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地區的國家有沒有可能在未來統一?或者建立如同歐盟的聯盟?

歐洲有羅馬帝國的歷史基礎,而阿拉伯地區也有阿拉伯帝國的歷史基礎,並且信仰語言都可以說相同,那促進或者阻礙此地區一體化的因素有哪些?
現在的「阿盟」並不能算是具有重要意義的聯盟,只能算是類似於APEC這樣的對話平台吧。


現代民族國家作為「想像的共同體」,是政治的產物而不是歷史的產物,與其說共同的民族造就了國家還不如說國家建構了共同的民族,在此過程中對歷史進行重新解讀以增強國家認同感。歐洲的一體化和所謂「羅馬帝國的歷史基礎」並沒有太大的直接關係,從未被納入羅馬版圖的北歐國家並未被排除在外。同樣僅靠「阿拉伯帝國的歷史基礎」也不足以促成阿拉伯國家的一體化。無論是羅馬帝國還是阿拉伯帝國,只有當政治勢力出於特定目的喚醒人們對它們的記憶時,它們的舊日榮光才具有現實的政治意義。

下面簡單說一些阻礙阿拉伯統一的因素:

意識形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盛行的阿拉伯民族主義現在已基本破產,納賽爾主義自埃及在六日戰爭中慘敗後便徹底衰落,至戴維營簽署時基本被埃及拋棄。巴斯主義體系更加完備,並且在一段時期內仍然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維持了官方意識形態的地位,但自薩達姆和老阿薩德各自執政後也幾近淪為空殼。尤其諷刺的是兩伊戰爭中老阿薩德為了對抗薩達姆竟不惜站到了波斯人一邊與阿拉伯人為敵。至於卡扎菲為了宣揚他所謂的「第三理論」而大印《綠皮書》,實不過是對毛主席的東施效顰而已。現在薩達姆和卡扎菲均已身隕,敘利亞的巴斯黨政權也搖搖欲墜,阿拉伯統一已失去國家力量的推動。其他在阿拉伯地區興起的意識形態,無論是穆兄會的班納主義(與古圖布路線區別,傾向和平的大眾運動),基地的新聖戰主義,還是阿拉伯之春後有所發展的薩拉菲主義,乃至當前IS的新哈里發國構想;都更推崇對超民族的全體穆斯林社團(Umma)的認同,淡化甚至排斥對阿拉伯民族的認同。IS之前出的宣傳片里也特意抨擊了民族主義,認為其與伊斯蘭教義相悖。這一說法不能算全無道理,伊斯蘭教經常自誇其教義對於信徒不分種族一視同仁,在和現代民族主義這種西方產物結合時難免矛盾。阿拉伯人中最早的一批民族主義者多是基督徒,這一點並非偶然。

政治架構:原先獨立的國家進行聯合時,首要問題就是如何為新共同體建立一定的縱向機制,以處理中央機構與成員國的權力分割。歐盟成員國均有著穩定的民主制度(哥本哈根標準),也不乏區域合作的經驗,仍然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磨合才確立了目前的縱向架構。蘇聯的方式則是在早期清除了混入黨內的民族主義者,再以組織嚴密的幹部制度維持中央集權,也在較長時間內保證了國家的統一。而阿拉伯各國政體差異巨大且多不穩定,現今又缺少公認的領袖,根本沒有聯合的政治基礎。歐洲歷史上倒不乏君主國聯合的先例,以哈布斯堡最為典型。但對阿拉伯諸君主國來說,它們雖然不受《薩利克法典》的約束,但對女性繼承權的歧視更甚於中世紀的法國,又因為多妻制而少有絕嗣之虞。因此之故,國王們雖然仍可以把聯姻作為籠絡國內權貴的手段,卻難以藉此并吞他國。至於表面實行共和制的國家,實際上多為強人把持的威權政體。缺乏監督機制的情況下,獨裁者們在分配國內政治資源是尚且會嚴重偏袒自己的親族,教派或者同鄉,若與他國聯合後更加不可能保證公平。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僅僅存在三年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納賽爾憑藉運河危機中的表現獲得了敘利亞人的支持,但他卻不肯與後者分享權力,在官員任用上過分倚重埃及人,很快就激起敘利亞精英的不滿,最終因政變而匆忙結束了這次阿拉伯聯合的實驗。

