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中脊的末端是什麼?東太平洋中脊是如何消亡在北美板塊之下的?
東太平洋中脊是如何消亡在北美板塊之下的?在擴張邊界與消亡邊界直接交匯的地方有沒有產生什麼特殊現象?
其實這不是問關於北美西海岸大範圍的山地和俯衝帶,這在為什麼美國西海岸的山脈被割裂為 3 條? - 地理已經有很多回答了。
但是在更小的尺度下,加利福尼亞灣那裡大洋中脊陷入俯衝之處的特定地點似乎無人提起。因為大洋中脊是岩漿升起、洋殼形成的區域,而俯衝帶是板塊俯衝消亡的地帶,那麼它們為什麼能在加利福尼亞灣直接連在一起,有沒有什麼有趣的現象發生?
謝邀。
首先,對於題主刻板的誤解表示遺憾。正是因為對於岩漿生成和岩漿規模的誤解,才帶來了這個題目。
澄清一下:
1.大洋中脊處並不是岩漿升起,而是地幔發生部分熔融後形成的岩漿房。
2.板塊俯衝處並不是岩漿消亡,而是板塊進入軟流圈時,所攜帶的水分使軟流圈發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漿。
3.板塊並沒有沖入岩漿地帶,板塊將繼續俯衝至軟流圈之下的地幔中發生混熔。
題主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解,那些半吊子的地理教師,半吊子的科普作者(比如馬前卒這樣的)要負很大責任。當然,某些類似地心穿越一類的「科幻片」也荼毒深遠。
至今為止,仍有大量的人認為地幔是液體。
敲黑板!!!!!跟我一起大聲念!
地幔是固體!
地幔是固體!
地幔是固體!
什麼?地幔對流說明地幔不是固體? 那蠟燭是不是固體?固體可以不可以塑性蠕動?
沒錯,地幔就是能以極其緩慢的速度蠕變的固體!!!!
現在,拿出拖鞋,誰再說地幔是液體,再說地下全是岩漿,就直接打屁屁打到他屁股變成液體為止!!!!
地下全是岩漿,岩漿你大爺!!!
好了,看這張圖:
圖片來源:Geology of Gems
告訴我這圖裡面哪裡是液體~
lithosphere岩石圈:固體。
asthenosphere軟流圈(地幔上部):固體。
magma岩漿:液體。
看清楚了木有!只有中間紅色的一小部分(就是那個蘿蔔狀的岩漿房)是液體!!
再看一下俯衝帶:
圖片來源:SUPPLEMENTAL LECTURE MATERIALS...
告訴我這圖裡面哪裡是液體~
lithosphere岩石圈:固體。
asthenosphere軟流圈(地幔上部):固體。
rising magma上升的岩漿:液體。
看明白了木有!這純粹是一個固體模型,只有俯衝板塊頂部的軟流圈發生了部分熔融,生成了少量的岩漿。反過來想一想,軟流圈要是液體,俯衝帶還會有地震么?
所以,題主關於大洋中脊俯衝的問題跟岩漿一點關係也沒有,是一個純固體模型。只要理解了固體,所謂消失或者特殊情況的疑問自然就沒有了。
看一下大標題,題主關心的問題有兩個:
1.大洋中脊的末端是什麼?
2.東太平洋中脊是如何消亡在北美板塊之下的?
