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知道乘用車不是霧霾的最主要原因還要拚命限制汽車?
這裡個人想到了幾點:
1、普通民用車被限號,而現在路面上幾乎見不到國4以下的車,而新上牌的車有些城市已經強制國5二階段標準。
早就在歐洲普及的無硫汽油呢?
上下班出行的剛需是不可能消除的。說句顯得太外行的話,紐約洛杉磯什麼的車不比京滬少吧?另外,國內國外給出的數據貌似差異很大。美國提供的數據和國內的數據簡直在描述兩個世界。
2、大車尤其是卡車的排放,限制無力。柴油品質低劣不堪。直觀的,開車跟在大車後面開外循環瞬間熏死,而且可以看到黑煙。
問兩桶油的責任?
3、與車相關的,國內的交通規劃爛到了什麼程度?以至於以北京為代表的城市必須要單雙號限行?
最重要的:
4、鋼鐵,化工,供暖與火電等企業的排放標準。尤其是華北平原的重工業。個人看過幾個文章,火電廠的排放標準已經非常高了。那麼重工業工廠呢?鋼鐵和化工企業的這方面做的如何?出現這種情況是為什麼?是政府拿這些企業沒辦法只能掉過頭來限制平民百姓嗎?
題主更改問題內容導致我的回答歪樓,可是既然都回答了,再懶也要更下去。
———————
31日更新部分數據來源。
(29日晚更新如下,另修改原答案部分錯別字,加黑部分字體)
評論區內容太多,有些東西在這裡在這裡統一回復一下,
我這份答案,所說的只是乘用車和商用車的對比之中的某一個不能夠以偏概全但是可以略見一斑的部分!
是二者對比而言的!
我沒說煤炭沒說鋼企沒說火電,不代表我覺得他們沒問題,只是我不懂所以不說!
我沒有細說乘用車,不代表我覺得他們沒問題!而是我覺得文中的這一個問題已經可以間接說明汽車行業很多隱晦的東西了!
求不要給我安排立場!
(瞬間泄氣狀)好吧我承認我懶,所以能百度到的東西就先百度過了,覺得還有問題再來聊好么?我對不起大家,真的精力有限(我還要去看鬥魚三騷直播呢),能回答的友善提問和探討我都會儘力回答的。有空我也會更新的!
七哥來了!大家忙!大家忙!我先撤了,嘿嘿嘿~~(費玉污附體)……
———————
原答案如下:實話說,還是要汽車專業來回答吧。
1、某數據,北京霧霾,汽車貢獻度22.2%,所以汽車目前仍然是主力部隊。
(註:此處見《京津冀霧霾檢測出大量危險含氮有機顆粒物》一文,單看地區性,北京地區機動車為25%,其次為燃煤和外來輸送,各20%)。
2、但是(全國範圍而言)乘用車佔比確實不算很大,為什麼呢:
2.1、國內乘用車市場以汽油機為主,汽油機尾氣排放以NOx為主。這玩意容易轉化為顆粒物,當然對加重霧霾有貢獻,但是,它是氣體,確實它污染了空氣加重了霧霾,但是它是氣體!
而且它(乘用車企業在排放執行上)比較老實(相對而言)。
2.2、國內商用車以柴油機為主,柴油機尾氣排放以微粒為主,微型顆粒!這裡那玩意有多誇張請自行百度。
2.3、當然,車都有後處理,實際中乘用車的尾氣排放標準在執行過程中比商用車嚴格,畢竟乘用車主不會很care這一點東西,所以排放造假什麼的,稍微懂點行情的人都知道重災區在重型商用車上,套牌現象成為行業共識,超負荷運轉導致排放惡化,等等等等。
3、當然,對於汽車數量龐大的大城市來說,即使是乘用車的排放也會對霧霾產生很大的效應,這我不否認,但是和商用車比起來,真的不算什麼……
(環保部《2012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表明,2011年柴油車占汽車比例17%,貢獻99%以上的顆粒物排放,我沒細查,但是幾年時間這個比例不會發生質的變化)
4、為什麼國家對商用車反而沒有下手?
4.1、之前央視對於江淮、濰柴等企業的排放造假行為進行過報道,當然只是冰山一角,但是被點名的企業除了出廠產品排放認證稍稍收斂點之外,實際並沒有什麼卵用。
4.2、為什麼呢?我們舉個例子,卡車,你要拉貨吧?你可以百度或者問問你認識的跑長途運輸的,誰的車不是超載跑高速?為什麼?因為:
4.2.1、收費站多!不多拉點你跑一趟都不夠交過路費的,於是出現以下奇觀:車主樂呵呵交著超載罰款,拉車超載的貨物跑過收費站。(審計署2008年2號審計公告,收費公路相關內容請自行查詢。)
4.2.2、既然為了賺錢,多拉少油是必須的,多拉上條說過了,肯定會導致排放惡劣,那麼少油怎麼少呢?
4.2.3、以下為專業科普:排氣背壓對於整車油耗和動力輸出都有很大的影響,降低排氣背壓就能省油了啊,車子又有勁了啊,那麼怎麼省油呢?拆掉後處理,那玩意對於排氣流暢的干擾太大了!必須拆!拆了還能省錢!
4.3、那麼問題來了,你這麼干車子肯定跑不久,畢竟是非正常工況運轉,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4.3.1、多拉!拉不動為止!多賺點錢過幾年我們買輛新的繼續拉!這樣划算!
4.3.2、這樣車主就不會買牛逼高端卡車了,車輛更新太快連折舊費都賺不回來,咋辦?買便宜的啊!怎麼便宜怎麼買!只要動力油耗夠,反正跑壞了再買唄。
4.3.3、整車廠也就明白了啊,我搞標準工況你們也不會按照標準工況來操作車輛,我賣貴了你又嫌折舊太高,我總要多賣點賺錢啊!那我只能投你所好了啊!那我就減配吧,後處理你反正不要我就是隨便搞搞吧,畢竟我們本來就不喜歡那玩意,那玩意貴啊!反正我過了排放認證就行了,誰管你怎麼用,誰管我產品排放達標不?
