們分辨出聲音音調的不同。在雜訊環境下聆聽的效果也取決於外毛細胞是否健康。

內外毛細胞上都有極小的纖毛,幫助耳蝸感受、傳遞聲音,如果長期暴露在雜訊環境下,這些毛細胞就會在強度過大的擠壓下發生機械損傷。並且損傷不可逆,下面就是一個受損的外毛細胞顯微圖

外毛細胞的損傷非常嚴重,這會導致40-60dB的聽力損失,並且損失不可逆。如果損傷繼續擴大,內毛細胞也受損,就會導致重度或極重度聽力損失。

具體可以參考匿名同學的:正常耳暴露在不同聲壓級下的安全時間

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個使用耳機聽音樂的原則:60/60原則,就是使用不超過總體音量的60%,持續時間不超過60分鐘。我自己經常會在電梯里碰到帶著ipod聽歌的同學,音量大到電梯里的所有人都能聽見,這是非常不安全的。如果一定要在路上聽,盡量使用耳罩式耳機,而不要使用插入式耳機。


我的「耳朵君」真的是一隻非常傲嬌的動物。我知道ta其實根本就不識水性啦,還是強拉著ta陪我一起洗澡泡湯。每次一不小心嗆了口那種被人們喚作自來水的液體,ta一概以第二天的吐血流膿來表示抗議……【好吧,我對不起你!】

更多的時候,我會邊看書做題邊用長了毛茸茸白色頭髮的木棍給ta撓痒痒,ta憋不住了,都會「咯咯」地笑,然後給我一些白黃色顆粒粉末狀的小東東作為獎勵……【你真的確定那是獎勵?】

ta深得我心,我最疲勞困惑的時候ta總會給「大腦君」發封Email,要求「手臂君」和「手指君」配合把耳機纏到ta身上,與我一起聽海哭的聲音……

有段時間我每天都有三四個小時與耳機依偎在一起,酷酷的音樂和調到最大的音量真的能讓我忘掉煩惱。當我在曲盡人去找到「耳朵君」時,ta卻花容失色,嬌喘著說道:「臣妾不行啦!」……【要不要那麼呆萌!!】

最美好的時光莫過於空調房裡裹著被子瑟瑟發抖地聽歌,而窗外是揮汗如雨的酷暑。一熱一冷的交替忽悠,在7月的早晨,終於弄丟了「耳朵君」……

沒有ta的日子裡,聽不見轟鳴的沙沙地噪音,真的好清凈嗎?……

「耳朵君」與我一起來到這個世界,ta陪我聽美妙的音樂,分享笑話故事給我歡樂,把一切外界的聲音信息傳達給我。作為我的一個重要的好朋友,如今ta快掛了,醫生的診斷是『突發性/神經性耳聾』…【親愛的,愛我就別傷害我~】

-----------------請叫我分割線君-----------------

我小時候參加游泳訓練,沒塞耳塞,進水了過後也沒把水抖乾淨【游泳池裡的水得有多臟啊~不知道除了水還有些神馬玩意兒】,造成了耳朵裡面細菌滋長,很快就聽不清楚站在跟前的人說的話了,從耳朵里流出黃黃的膿水,嚇尿了!拖到醫院檢查了一番,醫生說是中耳炎,滴了兩個星期藥水聽得清楚了沒流膿了就以為好透了。殊不知這次小學四年級的經歷給我留下來了一長串的後遺症…【抓狂ing、後悔ing】

後來我上了初中,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電子設備——MP4,4個G的內存我裝了好多首歌。那時候Taylor Swift 剛出道不久,我非常愛聽她甜美的鄉村音樂,不知不覺MP4就沒電了【可想而知我是得聽了多久啊!!】。從那時起感覺到聽力受損了,有些時候同學招呼我要叫好幾聲才能反應過來,常常要請別人重新說一遍才說過的話。

都這樣了我還是沒怎麼重視。初三前的那個暑假,我連續開了幾晚上16°冷氣,聽著收音機《水滸傳》評書入睡,終於我在起床過後沒聽見樓下清晨跳廣場舞的大媽們放的神曲,正納悶呢,站起來就覺得耳朵裡面一陣一陣刺疼,拍手的聲音聽不怎麼見,彷彿又回到了四年級中耳炎時的聽力……