安全因素:共同的安全威脅能夠提供增強聯合的向心力,而對於阿拉伯國家來說,反以的共同事業的確在一段時間內使它們團結在一起。但以色列的軍事實力相對來說太強,本身又不對大多數阿拉伯國家造成直接威脅。直接捲入與以色列的戰爭,成本要遠超過收益。經過幾次慘重的失敗後,多數阿拉伯國家對幫助巴勒斯坦人奪回失地的興趣迅速衰退。至於美國操縱中東事務雖然激起了阿拉伯國家的不滿,但他們即使聯合一致也難以抗衡。1973年的石油危機確實對美國經濟造成了一定影響,但阿拉伯各產油國此後迅速分化,再也無法重複這次的統一行動。對於國家間的聯盟而言,假想敵過弱或者過強都易於造成聯盟的不穩定。對於美國這樣的敵人,一些阿拉伯國家更傾向於扈從(bandwagon)而非制衡(balance)。

經濟利益:阿拉伯國家之中,產油國富有資本,貧油國如埃及葉門等則富有勞動力,本來可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資源互補。但對於產油國來說,來自阿拉伯鄰國的僱工並非必須,南亞和東南亞的伊斯蘭國家完全可以提供更加廉價的勞動力,既保證了信仰又不易生事。另外,產油國由於受到「資源詛咒」的影響往往並沒有發達的製造業,對勞動力也沒有過高的需求,這使得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始終範圍有限。另一方面,產油國與貧油國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巨大差異也使得前者並不願與後者聯合,因為這樣必然會分享前者的財富。當年葉利欽之所以堅持俄羅斯脫離蘇聯,一個重要考慮就是不想承擔向其他不發達加盟國提供援助的義務。而蘇聯內部的經濟差異,絕對不會比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大。所以海灣國家即使在阿拉伯聯合風頭最盛時對此也並無興趣。

外部干涉:中東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石油資源,深厚的宗教背景而一向受到大國的關注,奧斯曼帝國解體後,西方國家立刻藉機在此擴大影響,並千方百計阻止阿拉伯人聯合起來成為競爭對手。一戰結束後,先有英國違背幫助哈希姆建立統一阿拉伯國家的承諾,與法國簽署《賽克斯-皮科協定》瓜分中東,後有法國將敘利亞一分為四以便分而治之。冷戰中,即使蘇聯一向是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的盟友,也很少向後者出售最先進的武器,而是更傾向於維持中東的均勢。對於美國而言,其對外政策的出發點之一就是保證各地區門戶開放,堅持通航通商自由,防止出現將美國排除在外的封閉區域。所以對於阿拉伯國家的統一計劃,美國必然要竭力阻止。


很多人以為阿拉伯國家說的都是阿拉伯語,所以可以方便對話,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不行。
阿拉伯語之間的方言差別,是遠遠比中國各地的方言差距要大的。
且標準語的推廣程度極差,除非受過高等教育,否則一般阿拉伯人都說的是方言。而這個方言,各國之間千差萬別,甚至有些連語法都各不相同,與其說是方言,倒不如說是獨立的語言。
各國的教派之間也遠非遜尼什葉兩派,事實上,伊斯蘭的教派是非常多的,而這些不同教派之間的分歧也是相當大的。這個分歧甚至導致某些極端教徒互相不承認對方的信仰,你看isis,他們承認哪個阿拉伯國家的伊斯蘭信仰了?
在歷史上,阿拉伯國家也從來沒有完全統一過。
伊斯蘭教出現之前,阿拉伯人的部落林立,不斷地互相爭鬥,有活埋女嬰的傳統。伊斯蘭教出現之後,內部也是立刻分派,依然互相爭鬥。內鬥不是我國傳統,而是人類的通病,越是看他國歷史,越有這種感觸。
站在我的角度上看,我不認為統一有什麼好處。我現在在阿曼每天穿著短褲去餐館吃飯,光著膀子在海邊踢足球,可以隨意參觀清真寺,有興緻了去家樂福買點啤酒,跑到金龍超市買點咸肘子就著喝,偶爾還會被學校妹子搭訕。
如果阿曼被沙特統一了,我上面的每一條都夠送我進監獄,全犯估計就直接亂石頭砸死了。


阿拉伯國家聯盟從一開始直到今天一直是軍頭和王爺們的俱樂部,無非是換了具體人而已。無論是軍頭還是王爺,都只不過是地主與買辦的結合體。談論阿盟內部的統一,就如同談論直皖奉滇桂粵哪個軍閥能統一中國一樣,是個偽命題。不進行社會結構的革新,僅僅是各路勢力之間的地盤消漲,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不過我們不妨開個腦洞,設想下未來歷史。