4.3.4、車管所說了,我管啊!車主瞬間嚇尿!咋辦?找黃牛啊,交點錢人家給你辦的妥妥的,算下來還是划算啊!
4.4、你說國家能動手么?打自己巴掌還是痛宰苦逼百姓?
5、於是一輛輛中低端商用車拉著超載驚人的貨物,賓士在祖國大地上,人民賺到了錢,車廠賺到了錢,國家經濟發展了,gdp飛了,霧霾笑了。
6、你說怪誰?反正我是個工程師,公司要我怎麼干我就怎麼干,不然丟了飯碗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風?再說了我就算想干點什麼,那麼大一個公司要聽我的啊!該說的網上都說了千萬遍,我也有點良心來和大家說一遍,但是文章這東西嘛,看完了就過了,who care?
反正我抽煙,不怕霧霾…
——————————
部分修辭存在誇張,不要太在意,基本意思到了就行。不幫誰洗地,只說情況。
另外火電什麼的我不懂不敢瞎說,但是個人認為有人參與的東西就有貓膩,誰也不是屁股乾淨的。
12.29上午更新一些。
1、很多人說我給司機扣黑鍋,這裡我要澄清一下,在這件事情上,我認為責任的劃分可以大致按照獲利程度的大小比例劃分,司機們真的算是小頭,而且底層民眾更多的算是受害者,至於大頭我就不說了,地方、車企、國企,大家自己琢磨。
但是您不能說司機完全沒問題啊!
2、司機超載的事情我不知道有啥好洗地的,這麼說吧,我接觸過的所有卡車項目,廠家全部!全部!全部都會強制要求我們整車動力性經濟性試驗額外附加一個超載工況,而且根據廠家及車型的不同,這個超載的百分比也不同,一般來說至少是滿載的1.5倍超載工況,這玩意標準里沒有,人家額外要求是為啥?
2.1、作為車企項目經理,我當然會帶隊做市場調研和售後服務,我可以保證我調研過的卡車的超載比例絕不低於85%,其中大部分是中低端車型,你可以質疑我的樣本數量不足,但是不要一口咬定沒這回事。
不超載的有沒有?有!但你要說因為你不超載,所以我在放屁,那我沒話說。
3、關於排放標準的問題,我們的國標是參考的歐標,美國使用的是T標,這裡面的差異不想細說,太麻煩,總之歐洲標準在柴油機顆粒物的排放限值上是有妥協的,相對而言美國標準更加嚴苛,原因複雜了,都是利益博弈的結果,歐洲柴油車多啊,反正我國就是現在這個結果了!而我國國標在歐洲標準的基礎上也有放寬,同樣是利益博弈的結果。(京五二階段倒是嚴了)。
具體各階段限值的標準差異請自行查詢百度。
3.1、其實按照我國的實際路況應該是更加接近美國,也就是技術層面上我們更應該參考T標來創立國標。 人家部委咋想的我也不知道。但是能猜到。
4、我說的這個現象當然只是一部分,別說導致霧霾的整體原因了,連在汽車這一塊區域都只能算是一部分,還有很多其它的利益相關的環環相扣的死結,這一行干久了見的太多。我沒一個個說,沒啥必要,用我之前的回答就是意思到了就行了。
明白誰的鍋最大,一件事和十件事有啥區別?
5、反駁我的時候言之有物好么?給我無可辯駁的證據,發現說錯了我就認錯,沒啥大不了的,但是別老想當然,或者甩幾個字噁心人就跑。
限汽車的主要目的是治堵。霧霾是個幌子而已。
至於除了限行以外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治堵,這事兒反正知乎也已經另外有貼討論過了。
update:
我必須貼一條評論了:
真的,我國的反智主義傾向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某些屁股決定腦袋,用各種手法,稻草人,偷換概念,精心選取統計口徑等惡劣的欺騙行為,來隱瞞真相,或者強行論證自己屁股下的立場的所謂內行搞出來的。
劣質燃煤的問題,是「火電廠」「單位污染排放量」的問題嗎?當然不是,北方地區一到冬天,霧霾就大量出現,是為啥?當然不是火電,是因為——供暖!同時,大量排污企業關停後出現的apec藍是為啥?是火電嗎?不是,是其他工業燃煤!最後,污染的比例是看「單位排放量」嗎?不是!是總體排放量!
給你個鏈接:氣象專家:燃煤是我國霧霾形成主因
請你以後不要再屁股決定腦袋了,「內行人」。
感謝你為我的黑名單做的貢獻。
update2:
鑒於某些評論,妄圖以「我是內行,你們沒有資格說話」為理由,進行人身攻擊。我貼一下我的說法的來源:
大家可能見過這個圖:
引自:北京PM1來源--CNKI學術圖片知識庫
(這篇論文我已付費下載)
這圖是北京PM1來源,其中可見機動車佔比23%,這個比例之前新聞報道有過很多討論,基本沒有問題。原文中說:「以北京為
例[29], 北京 PM2.5 中大多是直徑小於 1 μm (也稱為PM1)的粒子, 其中最大的組分為有機碳氣溶膠, 約
占 40%, 排在第二的組分是硫酸鹽氣溶膠, 占 16%,
主要來自燃煤. 第三大組分為硝酸鹽氣溶膠, 約佔
13%, 即有機動車燃油的貢獻, 也有燃煤的影響.」
但注意,這裡僅統計了pm1,也就是粒徑小於1μm的例子,但pm2.5的構成還有粒徑在1到2.5μm之間的粒子,而這部分呢?
