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是如何進行預報的?精確性如何?
蟹妖。
6月初,2015-16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宣告結束,但ENSO對今年全球氣候格局的影響還遠沒結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對我國夏季降水的影響。今年長江中下游一帶入梅較晚,但雨量明顯偏豐。7月初這幾天關於洪澇災害的新聞已經鋪天蓋地,許多省份都開始遭到暴雨洪水的侵襲。洪澇災害再次引起公眾的高度關注,但很多小白們缺乏基本常識,甚至包括一些媒體,總拿一些水利行業的基本概念作為噱頭錯誤解讀。開始今天的話題前,我還是呼籲小白們遇到陌生的概念多查查資料,多向業內人士請教,要有自己的判斷力。
在洪澇災害的應對中,除藉助於水庫、堤壩、蓄滯洪區等工程措施直接對洪水進行攔截調蓄外,還大量依賴於洪水預報這種非工程措施,尤其是在決策階段,洪水預報的結果和精度尤為重要。
下面正式開始啦。
———————————————————————————————————————————————————————————————————————————————————————————————————————————————
洪水預報是水文預報的任務之一,水文預報可以說是人類將水文學的基本理論應用於實踐的產物,除洪水預報,還有水庫水文預報、墒情預報、乾旱預報、冰情預報等範疇。一句話,就是根據人類能掌握的各種要素,比如本時段的流量、水位、土壤含水量、降水、蒸發,對未來一定時期的狀態做出預報或預測。
按照上句話中「一定時期」的長短,一般又可分為短期預報(預見期3天以內)和中長期預報(預見期3天以上)。短期預報主要應用於防洪調度、抗災搶險,中長期預報主要應用於水庫調度。
(1)中長期預報,主要方法大致有天氣學、統計學、能量學、動力學等四類,其中以統計學方法在實際中應用廣泛。中長期預報最大的短板就是預測範圍長,不確定性較大。此外,由於時間尺度大,中長期預報通常針對特定的預報對象進行預報,不注重水文過程,這點與短期預報不同。中長期預報就簡單一提,重點談短期預報。
(2)短期預報,時間尺度更加精細,注重過程預報,一般採樣時段可以到1h,甚至30min,主要取決於降水數據的採集密度和流域的匯流時間,流域越小,一般時段越短。在作業預報精度評定中,不論採用何種預報方案,考核指標主要有三:絕對誤差、相對誤差和確定性係數,相應的還有四項許可誤差:洪峰、峰現時間、徑流深和過程預報許可誤差,各項許可誤差有相應的容差標準,最終根據許可誤差得出預報的合格率和精度等級(甲、乙、丙)。具體請參考《水文情報預報規範》(GB/T 22482-2008)。
下面具體談點洪水預報的方法。
一提到洪水預報,很多水文人腦子裡蹦出來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水文模型,其實這是有偏見的。水文模型只是在水文預報漫漫長路上逐漸發展起來的方法之一,之所以被很多人划上和洪水預報、甚至水文預報的等號,確實也是因為模型的一些優越性,下面再細談。另外要「闢謠」的,是關於「水文模型」的基本概念,什麼是水文模型?大多人腦子裡蹦出來的又是一堆模型名兒:新安江模型?SWAT?MIKE SHE?其實,水文模型始於1850年——愛爾蘭Mulvany提出的推理公式(Rational Method)。廣義上講,用於模擬水循環過程的這些「輸入-輸出」物理關係,都可被稱作水文模型。我接下來仍然遵從現在大家的表達習慣,提水文模型就是指新安江模型這一類複雜模型。
理清了基本概念,繼續回到我們的主線——洪水預報方法。按照預報方法可以分為兩類:
(1)確定性預報。所謂「確定性」並非指報得一定準,而是這種方法是有一定物理基礎的。我們都知道,自然界三大基本定律是不變的,地球上水的運動仍然遵循這些規律,這就構成了「可預報性」的物理基礎。自然界的水循環是一個無法區分源頭和結尾,蒸發、水汽輸送、凝結、降水、下滲、徑流等過程有機融合的過程,但從簡化問題的角度,水文模型實質上就是一系列分塊描述水循環過程的複雜數學物理方程,這些過程有的易於描述,比如降水量的觀測已經比較成熟,但是流域蒸發的觀測就非常困難,此時就出現了許多簡化方式,比如採用器皿水面蒸發進行折算、參考作物蒸散發量折算等。講到這裡,相信你也發現了,水文模型還沒能達到白箱模型的層次,裡面包含了大量的簡化和概化,這是預報結果產生誤差的來源之一。關於水文模型具體的構架和原理,略略略略,再講就成水文預報課了。
