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礎物理理論到實際應用的時間是不是越來越長?

我對物理是一個小白,但是我有比較疑惑的問題。為什麼從愛因斯坦的核物理理論到造出核彈僅僅只有幾十年的時間,取得突破的飛越進展其實就是幾年時間。再提出核理論之前,我相信人類還覺得是天方夜譚。但是後來造成核武器卻那麼快。但是現在的物理理論到應用好像越來越難。比如量子理論,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真正的量子計算機誕生,從納米研究到納米應用還處於最初級階段。更不要說現在一些超前的物理理論,包括狹義相對論裡面很多的物理理論離實際應用還有十萬八千里。最近取得突破的技術也只有IT技術,但是IT技術本身不是理論上的突破,而是規模上的突破。難道因為沒有戰爭的壓力,天體天體物理學已經停滯?


謝邀。我覺得時間會越來越長。

就說說我比較了解的方面吧。

高能方面,基礎理論希望把強相互作用和弱電相互作用統一,也就是Grand Unification Theory。目前的預測大概能量量級在10^15~10^16 GeV左右。進一步來說,如果要考慮把引力也加入進來,那就大概是普朗克能量~10^19 GeV。而現在我們實驗上能做到多少呢?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最近運行的能量大概在~10 TeV量級,也就是10^4 GeV。所以明顯可以看到這中間的差距,而在10^4 GeV到10^16 GeV中間是否還可能發生什麼,我們也並不清楚。

在LHC之後貌似並沒有聽說有更高能量的對撞機計劃。歐盟已經有了LHC,最近被自家人拖累也是沒錢,應該是不會再往上面投錢了。美帝一直節衣縮食,好多大學巴不得把自家的物理系都給取消了,尋思著這一幫天天吃飽了胡思亂想的傢伙還想問我們要錢建對撞機(哈哈這麼自黑真的好么)。全世界望去有這個閑錢的估計也只有我大天朝了,然而王侯將相們似乎並不覺得在這個學科上需要投這麼多錢(當然大天朝確實在建一些很了不起的東西,比如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請自行百度)。

上面說的還只是我們希望實驗上能達到這個能量量級,為驗證這些理論創造條件。而如何具體去驗證,即使驗證後又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投入到應用,需要的時間就更難以估計了。說到投入應用,比如說可控核聚變。50年代美蘇就完成了第一顆氫彈試驗,然而直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完成可控核聚變。

天文方面,基礎理論方面我們早已有了廣義相對論來描述引力(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廣義相對論,這都已經快100年了)。前面有回答提到了廣義相對論用在GPS導航上。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宏大的理論而言,現在的這些應用實在是太渺小了。想想我們在電影中科幻小說中聽到的那些魔幻的辭彙,蟲洞,時間旅行,平行宇宙,等等,這些都或多或少有廣義相對論在背後作為理論支撐。然而我看不到任何希望能證明或者證偽這些可能。一方面,我們的可見宇宙太過龐大,我們用盡所有的智慧才剛剛讓人造飛行器飛出太陽系。另一方面,宇宙中的很多吸引人們的強引力天體,我們難以找到方法去靠近它們(會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人類接近潮汐力足以撕裂人體的天體,像穿越蟲洞?)。

我們也有一套宇宙學理論來一直追溯宇宙直到大爆炸後的10^-43秒,解釋宇宙的大尺度結構,還有一些嘗試來解釋粒子的產生。有時候我覺得,物理學家們真是把所有可能的理論都想到了。如果有一天我們能驗證這些理論了,我們會發現,哎,某某人的理論是正確的,我們要補發一個諾貝爾獎。然而當時大家都只是誤打誤撞,把所有的可能都枚舉了,總有人會對。可是從理論到應用的路太長太長了。要解方程,因為所有有解析解的問題都已經被人解決了(恩真的基本上沒有漏網之魚了),大量的數值計算,要計算機,要錢。然後要做實驗驗證,要好大好大的對撞機,巴不得繞著地球建一個對撞機,還要天文望遠鏡,要宇宙飛船,最好在火星上鋪一層好奇號,這樣就知道火星上有沒有生命了,要錢。實驗驗證了理論,然後要想辦法把事情都做到人為可控的狀態,核聚變隨便來是不行的,這就成了氫彈,要毀地球的,要可控,又要錢。

