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生物)是什麼?


學界一般認為是「大型黏菌複合體」,但實際上相關研究很少,原因主要是:

  • 定義含糊。
  • 報道少,樣品分散,並且很多出土太歲並未進入科研用途,難以開展廣泛和連續研究。
  • 來源複雜。由於太歲定義模糊,很多人把土中挖到的,團狀的有彈性的物體都當成太歲。其中很多來源很可疑,甚至包括人造物品,多為硅膠製品,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用關鍵詞「太歲」加「西班牙女郎」搜一下。
  • 生物來源的太歲本身成分複雜。有的太歲是非生物體,而生物體的太歲來源複雜。從裡面分到真菌的、酵母的、黏菌的什麼都有。

因此現在能夠明確的就是,太歲來源、成分複雜,無證據表明其有特殊的治療、保健、或轉運等效果。


下面引述一段碩士論文,文中更詳細的討論了以往對太歲的研究情況。
其中第一條給出的可能就是「大型粘菌複合體」這一說法的最早出處,好像當時也沒有論文發表。第二條所描述的情況我也曾見過,並非生命體,個人感覺或許是風化後的膠質植物分泌物。

1.2 民間關於「不明生物體」的觀點

以上報道都稱,「不明生物體」多數長在上里,形狀不規則,像團肉,久放不腐不臭,有人還觀察到生長,但觀察不到細胞結構,故人們將其稱為「不明生物體」。民間一般將之稱為「太歲」。我國古代書籍中有很多關於太歲的記載,《本草綱目》稱其為「肉芝」、「視肉」、「土肉」、「聚肉」、「封」等。
「不明生物體」究竟是什麼仍然眾說紛紜。由於未見關於此物系統研究的論文發表,現將民間及新聞報道的主要觀點總結如下:

(1)「大型黏菌複合體」
1992年8月22日陝西周至縣渭河灘發現的樣品在陝西省及西安市科委的策划下,由西北大學生物系組織了生理、動物、植物、細胞、微生物、真菌、醫藥等方面的13位專家教授進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報告認為,此生物體是在秦嶺山中生長,因山洪暴發沖入渭河,被人發現撈起。專家們在「不明生物體」的實驗研究報告中將其命名為「特大型罕見粘菌複合體」。

(2)並非黏菌複合體
中科院微生物所形態學專家邱曉嵐*研究發現:該物體體內含大量的水;火燒,有嗆鼻氣味,估計有醛基、醇基或輕基成分;沒有蛋白質反應,也沒有核酸反應。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郭英蘭把號稱是太歲的東西進行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卻看不到任何細胞結構,也未見真菌的菌絲或者抱子這類結構。

(3)高等真菌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白玉華教授將」太歲」切片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其體內具有菌絲,初步確定為高等真菌。

(4)難以給這個生物冠名
中科院廣州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李泰輝表示,雖然「太歲」為黏菌群複合體的說法基本可以認定,但關於「黏菌群複合體」這一概念是非常模糊的,還不能清楚解釋「太歲」為何種物種,惟有通過分子系統分析,才能將「太歲」身上的秘密一一揭開。全球的科學家對於菌類的研究還非常有限,目前存在於自然界的包括黏菌在內的真菌大約在150萬一200萬種,科學界大約只對其中5%的種有研究,因此科學界依然還難以給這個複雜的生物正式冠名。

*答題者註:應為卯曉嵐
——戴璐,2007,《「大型粘菌複合體」黏菌和真菌多樣性的初步研究》,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另外:
蕈類屬於真菌,黏菌不屬於真菌,但是研究黏菌的都被稱為真菌學家,這是個習慣問題,不要太糾結。


