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來,地球科學有哪些重大的技術進步、科學發現、理論進展或創新?
受問題「最近5年,地理學有哪些革命性的技術革新或者科學發現?」的啟發,開一新題。對地球科學來講,5年有點短,改到20年吧。
革命性進展不多,小學科進步不少
目前地質學研究工作,地球人各自為政,埋頭苦幹,積累了十分可觀的個案研究(case study)材料,就等一個仰望星空的天才,弄出一個大新聞來。
以自己涉及的盆地分析這塊來說,近20年來,有個「源匯系統」的分析思路,有跨學科整合各家 case studies 的趨勢。作為一個思路,或者工作方法,仰望星空的天才利用它可能會整合各家創造一個大新聞,閉門搬磚的我們這種小嘍啰,也能藉此製造出更多的 case study 出來。
非常複雜,要用白話把它解釋清楚,很費時間,也沒必要,這麼一個答案竟然編輯了100分鐘,這裡隨便簡單說一說,詳細探討,建議看書,看文獻,不要看知乎。
什麼是源匯系統?,
What is Source-to-Sink (S2S)?
Most of the events that shape the Earth"s surface both above and below sea level leave a record of their impacts in the sediment sequences that accumulate on continental margins. Yet, despite decades intensely studying sedimentary systems, much remains to be understood. The overarching goal of the MARGINS Source-to-Sink initiative is to develop a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margin sediment dispersal systems and associated stratigraphy. A predictive capability for dispersal-system behavior has critical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geochemical cycling (e.g., carbon), ecosystem change (tied to global warming and sea-level ris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e.g., soils, wetlands, groundwater, and hydrocarbons). The Source-to-Sink Focus Initiative aims to address the following fundamental questions:
- What processes control the rate of sediment and solute production in a dispersal system?
- How does transport through the system alter the magnitude, grain size, and delivery rate to sediment sinks?
- How is variability of sediment production, transport, and accumulation in a dispersal system preserved by the stratigraphic record?
說人話就是,在構造和氣候兩大因素作用下,形成沉積地層的物源(碎屑物質和溶解物質)如何產生,生成的物質,在山地、沖積平原、濱淺海(湖)、大陸斜坡、深海平原之間如何搬運,以及在各種地質因素(營力)作用下,在河口、深海、湖泊等匯水區如何沉積下來。
比如在采石磯撈一把沙子,如果搞清它是什麼類型的沙子,它從哪來的,怎麼來的,要到哪去,怎麼去,去了住哪,那就是在用源匯分析思路解決問題。
個人認為,源匯分析,就是把下面3個問題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做文章:
1 現代沉積中從源到匯的正演:我們處在第四紀,我們站在陸地上,可以利用幾十年的積累測量,弄清楚構造、氣候、海平面波動如何作用於物源區和一部分搬運環境,弄清人類可以容易觀察的沿海沉積區如三角洲、小型湖盆三角洲等,去預測深海沉積扇等等;
2 地質歷史中從匯到源的反演:對於一套出露地表的露頭,我們需要像翻一本殘缺不全的古籍一樣,像查案一樣,根據露頭的一些信息,根據這套地層解讀出儘可能多的信息,以恢復當時從造山帶到露頭(沉積區)的整個過程
3 機理 物質如何產生的機理,物質如何搬運的機理,物質如何沉積的機理
意義:能源(深海油氣、常規油氣藏)、礦產(盆地礦產、造山作用礦產)、人類活動區域(沖積平原),大部分都聚集在源匯系統中,為人類謀福祉,好好做分析;
比如如何預測南海地層砂體分布來採油,
比如一個大型水庫如何控制泥沙淤積,
比如住在黃河邊的人如何預測黃河改道會不會捲走自家的院子,會不會淤了自家池塘;
比如根據巴布亞紐幾內亞一條河在巴布亞灣形成的三角洲沉積記錄解讀近百萬年來厄爾尼諾現象的規律,
比如根據紐西蘭北島一條小河的三角洲的發育規律去揣測人類過渡砍伐對環境的惡果。。。。。。。
對搬磚的指導:
現在積累的個案研究,單獨做正演的、反演的和做機理的都不少,但是把這3個結合起來作為一個系統來做工作的不多,這才是源匯分析對我個人最有指導意義的地方,把盆地和造山帶結合起來做文章。
比如,現在在做青藏高原北部沉積盆地分析,那些做大地構造的,騎著氂牛,在造山帶物源區,漫山遍野採樣品,打鋯石,做徑跡分析,青藏高原北部都被干成篩子了,但是很少涉足沉積盆地內部
專做的盆地內分析的一干石油地質工作者,那也是把盆地內地層摸得不可謂不清楚:
問題在哪:搞造山帶的沒關注盆地(狹義的盆地,單指沉積發生區),搞盆地的沒關注造山帶,大家各自攀登學術高峰,缺少跨學科的交流和互補,做出來的東西總感覺有點遺憾,而源匯分析就是了卻這些遺憾的
就像穿了水晶鞋,戴了個破草帽,或者帶著皇冠,穿著褲衩
我正在嘗試把造山帶和沉積盆地結合起來做工作,嘗到了不小的甜頭
參考文獻:
美國科學基金委margins計劃 S2S計劃書:
http://geomorphology.sese.asu.edu/Papers/S2S_Science_Plan_Margins.pdf
NSF-MARGINS Decadal Review 2009
MARGINS-NSF Program
其它參考文獻:
--------------------------------
以下是SEPM、IAS、AAPG 近20年的 special publications :
對於搞沉積盆地分析的來說,仔細讀一讀從20年前到現在的目錄,是可以發現一些陌絡的,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SEPM Sp106 Autogenic Dynamics and Self-Organization in Sedimentary Systems 2016
SEPM Sp105 Deposits, Architecture, and Controls of Carbonate Margin, Slope, and Basinal Settings 2013
