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曆法和公曆曆法哪個更有優越性?


首先指出一點的是要明確優越是什麼?不同的曆法針對不同問題各有各的優越之處。對比公曆和農曆,也是如此。公曆相對農曆來說最大的優勢是曆法年的穩定與平均,每曆法年的長度是接近的,最多相差一天,這樣對於財務統計生產安排等具有年的時長穩定的優勢。而農曆作為陰陽曆,具有曆法月的時間穩定平均的優勢,曆法月長相差最多一天,但這一優勢相對公曆並不明顯,而由於閏月的存在,年時長變得不穩定,農曆做到的是歲時長的穩定(兩個冬至的間隔)。以上介紹的是公曆的優勢。下面介紹農曆的優勢,農曆是一種更貼近天文歷的曆法,它的制歷思想就是上合天象兼顧四時。在關係到天文現象的方面,諸如月相,日月食和潮汐等方面更方便。
人類早期的曆法更接近天文歷,因為天文關係到氣候潮汐等各方面,對於農業生產更有指導意義,但隨著社會發展,時間均勻性對於生產有更大的重要性,曆法逐步脫離原先天文歷的面目。現在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公曆還能適應氣候變化的周期,一旦人類走向宇宙,那麼公曆中的天文歷因素也會變得沒有意義,這是曆法發展的趨勢。
我很喜歡農曆,因為我是個在地面上觀測的天文愛好者,它很有用,不過對於在辦公室里安排工作的人來說,還是公曆更實用點,畢竟不想年度報表因為今年比上年少個閏月而顯得業績下滑吧。


以下是飛蠓的科普文章《農曆新年話農曆》:

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曆(格里曆)和農曆,都屬於一個叫「曆法」的東西。所謂曆法,通俗地講,就是安排與協調年、月、日以明確一個時間序列的法則或者說制度。曆法的制定,雖以天文學為基礎,但嚴格意義上講屬於「約定俗成」即文化範疇,而不屬於科學範疇(天文學上用以確定時間序列的東西叫「儒略日」,不分年月,逐日排列)。所以,說某個曆法科學或者不科學,沒有意義(網上歷改人士動輒稱自己的曆法比格里曆科學,對此我一概嗤之以鼻)。


曆法的制定依賴於天文學觀測,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年、月、日這些生活概念最初產生就是基於天象觀測的,比如太陽兩次升出地平線相隔時間為一日,傍晚時月亮兩次出現在西方地平線上相隔時間為一月,天狼星和太陽兩次一起升起相隔時間為一年等等。但是,即便是最粗疏的觀測也能發現,年的長度、月的長度和日的長度並不是整倍數關係。現在我們知道1回歸年=365.2422日,而1朔望月=29.5306日,對於古人來說,無論怎麼安排都不可能讓年月日和天象嚴密吻合,所以只能是盡量安排曆法年(簡稱歷年)和曆法月(歷月)的*平均長度*和回歸年、朔望月的長度相接近,使得年月日儘可能地吻合天象不至於偏離太遠。這裡這個「盡量安排」就體現出古人的文化差異了。


不同文化區域的人們制訂出各自的曆法,這些曆法大致可以區分為三類:太陰曆(只考慮月亮也就是太陰運動規律和曆法相協調的)、太陽曆(只考慮太陽運動規律和曆法相協調的)和陰陽合曆(同時考慮太陰和太陽運動規律並協調二者關係的)。伊斯蘭教曆法(希吉來歷)是典型的太陰曆:太陰圓缺一次為1月,集12個月為1年,這樣1平年即為354曆日,完全不考慮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所以伊斯蘭教的齋月(希吉來歷的9月)在公曆中飄忽不定。現行公曆(全稱叫格里高利曆 Gregorian calendar,簡稱格里曆,施行於1582年10月15日)是典型的太陽曆:平年365曆日,每400年置97閏日,閏年366曆日,完全不考慮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很難讓人把它的「月」和月亮聯繫起來。

而我們日常所謂農曆,其基本成分有兩個,一個歷月,一個節氣,前者體現出太陰曆的特點,而後者體現出太陽曆的特點,所以稱其為陰陽合曆。先說歷月,按農曆規則,一朔望月即為1歷月,上文提到,1朔望月=29.5306日,這就意味著一歷月長則30日,短則29日。顯然,如果機械累計12個歷月為1歷年,則農曆就會和希吉來歷一樣成為太陰曆,那樣的話,咱們就有幸大夏天過大年初一了。以農業立國的中國古人為避免出現這種尷尬局面,就必然要考慮設置閏月,即在正常的1年12個月之外,某些年份額外增加1個月,通過19年7閏的辦法,可以調整1歷年平均長度為365.2469日,與1回歸年長度相差無幾,這樣可以確保大年初一在冬季度過。