有圖慎入!!易引起不適!!
看到這個想起來今天5月中旬看到的有關於本地出現太歲的新聞。
鑒於沒人上圖,那我就上一下

5月12日消息,表皮皺巴巴的,摸上去很粗糙;底部看起來像颳了毛的豬皮;內部細膩雪白如脂。昨日記者在泉州南安美林玉葉村看到這個怪物,它大如臉盆,沒頭沒尾,毫無氣味

「很多人說它是太歲,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家住玉葉村的楊女士介紹,這坨奇怪的東西,是她丈夫林先生從溪邊撿回來的。記者看到這坨怪物直徑約40厘米,高約15厘米,表皮皺巴巴的,看起來像動物大腦。

用手觸摸怪物表皮,就像摸到粗糙的砂紙。怪物部分表皮破損,內部的「肉」看起來雪白細膩,捏在手上很韌,不容易捏碎。更奇怪的是,它的底部看起來像是颳了毛的豬皮,這層像豬皮的表皮很薄,卻韌性十足

「老人們都說可能是太歲。」楊女士說,大家都不認識這怪物是什麼東西,不少老人認為這是極其少見的太歲。太歲又稱肉靈芝,科學家稱它是一種特大型罕見黏菌複合體。在中國文化典籍中,多有太歲的記載。

 5月11日,泉州網-東南早報報道了南安美林玉葉村林先生在村裡撿到一坨臉盆大小、疑似太歲的怪物,引起眾多市民關注,廈門的研究人員還特意趕到林先生家中取樣研究。還有人跑到林先生家中,欲購買怪物。

  昨日下午,研究人員初步判斷,怪物是一個生物體,主要是類瓊脂多糖體結構,有觀察到少量單細胞個體。

各地出現的奇形怪狀的太歲(1)
  【兩男子欲買回去「研究」】

  5月12日上午,兩名自稱是福建某科技研究公司的男子,輾轉聯繫到早報記者,他們表示想研究一下林先生的太歲。

  在林先生的家中,一名孫姓男子對怪物進行觀察,並取出一小塊放在開水裡泡,隨後又拿打火機燒灼。

  孫姓男子說,他們見過很多種太歲,但與林先生的這塊不大一樣。其他太歲放在開水裡泡,很容易化開,但林先生這個不會化;太歲經過燒灼,會產生肉類、毛髮燒焦後的氣味,林先生這個氣味有點不同;且林先生這塊「太歲」肉太嫩,而他接觸過的其他太歲肉質比較韌,難以撕扯開。

  「它的生物特徵很明顯,有研究價值。」孫先生認為,至於林先生的這坨怪物是不是太歲,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鑒定。

  隨後,與孫先生同行的男子表示,想把這怪物帶回去「研究」,讓林先生出個價錢,「價錢合適就買走」。

  【價錢沒談成 留下聯繫方式】

  「你比較內行,你出個價吧。」林先生說,他也沒法確定這坨怪物究竟是不是太歲,也不知道它的價值。

  「現在還沒法確定是不是太歲,他如果出個八千、一萬,我們覺得合適就收了。」在林先生家門口,孫先生對記者說。

  雙方都不願意說出自己心中的價錢,雙方就此僵持起來。談了半個多小時,孫先生和同伴留下林先生的聯繫方式後離開了。

  早報相關報道見報後,還引起其他不少市民關注。他們有的說,對太歲有研究,想找林先生了解情況。也有幾名讀者來電錶示,欲向林先生購買疑似太歲的怪物。有一位男子說,他家有位癌症患者,需要用太歲治療。

  【廈門研究人員前來取樣】

  5月12日中午,在廈門做生物研究工作的雷先生聯繫記者說,他們想研究一下林先生撿來的疑似太歲物品,要取些樣品。

  抵達林先生的家後,雷先生在徵得林先生的同意後,對怪物進行觀察研究,並取了部分樣品準備帶回研究室進一步研究。隨後,雷先生請林先生帶他到發現疑似太歲的地方。

  林先生是在玉葉村一菜地旁的土路上撿到的怪物。這個地方有一堆建築垃圾,林先生說,當時他看到幾個孩子在用石頭砸它,覺得好奇,就將它帶回家。

  「很明顯,這裡不是它的原生地。」雷先生和同伴詢問林先生是否知道怪物的出處,但得到否定的答案。

各地出現的奇形怪狀的太歲(2)