SEPM Sp104 New Frontiers in Paleopedology and Terrestrial Paleoclimatology: Paleosols and Soil Surface Analog Systems 2013
SEPM Sp103 Analyzing the Thermal History of Sedimentary Basins: Methods and Case Studies 2012
SEPM Sp102 Sedimentary Geology of Mars 2012
SEPM Sp101 Microbial Mats in Siliciclastic Depositional Systems Through Time 2012
SEPM Sp100 The End-Cretaceous Mass Extinction and the Chicxulub Impact in Texas 2011
SEPM Sp99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Seismic Geomorphology to Continental-Slope and Base-of-Slope Systems: Case Studies from Seafloor and Near-Seafloor Analogues 2012
SEPM Sp98 The Permian Rotliegend of The Netherlands 2011
SEPM Sp97 From River to Rock Record: The preservation of fluvial sediments and their subsequent interpretation 2011
SEPM Sp96 Mass-Transport Deposits In Deepwater Settings 2011
SEPM Sp95 Cenozoic Carbonate Systems of Australasia 2010
SEPM Sp94 Application of Modern Stratigraphic Techniques: Theory and Case Histories 2010
SEPM Sp93 Geologic Problem Solving with Microfossils: A Volume in Honor of Garry D. Jones 2009
SEPM Sp92 External Controls on Deep-Water Depositional Systems 2009
SEPM Sp91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Stratigraphy, Composition, Origins, and Paleoceanographic and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 2009
SEPM Sp90 Recent Advances in Models of Siliciclastic Shallow-Marine Stratigraphy 2008
SEPM Sp89 Controls on Carbonate Platform and Reef Development 2008
SEPM Sp88 Sediment-Organism Interactions: Multifaceted Ichnology 2007
SEPM Sp87 Cretaceous Rudists and Carbonate Platforms: Environmental Feedback 2007
SEPM Sp86 Proterozoic Geology of Western North America and Siberia 2007
SEPM Sp85 Incised Valleys in Time and Space 2006
SEPM Sp84 Facies Models Revisited 2006
SEPM Sp83 River Deltas-Concepts, Models, and Examples 2005
SEPM Sp82 Deposition of Organic-Carbon-Rich Sediments: Models 2005
SEPM Sp81 Cyclostratigraphy: Approaches and Case Histories 2004
SEPM Sp80 Aquifer Characterization 2004
SEPM Sp79 Late Quaternary Stratigraph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Gulf of Mexico 2004
SEPM Sp78 Permo-Carboniferous Carbonate Platforms and Reefs 2003
SEPM Sp77 Climate Controls on Stratigraphy 2003
SEPM Sp76 Tropical Deltas of Southeast Asia - Sedimentology, Stratigraphy,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03
SEPM Sp75 Micropaleontologic Proxies for Sea-Level Change and Stratigraphic Discontinuities 2003
SEPM Sp74 Paleozoic Carbonates of the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 Subsurface Reservoirs and Outcrop Analogs 2003
SEPM Sp73 Sedimentation in Continental Rifts 2002
SEPM Sp72 Phanerozoic Reef Patterns 2002
SEPM Sp71 Modern and Ancient Carbonate Eolianites: Sedimentology,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Diagenesis 2001
SEPM Sp70 Subsurface Geology of a Prograding Carbonate Platform Margin, Great Bahama Bank: Results of the Bahamas Drilling Project 2001
SEPM Sp69 Middle East Models of Jurassic/Cretaceous Carbonate System 2001
SEPM Sp67 Carbonate Sedimentation and Diagenesis in the Evolving Precambrian World 2000
SEPM Sp66 Marine Authigenesis: From Global to Microbial 2000
SEPM Sp65 Geologic Framework of the Capitan Reef 1999
SEPM Sp64 Isolated Shallow Marine Sand Bodies: Sequence Stratigraphic Analysis and Sedimentologic Interpretation 1999
