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長征六號一箭二十星?
『轉自果殼軍事』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於2009年8月正式批複立項。火箭全長29米,一級直徑3.35米,二、三級直徑 2.25米,起飛推力1200千牛。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採用了全新的總體方案、結構形式、動力系統和電氣系統,自主創新成果達幾十項,發射可靠性提高到 0.98,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相關專家表示,長征六號運載火箭首次採用了高壓補燃循環無毒無污染液氧煤油發動機、「三平」測發模式,成功突破高精度控制技術、氧箱自 增壓技術、燃氣滾控技術、箭地一體化快速測發技術等一系列關鍵技術,並按照「通用化、組合化、系列化」的設計思路,可進一步提高運載能力,有效提高國際商 業發射市場競爭力,標誌著我國在運載火箭現代化、模塊化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首次在國內實現了一箭三星發射,後續長征二號丁、長征四號乙、長征四號丙也曾多次開展一箭多星的國內國際發射任 務。專家表示,一箭多星發射可充分利用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餘量,經濟便捷地將搭載衛星送入地球軌道,為衛星發射服務提供了多種選擇模式,將有力促進微小衛 星技術發展。
此次長征六號首飛箭採用了一箭20星狀態,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東方紅衛星公司、深圳東方紅海特衛星公司和國防科大、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工大等單位研製的20顆衛星送入了預定的軌道,在國內屬於首次。
同時,為滿足多星發射需求,長征六號火箭還在國內首次採用了馮卡門複合材料全透波衛星整流罩,使衛星整流罩具備了全向透波能力,有力改善全箭力學環境和衛 星環境條件。上海航天通過對多星發射技術的探索,還形成了系列化、標準化的多星發射介面,為今後進一步降低衛星發射成本、提升多星發射能力奠定了技術基 礎。
另據透露,在長征六號研製基礎上,上海航天還將研製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打造長征六號升級版,形成系列化產品,為宇航發射提供多樣化選擇。長征六號升級版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實現首飛。
不得不說目前票數比較高的兩個回答實在胡扯。。。。
分導多彈頭需要不同彈頭釋放到不同軌道上去,這次20個土豆都是撒在同一個軌道上的。。。。
而且天朝早就有分導技術不是一天兩天了,也不需要靠這個來體現什麼
最大的意義是給了眾多(非本專業的)大學、研究機構(以及未來潛在的中小型企業)一個向太空發射載荷的機會,據說有一些小衛星甚至是本科生製作的(不一定在本次發射有,不確定),雖然技術含量上不值一提,但是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動手機會,同時也有給航天方面爭取更多的關注和了解機會的作用。
9/24增加,降低進入空間的門檻意味著有更多機會,以往航天工業絕對主力客戶就是各國政府(包括政府資助的科研項目),以及少數大企業(比如銥星工程),遙感信息提供商(最終用戶里政府還是占很大比重),
畢竟以往一發火箭至少也得5000萬美元,衛星一顆更是動軋幾億美元,
但是隨著電子技術以及電力推進系統(比如離子推進器等等,特點是推力極小(但是衛星用來調整軌道足夠了),比沖超級高,因為能源來自於電力,所以可以使用很長很長時間,直到衛星報廢或者工質用完))的發展(從而使衛星不需要那麼多的體積和重量),衛星真的需要做那麼大么?而衛星小帶來的好處就是可以很多衛星搭載同一枚火箭上天,從兩個方面極大的減少衛星發射成本。
再者,現在成本高很大程度上在於發射次數少,但是基礎投入非常高,比如航天用煤油,一年一共未必用的了一萬噸,但是一條生產線又不能關,提高發射次數是能夠有效降低火箭發射成本的
而低價化的衛星平台必然早就更多的應用機會。
比如天朝農業部有著大量的用來「農作物估產的衛星」,
那麼等衛星成本降到一定程度以後那幾個大型糧食貿易商(期貨投資者)是不是可以自己打衛星去估別人家的產呢?
新聞媒體是不是可以自己打衛星去提供另一個視角的直播呢(高級的多軸無人機而已)
快遞公司是不是可以實時監控所有的車輛,人員位置從而優化調度呢(雖然看起來用手機網路成本更低)
以及現在不少公司都在設想的用一個幾十顆衛星的星座來給各種犄角旮旯地區,海上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呢?
甚至降到一定地步以後初創公司一樣可以去做基於太空的服務。
比如去年發射嫦娥三號的時候就順帶打了兩個小的載荷,一個是北歐地區一個眾籌探月計劃的一個小探測器,一個是比利時某公司幾年公司創始人誕辰100周年打了一個無線信標(也許是個人遺願?)