  【主要是類瓊脂多糖體結構】

  昨日下午,雷先生向記者介紹了他初步的研究成果。

  「根據樣品,初步判斷是一個生物體。」雷先生介紹,這個怪物樣本顯示,它主要是類瓊脂多糖體結構,也就是俗稱的「瓊脂」,在沸水溫度下會融化。但是還不明確是動物或植物。

  雷先生把樣品放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大多數結構不具有生物細胞組織,有觀察到少量單個細胞個體,有完整的細胞壁。但具體情況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雷先生介紹,太歲是流傳民間的說法,並沒有明確的物種定義,古代科普知識和資訊都不發達,老百姓看到很害怕,就誤傳很多的鬼怪傳說。

  其實傳說中的太歲也是一種簡單的原始生物,它在自然界有頑強的生命力。其主要成分是類瓊脂多糖也就是瓊脂,並沒有傳說中的營養功效,但這種黏菌複合體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可以吞噬和抑制其他細菌生長。

膽小勿入!泉州驚現似太歲怪物

泉州村民撿回疑似太歲怪物 有人慾購買治癌症(圖)_新浪廈門



種種跡象表明,真身就是

…………………………………………

史萊姆,學名slime
以下摘錄自百度百科

史萊姆(Slime,スライム),即黏(液)怪。其詞原指污泥和動物分泌出的黏液——一灘軟趴趴蠕動前行的爛泥狀低等怪物,正是黏怪的原始形象。
黏怪生存於下水道等富含濕土的地下陰暗區域,以吞噬老鼠等小型生物為生,主要攻擊手段是噴射酸液腐蝕目標。由於長期處於污濁潮濕環境,它們吐出的酸液中往往含有一些不明成分,在損壞金屬製品外還有可能使生物患病。
黏怪如何進化產生,至今仍然是一個迷團。雖然分裂生殖是黏怪的主要繁衍方式,但很難解釋其最初由何而來。這種奇異的生物,根本就是活化的泥水混合物,受到劍砍斧劈開後會隨即癒合,只有元素與魔法的力量才能將之毀滅。
黏怪移動緩慢、攻擊力微弱,智力低下只通過本能來行動,但在冒險旅程中卻是一種非常麻煩的生物。一般的物理打擊對黏怪完全無效,即使花費偌大力氣用魔法將它們消滅,在化為一地碎泥屑土的屍骸中,也不會撈到什麼好處。
黏怪活動的地方衛生狀況極為惡劣,令人作嘔的腐爛污垢與難聞氣味充斥其間。無論修復被黏怪酸液腐蝕的裝備,還是治療感染疾病的藥品,都要消耗掉大把金幣,對靠任務賞金與尋寶維生的冒險者來說, 黏怪無疑是種能避則避的討厭東西。
總而言之,作為史萊姆雛形的黏怪,雖然性質奇異,卻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影響力,不過是眾多奇幻生物中的普通一員。


家裡得到過一片兒,乳白質輕、黏滑無嗅,浸在水裡,撒入白糖和少量秸稈,成功養活,大概半個月就會發生新的一層,浮於水上,爾後漸漸沉底與母體堆砌融合,發酵後的水像格瓦斯(毛子的一種發酵飲料),人飲下無異樣,推測有酵母共生。
樓下有朋友指出這是茶菌,謝謝 @賴森 !


不明白題主為何會想到把這問題歸納到飛機杯中


我想起小時候看《山海經》,是插畫版的,裡面有介紹到神仙吃的一種肉,長著眼睛,神仙要吃就切一片,切過的地方又能自己長出來,這和以上答案所說的太歲的某些特徵挺符合的~


我只是有一點疑問,這東西難道是中國特產嗎?我特意去 Google 了一下,找不到任何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國家有發現或報告過類似的東西。而在我們中國不但有新聞,有樣本,還有研究,有論文,但沒有人能說清楚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這是怎麼回事呢?