SEPM Sp63 Advances in Carbonate Sequence Stratigraphy: Application to Reservoirs, Outcrops and Models 1999
SEPM Sp62 Numerical Experiments in Stratigraphy: Recent Advances in 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ologic Computer Simulations 1999
SEPM Sp61 Tidalites: Processes and Products 1999
SEPM Sp60 Mesozoic and Cenozoic Sequence Stratrigraphy of European Basins 1999
SEPM Sp59 Relative Role of Eustasy, Climate, and Tectonism in Continental Rocks 1998
SEPM Sp58 Paleogeographic Evolution and Non-Glacial Eustasy, northern South America 1998
SEPM Sp57 Basin-Wide Diagenetic Patterns: Integrated Petrologic, Geochemical, and Hydrologic Considerations 1997
SEPM Sp56 Cool-Water Carbonates 1997
SEPM Sp55 Siliciclastic Diagenesis and Fluid Flow: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1996
------------------------------------
IAS SP47 Contributions to Modern and Ancient Tidal Sediment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Tidalites 2012 Conference 2016
IAS SP46 From Depositional Systems to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on the Norwegian Continental Margin 2014
IAS SP45 Linking Diagenesis to Sequence Stratigraphy 2012
IAS SP44 Sediments, Morphology and Sedimentary Processes on Continental Shelves: Advances in technologie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12
IAS SP43 Quaternary carbonate and evaporite sedimentary facies and their ancient analogues: A Tribute to Douglas James Shearman 2010
IAS SP42 Carbonate Systems During the Olicocene-Miocene Climatic Transition 2010
IAS SP41 Perspectives in Carbonate Geology: A Tribute to the Career of Robert Nathan Ginsburg 2009
IAS SP40 Analogue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of Sedimentary Systems 2008
IAS SP39 Glacial Sedimentary Processes and Products 2007
IAS SP38 Sedimentary Processes, Environments and Basins 2007
IAS SP37 Continental Margin Sedimentation - From Sediment Transport to Sequence Stratigraphy 2007
IAS SP36 Braided Rivers 2006
IAS SP35 Fluvial Sedimentology VII 2005
IAS SP34 Clay Mineral Cements in Sandstones 2003
IAS SP33 Precambria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 Modern Approach to Ancient Depositional Systems 2002
IAS SP32 Flood and Megaflood Processes and Deposits: Recent and Ancient Examples 2002
IAS SP31 Particulate Gravity Currents: Volume 31 2001
IAS SP30 Volcaniclastic Sedimentation in Lacustrine Settings 2001
IAS SP29 Quartz Cementation in Sandstones 2000
IAS SP28 Fluvial Sedimentology VI 1999
IAS SP27 Palaeoweathering, Palaeosurfaces and Related Continental Deposits 1999
IAS SP26 Carbonate Cementation in Sandstones: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Geochemical Evolution 1998
IAS SP25 Reefs and Carbonate Platforms in the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s 1998
IAS SP24 Tidal Signatures in Modern and Ancient Sediments 1995
------------------------------------
AAPG Mem111 3-D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Earth, Mind, and Machine 2016
AAPG Mem110 The Eagle Ford Shale: A Renaissance in U.S. Oil Production 2016
AAPG Mem109 A Color Guide to the Petrography of Sandstones, Siltstones, Shales and Associated Rocks
AAPG Mem108 Petroleum Geology and Potential of the Colombian Caribbean Margin 2015
AAPG Mem107 Pinedale Field: Case Study of a Giant Tight Gas Sandstone Reservoir 2014
AAPG Mem106 Petroleum Systems of the Tethyan Region 2014
