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BBC 今年播出的紀錄片《Chinese School》?
8月播出的紀錄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講述5位中國中學老師在英國中學教授50名學生一個月的教學實驗。
BBC官方鏈接BBC Two -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另一個版本的中西教育對比,丹麥9年Z班VS中國初三13班。丹麥9年Z班 VS 中國初三13班
我也是BBC紀錄片中的鄒老師(教數學的男老師)的學生,之前讀於杭外劍橋高中,現在在牛津大學讀書。昨天在b站看完了這部片子,又聽到了Simon萌萌的英語也是覺得很有意思。我覺得這部片子可以從很多角度看吧,也算是講講我個人的感受。
首先我覺得我絕對屬於,在中國學校而更像片中英國學生的類型。高二一年翹課178節,然後被校長通報批評了(不要問我為什麼沒有被開除。。)。上化學課的時候看雜誌被老師繳了3次然後不讓我上課。。反正我覺得老師也是挺爆炸的。所以所謂中國學生就是比較聽話認真聽課我個人表示無法信服。
另一方面,英國的私立學校紀律管理非常嚴格也是在英國的人都懂的。基本上不服管一兩次就是關禁閉,多了就是開除,不可能有學生在課堂上這樣鬧事。
所以這部片子的傾向性也是明顯的,就是警示英國人公立教育的問題。
--------------------------------------------------------------------------------------------------
英國的教育(階級)問題
在英國,公立教育的問題就是在一個階級分化的國家教育分化的問題。在這裡,不同的高中類型對於一個人以後上怎樣的大學幾乎有決定性的作用。就牛津的錄取而言,英國10%的私立學校提供了牛津60%的生源。牛津內部的錄取委員會已經對於特定的郵政編碼降低了面試門檻,但是這個結果還是長期沒有改變。很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公立學校的師資力量十分有限,很多高中課程的問題老師自己都答不出。另一方面很多學生對於考上好大學也沒有什麼欲求(這點和中國非常不一樣,我覺得是社會環境和家庭傳統的問題,不是學校的問題)。在很多英國高中,十幾年沒有任何人申請(對,是申請,不是錄取)牛津劍橋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那些學生覺得這種學校高不可攀也沒什麼必要浪費精力,老師也覺得不能讓學生好高騖遠。結果就是,如果連上好大學的欲求都沒有,又有什麼動力努力在高中階段學習呢?我們學院每年都出路費組織這些公立高中的學生來參觀學院上公開課什麼的,向他們表達其實牛劍離他們一點也不遠。但是這些舉措的效果有限,因為很多英國家庭幾代人都沒有上過很好的大學,對於子女也絲毫不抱這種期望。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牛津的英國學生都是父母,祖父母乃至祖上n輩都是在牛津上學的,對於這一系列流程都很熟悉也覺得很理所當然。同時他們高中在私立高中學習(這種地方的設施、師資和紀律都暴國內高中很多條街。包括杭外南外人大附什麼的。),每個學校每一屆都有非常多學生能上頂尖大學,所以他們對於高中努力學習然後上個好大學也覺得很自然(伊頓公學一年僅牛津就有超過60個學生錄取)。
決定一個學生能否上好的高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背景。受過良好教育的家庭重視教育,願意花大代價送孩子進好的高中。反之很多新移民家庭只能把孩子送到公立高中。
在我看來,英國的公立教育和國內的區別最重要的是講是否有制度化的學習壓力。中國的學校和家長有明確的價值觀導向,就是用讀書改變命運。這些壓力從學校的課程安排和時間安排體現,壓榨學生的每一分精力用來學習。而很多的英國的公立高中做不到這一點。去年英國的教育大臣還付錢(補貼)給學校讓公立學校把學生在學校每天多留2個小時,因為學生每天一回家就沒機會學習了,然而很多學校沒有這個資源和意願仍然是做不到。
--------------------------------------------------------------------------------------------------
新加坡的教育
國內因為飽受軍事化教育之苦,媒體常見的都是國外如何「快樂學習」,國內如何「死記硬背」。
但是不花功夫可以學到東西,哪有這種好事?只要是國外優秀的私立高中,無一例外都有嚴格的紀律和學術要求。我心目中的宇宙第一高中新加坡的來福士Raffles高中,就是以嚴格的紀律和激烈的競爭出名的。在這種地方讀書,每天不花10個小時學習根本沒法見人。雖然每天下午3-4點就放學了,但是之後的課外項目如果你當做真的是選修的就太年輕了。來福士的足球隊、籃球隊、板球隊、橄欖球隊等等都是非常非常職業化的,訓練強度基本和國內的體育生差不多。在這個學校讀書,身心壓力都很大,也是經常有人吃不消就退學了。但是這樣的人並不多,因為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就是從小學開始將學生層層篩選,只有最堅韌最優秀的學生可以一步一步升到這所高中。基本上理科的課程都是上大一大二的課,文科的論文也都是大學的要求。
每年牛津都從Raffles要錄取超過80個學生。是的,比英國最好的伊頓還多。
Raffles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很多學生來自新加坡很普通的工薪家庭。學生基本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很多時候也有天賦)一步一步爬上來的。新加坡另一所英華高中相對就有更多比較優越的家庭的學生,其教育氛圍就很不一樣。