=============================
評論有說要列出 google 的過程。我是這樣 google 的:

首先我搜索 太歲 英文

無果,不知道它英文是啥。
然後我又搜索 「太歲 國外 研究」

這個關鍵字內容比較多,第一個太歲專訪 劉志軍
太歲專訪:中國太歲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劉志軍
他在youtube上的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6wNCD981M

視頻上可以看出,他用臉盆等器皿養殖了很多大大小小外形各異的,他統稱為太歲的物體。在他的描述中,他養殖的太歲會呼吸,會排泄,有凈水作用。而且他還有鑒定證書來證實他養殖的太歲有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他還有養殖專利技術。

第二條
本報消息傳到了國外 美國科學家要為太歲鑒定身份(圖)_新聞中心

後略
2005年的新聞。然後我搜索了這位叫 邱聲祥 | LinkedIn 的專家。

他在 邱聲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院 的檔案

但除了那篇新聞,沒有找到他對太歲的研究。或許在 Samuel Qiu - Publications 和 Samuel Qiu - Publications 這裡有?啊。。。看不懂 T_T

第三個是純廣告 ....第四個看上去不可信..第五個,第六個也是質疑為什麼國外沒有。後面的就不看了,基本上都是轉帖的內容一樣的,說太歲是什麼的文章。

然後我又搜索

然後我去看了看 果殼的這個 關於太歲真相的調查報告 裡面有三篇論文,看時間都是2007年的,但是我打不開鏈接.
然後我查 黏菌複合體 英文
有個翻譯比較像 -- Large Myxomycete-like Complex,我就順著google,然後看圖片,沒有找到像在中國發現的那種個頭巨大的 黏菌複合體 - Google 搜索,都是一些類似 slime mold - Google 搜索 這樣的。看上去這種 感覺起來像是肉質,形狀各異,會呼吸,會排泄,可以用水養殖,具凈水作用,有多種營養成分,能治癌症等疑難雜症,個頭巨大,被發現的時候通常在潮濕的地下,發現後通常養在水裡的不明生物體 似乎是中國特產。


擦,第一反應是《冒死記錄中國神秘事件》里的「太歲」,然後雞皮疙瘩就起來了。


小時候經常吃,外婆用腐乳的玻璃瓶養的,有止咳的作用。半透明狀,只要一小片放入容器,加適量水(暫定為水,其實我也不清楚有沒其他什麼液體)泡著養。我看外婆經常往裡面加茶葉和白糖,好像在喂太歲食物,它就會依容器的型一層層的長,時間長了能發滿整個瓶子。每次咳嗽外婆都會揭開一兩層放到碗里給我(小時候體質不好,外婆會用各種土秘方給我治咳嗽),酸酸甜甜的很好吃。有時候用得剩最後一層了就密封起來放一段時間,過段時間看,它又發滿了。我們家鄉有另外的叫法。


就是都不知道是啥 中國人煮煮就敢吃的一種東西


咦,發現一個之前感興趣的問題。
山海經裡面這麼說的「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神靈所生,其物異形,或夭或壽,唯聖人能通其道」。
然後本草綱目裡面再說「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就搞的好像這玩意兒有什麼長壽奇效似的。
不過要注意了,此太歲和「太歲頭上動土」的太歲指的既是同一個東西也不是同一個東西。
為啥這麼說呢?
史料記載,太歲是古人假定的一個天體,它和歲星(木星)運動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歲到了哪個區域,相應的就在哪個方位地下有一塊肉狀的東西,它就是太歲的化身,在這個方位動土就會驚動太歲。這就是「太歲頭上動土會有災禍」的由來。
按照這個說法咱現在的定義也太寬泛和模糊了對不對?

