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史記中帝堯命人測量一年為366天而古代農曆卻是一年354天?

初讀史記發現的一個疑問,感覺上古時期的測量手法還真是厲害。原文在此:
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暘谷。敬道日出,便程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中春。其民析,鳥獸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鳥獸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虛,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鳥獸氄毛。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信飭百官,眾功皆興。


這答案是被高權重反對了么?
==============================
366是古人觀測的回歸年數據。
回歸年是曆法制定的重要參考卻不是唯一參考。農曆為陰陽曆,參考回歸年也參考朔望月的。

一年設置12個月,比回歸年長度略短十幾天,如果不加理會,那麼幾年之後農曆正月就會偏離春季。所以加入閏月,也就是文中說的,以閏月正四時。此外,古人這樣的觀測並不是很精密,你要是有耐心,不用任何現代設備你也能觀測計算出來。主要是找到方法和耐心這兩方面。
回歸年當然沒有366天那麼長。有說法是說……古人算的是冬至到下次冬至。所以冬至日算了兩次……


366天是回歸年,也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實際時間。——當然,現代測量的這個周期是365.2422天。

354天是曆法年,也就是古人在安排一年12個月的時候,在各種排列組合中所選取的長度。


不請自來。
1、
題主可能將農曆和陰曆的概念混淆了。

2、
先簡單科普一下陽曆、陰曆、農曆的概念。

所謂的陽曆,指的是基於地球公轉周期設計的太陽曆,一年的長度是地理學上的一回歸年(與地球公轉一周的實際周期也就是一太陽年,略有差異),一回歸年大約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歐洲歷史上的儒略曆、今天通用的公曆,是典型代表。

所謂的陰曆,是基於月球圍繞地球運轉周期,也就是月相朔望制定的,一般每個月29天或30天,一年354天左右。伊斯蘭教曆是典型代表。

中國的農曆,既非太陽曆,又非太陰曆,而是陰陽曆。
在月份設置上,農曆取太陰曆,根據月相朔望周期設置月份,每月29天(小月)或30天(大月);但是在年份周期上,又兼顧太陽曆的周期,通過複雜的閏月設計,儘可能確保最終平均每年的長度與回歸年保持一致。
現在的農曆,閏年規則大致是十九年七閏。農曆的一年非常複雜,如果是沒有閏月的平年,可能是353天,354天,355天;如果是閏年,可能是383天,384天,385天。
我們只需要知道:最終農曆一年的平均日數,是非常非常精確地接近於一回歸年(365天5時48分46秒)的。

3、
曆法在古代是不斷發展完善的,農曆並不是從古至今都是今天的樣子。歷朝歷代,曆法往往都有所不同,特別是在一年的開始、閏月設置方面。
比如,「十九年七閏」實際並不完全準確,精確度有限(現在的公曆紀年同樣有誤差)。在「十九年七閏」之上,還有更複雜的閏月規則補充。「十九年七潤」應該是祖沖之首創此處誤,謝評論李雷指正,不知道為什麼@不了。經度娘,十九年七閏應該是在春秋時確立,在這之前,還有過三年一閏、八年三潤等不太精確的閏法,誤差比十九年七閏更大。
所以,也不能把今天的農曆跟古代混淆。

4、
至於堯定一年366天,那只是神話傳說而已,莫較真。
《史記》中第一篇《五帝本紀》,大多都取材於民間口耳流傳的傳說,與經過秦末大亂後殘存的少數典籍的記載相互印證後,再由太史公甄別判斷後記述。關於帝堯定一年366天、設置閏月教正的記敘,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盲信。司馬遷在《五帝本紀》最末「太史公曰」中是有專門備註的。


題干引文寫的不是很清楚嗎?【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以閏月正四時,正是古人對陰陽兩種曆法之間的校正,何必發問。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因為當時的曆法不準唄。。。


354天是陰曆的時間,是根據月亮公轉周期得出的,而不是地球公轉周期。


推薦閱讀:

說說這個世界上還有哪些奇奇怪怪的曆法?
農曆曆法和公曆曆法哪個更有優越性?
為什麼最冷的天在冬至之後,最熱的天在夏至之後?
為什麼古代中國沒有地心說與日心說的討論?
為什麼只有明天、明年,沒有明月、明星期的說法?

TAG:歷史 | 時間 | 曆法 | 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