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張承志?
請從他本人、他的作品兩個方面評價,謝謝。
黃種人,創建了紅衛兵,現在信綠教。
呵呵。紅黃綠齊了。
時代的交通燈。
————————————————————————
以上是關於對他本人的評價。至於他的作品,可以這樣說:
剛看過他的書卻不承認他的文字有美感有力量,那是沒腦子;
只看過他的書就認為他說的都是真的都是對的,那是沒良心。
年輕時是紅衛兵,中年後紅轉綠。
人形紅綠燈。
天天念叨伊斯蘭,卻也不會去寧夏過苦日子,現在窩在北京,享受現代化的好日子。
不要為黑而黑?對不起,這種人就是充分利用了現代文明的自由和寬容,為他們反自由、反寬容的事業打掩護。
有些人非得信什麼神不可。張承志原來信毛澤東,現在信安拉。原來是個大漢族主義者,現在是虔誠狂熱的穆斯林。
唯一不變的就是永遠站在理智自由的對立面。
公知的楷模,現在的真是沒學到啊
文學和政治方面,他是我的啟蒙者之一。
暴風驟雨興起之前,新的《暴風驟雨》誕生之前,他是中國文學的一座仰止的山峰。
但他選擇了伊斯蘭,我們站在了對立的兩邊。希望他在暴風雨之前去世,否則我們將交戰,紅軍與教權派將交戰。
我來回答,看來大家對張承志的了解比較少啊。
首先,從文學地位來說,我的現當代文學老師認為,當今中國最好的三名作家是莫言,余華,張承志。這是在莫言獲獎之前說的話。余華也為大家熟知,而張承志的作品就沒有那麼流行了。
從他本人的發展方向上來說,八九十年代注重小說創作,之後轉向了社會學和民族學方向,對日本的研究也很通透,有幾個交誼甚篤的日本朋友。
從作品上來說,對他的社科類研究著作不甚了解,非常喜歡《黑駿馬》《金牧場》《北方的河》等小說,《心靈史》是其小說創作的巔峰。一系列小說中,脫離不開,草原和土地的主題,極力謳歌男性的體態美,性格的剛勁。情節上平淡無奇,但深入人心,回味悠長。
總的來說,為人和創作,都極富浪漫主義情懷,善於想像,忠於理想。
其餘種種,不一而足。
我沒有見過他本人,所以我只能說我他的小說。
在高中的時候,我就讀過他的《北方的河》。那個時候,我還看不懂,只是隱隱感覺到一個大學生在考察北方的大河。那對我這樣一個南方長大的人來說是浪漫的事情。小說中充滿對土地和民族的熱愛和反思。那一次張承志就留給我深刻的印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部小說,培養了我對地理的愛好,對河流的愛。
後來在大學看了《黑駿馬》,《心靈史》《荒蕪英雄路》等作品。《黑》給我帶來的巨大的閱讀快感和受用至今的浪漫氣息。《心靈史》從根本上確立了我對中國穆斯林的認知,我讀了不小5次——也觸發了我幾次在西北的旅行。
他的小說總是充滿著巨大的人文主義氣息,對他所描寫的人物和土地,擁有強烈的感情。而這種感情卻不是濫情,而是建立在深刻的思考和反思之後的回歸。從我的感受上看,他的創作背後蘊含的精神底蘊,和我大學時期的導師一輩人是契合的——人文主義,民粹主義,邊境浪漫主義的柔和。
如果要說到一些缺憾——實際上,我本來根本沒有資格——那麼就是他,和他同時代的,有影響力的作家,或多或少地對於「集權主義」總有有揮之不去的「親切」,而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所警惕的。