哎不想複製黏貼了,把生物谷里的鏈接甩出來給你吧。
組圖:圖解神秘太歲真面目

扯點別的,初中時期有看過那多寫的《亡者永生》裡面主要講的就是太歲。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此書腦洞很大,雖然鬼扯但好像是那麼回事兒。
內容大概是爆發了一種內臟會爆炸的疾病,主角捲入其中,原來內臟會爆炸是因為細胞瘋狂增長引起的,主角查啊查發現這個病還和現代大牛以及日本731部隊的實驗有關。在作者的腦洞之下,原來內臟爆炸是因為內臟太歲化失敗。這也就解釋了為神馬太歲老是一坨一坨像大腦像內臟。。。。然後小說的大boss好像是一個抗日時期太歲化成功的大腦。。。。。。。。。。。。(作者也是蠻拼的)

後半部分跑題了,題主不滿意的話可以摺疊哦。


看了大家的回復,感覺沒有集大成、權威者。
我也就提供幾個論文資料,供後來大神參考。

說兩個觀點:

1,學術上對大型黏菌複合體(或肉靈芝、太歲)研究不多;或許是因為其複雜性、稀有性,難出成果。但公眾對其獨特的增強免疫、抗癌性已達成共識。
並且有科研專家支撐:
(1)Lin ZB et al / Acta Pharmacol Sin 2004 Nov; 25 (11): 1387-1395
論文題目「Anti-tumor and immunoregulatory activities of Ganoderma lucidum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s 」,兩位作者來自北京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基礎醫藥科學學院。文章肯定了肉靈芝的抗腫瘤和免疫調節作用並提出可能的作用機理。
(2)The anti-tumor effect of Ganoderma lucidum is mediated by cytokines released from activated macrophages and T lymphocytes._百度學術,題為「The anti-tumor effect of Ganoderma Lucidum is mediated by cytokines released from activated macrophages and T lymphocytes」,98年發表在IJ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作者是一群中國人,沒看見作者單位(沒錯,一群,有6個作者)。主要觀點:肉靈芝(Ganoderma Lucidum)具有抗癌性,並且是由於肉靈芝中子實體(fruiting budies)的多糖增強了人體單核巨噬細胞(monocytes-macrophages)和T淋巴細胞(T lymphocytes)的細胞活素(cytokine )生產。


2,國外還是有人研究的,這東西就好比石油、煤炭之類,假以合適環境、時間,就有可能形成(這是我個人觀點)。但稱呼可能不一樣,搜索起來麻煩,Google學術了一下,有一點資料。
(1)Antitumor and antimetastatic effects on liver of triterpenoid fractions of Ganoderma lucidum:...題為「Antitumor
and antimetastatic effects on liver of triterpenoid fractions of
Ganoderma lucidum: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isolation of an active
substance」,作者是三個日本佬,主要研究了肉靈芝中三萜成分(triterpenoid fraction)對於肝臟的抗癌和抗轉移性的作用機制並分離出一種有效成分。文章稱肉靈芝中的三萜成分能夠抑制早期脾中固態癌的增長和肝臟中的轉移,以及第二階段肝和脾中的轉移性癌增長(實驗是在植入了Lewis鼠源性肺腺癌細胞(Lewis lung carcinoma ,專有名詞)的老鼠上進行)。並且,研究發現抑制癌增長和轉移可能是因為三萜成分能夠抑制由癌引起的血管再生術(angiogenesis )的減少。最終分離出這一切神奇特性的一種有效物質: Compound I(不要問我是什麼,我TM也不知道%&>_&<%)。
(2)Isolation of an actomyosin-like protein complex from slime mold plasmodium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 complex into actin- and myosin-like fractions,題目為「Isolation of an
actomyosin-like protein complex from slime mold plasmodium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 complex into actin- and myosin-like fractions」,由兩位老外(Taylor, Edwin William, M. R. Adelman)於1969發表在《Biochemistry》上。這篇論文我不肯定是研究咱們今天討論的肉靈芝的,只是涉及到」黏菌複合體「。主要研究的是對一種類肌動球蛋白黏菌複合體(actomyosin-like protein complex from slime mold plasmodium)隔離並分解為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成分。