所以機動車對整個pm2.5貢獻佔比,並沒有23%這麼高,因為粗粒子(注意是pm2.5中的粗粒子)排放源,據上文所述,是不含機動車排放的。
以及,機動車中,大型貨車,工程作業車等車輛的貢獻,與普通家用乘用車的貢獻相比,孰重孰輕,也是一個很大的爭議點。這個我沒有來得及查論文,目前無論從專業人士,還是新聞媒體的報道來看,都贊同大車是排放的主力軍,有問題的話咱們再查論文。
總之,研究成果都放在明面上的,誰也別人身攻擊,還是實打實地列數據,看成果吧。
引用文獻:
【1】我國霧-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 張小曳; 孫俊英; 王亞強; 李衛軍; 張薔; 王煒罡; 權建農; 曹國良; 王繼志; 楊元琴; 張養梅 科學通報 2013-05-10
==============================原答案=================================
因為治大車,治煤,治油品都是利益集團的博弈,治小民則是它們的拿手好戲。到底污染大頭在哪裡,不用裝,大家都知道。
有知友貼出了羅馬限行的新聞,我就幫大家做個好事:
Air Quality Now
這是羅馬當前的空氣質量,可以看看,全部都低於100···呵呵呵,這放在我大帝都就是普天同慶的好天氣了。人家那是往高標準的空氣質量上治,所以大頭都弄沒了,只能弄小頭了。我國是···呵呵,大頭不敢治,只能拿小頭充充數,撒撒氣。
這問題只有國企或者事業單位的才能理解。明顯就是結果並不重要,只要自己領導提了這麼個方法就得執行,反正烏紗帽是領導定的,又不是人民選的
在我的老家,窮鄉僻壤的,路上根本沒什麼小汽車,霧霾一樣很嚴重。
關了工廠GDP要受影響了,還是限行來的有效果,反正購置稅已經收了,交強險車船稅你開不開都得交。
順便還能搞定治堵的問題,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話說回來,汽車尾氣污染怪車主咯?車是車企造的,油是兩桶油提供的,我們花著高價喝著劣質油。
也就只能拿草民開開刀。
看吧,這樣的報道年年有,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兩桶油依然我行我素,在他們的眼裡,我油就是這樣,你愛加不加,不加拉倒。
柿子嘛,還是要挑軟的捏。
———————————————————————————————————————————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
(我這麼說肯定有人噴)
首先算筆賬,現在是工廠多還是車多?
現在有多少人想過工廠污染?
但汽車尾氣污染是最顯而易見的
就拿北京說
前段時間霧霾嚴重,然後單雙號限行。
後來呢?霧霾依舊
然後我竟然看到有專家人說TM霧霾沒散是因為風小……
汽車的污染真的不足以製造寂靜嶺般的霧霾
那麼最大的元兇是誰呢?
咱們的河北是什麼景象?
多麼宏偉的景象……
請問工廠的管理者,你們好意思讓孩子們生活在這裡么?
說汽車污染嚴重
拜託了,看看馬路上那些老舊的公交車,一給油門「呼」的一團大黑煙從排氣管湧出。
這就不算了?是不是應該讓公交車單雙號?
——————————————————————————————————————————
題主說到了美國
請問美國什麼車多?
大排量自然吸氣
耗能高吧?
人家的天為什麼是藍的呢?
另外,大卡車方面
請問大卡車拉的是什麼?不可能是人吧
那麼它拉的東西做什麼用呢?
建設吧?那麼建設國家掙不掙錢呢?
再者說了,讓大卡車淘汰那麼快,誰老買得起那種車呀
但小轎車不一樣,老百姓兜里也有錢。不在乎淘汰那麼快的
交通規劃方面不想吐槽
拜託,國家很努力了好么。
現在大家都喜歡往大城市跑,去發展,那麼買車的人就集中了。集中以後呢?車多了,車多了當然得限制啦,要不然怎麼辦?不讓買?那國家怎麼收稅錢?
關於油品我不想吐槽了……
天天喊油價貴,給你們便宜的油,你們說油品差?
別跟我說國外!那是國外!這TM是國內好不?
要符合國情~~(說這話我都想扇自己)
——————————————————————————————————————————
總的來說,國家要掙錢
——————————————————————————————————————————
基本上天朝的霧霾是區域性的,不是個別城市有霧霾而已。為了給北京開奧運,開APEC,閱兵,都要讓周邊河北地區的工廠停工。但北京的霧霾預警是沒辦法讓河北的工廠停工的。所以你會看到一個非常荒謬的現象,紅色預警結束後霧霾反而沒有減少。因為年底不但是北方供暖的時候,也是工廠普遍趕工的時候,有些還是要讓工人提前放假回家過年的,所以霧霾的排放源沒有辦法減少。而對於北京來說,限行是聊勝於無。
開心的是,大多數人都不支持這個政策。
可惜的是,我們在這裡說的再多,再有道理,政府還是看不到,看到了也會選擇性失明。
我們為什麼自嘲為「屁民」?因為我們的聲音無足輕重,在肉食者的耳里就像放屁。
但是!我們還是要發出我們的聲音,再不濟,權當有心無力的吐槽。
吐槽
為什麼都知道臨時工不是事故的最主要原因還要處罰臨時工?
在天朝,這種匪夷所思的問題多了去了。
總要找個替罪羊的呀,不然說不過去啊,新聞聯播就沒東西放啦。官猿也不好交代哦。
其實這些問題得問政府。
可是政府不睬我們呀。
看不下去了,樓上的回答中沒有一個相關專業的,原來知乎也是鍵盤俠的天下啊。
首先,由於汽油提到國四甚至國五,所以汽車就不是不是霧霾主要污染源了。這是什麼邏輯?請問題主認為北京霧霾主要污染源是什麼?
其次,別霧霾一上來就火電污染大,火電污染大的,樓上知不知道北京的煤炭替代率已經到至少70%以上了。樓上各位知不知道火電即將全面執行的排放標準比燃氣標準還低!
因為堵啊!
這麼大的一個命題沒法簡單地回答,這關係到我們的整個環境政策。
許多人都不肯承認環境污染是工業化進程中的必然。老牌發達國家英法德美再加上日本,全都先後經過了犧牲環境發展工業和經濟,然後再回頭治理的路,為什麼這些國家這麼蠢不懂得吸收前車之鑒,一邊保護環境一邊發展?