本人過去在一院,反對一些對比中美差距的。
現在火箭研發早就不再是過去的冷戰思維了,盲目比較載重量、助推數之類的毫無意義。看到一堆人在那列數據也感覺很好笑。
運載火箭基本就是商業套路,因為怎麼搞都基本夠用,沒必要砸下大成本去研發發動機。衛星比以前精密了太多,我們未來也沒有構築巨型空間站的計劃。
為什麼很多發展中國家,甚至發達國家把發射任務外包給印度、中國,因為經濟呀。
你問為什麼載重不如美國,最大原因就是:夠用,沒研發需求。
真正的比拼在所謂「固態火箭」呢早就說了你乎現代軍事技術領域也就這種門戶網站評論的水準。
1.一箭二十星就等於二十個彈頭?你也不看看一顆衛星多重?放再入燒蝕材料都不夠呢還彈頭?
2.還能跟訪美和英國扯上,搞笑吧,要是你國現在還需要用液氧煤油的液體火箭作為威懾,那真是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的恥辱,一起手攜手跳永定河吧!
3.還有六院也是X了poi了,勞資費勁心力研製成功的YF-100高壓補燃液氧煤油發動機就沒人關注,果然下次八股要自己來寫。
4.居然還有跟土星五號比載荷的,不知道長征六號這種SSO軌道載荷一噸,用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的邊角料攢出的火箭是為了突破運力的「下限」,為500~1000kg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量身訂做的嗎? @有言無類你這相當於說TG的攜帶型筆記本沒美帝的水冷台式機性能好,話是對的,然而並沒有~上面說彈頭的答主,
你們知道快遞有多大嗎?
這個運載火箭就是為了運送小型的衛星而設計的。在微電子和大型,超大型集成電路發展的現在,民間中型公司和一些大學的普通實驗室也有能力自己設計並且完成一些小型的衛星。
問題是怎麼發射上天?這個真沒有辦法自己解決啊。
怎麼辦?當然是長征六號給你解決。一火箭20星哦,成本真的是低的杠杠的。將來需求大了成本還能進一步下降。這樣極大的增加了市場的良性循環。製造火箭能養活一批人,民間自己製造衛星又增加不少崗位,還能培養技術人員,培養大學生的愛好,將來有更多的人才進入航空航天的領域。真是一舉n得。
長征六號的目標就是:低成本,面向民間低級市場,將技術平民化。
看見有答案裡面說長征六號載荷不行的,尤其是 @有言無類 把長征六號和美國土星比的。我覺得這個比較是不公平的。長征六號的目標就不是大載荷,所以在載荷上和土星比就有點不公平了。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蘋果的筆記本算是做的很牛的了。但是如果你硬是要拿蘋果的筆記本和台式機比較跑高清遊戲的流暢性,蘋果筆記本再怎麼牛也都是悲劇的份。一箭20星很多人並沒有留意其新聞中蘊含的真實含義,從誕生那天起這就不是簡單的商業技術
首先說明了中國的多彈頭分導技術已經成熟和進入商業應用,矛的發展和成本降低速度遠遠超越了某些霸權國家昂貴而低效且未經檢驗的盾技術,如果有霸權想要給中國來個天定命運,就必須準備好接受鋪天蓋地的跨洋快遞。
其次說明了當偉大的鬥爭到來時,奪取外層空間制高點的鬥爭,中國擁有了成熟大批量的快速補星方案,用煤油和液氧作為動力的新型大推力火箭發動機使得火箭發射大規模和低成本,在這方面,任何國家想要和中國競爭,恐怕都會像星際爭霸中的神族高科技流低價海量的蟲族淹沒……
再次,中國的利益範圍一帶一路有多大,某種意義上取決於中國快遞的覆蓋強度,一帶一路的發展只有在大規模低成本無死角的快遞覆蓋之下,才能持續和平繁榮。
第二則突破是官泄未知型號新飛機試飛成功,實現了試飛中心在高超音速試飛領域的突破。9月18日當天,官方媒體中國航空新聞網發表一篇通訊《試飛中心某型機首次試飛圓滿成功》,其中稱,中國近日在某試飛試驗基地進行了某型機交付試飛中心後的首次試驗飛行。文章還提到「該型飛機任務剖面特殊、飛行方式獨特,飛行速度和高度更是遠超試飛中心成立以來所有其他試飛機型」、「準備時間短」、「跨代式的飛行器」。文章描述,「起飛數小時後,航線任務完成。一架深色飛機,從空中大角度俯衝接近,完成拉平,平飄至機場跑道,整個過程準確。隨著『飛機已剎停』指令的發出,本次任務圓滿結束。」結尾提及,「此次試飛實現了試飛中心在高超音速試飛領域的突破」、「中國速度和中國高度更快更高」。不過,僅僅數小時後,該文章就被刪除。通過近幾天的報道,外界一致認為,上述官方媒體可能存在泄密嫌疑。機器學習的比特港從報道中提取的要點是:
◆ 長航程
◆ 無人化
◆ 超高速(發動機突破)