本人程序猿屌絲一枚,非生物專業人才,只因今天中午騰訊新聞上看到遼寧農民山上獲得140斤「太歲」 每斤價值1萬元這則新聞,回憶起之前好友 @楊婷 跟我提到過這東西,遂興起而查閱資料。答案中難免有理解不妥之處(於是才在括弧中附上原文辭彙嘛),多多包涵哈……


雖然在全國各地出土的「太歲」中有魚目混珠的,但其中也有不少確實是古書中所描述的太歲,據研究表明太歲不具有一般生物的細胞結構,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拍照顯示,它是一種類似於高聚物的高分子網狀結構組織,通過質譜儀分析,其高分子骨架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醇等物質。由於其高分子骨架結構特徵,它能對水起到一定的凈化作用。


原來命犯太歲就是命犯蘑菇


太歲頭上動土,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太歲又稱歲陰。是古代漢族人民在天文和占星中虛擬的一顆與歲星(木星)相對並相反運行的星。爾後,演變成一種神祇信仰。並且,漢族民間傳說太歲運行到哪,相應的方位下會出現一塊肉狀物,是太歲星的化身,在此處動土,會驚動太歲,所以漢族俗語有「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一說。

唐代《酉陽雜俎》一書記載:「有個叫王豐的人,於太歲頭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牛,蠕蠕而動,遂填,其肉隨填而長。豐懼,棄之。經宿,長塞於庭。豐兄弟奴婢數日內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說的是王豐,在挖坑時,發現一塊和牛一樣大的肉,還會動,把肉割了還會長出來,王豐一害怕,就丟了,經過一晚上的忙碌後,那些被割下來的肉團埋在了自家的庭院里,在之後的幾天,王豐的兄弟和奴婢全部突然死亡,只剩下一女。


某些人 吹牛別吹上天了 你吹一堆提高免疫力 抗氧化之類的時候是不是上頭了?
調節體液酸鹼度是什麼鬼?還抗結核?抗不抗HIV?還那麼多人點贊?我覺得你們還要學習一個


黏菌可不是細菌哦。
我看了其他人的回答,有幾點要說明一下
首先,黏菌不屬於動物,植物和真菌。
一般認為太歲是黏菌複合體
關於黏菌的運動,消化,排泄和生殖方式並不明確。
世界各地有不同的黏菌,各種各樣的,據說有嗜熱,嗜酸等等。
我也養過黏菌,是在秋天雨後爛樹根底下發現的,大概有半瓶礦泉水那麼多,是白色的一團,手感像膠質。把放在水裡面,水就一直清澈,不會變臭,非常神奇,我猜測它可能是分解微生物為能量。而且它有自己的喜好,我把這一團黏菌放在空魚缸裡面,然後放不同的食物。鹽汽水啊,啤酒啊,冰糖啊,小昆蟲啊都放過。它特別喜歡啤酒,索性整個一團都爬到啤酒瓶子裡面了。準確說法是像蛞蝓一樣蠕動。分開來會自己合起來,感覺很像橡皮泥。就這樣過了兩三個月,我把它放了回去。來年有次路過,這塊黏菌已經變成了一塊固體不動了,可能是死了 ,我也沒撥弄,再後來就沒見過了。
俗話說的太歲頭上動土指的就是開工的時候挖到黏菌了, 古時候認為這是不吉利的,工程一般就不會繼續了,還要祭拜天地什麼的。
吃太歲長命百歲包治百病則是無稽之談,切莫相信。如果有有興趣捕獲黏菌的同學,請在雨後腐殖質比較多的地方尋找。


會不會是細胞向動物進化的過渡性產物。。。我一直懷疑肉怎麼來的


想起一個節目——————————《走近科學》


推薦閱讀:

TAG:冷知識 | 中藥 | 生物學 | 中國古代文化 | 真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