吊瓶、打針……我在醫院耳鼻喉科住院部躺了五天。一天輸8個小時的液,屁股還要給兩針,這樣的生活給坐不住好動的我深深的打擊啊!不知道是葯起了作用還是醫院幽靜環境適合耳膜自我修復,我在住進去以後就強烈地感覺到了聽力的恢復。

我一伯父在帝都生活,他得知我的毛病過後建議我去那裡,畢竟大城市的醫術甩這裡幾條街嘛。「我第一次來帝都居然是去看病的!啊卧槽!」兩天兩夜的火車是在這個城市剛剛蘇醒的時候到的,我的第一站就是同ren醫院耳科,還背著大包小包就從西站的地鐵到了醫院的大門,伯父早已取到打了兩百多個電話才掛到的號,在大廳等我。

就像在我的小城鎮里看病一樣,一位女大夫檢查了我的耳朵,然後隨便翻了翻我在小城鎮做的聽力測試表,叫我重新做了一個。大醫院的儀器,包括測試用的發音耳機,都比我小城鎮的高級多了!測試聽力比原來更好,但她還是給我開了一種注射用的藥粉,要和生理鹽水混合了再打進屁股里,每一支¥40還是¥80我記不住了,一天打一針。她還建議我查一下是不是遺傳因素,然後爸媽也被抽了血,基因顯示我的耳朵聽力受損是後天影響造成,又叮囑我不要再聽耳機了,保護好耳朵。

後來我揣著這一包葯去那個世界上最大的廣場看東哥的時候,因為安檢查出我帶的生理鹽水是玻璃包著的液體,懷疑是注射的毒品,給他們看了處方過後才放我進去了……

帝都的景點那麼多,而且大夫沒有讓我住院,你覺得我會不去把它們都看個夠嗎?【吼吼~】

借光還高鐵去了旁邊的直轄市吃了連狗都不理睬的包子,坐了輪船橫跨渤海灣去了那個女警察騎馬執勤的城市,住的是香格里拉大酒店【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這麼奢侈過啦!】

回到小城鎮過後,喝過n多副中藥,去給耳朵周圍扎過針…我的聽力現在雖然不比正常人,但也慢慢恢復到了原來的水平,生活還是會偶爾受到一些影響,這沒辦法,只有靠時間的流逝來洗滌舊痕啦!

答完發現,我硬生生地把這樣一道話題是『生物學』的題寫成了自我遭遇,第一次寫那麼長的答案,處心積慮,感同身受。

看完的親們不管你給不給我贊,反正我是給你32個贊哦!!!

2014-7-18修改錯別字

-----------2014-9-6更新------------

現在看起來這個回答略顯無腦啊,但是凸顯答主樂觀積極態度啊,走過路過贊我千萬別錯過哦:-P


我如果聽久了,耳朵裡邊會痛


我不是專業人士。

去網上搜索了一下,大多數中文資料都說是有害處,但是語焉不詳。
根據美國衛生部對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雜訊性聽力損傷)的介紹(詳見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一般而言,75分貝是比較安全的,長時間在此環境中也不會發生什麼損害,超過85分貝的就算雜訊了。我國環境標準裡面,商場這類規定值是65分貝,最大值不得超過80分貝(據我觀察,很多地方實際上不止)。

那麼超過85分貝會發生什麼?NIH的說法是「長期或者反覆暴露在85分貝以上的環境中,會造成聽力損傷」。到底啥叫「長期或者反覆」,有些爭論。美國勞工部有個雜訊管理規定,說是如果每天超過90分貝的雜訊持續時間超過8小時,就必須配備聽力保護裝置。即使有保護,雜訊比較大的職業也是NIHL高危人群。聽力損傷往往是一個長期漸進的發展過程,維基百科給出了一些例子,如
49%的男性礦工在50歲時發生聽力損傷,到了60歲,這一比例上升到70%
58%的美國能源部建築工人有明顯的聽力損傷
耳機對聽力損傷也有爭論。但是,第一,音樂家本身就是NIHL的高危人群。其次,很多證據顯示有少部分人由於耳機使用不當,而聽力受到損傷。比如我看到這麼一個數據,「統計數據顯示,1988年~2006年期間,美國青少年及成年人聽力喪失的概率提升了30%」,這和電子產品與攜帶型耳機快速發展有關係的概率非常大。近年,法國已經通過一項法律,要求耳機輸出最大不得超出100分貝。