說到底很大程度還是錢的問題。曼哈頓計劃沒幾年就搞出原子彈了,阿波羅計劃沒幾年就登月了。花錢沒有上限,總會有很多問題很方便解決的。雖然有了錢有些事情還是搞不定,比如沒法走遍宇宙的每個角落。可是沒錢的話,大家只能埋下頭繼續胡思亂想搞搞理論了。

第一次長篇大論回答問題。碎碎念了。見諒。


正因為你是物理小白,你才會有這樣的錯誤想法。愛因斯坦沒有核物理理論,同時他也不同意核裂變的可能性。認為增值裂變是「在一個沒有多少鳥的過度,選了個晚上射擊黑色的鳥」。

實際上現在每天都在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成果。只是過於習以為常,你不知道而已。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 GPS你用吧,不用的話你總有坐飛機或者收快遞的時候吧。GPS如果不用狹義和廣義相對論修正,誤差是幾十公里。也就是完全沒法用。
  • 電腦和手機你用吧,晶體管就來自於量子力學。
  • 硬碟你用吧,1988年發現的巨磁阻效應,來自於量子力學。1994年已經用於硬碟磁頭了。
  • U盤、SD卡、手機內部的flash memory你用吧,它靠的也是量子力學的隧穿效應。
  • 這些,都是理論出來很快就有應用。

總的來說,就是你對一個不了解的東西妄下判斷造成的。


首先謝邀。。。
開篇先用經濟學理論解釋一下: 需求創造市場,個人認為這才是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根本原因。現在我們回到物理領域。

首先我們要看如何界定「基礎物理理論」的範圍。按照傳統的界定來看從牛頓力學、分析力學、經典電磁理論、經典統計物理到近代的量子力學、相對論再到近40年來的規範場論、M理論、弦論、共形場論以及新興的凝聚態理論都屬於基礎物理理論。20世紀以前的理論的應用無論是在工程、經濟學、社會學。。。。都已經極其充分。而相對論、量子力學都應當屬於經典理論了它們的應用在許多回答中都可參見。現在的論點在於新興的即誕生時間在40年以下的理論。這些理論的研究方向不同,實際的應用情況就不盡相同了。像知名度較高的如M理論、超引力、弦論等大統一理論的候選人基本還處於紙面上的討論中,因為要驗證它們的實驗都無法做(參見《時間簡史》),現在還在討論要修正或建立一種理論在將量子力學和相對論融合起來以解決黑洞火牆悖論。楊振寧先生的楊-米爾斯理論即便證明是正確的也沒人應用,關鍵在於實際需求達不到應用這種理論的時空尺度上,或許未來製造時空曲率驅動的飛船時就可以應用它們了。然而近幾十年興起的混沌理論在工程、社會科學中均有應用;凝聚態理論在新材料的開發上也有巨大應用潛力。這是因為實際的需求在推動理論照進現實,否則理論只能永遠被束於高閣。


1.題主覺得愛因斯坦提出了核物理理論,這個槽點太大……也證實題主是物理小白。
2.題主覺得量子理論就是量子計算機,(ノ=Д=)ノ┻━┻量子點顯示器,發光設備是啥。IC晶體管到納米量級不考慮量子效應?你發知乎的的手機電腦,從顯示到存儲再到CPU哪個沒用到?除此再到激光,通訊,定位哪個沒用到?
3.納米研究到納米應用還在初級階段,你要知道連羽絨服都開始用到納米技術了好嗎?
4.IT領域何為規模上的突破?量子點顯示從提出到應用才幾年?你所謂的規模是晶元集成度越來越高?集成度高,是規模不是技術和理論?你知道晶元做到納米量級要考慮哪些理論么?原來的分立器件的電磁理論還能不能用?
5.題主,實際上正是現在,理論提出到技術應用的時間正在縮短。題主不明白沒關係,因為不學這個也就知道量子力學,納米技術這些高端(騙錢)的名稱。但凡事先想一想是不是,然後再問為什麼。

匿了,給導師知道在知乎裝逼就不好了。(?◇?)