因為不可能。以這些國家的體量,沒人會等著你一邊環保一邊慢慢發展,一旦落後,就再也追不上了。好比村裡一群人砍樹捕魚挖礦富起來了,現在要求還是窮逼的你要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維護物種多樣性,那留給你的路就是窮一輩子。
中國作為一個這麼大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技術上被人壓制,勞動力價格上漲,人口紅利又快吃光了,進賬已經很難,如果這時候再拿環保標準去逼企業,國家經濟就沒人拉得動了,所以政府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補充一點,霧霾有沒有辦法解決?有。
APEC藍告訴我們這個很好解決。無非就是兩點:
1.嚴格執行重型商用車排放標準。
2.嚴格執行電廠工廠排放標準。
但是霧霾沒了還會帶來什麼結果?
物流價格上漲,電價上漲,所有商品的價格上漲。這對於本來就岌岌可危的世界工廠中國來說是十分可怕的,其結果必然是made in China的產品競爭力下降,外資轉移東南亞,企業關停,人民失業。
===================================================
再補充一點,跟霧霾類似的問題還有碳排放,道理幾乎一樣,碳排放太多對我們有害嗎?有害。我們能控制嗎?不能。
火電是民生根本,不能亂動。汽車相對來說彈性一些,而且這個人群相對有錢些,從他們身上刮羊毛,他們頂多咩咩叫兩聲,不會怎樣的
因為夏天也是這麼多車,冬天開始供暖了,自然不是汽車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周小平
原題:不要因為霧霾而葬送了中國的工業
鏈接:http://mt.sohu.com/20151225/n432573953.shtml
來源:搜狐
很久以來一直都想寫一篇關於霧霾的分析,但卻一直沒有動筆,因為這的確是一個太過複雜的話題,且更重要的是,在群情激奮的時候,如果誰站出來說一些實話,往往是會成為眾矢之的的。但是隨著北京入冬之後,越來越多的謠言和暗藏毒箭的霧霾分析在網上橫流之後,我愈發憂心忡忡,不得不奮筆疾書,以期驅散人們心中的霧霾。
在執筆之前,我想先強調本文的兩個前提。第一: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刻不容緩。第二:沒有必要否認中國現階段所存在的污染狀況。因此,以下所有的分析均是以這兩點為前提而展開的。
前幾天我看到一篇文章在微信流傳,大約是說當年倫敦PM2.5達到1600時,上萬人因此死去。而今北京的PM2.5峰值也突破了1600,因此中國人命在旦夕。但,實際上這卻是一則徹徹底底的謠言,pm2.5是1977年才確立的標準和概念,誰也無法乘坐時光機回到1952年去測量倫敦當年的PM2.5。至於北京的PM2.5值也不是一個手持設備可以測量的,因為手持設備測試面是很窄的,測量人只要一邊測一邊抽一支煙就能在達到數值。因此具體城市的pm2.5數值需要幾百個大型監測點連續的測算才可以精確得出,因此只有氣象站公布的才是最為正確的。那麼既然所謂超過倫敦1952霧霾是一則謠言,那麼我們就必須要搞清楚製造這則謠言的人又是出於什麼目的。畢竟面對霧霾,我們都有太多的困惑需要解答。
第一:中國霧霾的成因
很多人認為,工業發展是中國霧霾的主要成因。理由是比如當年英國在大發展時期就曾經爆發霧霾,美國在當年大發展時期也出現過洛杉磯光化學物事件霧霾也很嚴重,而今都得到了治理。但中國的環境污染治理水平卻一直沒跟上。
但實際上,這樣的認識是不完全嚴謹的。首先當年英國和美國在工業發展時期,正處於工業文明的早中期階段,當時人類的工業技術是比較落後的。英國當年就是直接把煤炭放入爐內燃燒,而化工廠的廢水廢氣100%是直接向大氣當中排放。而美國當初爆發霧霾的時候情況也是差不多的,以至於直到今天美國五大湖區的淡水魚身上的重金屬都還是嚴重超標的,曾有華僑釣淡水魚欲食用,結果大倒胃口。讓中餐拯救美國亞洲鯉魚泛濫的計劃從此流產。
而中國作為後發展的國家,擁有「後發優勢」。那就是中國進入工業化大發展時期時,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今天中國的工業化生產絕大部分都不再是直接排放,人類科技對煤炭的處理和凈化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升。比起當初英美髮展時期直接燒煤來說,今天中國燒的煤炭全部100%經過了脫硫處理、脫硝處理,洗煤技術十分發達。能做到「採煤不見煤,燒煤不見灰。」
化工廠也是如此,今天除了極個別的不法工廠偶爾出現直接排污問題之外,作為世界上產生能力最強的國家,我們絕大多數的工業企業在環保上的投入都是巨大的,污水和污染物氣體先處理後排放已經成為了標準配置。當前出現問題的企業更多的是處理後排放依然不達標的問題,而不是沒有經過處理直接排放的問題。
那麼講到這裡,也許讀者會問我:「周小平你說了這麼多,那霧霾為什麼還是在發生呢?我可是親眼看見的,你總不能說這是幻覺吧?」
霧霾當然不是幻覺,本文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否定霧霾的存在,而是找到真實的原因,切勿因為霧霾而錯怪了什麼。如果我們認為工業發展是霧霾的罪魁禍首。那麼有兩點原因經不起推敲。
第一:「中國工業一年四季不停工,產能分布也很均衡。那麼為什麼夏天的時候沒有霧霾發生?即便在無風的季節,夏天連續半個月的藍天白雲也很常見的現象,去年北京170多個藍天時,難道全中國的工廠都停產了嗎?並沒有。」
第二:「即便是冬天也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頭一天整個華北地區都還是晴空萬里,風力也很大,但第二天突然整個華北地區就布滿了霧霾。」 如果這是工業排放造成的問題,那麼我們算一下華北地區的霧霾立方量,就絕對能得出一個驚人的數字。不要說中國,全人類加起來都沒有這麼大的能力在一夜之間排放如此之多的霧霾氣體。除非三體人降臨。」
那麼這就說明,霧霾有很強的氣象偶發性,與工業生產水平不能形成直接的因果聯繫,它一定有其他的原因。
也有人認為,汽車尾氣是霧霾的主要原因。的確北京地區的車輛日益增多,即便每一輛汽車排放很少,加起來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然而問題依然存在。在連續半個月的藍天白雲里,北京的汽車也只少不多,但並沒有形成霧霾。
2014年國慶,北京大量的汽車離京到外地旅遊,平時有幾百萬輛車上路,但國慶期間只有幾十萬量。但是此時北京卻突然爆發了嚴重的霧霾,連續三四天無法消散。難道車越少霧霾越容易出現? 但緊接著,2015年國慶節,北京大量汽車離京到外地旅遊,平時有幾百萬輛車上路,但國慶期間只有幾十萬量。結果原本輕度霧霾了好幾天的北京突然晴空萬里,大放異彩。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同樣的行為卻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果。這種情況就足以說明,冬天霧霾的發生,與汽車尾氣是很難車上直接因果關係的。
至於焚燒秸稈說也無法與霧霾的發生相吻合。比如今年幾場霧霾都發生在大雪之後,秸稈焚燒期也早就過了。看來,霧霾的形成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其實,今天中國的霧霾與當年的倫敦和美國有巨大的區別。英美當年的霧霾成分基本都是直接燒粗煤和直接排放污染物而形成的干霾,幾乎都是有害成分。而北京現在面臨的霧霾,只在冬天發生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它其中包含的水汽更為充分,干霾充分較之要少得多。(冬天自然界大霧混合干霾為霧霾。農家煙囪里燒稻草直接排放出來的滾滾白煙,為干霾。)
值得一提的是,干霾最顯而易見的排放地其實就是網路環保愛好者、攝友最喜歡拍攝的婺源農村做飯時,那一排排裊裊升起的炊煙。但大家一般不會罵這種真正的干霾,反而是謂之為極美。這說明即便是在霧霾界,「顏值「也是最重要的!