據說,張承志是一個油畫家,語言學家(精通8種語言),民族學家,穆斯林的「哈吉」,小說家,前紅衛兵。複雜的身份,註定了他文學創作的厚度。
對於張承志的關注,對我來說,遠遠超過了莫言。
黃皮膚,戴白帽,紅衛兵,拜綠教
從為人和作品,都類似三島由紀夫
關於他的作品:大學的時候,有個貴州的哲門師兄,推薦我看他的北方的河,看完之後覺得我得寫寫南方的水了O(∩_∩)O~
之後寫了很多自傳體文字,還去新聞學院(當時沒有中文系)聽課,正好有個講現代文學的老師也是回族,他看了我的文字推薦我讀三張,張賢亮,張承志,張煒。
後來又看了黑駿馬,雖然覺得正和青春萌動的節奏但是感覺內容和我很是遙遠。沒想到後來我的初戀也是和黑駿馬中的主人公一樣(流淚)。
再後來看了西省暗殺考,隱約感覺到了他和我的關聯,直至在大二寒假託人從鄰校圖書館借到一本被翻毛的心靈史,終於確認了我和他的不可割捨的聯繫。
之後去老校區看了鮮花的廢墟,當時我住在鄰校的出租屋裡,那時候也正在惡補各類宗教著作和各類小冊子。
後來10年在北京昌平,白天在圖書館看書,晚上賣燒烤,期間寫了一些文字,其中有關於他的兩部集子的讀後感。
我們的期待--讀《你的微笑》_心靈綠洲_新浪博客
絕望之後--讀聾子的耳朵_心靈綠洲_新浪博客
後來有一次他托一個朋友傳話說想見見幾個年輕人,那朋友推薦了我,但是提了一些要求,我感覺無法完全接受,沒有參加。但是我把我自己的讀書群,設定成他的讀者群,也認識了一些對他感興趣的朋友。
14年十一,有幸收到回族文學邀請,參加當年筆會,期間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給張承志頒發終身成就獎。因為沒有趕上車我晚到了一天,當時從北京到蘭州再到烏魯木齊再到昌吉,行程幾千公里用時兩三晝夜。剛到那天恰好是奶奶的日子,天山飄雪,而我也是因為寫奶奶的日子這一篇,才踏上文學的大道。
終於見到他了,那是在一個晚餐的餐桌前,他正在講西道堂和穆夫提的恩怨,應該一筆勾銷,不能再提。號召青年人,不要受門派的限制,團結友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關注世道人心、天下大義上來。我只是靜靜的聽著,沒有主動去靠近他,更沒有要簽名,甚至都沒有向他表示問候。
年少時,翻讀中國改革開發以來的散文集。被兩個人深深擊中。
一個是用筆幽深靈動的陳染,她的《巫女和她的夢中之門》;
另一個便是是大開大合,氣象萬千的張承志,他的《清潔的精神》。
他寫荊軻,寫刺客,寫埋藏在血污之中的歷史。至今想來,想起來我剛讀完《清潔的精神》的感覺,仍然覺得氣象雄渾。他的這篇文章,很像是用一股氣在書寫,而這股氣,很像刺殺失敗之時,倚著柱子,倒吸的那一口冷氣。
而在這之後,我去查了他的文章。讓我很略感驚奇的是,他居然是一個穆斯林作家。但是我轉而又對這件事感到理解。這件作品的氣韻,讓我想起了《清水裡的刀子》。
再後來,我在《文化地理學》課上,聽到韓茂莉老師提起張承志,他是北大考古畢業的。我便一下子來了興趣。下課去問張承志的近況。韓茂莉老師見我如此感興趣,說張承志贈了她很多本書,為的是,以後若有感興趣,便贈與之。老師還提到,張承志還送她了一本羊皮卷的鑲金的《心靈史》。我也驚訝。
但是回去我卻始終沒能細緻的閱讀《心靈史》,而此前對於張承志的其他文章的閱讀,也的確讓我失了興趣。