那麼,怎麼安插閏月呢?按現行農曆規則,這取決於二十四節氣。在天文學上,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在天球上畫了一個大圓圈,這個圈叫「黃道」,地球的赤道平面在天球上也截出一個大圓,叫做「天球赤道」,黃道和天赤道有兩個交點,一個上升時交點,叫春分點,一個下降時交點,叫秋分點,這兩個點在黃道上相隔180度,從春分點沿黃道逆時針90度有一個點,這個點叫夏至點,從秋分點沿黃道逆時針90度,這個點叫冬至點。太陽沿黃道過夏至點時,其直射點在北回歸線,過冬至點時,其直射點在南回歸線,過春分、秋分點時,其直射點在地球赤道上。黃道上兩分兩至這4個點全世界公認,但在古代中國,黃道上共分出24個點,從冬至點開始每隔15度一個點(這種劃分法叫做定氣法),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太陽在黃道上依次經過這些點的那一天就叫做「氣」,其中小寒、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稱「節氣」,而冬至等稱「中氣」,合稱「二十四氣」,俗稱「二十四節氣」。


按現行農曆規則,在兩個冬至日之間,如果是12個歷月,則當年不需要置閏,如果有13個月,則需要置閏(原因下面解釋),具體辦法是,從上年冬至所在歷月開始選擇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歷月為閏月,其名稱為其前一個月的名字加「閏」字。舉例來說,2008年(戊子年)冬至日為當年的十一月廿四,2009年冬至是當月初七,如果不加閏月,則順序排下來是己丑年十二月初七,因為要保證冬至日在當年十一月(按古代中國傳統,一年十二個月按地支排序,冬至所在月為子月,次月為丑月,依次類推。中國傳統曆法中以寅月初一為歲首的曆法稱為「夏曆」,這樣一來,夏曆中冬至所在月必須為上年十一月,而現行農曆屬於夏曆),所以需要在從甲子年十二月(不含)開始到己丑年冬至所在月之間的11個歷月中找一個倒霉蛋充當閏月,根據月球運動表和太陽運動表,我們很快查到己丑年五月之後的那個月只有一個小暑(在當月十五)節氣,沒有中氣,好,就是它了,「己丑年閏五月」。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五月之後的第四個月也是只有一個節氣(寒露)而沒有中氣,但因為不是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所以很幸運有自己的正式名字「己丑年八月」。談到這裡我們就明白了,所謂「二十四節氣置閏」只是人為規定的用來置閏的一個辦法而已,看起來很「科學」,但本質上不過是建立在科學已經預測出來的事實基礎之上的一種人文關懷罷了。


不過,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置閏規定,節氣成為農曆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正是因為二十四節氣的不可或缺,再加上二十四節氣完全反映太陽的周年視運動(這顯然利於農事安排),所以,它體現了的是農曆中的陽曆成分。農曆就是因為它即包含太陰曆成分又包含太陽曆成分,所以才被稱作「陰陽合曆」。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制定中國傳統曆法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而且在古代,歷算家們還要用預測日月食的辦法來驗證曆法的「合」與「不合」,顯然這非得精確掌握、預測日月位置才能做到。明代以前,中國的傳統做法是這樣的:觀測一個周期(例如三五年或七八年)的日月位置,根據這些原始位置數據整理出一次差、二次差乃至三次差計算表,然後用這些基礎計算表通過外推法或插值法預測未來時日的日、月位置,再根據這些位置來排定年月日次序,並預測日月食以做校核。如果日月食不準,要麼基於天人感應理論歌功頌德說當朝帝王德感天地、上天取消日月食抑或危言聳聽稱天降警示有佞臣出,要麼就要重新來過。這中間在數學運算上有進步,但大的框架是這樣的,沒有突破,所以中國天文學在這幾千年里進步並不是很大。