2020年,中國的武裝力量現代化大體完成。台灣內部政治分歧愈演愈烈,部分台灣政客宣布出走,希望依靠大陸力量消滅台島內的激進台獨勢力。一時間,台灣海峽陰雲密布。
美國國會開會,前來作證的美國國防部官員稱:「要麼在台灣海峽保衛美國,要麼在弗朗西斯科灣保衛美國。」中美兩國展開大規模海空對峙,形勢一觸即發。

俄羅斯,隨著後普京時代的到來,統治集團維持了一段時間的表面和諧終於打破。經過幾輪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新的強人展開新一輪清洗。作為新強人臟手套的車臣卡氏集團繼續做大,成為實際上的北高加索主導力量之一。
新強人意識到敘利亞是一個填不滿的坑,同時駐敘武裝力量的後勤補給高度依賴土耳其控制的海峽。遂逐步撤出駐敘武裝,只謀求「阿拉維斯坦」的實際控制。

伊朗,哈梅內伊病逝。以革命衛隊為核心的國有化集團與拉夫桑賈尼、哈塔米為核心的私有化集團展開激烈角逐。最終,國有化集團勝利,推出了強硬路線的第三代領袖。但革命衛隊推行的宗教領域一元化路線也使的大量宗教人士與私有化集團結盟,伊朗的兩大集團矛盾被深刻的埋藏起來。
同時,隨著伊朗軍事技術的進步,美國發現波斯灣中的第五艦隊成為了駐韓美軍一樣的存在。海灣地區美軍主力退至迪戈加西亞,只保留象徵性軍事存在。同時,在美國的主導下,海合會花重金成立一支聯合軍事力量,以彌補美軍撤離帶來的真空。

沙特內部,隨著最後一任二代國王的去世,勢力最大的幾個親王隨即展開奪位之爭。得到美國和海合會內部盟友雙重支持的X親王最終勝利。其本打算對王室內部進行清洗,但在美國的主導下不得不保留其存在。部分失敗勢力轉而與激進派結盟。
由於新國王對美國支持的酬庸、對外干涉的消耗、海合會聯合武裝的花費,以及新能源開發帶來的油價持續性低迷等因素的影響,沙特的資金鏈日趨緊張。不得已,新國王向海合會盟友借款維持財政平衡。隨著沙特王室對國內外控制力的下降,海合會內部沙特一家獨大逐步演變為多核心(特別是卡達)領導體制。

土耳其,艾爾多安和政發黨政權隨著經濟惡化和國內分歧逐漸增強最終瓦解。土耳其全國一時陷入混亂。危機中,土民族主義與宗教集團聯合成立右翼組織上位。在西方的支持下,暫時穩定了國內局勢。並急於向外輸出矛盾。

各國鷹派紛紛上台,隨著又一輪經濟危機的爆發,暴力破局成為共同的願望。此前IS勢力早已被打殘,但各方勢力為了避免過早攤牌,反而留了IS一口氣。此時各國都意識到即將到來的大戰,遂迅速進兵,擠壓IS最後的地盤,以求獲得更好的地緣態勢。

從此拉開了中東一戰:王冠落地的序幕。

「反恐聯盟」內部最早的槍聲來自基爾庫克。此前,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內親土的庫民黨與親兩伊的庫愛盟之間就為基爾庫克控制權爆發了數次衝突。此次在雙方幕後老闆的支持下,矛盾最終爆發。土耳其將此前收編的激進派武裝與庫民黨武裝聯合起來,與庫愛盟和兩伊軍隊進行反覆廝殺。基爾庫克被戰火毀於一旦。

敘利亞方面,隨著俄羅斯支持力度的減退,政府內部形成了以大馬士革為核心的「全國派」和以「阿拉維斯坦」為核心的「偏安派」。而為了對付敘利亞庫爾德人逐漸做大的庫民聯勢力,土耳其主導敘利亞境內的遜尼派武裝整合,甚至親自下場,對羅賈瓦地區進行圍剿。

