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今年22號颱風海馬從生成到達到強颱風級別的速度如此之快?


謝邀,按照知乎精神,先問是不是後問為什麼。日本氣象廳15日上午命名海馬,17日,海馬才成為強颱風,隨後加強為超強颱風。18日晚上加強成為140節的五級颱風,儘管只是個低配,颱風的壽命本來就不長,這中間隔了這麼久,還能說是剛生成就加強成超強颱風嗎?會不會是有種...的感覺

我再說清楚一點,海馬的增強速度並不快,就他所處的環境來說,甚至有些慢吞吞,我們在氣壓發展曲線上也能看出來,如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海馬在生成到現在,是不是在這麼長時間裡都以一個平穩的速度降壓,這個速度真心不算快,對比下面幾個你就能發現海馬這個增強過程簡直是磨磨蹭蹭。

嘿嘿,你肯定好奇這些都是什麼颱風,我放出來只是想說明一個事,海馬的增強真的不快


謝邀。
首先呢,題主你的提法就是錯的。
先糾正幾個地方和捋捋這個颱風的成長曆程。

1、今年第22號颱風「海馬」已於今天(15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8點鐘其中心位於美國關島偏南方向約59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緯8.2度、東經143.9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8百帕。
17日17時左右,今年第22號颱風「海馬」已經加強為超強颱風,強度還在不斷加強。氣象部門預測,「海馬」將於19日夜間到20日早晨登陸或擦過呂宋島東北部一帶沿海,20日中午前後移入南海東北部海域,之後逐漸向廣東東部到福建南部一帶沿海靠近。
18日20時,中央氣象台給出的評價,68米/秒,905百帕,已經追平了尼伯特,僅次於莫蘭蒂。美國給出颱風海馬140kt評價,達到了五級颶風(最頂級)的標準。

題主的的題目本身表述錯了,如果它剛生成的時候(15日)並不是強颱風…只是個熱帶風暴…應該以17日8時更新的數據為準,所以題主的題目出現了偏差,我又回答了一下,代表我有責任指正。(詳情請移步: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好了,糾正完成,從一開始的熱帶風暴一路進階到強颱風級別也僅僅用了兩天時間,速度是很快的。我知道你的意思,提議改一下問題,但是意思基本不變:如何評價今年22號颱風海馬(在往年相同月份相同海域颱風活動已經不活躍的情況下)從生成到達到強颱風級別的速度如此快?

聲明:以下根據相關科學數據分析形成,和實際存在一定的誤差,僅供參考,圖源見水印和表述,侵刪。

啊,一個颱風的生成啊,不僅僅有自己的命運,也有歷史的進程。

  • 【歷史的進程:拉尼娜年序幕開始的大背景】

在分析今年秋台襲擊組團襲擊我國的情況之前,先必須說一下極端氣候環境下造成了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背景。
拉尼娜是赤道附近東部太平洋水溫反常變化的一種現象,在拉尼娜年,東南信風加強,特徵恰好與"厄爾尼諾"相反。拉尼娜往往跟著厄爾尼諾現象接踵而至。
2014-2016年是明顯的厄爾尼諾年份。根據中國氣象局的研究,2016年5月厄爾尼諾現象才結束。

在拉尼娜年,東太平洋海水溫度下降,根據洋流的變化,西部太平洋海水溫度會升高,海水的升高是颱風如虎添翼般的法寶。造成颱風偏多的原因,一是西太平洋海表水溫相對比較高(莫蘭蒂在猖狂的戲水時海溫達到了30度),二是西太平洋上空的空氣對流相對比較旺盛,三是橫貫在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緊靠著副熱帶高壓南側的熱帶輻合帶的位置也偏北。這些條件都有利於颱風的活動。

  • 【海水溫度持續偏高是加速器】

先上圖,圖源來自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的一周預報。
中國的幾個海區海水溫度目前都偏高,對於颱風的水汽輸送和羽翼壯大是很有利的。

那麼程度如何呢?再看看18日預報的區域

再深入一點,50米的水下是怎麼樣的?

100米呢?至少往下扎100米以內海水溫度條件都是很可觀的燃料呀。

那麼在未來四天內,差不多已經登陸了中國大陸(按照預報半欽定口吻的21號到達大陸的閩粵交界沿海),海水溫度又是怎麼樣的呢?