直到明朝末年,因為依前元郭守敬所定曆法預測日月食連連失誤,無法再拿老天爺矇事,所以只好重訂曆法。這時候西方傳教士已經和中土有所接觸,初步了解歐洲天文學成就且已經受洗為基督徒的徐光啟就建議請西洋人協助修歷,而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等人也恰好想藉此機會打入我朝內部,所以雙方一拍即合,合作修歷。置閏法則什麼的文化方面的規定還是從舊,但用來預測日月位置的演算法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從中國傳統的代數法改為西方的幾何法。包括小到分圓周為360度大到哥白尼理論某些學術觀點在內的歐洲天文學基礎知識第一次大規模地被引入中國。1634年新曆書編成,取名「崇禎曆書」,因為當朝內憂外患,沒有來得及頒行就垮台了。清軍入關後,湯若望把崇禎曆書進行刪改取名「西洋曆法新書」,呈交新的統治者,急於確立文化統治地位的清統治者將其命名為「時憲歷」,於1645年頒行,乾隆年間又進行了修訂(1742年),引入開普勒第一第二定律等西方天文學較新成就,並改稱「時憲書」(避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諱)。辛亥革命後,新政府採用格里曆,並以民國紀年,傳統曆法遂廢,唯民間用之,稱「舊曆」。新中國成立後,舊曆逐漸改稱農曆,歷年農曆曆書均由紫金山天文枱曆算室發布。


回過頭來再說說「曆法」。曆法摻雜一些文化傳統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曆法本質上是安排年月日的一種規則,當然越簡單越好。從計算機處理的角度出發,格里曆顯然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其中的一些人為的安排也不是絕對不能容忍,所以我估計這個東西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雖然歷改人士依舊會提出一個又一個自認為「無比科學」的曆法改革方案。

2015年的農曆春節,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

據新華社2月18日電稱,農曆乙未羊年春節是1986~2033年這48年中的「最晚」春節。查萬年曆可知,1985年春節是2月20日、1996年春節是2月19日、2034年春節是2月19日,2015年的春節同樣為2月19日,勉強算得上是這48年間最晚春節。我們還記得,2012年春節是1月23日,那麼,春節日期為什麼會在公曆的日曆里跳來跳去?春節的公曆日期有沒有規律可循?理論上最晚春節會出現在2月的哪一天呢?最早的春節呢?

第一個問題要從我們國家現行的曆法體系說起。在辛亥革命以前,我們國家一直使用中國傳統曆法;辛亥革命後,孫中山發布政令規定,採用全世界通行的格里高利曆(公曆)為國家曆法。但傳統曆法在民間依然根深蒂固,尤其是農村或其他較封閉的地方的老百姓都更願意按舊曆安排生活。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里開頭第一句話就是「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這反映了當時的實際情況。1913年7月,內務部總長朱啟鈐呈文提議定農曆元旦為春節,「凡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給假一日」,得到時任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的批准,從而變相恢復了傳統曆法在中國的合法地位。新中國成立後,雖然再次確認採用格里高利曆為國家曆法,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於1949年12月23日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也等於承認了傳統曆法的地位。因此,我國在事實上形成了兩種曆法並行的局面,我國出版的日曆上往往均標註公曆和農曆兩個日期。順便說一句,中國傳統曆法是陰陽合曆,很多人就把日曆上同一天標註的農曆和公曆誤認為是陰陽合曆,這是不對的。陰陽合曆指的是農曆的曆書中,既有以月亮運行為依據的大小月安排,也有以太陽運行為依據的二十四節氣安排,看傳統的曆書就能一目了然。


傳統曆法按實際月相規律設定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那麼,就算某一年全是大月,一年最多也只有360天,與1回歸年長度365.2422日差別不小;所以必須在某些年份里多安排一個月(即所謂閏月),使農曆年的平均長度儘可能接近1回歸年的長度。舉例來說,中國曆法曾長期使用「19年7閏」的置閏方法,19年內一共是12×19+7=235(月);已知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是29.5306日,則19個農曆年=235×29.5306=6,939.691(日),平均1農曆年=6,939.691÷19≈365.2469(日)。與回歸年的長度相差約0.0047日,相當於200餘年才出現1天的誤差,精度相當高了。


閏月制度的引入雖然使傳統曆法中1年的平均長度以很高的精度接近回歸年的長度,但某些年份12個月,某些年份13個月,又造成具體的年份里一年的實際長度相差很大(平年353~355日,閏年383~385日)。相比較而言,公曆的年長度要均勻得多(平年365日,閏年366日),所以農曆中那些特定的日子,如正月初一,就會在按公曆編製的日曆里飄忽不定。當然反過來也一樣,如果我們用農曆編製日曆,同時標註公曆日期,也會發現公曆的特定日期(例如1月1日)在日曆里飄忽不定。