AAPG Mem105 Geology of the Haynesville Gas Shale in East Texas and West Louisiana
AAPG Mem104 Oil and Gas Fields of the Cook Inlet Basin, Alaska
AAPG Mem103 Critical Assessment of Shale Resource Plays
AAPG Mem102 Electron Microscopy of Shale Hydrocarbon Reservoirs
AAPG Mem101 Energy Resources for Human Settlement in the Solar System and Earth"s Future in Space
AAPG Mem100 Tectonics and Sedimentation: Implications for Petroleum Systems
AAPG Mem99 The Salt Mine: A Digital Atlas of Salt Tectonics
AAPG Mem98 The Great American Carbonate Bank: The Geology and Economic Resources of the Cambrian-Ordovician Sauk Megasequence of Laurentia
AAPG Mem97 Shale Reservoirs Giant Resour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AAPG Mem96 Uncertainty Analysis and Reservoir Modeling
AAPG Mem95 Lacustrine Sandstone Reservoirs Hydrocarbon Systems 2012
AAPG Mem94 Thrust Fault-Related Folding
AAPG Mem93 Shale Tectonics
AAPG Mem92 Dipmeter and Borehole Image Log Technology
AAPG Mem91 Oil Field Production Geology
AAPG Mem90 Petroleum Systems in the Southern Gulf of Mexico
AAPG Mem89 Natural gas hydrates - Energy resource potential and associated geologic hazards
AAPG Mem88 Giant Hydrocarbon Reservoirs of the World
AAPG Mem87 Sand Injectites: Implications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APG Mem86 Global Resource Estimates from Total Petroleum Systems
AAPG Mem85 Faults, Fluid Flow, and Petroleum Traps 2009
AAPG Mem84 The Carpathians and their Foreland Geology and Hydrocarbon Resources
AAPG Mem83 Permo-Carboniferous Carbonate Platforms and Reefs
AAPG Mem82 Thrust Tectonics and Hydrocarbon Systems
AAPG Mem81 Seismic Imaging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and Systems
AAPG Mem80 Integration of Outcrop and Modern Analogs in Reservoir Modeling
AAPG Mem79 The Circum-Gulf of Mexico and the Caribbean: Hydrocarbon Habitats, Basin Formation and Plate Tectonics
AAPG Mem78 Giant Oil and Gas Fields of the Decade 1990-1999
AAPG Mem77 A Color Guide to the Petrography of Carbonate Rocks: Grains, textures, porosity, diagenesis 2003
AAPG Mem76 Pressure Regimes in Sedimentary Basins and Their Prediction
AAPG Mem75 The Western Gulf of Mexico Basin: Tectonics, Sedimentary Basins, and Petroleum Systems
AAPG Mem74 Petroleum Provinc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APG Mem73 Petroleum Systems of South Atlantic Margins
AAPG Mem72 Fine-Grained Turbidite Systems 2000
AAPG Mem71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Recent Advances
AAPG Mem70 Abnormal Pressures in Hydrocarbon Environments
AAPG Mem69 Reservoir Quality Prediction in Sandstones and Carbonates
AAPG Mem68 Regional and Petroleum Geology of the Black Sea and Surrounding Region
AAPG Mem67 Seals, Traps, and the Petroleum System
AAPG Mem66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Its Near-Surface Expression
AAPG Mem65 Salt Tectonics: A Global Perspective
AAPG Mem64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Foreland Basin Deposits 1995
首推頁岩氣
革命性的成果,革新了大家對油氣地質的理解,同時也改變了世界能源格局,對國際政治局勢亦有著深遠影響。
具體的內容不用我說了,到處都有,大家也都知道。
另外,地質方面革命性成果的取得主要還得仰仗其他基礎學科的發展。物理,化學,材料等若無重大進步,地質學科取得突破性進展很難。如果今後可燃冰開採技術取得突破,將會是下一個革命性成果。
從地質理論上來看,貌似可以達到修改《地球科學概論》或者《普通地質學》教科書的革命性成果並不多。所以,用20年前的基礎地質教科書並沒有太大問題。
謝邀。。。
地球科學家們不喜歡石油公司們的各種技術保密,導致很多重大技術發明無人知曉,因為這些技術不僅能帶來巨大的利潤,甚至能改寫經濟和政治版圖。