@袁霖

我覺得是這樣的。
霍金教授在書里曾經這樣寫過一句話,大概意思好像是這樣的,當今的物理髮現不再像上個世界八十年代之前那樣了,物理方面更新的進展和發現不再是由幾塊磁鐵,線圈就能發現的了,我們需要更昂貴的器材,更大的能量消耗,更多的人才投入,分析,研究,才能在基礎物理上進步,因此,當今的物理學家想要留名青史更加不容易,因為當今物理的每一個進步都不再是一個人能單獨完成的了。
這句話很多細節記不清了,大概講的就是這樣的意思。當今的基礎物理更多的進行到了一個關於物質能量更基本的一個研究上面了。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從倫琴發現X射線到應用, X射線發現後僅三個月,奧地利一家醫院就開始在外科診斷中使用X射線。X射線透視現已成為骨科的常規診斷方法。再到愛因斯坦家喻戶曉的質能方程,麥克斯韋電磁場論,超導體,霍爾效應等等,這些理論從發現到應用所經歷的時間越來越長了,不僅是因為基礎物理的相應研究越來越根本,越來越涉及到最基本的物理現象,如質量之源希格斯粒子,量子糾纏,弦論,高維時空等等等等,這些研究的進展本身就建立與一些主觀的假設上面,相應的進展更是艱難,所以要把這些研究轉化成實際的應用確實需要很多的時間。有很多的理論甚至還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釋。
比如說量子糾纏的加密,通信的應用,我們只能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進行應用,甚至還不能完全解釋其發生的基本原理。
這也是應用的一大障礙。
最後,更大的障礙來自於企業的投資,更多的企業家更願意把錢投入到更有利於段時間內獲得回報的研究領域,而像基礎物理這樣的,甚至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不一定能夠有進展的領域,他們是不願意過多的投資的。
今年的wave公司研究的量子計算機就是一個粒子,像谷歌這樣的大公司,已經算有前瞻性的了,但如果一個研究所不能拿出有價值的並且能短期得到回報的研究成果出來,是不能得到資金支持的,而在基礎物理的當下,每一個進步,都是需要巨大的資金人才投入的,像歐洲的CERN的核子加速器,每次的運行至少都需要二十億美金的資金投入,而這樣的投入還並不能保證能得到與之相對應的成果回報。
所以現在也有很多基礎物理學家呼籲企業,國家,把更多的錢投入基礎物理的研究,儘管短時間看上去沒有什麼效益,但他們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理論將是人類更大進步的原動力。


其實這個問題我本沒有能力作答的, 因為我今年才入學開始學習物理, 之前一直都是化學和化工背景的. 但是因為是第一次受邀回答問題, 所以要盡量答一點, 可能不會完全切題, 只是說一點自己的看法罷了.