儘管水文模型還在發展,但是目前我國大江大河的預報已經廣泛使用水文模型了,國內比較常用的模型譬如新安江模型、陝北模型,經過了許多實踐檢驗,是可以應用於我國大部分地區作業預報中的,當然最終決策是否完全採用模型的結果,我沒有看到全部,但基本推測肯定不是的。因為這又要回到模型自身的問題上了,以新安江模型為例,它既能用於A地,也能用於B地,是因為它參數可變,可以「適應」不同的流域。當然了,不是全國所有流域都適合,這又決定於它的結構,新安江模型本質是「蓄滿產流」,適合於大多數濕潤地區,對乾旱地區則恐怕有些「疲軟」。其他模型也類似,基本思路就是模型的參數率定、驗證,精度達到一定要求就可以進行洪水預報了(怎麼可能這麼簡單,這就拿去預報洪水,妥妥的報出來一堆*。實時洪水預報最要命的一步,誤差修正!拋磚引玉至個兒去學,再講真可以開課了==)。所以,這又引出了模型的第2個問題(第1個是結構啊,忘了嗎?拍黑板):參數問題。這個問題困擾了無數水文學者,當然也養活了一批人。參數問題到底啥問題,形象地講,我和你用相同的模型,相同的程序和數據,模擬出來的效果可以天壤識別,即便精度相似,也可能不合理,為啥?參數還有物理意義,畢竟結構里是基於物理學概念推導的,如果失去了物理意義,那麼在歷史數據「訓練」上可能有精度「還不錯喲」的假象,一旦外延,又是一堆*。模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剛剛括弧里提到的誤差修正問題,在實際作業預報中,模型的輸入:降水、氣溫、蒸發等要素都存在誤差,雜訊干擾對預報精度影響非常大。你想啊,再好的一鍋雞,你加些垃圾進鍋里,煲出來的只能是毒雞湯啊。
鑒於這些問題,水文模型預報的結果可以參考,但沒法檢驗(等洪峰來了檢驗,那真的是等著看海吧)。不過,這不代表模型沒有意義,它最大的意義就是提供了一個參考值,並且有一個決策的時間(預見期)。
補充1:模型方面知識。剛提到了水循環是個沒頭沒尾的過程,但是水文模型不是!主流的水文模型幾乎都是產流、匯流分步進行的,這和自然界過程當然不符。匯流部分值得一提,一提匯流,很多人腦海里就是Muskingum。河道匯流演算的方法很多,但最關鍵的是要先確定適用地區,一般馬法在山區幾乎萬能,但是到了平原,已經不滿足運動波假設,此時資料成熟最好使用水動力學方法——聖維南方程。典型的例子就是太湖流域模型(不知道百度)。另外多說一句,單個產匯流方法,比如馬斯京根法,不能被稱為一種洪水預報的方法,洪水預報方案里必須包括根據流域實際情況確定的產匯流方案。
補充2:突發性洪水預報。近幾年國家層面對山洪預警、中小河流治理的投入很大,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像今年這樣氣候十分異常,導致大江大河都出現大洪水的情況,在平常年份是不常見的,但在山區,山洪的爆發確實非常常見。山洪,通常是指發生在山區、流域面積小於50km2以下的洪水,這些洪水最大的特點就是突發性和破壞性。短歷時強降水引起山洪,還可能引起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但是由於流域小,匯流時間很短(1~3h),還沒來得及發布預報,洪峰都已經過了。介紹幾種小流域常用的預報方法:降雨-徑流關係,沒錯,你沒看錯,這就是目前我們國家許多地區仍在使用的預報方法,簡單實用;瞬時單位線;推理公式。這些方法並不新穎,但是是水文分析計算的經典方法,對小流域也有較強的實用性。當然,水文模型在山洪預報預警中也有重要地位。
(2)概率預報。與確定性方法相對的,就是概率預報,這種預報方法並不是給出具體的預報值,而是報一個水文要素比如洪峰、洪量的置信區間。常見的比如貝葉斯公式、重採樣等,都是比較主流的方法。這裡就不再贅述。
總結一下:
(1)洪水預報的方法有很多,確定性方法如:較簡單的方法如降雨-徑流相關、推理公式,而水文模型是其中比較複雜的一種;概率預報是通過統計學方法預報的一種手段,給出的結果往往是某一置信區間的結果。
(2)水文模型只是對自然界原型的近似,因此本身的結構、參數都存在不確定性。水文模型需要的輸入數據,比如降水、氣溫、蒸發等要素的量測也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模型的精度並非完美。