先說第一個問題。大洋中脊的末端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沒有其他因素,比如俯衝帶,大陸裂谷,地幔柱等的影響,大洋中脊的末端就是自然減弱然後尖滅掉。打個比方吧,大洋中脊就像是地球的一條「傷口」,傷口裡面不斷有血冒出來填補裂隙。傷口的末端是怎麼樣的,大洋中脊就與之類似。下圖為全球洋殼的古地磁年代圖,圖中紅色越年輕,藍色越老,正中間黑色的線就是大洋中脊。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6%B4%8B%E8%84%8A
局部性的,比較短小的洋中脊通常是在拉張環境下形成,也就是洋殼被往兩邊扯而撕裂。比如南海和菲律賓板塊上發育的洋中脊。全球性的,上萬公里的洋中脊的形成很可能是與地幔柱,地幔對流等相關(並沒有找到文獻資料)。與之對應的,洋中脊裂開的動力目前已知的有兩種:slab pull model和ridge-push model, 個人翻譯先叫做洋脊推動模型和板塊拉動模型吧。這兩者並不是單獨出現的,而是同時都起作用,但是哪個作用佔主導地位,目前的研究並不清楚。
以南海的擴張為例,可以清楚的看到洋中脊的生成,擴張,以及最終沉寂的過程。
圖片來源:Li, C.-F., Lin, J., Kulhanek, D.K., and the Expedition 349 Scientists, 2015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Volume 349 http://publications.iodp.org
圖中藍色的虛線即為洋中脊。
圖中1至4 為南海洋殼(綠色線條中間的部分)沿著中脊線(藍色虛線)擴張的過程。紅色的線為轉換斷層/走滑斷層。紅色帶三角形的弧線為俯衝帶,三角形所指的方向為板塊傾斜的方向。
今天能觀察到的南海洋盆如下圖中紅色箭頭所示,是一個朝東北方向開口的喇叭狀-楔狀「過氣」洋盆。從停止活動至今大約有1500萬年了。
圖片來源:Hall, R., 2002.
Cenozoic geological and plate tectonic evolution of SE Asia and the SW Pacific:
computer-based reconstructions, model and animations.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4), pp.353-431.
早期的南海洋盆(以下稱為古南海)在台灣-巴拉望島(palawan)以東,與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緊緊相鄰。在巴拉望島(palawan)與海南島之間為歐亞大陸的陸殼。
圖片來源:
http://www.geoexpro.com/articles/2013/07/the-south-china-sea-enigma
隨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整個東亞地區形成了一個擠出-逃逸的扇形構造,華北-華南地塊被向東擠出,印支地塊被向東南方向擠出。兩者之間的速度和角度差,將巴拉望島和海南島之間的陸殼撕裂,地幔物質上涌,形成洋中脊。這就像是人的皮膚被划了一道口子,血湧出來在傷口形成血痂。
Tapponnier的經典擠出模型
圖片來源:http://www.geoexpro.com/articles/2013/07/the-south-china-sea-enigma
圖片來源:http://geologie.ens-lyon.fr/HERVE/diffusion-connaissances/diffusion-ASRR/Fig4.jpg
上面兩圖是實驗模擬結果和實際板塊運動的對比,可以看出來兩者相似度非常高。此經典模型也是讓大牛Tapponnier「封神」的重要成果之一。
因此,南海裂開形成新的洋盆:
圖片來源:Hall, R., 2002.
Cenozoic geological and plate tectonic evolution of SE Asia and the SW Pacific:
computer-based reconstructions, model and animations.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4), pp.353-431.
與菲律賓板塊典型的弧後盆地拉張環境不同,南海的海底擴張與青藏高原的碰撞緊密相關,裂開的位置位於陸殼上。因此洋中脊的末端得以保存下來,而不是俯衝到其它洋殼之下變成板片窗(slab window)。
圖片來源:Li, C.-F., Lin, J., Kulhanek, D.K., and the Expedition 349 Scientists, 2015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Volume 349 http://publications.iodp.org
關於南海洋盆最早裂開的時間大約為3000-3300萬年左右,也就是始新世的末期。而上面Li, C.-F., 2015用來表示多階段裂開的那幅四格圖(修改自Ru and Pigott, 1986的原圖)中時間標註有誤,如果是圖1的end of paleocene(古新世末期),則早了整整1300萬年。
圖片來源: http://www.geoexpro.com/articles/2013/07/the-south-china-sea-enigma
上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南海洋盆裂開時形成的最早磁條帶為C11,而C15,C16,C17則是屬於古南海洋盆的部分。其C11的年代為2945-3065萬年,與大洋鑽探 U1435孔中發現的不整合面時間相符。南海洋盆的裂開活動至約1500萬年前終止,同樣可以從上圖中看出,最年輕的磁條帶為C5c,相應的時間為1590-1700萬年。這時候的構造格局與南海裂開之前已大不一樣了:
圖片來源:Hall, R., 2002.
Cenozoic geological and plate tectonic evolution of SE Asia and the SW Pacific:
computer-based reconstructions, model and animations.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4), pp.353-431.