首先, 謝邀~ @袁霖

我在看到問題的時候只有題目"從基礎物理理論到實際應用的時間是不是越來越長?";
沒有描述了, 所以答題的人給出的各種反駁我也不能完全了解.
不過我想說的第一點是希望大家能夠對於提問題的人多一點寬容.
很多專業性的常識其實就是不為外行人所知道的, 而來到知乎提問的時候也並不一定是有了專業素養或者進行了很多調研才進行提問的, 很多時候很多人就是看到了相關的東西, 有了一點好奇心, 所以會提出一個問題.
對於這種專業性的問題因為知乎有更多專業的人, 所以希望能夠在這裡得到解答, 而不是收到嘲諷, 所以答題的人告訴對方錯在了哪裡, 和自己的解答就可以了, 沒有必要非得告訴對方你有多無知......
我之前學的是化學, 工作做的是化工, 現在研究方向是生物理論物理, 涉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 同時也能夠接觸到各個學科的人的一些思想, 這其中很多人對於其他學科的看法我發現都是很有趣的, 但是很多時候也其實是很無知的. 我在這裡提到的很多人, 都是985院校的本碩博, 知識背景水平屬於中上, 知乎上提問的人平均水平應該達不到這個水平的, 所以題主的問題可能有的說的不對, 但是題主有此好奇心就很好啊, 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就好了.
題主說錯了不要緊, 以後沒有題主敢說話了才是真正的問題了.

----------------------------------------------------------分割線--------------------------------------------------------------

說了這麼多現在來答題, 基礎物理理論大家似乎都已經界定成了量子力學, 相對論, 弦論之類的東西, 不過從我的角度上來看其實範圍沒有那麼狹窄.
我的研究方向是生物理論物理, 現在在研究的問題是一個蛋白質異常現象發生的原理, 如果能夠有很好的理論提出, 進而能夠推廣到同類的蛋白質, 那麼對於這類蛋白質的功能設計方面是有指導意義的, 進而可以進行藥物篩選或者藥物設計了. 我的導師對於蛋白質表面水的運動的機理研究, 則對於蛋白質製作成藥時的含水量等方面有指導意義.
從生物物理的角度來講, 從理論到應用的時間並不是很長, 可能某個醫藥公司的研發人員看到了這個相關的理論, 然後在實驗的時候進行了一點篩選; 也可能是相應的軟體公司考慮了這方面的理論, 進而對於這部分參考進了軟體的編寫就指導了實際上藥物的設計. 只是這些應用會很少(因為真正有效的理論也很少), 並且都不會被大眾所了解, 所以大家也不知道這些理論被應用了.
因此從生物理論物理方面的角度來看, 從基礎物理理論到實際應用的時間因為有了更好的信息溝通和技術手段, 所以是縮短了的.


物理方面我現在只了解生物物理方面的一點問題, 對於量子力學, 希格斯波色子, 弦論等方面我也不大懂了, 所以就由其他的專業人士來作答吧~


嘛嘛,關心題目本身就好。不要噴題主了。
基礎物理理論做的事情對與一般人來說太過於遙遠,一樓所說的量子力學相對論等其實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到目前為止已經不算基礎理論了,例如物理所那群搞凝聚態的大多數人都在做實驗去把知識應用起來。
題主說的基礎物理理論到目前來說,應該是特指宇宙學、粒子物理等這些看起來像是不會有什麼用的理論,直觀上來說確實如此,這種理論越來越難以被迅速應用到實際中去,但我個人認為,產生這種直觀理解的原因在於這些理論近幾十年來並沒有做出太大的發展。
如果宇宙學和粒子物理能像當年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一樣迅速發展,也會被迅速利用。
當然,這些理論的發展在未來里必然是越來越慢的,因為工程技術越來越跟不上理論人的需求。


@袁霖 謝邀!

知乎卸載了很久,所以晚了~


作為物理學學渣中的學渣,還是和教授討論過這個問題的


教授是這麼說的:理論研究在現實中的應用是有滯後性的,
但是也是不會滯後太多,因為理論研究走在前,但是還是會受到社會整體發展程度的制約。
至於周期長短是波動的,理論研究遇到瓶頸的時候實際應用會趕上來,
突破瓶頸時,又會出現知識大爆炸。所以是波動的。


舉個栗子吧


小說《三體》中,人類的基礎研究被質子鎖死後,實際應用很快就趕上理論了
質子離開後
又出現了理論研究大爆炸
光速飛船等等,都是先突破理論一段時間之後才實現的!