時至今日,米國一直用切斷石油海運線路威脅中國,但他自己又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沒有靠海上的新油田,沒有靠路上的新常規油氣田,就靠點以陳舊的地質知識來看屬於沒法開採的頁岩裡面搞出來的油氣,僅僅在十年之內,將從中東運輸到美國的原油減少了一半,如果說這裡面沒有重大的技術進步,似乎沒有人會相信吧?所以如果中國能把這些技術用好,可以少好多軍事壓力,今天有空講個(儘管不是我從事的專業環節,但是對我從事的專業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核磁共振測井
80年代末,幾個測井工程師組建了NUMAR公司,其核心技術是將以前用於醫學的核磁共振技術移植到石油工業來,用來區分開可以流動的水和不可以流動的水(這個和醫學用的目的不一樣,但是基礎原理一樣的)。移植到石油工業的難度在哪呢?大家看到的核磁共振設備都很大,要把它縮小成直徑大概只有100毫米的一個棍子,還不能太長,不然容易卡在下面,而且還要抗住至少相當於7000米水深的壓力。好吧,他們都解決了。隨後該公司被哈里伯頓併購,現在中海油服也把工具做出來了,但還需要積累一些解釋數據的經驗。
這個技術打開了新的世界,從前的地質分析通過測量岩石的電阻率來分析岩石是否能流出水,以便避開原本想打油井,結果打成水井的慘劇,電阻率低的岩石,即使通過其他測井手段認為含油,但因為怕水(產水會造成成本增加,因為要花錢處理這些鹹水,中國的老油田成本高,很大原因就在於是產出液裡面太多水了),通常認為是不合適去開採的,自從有了這個技術,發現很多電阻率低的岩石裡面的水都是流不動的,投產以後是不會大量產水的,於是,消除了石油公司的顧慮,讓他們可以放心的去爭取投資來開採這些「廢礦」,一開始肯定是慘遭失敗,能夠在米國支撐石油公司連續燒錢十幾年,就是因為他們知道開採那些含油岩石里的油氣不會是出大水的悲慘結局,只是一個如何經濟的開採出來的問題,石油公司是很有錢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經過十幾年的摸索,有了大規模的壓裂以及水平井壓裂以後,終於把廢礦變寶藏。
地質碳封存技術
目的是應對全球變暖,方法是將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壓入到地下,如即將退休的儲層(順便提高採收率),含鹽層,不可採煤層等。
想了解可以查查資料,非常有趣,我國在廣州好像有個研究院搞這個。
先佔個位置,等後面有時間再慢慢完善。
看大家好像都是岩礦石油構造之類的,我答一個我們領域的東西吧。
海底地下水排泄(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簡稱SGD),這大概是一個橫跨了水文地質和海洋科學的概念。伴隨其中的,是人們對海岸帶海水和地下水之間交互作用認識的變化和加深。
在一開始的時候,人們對於海岸帶地下水與還是相互作用的印象大概是下面這樣的:
(from Saltwater intrusion)
注意,這裡在海岸是沒有淡水的排泄口的。當然這並不是說人們不知道地下水可以往海裡面排泄,而是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去識別和測量這個排泄量,也不知道這個排泄以什麼形式存在。其實早在1868年,Sonrel就曾經提到過海底泉可以排泄地下水,但好像人們都不是很在意這件事。
當時的人們關注點更多的是海水入侵,他們可能覺得SGD並不重要,而且連這玩意有沒有都還不好說呢。
一直到了1996年,Moore老爺子在他那篇著名的Nature上提出,可以用鐳同位素 (具體來說是Radium-226) 來定量測量SGD,這樣,人們才承認SGD的存在,並逐漸認識到SGD的重要性。這裡有幾個關鍵點:1) 在淡水環境下,鐳吸附在顆粒物上,而一旦遇到saltwater,就立刻從顆粒物上解吸下來了。海水和地下水在海岸帶含水層中其實並不是突變的,而是有一個mixing zone,在這裡,就有大量的鐳可以從顆粒物上解吸下來。2) 天然環境下鐳的同位素主要是4種,223、224、226和228,他們有不同的半衰期,因此可以用來指示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的海水運動,以及地下水與海水的交互情況。通過質量守恆和衰變等,可以列出一些方程式,比較輕鬆就能算出來SGD的大概量級是多少。
更關鍵的是,Moore老爺子提出了地下河口的概念,並認為SGD在海岸帶和近海的化學和生物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說,相當大一部分營養鹽就是通過SGD帶到海洋當中去的。在SGD的影響下,珊瑚也更容易被酸化所影響,這是非常致命的。
這個時候,人們對於海岸帶含水層的認識就發生了變化,可能是這樣的:
但是這似乎有點太靜態了。這個模型最大的問題是,只考慮了內陸淡水排泄到海水中的量,沒有考慮海水進入含水層後又回去的這個循環量。這個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有些地區,這個量的大小可以是淡水排泄量的好幾倍。也許有人會說,海水進入含水層中再回到海洋,這個量有意義嗎?有的,而且還很重要,因為它能把沉積物中的很多東西都帶走,帶到海洋當中去。
我們看看Li Ling對於這個概念模型是怎麼個看法:
注意,這裡多出了一個循環量SGWD,不過在這裡,這個循環量是由wave set-up引起的。
後來又是Li Ling組,在2006年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upper saline plume,於是海岸帶的地下水和還是交互作用的概念模型變成了這樣:
看似和上一張圖差不多啊,不過注意,這裡引起循環量的作用是海潮(tidal forcing),而不是波浪、波增水(wave set-up)。這個概念模型的進步,在海岸帶水文地質這一塊,雖然不能說是革命性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這裡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其實關於海潮引起的這個循環量,大家是早有共識的,例如Boufadel早在2000年的一篇WRR上就算出來過:
但非常有意思,Boufadel他本人更多的是在做環境方面的工作,對於水文地質可能不是很熟悉,所以他可能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常識性內容,於是他算出來了,把圖放在這裡了,就沒再提這回事,也沒有把這個東西當成一個新概念來宣傳。結果就便宜了Li Ling組。後來Li Ling組用這個概念,以及這個概念衍生出來的一系列方法和概念,發了好幾十篇論文,嗯,算上其他人的相關工作,不知道有沒有上百篇(還都是GRL、WRR、AWR這種級別的)。後來在開會的時候,心直口快性格粗暴的Boufadel教授就非常不滿地抱怨過這個事情。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關於這一塊大體上就是這樣。貌似我好想是講故事多於講理論了。
當然其實這個東西內容遠遠不止這些。而且還有另外一個角度,就是從近海海洋化學和同位素海洋化學的角度來看這件事。這些都看我有沒有時間,將來進行補充吧。
未完待續……
References
Boufadel, MC. (2000), A mechanistic study of nonlinear solute transport in a 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system under steady state and transient hydraulic conditions. Water Resour. Res., 36: 2549-65.