圖片來源: http://www.geoexpro.com/articles/2013/07/the-south-china-sea-enigma
古南海的洋殼大部分已經俯衝消減掉了,而新的南海洋盆在3300-1500萬年間裂開了大約600-700公里。其洋中脊的末端,就是題主所好奇的部分,向西南方向呈楔狀尖滅。
圖片來源:http://www.searchanddiscovery.com/documents/2015/30406pubellier/ndx_pubellier.pdf
圖片來源: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271726958_fig1_Figure-1-Topography-and-bathymetry-of-the-South-China-Sea-region-with-the-location-of
第二個問題:東太平洋中脊是如何消亡在北美板塊之下的?
為了消除誤解,還是重點討論一下普通洋殼是怎麼逐漸消亡的,俯衝的板塊能俯衝到什麼深度,以及俯衝板塊最後的歸宿。洋殼俯衝進入地幔,並不是馬上就全部熔融,其熔融或者混熔過程受溫度,密度,壓力等等因素的影響,非常緩慢。有的洋殼殘餘物甚至可以俯衝至下地幔,深達1000km以上。打個比方,人吃個飯,要消化完還得經過牙齒,胃,小腸,大腸折騰個一兩天呢(何況有的還消化不完,此句話自帶出場氣味)。地球要消化掉地殼那時間自然是海了去了。
圖片來源:Stern, R.J., 2002. Subduction zones. Reviews of geophysics, 40(4).
圖中注釋部分:基於地幔層析成像推測的俯衝板塊的構造(Karason and van der Hilst,2000)。紅線指示每個剖面的投影線。各個剖面的底界為核幔邊界(CMB);虛線為地幔在410,660,1700 km處的不連續界面。剖面紅色的影像表示P波傳遞速度越慢,藍色越快,淺黃色的代表該處地幔的平均傳遞速度。一般認為,P波速度快的部分(藍色)代表溫度低的俯衝板塊和包裹它的粘性地幔包層。這個特性讓我們得以追索俯衝板塊在深部地震帶之下的行跡。請注意,部分板塊穿過了660km處的不連續界面進入了下地幔(如,美洲中部,日本中段和印度尼西亞),另外一些板塊則淤塞在上地幔中(如Izu-Bonin).湯加(Tonga)之下的俯衝板塊起先停滯在上地幔,隨後又穿過660km的不連續界面進入下地幔中。
這就是說,洋殼俯衝進入地幔之後,並不會馬上熔融消失。它們仍舊會以板塊3-20 mm每年的速度向地幔深處移動,並緩慢地與固體地幔重熔。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以美洲板塊下的俯衝舉例,其可追溯的俯衝深度約在1300 km 左右。如果以20mm每年的速度垂直俯衝至此深度,需要時間大約為6500萬年。也就是說俯衝的板塊會經歷整個新生代的時間卻仍然沒有完全重熔。依然還是很大一坨~ 而此處地幔的溫度已經超過了2000K,也就是1700攝氏度!!
具體到美洲西海岸的洋殼俯衝而言,略有點複雜。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剖面解譯如下圖:
圖片來源:http://images.slideplayer.com/20/6050729/slides/slide_36.jpg
此圖中的層析影像還是一樣,藍色代表俯衝洋殼,右側為人為解譯的演化過程。太平洋的farallon板塊俯衝,經過平板俯衝和高角度俯衝等階段後,在大約4000萬年之前淤積在上地幔中,其遠端插入下地幔,但僅有微小的移動速度。最終形成今天660km上部的淤積團塊和穿過660km不連續界面的末端。
需要注意的是,此剖面的位置圖(左上角地形)有誤。原圖應為下面這張圖:
圖片來源:https://www.iris.edu/gallery3/research/2006proposal/surface/VanDerLeeFig
將兩圖中的剖面位置對比一下:
就會發現正確的剖面位置應該是黑線而不是灰色剖麵線。這對於理解板塊俯衝的具體情況非常重要,因為每個剖面其實都是變化的。前面Stern, 2002.的圖和上面Schmid,2002的就不是同一個剖面,所以形狀並不一致。
1號剖面,是前面stern,2002剖面所在位置。
2號剖面,是上面Schmid,2002剖面所在位置。
3號剖面,是下面sigloch,2008的剖面所在位置。
圖片來源:Karin Sigloch
圖片來源:Hidden Landscape
此圖中的farallon板塊俯衝是高角度連續俯衝,與1號剖面中的樣式類似。
然後,稍微說一下洋中脊的俯衝。
當洋中脊進入俯衝帶的時候,隨著壓力的增大,地幔部分熔融減小,岩漿房也縮小,洋中脊的增生將逐漸停止。大洋中脊俯衝之後,會像一個拉鏈一樣裂開,形成板片窗(slab window):
圖片來源:https://courses.eas.ualberta.ca/eas421/diagramspublic/slabwindow.jpg
正如 @阿木林 所提到的,洋中脊俯衝的樣式有四種,並不像上圖一樣都是垂直於俯衝帶的:
圖片來源:Thorkelson, D.J., 1996. Subduction of diverging plates and the principles of slab window formation. Tectonophysics, 255(1), pp.47-63.