謝邀。我貌似來遲了,最近都沒看知乎。怎麼說呢,我看到目前最多贊的那個答案已經舉了幾個例子了,我就補充一點點。現在最前沿的理論研究,舉超弦作例子吧,這種理論目前還在構建當中,而且理論的能標相當高,連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加速器也達不到,那當然是不會馬上被應用在現實生活中。而且甚至有人說,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弦論是物理理論,因為暫時還沒有能跟實驗聯繫起來,而物理本質上上一門實驗科學。為什麼以前的理論能相對較快地應用到實際呢?比如相對論,一個原因是我們相對容易達到它的起作用範圍,比如高速,並不是說低速就不起作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忽略它的效應,而在我們的火箭(其實對於光速來說還是微不足道)的情況裡面,我們需要提高精確度,需要把相對論的修正應用進去。我們的衛星,在地球表面飛行(地球的質量也是微不足道的其實)需要考慮廣義相對論效應對軌道的影響,來提高精確度而不至於產生大的偏差。而另外的,不講弦論,比如宇宙學的暴漲理論,大爆炸理論,它可能確實不能應用到什麼地方,因為它探究的是宇宙怎麼起源,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的宇宙,那我們可以通過觀測宇宙背景輻射等來判斷我們的理論是否正確,但是這些理論怎麼應用呢?再造一個宇宙?目前來看不可能吧。但是這些理論對我們認識宇宙和為其他理論提供基礎是有幫助的。
其實我的主要意思就是現在的理論越來越往高能標走,而我們的技術就越來越難達到,日常生活越來越難接觸到,而且學往高能標,研究對象就越基本,看都難看到,抓都難抓住,以後還要通過操縱它們或者通過其他方式去利用它們,那將會是越來越難的事情,所以理論越來越難應用到實際這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最前沿的理論嗎?
那是上個世紀前期的東西好不好!
現在我們就生活在兩大理論的餘暉中。將兩大理論應用於實踐造就了我們現代的生活。
但是呢?
量子計算機何年何月才能派上用場?可控核聚變這個大坑賣了多少錢還不見底?
而這只是上個世紀前期的理論。
那麼聰明的人們,告訴我,
現在的物理學家搗鼓的那些東西,
夸克模型、M理論、超對稱規範場論、超引力理論、圈量子引力、標準模型、共形場論
它們何時能反哺這個社會?
前沿的物理早就走入了科幻描述的時代,我們卻還生活在現實之中。


不知你們的信心何來,你們對科學的無條件的信心,還有對自己在這個問題上肯定站對了立場的信心。

本來不想回答的,實在看不下去了。
最後用一句話結尾:
You promised me mars colonies. Instead I got facebook. -Buzz Aldrin


謝邀。

首先要明確題主的問題,即基礎物理理論所指代的是?實際應用所指代的是?以及什麼樣的時間是成為「長」的。
如果基礎理論指代的是當今理論物理的最前沿,那麼我想我可以引用一下我的師祖侯老師在回答自己的工作有什麼用時的話:「兩百年之後會有用」,但是具體怎麼用現在活著的人就不知道了。
如果題主指的基礎理論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那麼其實它們已經走進千家萬戶了,樓上的一些答案已經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
基礎理論需要做出預言以經受實驗的檢驗。在我們現階段的技術範圍之類,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所向無敵。然而其實很多時候驗證理論中的一個預言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前段時間得諾貝爾獎的Higgs是一個例子,引力的洛侖茲效應是另一個例子,這些預言從提出到驗證都經歷了數十年到上百年不等。還有諸如引力波,到現在已經百年了我們還是沒有找到。
為什麼這麼困難?因為此類實驗所要求的能標和尺度,在地球這樣的範圍內很難做到。在一顆行星上,想要製造出足夠大的加速器,和足夠大的天文觀測儀器,很難。事實上,我根本無法想像到底怎樣才能去驗證普朗克尺度下的物理。就好象我們只有一把菜刀,卻需要將一個原子給劈開看看。