因此再次呼籲,請國家立法以實時公布空氣中的有害成分濃度為大氣污染物的標準,據了解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發達國家就是這樣做的。因為如果我們僅僅以pm2.5數值為標準的話,那麼只要起霧,就必然是嚴重污染,這種演算法顯然是不科學的,不利於我們真正解決大氣污染的問題。人類不可能做到讓地球的冬天不起霧,即便是神農架冬天起霧pm2.5也堪憂,但這豈能算做污染數值?
第二:中國霧霾的嚴重程度
事實上,我們把前100個人口大城市空氣污染程度進行一個排名的話,你就會看到:全世界25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有13個在印度,蘭州是污染最嚴重的50個城市裡唯一的中國城市;北京的污染程度排名僅為79。——(本段摘自紐約時報Gardiner Harris)([備註:本段紐約日報的報道數據來自國外的檢測機構,國外檢測機構有些不是單純地用pm2.5來衡量污染程度,因為水汽也可能造成pm2.5濃度上升。所以紐約時報記者報道的污染指數排名可能是以大氣中有害成分濃度來衡量的,並非特指霧霾。]
今年這位《紐約時報》駐新德里的記者Gardiner Harris放棄駐外記者優厚的待遇,離開印度回美國工作。臨行前他寫了一篇文章,詳細講述了自己作這個決定的原因——新德里的空氣污染極度嚴重,他的小兒子患了嚴重的哮喘,肺部功能出現了終生無法恢復的損傷。他描繪的新德里,讓人望而生畏,宛如地獄。那裡一半的學齡兒童肺部受損;孩子們踢球的場邊,人工呼吸器扔滿了一地;外籍人士紛紛逃離,甚至讓那裡的美國學校面臨招生不足。他不無悲憤地這樣寫道:「在北京,PM2.5值超過500就會登上國際媒體的頭條;而德里的數值是北京的兩倍,卻基本上無人在意。」
實際上,早在兩年前我就在我的書籍里寫過:「越是面臨污染,就越要大力發展工業,因為工業越發達,污染就越小。工業越被限制,污染就越嚴重。」結果當時一大批網路大V對我群起而攻之,說我周小平是指鹿為馬,胡說八道。然而根據各個大氣數據監測結果,如今都驗證了我的判斷。越是像美國這樣的工業技術發達國家,它的污染反而就越小。越是印度這樣崇尚自然,工業落後的國家,現在反而污染更為嚴重。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 那就是在污染和生存面前,生存永遠是第一壓力。只有吃飽喝足的民族有權利抱怨污染。而那些沒有抱怨的國家,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污染,而是因為他們還在解決更基本的需求:即如何吃飽飯,穿暖衣,賺到錢問題。
中國的空氣真的一年不如一年了嗎?我好奇的查了一下環保嗎監測站數據。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2015年,中國PM2.5平均值,(注意,是歷年的平均值)連續9年下跌。這是因為這9年來,中國幾乎在所有的發電站安裝了排放過濾設備,以及在所有的煤廠上馬了脫硫和脫硝的處理環節的原因,以及推行了節能減排政策的因數。
可是為什麼有了這麼多措施,大家反而覺得問題越來越嚴重呢?其實這就是我們對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的心態,以及西方媒體刻意渲染和誇大中國環境污染等綜合因素所造成的。
如果我們的記憶沒有被刻意消除的話,就不難記得早在八九十年代中國城市的污染是何等的可怕。那時候中國農村興許還好,但城市污染比現在嚴重太多太多。當年由於中國貧困落後,包括北京在內的城市平時做飯大多採用污染極其可怕的蜂窩煤作為燃料,冬天取暖也是如此。結果就是一到冬天經常馬路上伸手不見五指,灰茫茫的一片。但那時候我們沒有pm2.5的概念,還經常三五成群地和小夥伴一起到霧霾里去躲貓貓玩,而那時候的霧霾混雜著蜂窩煤燃燒所產生的各種有害物質,灰中帶黃,蜂窩煤燃燒過後的硫磺味熏人,簡直令人不堪忍受。如果今天北京還是家家戶戶燒蜂窩煤的話,恐怕是大家不敢想像的恐怖。
其實關於這個記憶,習大大也兩次提起過。在參加上海代表團討論時,在談及到關於霧霾天氣的時候,他說:「在問題面前也急不得,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對這些問題。他回憶到說,小時候在北京,那個時候其實沙塵很大,戴著口罩騎車去上學。到學校之後,口罩上都是厚厚的一層。到了冬天,加上煤煙子氣,情況就更糟了,那個時候沒有PM2.5,但是有PM250……」
但今天,中國城市居民生活燃料幾乎已經100%使用上了天然氣,北京的城市取暖也絕大部分完成了「煤改氣」的改造工程。因此,從各個國家科學數據監測長期宏觀上來看,中國的空氣質量一直都是在不斷改善當中的。
第三:西方媒體為何要誇大中國的霧霾問題?