此時,海合會內部形成了以海灣小國為核心的「海防派」,要求集中精力應對波斯灣對面伊朗的威脅;以及以沙特新國王為首的「塞防派」,要求應對土耳其及其支持的遜尼派武裝的顛覆威脅。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威,沙特國王堅持出兵敘利亞,而以色列為了防止出現一個土耳其主導的遜尼派聯盟,協調約旦默許沙特借道。同時,以色列與大馬士革的巴沙爾政權、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人都建立了秘密聯繫。

土耳其一時受到各方勢力的圍攻,基爾庫克戰線戰敗,兩伊與庫愛盟勢力成功北進。但庫民黨地盤與摩蘇爾地區仍在土方控制之下,並成為土耳其的一個財政包袱。

敘利亞方向,土耳其對羅賈瓦地區圍剿失敗,但仍保留了以阿勒頗為核心的一塊地區。南部以大馬士革為核心,巴沙爾政權與沙特支持的遜尼派武裝力量衝突又進入白熱化狀態。

此時,海合會內部對沙特同時開闢葉門和敘利亞兩條戰線越來越不滿。「海防派」的海合會海軍與伊朗在海灣三島發生碰撞,企圖吸引美軍重回海灣。但美國無實質性動作。
沙特內部,激進派倒王黨勢力越發活躍。王室內部的反對派在海灣小國的支持下進行逼宮,敦促沙特從敘利亞撤軍。而隨著沙特撤軍在敘利亞無法立足的激進武裝大量湧進沙特,整個沙特王國陷入動蕩當中。

此時沙特東部的什葉派地區又發生政治運動。國王利用激進派壓制什葉派起義,並製造了一定規模的屠殺。但隨著激進派勢力的增強,此時海合會軍隊內部保王派與激進派的矛盾愈演愈烈,很快內戰爆發。

王室聯軍與倒王派聯軍混戰,王室聯軍日漸處於下風,只憑技術兵器的優勢死守若干城市。

與此同時,失去了海合會經濟支持的埃及、蘇丹等國軍頭政權控制力下降,在一輪輪的衝突當中,若干新的思想與組織出現,並逐步成長起來。

要看海合會王室聯盟就要失敗,美國又無暇看顧,遂授意以色列介入半島地區衝突。伊朗打起民主、反以、教派和解的大旗,不斷介入「巴林」地區事務。

在鎮壓了國內又一輪抗議之後,出於對海合會國家巨額資金許諾的誘惑,以及防止激進派波及自身的考慮,埃及、蘇丹決定跨紅海出兵支持王室派。在軍頭和王爺們的聯合,使得其俱樂部「阿拉伯國家聯盟」內部的運轉空前高效。紅海兩岸形成了比較明確的階級同盟。
紅海兩岸的阿拉伯國家內部,中下層對王爺、軍頭和西方、以色列的聯合越來越不滿。革命的思想已經越來越成熟和廣泛。於此同時,中美圍繞台灣問題(其實是世界霸權)的衝突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為了爭取美國的支持,王室聯盟不斷的在能源問題上卡中國脖子。中國決定支持當地暴力破局,大量武器經由兩伊和葉門通道輸送到倒王黨手中。最終,在失去了技術兵器的優勢和不斷的兵變狂潮中,王爺與軍頭先後倒台。紅海兩岸暫時出現一個革命派和倒王黨的聯合體。
於此同時,伊朗借口保護「巴林」地區的人道主義危機,海陸並進,迅速佔領了整個海灣西岸地區。而北葉門的宰德派武裝,也乘機擴展,北面佔領了原沙特的西南三省(阿西爾、吉贊、納季蘭),南面攻克亞丁。以伊朗為中心的波斯灣聯盟與遜尼派的紅海聯盟矛盾立刻尖銳起來。

而以色列此時面對著中東新局勢,為了防止潛在對手的整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對什葉派聯盟,首先通過世界大國對伊朗獨霸海灣石油資源的擔憂,敦促世界大國勒令伊朗從巴林(指波斯灣西岸的大巴林)等地撤軍。隨即利用阿拉伯什葉派對波斯人主導聯盟的不滿,聯絡阿拉伯什葉派領袖,建立自己的聯盟(類似海合會內部的派別鬥爭)。同時聯絡伊朗國內「私有化」派,伺機進行顏色革命。