(3)實時洪水預報不同於歷史水文模擬,這裡面還有一項關鍵技術:誤差修正。另外,實時洪水預報依賴於功能比較完善的平台支撐,並非一個簡單的模型程序就能滿足要求。
(4)作業預報的精度評定規則有相關規範(《水文情報預報規範》(GB/T 22482-2008)),這可能略微不同於其他研究領域使用水文模型時採用的精度評定標準。規範是標配,具體研究時可再增加約束。
寫得比較匆忙,如有錯別字和筆誤,請見諒。
沈鴻仁
2016.7.8
———————————————————————————————————————————————————————————————————————————————————————————————————————————————
2016.7.9補充:關於環境變化對水文模型應用的影響
同一個水文模型,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人使用,效果千差萬別。究其原因,模型還遠沒有發展到基於完全的物理機制,即便是現如今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們使用的分散式水文模型,仍然存在「概念性」的部分。換句話說,自然界水的運動規律,只是被「盲人摸象」似的解釋了片段或部分,遠沒有像「攝影」那樣得到真實、全面的詮釋。
正因如此,水文模型的應用依賴於模型的率定和驗證,或者說模型的識別。在實時洪水預報中也如此,需要採用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歷史洪水率定模型參數,再應用至作業預報。這裡隱含了一條假設:系統的時不變性,或者叫平穩性。
然而在許多研究中,我們碰到的問題是這條假設可能已經不成立。不論是氣候系統的變化,還是人類對下墊面的改造直接或間接影響水循環過程,都深刻影響著水文模型的適用性,比如土地利用的變化、水庫的蓄豐補枯、水土保持、農業灌溉等,這些過程還很難用嚴格的數學物理表達式反映到模型中。因此,當在受環境變化影響比較顯著的地區適用模型時,可能就會面臨怎麼模擬都是一堆*的問題。
可見,水文模型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部分。今天補充的這一點可以說是近十年甚至未來至少十幾年的研究熱點,氣候變化、人類活動,這些被我們聽爛了的字眼,甚至讓有的人覺得有人一提這些詞就是為了噱頭,其實不是。氣候變化這個領域,儘管養活了一大批科研工作者,但真正對認識自然系統有價值的研究、或者在解釋規律中有突破創新的研究仍然鳳毛麟角。當然了,換個角度想,哪個學科的進步和突破是一帆風順的?否定、再否定,才是事物前進發展的必經之路。
期待科技工作者們的進步吧^_^
———————————————————————————————————————————————————————————————————————————————————————————————————————————————
2016.7.10 最後補充一次吐槽
謝謝網友們關注這個話題,今天在知乎日報里也有人提出對8號回答的質疑。那麼我再補充說明一下:
7.8的回答里已經闡述了關於洪水可預報的基礎和預報的手段,有人說你就提一個「規範」能說明預報精度嗎?其實這個問題里「精確性」一次的表達就是個抽象的詞,如何算精確呢?在作業預報中必須定量化,而定量化的依據就是8號回答里提到的「規範」,預報的洪水與真實的洪水相比,滿足「規範」的許可誤差容差要求,就可以認為是「精確」的,而規範還進一步對「精確」做了「甲乙丙」分級。
另外,水文模型數量繁多,我認為對於水文的學生而言,無論本科生、研究生,熟悉2~3個模型的結構和應用,就足矣(大多數學生只會run run run,別說寫模型代碼,結構都不知道就瞎用)。還有人說我咋老寫新安江模型,你本科論文做的新安江模型吧。(翻白眼。那麼喜歡挖,你藍翔畢業的吧?)
有的童鞋翅膀還沒硬,就天天嘴裡操著一堆字母表示的模型,覺得自己用的模型洋氣極了。我想問問你覺得城市和天然流域預報洪水有什麼區別、長江和密西西比河的洪水有什麼區別,你了解VIC模型每個version的區別嗎,你了解Noah在美國應用的情況嗎、能往中國套嗎,你覺得spatial resolution對模型影響有多大,你覺得MIKE SHE能做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水預報嗎,你知道SWAT的HRU概念是誰提出來的嗎,你覺得分散式模型會比概念性模型更適合於作業預報嗎?