新加坡的高中有一個SM1的項目,每年都會從中國各地招收最優秀的學生到新加坡免費讀高中(很多都是中考狀元)。一部分目的是吸引優秀的人才留在新加坡,另一方面就是引進優秀的學生給新加坡本地學生壓力。。。。。。。有這種政府在真的不愁學生不學習。。。。。
所以我覺得道理很簡單,沒有壓力的學習是沒有意義的。更重要的問題,無非是如何合理合適的施加這份壓力。國內很多遭人詬病的教育體制,很多問題其實是過分剝削學生的體力,或者強迫學生使用錯誤低效的方法學習。
--------------------------------------------------------------------------------------------------
老師的影響
雖然制度層面上有這麼多差別,其實具體到每個人來說,教育的核心真的就是老師。
一個好的老師,能讓你想學,學得好,還學得輕鬆
一個不好的老師。。。則反之。
像鄒老師這樣十項全能又懂教育方法的老師,無論是在什麼制度下都能讓學生更有能力有興趣學習。
但是我高中有些老師就沒那麼好了。。真心是每天上課就是照本宣科,問問題也不懂,這樣的老師上課怎麼能不睡著啊!。。。這也是我曠了那麼多課的原因。。
好的老師往少數的好的學校集中,在中國英國都是這樣的,所以教育資源的不平均,真的是教育質量不平均的主要原因。
--------------------------------------------------------------------------------------------------
BBC到底想幹嘛
只要有錢有時間有本事,教育方法真的是小問題。中國目前無非就是教育的階級分化還沒有達到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程度,現在有資源有意願的家庭還是只能給孩子上課外輔導來給教育加餐。一個清華老師一對一輔導一個小時,和普通老師一對五十上一個小時效果自然不一樣。無非是中國現在還沒有將私立學校和民辦教育發展到英國的私立高中的程度。等到了那一天,什麼因材施教,鼓勵式教育,啟發式教育和小班化教育都是輕鬆做到(其實只要你願意看看中學老師寫的教案,教學感言什麼的,這些他們都懂,只是條件不允許)。然後沒有這個資源的家庭只能將子女送到衡水中學等軍事化學校用壓力式學習來填這出身的差別。
BBC現在想的不是讓英國優秀的學生學習中國「優秀」的教育方法,而是用中國灌輸式、軍事化的教育來彌補英國階級分化的教育鴻溝。
【多圖預警】
剛看完第一集,覺得蠻有意思的。
先說幾點結論吧:
1. 這不能被叫做一個「實驗」,充其量只能是一次有趣的觀察。
因為作為實驗,它有太多不嚴謹的地方。除了大家都提到的、作為被試的英國學校只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學校這一點之外,還存在一個問題:
有能力全英文授課的老師,恐怕在全中國來說,鳳毛麟角。
而這樣就會造成一個抽樣偏差,即中式教育中最優秀的老師並不能反映中式教育的平均水平。
而從紀錄片的內容來看,中式教育中最優秀老師的做法也並不能代表中式教育的普遍做法。
2. 紀錄片中反映的中式教育是這樣的:
表面上,校服、早操、大班級、晚自習、體育考試、注重紀律;
內核上,紙筆學習、教師權威化、對教學效率的極致追求。
而英式教育則基本上是中式教育的反面。表面上看起來,顯然是英式教育更先進、更科學、更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要客觀評價兩種教育體系,需要多方面的綜合考量。
首先,教育理念是否正確,需要實證檢驗;
其次,兩種教育體系是否適合自己的國情,可行性如何,也是值得考慮的。舉例來講,大班級到底是學校主動選擇的,還是對學生多、老師少、學校小的現實的妥協呢?而紙筆學習又是否是因為條件不足,只能如此呢?
3. 這個項目有一個額外的效果,即發生在中國學生身上的一些現象,到底是教育帶來的,還是生來如此?作為一個跨文化的觀察,這個項目值得一看。
而目前看來,這些現象體現出了跨文化的一致性。可以看到,在短時間內,英國學生也產生了「學這些有什麼用」的終極思考,而學生之間的水平也開始迅速分化,而他們本來是按照能力被分到一起的。
接下來,將對此展開論述。
3.1 「學這些有什麼用」
紀錄片中學生的不配合、擾亂課堂紀律,乃至於發問「學這些有什麼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屬於一種心理阻抗。心理阻抗作為一個臨床概念,在教育領域也認識到了阻抗這一現象的存在及其重要性。而從教育層面看,心理阻抗指教育對象對教育內容所產生的抵觸、排斥和反感情緒。
而在教育領域,不同學者提出了對心理阻抗成因的不同觀點。Lotz等人認為,學生的阻抗來源於兩個方面:其一是在由成人制定規範和互動形態的學校里,體會到的是挫折、無聊與地位剝奪,從而降低學習動機;而另一方面則是低成就感。
當我們把理論與實際聯繫起來時,我們就會發現中式教育完美符合激發學生阻抗的條件:老師在強調紀律、制訂規範,而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中式教育對效率的極致追求、可能超出英國學生原有水平的教學內容,也能讓英國孩子體會到前所未有的低成就感。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不會產生阻抗,反倒是一件怪事了。
3.2 學生的水平迅速分化
紀錄片一開始,英國校長對自家的教育理念十分自信,宣稱學生們都是按照能力分班的。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老師指導的班級,內部本來的差距並不明顯。
而看到後面就會發現,學生水平已經產生了分化。有的學生根本聽不進去,而有的學生卻十分喜歡,認為老師講得條理清晰。這不禁要讓我們發問了,同樣一個班的,做人的差距咋這麼大呢?