對遜尼派阿拉伯人的紅海聯盟,一方面利用歐美對海運通道的擔心,以維護航行自由為名,控制紅海的制海權,以求將紅海聯盟分割開來。此時爆發了阿以蒂朗海峽之戰:阿方在蒂朗海峽修建大橋,一方面溝通紅海兩岸,一方面阻止以色列進入紅海。戰爭以以色列方面輕鬆取勝告終。失去威信的阿拉伯聯合政府隨即垮台。在以色列和西方的策划下,民族派與宗教派隨即展開內戰。由於紅海海權的喪失,大體形成了西岸民族派佔優,東岸宗教派佔優的局面,類似巴勒斯坦西岸與加沙的局面。

在以色列周邊,以色列政客決心將大敘利亞地區的少數派從阿拉伯民族認同中永久剝離出來。打造一個以以色列為核心的,包括以色列、黎巴嫩、阿拉維斯坦以及約旦在內的東地中海聯盟。為了打擊仍持有阿拉伯民族思想的大馬士革集團和真主黨,以色列拉攏土耳其操縱遜尼派武裝集中攻擊大馬士革。很快,以土聯合瓜分敘利亞:以色列與阿拉維派等聯合建立東地中海聯盟;而土耳其得到遜尼派為主的內陸地區。
土耳其將控制下的阿拉伯人地區(也就是原來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遜尼派地區)實際分割為阿勒頗、大馬士革、摩蘇爾等幾個城邦,並陷入長久的治安戰中。

而美國等西方國家為防止伊朗將波斯灣變成波斯湖,並在紅海通道東面至印度的航路上布置棋子(一如當年英國人做過的那樣),將阿拉伯半島東南角以阿曼為核心的地區劃為中立區。此時中國人已經在隔海相望的瓜達爾港保持強大的軍事存在了。

至此,各方勢力大體達成了平衡,中東迎來一段時間的和平。但正如某人所說:「這不是和平,這只是二十年的休戰。」各方都在默默積攢實力,準備著下一次戰爭。

以上就是對「中東一戰」的預(kong)測(xiang)。有空的話,再假想一下「中東二戰」的情況。


這個問題有意思,納賽爾同志為之奮鬥終身,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我是不持肯定態度的。因為假如阿拉伯世界還是統一的話,按誰的模式?是高舉阿拉伯民族大旗的世俗政權埃及,還是海灣的王國,是遜尼派還是什葉派,對以色利是對抗還是容忍,阿拉伯人內部的分歧真是上帝也沒法解決,真主也一樣。

就算阿拉伯人能盡棄前嫌,中東其他民族也不能善罷甘休呀。土耳其是不是發揮一下影響整點小新聞?什葉派領袖波斯人是不是登高一呼,伊拉克,巴林和敘利亞的黨人們也得整點大新聞?中東暴風眼猶太人就能看他們結成一家?對了,就算以上都能打點好,庫爾德人是不是也得建立個國家?

有人說,分歧可以用聯邦來解決,別鬧了,阿盟就擺在那兒,現在都不能消停指望聯邦就能和睦共處?


阿拉伯國家中有:
君主專制的沙特
君主立憲的摩洛哥
軍事獨裁的埃及
民主的突尼西亞
很多阿拉伯人信奉基督教的黎巴嫩
黑皮膚的茅利塔尼亞
正在打內戰的利比亞、敘利亞、葉門、伊拉克
黎巴嫩、巴林、北葉門、伊拉克信奉什葉派
靠選票、情懷、宣傳是不可能的,只有靠打。
一開打,立刻就有大票武裝到牙齒的和事老……


不論是域內大國還是域外大國,不論是中東非阿拉伯國家還是阿拉伯國家內部,沒幾個人會希望哪個國家崛起一統阿拉伯。


個人覺得這是個假命題,在不出現第三次世界大戰,或者技術飛躍式革命之類的世界格局大動蕩的前提下,中東不存在統一的可能。

中東會不會統一,先看看假如統一後會有什麼情況(暫稱為中東國)。中東國橫跨三大洲,扼守多個交通咽喉,號稱五海三洲兩洋。從地緣政治角度說,統一的中東勢必憑藉宗教、文化等將勢力向四周投射。隨便舉幾點:1.對俄國:,黑海出海口被扼制,克里米亞幾成雞肋,更要與中東國在黑海近距角力,內部伊斯蘭地區分離主義可能再度抬頭。俄國能忍?2.對歐洲:地中海不再是歐洲人的內湖,傳統勢力範圍非洲前殖民地也將不穩,蘇伊士運河/紅海等重要通航水道受制於人。歐洲能忍?3.對美國:厄利垂亞,塞普勒斯,沙特,約旦等地的軍事基地有廢除危險,美元的石油本位徹底鬆動。美國能忍?4.對中國:傳統盟友巴鐵成為三強夾縫中的國家,面對文化宗教相近、交通較便利的中東國,中巴結盟的基石可能鬆動;東非的傳統友國坦桑等壓力增大;南疆泛伊斯蘭主義抬頭。中國能忍?5.對印度:別的不說,印度洋最肥的一部分徹底沒希望了,剩下的還要不一定是自己的。印度能忍?