其實從數據上看,排名地79位的北京無論如何算不得空氣污染的排頭兵,但在西方所謂的國際輿論上,中國和北京卻永遠是眾矢之的。這就非常奇怪,100個城市裡,排名靠前的無人關注,卻偏偏揪著並不靠前的中國不放,一到冬天就瘋狂炒作,謠言百出,惹得群情激奮,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其實西方的目的有兩重。1:迫使中國簽署喪權辱國的「大氣排放框架協議」。2:由於中國發展太快,西方擔心自己的優勢地位被中國取代,於是希望借環保牌,毀滅中國。
1:迫使中國簽署喪權辱國的「大氣排放框架協議」。去年一部關於霧霾的紀錄片在網上瘋狂流傳。其中主持人煽情地講了她小女兒得肺部腫瘤的故事,也拿出了中國每年新增肺癌患者是西方發達國家3.8倍的數據,引得全國人民震驚惶恐不已。但那個主持人卻是用真實數據向中國網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首先,她女兒是得了肺部腫瘤不假。但她自懷孕後就呆在美國,她的孩子是在美國孕育,美國出生,美國患腫瘤,也是在美國做的手術,與中國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其次,中國每年新增肺癌病患者確實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好幾倍不假, 但是她有意引導大家忽略了中國的人口基數。假設,中國每年的癌症病患者是千分之一,英國是千分之五,美國是千分之二,明明英美更容易得癌症,但如果算上人口基數,那麼當然中國每年新增肺癌患者反而是英美的好幾倍。
實際上和全球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一樣,中國人患癌症的幾率同比西方發達國家來說,是明顯偏低的。英國衛報公布了一組數據,這組數據各國都有過相應的調查,根據英國公布的科學調查數據來看:在全球一百個人口靠前的國家裡,中國的癌症病發生率排名第62位。而最容易得癌症的前十個國家分別是:丹麥、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比利時、法國、美國、挪威加拿大、以及捷克,英國也比中國靠前得多。
(國外調查機構公布的數據)
當然那部所謂的霧霾紀錄片推出後,也遭到了眾多科學家的質疑。而該主持人則在她的一次採訪中暴露了製作該片的真正目的。她表示:「大氣是人類共有的財富,因此中國不應該多排放污染物,所以應該和歐洲國家擁有同樣的大氣排放空間。」然而她的這種表態卻遭到了中國科學院丁院長的反駁。丁院長憤慨地回應:「中國人是不是人?如果中國人是人,那麼為什麼中國人不能享受和西方人同樣的排放空間?排放空間是發展權,也是基本人權。中國有13億人,摩納哥只有幾百萬人,如果中國和摩納哥享受一個排放空間的話,那麼13億中國人怎麼活下去?」然而那個霧霾紀錄片的主持人卻還繼續厚顏地說到:「不管多少人,按國家為標準來限定排放空間是國際慣例啊。」
直到這個時候我們才看清楚這些人的嘴臉。其實中國的人均排放量遠低於西方國家。歐洲發達國家和美國的人均排放是中國人的2-4倍。從2000年開始,西方國家就一直在炒作中國的污染問題,多次要求中國在「大氣排放框架協議」上簽字,而那份協議的內容就是「大氣的排放空間以國家為單位計算。」因此,負責任的中國政府始終不肯簽字。由於中國政府不肯就範,所以西方便一直炒作霧霾話題,裹挾民意向中國政府施壓,要逼中國政府就範!
而中國政府一直在堅持一個觀點:我們中國願意比西方承擔更多的責任,因此我們可以承諾中國人的人均大氣污染物排放空間只佔西方人均大氣污染物排放的80%。如果西方願意,我們就可以和他們簽訂「大氣排放框架協議「。但西方卻不願意,他們堅持要按國為單位計算。可如果那樣的話,中國人別說開汽車,別說用空調,別說坐飛機,別說用電腦用手機上網,被說取暖,就連做飯恐怕都不能夠了。
SO,親,你可知道,你的每次一吐槽都是在壓縮自己的生存空間啊!