這一現象可以從兩方面得到解釋。
其一,學生認知風格不同,導致了他們對中式教育的吸收程度不同。
這話從何說起呢?這就涉及到中式教育與英式教育的差別了。上文所述的中式教育,核心之一便是紙筆學習,導致學生們所能接觸的幾乎只有文字信息;而英式教育,如紀錄片中所說,屬於混合教學,一部分時間用於閱讀課本,一部分時間動手實驗,不偏不倚,沒有偏廢。
而認知風格是指個體在信息加工過程中表現在認知組織和認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貫的特有風格,包括個體知覺、記憶、思維等認知過程方面的差異。認知風格有很多種類型,這裡僅以言語-表象型舉例。顧名思義,言語-表象型指的是以言語信息為主和以表象信息為主的兩種認知風格,不同的認知風格對於不同的信息接收程度也不盡相同。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就知道為什麼面對同樣的課程,英國小正太昏昏欲睡,而學霸姐妹花談笑風生了:學霸姐妹花的認知風格屬於言語型,在不偏不倚的環境下「吃不飽」,所以她們才會吐槽原來根本聽不懂;小正太正好喜歡錶象信息,看到枯燥無味的板書自然昏昏欲睡。
其二,對於教育內容的吸收程度不同,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關於學習動機的理論十分繁雜,這裡選取自我效能感理論進行分析。
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班杜拉認為,人會對自己能否進行某種行為的實施能力進行推測或判斷,當人確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某一活動,他就會產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並會去進行那一活動。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還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a. 決定人們對活動的選擇及對該活動的堅持性。b. 影響人們在困難面前的態度。c. 影響新行為的獲得和習得行為的表現。d. 影響活動時的情緒。
在中式教育下如魚得水和寸步難行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會如何,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恐怕不用我多說了吧。
學習效果影響學習動機,而學習動機又影響學習效果,這就是毅種循環。
在一所英國學校內,一次不嚴謹的實驗便產生了如此明顯的效應,這加深了我們對中式教育副作用的認識。
---
一起來看看這部紀錄片吧。
以下是第一集的內容。
整個過程是這樣的:五位老師將前往腐國,對50名9年級學生實施為期四周的中式教育。四周之後,這群學生將與其他班級做一個對照。
而同學們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換上中式校服。
當然了,還有中國特色的整隊。
接下來,是中國特色的廣播體操。
此時英國學生想像中的中國學生是這樣的
也許看到這裡諸位會笑出聲來,但是接著看你就會發現,這群老師居然也是這麼想的。
至少從我上學的經驗來看,這群老師似乎被中國的優秀學生慣壞了。而在更廣大的範圍內,無數老師都必須以富於策略的方式進行課堂管理。從這一點來看,很顯然地,他們帶到英國的不是中式教育的全部。
與中國的所有老師相同,五位老師也認為:
而教室也的確像傳統的中式課堂一樣,不僅人數眾多,而且有名言牆。
而中式教育到底是什麼,這位曾經在中英兩國均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這樣認為:
當然,中式教育還擁有另一個顯著特徵:
然而接下來的體育課,讓我感覺到中式教育的巨大分化。
可能在發達地區的確是這樣,體育被列入考試項目,成為衡量成績的又一道標準。但是在大量不發達地區,對於體育成績,學校總有「辦法」,甚至根本不會開展體育考試。在這一點上,中式教育不完全是老師們帶過去的那樣了。
---
而在中式節奏下,英國學生同樣產生了中式問題。
這不就是「學這些幹什麼買菜又用不到」的英國版嗎?
有意思的是,之後有一段學生聽不懂然後去找他們原來的老師求助的情節,而「為什麼要學」這個問題沒有出現。
這是否意味著,「學這些幹什麼買菜又用不到」並不是反智主義,而是在強壓力下的一種必然心理反應呢?
在求助情節,也暴露出這個項目的一個小問題。
由於文化的隔閡,中國老師難以做到以英文的思維方式進行教學。與「正餘切口訣」類似的中文口訣,我們的老師不知道發明了多少,學生也不知道背了多少。然而在英國,十八般武藝卻全然無法使用。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中國老師教學效果的下降。
而中式教育對學生帶來的分化作用,是迅速而顯著的。
有學生這樣認為:
而學霸覺得不錯:
而這樣的差別,在她們之前接受的英式教育下,顯然是不存在的。幾乎是必然地,中式教育下的英國學生出現了紀律問題,像大多數中國班級一樣。中國老師對此制定了一些對策。而至於對策能否起效,就要看下回分解了。
謝邀 @劉柯
終於把這三集看完了。這部紀錄片的出發點應該是想對比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並「試驗性」看一下中式教育如果在英國實行,有哪些可取之處。它不能看做是研究實驗,因為設計方面有很多不嚴謹的地方。
最後中國教育出乎意料的「勝利」了。勝利的原因,並不是中國教育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式(Pedagogy)有多成功,而是教師Emotionally changed那些學生。首先,轉機是開家長會,提高了家長的危機意識,告訴家長你們孩子的競爭對象是中國學生,你們的處境很危險等等,讓家長配合。與家長配合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其次,教師對學生的一些鼓勵、增強與學生的情感連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內驅力。只要學生願意學,自學都可以成才,老師教得好不好都是次要。我曾專門跟一導討論過教師在教育中的作用。一導主要研究成功學校為什麼成功。成功的一個方面就是學生學業成績。他說無論在澳洲美國和歐洲,他們發現學生成績最優異的高中(波士頓某高中哈佛錄取率30%),進學校之前學生就已經非常厲害,在學校裡面,根本不需要老師來教他們。而這些學生的學習動機非常強烈。教育學生,要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最近正在研究學習(learning),看了很多這方面的研究。學習,無論是學生在學校還是成人在工作中的學習,分為兩種模式:
正式學習(form learning)
非正式學習(non-formal learning,有些認為informal learning, non-formal learning強調的是非線性)。
正式學習一般指在正式的場合,比如學校,接受有統一標準的課程和訓練。非正式學習則指更廣泛的環境中學習,可能是在跟同事合作的時候學習,可能是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學習,也可能是從別人的一句話中學習。內容上也多種多樣。舉例子,小李路過菜市場看見兩大媽吵架,一個大媽說「你就是個香辣醬婆娘!」小李學會了這句話,跟老婆吵架的時候就用上了。這就是non-formal learning。
學習的結果主要會有兩點改變:
1. knowledge change