不知道就好好回去學點模型結構,寫寫代碼,就算是河海的同學,也別覺得自己就精通新安江模型了,在我看來,大部分學過新安江模型的同學並沒有真的領悟模型的核心。知道不等於理解,理解不等於會操作,會操作不等於會用,會用不等於會開發。這也是我之前提到的同一個模型,相同的程序,不同人預報的結果差別會很大。不然還要首席預報員幹嘛?寫好模型雇個大媽天天邊嗑瓜子邊滾動預報不得了。
。。。。。。。。。。
這個問題到此為止啦,也給大家拓展了很多研究性的內容。洪水預報也就這些事兒啦,再多講要麼是細枝末節的技術問題,要麼是繼續分化的研究方向,有興趣的可以找點文獻讀讀,比我講的這些更有針對性。
祝大家周末愉快。
謝邀,本人工作在水情前線,主要搞電站水文預報。
水文預報分為短期預報和中、長期預報,而洪水預報屬於短期預報,其預見期一般小於24個小時。
洪水預報又分為河系預報和降雨徑流預報,也可以為二者相結合。
河系預報一般採用馬斯京根演算法,要求預報斷面以上建有水文站或水位站,通過建立兩個斷面的相關關係進行預報,預見期與兩斷面間的洪水傳播時間正相關。
降雨徑流預報一般應用於區間面積較小,同時預報斷面以上無水位站的情況。以預報斷面為匯流終點,降雨作為輸入,通過產匯流計算,得到預報斷面的流量,其預見期受制於流域產匯流速度,說簡單點就是流域植被條件好,蓄水能力強,產匯流過程就慢,預見期增長。目前我國應用最廣泛,效果最好的降雨徑流模型為新安江模型。
預報精度的評定不是單純的誤差計算,而是合格率的統計,具體如下:
預報值與實測值差值的百分比稱為容許誤差,洪水預報的容許誤差為20%(流量預報)和5%(水位預報),在容許誤差範圍內的預報成果為合格預報,反之則是不合格,在進行一定次數的預報後,就需要進行合格率統計,合格率高於80%則達到甲等(最好水平),70%為乙等。
至於精度嘛,河系預報精度當然要高一些,一般都能達到甲等水平,降雨徑流預報做得好,達到甲等也不是不能。
註:1、回答裡面提到的專業名詞可以百度,應該都有,如果不方便理解,歡迎追問。
2、歡迎大家探討指正!
謝邀。由於本人的研究方向偏氣象,偏重於中長期的預報,所以對洪水預報了解的有限。
就我認為的,洪水預報以短期預報為主,一般來講現有的水文模型運用在不同的流域經過長期的運行已經有了很好的預測精度,但這種預測預見期的方法主要基於實測降水,也就是說一旦確定了流域面上的降水分布,那麼這些降水匯流至出口斷面的時間和量級都是可以預測的,包括洪峰的形成,峰值以及持續過程。
為了延長預測的時間,現在的水文工作者不僅僅局限於徑流的預測,而更多的關注降水的預測,水文與氣象的連接點就是降水,可以這麼解釋,降水是氣象研究的終點,同時是水文研究的起點。既然談到了降水的預測,我也就稍微啰嗦一下。降水預測分短期,中期和長期,中長期的預測主要以統計規律入手,分析各種前期氣象要素(比如說海溫場,環流場等)對降水可能產生的影響,用統計學的方法建立預報模型,但這種預測精度很一般,大致能預測出降水的多或寡,只能做定性分析,而且這種模型預報可能還沒那些有經驗的工作人員預報的准=。=短期的預測目前來說精度還是比較高的,因為現今科學技術那麼發達,有那麼多的氣象衛星、雷達探測,對於影響降水的天氣系統的分析也已經很成熟,所以說現在的天氣預報還是很準確的(三天之內)。當然極端事件像龍捲風這種東西還是很難去預測其強度,一來沒有類似事件的數據(龍捲風一來,什麼觀測儀器都沒了),而且這麼大強度的龍捲發生的也比較少,即使發現有可能發生也不會發出預報(萬一報出去沒出現咋辦)=。=所以前一段時間出現的龍捲風事件還是別吐槽氣象局了。
最後,回歸正題。現在的研究趨勢就是水文與氣象相結合,搞一些陸氣耦合模型,以氣象模型的輸出作為水文模型的輸入,提高洪水的預報期,當然任何模型最重要的還是提高精度,這也是水文和氣象研究人員正在努力的方向。
不是洪水預報方向,完全根據自己的感覺強答,歡迎指正。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根據降水大小來預測洪水,精度主要取決於降水數據是否準確。
洪水預報的基本過程是通過降水來計算河水徑流,再根據徑流去計算洪水峰值,規模,行成時間,持續時間等。進行洪水預報,需要採集的數據不僅有降水,還可能包括溫度,風速,蒸騰,土壤類型,地形。更複雜的模型也許會考慮到流域內尤其是上游水庫的蓄水量,水位,溝渠的排水效果等等,但是我覺得最直接最主要的驅動數據還是降水。
降水數據可以通過實時測量也獲得,也可通過預測。預測降水數據根據時間長短又可分為短,中,長尺度,預測精度隨著尺度變長而減少。謝邀。本科學的土木,我是來強答的。
洪水預報主要分為三個過程:洪水預測(flood forecasting),洪水預警(flood warning) 和 應急響應(emergency response)。三者之間的關係見圖。
(圖片來源: Sene K. Flood warning, forecasting and
emergency response[M].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2008.)