Li, L., Barry, DA., Stagnitti, F., Parlange, J-Y. (1999), 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 and associated chemical input to a coastal sea. Water Resour. Res., 35: 3252–9.
Moore, W. S. (1996), Large groundwater inputs to coastal waters revealed by 226Ra enrichments, Nature, 380, 612– 614.
Moore, W. S. (1999), The subterranean estuary: A reaction zone of groundwater and sea water, Mar. Chem., 65, 111 –126.
Moore, W. S., J. O. Blanton, and S. Joye (2006), Estimates of flushing times, 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 and nutrient fluxes to Okatee River, South Carolina, J. Geophys. Res., 111, C09006.
Moore, W. S. (2010), The Effect of 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 on the Ocean, Ann. Rev. Mar. Sci., 2:1, 59-88.
Robinson, C, Gibbes, B, Li, L. (2006), Driving mechanisms for flow and salt transport in a subterranean estuary. Geophys. Res. Lett., 33: L03402.
Robinson, C, Li, L., Barry, DA. (2007), Effect of tidal forcing on a subterranean estuary. Adv. Water Resour., 30: 851–65.
Sonrel, L (1868), Le fond de la mer. L. Hachette Cie, Paris
Wang, G., W. Jing, S. Wang, Y. Xu, Z. Wang, Z. Zhang, Q. Li, and M. Dai (2014), Coastal acidification induced by tidal-driven 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 in a coastal coral reef system, Environ. Sci. Technol., 48(22), 13069-13075.
不謝邀,這個問題就是看誰圖多或者機靈抖的好,反正認真調研也沒多少人能看的下去。
我一沒圖,二不機靈,所以類似問題不要邀我。
佔個位置,楊經綏老師在蛇綠岩中發現了金剛石算不算前沿?
就地球科學理論方面,有如下一些成果。
一、在地球起源方面,提出了系外成因理論。
地球的起源與太陽系起源緊密聯繫。依據行星是在太陽系內形成的還是在太陽系之外形成的,將太陽系、地球起源理論分為:系內成因與系外成因兩大學派。
系內成因理論
傳統太陽系起源理論屬於系內成因學派。傳統太陽系起源的學說高達幾十家,按照太陽周圍星球的物質來源可以將這些學說劃分為三個學派:分出說、俘獲說、共同形成說。
(1)、分出說
也叫災變說。在這一學派中,有的認為是另外一顆恆星碰到太陽,碰出了物質,這些碰出的物質形成了行星。
有的認為:太陽曾經出現過巨大規模的變動,例如太陽的自轉快度變快,由一個恆星分裂為兩個恆星,後來因為某種原因,其中一個離開了,離開時所留下的物質形成行星。
有的認為:太陽原來是一對雙星,其中一顆子星被另外靠近的一顆大星拉走了或俘獲了。在子星被拉走或俘獲時所留下來的物質形成了太陽系現在的行星。
也有的認為:太陽的伴星爆發成超新星,留下的物質形成了行星。另外還有的觀點認為是太陽自身拋射出來的物質形成了行星。
(2)、捕獲說