2.emotional change
前者就是印在書上的內容,而emotional change,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學習的願望,因此很多文獻用的「incentive」鼓勵性的動機來解釋。我個人覺得這不僅是BBC這個紀錄片里所謂的中國教育的成功之處,也是很多英語培訓機構用勵志故事來鼓勵學生學習的手段。
教育的社會環境作用太重要了。脫離具體的社會環境把某種教育模式搬到其他社會環境中,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不過話說我還是對中國教育很有信心。中國學生每天都要忍受那麼長時間無聊的課,耐心和毅力鍛鍊出來了;還要忍受很多傻蠢老師,並表現出喜愛討好之情,情商鍛鍊出來了;有那麼多門課,競爭激烈,家長要求又高,大部分老師一個問題講十年都沒有把自己講懂,學生只有靠自學或者去補課來弄懂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提高了。我覺得中國教育的優勢不在於多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學習,而是從小就鍛煉了學生的競爭中求生存的技能。
參考文獻:太多,需要的可以私信郵箱
最近突然有些感觸,所以跑來答題。其實這個紀錄片本身無法拿來做科學研究的評論。這也是我一直沒有來回答的原因。因為,我們無法做出真正可以推廣到全英國或者全中國的教育的理論。更不能作出一個科學的判斷。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我今天今天突然意識到:我原先認為我們的家長對於科學的教育缺乏足夠的認知這一點,其實是一個表象。而這背後是我們在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單一的表現。可以說,撇開4050的老一代人。我們說得比較多的70,80,90乃至00都被籠罩在這個問題之下:我們學過科學知識,但卻不懂科學。原因是我們學科學知識不是用來應用的,而是用來轉換成分數比高下的。
所以,我們我們會有各種高學歷的人,卻連最基本的高中乃至初中的理化常識都不明白。對於不需要考試的內容,就會選擇性的忽視和忽略。我身邊本科專科學歷的人有很多是不看書的。他們有著的是對於分數和績效的追求,但缺乏對於生活的探索能力。
而這一點,在育兒方面就會極大的展現出弊端。因為,父母的養育,教育能力根本沒有任何分數和績效可言。所以,我們會發現我們作為父母,缺乏科學性和趣味性,缺乏真正意義上的邏輯思考能力。我相信很多年輕的父母都發現自己的這個問題了。想突破,卻不知道這哪裡下手。而我覺得本源就是在於:我們長期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學習生活,造就了我們缺乏鑽透一個問題的能力。
首先,我們不懂得提問。其次不知道實踐論證的方法。最後,我們本身的人格不獨立。這三點我覺得不論是對於養好下一代,還是自我的發展都是很主要的阻礙和殘缺。
而就未來而言。我們的人口基數的降低。會需要更多的能力全面,在20~30歲後更能夠有「可持續發展」性學習能力的人。而這個是我們現在的教育模式或者說教育目標所缺乏的。
好了,其實這個回答完全是在跑題。我最後還是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本身吧。
對於BBC的這部紀錄片對我的意義是做一個教育的回歸的思考:教育是什麼?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怎樣才是更合理的教育?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回答。而在解答的不斷思考的過程,可能才是這個意義的本體之所在。
======================================================================
說回到應考方法,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
這個知識點可能有一大章,考試其實也就一兩分,那就捨棄了。
這個計算公式可以推導出幾種其他的公式。但是推導過程不考,所以大家就只需要背下公式本身。
這個現象可能有幾十種原因,但是考試一般只會要求列出3~4項,挑短的背下來。
這個力學結構可能有5~6種變化或者衍生,考試只考基本款。於是就不去看額外的內容了。
這個考試有要求到,死命背死命練,考過,永別。
對於歷史這個科目,教科書說什麼就是什麼前因後果不考就不在意了。
大家是否有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了么?
當然,我相信很多人不是沒有能力去專研一個東西。其實身邊很多人在業餘的時候專研,手工,廚藝,機械,木工也都會想盡辦法。但是,我們在體力,時間,金錢等等各個資源都往其傾斜的讀書學習這個事情上卻心思不在充實自己上。真的很可惜。不了解英國,說一下美國。
我讀的雖然是美國的公立高中,但是是屬於比較好的那種,叫(想了想還是把名字去掉吧),在xxx州,大概在全國能排前十的樣子。
我在課上從來沒見過故意擾亂課堂紀律和隨意說話的學生。課堂上一共十來個人,隨便說話全班人都會聽見,老師也會很煩,說話的人自己更尷尬。更沒有見過敢於當面頂撞老師的本地學生,美術課上有人喝水都會被老師瞪著眼睛說一頓,學生就會乖乖地把水壺放下。反到有個廣州來的中國同學經常欺負代課老師,羞辱代課老師,讓我們都很驚訝。(也就敢欺負代課老師了,你欺負欺負正課老師試試,分分鐘關你禁閉)
我也去美國的中西部交流過一個學期,印第安納州的kokomo high school,這個學校不算好,但是民風比較淳樸,老師也都非常好,對學生都和和氣氣的,也從來沒見過學生跟老師發生什麼矛盾,上課聽的也都很認真,甚至自習課上會主動幫助旁邊的同學。(好吧,被幫助的那個就是我,語文課學莎士比亞的戲劇實在無力)
至於美國人的基礎教育水平,可以這麼講,只要能考上大學的,都基本是平時認真學習想努力的那些人。美國的高中跟大學一樣也是選課走班制,選某些課的時候會根據你的水平把你放在不同的班。比如我當年選了代數,就要求你先做一個測試,然後決定你是學代數一還是代數二還是honor代數,honor代數的難度不亞於中國高二高三水平(那時候才九年級)。如果學有餘力的話還可以提前修大學AP課程,在高一學微積分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於那些比較差的公立高中,比如黑人區之類的地界,那就完全是災難,就像這個視頻里的那些孩子一樣,甚至有些更頑劣。但是那些高中能代表大多數美國孩子么?那種學校里的美國孩子,有幾個能考上大學的?所以拿那些成天不學習的人來羞辱美國的基礎教育真心很可笑,就像樓上說的,你去中國的職業高中看看,比這視頻里還亂呢。
(下面評論說不能拿職高舉例子,因為這個視頻里是個算是還不錯的一般高中。那我就拿濟南來舉例子。濟南最好的高中是山東省實驗中學,其次是外國語學校,然後是山師附中,歷城和章丘的中學都是那種軍事化管理就不說了。實驗,外國語,附中,如果算是比較好的高中,那比較一般的高中基本就是濟南一中二中三中七中九中這些帶數字的中學了吧。這些可不能算野雞高中吧?山東省會城市的正經高中啊。其中最好的一中一本線上率是3%左右,其他的就不用說了。你們可以去看看這些中學的學習環境和狀態,看看跟這個視頻里的哪個更惡劣。)
樓上說這就是BBC版的《變形計》,我完全贊同,以偏概全,嘩眾取寵。不過真的有一群英國人和中國人買賬,還跟著一起高潮,英美藥丸,把中國基礎教育吹上天。你們真的覺得基礎教育很差的學生,初中高中都是混子,進了哈佛劍橋立馬就成精英了?英國美國的基礎教育真的比中國差么?呵呵。我拿一個大專技校舉例子,說中國高等教育已經爛到根了,你信么?