2:借環保牌,毀滅中國人。有人問我說:「周小平,環保是多麼高尚的詞語,怎麼會反而毀滅中國人自己呢?」的確環保聽起來是一個好詞,但實際上通過環保來毀滅一個國家和民族卻是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事實。
在90年代,南非曾經是發達國家,工業十分發達,人均壽命高,收入好,治安穩定,醫療水平好,世界上第一列心臟移植手術就是在南非完成的。我們的課本上赫然寫著:「南非,發達國家」。然而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貧窮,禍亂已經向瘟疫一樣纏上了這個國家。
90年代眼見南非的工業技術不斷發展,於是西方國際環保組織找上門去,表示南非已經是杠杠的發達國家了,應該注意保護環境,要不然成天都是霧霾,不利於身體健康等等(這套說辭大家在中國相信也都聽的太多了,我就不多重複了),各種新聞報道輿論渲染,也搞得南非人民怨聲載道。
等到民意沸騰之後,西方就拿出了解決方案來,首先他們讓南非總統曼德拉看歐美國家的青山綠水的照片(特選夏天和晴天的時候拍攝的那些)。然後向他建議實行「史上最嚴的環保法案」。曼德拉深信不疑,於是他表示人民就應該生活在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之間,南非應該給人民謀取福利。曼德拉的做法引來了南非群眾一片歡呼……於是南非開始了去工業化治理的嘗試。
這裡需要說一下什麼是去工業化治理;
西方向南非建議的「去工業化治理」並不是說拆掉廠子還原自然,而是要求國家在政策上不再優待工業製造業。比如稅收、貸款等均不再對製造業進行減免,補償等,並且同時推行嚴苛的環保法案,比如罰款無上限、比如不能通過環保評測就不允許開工等等……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達到節能減排,治理污染的目的。然而,這種治理方式最終被證明無異於自殺。
南非當年就真的推行了這些政策,結果很快隨著稅收的不斷加高,南非的工業企業倒閉了一大批,還有一批比較有實力的原本還能勉強支撐,但隨後南非又增加了為治理環境而對工業領域實行的專項環保治理稅收,以及無上限的最嚴罰款……這就導致南非最後一批還有競爭力的製造業瞬間崩潰。
與此同時,早已虎視眈眈的西方外資企業就向狼一樣地衝進南非,以白菜一般的價格收購了這些破產的企業。而此時的南非早就由於工業產業破產,大量人員失業,經濟雪崩,社會動蕩而急得慌了手腳。於是為了「招商引資」而特別允許外資企業只要來南非投資就可以享受優惠政策,包括減免稅收、不用接受環評、不需要接受環保罰款等等……於是短短几年的時間,南非的產業就全部從本土人手中轉移到了西方人手中。
隨後這些企業瘋狂生產,南非的GDP像坐了火箭一樣飛漲。可惜這些GDP當中已經不再有一分錢是屬於南非本國人民的,而是統統流進了外資企業的腰包。轉了一圈,南非不僅沒有得到青山綠水,反而失去了一切。當然隨著資產的順利轉移,西方輿論媒體集團早就停止了對南非環境保護的攻擊。所以即便今天的南非依然飽受霧霾,但因為沒有媒體報道,所以已經沒有人抱怨了,再說了,餓著肚子的南非人民也無暇顧及霧霾問題了。
(各國冬天均發生霧霾,可見輿論渲染與否,對人的認知影響有多大)
當然我並不是想說西方比我們霧霾更嚴重,實際上中國的霧霾比起歐美有它特有的多發的因數,這一點正是接下來我們會講到的。
第四:中國霧霾的綜合成因總結 ——中國比起歐洲國家來有自己的特殊性。
1:地理位置因素
首先就是我們的經緯度處於霧霾高發位置。相對而言,越是靠近南北極或越是接近赤道的國家,霧霾發生率就越低。
2:國土面積因素
其次,中國面積比較大,一個雲南省就抵得上一個歐洲國家的面積了,所以中國發生霧霾的次數肯定是要超過國土面積小的國家的。假設中國的國土面積只有雲南省,或只有福建省,海南省,那麼霧霾幾乎就不會光顧。但這並不意味著福建、海南沒有工業產能。一個在美國加州、西雅圖生活的華人會告訴你美國幾乎沒有什麼霧霾,而一個生活在福建、廈門的美國人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3:自然環境因素
比如澳大利亞就很少發生霧霾,青天白雲的時間可以達到接近300天。但是澳大利亞國土荒漠化十分嚴重,乾旱半乾旱土地面積占 75%,空氣十分乾燥,難以形成霧霾。與在中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一代,以及新疆戈壁灘一代的自然環境類似。而在這些地區,中國也同樣幾乎是300個藍天以上,霧霾也幾乎無法形成。
4:燃料因素
我們必須承認,煤炭再怎麼處理起潔凈程度也比不上天然氣,然而中國卻是一個多煤少氣的國家,由於人口眾多,資源消耗大,全面取消煤炭使用是不可能的,那樣起碼會導致一半多人口無法用電,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生活水平,更何況工業產能更嚴重依賴煤電。石油和天然氣能夠保障13億人開車、做飯以及部分取暖和工業應用就已經很艱難了,所以煤電在很長的時間裡依然是我們的主流燃料。因此,比起西方來說,燃煤的污染壓力會大得多。
因此,中國的霧霾問題,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質量需求+西方媒體刻意誇大和渲染+地理位置因素+國土面積因素+自然環境因素+燃料因素 綜合形成的一個綜合問題。絕對絕對絕對不能怪罪於中國工業。
其次,今天歐美的空氣質量相對好一些,也是他們把污染型企業外遷到了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因素造成的。但中國將來是否要學習歐美模式,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實際上今天的歐美早就後悔了當初的選擇,一直在努力試圖讓工廠回遷歐美,並且如果不是他們把工廠遷移到中國來,中國就不至於這麼快就崛起,而是一直會困在80年代那種貧困孱弱的境地。而如果中國也如果法案迫使自己的下游工業產業遷移到國外去的話,那麼待下一個國家崛起時中國就會腹背受敵。
世界上沒有隻吃第三個饅頭就會飽的好事,也沒有隻要第十層就能立得住的大廈。歐美遷移掉低端產業之後,造成的產業空心化,很大程度上也是今天歐美加速衰落的本質原因。中國萬不可重蹈覆轍!必須要把全套完整的工業體系留在國內,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五: 亟待保護的中國工業!
昨天我看到終於有人把霧霾的原因歸咎於中國的「鋼產量」,我背脊不禁一陣冷汗,夜裡也輾轉難眠。所謂圖窮匕見,利用輿論讓中國走向自殺之路的絞殺戰或許已經在暗中展開了。在歸咎於中國「鋼產量」的那篇文章里,作者陰毒地向讀者提出了:「人們在製造霧霾的工廠里掙扎生存。」但這個作者卻是相當的無知,他不知道真正的「掙扎生存」是什麼。
鋼,曾經是我們這個民族心口永遠的劇痛。
聯軍入侵,僧格林沁數萬兵力不敵幾千英法軍,不是他們不夠勇猛,那一戰中國士兵前赴後繼,血流成河,總兵戰死。英國軍官記載到:「中國人悍不畏死,持續衝鋒。」甲午海戰,北洋艦隊近乎全軍覆沒。隨後日本全面入侵,幾乎一夜之間東北淪陷。此後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上與日軍作戰更是節節敗退…… 究其原因除了科學技術上的發展滯後之外,還有一個最基本的因素就是鋼產量。
二戰時期,民國號稱自己有80萬噸的鋼產量,而那時日本則擁有了800萬噸的鋼產量! 所以在正面戰場上當時的中國無論如何也打不過日本。我在重慶抗戰紀念館看到,正面戰場的戰損比幾乎也是10:1,與鋼產量的對比形成了巨大的印記,這印記沾滿了國人的鮮血。從九一八到淞滬會戰,再到南京大屠殺。那才是掙扎救生的記憶!