北美farallon板塊主要是以第四種,平行的方式進入俯衝帶,而前面提到的2號剖面的位置剛好是大洋中脊平行進入俯衝帶的位置,這也就是為什麼它會像軟麵糰一樣斷開的原因。見下圖:
圖片來源:http://sciencythoughts.blogspot.hk/2012/10/earthquake-in-gulf-of-california.html
圖片來源:https://www.iris.edu/gallery3/research/2006proposal/surface/VanDerLeeFig
圖片來源:http://images.slideplayer.com/20/6050729/slides/slide_36.jpg
另外,阿木林的回答也值得一讀:大洋中脊的末端是什麼?東太平洋中脊是如何消亡在北美板塊之下的? - 阿木林的回答
----------已更新完--------
P.S.
關於我說的半吊子科普作者(其實涅,只是順嘴提到 @馬前卒 ,並沒有針對他的意思),我再掛個喜歡跨學科「扯淡」的李雷(反正這位「有意思」的中科院博士已經拉黑我了哈哈):
非專業的來試答一下,有錯處請專業牛人們指正,先謝。
這個問題的關鍵的確就是地學大神 @Tony Soup 老師指出的「洋脊俯衝」,具體到東太平洋海隆(洋脊),早在8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這條洋脊還是在太平洋中偏東,其擴張軸西面是太平洋板塊,朝向亞洲;東面是法拉龍板塊,被推向並俯衝進入北美板塊之下。
8000萬年前的東太平洋洋脊。懶得搜了,「借」一張 @姜大偉如何解釋北太平洋的這條溝狀構造? - 姜大偉的回答 中的圖。謝謝。
(圖一)
東太平洋海隆的特殊性在於它不但是平行於的活動性質的北美西緣,而且這個北美板塊的另一邊是大西洋洋中脊擴張所擠壓的被動陸緣。其結果一方面法拉龍板塊以極低的角度俯衝淹沒到北美板塊之下,另一方面北美板塊自身又在大西洋中脊的擠推下堆覆在法拉龍板塊之上。在這個過程中,東太平洋海隆最終被擠到了北美板塊的西北緣位置。好,洋脊俯衝和板片窗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
在全球洋脊擴張構造中東太平洋海隆有個與眾不同之處:其擴張的速度竟然數倍於其他的大洋的洋中脊,如大西洋中脊年擴張速度是1厘米左右,印度洋中脊是2厘米上下,而我們的東太卻跑得飛快,竟能達到超過每年12厘米的速度!是什麼特殊而又驚人的力量在東太海隆之下推著她飛跑?板塊學說家拍著腦袋果斷回答:不知道。所以有印度洋的鑽探計劃,而且鑽孔位置必須是在洋中脊上,這是地球物理學家們試圖反過來推敲:這印度洋中脊為什麼會走得這麼穩重涅?見圖二。這是插話,還是把話題拉回東太洋脊。
問題來了,這東太海隆挾強大的法拉龍俯衝之勢,猛衝到了北美大陸的西南角底下,擺開一副洋脊俯衝、板片開窗的決戰架勢,眼看就要進入本題的高潮,但是。。。她。。。卻。。卡住了!
