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心城區的下水道系統是什麼時候設計的,為什麼短時間的暴雨就會造成大量積水?


第一條
窨(yìn)井是用在排水管道的轉彎,分支,跌落,等處,以便於檢查,疏通用的井,學名叫檢查井。同理,埋設在地下的電訊電纜檢查井,電力電纜檢查井,也叫窨井。窨井也就是地下室的意思。
故窨井數量與排雨水關係不大。
第二條
污水與雨水管未完全分開。若雨水管和污水管是共用一條的話,這個叫做合流制排水系統。國內外很多老城市以往幾乎都是採用這種合流制排水系統。這種系統會由於污水未經處理就排放。使收納水體遭到嚴重污染。 而排水系統體制的選擇更大是對收納水體污染程度的高低以及經濟投入的多少有關。
第三條
城市排水管道管徑的大小每一根都是經過嚴格設計的,管徑過小,肯定會造成雨水排除過慢從而導致積水。
而北京幾十年前所設計的排水管道,隨著北京城市近年規模的擴大已經逐漸不能勝任其排水的使命。
第四條
大面積的強降水,使得受納水體飽和,以致雨水無處可排。
第五條
低洼處排水,一般用倒虹管,或者泵站可以解決,後面幾條我也不太懂,不做評論。


二,此次雨水為啥沒排出去?

1,北京城市這麼大,全是硬路面,雨水就只能往排水管鑽,排水管也不容易好么。
2,北京過度採用地下水,導致諸多地段路面塌陷下降,低洼處增多,排水管無語。
3,北京原先設計的管道已經不符合現在的要求。
4,北京高架橋,地鐵等建築給排水增加了難度(這種地方排水的話只能通過倒虹管或者泵站)。
5,北京過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築密度給排水增加了難度。
6,北京地形上,北部和西部海拔高,降雨彙集後向海拔低的東部和南部即北京城的方向,給北京城增加壓力。

三,我想到的幾點解決方法(明明是書上講的):

1,重新設計早期所設計的已經不能完成現在排水任務的管道。
2,多做綠化尤其是低洼地段(如高架橋下面),這樣雨水就可以直接滲入到地下中,減輕排水管道的壓力。
3,對排水空白地區加以設計規劃。
4,人工建湖,造河,以加強水的調蓄。
5,對地下水的合理使用。
6, 低洼處回填。


現在的北京城是以元大都為基礎,同時經過明、清、民國和新中國等時期的建造逐漸形成的。其下水道系統是在元時就已經形成,且非常完善。朱棣遷都北平後在元大都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同時修繕了下水道系統。至清朝後期,由於國力式微,因此城市市政系統建設也逐漸滯後,產生了龍鬚溝這樣的臭溝。現在的北京城中,一般老城區是沿用古代的排水系統,或是古代與現代的合用,新城區的多為新建。

短時間的暴雨造成大量積水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1.雨水未能及時滲入窨井中,這其中既包括城市路面的窨井蓋數量不足,也表明城市路面硬化指數過高。因為雨水落入自然的土壤中後會慢慢彙集到地下水中,而後進入城市河流,但是如果是硬化路面(瀝青路,水泥路),雨水將無法通過地面滲入地下水中,只能進入排水管道,如果不及時排除,將會造成大量積水。
2.污水管與雨水管未完全分開。我看到07年新加坡《聯合早報》中有一則新聞指出,北京市地下的雨水管線和污水管線是合用一條的,這是一種非常原始的做法,只有在一些城鎮建設早期才會採用,所以我才斷定幾百年前的下水管至今還發揮著作用,甚至是主要作用。一般的城市,即使是中國的大中城市,在其總體規劃中都會說明城市的污水和雨水管線是嚴格分開的,因為合在一起不僅排水效果不好,還會對城市河流和水源造成嚴重的污染。
3.城市排水管道管徑過小,造成雨水排除速度過慢,也會導致積水。
4.城市天然蓄水池(湖泊、沼澤、濕地)過少,使得下雨之後雨水沒有暫時彙集的地方,造成積水。江西贛州的排水系統(曾經有論文專門研究過)如此成功的兩大法寶,一是福壽溝,二就是城內無數的大大小小的湖泊。
5.其它一些原因,比如一些路面坡度過大,而低洼處排水不暢會造成積水;排水管線過少,多分布於主要道路的路面下,使得其它一些排水設施未觸及的區域形成積水,道路紅線大於50米卻沒有設雙側的排水管等等。


什麼時候建設的不清楚。
原因大概可以有下面這幾個方面。
1,綠化過少,下滲作用不明顯。
2,最近曝雨都過大,超過設計時曝雨強度。
3,管道保養維護出現問題。
4,不注意衛生,垃圾把雨水口堵塞,導致排水不暢。
其實雨水很多時候設計的曝雨強度都很大,滿足一定的降雨要求,但是最近幾年,氣候變化太快,完全不是按統計學發展了,歸根結底的問題是環境保護問題,不能怪市政工程專業的設計,也許設計有問題,但是我認為設計出問題的可能性較小。


我以前聽一個管道局的朋友說,現在設計下水道,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老師傅們都呆著。積水了反正有工人去掏。圓明園西路上有個地方,下一點雨就積水,就是這個道理~


地鐵設計也有問題,有的地鐵入口距離地面高度不夠,這樣地面水就很容易進到地鐵裡面。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19455/note/85695213/
漫談北京城排水系統 主講人 譚乃秦


北京規劃委官員:管網排水標準不能按極限設計,北京市規劃委官員接受新京報採訪,回應城市規劃致道路排水不暢,稱排水系統都要按百年一遇的標準去實施,首先就不符合建設部的標準。任何事情都不能按最極限情況來做。住建部發布過排水標準,一般地區是1到3年,重要地區是3到5年。


那麼多人往下水井裡扔雜物,連環衛都會把一些小東西掃到井裡,能不堵嗎?


關於積水稍微補充一下,現在市政修路,很多都是只管路面恢復,而不顧及排水管道是否通暢。另外有些新建小區排水出路都有問題,比如下游不通,或者管徑太小。再加上相關資金安排過少,以及有的產權單位過於強勢無法解決,很多明明知道有問題,但是卻沒法解決,只能期盼不下雨吧。


推薦閱讀:

武漢2016暴雨會有多嚴重?

TAG:北京 | 氣候 | 下水道 | 城市基礎設施 | 暴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