以上是外部困難。

內部困難大概還有:1.宗教:伊斯蘭自身的宗教改革和世俗化必須解決。遜尼派什葉派薩拉菲等等的內部矛盾要解決。猶太基督伊斯蘭宗教間問題要解決。2.民族:猶太人阿拉伯人波斯人....3.國家認同:大國國民的必備條件。目前的情況也是一筆爛帳。更多的是部族認同和民族認同。


結論:中東統一國家的成立---即使是狹義的中東---要侵犯到五常+印度的基本地緣利益。內部亦有強大的宗教民族阻力。基本上不存在成立的可能性


看看印度,需要外力統一然後在獨立


網上傳的有個基督教白皮寫的文章說根據地名考證出來阿拉伯世界統一後就是基督教末日里的那個邪惡帝國,會向以色列進攻並奴役全世界,那個國家的首領就是敵基督。。。


有一定可能性。


敘利亞,伊拉克北部,阿拉伯半島到埃及還有部分利比亞,都幾乎是同一個民族阿拉伯人。現代歷史中,敘利亞和伊拉克,敘利亞和埃及都出現過短暫的聯合成一個國家的行為。


近代阿拉伯人,特別埃及,就發源出阿拉伯民族統一的民族意識。不過顯然,阿拉伯民族的不同地域的巨大差別,讓很多本來一百多年前就該完成的事一直沒完成。

在兩河流域上游,以及阿拉伯半島,埃及地區阿拉伯人早已實現的去封建化的分解部族社會,在這些地方,特別敘利亞內戰爆發前,依然沒有實現。當地獨裁者還依靠這些部族勢力在實現自己的統治。

不過,敘利亞內戰利比亞內戰以及現在演化擴大的伊斯蘭國戰爭,已經把這些部族社會砸了個稀巴爛,部族分解大量難民逃亡,整個敘利亞以及兩河上游地區封建部族體系維持不下去。過去獨裁者沒有完成的任務,伊斯蘭國和各路穆斯林野心家做到了。瞬間曾經阻止阿拉伯人大聯合的最大障礙掃除了。

那麼完成的前提是什麼呢?很簡單各列強自顧不暇。

近代以來,任何分裂民族要獲得統一無一例外都需要一個世界大勢,列強的衰弱無力控制整個世界局面,在新列強重新收拾前不留餘地的迅速完成統一。


而之所以說可能,一個明顯信號就是美國不斷重申伊斯蘭國戰爭不會派出地面部隊,十年伊拉克戰爭著實讓美國人疼了很久。


而且最近這油價貼著奔30美元下去了,繼續干涉中東戰爭的沙特、俄羅斯和伊朗還能撐多久?


不過話說回來,中東真能統一穩定下來,那裡簡直是產業轉移代工發展條件僅次於印度的地方。


在一些地區,教派仇恨比天高比海深,民族間的問題更是亂成一鍋粥


要統一,首先得踏過五常的屍體??


以前有這想法並實踐過的,薩達姆,卡扎菲都死了。想靠大山來統一的有沙烏地阿拉伯還活著。想做領頭羊的還有卡特爾,埃及土耳其。玩宗教的國家必須要把聖城弄在自己版圖,比如沙特有麥加!然而耶路撒冷,嘿嘿,那地方可是三教合一的地方,阿拉伯國家想弄還得問問以色列同意不同意!
所以,最大可能性玩統一的算沙烏地阿拉伯,但是他美國爸爸不會同意的。


不可能,他們內部各種歧視鏈,海灣土豪們嫌埃及是屌絲,黎巴嫩美女嫌蘇丹是黑鬼,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天天想著獨立,馬格里布地區的整天想著去法國,跟別提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千年仇恨,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各種看不慣對方,再加上以色列和土耳其的虎視眈眈,我覺得整個中東能亂上一萬年