所以,春節的日期在日曆上跳來跳去的原因,就是由於中國實際上並行著兩種曆法,而兩種曆法的年長度相差甚遠的緣故。同時,由於19年內大約7個閏月的置閏現象(請注意:中國傳統曆法自唐麟德歷之後就已經取消閏周制度了,改采「無中氣之月為閏」制度,所以這裡只能說是現象,不能說是規則)使得19個農曆年的總長度非常接近19個公曆年的總長度。所以總的來說,某年春節所在的公曆日期往往與19年前或19年後相同(1985年是個特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萬年曆驗證一下這個現象。


那麼,春節日期在公曆日曆中跳躍的範圍是相對固定的嗎?

答案是肯定的。春節最早不會早於公曆的1月20日,最晚不會晚於公曆的2月21日。


怎麼知道這一點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現行農曆中規定冬至日所在的月為農曆十一月——原因很簡單,農曆中12個月份從冬至日所在月開始,依次以十二地支命名:冬至所在月為子月,次月為丑月,第三月為寅月,余類推。自漢太初曆以後,除極少數時期(王莽、魏明帝、武則天和唐肅宗等)之外,大多數曆法以寅月為正月,所以子月(冬至所在月)即為農曆的十一月了。


其次,我們知道冬至日在公曆里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最早是12月21日,最晚是12月23日。如果某一年冬至日為公曆12月23日,且當天是朔日(當日為農曆十一月初一);如果接下來兩個農曆月都是大月,則次年2月21日為下一個農曆年的春節。同樣,如果某一年冬至日為公曆12月21日,且冬至次日為朔日(即12月22日為農曆十二月初一);如果接下來的農曆月是小月,則次年1月20日為下一個農曆年的春節。


這是冬至日與朔日相互關係中的兩個極端情況,而根據現行農曆規則,這也是春節在公曆日期中的極限情況。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斷定,公曆中春節出現的最晚日期是2月21日,最早日期是1月20日。查萬年曆可知,最近200年里沒有2月21日春節,倒是在1985年(乙丑年)出現了2月20日春節。網傳並經過核實,2月21日春節將在2319年(己亥年)出現;至於1月20日春節,在1901~2100年之間都沒有查到記錄,倒是查到三條1月21日春節記錄:1966年(乙巳年)、2061年(庚辰年)和2099年(戊午年)。


中國農曆(中國陰陽曆),自遠古時期就在中原地區使用,
西漢之後的曆法均有史料詳細記載。

古人在以術數之學,精心建立的天文曆法模型(以下簡稱模型)中,推算日月五星的運行,並給出一些日月食預測,占星...
指導農耕、時令自是不在話下,堪稱那個時代科技含量最高的工作。
遺憾的是,這些模型由於沒有類似西方的物理學支撐,導致誤差不斷,每隔幾十年(一般是朝代更迭)便需要小幅修正一次模型,最終沒有進化為天體模型,而是被取代。

自西漢以來記載的模型有上百種,每次更換曆法之時,會略有日期偏差。
宋元明時期,這種基於數值的模型發展到了極致,是中國古代數學的巔峰。
直至明末清初,有識之士(徐光啟等)發現西方的天體物理模型的精妙,進而重修曆書,隨即西方曆法取代古法成為計算天文曆法的核心理論,傳統曆法退出核心層。
民國,官方將西曆定為正式曆法,延續至今。

西方曆法的簡易性, 幾百年來全球的普遍接受情況,農曆式微 屬必然現象。
農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承載了一部分過去的記憶。
兩者(西曆和農曆)共同組成了當前對時間的認識。


個人覺得農歷其實更好!
從天文學角度來看,農歷作為陰陽歷,同時兼顧日月運行。一個月對應月亮繞地球轉的週期,這樣古人只需晚上看月亮的形狀就大概知道今日是甚麼日子。(你現在沒有時鐘知道今天是公曆哪一天嗎?)而二十四節氣則對應地球繞太陽公轉週期的一年來平分,農民據此知四季與氣候。可以說它結合兩個優勢,缺點就是計算閏月複雜,但普通人不用計算呀。
另外這個回答也解釋得很詳細 為什麼外國不用中國的農曆