隨後美國宣布參戰,而在參戰之前,美國把自己的鋼產量提升到了一個讓人驚嘆的數字:8000萬噸! 正好是日本的十倍。於是在太平洋戰場,日本節節敗退。戰場戰損比差不多也是1:10!這又是一個巨大的印記。印證著鋼鐵對一個民族生存的至關重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們對鋼鐵的追求和渴望一度讓我們情緒失控,當年為了要追求1000萬噸鋼鐵產量的目標,整個國家陷入了狂熱狀態,老百姓連鍋和菜刀都拿去鍊鋼了。為什麼當年想要1000萬噸鋼,因為當年我們的父輩認為,日本有800萬噸鋼,要是我們能有1000萬噸鋼的話,日本就不敢再來打我們了。然而就是這點可憐的追求,在當年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即便村村都是土高爐,依然沒有實現目標。
80萬噸鋼的中國被800萬噸鋼的日本恣意欺凌屠殺,800萬噸鋼的日本被8000萬噸鋼的美國瞬間秒殺。十倍就像一個鐵的印記,死死的扣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翻天覆地,什麼時候我們才是別人的十倍,而不是人家的十分之一?
幾十年光陰似箭,截止2015年中國的鋼產量已經達到了8億噸。8億噸鋼好是美國的十倍。鋼產量的背後不是污染,而是高鐵、是高樓、是高架、是坦克、是航母、是實力,也是尊嚴和安身立命之本!絕對不容玷污,更不容毀棄。
否則我們何以對得起那些為了今天的一切而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先輩們。我們如何對得起60多歲抬著棺材出兵新疆的左宗棠,我們如何對得起在列強中苦苦支撐掙扎求生還要承擔千古罵名的李鴻章,我們如何對得起捐出家產為中國打造第一批鍊鋼和造船設備的胡雪岩,我們如何對得起那些年紀輕輕就隨著軍艦一起戰沉海底的青年的北洋將士,我們如何對得起駕船撞擊日艦而被擊沉的鄧管帶,我們如何對得起飛機被擊中後自殺殉國的閆海文,我們如何對得起臨死前獨自里只剩下枯草的楊靖宇將軍,我們又如何對得起朝鮮戰場上那些為保家衛國而逝去了的先烈們。
當年美國以8000萬噸的身姿悍然抵近亞洲,抵近中國的東三省門戶。而噹噹年日本也是從這裡進攻中國的。那年我們沒有足夠的鋼產量,所以我們只能用人命去換勝利。你只有吃飽喝足後在太平歲月里刷微博詛咒霧霾影響你心情的不爽,這叫什麼生存的掙扎?那種我們的父輩真正為了生存而進行的掙扎,你可能體會?
在這張照片上,一位穿軍裝的父親和他妻子端坐在一起,兩人中間是一個衣著誇張、表情奇異的「熊孩子」。
父親在笑,滿臉真誠的輕鬆與幸福,右手還輕輕地握住了兒子的小手。他妻子則顯得有些拘謹,臉上有一抹淡淡的笑容,但眼眸深處卻好像閃爍著別的什麼。而「熊孩子」顯然正被面前的照相機所吸引了,似乎還有那麼一點害怕。他瞪著大眼睛撅起小嘴有所警惕的樣子,令人莞爾。
如果不看配文,我會覺得這是一張特別溫馨有愛的老照片。可軍報記者的配文卻是這麼寫的:父親赴朝鮮戰場前,他們一家人做了件至今想來仍覺「英明無比」的事情——照相。當時父親很著急,但卻一定要多拍幾張。他狠狠地抱了抱兒子,跟康明母親說:「部隊要走了,如果我回不來,你帶著明明回西安去。」 這一見即是永別。
1953年6月26日,照片上這位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一軍七師19團團長康致中和該團113名官兵所隱蔽的坑道遭遇聯軍飛機襲擊,唯一的坑道口被炸彈炸塌。當坑道內氧氣耗盡後,所有人員窒息身亡。這一天,距離戰爭結束和平到來僅剩一個月。
在告別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刻,這位團長穿戴得整整齊齊、戴好軍帽、蓋好被子,就像睡著了一樣躺在那裡迎接死亡。陪伴著他走完人生最後一刻的,是那張插在坑道壁地圖上的2歲兒子的照片他差一點就可以回家,但終究沒能回家。
身既死矣,歸葬山陽。康團長被葬在朝鮮江原道鐵原「素字152墳墓1號」,墓碑面朝祖國和家人方向。(該段選自 進擊的熊爸爸)
請記住那一年,美帝的鋼產量8000萬噸,我們的鋼產量不足200萬噸。請記住,不要因為霧霾,而錯失了明天。
千萬千萬不能去工業化,千萬千萬不能去工業化,千萬千萬不能去工業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總要做點什麼顯得我們一直在努力。
老百姓多好欺負啊~誰都知道柿子撿軟的捏啊!
從地貌上說,北京市西,北,東北高,面海低,污染出不去啊。。。。。
改進油品?這涉及到許多石油公司利益,也有部分技術原因。
工業改進就更不說了,涉及的問題更是無限的多。
最容易改變的就是平民了,禁牌限行就應運而生了。
而且限牌也可以催生很多周邊利益的,這個就你懂的。
其實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整體改變能源架構,車子,工廠,全是用電力;充電樁普及,快速充電技術普及;老式煤炭工業統統改造。這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不過這比提高油品更麻煩。
雙休限號那兩天罰款貢獻了幾千萬。就知道為啥非要跟汽車限行掛鉤了,從限行開始,那天不入賬幾百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