耳塞式耳機最大聲音可以達到105~120分貝,而一般頭戴式耳機只有80幾分貝,這就是說頭戴式比較安全的原因。但是頭戴式很不方便,出門在外,腦袋上帶個那玩意,跟個怪物一樣。在嘈雜的環境里,為了能聽清楚,耳機輸出還要調的更高,這樣對聽力損傷更大。所以,現在大多數醫生的建議是,耳機音量不要超過最大值的60%或者2/3,每天不要聽太長時間(一般小於2小時)。

因此,對於樓主的問題,我們可以說,有跡象顯示長期不適當使用耳機會損害聽力,注意,是不適當使用。


自己玩耳機的,所以有一定的了解。
手上拿著價格上千上萬的耳機並不是說只是為了享受最好聽的人聲和最純凈的聲場,也是對自己耳朵的一種負責。


用耳機聽音樂有哪些危害?

人的耳朵是一種一直損耗的過程的,不管用不用耳機都會損耗,是不可逆的過程,用耳機聽音樂的話損耗或許會更大,這跟你自己的生活環境里的噪音有關。首先耳機分頭戴 掛耳 和耳塞,對耳朵的損傷程度也是依次加重,當然這也跟你使用的音量有關,音量越大損害越大。然後耳機按發聲方式也分為靜電 動圈 和動鐵 這三類耳機對耳朵的損害也是依次加大。當然其實拋開這些,最大的問題還是音量,耳機的發聲方式和佩戴方式都造成的影響都不是很大,但是過大音量會使耳朵損耗的很快。

是否有證據證明長期用耳機聽音樂會損害聽力?

我自己就是個例子,我自己在家測試過自己耳朵的聽力程度,我算不上什麼金耳朵,但是也是有點覺得左右耳有點細微的聲音差,或許也只是幻覺。自己測試過之後算出來大致左耳損失聽力5db 右耳損失10db,當然這並算不了什麼了,你要去醫院人家都會把你趕出來,損失少於20db都是屬於微乎其微的,醫院根本不會接診,但是有損傷這點表明的卻會損傷聽力,而且以前睡覺的時候聽歌,側著睡壓住一隻耳機不舒服,導致一隻耳朵聽歌聽了很長時間,右耳損失的聽力多很多,這一點在數據上也看得到。我就是證據擺題主面前

是否有跡象可以說明長期用耳機聽音樂會損害聽力?

還是上面的那個例子,右耳使用時間比左耳長很多,導致右耳損失聽力比左耳多,所以很明顯,長期用耳機,即使音量很正常,也會影響聽力,長時間聽歌,耳朵也會疲勞的,我想只要你買的耳機不是太差,在耳機的說明書里你一定能看到,請不要把耳機連續使用超過四個小時之類意思的話,耳朵會疲勞,聽久了會有損傷,聲音大的話會疲勞的更快。


========
另外對排名第一的答案有疑惑,當然不是自己的疑惑,是聽別人的觀點而產生的疑惑

就是入耳動鐵更保護聽力的問題,對入耳並沒有什麼疑問,但是動鐵貌似不能更好的保護耳朵,因為從發聲方式上來看,動鐵的聲音更加機械更加生硬所以產生的震動對耳蝸損傷應該更大,像靜電和動圈這種較柔和的發聲方式產生的震動或許才能更好的保護耳朵。——這是我的主觀判斷而已,求噴


使用耳機大音量長時間聽音樂,應每隔半小時讓耳朵休息一下,音量設置不可超過最大音量的60%。其中,低音對耳朵傷害最為明顯,低音不要開得太厲害。也不要在噪音很大的公共場所聽,因為要蓋過雜訊需要很大的音量。二是不要在睡覺時聽,由於受睡覺姿勢影響,難免通過枕頭對耳塞施壓,從而對耳膜造成物理損害。而且聽音樂睡著時,對耳朵的損害更明顯。希望延長音樂收聽時間的人應選擇能消除噪音的特殊耳機,或採用不用耳機的方式,經常做耳朵保健操,如拉耳垂、輕撫耳外骨。