想接受好的基礎教育,在哪國都一樣,就兩條。要麼家裡有錢,要麼孩子學習好。家裡沒錢,孩子學習又不好,想接受好的基礎教育?在哪國都是做夢。這完全跟教育體制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前兩天午餐時提起這個片子,說到它有不少引起我思考的地方,同事便問,比如嘞?
我想到了當鄒老師在白板上講三角函數時,兩個孩子的抱怨:- 我們為什麼要學三角函數?生活中又用不到。
- 是啊,還不如教我們怎麼繳稅,或者怎麼找工作。
於是說:「基礎教育很失敗的一點在於,它沒有成功地讓大多數被教育者理解它的重要性。全世界都發生著同樣的事情,孩子不喜歡學習,理直氣壯地反駁『學這幹嘛?以後又用不到』。」
沒想到我的話引起了一波爭論。
同事:「本來就沒用啊,我們現在生活中誰在用三角函數?」
我:「舉個栗子,你要搬沙發,沒有電梯,如果沒有三角函數的知識,你就不知道沿斜坡推沙發可以省力。」
同事:「我又不是弱智……生活經驗就告訴我沿斜坡上樓省力啊!」
我:「僅憑生活經驗不知道原理是什麼,是死的,換一個場景就不懂了。並且你舉的生活經驗的例子並不成立——我奶奶也知道沿斜坡推上樓省力,但其它就也不懂了。難道你只需要『生活經驗』帶來的知識么?」
辯論持續了好一會兒也沒個結論,反倒心裡難受不已。
這是我看到的——
當你在比較各個理財產品的收益時,意識不到你是在解決數列問題。
當你站在體重秤上擔憂又長了幾斤肉時,意識不到踩在腳下的是槓桿原理。
當你從抽獎箱里抽獎時,意識不到是概率論告訴你不用糾結於抽獎順序。
當你把剛煮好的雞蛋放入冷水想讓它好剝一些時,意識不到是熱脹冷縮幫了你的忙。
當你看著後視鏡中的車輛打燈併線時,意識不到因為它是成像範圍大的凸鏡,才能看到更大的後視區域輔助你安全行車。
當你向老大通報新功能效果,你如何決定 CTR 變化到底是用增長率還是增長數計算。
當你沒有學過互斥與獨立事件,又如何在不希望內容 A 和內容 B 同時出現時自然想到添加互斥策略。
…………
基礎教育最迷人和最容易被誤解的地方在於,它把許多很有用的知識和思維方法,讓人在成年後覺得它是常識和自然而然。
而許多朋友,一邊抨擊基礎教育無用,一邊習慣地用著自己學到的東西。
Show some respect to your education people基本就是英國版變形計。
英國人也是在故意裝傻,他們不是不知道本國的貴族私立學校管理有多嚴格,而論南外在中國,也是最頂級的高中了。
本來就該拿哈羅公學的課堂跟南外的比,恐怕誰更嚴格要倒過來。
BBC絕對不是不知道那些私立高中的精英教育。所以這節目是在一本正經的裝瞎比較。根本就錯位比較,所以從中得出的結論沒有任何意義。(用哈羅公學跟國內中專普通高中比一個意思,中專普高那可比電視上的這所英國公立高中亂多了)----
有人質疑國內普通高中是否亂,正好傳送知乎最近大火的答案「學霸變學渣」和「學渣變學霸」分別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 心理學
我是BBC紀錄片中的鄒老師(教數學的男老師)的學生。我就讀於杭外劍橋高中。中西方教育模式於此交融。
我們學習A-Level課程,一組五六個同學。鄒老師,同Simon,同塞萌(一聽就是一個很萌很好的老師),當了我們三年的班主任,教了我們三年的數學。每每他先用舊的知識點引出新的知識點,同時教我們同學思考,用創意的方法理解與解答新的知識點。這時會有一場很激烈的小組討論,一部分同學爭執不下,一部分同學埋頭苦算。直到Simon公布了他認為最好的解法,大伙兒恍然大悟,深深感覺自己被塞萌或者被數學耍了。偶爾會有同學想出比課本,比塞萌更好的方法。塞萌兩眼放光,慢滿是讚許:「BigHand to……」 掌聲響起,為同學,為塞萌,為數學。
塞萌的課上,創新與探究來自西方,團結與守紀來自中國。塞萌不僅展示了我們獨立的數學知識,同樣展現了我們數學的魅力。我們從探究中發現,數學如同一顆生長的樹,最初,它只是一顆細小的種子,如基本的自然數,與圖形,漸漸成長,發展出了分數,圖形的面積與體積,再是數形結合,便有了各種各樣的函數,直到最後我們高數課上學的微積分,與生活結合的機械動力與統計。因為塞萌,我們班很多同學大學走上了數學的「不歸路」。