依舊是28度左右波動,印證了拉尼娜理論上的溫度偏高的情況。拉尼娜年,由於極端氣候年份的影響,西北太平洋受到洋流作用影響,海水溫度會比平常年份異常升高,形成了持續現象。這也是為何一個個颱風跟吃了炫邁一樣前赴後繼的登陸到各個東南亞、東亞國家的原因所在。海水溫度持續偏高輸送了大量的熱量和水汽給生成的熱帶氣旋,帶到陸地上。

  • 【副熱帶高壓相比於往年在北邊霸佔的時間更長一些】

看副熱帶高壓,按照定義,一般採用500百帕卡高度圖上西太平洋地區5880位勢米線包圍的範圍為代表,還可以配合700hpa海平面的數據可大致確定。因為原圖太密集了,我標明了幾個地方,大概能知道目前副高還在哪裡。
先看副熱帶高壓脊線在哪,按照平時正常年份,到了10月上旬,副高脊線回撤到20°N以南地區,也結束了一年為周期的季節性南北移動。雨帶跟著副高也一起南移回去。下圖可參考一二。

那麼實際上,截止目前資料(2016年10月18日12點數據的,副高脊線的邊緣)大概在哪裡呢?
別說回到北緯20度了,副高區域最北還能延伸到北緯30°N左右,並沒有完全退出西北太平洋歷史的舞台。

  • 【雙颱風的花式加持】

在海馬已經羽翼豐滿的時候,莎莉嘉正在進入尾聲,然而並不代表彼此一點作用都沒有。雖然一個是年少輕狂的青壯年,另外一個已經是一路披荊斬棘見得多了的長者(?),但是究竟是共舞導致颱風轉向,還是莎莉嘉融入了海馬又添一把柴火導致兩廣地區對流天氣的發生,還不得而知。靜待事態的變化。按照莎莉嘉目前的狀況,目前傾向於,如果莎莉嘉還沒狗帶的話,會給海馬君添點柴火的可能性較大。

【評價】
截止目前,已經是超強颱風級,氣勢直逼莫蘭蒂,馬上要被菲律賓北部的呂宋島cut一下,眼牆已被拆除,颱風的威力也小了一些。但論颱風中剋星中的張小泉牌刀具,台灣的中央山脈還是更high level一點(攤手),所以目前傷害不大,看看真正過呂宋島。
由於拉尼娜年序幕徐徐展開,秋季的颱風接踵而至。副熱帶高壓雖然是南移了但是由於勢力強大,已經十月下旬,還在正常年份七八月的勢力範圍遊走。這也導致了颱風登陸的地點漸漸由北向南移動,總的來說,情況很可能是這樣:
1、江浙地區和閩北地區最多只是颱風外圍雨帶的影響,如果有,以防內澇,還是要多多關注對流天氣帶來的更大對的影響啦。正常的話是沒有影響的。
2、而登陸目標地點的種子選手們:廣東中部-東部(珠三角、粵東地區)、福建南部、西南部地區(閩南的廈漳泉、閩西地區龍岩和三明)則是變幻莫測。
老颱風的消亡仍然會添磚加瓦導致風雨,如果沒有消亡,氣息尚存,在進入廣東地區以後,往東北方向走,進入福建地區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對於福建地區最大的可能性,是受到外圍雨帶的影響帶來的暴雨和閩西山區的次生災害。
3、粵東和珠三角地區可能性最大,不能掉以輕心,要麼被肛下雨,要麼吃下沉。

基本來說是沖著廣東去的,啊,我想要冬天快點來。


因為環境好,菲律賓以東洋面SST很高並且有深厚的暖水曾。但是海馬也非頂級颱風,今年的尼伯特和莫蘭蒂都比他有過之而無不及。


說好的21號凌晨登陸深圳的現在都啥時候了怎麼還不來呀!


推薦閱讀:

如何通過中央氣象台發布的高空圖進行氣象判讀?
2016年,中國會因為厄爾尼諾而發生大洪水嗎?
12月15日北京發出霧霾紅色預警,結果第二天起來是個大晴天!這怎麼看,為何天氣預報會如此不準確?
常見低雲的觀測步驟?(如何辨認低雲)?
2016 年首個颱風尼伯特會成為史上最強的首台嗎?

TAG:天氣預報 | 氣象 | 氣象預測 | 颱風 | 颱風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