不會,而且隨著石油被慢慢淘汰,會越來越不會。阿拉伯人不是一個整體,伊斯蘭更不是,他們會保持著鬆散的認同感,但不會有強有力的同盟關係。

這個世紀可見範圍內會有能源革命和空間技術革命,阿拉伯人不好好把握自身的優勢,而是躺在石油財富上舒服的睡懶覺,他們會被時代狠狠拋棄的。


因為它們不是民族國家,即阿拉伯民族概念沒有在他們的人民心中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這導致幾個阿拉伯國家沒有共同的民族認同,所以各顧各的利益,不能團結一致,也無談統一。中國歷史上分裂了那麼多次,又能一次次地重新形成統一的王朝,儘管中國不同地方的方言和習俗差異很大,這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民族認同,我們都是――中――國――人!而阿拉伯人沒有。埃及偉大的納塞爾總統嘗試過統一阿拉伯,那時候阿拉伯世界也曾湧起過一股民族主義的浪花,但是隨著納塞爾的死,浪花退掉了,之後取而代之的是宗教勢力至今的影響。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義的根基只是一條小溝渠,不是長江。長江上浪花可以後浪推前浪,而小溝渠上本來就是和浪花無緣的地方,縱使發了洪水,我們的小溝渠僥倖濺起了浪花,在洪水的全部影響都退卻後也會無後繼者。畢竟,把小溝渠的全部水都翻上天,或用盡小溝渠全部水的能量,也擠不出幾朵浪花。納塞爾剛統一了敘利亞,當地人就不幹,最後分開了。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打,阿拉伯國家內部都鬧成了幾個派別。他們自己不想統一還怪誰,我們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五大流氓是不會同意的


埃及和敘利亞曾經合併,後來也分開了。本質來說黎巴嫩約旦敘利亞等國語言文化差異不大,但伊朗伊拉克這種性質就不一樣了。而且國際社會也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宗教派別太多,還在內鬥


貌似他們的宗教分歧甚於民族矛盾……而且中亞處於亞歐十字路口,歷史文化宗教種族十分複雜……


期待伊朗搞死沙特


聯盟或國家的建立維護都必須有源源不斷的動力,能聚攏大部分資源維護國家或聯盟完整的只有資本家, 資本家都知道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潛在利益,資本家們更知道只要在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取得競爭優勢就有源源不斷的資本支持企業參與激烈的國際競爭,13億人口所帶來的國家實力更是維護資本家根本利益的基礎, 世界上沒有國家敢制裁美國,但美國有實力帶領全世界制裁世界上大部分國家, 大部分國家資本家沒有資本反抗強國強制拔毛,國家太弱小註定了本國資本家沒資本反抗拔毛,


我不知道中東除了石油還有其他必要的生存資源, 缺水最要命,沒有足夠的水資源沒法低成本發展農業,沒有強大農業就沒法養活足夠人口,沒有足夠人口就沒法培育出強大資本家群體維護地區統一穩定,強國資本家不怕被國家統一剪羊毛,最怕國家不強大被其他國家資本家搶劫殺掉燉肉吃,理性並且有長遠打算的本國政府不僅不會拚命剪羊毛還會盡量把羊養的肥肥胖胖, 其他國家的政府只會殺掉自己燉羊肉湯, 中東沒有培育強大資本家群體的根基, 必然會被強國資本家不斷剪羊毛,


如果有可能統一,這個未來也必定很遙遠。
歐盟的統一併非建立在羅馬帝國的歷史基礎之上,而是建立在議會民主制的基礎之上。古希臘和古羅馬都已經出現了這種制度,只不過在現代才逐漸發揮其優勢特徵。
而阿拉伯國家的文化特徵,體現了專制主義,儘管這種專制受到現代民主制的影響在逐步削弱,但是專制的影響力,跟我們一樣,還滲透在人民的一般意識中。所以,只有解決這種專制的觀念,阿拉伯才可能實現類似於歐盟的統一。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美團公關說知乎用戶張偉冒充美團員工?
如何看待敘利亞3歲溺死男童父親系偷渡蛇頭?
齋月期間,我國穆斯林的作息和生活是如何的?
歷史上穆斯林中有沒有出過像濟公和尚這樣的影響較大的符號化的值得學習的「酒肉和尚」?
如果接受難民的話,安置在南海新填島礁如何?

TAG:歷史 | 國際關係 | 伊斯蘭教 | 阿拉伯國家 | 穆斯林(Musl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