東太海隆之下那巨大而又神秘的動能改變了劇本,而法拉龍板塊的低角度俯衝不僅影響了盆嶺地形的形成,也相應整體抬起鬆動了美西地塊。東太洋脊不僅沒有在與北美板塊相遇時受壓沉沒,反而把陸塊倔強地頂了起來,竟然在美西大陸地塊上硬生生地撕開了一個大口子!形成了加利福尼亞海灣和Baja California 半島,還有更重要的:在海灣中形成了新的轉換斷層和洋脊。並由此延伸製造了巨大的陸塊走滑斷層:舉世聞名的聖安德烈斯斷層,而且一直伸展到舊金山灣,重新入海。
說到這裡或已經大致上回答了題主的提問:「東太平洋海隆為什麼能在加利福尼亞灣直接連在一起,有沒有什麼有趣的現象發生」?見圖三,圖七(圖七更詳細,但大圖為不影響閱讀故放在最後。此圖也是從 @姜大偉 文中「借來」的)。
等一下,就這麼完了?說好的洋脊俯衝板片窗的故事呢? 別急,正劇還沒開始。
圖三:
請看下圖四:圖中的六角星就是環太平洋典型的洋脊俯衝和板片窗的所在地點。咦,竟然沒有本題所說的地方!這裡必須說明一下,這張圖其實是一種靜態的描述,然而洋脊俯衝卻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所能形成的「板片窗」大致有四種類型。(見圖五)
圖四:
板片窗的四種類型:
圖五:
第一種板片窗是經典型。圖四中的納斯卡板塊和南極板塊之間的智利海隆即為此例,其與東太洋脊(海隆)形成板塊擴張三聯點中的一支。第二、三類板片窗其實是第一類的變形。圖四中加拿大Cascades斷層旁的Explorer 洋脊應屬於此類。 第四種類型的板片窗才是本題的正主。洋中脊平行擠入活動陸緣,以洋脊上一系列轉換斷層的轉軸切入陸塊形成特殊的「板片窗」。就東太平洋洋脊而言,其真正的洋脊俯衝和板片窗的開啟在大約3000萬年前就開始了,也就是說,在東太洋脊走到美西南地塊之前的2000萬年前就發生了。其地點卻並不是在加利福尼亞灣,而是在舊金山與洛杉磯之間的蒙特雷。蒙特雷是一個美麗的海灣城市,著名的「17英里」海岸景區就在此地。由於轉換軸的洋脊俯衝,這裡形成了大致離岸平行、寬達10公里的蒙特雷灣斷層(Monterey Bay Fault Zone),使這裡成為美西地區海洋地質和海洋生物研究的一個重心和熱點。這個「洋脊俯衝」的過程請見下面圖六。
圖六中自左到右的四幀圖片說的是自3000萬年前至今的東太平洋洋脊板塊擴張的不同階段。
第一階段,3000萬年前,東太洋隆把連成整片的法拉龍板塊平行推送到美西陸緣,其轉換斷層軸端已接近並指向蒙特雷。
第二階段,2000萬年前,洋脊俯衝已在進行中。在東太洋脊的強大驅動下,洋脊的轉換斷層軸俯衝進入美西蒙特雷之下,形成前述第四類板片窗構造。此時法拉龍板塊已經大部俯衝入北美地殼之下,其餘下部分被太平洋板塊分割成兩塊,被重新定名為胡安·德夫卡板塊和可可斯板塊。自此,太平洋板塊也就直接與北美板塊相鄰銜接。
第三階段,1000萬年前,此時東太洋脊縱慾到了題主所問的位置,前述東太主脊與北美西陸地塊的上下翻騰生死相搏的過程也由此開始。。。
第四階段,塵埃落定,就是現在的情景。
(圖六):
Just south of the Gulf of California, the East Pacific Rise breaks into a series of small spreading centers and transform faults. This illustration shows the approximate locations of some of these features. Arrows show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crust at a few spreading centers and transform faults (other locations are similar). (Base map from Google Earth. Tectonic features adapted from Alvarez et al., Bathymetry and active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the Upper Gulf of California, Bol. Soc. Geol. Mex v.61 n.1, 2009)
當你搬著小板凳等著看場大戲的時候,正劇卻已經在昨天演完了。。。這個「昨天」是兩千萬年前。。
圖七:
Iaffaldano et al. 2012
本文首先要感謝的是 @Tony Soup 老師,他的回答提供了一條解開本題的正確思路。其實我本來是在等他答案的第二部分的,但近來可能南海的事比較麻煩,看來老大陷在地球的另一邊脫不開身。所以這「且聽下回分解」已經等了快三周了,還不見蹤影,我也只好到他所提供的線索中去尋找答案了。本文的部分觀點和資料得益於tony soup的答案中所引用的一篇論文中所引用的一篇論文(寫重複了嗎?怎麼這麼拗口),即他所引用的馬本俊綜述論文中跳轉中...所引用的第11號文獻: LomizeM G,Luchitskaya M V.Subductionofspreading
ridgesasafactorintheevolutionofcontinentalmargins.Geotectonics,46(1):4768.再次感謝。當然我文中任何錯誤之處概由本人負責並誠請地學專業大牛們指正。
其他參考過的文獻:
William R. Dickinson and Walter S. Snyder Geometry of Subducted Slabs Related to San Andreas Transform 1979.(Journal of Geology)
Lijun Liu, Reconstructing Farallon Plate Subduction Beneath North America Back to the Late Cretaceous 2008 (Science)
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 The geologic setting of the Gulf of California 2012 The geologic setting of the Gulf of California
蒙特雷距離我生活的舊金山不遠,每年總有幾個周末會去那裡放鬆一下。
十七英里的「Lone Cypress Tree"
蒙特雷海灣
小鎮上商店的營業時間。(好自由的工作時間!活得就是那麼任性!)