這一學派的共同看法認為是太陽先形成的。太陽形成後捕獲了周圍的或宇宙空間里的其它星際物質,而由這些物質形成了行星。
(3)、共同形成說
形形色色的各類星雲說都是屬於這一學派。這一學派認為:太陽系是由一個星雲形成的。儘管各學者對太陽系內的星球形成和自轉及公轉有各自的見解,但他們都共同認為太陽系是由一個原始星雲逐漸演化而形成的,或者說形成行星的物質來源於太陽或與太陽有關係的其它星球。
傳統理論無法解釋:行星自轉公轉的成因,地球傾斜在軌道上運動,天王星躺在軌道上運動,金星自轉反向,哈雷彗星公轉逆行,木星土星的衛星公轉有的順行有的逆行,軌道形狀近圓形、橢圓形、拋物線形、雙曲線形、行星在太陽赤道附近,彗星在太陽各緯度都有分布等太陽系這些現象或特徵。
系外成因理論
認為行星等是在太陽系之外成因的,然後被太陽捕獲成為繞太陽轉動的行星。
地球是在太陽系之外形成的,在距今5.4億年左右太陽捕獲了地球,地球開始有了陽光,地質時期進入顯生宙的古生代。冰川融化,生物爆髮式發展。在沉積建造,地殼運動等都出現了新的變化。
二、對固體地球結構進行了重新劃分
傳統固體地球結構是依據地震波特徵劃分的,新的劃分是依據地震波特徵及物質狀態而劃分的。重新劃分固體地球的意義,提出了地球內球的運動及外球的運動。對於地球成因,對於岩漿的來源,對於固體地球圈層狀結構,地磁場的形成及磁極移動與磁極反轉,地震的形成,火山的產生,地殼運動等,能進行解釋。
三、提出了地球內球與外球運動理論
地球的內球運動
太陽捕獲地球,地球產生繞太陽的公轉和自轉。地球捕獲月球,產生繞地月質心的轉動。地球的內球、外球在太陽和月球的作用下將產生不同的運動。
在不同的地質時期,地球的內球、外球運動是不同的。在地球進入太陽系前,內球在地球中心,內外球轉動是一致的。
地球被太陽捕獲後,地球產生了公轉和自轉,地球的內球和外球也產生了位置和轉動角速度不一樣的變化。
地球的內球或地核不在地球中心
下面做一個簡單的模擬試驗:在裝滿水的瓶子里放入一個石子,繫上一根繩子繞手旋轉,如下圖,結果:在瓶子內的石子始終偏向引力的另一側。
同樣道理,地球在太陽引力作用下繞太陽旋轉,內球將偏向太陽引力的反方向,不在地球中心。
地球的內球或地核轉動比外球快
由於地球的內球不在地球中心,始終偏向太陽引力的反方向,導致內球和外球轉動的角速度不一樣,內球快,外球幔,如如圖所示。
角速度ω=V / R ,V為線速度,R為半徑。
在A點內球的半徑小於A點到地球中心,依據角速度公式,內球角速度大於外球的角速度。
地球的外球運動
地球捕獲了月球,形成了地月系。
地球南北半球的受力情況
地球傾斜在軌道上自傳和繞太陽公轉,在夏至時,地球北半球到太陽距離近,南半球到太陽距離遠,如如圖所示。
依據萬有引力定律F=GmM/R2,星球引力與星球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在夏至時,地球北半球受到的太陽引力大於南半球;在冬至時,地球南半球 受到的太陽引力大於北半球。在春分和秋分時,地球南北兩個半球受到的太陽引力相等。
地球的晃動
下述三種運動引起地球的晃動:
地球繞地月質點轉動、地球的章動、地軸的進動。
晃動作用的結果
將豆子放到簸箕里,晃動簸箕,豆子在簸箕里沿著簸箕傾斜方向滾動,如下圖:
地球的晃動,外球將向著太陽引力大的方向滾動,內球將向著太陽引力反方向滾動而地軸傾斜角度保持不變,如下圖所示。
地球外球的滾動,使原地極位置向著太陽引力大的方向移動,原地球赤道也隨著發生移動。
現在地球的南極洲是隨著地球的外球轉動到達現在的南極位置,南極洲的煤炭隨著地球的外球轉動而到達現在的位置。
地球的原磁極位置隨著地球的外球轉動而轉動,這是磁極移動的成因。
四、提出了多因地殼運動理論
依據是一種或一種為主還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地殼運動,將地殼運動理論劃分為:單因地殼運動學派和多因地殼運動學派。
單因地殼運動學派認為引起地殼運動的因素為一種或一種為主其他為輔。多因地殼運動學派認為引起地殼運動的因素為多種,現在所見到的大地構造是多種地殼運動疊加在一起的。
多因地殼運動理論依據參照物將地殼運動劃分為如下類型:
1、以銀道面為參照物的地殼運動;
2、以黃道面為參照物的地殼運動;
3、以地軸為參照物的地殼運動;
4、以地理坐標為參照物的地殼運動;
5、以地表物體為參照物的地殼運動;
6、以球面為參照物的地殼運動。
不同類型的地殼運動,其成因是不同的,現在的大地構造是這些地殼運動的疊加產物。