不僅僅是知識,塞萌的課上還有團結與友愛。當他不再是英國「支教」精疲力竭的中國老師,他是我們最好的大朋友。猶記得那年數學一陣陣默契的哄堂大笑,那是我們終生難棄的快樂的回憶。塞萌很可愛。他有很多經典名言。比如「Working mathematics is like making a girlfriend. You have to try many relationships until you find the right one."再比如,某同學在數學課上仰天長嘯:「死算吧!」塞萌接了一句:「算死吧!」再比如,數學考試,我用可擦筆畫圖,想到塞萌有可能會扣分,我寫道:「此筆可擦,同鉛筆,請勿扣分。」Simon回復:「此分該扣,同情中,請勿傷心。」就是這麼一位很有幽默感的老師。
塞萌很敬業。他的課上得很有條理,且引人入勝是有原因的。他有一大本講義夾子:全是他自己理的教案,裡面明白地寫著知識點的綱要,推導與論證,相關的圖形,以及最合適我們的習題。對了,他從來都有課後作業,但從來不是太多。
高三這一年學高數。因為有conditional offer的要求,我得努力考到A或A star。於是我請塞萌幫助我,他拉出了兩個大箱子,幾十個文件包。一個文件包是一份試題,裡面是他寫的詳盡的過程與各種出彩的解答方法。這麼敬業!塞萌要求我刷題。
我一直覺得題海戰術還是有一定必要性的。(這句話是針對普通人,我們班一個學神覺得這個很然並卵。就這廝,拿了劍橋康奈爾兩隻offer。這廝複習不刷題,只看書,自己推導思路。好的,我在低調秀男票了。好,出成績了,這廝物理化學生物數學高數全A星,四門95+,差不多就是全國前幾的樣子。)題海戰術不是盲目的,它是為了複習,為了鞏固,為了更好更熟練的運用知識。期間,便更深刻地理解了知識,也學會了舉一反三,以不變應萬變的道理。也許有人嫌這個過程枯燥,在我看來也算是極有趣味的:這像是在玩切水果,橫切豎切各種打發,只為了刷出比之前更高的積分。塞萌保佑我高數到condition吧!
這三年里我最感激塞萌的,是他引導我們班成為年級里最溫馨美好的班級。我們班同學相處起來就像是兄弟姐妹,包容,且溫暖。他立了班規,做事情不能越了底線。犯了錯只好用勞動來補償。這一方面,他保證了我們班基本的紀律。同時,對於作為個體的同學們,他用鼓勵多過懲罰。我們只出現過BBC里小胖子信心大增的情形,卻從未有過因為塞萌而感到自卑的情緒。塞萌也多多鼓勵我們大伙兒一起做些什麼,比如定期愉快的合唱,讓我們班級收穫了最好的比賽榮譽以及最快樂的回憶。
現在畢業了,我們班收穫的offer算是最多最好的吧。英國有劍橋,帝國理工,LSE,美國有賓大康奈爾Pomona等一流名校,還有多倫多洛桑港大麥基爾等。不論美好的結局,我只願這三年再來一次——這最燦爛溫暖的三年!
最後非常感謝塞萌!
再給兩個鏈接吧,算是秀秀我們愉快的班級生活與可愛的班主任。劍高版【江南style】by Titianhttp://m.56.com/view/id-Nzc3OTUxMzA.html?refer1=http%3A%2F%2Fv.baidu.com%2Fipadwebapp%2Fbrowse%2Fbrowse.html塞萌真的亮瞎了哈哈!
再來一個有趣的段子。
聽說塞萌BBC馬上開播了,我們大家歡呼:「塞萌上電視了!塞萌上電視了!」嗯,小學生式的歡呼。
然後塞萌變得很不好意思:「上電視這種事情,對於我這種顏值的人來說………」他意味深長。
我們笑成一團,不見得這麼自黑的啊塞萌!!
幾天以後春遊,我們的班旗被畫成了這樣。
塞萌你最帥!顏值你最火!
———————————————
最後總結一下,證明我沒有跑題。BBC展現我們的是中西方教學模式的對壘,也許並不是為了討論一方優於另一方。而是打開了一扇門,告訴廣大腐國人民:教育可以這麼來。我想用塞萌的例子說明,中西方教育方式的結合才是最好的。
塞萌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他的教學,既有中式傳統的精神:他嚴謹,他敬業(真的,我覺得中方老師為課業投入的精力更多),他引導一個班級團結向上,尊師重教。同時,他又有西方教育的靈魂:創新與探究。知識的獲取不是食來張口,而是我們苦苦追尋來的。且,他打開大門,也打開了窗戶,窗戶外面的陽光是另一種可能性。
中西方的教育,各有利弊吧。只有相結合,去糟粕,去精華,才是最好的。
其實我不是很善於去考慮深層的一些細微的原因。我只了解我所經歷的。也許,我知道的只是最表面最直接的一些原因。所以回答不如其他答主有深度,但也希望能帶大家領略一番我看到的世界。
最後,致廣大校友:
保護珍惜塞萌,人人義不容辭。請大家不要把塞萌的聯繫方式,如手機號碼,微信號,電子郵箱等,泄露給任何外人(比如媒體與編輯)。塞萌最近被騷擾了……超級可憐。
不過可以告訴你們麻麻:喏~這是我們杭外的老師。
壯哉大杭外!!!留和路299號萬歲!!!