再說實際應用。其實當今社會,最為飛速發展的,給人們生活帶來最大變化的,是互聯網和計算機。但實際上,計算機並沒有真正意義上解決一個問題。它不是曼哈頓計劃那樣可以提供新的能源,也不是阿波羅計劃那樣提供新的空間,也不是基因組計劃可能讓人們對認識自身,認識生命提供線索。計算機是一個工具,它的出現並沒有解決重大的問題,但是!!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冗長繁瑣的計算被代碼輕鬆執行,信息傳遞方便快捷,互聯網讓我們可以看大今天早上剛出來的最新研究成果,email省去了大量傳遞信件的時間,這些都為我們解決重大的問題提供了便利。

或許我們的這個時代就是為了下一個科學的黃金時代蓄力的,但是,總是要有人去做,而且,科學永遠都是那樣的激動人心,這跟實用與否關係不大~


瀉藥。不是很想回答這類問題因為得不到高贊,寫出來東西又沒多少人看。吐槽完畢。
看了前面的答案,大致說了幾個意思。
1. 已經有很多高深的基礎理論在現實中得到應用。
2. 工業革命以前的很多科技成果也經歷了很長時間才得到應用。
3. 在很多領域實際上應用是越來越快的。

我想說個不同的答案這很難啊。

但是我認為的關鍵是人類在近百年發展過快,以至於把好轉化的基礎理論基本都轉化完了。
所以才會有種:「弦論/時間旅行/空間摺疊/粒子物理/量子糾纏這些基礎理論為什麼還沒有產品賣」這種問題。

這些理論還處在完善假設的過程中,到應用還要經過理論完善,實驗室材料/器件開發,降低成本,商業可行這些階段,卻早早的通過科普和科幻進入了大眾視野。所以有人抱怨科技沒有一日千里也是正常現象。


上面已經說的比較全面了。近些年的基礎研究花費越來越大,導致研究進程也越來越慢。至於應用,起碼要等理論成熟,技術完善,才能應用,基礎研究進展緩慢,才是根本原因。


首先謝謝@袁霖的邀請!

大致上應該是這樣的!
因為基礎物理理論的發展離不開實驗物理的進步,目前二者發展的進度基本是一致,理論的發展要稍稍比實驗的進步要快一些,大體上還是因為基礎物理實驗太燒錢了,通常需要好多個國家協同合作才能夠進行下去。為什麼要扯這些呢?個人認為實驗物理的屬於實際應用的範疇。
從實際應用的技術難度、技術要求、加工精度等要求,物理實驗 &> 軍用 &> 民用。對於這三個方面而言發展的動機、研究人員和資金來源都不一樣。實驗用和軍用基本都是國家和政府來討錢,大致上兩者分布太開,比如天文和高能物理中的實驗元件是能夠直接拿到軍事上應用的,好多實驗上的物理學家都要受到國家的監視,有些東西是不能夠說。而民用的資金來源和動機大都是商業前景的暴利。二者不得不說差別還是挺大的,因為前者大都是不計成本去做的,涉及商業就要做成產品,做產品就要控制成本。

前面說了這麼多基本是廢話,下面才是鄙人想要說的:
其實基礎物理理論的發展和實際應用基本沒多大關係。
就如愛因斯坦他發現了質能方程,但是愛因斯坦確實不會造原子彈,而造原子彈的工程師很多都不懂質能方程,只是原理上的知道。這是因為實際應用受到的限制因素有很多,而基礎物理理論的制約僅僅是諸如 研發資金、研發人員、基礎工業、自然資源和材料等制約因素中的一個。
而實際應用上的發展的快慢大致上是受 應用前景 和 容不容易出成果 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因為科研人員大都喜歡應用前景好的又容易出成果的,第一是因為容易申請項目、錢多,第二是好結題。實際應用上的進步速度真的很慢,但是相比人類歷史上其他歷史階段而言現在可以算是神速。所以到實際應用的時間大都還是由於技術上的難度決定的,基礎物理理論只是在理論上給出一種可能性和方向上的指導。比如我們手機上的無線充電模塊,一個MIT的教授對床頭的各種充電線煩透了之後就花了一倆月做了出來,還發了篇論文好像。