除了耳機外還有其它一些能夠對我們的人耳造成影響,挖耳朵也應該要注意不要挖得太深太用力,避免長期在噪音大的地方工作....當然,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導致聽力老年化

正常人耳的聽力範圍平均是在25db以內,但在安靜環境下,也有可能達到-10db,這個很強哦,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在-10db這個位置聽到聲音。
在樓里看到極重度聾還能通過藥物治療的,表示很驚訝,畢竟從事聽障事業多年未有發現能用藥物治療的。

現在科技很發達,輕度以及中度耳聾可以通過助聽器來補助。重度和極重度則需要通過手術植入人工耳蝸來進行聽力的重建


耳鳴可以說明長期用耳機聽音樂會損害聽力。損害是不可逆的,音量大於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損壞。合適音量長時間聽也會造成損害。損害的表現不會立刻出現,但是隨著年齡增加會變得明顯。

英文播客Pragmatic在第8期有相關討論:
http://www.fiatlux.fm/pragmatic/8

香港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有一些保護聽力的建議,可概括為:

  • 不挖耳屎
  • 避免異物和水進耳
  • 上呼吸道感染時需注意聽力
  • 用耳塞聽音樂音量調到5/10以下,入耳式耳塞4/10以下,最長不超過1小時

@姜恆和匿名用戶已經說的很詳細了。補充一點論據。

這是Science報道的一個最新成果,生物技術可能使蝸毛再生,圖為小鼠耳蝸毛,與人結構類似。
文中首先指出,作為聽力感覺細胞(蝸毛)可以被疾病或者大音量雜訊損傷。
Baby Steps Toward Healing Hearing
ps, 文中報道的成果離實際應用還比較遠。


因為在辦公室不能用音箱,只能聽耳機。有段時間聽出了外耳道炎,耳朵裡面充血腫脹,有個耳朵被分泌物完全堵住了。幸好當時年輕,去醫院開了些藥水,停止用耳機,每天擦一種藥水(忘記名字了),幾個月後慢慢好了。

那段時候有個耳朵是幾乎完全聽不見聲音的。同住一個宿舍的舍友也知道這件事,於是每天晚上臨睡前並不避著我和男朋友打電話,因此知道了她的許多秘密…… 嗯,可她忘了我當時還有一個耳朵是可以聽得見的呢~ &>.&<

高中三年一起床就戴耳機到晚上睡覺的人表示現在分貝一高就耳痛 連接個電話都痛 周圍說話大點聲也痛 聽力倒不覺得有退化的。。但是耳痛已經夠受了。。。估計沒救了。。沒表明證據。。也就當個個案吧。。。


身邊有個朋友燒隨身,巔峰時期月入一塞。各場的旗艦/次旗艦,除了身邊有人買來和他換著聽外,買了一小圈。這位小哥有個特點,聽音樂聲音特別大。他戴ie80跟別人戴hd800一個效果,入耳塞子被他戴成開放式。
三個月以前他聽什麼耳機都覺得聲音往左偏。
一個月以前他告訴我他耳鳴,上醫院開藥了。
現在他聽音樂一天就敢聽半小時,聽多了耳朵疼。


個人親身證明,和耳機沒有關係,與音量有關。
初中高中的時候每天上學放學睡前都使用耳機聽音樂,每天使用時間保守在三小時以上,大學每天使用時間大概在日均5小時左右,可是現在聽力依舊正常,除了耳道油污較多(常年用入耳式耳機,且皮膚屬油性)。
音量一直保持在最大音量的33%-50%之間,以戴著耳機能聽到別人說話為標準。
所以音量才是決定你聽力是否正常的標準。