————————————
請勿轉載或分享到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出於種種原因,我會被打的…………
————————————
彩蛋:第二集裡面~我男票出現了!他是被採訪的~~
看了很多答案,想參與一下。主要是後面的,想說說我看到的今日中國教育的變化和趨勢。
-----------先說紀錄片本身-----------
BBC作為紀錄片殿堂,知道連載式紀錄片必須有爭議,有節奏,有高潮。
看完第一集。參考一些新聞。我估計這次故事架構八九不離十是這樣的:
第一集:文化衝突
第二集:嘗試解決-&>衝突升級到不可調和
第三集:本土文化介入,解決衝突-&>師生相互理解-&>中英成果互有勝負,留下遺憾的和思考
如今中英教育對比是熱點。單純搞出一個單方面勝利,那從BBC還是從學校角度來說都是極不合適的。作為有歷史的傳統強國,相信最希望的是「中為英用」,「以英為體」的思路。
其實之前就關注過類似話題,英國來中國取經之後,他們提出的一些觀點我覺得值得關注(下面是大意):
「中國教育的特點是認為所有人通過努力都能獲得好成績」,「中國學校不希望差生掉隊」,「雖然我們的好學生不比中國學生差,但我們差生太差了」
沿著這個思路來看BBC這次的「導演」,就很容易理解了。
這次請的南外、杭外等老師,面對的學生都是頂級的,正如有的評論說的,相當於英國「哈羅公學」之類的。還有的評論說這次的頂級公立學校的學生不算好英國學生,所以這次PK不公平。
其實從英國人角度思考一下,就明白了。
1、選擇南外、杭外的老師,不僅是因為他們好,而是他們能用全英文教學。
2、某些報道有提到,BBC刻意要求他們用大班、傳統的板書和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
所以,這些老師是去模擬中國普通高中的情況。不是那些靠生源的好學校,而是普通學校那樣,靠老師保障最差的學生也能得到提高。從這點看,要給BBC樹個大拇指。
可以預見,這次紀錄片最後的結果裡面,有差生的成績提升的結果,畢竟BBC網文已經提到「更長的學習時間有利」。而這一句對好學生是沒有什麼正面意義的。
TED上有一個WISE 2014峰會:
WISE2014峰會:創造力,教育的核心
第一個演講其實是那個性格的力量。給出一個例子是國際象棋興趣小組,這裡勝負很明確,老師不會安慰你的失敗,只會不斷刺激你,讓你對勝利充滿渴望並願意承受大量的失敗。
另一個例子是KIPP,the 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知識就是力量項目。這是個偉大的I項目,最難得的是入學採用抽籤,大量吸收貧困學生和問題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做到了讓低收入人群的數學成績追上頂級私立。提到的方法就是設定非常明確的目標(每個學生入學就會定下考入某大學的目標,並全程為此而奮鬥),鼓勵但保持高期待高要求。
具體學校理念很新,中國教育界也在參考。可以看官網:KIPP Public Charter Schools
KIPP is a national network of free, open-enrollment, college-preparatory public schools dedicated to preparing students in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for success in college and life
看看官網裡面our-approach:How we did it的前兩條,和我們是不是神似?
A Belief in All Students:
Our work at KIPP is built on the most basic of beliefs: that all students will learn and achieve.
College Graduation as the Goal
Grounded in this belief, teachers, leaders, and staff at KIPP are united around a shared end goal: to prepare KIPP students to succeed in college and lead choice filled lives
當然,後面幾條則更有魔力,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但無論如何,前兩條是基礎,沒了這兩條後面的都是幻影了。
此外,演講裡面還提到了Angela Duckworth的毅力(grit)成功的鑰匙?毅力
「向著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即便歷經失敗,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這種品質就叫做Grit。」
結合這些,用我的理解,成功的品質中最重要的是毅力,而毅力的培養,現在的教學手段是:明確的目標+不斷勝負刺激
太少失敗的刺激,那是不會有毅力。不明確勝負標準,也不會有毅力的。當然,鼓勵很重要,但鼓勵不能以降低標準為代價。最終大家還是要用同樣的高標準去要求。
堅毅,美國當下最時髦的教育理念
在這種社會思潮下,美國很多學校已經在引進新的課程,比如加利福尼亞州長灘中學,創建了新型的課堂文化-讓孩子在學習中面對更多掙扎和冒險,而不只是獲得了正確答案。在他們看來,智商是與生俱來的,而堅毅是每個人都可以開發的。
------------------我對中英教育的一些思考-------------------------
作為高考的收益者,我一直以來都挺反高考,反死記硬背的。
但有了小孩之後,自然會關注教育,也經常YY很久以後小孩出國讀書等問題。慢慢的,對中國教育有了一些新認識。
其實高考也罷,死記硬背也罷,這是一種文化,日本如此,韓國如此。他們經濟如此成功,顯然不要輕視這種文化。
這種文化的背後,就是一種理念:「努力就會成功」。
對於學生來說,這句話很委屈。但工作了,就會聽到一個更加殘酷的版本:「失敗沒有借口」。
對應英國強調他們的優勢是「人性化」。盡量每個學生給與最合適的教育
但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老師資源是有限的,水平也是參差的,外加別的教育機構的挖角。最終只能落到簡單分班,給不同學生不同大綱,降低要求。
結果是學校和老師屏蔽掉差生的失敗感,不讓差生感覺到自己的不足。通過降低標準曲意逢迎差生。