再扯一些其他的吧:
我們的生活確實離理論物理很遠,工程師們在用到物理理論的時候其實發揮的是他們聰明才智,僅僅是理論是沒法應用的,工程師要根據具體情況給出具體方案,好多物理理論是沒辦法在實際問題中給出解的,但是工程師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數值方法(其實更多的時候是沒想法隨便試,試出個好結果在弄明白為啥這樣會比較好,他們其實不怎麼關心理論的,好多工程上的東西都是試出來的),在研發的時候利用各種各樣的參數定出技術指標,然後再優化生產工藝和流程,我們才有這麼好用的產品。
也就是說實際應用主要還是看工程技術上的研發人員了。


謝謝。我認為不是,相反,我認為現代科學的組織結構使得基礎物理理論到實際應用的轉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有效率。

不過,這裡涉及到如何定義「物理基礎理論」的問題。按照PR系列期刊的劃分,大致可以將物理學科可分為量子光學(A)、凝聚態物理(B)、核物理和高能物理(C)、天體物理與宇宙學(D)、數學物理和交叉學科(E)等分支。其中,A和B中多數問題是有應用的背景的;C和D的情況則與之相反,現在(甚至一直以來)都與應用沒有多少關係;E研究的範圍過於廣泛,類似應用數學,暫不考慮。因此,如果認為基礎理論只是C和D,那麼確實似乎有問題中所說的情況,但這是由於研究對象本身與應用(日常生活)沒有多少相關性,而且這樣定義物理基礎理論本身就是荒謬的。

更進一步,如果凝聚態物理是物理基礎理論,那麼半導體物理算不算基礎理論?關於某種具體半導體材料性質的研究算不算基礎理論?限定了物理基礎理論的範圍,然後可以定義時間,這樣才能進行比較。

就自己較熟悉的凝聚態理論而言,凡是理論上關注的熱點話題,如石墨烯、鐵基超導材料、拓撲絕緣體等,應用領域研究跟進的也很快,雖然很多實驗室中的設計離進入日常生活還有不小的距離。


目前看來似乎是這樣。因為目前的純理論物理離生活越來越遠(因為和生活有關的都解決的差不多了)

就像上個世紀的數學學科一樣,黎曼幾何剛出現的時候,根本沒有人知道這玩意能用來幹嘛。而當愛因斯坦知道這個東西以後,他的相對論一下子就通了。

所以我們現在的很多理論都屬於無心插柳,但是遲早都會有結果的


因為智子鎖死了地球科技。於是基礎物理學的進展就會舉步維艱,遑論科技轉化率。不過主不在乎。「三體拯救世界」

—————————————————
為什麼提醒有5人贊同我的回答,實際卻只有3個呢。

不開心

---—-----ice bear wants justice—----—---

一名深藏功與名的ETO成員。


事實可能比較殘酷,現實中各種硬體技術基本上已經到天花板。


到目前為止人們對基礎物理理論的理解還存在諸多爭論,我想未來範圍必定是不斷擴大的,因為我們發現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的越多,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也越多,需要問的問題也越多。實際應用也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我在用某個基礎物理理論玩金融,這也叫實際應用不是嘛。


會越來越長,是因為理論對物質的認識不夠深刻,只能花更大代價做實驗驗證模糊的理論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羅納德·德雷弗(Ronald Drever)教授的學術生涯及一生?
太陽圍繞什麼旋轉?有說是昴星,有說是塌縮星,有說是銀河系的黑洞。具體應該是什麼呢?
對於開普勒452b你們怎麼看?
星系的中央是什麼東西?
弦論和平行宇宙到底什麼關係?

TAG:物理學 | 宇宙學 | 理論物理 | 量子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