五、火山成因理論
內球不在地球中心,始終偏向太陽引力的反方向,並對液態層的岩漿產生由內向外的擠壓力,如下圖所示。岩漿被擠壓出地表,就形成火山。岩漿被擠壓到地殼中凝固就形成侵入岩。
大多岩漿首先被擠壓在岩漿房或岩漿藏中。由於地球自轉,每天會產生如此擠壓,就像氣筒大氣,當達到一定壓力程度,就產生火山爆發。
地球由內向外的擠壓作用,除上述主要原因外,還有冷凝結晶作用、氣液體作用、其他物化作用等。
六、地震成因——高壓藏形變產生內因地震理論
在地殼及其以下的外球,很多地質作用可以產生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空間,如下圖右。內球將氣液及熔融物質擠壓到空間就形成高壓藏,如下圖中。高壓藏圍岩發生彈性形變就產生內力地震。
2014年6月23日央視新聞聯播:天河二號對美國大地震模擬研究,結果就是高壓藏圍岩發生彈性形變形成內力地震。下圖左是央視畫面截圖。
七、地磁成因理論
地球具有地磁場,在地質時期中地磁產生了多次磁極反向,而且磁極由低緯度移動到現在的近地極位置。
地核轉動角速度比外圈層快,轉動速度不一樣,在接觸面就產生摩擦,摩擦產生電荷移動形成電流。地核是由鐵鎳物質組成的,電流繞其運動形成電磁既形成地磁場。
由於地軸的傾斜,產生地球外球的轉動和內球的轉動。內球轉動180°導致磁極反向一次。外球轉動產生磁極移動。
地球外球轉動,導致磁極移動。
八、全球性海陸變遷成因理論
地球形成以後,除隕石降落外,地球的固態物質基本保持不變,也就是說,在地殼上有地方隆起,就得有地方凹下去。全球性海陸變遷不是固態地殼的大面積高低變化,而是全球性的海水變化。
地球的北半球向外稍尖而凸出,南半球向內凹,北極高出球面19米,南極低於球面26米,南北極相差45米,從赤道方向看地球近似一個「梨」的形狀,如下圖。
高出球面的北極是海水覆蓋的北冰洋,而低於球面的南極卻是陸地。南極洲的最高峰是文森峰,海拔4,897米。證明北極海平面相對於球面高於南極近5000米。
在地史中發生過幾次全球性海進海退事件,海進時形成海進的沉積建造,形成灰岩,有海生動物化石。海退時形成海退的沉積建造,有煤形成,有陸生動植物化石。
形成上述的兩種現象是由於地球繞銀河系的銀心轉動而產生的。
地球自轉,由於月球和太陽的引力形成潮汐。地球表面的水在引力方向凸出的高。
地球北極的水比南極凸出的高,說明在地球北極方向存在引力。在地月系、太陽系中,通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北極的水凸出依舊,說明地球北極方向的引力與地月系和太陽系無關。
地球除繞太陽公轉外,還繞銀河系的銀心公轉,公轉周期為2.5億年(?)。地球的地軸與銀道面的夾角為27°24′(?)。
由於地軸傾斜在銀道面上繞銀心公轉,在銀道面的夏至位置時,地球的北極受到的銀心引力大,形成地球的北極水凸出的比南極高。在銀道面的冬至位置時,地球的南極受到的銀心引力大,形成地球的南極水凸出的比北極高,見下圖。
當地球在銀道面春分和秋分的位置時,地球赤道位置的水受銀心、太陽和月亮的共同引力作用,水凸出的更高。地球水的這種變化,就形成全球性海陸變遷,其周期由地球繞銀心公轉周期決定。在南北極的全球性海陸變遷周期為2.5億年(?),在其他地區的全球性海陸變遷周期為1.25億年(?)。
全球性海陸變遷的海進海退方向為南北方向。受陸地的影響,海進海退方向會發生改變。
全球性海陸變遷的海水深度,依據現在的地球南極和北極海水平面與球面差,可達5000米。
目前,太陽到銀心的距離是大約距離,太陽繞銀心公轉周期也是大約的。因此,全球性海陸變遷的周期也是大約的。
地軸與銀道面的夾角27°24′是從天球上計算出來的,天球是以地球為中心的人為球,在銀河系,銀心是中心,太陽繞銀心公轉,地球也隨太陽繞銀心公轉。所以,地軸與銀道面的夾角27°24′是參考數字。
待續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Google Earth上看北極已經沒冰了?
※為什麼近些年很少聽說黃河發洪水了?
※大航海時代人們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上定位,並測繪發現的新大陸的海岸線的?
※地球的五個氣候帶是在哪個地質時期形成的?
※此次霸王級寒潮的成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