我國傳統曆法複雜無比
對各種宗教儀式和農業生產生活有重大指導意義。
公曆也是如此。

但是相對來說,對於海民來說,舊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從歷史大潮上看。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這些功能掙越來越弱。

如果以後科幻一點,去別的星球的話,那麼陰曆和陽曆都沒啥意義。。。


現在秒的定義
秒的定義: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間躍遷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這個定義提到的銫原子必須在絕對零度時是靜止的,而且在地面上的環境是零磁場。

我預言,未來的計時間方式是物理曆法。
姑妄言之。


轉網上一個哥們的批判,供各位參考:

目前運行的公元歷,又稱「陽曆」、「西曆」,我國辛亥**後開始使用,但是多少年來,公曆在我國從來沒有獨立運行過,我們使用的所有日曆基本都是公曆和農曆結合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公曆對於指導生產生活作用有限,單純的公曆是一種——

=============我是強調分割線==============

簡陋的!粗製濫造的!充滿人為更改的!曆法

=========================================

為什麼說是簡陋的,因為公曆和天文曆法相結合的只有一點,那就是回歸年,是地球——準確的來說是地月質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而其他的一無所有。

為什麼說是粗製濫造的,公曆中有年、月、星期三種間隔方式,我們先不說月,因為這是所有純陽曆不可避免的缺陷,而「星期」的劃分只是用了日、月和五大行星的名字,其實和「星」完全沒有關係。

至於人為的更改,就更是數之不盡,奇形怪狀,甚至懷疑世界上竟然有這麼腦殘的事……

公曆運行幾千年來,有時是十二月28天(古羅馬歷),有時是二月28天(儒略曆),甚至執掌曆法的大祭司可以決定在某個月之後加一個月,極端混亂,以至於出現過一年有445天的詭異年份。直到奧古斯都統一了羅馬之後,公曆才算走上正軌,但仍保留了二月28天、大小月不規律等「歷史遺留問題」。甚至在這之後,還出現了「三年一閏」的腦殘事件。


我不是搞天文或者曆法的,瞎說一點我的理解:地球上的萬物生長、能量的轉移、各種地理運動,除了潮汐之外,大部分都是受太陽影響的,是與太陽和地球的相對活動周期相關的。所以根據太陽活動規律來制定曆法(比如公曆),顯然比根據月球規律制定的曆法(如農曆),對人類活動會更有指導意義一些。

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變化規律相對來說更加直觀,這也許是為什麼我們的祖先首先發明了陰曆的原因吧。


我覺得你說得不對。我個人更喜歡農曆這種曆法,農曆是對於太陽與月亮綜合的調節,而新曆只是對於太陽的一個解釋。尤其是新曆裡面夾雜了太多關於宗教的成分,太多人為的決定因素。


以月亮周期為基本法則的是陰曆,以太陽周期為基本法則的是陽曆。


公曆幾乎是完全的陽曆,即使公曆中的月可以追溯陰曆的淵源,它和真正月亮周期的關係也極大被弱化了。
農曆則是陽曆成分較多的陰陽混合曆。它十分完善卻顯得有些複雜,包含三個部分:

  1. 月用來模擬月亮盈缺的周期,無閏月的情況下,12個月為一年。這是農曆中陰曆的成分。
  2. 歲用來模擬地球的公轉,天數為365.25什麼的。為解決年和歲的不匹配問題,於是置閏月,置閏的方法幾經發展,現在使用的是「無中氣置閏」。這是農曆中陽曆的成分。
  3. 節氣是將地球公轉軌道24等分後的節點。同樣是陽曆的成分。

我們口頭上常把農曆稱為陰曆,實在是個極大的錯誤。


農曆曆法 是根據觀察月亮周期得來的; 公曆曆法是根據太陽周期得來的。

看你的角度吧。
公曆曆法中一年的單位是基本固定的,而農曆曆法必須做出調整 (否則每年少11天)。
因為一年當中有四季, 所以個人認為公曆曆法 略給力。

不然的話,用農曆過了幾年,夏天都要1月份過啦!所以農曆必須調整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最冷的天在冬至之後,最熱的天在夏至之後?
為什麼古代中國沒有地心說與日心說的討論?
為什麼只有明天、明年,沒有明月、明星期的說法?
星座是按照公曆還是農曆?
我國各演算系統,有哪些反智,迷信,隨他怎麼弄的民間,商業,非科學態度解釋?它就沒有科學的,邏輯的解釋?

TAG:生活 | 常識 | 天文學 | 生活常識 | 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