上述兩項技術,基本上是針對某霸權國家針對中國的軍事解決方案----防區外縱深突破襲擊的反制。X47B讓中國的沿海和腹地不再安全,而中國也給出了自己的快速反應解決方案:在打水漂彈道(錢老千古!)和超高速飛行器面前,白頭鷹你也沒有安全可言……
在中美再度走近的幾天前,公布這樣的消息,的確給了中國人一絲驚喜。中國不再是只能送大禮坐飛機吃大豆的兩條腿錢包。組長的這次訪美,重新有了一層阿拉法特式的最炫和平風:中國帶著橄欖枝和全球快遞來到美國主導的新世秩序NWO,請不要讓橄欖枝從我們手中落下。
在美國例外主導的全球新秩序之下,美國也必須接受中國例外的新常態。西方的秩序,永遠是尊重強者的,這反映在資本市場上就是滬港通周一出現了久違了的雙雙正買入(港股通3.5億凈買入近期尤其少見)。中國這次的經濟和市場大調整,一部分或許出於人禍,一部分或許出於外部的地緣政治壓力。在為俄羅斯擋風避雨之後,付出了一定的政治和經濟代價不可避免。而俄羅斯除了和中國央行同步連續大手增持黃金對抗美元之外,近期在敘利亞重新牽制了霸權主義者的精力,無暇東顧,很可能會給中國帶來一段戰略壓力的緩解。只靠重新武裝日本來牽制中國的崛起道路是不現實的,在給歐洲放了若干把野火,打壓和制裁俄羅斯,連續從新興市場吸血數年,亞太再平衡壓制中國,歧視和侮辱印度,肢解毀滅了若干國家和社會的和平秩序之後,可以說天下苦美久矣。
就連美國傳統的盟友英國,都不斷向中國拋出橄欖枝: 在加入亞投行之後,人民幣面臨壓力的九月中旬,倫敦市Lord Mayor再次在香港的酒會上不遺余力為離岸人民幣點贊,大挖特挖美元牆角,爭奪人民幣蛋糕。
然後我們就看到今日突發中英聯合聲明:
●中英將致力於努力解決企業界有關市場准入和法規方面的關切。
●中英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在跨境投資監管等問題方面合作交流。
●中英雙方歡迎更多中國資產管理經理人在倫敦發行ETF產品。
●中英雙方歡迎英國出口信貸擔保局決定提供以人民幣計價的貸款擔保。
●中英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合作。
●中英雙方同意進一步加強新興產業合作。
●中英雙方同意加強資本市場長期合作。
●中英雙方大力鼓勵中國投資者投資英國基礎設施、重建項目和房地產。
●中英雙方支持上交所與倫敦證交所就互聯互通問題開展可行性研究。
●中方歡迎英方公司及在華英資機構在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公司債券。
●中英雙方目標是亞投行能在年底前開始運行。
●中方歡迎英國機構投資者通過QFII、RQFII等方式投資交易所債券市場。
●中英雙方歡迎更多中國資產管理經理人在倫敦發行ETF產品。
在這種地緣政治大氣候轉變中,G2的再平衡在未來幾個月可能就要面臨一個中期的變盤了。一帶一路應該說是一個格局很大的政治構想和外交政策,但註定要經受超級壓力和考驗,這也反映在了人民幣和A股市場的走勢上面。拋開內部鬥爭的因素不談,外部的大環境因素開始發生了新的轉變,環球投資者應該想一想,金融海嘯低點以來升了200%,外加匯率升幅超過兩成的美股是否還具有好的收益和風險比率。而中國經濟觸底反彈雖然還需要時間,但股市的走勢是可以脫離基本面,或是提前半年觸底的。因此在目前這個階段,做空減持和相信嘴炮胡亂做多是一樣具有挨巴掌風險的。在一箭20星和不知名的超高速飛行器出現之後,中國資產的風險(波動率)必須被重估,這就是國際政治的冷酷現實!
和平時期可以有效的降低發射成本,戰時可以快速補充戰損的衛星,不過能在戰爭時把我們衛星干下來的國家,也就美俄了
了解立方星分離機構的話,以上的說法根本不靠譜...
個人覺得,一箭多衛星發射不是什麼新聞。
這條新聞的價值在於長征六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正式亮相,開啟我國未來長征四五六系列空間運載體系的全新布局。
中午看了電視新聞,感覺很NB。
1.運載火箭就是導彈,二十星就是二十個分彈頭
2.不是在發射架發射,而是車推出來打的,解說說是八分鐘,準備時間短 應該是解決了液體燃料加註,導彈水平檢測等問題,有相當大進步
今天再看了一下,八分鐘是推出到準備時間,加註檢查下來還要七天,但是已經很快了
大概就是cluster missle的感覺
推薦閱讀:
※為什麼固體發動機火藥要由人工雕刻?
※明年一月SpaceX要進行五次發射,才剛出了事故,這麼高密度的發射真的沒問題嗎?
※中國航天和日本航天技術誰厲害些?
※坎巴拉太空計劃能否實現spaceX的飛船入軌火箭回收的雙線操控?
※長征七號為何要在海南文昌發射?是否和南海局勢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