洪水預測過程主要利用水文模型(hydrological model)模擬降雨-徑流過程,根據流域(catchment)的降水,蒸散,土壤濕度等觀測數據預測流域流出的水量、峰值大小,峰值形成的時間。一個簡單的降雨-徑流模型(rainfall-runoff
model)示意圖如下。
如圖 [忽略字丑],凈降水量(降水 - 蒸散)中的一部分滲入地下,形成基流(baseflow);另一部分在地表成為地表徑流(surface runoff)。基流和地表徑流最終匯流到達流域出口,成為流出這個流域總的徑流 [ 這個是我亂翻的](dischange)。
根據流域流出的水量,利用水力模型(hydualic model)計算出水位,泛洪區(受洪水影響的範圍)等。
好吧我也就讀了三個月文獻,剛開始有點兒懂了然後老闆告訴我水文模型發展已經很成熟了建議我干點別的。。。(╯‵□′)╯︵┻━┻
而且有好多單詞不會翻啊。。。???
所以。。我寫不下去了。。。???
還以為終於可以試著在知乎上認真答題了呢 ???
好慚愧我還是默默去讀文獻吧 (?_?)
強答一發。
利益相關:日本一家研究水的諮詢公司的程序猿。
去年就有人預測今年要發類似於98年的全國範圍的大洪水了。為啥?因為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的徵兆,而98年,也是因為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洪水發生,所以可以預估2016年將要發生洪水。為此,全國範圍內的水務局今年壓力都很大的,都是按照九八洪水的標準來準備的。無奈雨太大,實在兜不住。
預測今年會發洪水的人無疑是預測對了,但是這種預測只是定性分析,肯定不是題主問的那種洪水預測。那麼,到底怎麼預測洪水呢?
目前常用的,是各種數值模型來根據氣象預測信息模擬並預測的。可以看出,洪水的預測有兩道坎:氣象預測和洪水過程預測。地方性的氣象預測的精度一般是三小時內基本準確,一天內的預測值得相信,三天內的基本上可以拿來當帶傘還是不帶傘的參考,一周的天氣預報只能看看了,再長就沒必要了。而全球性的氣象預報能預測那種像厄爾尼諾現象這種周期長範圍大的全球氣候現象,也就能預測近幾年的吧(這只是個人估計)。現在計算機技術發展很快,未來是什麼樣就不知道了。如果有需要會講為什麼這麼說。
可以看出,根據氣象局給的氣象數據,洪水一般是這麼預測的:氣象局根據統計資料,先對這一年進行一個定性的估計。地方上的相關人士也會根據水文計算來搞個多少年一遇的設計降雨,然後把設計降雨帶入模型計算一下。所以說現在只要知道了小時降雨量,相關人員大概都能猜到當地河川和城市淹沒的大概情況了。說實話都實地檢測、統計、計算過好多次了。
然後就到題主想知道的準確的洪水預測部分了。首先天上飛的那麼多氣象衛星或者地面上的氣象雷達給出未來一段時間的降雨情況,這些降雨、當地上下游的流量、當地土地利用的相關參數、地形地貌等導入數值模型,數值模型計算出未來這段時間內洪水的過程,然後把計算結果提供給相關人員。
至於精度,那要看你數據的精度和你採用什麼樣的模型了。市面上經常用的MIKE, InfoWorks和xp-swmm之類的,這些都是把地表和排水系統模型化,參數和降雨調對了精度都相當可觀的(淹沒深度誤差在10cm以內吧)。
其實模型不難,我都寫了一個降雨模型。難得是模型的各種參數,這些參數沒有長期的觀測是沒法獲得的,中國現在其他的都不差,差的就是這個。以日本為例,日本各個地方的降雨觀測站觀測的各類氣象數據都是能直接在日本氣象廳網站上免費下載的。像一些大一點的氣象觀測站,一百年前的觀測數據都有……他們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開始持續航空測繪了,而且這些數據真的在網上都能查到……
就回答到這吧……
謝邀,,,
長期靠全球模式報ENSO。
短期的話,有的氣象局已經開始用wrf-hydro之類的了。不過不知道為何,這題下面的研究水文的盆友們沒有一個人提到這個,,,怕是水利局的計算資源不夠(小聲)
大洪水及內亞理論交流qq群:453422867
