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你在地質的道路上堅持下來?

地質大類任何相關的都可以呀


因為愛。
走過每座山,每條河,每條山溝、河谷,都如探訪多年故交;面對每個地質露頭都會細細端詳;撿到任何一塊石頭都會慢慢琢磨;對一切地質構造,都如數家珍。
學地質,讓我對地球之上、地球本身的任何事物都感興趣,都迸發出熱愛。
如不是精力所限,我恨不得爬上每一個我看見的山;如不是能力所限,我真的想跨過我經過的每一條河。再慢慢思考,它們都經歷了什麼。
何謂堅持,為何堅持?
只是,不想錯過沿途的美好風景。


為啥提到地質就要堅持,有那麼洪水猛獸???

如果你覺得需要堅持,而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果斷早點轉行,快走不送。

最後回到問題,因為喜歡,所以剩下的是享受,何來堅持。。。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世代為農,家境貧寒,沒有關係沒有背景的本科生,也就這種苦逼到沒人願意乾的職業,才能在省會城市落戶,勉強買得起房,過上普通城市人的生活。哦,你們說搞IT可以掙大錢改變命運,我高考填志願的時候還以為計算機專業是做計算器的呢。但凡家裡條件好點的,誰干這行業幹嘛。目前堅持的動力,一是干久了確實有點感情,二是我苦逼了,我兒子就不用那麼苦逼了。


我愛它。
而且,現在身邊的同行們都幹得太差了,我不能把我愛的事業讓給他們。


因為我喜歡出野外,到處公費旅遊,就是爽。


因為已經走上管理崗位,可以不幹地質了


想替我爺爺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估計他老人家是不會看的,這就比較好辦了 ヽ(;▽;)ノ
————————————(分割線)————————
爺爺學的專業是放射性物理勘探(並不知道這算不算地質),然後一直在地質隊工作。
爺爺是40年出生的,60年(具體是60還是61記不清了)上的大學,當時由於家庭出身不太好,爺爺的外祖父是地主(爺爺的外祖父應該叫啥啊……)考大學是降格錄取,考上了濟南一所機械學院,上了大約一年學後全國學校院系整改,把這個學校整沒了,就分配到了一所地質院校——撫州地質學院(後來據說地質相關的專業遷到別的學校了),上了三年的大學(我也不知道為啥是三年)拿了學位就畢業了。
畢業後分配到了新疆的一個地質隊(代號好像是219隊),遇見了我奶奶,再以後地質隊部分遷到了山東(由於爺爺祖籍山東就也來了)。工作了30年,做了個高級工程師,在90年代砸三鐵時,「一刀切」內退了,和幾個人承包了地質隊里的塗料廠,給姑姑掙大學學費,之後就真退休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是什麼叫我爺爺這一代人選擇了地質呢?基本就沒得選的,對於那一代人真的是國家需要什麼就去做什麼,沒發選也沒得選,不去你就得回家種地,就得和鄉里鄉親一樣為填飽肚子整天發愁。

最後再多說幾句。爺爺說,三年的大學,學了兩年的數理化最後一年看到自己專業課薄薄的一本書心都要碎了。地質不好做,那個年代也有很多人把生命留在了戈壁灘上,留在深山老林里,留在祖國的名山大川中。每年三四月出隊,十月十一月才能回來,這一別往往就是大半年,留我奶奶一個人拉扯我爸和我姑,留爺爺的父母於千里之外。30年,爺爺奶奶老了,我爸爸長大了,也是做地質,家裡便如同30年前一樣,一子一妻父母雙親,只能聽著父親在電話里說「山頂有信號,給家裡打個電話」。
—————————————————————————
雖然當時的日子挺苦的,但我卻很少在爺爺口中聽到什麼怨言,更多的還是在江西實慣用地質錘(是叫這個吧)偷偷砍老鄉的竹筍,工作時打的旱獺,用過的打鐵沙子的槍,採到的盆大的蘑菇(雖然我並不信→_→)。
其實我家是三代地質,我奶奶的父親參加了抗美援朝,後來到了新疆,留在了地質隊(也算半個地質人吧)。外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都是地質人,當初報志願的時候我也差點去了南大學地質,後來還是因為在地質大院長大,看到了這個行業的一些東西,選擇去了北方某大學搬化學的磚頭。

就醬,話說是不是跑題了(其中有些不是很懂歡迎指正)



只是學生,還談不上堅持
但是曾看過一句怦然心動的話:
當你們還在欣賞地球表面的風光時,
我們已經在探索它的每一塊骨骼了。


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想回答一下,這也是我每天問自己的問題。
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地質院校碩士畢業,水文地質專業,目前在地調局下屬單位工作,每年5-11月份野外,純野外時間5-6個月。
近年來地質工作者野外生活條件是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一幫糙漢子在野外過日子,生活條件啥的都不是關鍵。
目前面臨最首要的問題是家庭,常年的野外不利於家庭和諧。由於每年都有半年時間在野外,妻子和孩子需要的時候不能再身邊陪伴,新婚幾天奔赴野外、妻子懷孕不能在家照顧、孩子出生不能相伴成長,遇到孩子生病啥的更是遠遠看著干著急,我以及項目組同事普遍對家人懷有深深的愧疚。
再就是收入,與我們的付出不成正比,付出的不可謂少,可是得到的真不多。
都是普遍問題,相信地質行業的都深有感觸。
我對地質有滿腔的熱情,希望能為祖國的地質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但是人心畢竟是肉長的,不是石頭蛋蛋。常年離家的野外生活,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在地質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好像有點跑題了,抱歉。


曾經我一直問自己,不知道還能在地質這條路上堅持多久,不知道這條路的盡頭究竟在哪裡?正因為未知才值得堅持,如果學了計算機,好像只能當碼農;如果學了經濟,十有八九去考CPA;學了地質,好像同時擁有了一切選擇,但又彷彿失去了一切。與自然為伍,與天地相較,人的一生多麼渺小,如同滄海一粟。與其說我選擇了地質,不如說地質選擇了我,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能體會,說多了都是眼淚。


因為除了搞地質,其他的不會。


我一直想,等哪天我發現開天闢地的上古神器,你們就繼續做凡人吧


經常覺得沒有出路,很煩躁,但出野外的時候想把一輩子都奉獻給地質事業。


除了地質其他什麼都不會


推薦閱讀:

從地球形成到現在,有沒有比珠穆朗瑪峰還高的山?如果有,是在什麼地質年代?
有沒有地質學上的證據能夠證明史前太平洋上有一塊巨大的陸地?
海洋酸化的成因是什麼?有何影響?

TAG:地球 | 地質學 | 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