我更傾向於想,張承志對我而言,大概有兩部分,一個是《清潔的精神》,一個是其他。
現在我想,遇到《清潔的精神》,大概和遇到木心的《遺狂篇》,陳染的《巫女和她的夢中之門》是類似的。很多時候,很多作家的作品,能擊中自己的,大概也就那麼一篇。
-用看到的評論回答。不具體,小摘一段。大致體會吧。
他勇毅剛強,只是缺乏寬容與沉靜。他的卓越真誠和偏激空疏同樣明顯,才能偏於抽象高蹈。在焦灼峻急慌亂無措的時代,很容易拿這充當文化形象,掩蓋虛偽荒涼。
抽象的戰士。
算了一下,張承志好像是當代作家中我看的最多的一位。張承志經歷的複雜性,導致他的作品中傳達的思想也異常複雜。
看張承志,很偶然地從散文起。然後感動於《黑駿馬》、《北方的河》、《鮮花的廢墟》。
《黑駿馬》、《北方的河》,張承志這些90年代之前的作品,我是極力推崇的,充滿了激情和情懷。在張承志的文字中知道了艾特瑪托夫,從而知道了什麼叫「天山的靈氣」和「無敵的藝術」。
以《鮮花的廢墟》為代表的散文,也有不少可讀的。但近年來好像越發沖淡平和了。
值得著重注意的是,90年左右的作品,有一些文章傳達出來的思想給我一種恐懼、害怕、驚悚的感覺。
總結一下,張承志的作品。最值得讀的是寫蒙古的部分。關於寫伊斯蘭的部分,一定要辯證看待。
另外,作品和作家不是等同的。一個人的文字,可能和現實生活中的他,恰恰相反。初讀張承志,便覺得他是個精神上有潔癖的人——拒絕去享受凡俗而麻木的快樂,而選擇了痛苦地清醒著。他竭盡全力地保持雙眼的潔凈,並奮力掙扎著,於混沌中割據出一片屬於自己的處女地。正如他滿懷深情地寫下「那是大風景和大地貌彙集的一個點」,短短一句話,卻滲透著他內心的力量、激情與堅毅。
與此同時,張承志那孤傲堅硬、擲地有聲的語言風格亦讓我想起了另一個小故事:有人向一位詩人提意見,說他的詩過於艱深晦澀,建議他將語言放緩些,搭建起由他通向讀者內心的橋樑。詩人聽後,飲酒罷,仰天大笑,說道:「我的詩從來就是懸崖峭壁,誰想要懂,就自己坐直升機上來看我。」而張承志身上那股固執己見,絕不妥協的勁兒,與這位詩人簡直如出一轍。身為一位理想主義者,他的存在像烈酒一樣,衝擊著人們日趨麻木的內心世界。這樣的一個人,往往會站在人群的對立面,脫穎而出,橫眉冷對,卻也難以為他者所容。
然而,「世界就像一條銀河,沒有人可以獨自閃耀」。人始終是無法脫離社會這片沼澤的。讀張承志的文字,雖然頓時會有一種羅曼蒂克的快感,以及「憤青」式的孤高與厭世,彷彿痛飲烈酒後的自我陶醉。但等到醉意消退,取而代之的卻是劇烈的頭痛,猙獰的現實仍舊橫亘在眼前,先前的一腔熱血無處可發,反倒平添了許多憤懣與厭棄。人們被向前推,重新被推入渙散而瑣碎的生活,等待著被再次喚醒。
而我鍾愛的另一篇散文——朱以撒的《像潮水一樣漫過》就不一樣了。文章記錄一位老學者的處世為人,於塵世中對理想境地的追尋與堅守。面對理想,並非一股少年人的狂傲之氣,而是胸懷上的寬廣,心智上的成熟,願意在妥協中求得發展,一步一步,沉著鎮定地攀爬。這份力量如水一般,看似軟弱無力,處處退讓,實際上堅韌而無以攻破,非他物可比。理想和現實並非不可調和的,身處塵世也能保有高潔的精神內核。每每在失意時讀起這篇文章,總被那「不降志,不辱身」的君子之風深深打動,心中也敞亮了許多。
「不成熟的男人會為理想去死,而成熟的男人會為理想苟活。」
去掉那兩個「男」字,這也不失為一句動人的話。