走在路上聽不見周圍的聲音,容易發生危險。


損害程度:頭戴&<平頭塞&<入耳式
反映:頭戴(基本無),平頭塞(癢,油脂分泌增多,佩戴錯誤會疼,有時對了也疼~摔!),入耳式(癢,油脂分泌增多,耳鳴,頭暈,感染,聽力衰退,由於隔音較好被朋友誤會「他其實能聽見,就是裝X。

沒數據調查支持,僅個人兩年hifi經驗。


七八月份時呆在北京住的宿舍特別吵,每天快被吵瘋掉,最後耳朵終於抗議受不了,開始疼,然後才想起買耳塞,沒等耳塞到貨就實在受不了搬走了,到新環境周圍一吵我就戴耳塞,基本每天都戴幾個小時的樣子,最近很神奇的發現,聽力好像比以前好了,不戴耳塞時聽別人談話老遠就能聽到,以前有時候人家當著我面說幾遍我還聽不清。。。感覺好神奇哦


沒有相關學術論文及專業報道為依據,我僅敘述自身經歷。

大學時為了節約錢,很多東西都是只要還能用就不會換新的,當時用的還是山寨手機,所配的也是一般的有線耳機(非入耳式),這種耳機最容易出的問題就是:用一段時間後某一邊就不響了......

但我還是會繼續使用,並找到兩個「完美」的使用場所——電腦上和床上。玩電腦時,因為主機的位置,只把耳機戴在左耳上,右耳正好空出來與周圍互動,娛樂交流兩不誤,感覺非常方便。在床上看視頻、聽音樂的時候,因為習慣右側卧床,而枕頭壓著耳機擱著耳朵很疼,所以也還是左耳戴耳機。這樣,壞了一邊的耳機正好可以物盡其用。

這兩個習慣使得自己使用了很長時間的單邊耳機,並且用的都是左耳,也使得自己能有一個清晰的對比,了解耳機對聽力的影響。

後來新買了入耳式的耳機,開始我一直認為是左邊耳機有問題,因為右邊耳機的聲音總比左邊的大,先戴左耳和先戴右耳的感覺明顯不同,為此還鬱悶了一段時間,以為買了個次品。直到一天把兩邊耳機各轉180°交換著戴(耳機分左右),我才驚訝的發現音量依舊是右邊大左邊小,這時我才意識到是自己的左耳出了問題,自我感覺左耳聽到的音量只有右耳的2/3左右。

這裡說明一下,我對音量大小比較注意,佩戴耳機時所調的音量都很小,使用一般耳機,音量我只調到十幾,而入耳式的音量只有個位數,現在我戴耳機音量只有7(均指電腦上的音量)。大學時,玩dota只要有個背景音樂就行了,音量不需要很大,而晚上玩上古4玩到凌晨,由於周圍也很安靜,音量同樣很小。所以十幾的音量大概用了兩年時間,但就是在這種使用條件下,兩年下來,我左右耳的聽力差異已經可以明顯察覺到。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自我認為使用耳機是會損害聽力的,即使你很注意音量大小,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小的損害會累加達到一種很明顯的程度。或者說,在正常條件下,日常的各種聲音都會使耳朵折舊,這也是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聽力總是逐漸下降的,而佩戴耳機可看作是加快了這個過程,這種不正常的加速,也就是所謂的損害。並且很多時候由於是雙耳聽力同時下降,等自己意識到的時候,其實已經造成很大傷害了,而我也許是機緣巧合,以只使用一邊耳機這種特殊的方式提早發現了聽力受損。

然而,發現歸發現,很多場合下,你還是不得不使用耳機......


如果用適當的音量適量的用耳機,給你帶來愉悅的價值遠大於聽力的損傷

你願意老了之後耳朵依然無比靈敏但是一輩子悶悶不樂沒聽啥好歌嗎?


第一個回答已經很充分了,補充一下,人類聽覺感受的耳蝸淋巴管外的聽毛(貌似這麼叫,而且有多種,功能不一樣,一種不易損壞一種容易損壞)無法重生,損壞一根是一根,即使不帶耳機,隨著年齡增長也會有所損失,耳機帶來的震動遠比環境聲要高,損壞會加速。
BBC出過該紀錄片,詳細講了聽覺系統及損壞原理。


推薦閱讀:

TAG:生物學 | 耳朵 | 健康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