再來幾張Baja California 半島和其最南端Cabo San Lucas的照片
我其實不止到為啥 @Tony Soup 答主一直盯著固態液態來討論,這沒有回答問題啊。就為了反駁一下 @馬前卒 和@李雷說地幔是液體?
截的圖看了一下,督公雖然說得直接,說錯了。但是李雷並沒有明顯說錯,地核外核現在判斷是液體啊,這是根據地震波在那個區間S波消失了的緣故。人家說地幔像粥,那你說粥是固體還是液體?我覺得塑性狀態的固體以粥來比喻是合適的,更妙的一點在於粥還可以體現地幔的不均一性。因為現在地幔的一種廣為接受的模型就是布丁模型,地幔裡面有很多古老的大陸塊和原始地幔及其他不均勻的物質。
————————分割線————
這個問題是個洋脊俯衝的大問題,估計沒人能解釋得很清楚,說清楚的也是自己猜的。我沒法像大神一樣去查大量資料,從文獻裡面截大量的圖貼上來,感覺姿勢水平還有精力都不夠。雖然我知道大家都喜歡看地質的圖,還是隨便扯幾句,解釋一下算了。
這其實是關係到岩石地化、地球物理、構造、礦床、地理相當多的研究內容,研究體系複雜但是又不可避免。事實上,每個大洋的消失最終都會伴隨洋脊俯衝。@Tony Soup 提到了板片窗地質模型正是最流行的解釋模型,這在南美安第斯和中亞應用廣泛。
洋脊在擴張,同時又在俯衝。由於俯衝增壓,新的洋殼會停止增長,但是會繼續擴張。這時候洋脊就拉開一道口子(就是板片窗),口子上方和周圍溫度很高,變質作用會是高溫-超高溫。同時形成大量特定的岩漿組合,比如A型花崗岩、埃達克岩、MORB-OIB玄武岩等等。總之,洋脊俯衝提供了高熱、拉張、地幔物質增多的背景。
地球物理和構造方面可能就是熱流值不一樣,地幔角流速度不一樣。
礦床方面glodfarb,1993(92?)年在nature上面討論過,阿拉斯加地區洋脊斜向俯衝角度的變化引發的大型變形和大型造山型金礦(類似,當時還沒這個名字)的形成。
就說這麼一些吧,等待大神詳細解答。
謝邀 @雲舞空城,最近很忙,就沒怎麼看上網。我就單單回答有什麼有趣的現象吧,先把文章放上來,你有空的話可以自己先看一下。過幾天我應該可能會講一下這篇文章。。。
Li Y, He J, Han Z, et al. Late Jurassic sodium-rich adakitic intrusive rocks in the southern Qiangtang terrane, central Tibet,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Bangong–Nujiang Ocean subduction[J]. Lithos, 2015, 245:34-46.
沒下插,而是通過於積浮力造山,增加到南美西部了.
推薦閱讀:
※正渦度平流和正渦度切變怎麼定義,它們區別和聯繫是什麼?為什麼相對渦度沿氣流方向減小有正渦度平流?
※為什麼複雜撞擊坑中央會有凸起?
※地質學下一個100年是在腳下還是在天上?
※現在人類對於海洋資源的利用大概處於什麼水平?
※為什麼太陽和月亮同在一片天上月亮還是半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