————————————————∩_∩我是鬧心的分割線———————————
以上是我高中時代不靠譜的讀書筆記,拙見拙見,見笑見笑,不喜請噴~
齊白的答案不知道為什麼被摺疊了, 我再貼出來「著作中有不少極力歪曲抹黑漢民族,歪曲史實的地方。認為回民殺漢人是正當的,極力吹噓陝甘回亂。「。
我看過的張第一本書就是《西省暗殺考》, 「極力吹噓陝甘回亂「肯定是有的, 小說中幾個人物基本都是忍辱負重, 心黑手狠的英雄(從他們的角度來看), 是否歪曲了史實這個不好說, 反正每個人都會選擇性的相信一部分史實和不相信一部分史實, wiki上的數字和記錄估計也有人認為是完全錯誤的。
姑且認為wiki是基本正確的, 我個人認為張承志的這本作品, 不是什麼好鳥, 為什麼?同治回亂是什麼?分裂國家啊, 洞兔的前身啊, 有什麼後果?生靈塗炭, 民不聊生啊, 回民死亡近200萬, 漢人死亡近2000萬, 希特勒也沒做到(人家還是掌握著無數現代熱兵器和當時幾乎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喜歡了解更多這段歷史的, 可以自己去搜一下, 你就會了解到: 西安在回亂之前那是何等的繁華昌盛, 回亂之後陝西變成了全國漢族成分最純的省份, 但是當年的富裕繁榮直到今天也無法恢復;著名的白彥虎,勾結沙俄, 搞了不少種族清洗, 兩次欲掘黃帝陵, 後來給趕到俄國去病死在那裡了; 陝甘三馬, 個個殺人如麻, 兩個被殺, 一個投降(先打死左宗棠手下兩員大將, 再自縛軍前);雲南杜文秀作亂, 事敗自殺(你明白為什麼前一段的暴力案為什麼會發生了吧?); 平亂之後大量回民被遷移到最為貧窮落後的寧夏地區。
至於什麼殺害地方官, 殺光自然村, 只殺人不圖財, 顛覆。。。這個我就不多說了。
這麼個人, 這麼個作品, 我不用多說了吧?
聽說選進教課書了, 舉例子的話應該是讓以色列學校教《我的奮鬥》 吧
我念理科,現在念的非專業書偏古文一點。讀中小學的時候,做散文閱讀題,老是有那種作者意圖的題目,我一直不爽,調侃我們的語文教育到現在。那時候就想「要是寫這篇文章的人想法變態怎麼辦」,那這題目不是扯淡嗎?現在發現還真有。
我印象最深的是《黑駿馬》
它很有預言性。
《黑駿馬》核心無非兩點:
1、對破鞋要寬容,因為你錯過了,很可能就是一輩子的單身狗,那怕你唱歌很牛逼。
2、女人對弱小生命的珍視,是天生且偉大的。
總之一句話,婦女解放從性解放開始。
上面是玩笑話,其實這是一部充滿隱喻的作品。
故事中男主青梅竹馬的女朋友,一開始被騙失身。可以理解為蒙古族,或者草原……因為種種力量……最後,草原還是大家的故鄉,因為它的愛還在,文明的根基還在,再說就不和諧了。
先前紅衛兵,後來綠衛兵。
先舉紅寶書,後讀綠經書。
先崇毛主席,後拜木大仙兒。
一個文人卻以為自己玩的了政治
推薦閱讀:
※伊斯蘭極端分子都搞過哪些震驚世界的大新聞?
※如何評價『緬總統簽署一夫一妻製法案被指針對穆斯林 緬政府否認』?
※月亮在伊斯蘭教里是什麼地位?
※美國是不是不可能再次偉大了?
※恐怖分子奧馬爾卡德爾為何可以獲得加拿大政府超過 1000 萬加幣的賠償?如何理解?
TAG:文學 | 伊斯蘭教 | 穆斯林(Musl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