謝邀。作為水文一線的工作人員,簡單地說一下這個問題吧。
水文預報分為短期預報和中長期預報。
短期預報的方法一般就是上下游水文站建立洪水傳播時間關係,可以結合集水面內降水量和支流匯流情況預測下游洪水量大小。這種預報一般都是基於歷史資料歸納整理後作出的,在資料較全的地區預測是非常準確的。現在短期水文預報基本延續這種方法。短期洪水預報是非常準確的,但是媒體上很少會提前發布相關信息,是因為洪水量可以預測,但是受災情況無法預測,所以短期洪水預報基本是防汛辦掌握數據,暗中調動,老百姓一般是不知道的。
中長期水文預報則需要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目前我國最成功的水文模型是新安江模型(請自行百度),通過大量的參數率定已經能比較準確的預報洪水過程。但是水文模型參數多難率定,沒有現成的物理率定方法,多數都是實驗數據,因此無法大規模推廣。
在洪水預報方面,國外現在正在研究通過氣象模型來進行預報。即通過氣象衛星模擬降水過程,再根據現有的水文資料模擬產匯流過程,從而進行預報。這種預報在有資料的區域也是比較準確的,但是其準確性主要取決於氣象預報是否準確和其他參數之間的聯繫是否複雜,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
現在很多的水文局已經開始研究城市水文,有些地區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解決城市內澇主要還是在城市建設方面,要想達到經濟與民生的平衡還需要很長的探索。
學習姨學即可。
樓主學水文的?寫的挺好!
一是根據降水量,二是根據沿江各水文站的水位數據。
比天氣預報準確~
水文工作的可以回答,中小河流水位檢測,實時測量,降水量是氣象局播報的吧。
水文畢業生,儘管都基本都還給老師了。浙江某地市水利局。預報很難,短歷時預報更難,尤其是防汛關鍵時刻要拿出數據給行政領導做決策難上加難。基本是氣象預報降雨 水利估報,然後氣象水利等部門會商,形成結果給行政領導決策。實際工作中主要是工作人員(水文測報算人員、防辦人員、領導)的經驗,長期分管防汛工作的領導經驗很重要,經驗 經驗 經驗。
這次杭嘉湖地區太湖高水位迎台,要經受考驗了
第二次謝邀
下次邀請我回答些問題我懂的吧
政府排水沒做好,預報再准,還是要斟。預報沒有把我們走出困難,災難還是一樣發生。
匿名回答一次。可能題主是看到武漢的洪水想到這個問題。關於今年武漢的大暴雨,從氣象學上講預測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加上現在的水文模型,尤其是這種平原地區的水文模型,徑流和流量預測也已經十分的精確。
儘管如此,預測到暴雨,你敢發布暴雨預警嗎?即使你敢,國家也會禁止的,因為這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學名叫「擾亂社會安定」。誰敢擔這個責任?畢竟,即使預測的多麼精確,都不可能打到100%。還有,預測到暴雨和洪水又能怎麼樣?武漢年年內澇,可年年都沒有改觀!年年都是內澇的那段時間就下死命令,洪水過去了,領導就忘了這茬了。
還有,就是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關了,必須有洪水和內澇,相關部門才有存在感,領導才會有表現的機會。如果領導在平時就把治水的工程搞好了,到了雨季什麼都發生,沒有人會記住他感激他,媒體更不可能報道他!社會公眾也只會想「啊,今年的雨這麼大沒內澇,看起來還是比去年的小啊」
謝邀,然而我是做地下水的,並不了解洪水預報……
推薦閱讀:
※微博上盛傳的奧地利洪水用臨時檔洪板就可以阻擋是真的假的?
※一塊5公里立方的隕石墜落在太平洋,會發生什麼?
※如何看待德國防洪牆和我國98年以來抗洪技術沒有明顯進步的對比觀點?
※假如2016年長江抗洪形式嚴峻,我們可以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