這樣最大的問題不是差生的知識變差,而是差生沒能不斷接受失敗的刺激,會變得越來越沒有毅力。他們以後工作了,會期待外界改變來適應自己,而不是自己努力去提升自己適應社會。
這些人成功的希望會越來越渺茫。
也難怪《56up》裡面階層固化如此嚴峻。
對應這次紀錄片第一集,小胖子的沮喪。讓人覺得實在太嬌氣了。在中國是缺乏關懷和鼓勵,這個隨著生活水平和人們知識的豐富在不斷改善。但像英國這樣根本不給他失敗的刺激,那隻會讓他跨入社會後直接崩潰。
好學生也一樣被這所謂人性化的教育消磨了毅力。因為好學生所在的班級雖然要求高,但理念上依然是一脈相承的,他們的教育依然是處處減少失敗刺激的。
就算不考慮這個,只考慮私立學校,沒有了差生也是不合適的,好學生除了需要有好榜樣,也需要有身邊失敗者去刺激。更何況,學校經常有妖人,從最後突然變成中上。這種活生生的例子,對好學生是很大的精神刺激。
其實英國的教育理念,如果單國來看,問題不大。但問題在於英國是有外國學生,接受移民的。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一群從小就缺乏失敗刺激的小孩,如何能和一群從失敗刺激教育中磨礪出鋼鐵般毅力的小孩面前勝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語很溜的印度人,在英美社會的成功。
從這次BBC的探討來說,其實我們中國人不必太入戲。這個紀錄片首先是給英國人看的。也可以感覺到英國現在其實並不只是在向中國學習那麼簡單。
而是在美國已經開展了5年的堅毅教育探索之後,在丹麥已經有教育片明確說出危機3年之後,英國發現自己的教育理念大幅落後與世界了。他們希望用中英教育PK來刺激社會,儘快推動教育部門的改革。畢竟英國教育部門遠比美國死板。
BBC的標題是《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顯然BBC是知道世界趨勢的。BBC還早早在播出之前就大量劇透,扔出了英國校長的這句話「...並不能歸功於先進的教學方式,中國父母,中國文化和價值觀,才是真正的助力。」
但很可惜,從社會的反饋來看,英國社會的視野依然在是否需要老師權威和課堂紀律這個淺薄的層次,甚至有教育專家還以為只是培養考試機器。英國社會認知不但遠落後美國,也遠落後于丹麥。我覺得英國基礎教育挺沒救的。畢竟教育是全社會的事,靠少數教育家是沒用的。
--------------我對中國教育發展的一些感性認知---------------
從各答案來看。中國真是一個廣袤的大國。各地差異極大啊。
有南外這種,集合全省尖子生的出國導向的公立學校。有衡水這樣以高考為導向的軍事化學校。也有不少人分享自己在重點學校重點班的經歷
正好我在廣東長大,現在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不敢說這裡就是全國的趨勢,但我相信還是很有可能稱為將來全國的模型之一。
上個世紀末,廣東也是這種重點學校+重點班的模式。那時候華師附中全省招生,能在全省高考前100名裡面佔一半以上。這時候是行政資源主導,生源決定一切。(老師也重要,但作為自己那個年代重點考出來的,老媽曾教普通高中的,深知重點中學老師其實輕鬆,普通中學老師其實也有不少很用心很有水平的)
1995年以後,珠三角十幾年的高薪聘請名師校長的模式開始見效,出現越來越多的狀元。發達地區的學校更能和省會PK。而傳統的粵北好學校(粵北兩市窮,有幾百年讀書出頭的傳統)則慢慢跟不上了。這個階段,名師的作用開始上來了。特別是發達地區,某些小城市,堆了大量名師,師資明顯優勢。很多時候,你老師再好,數量不夠,也是無法達到效果的。
2009年之後。深圳試點,慢慢廣東開始推廣。公立學校開始不斷減少作業。到如今,深圳甚至有一種巴不得你早早放學走人的態度。當然,要求並沒有降低,而且隨著外來人口問題,導致中考壓力比以前更大了。這個階段,就開始進入了拼補習班的階段。
我記得大約10年前後,就開始陸陸續續有家長抱怨,老師故意課堂不講細,讓小孩參加自己的課後補習班。當然,後來政府嚴打這種行為。就開始出現了老師自己不開補習班,但也依然積極勸說學生去上補習班的情況。現在深圳,好初中裡面不上補習班幾乎是不可能排名中上的。
其實過河去香港一看,才發現,補習班文化原來已經有很長歷史了。
私立學校的好處是:
- 生源:全市招生
- 老師:競爭上崗,工資可以很高
- 學習時長:公立學校受限制,不得留太多作業,私立學校可以直接要求晚自習,堆大量作業
- 補習班:可以辦補習班。針對優秀小孩特別訓練
最近從上海的朋友了解到。上海最好的小學和初中已經是私立了。高中還不是,但其實這是高考資格的歷史影響,可以預期總有一天會打破平衡的。
所以有人說中國教育死板,缺乏創造力。從動態來看並不是問題。不能給尖子生提供個性化教育,也從來不是問題(只是太多家長高估自己子女,或者不知道怎麼花錢去創造條件)
關鍵是家長要儘快轉變自己的思路,多看看別的地區在發生什麼事情。
江浙都是很富裕的省,富裕家庭比廣東要多得多。但還在沿用全省集中尖子生,極少量學校堆積大量資源的行政主導模式。我覺得這有點不可思議。
畢竟上海已經給出了樣板。
我相信,或者說我希望,江浙也會出現大量的優秀的補習班。再慢慢的私立學校會成為最好的學校。畢竟,江南私塾幾百年來都是全國最高的水準。
--------------我對中國教育的未來的一些淺見---------------
從我的認識看,中美教育在走向趨同。就是高期望高要求,強烈的競爭,大量的勝負刺激。外加人性化關懷和個性化的指導。
但這樣是很耗費人力的。中國以前是父母付出了很大的幫組,但隨著競爭激烈這是遠遠不夠的,最終的結果就是財富對教育的影響加劇。中國畢竟不如美國家庭有錢。我希望國家加大這部分的補助,最好是針對到學生而不是給到學校。讓更多學生拿著教育券,可以去接受小班補習甚至競賽補習。
未來幾十年,隨著人口紅利變少,越來越需要人才。如果這時候還不去補貼學生,還把補貼放在學校和自己荷包的話,13億人養出比美國更多的人才只能是痴人說夢。
對比之下,歐洲被「人性化」束縛太深,恐怕會失去這一波人力資源的競爭。我對中美統治未來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當然,美國有一點,有很多貧困家庭放棄了教育改變命運的希望。中國目前也有這方面的苗頭,這很不好,只希望我們能堅守「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個理念。畢竟世界這麼大,只要在中國養成了堅毅的性格,相信努力獲得成功,以中國教育對後進學生的高要求,在全世界範圍的競爭力還是非常強的。
近日,BBC拍攝了一部《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的紀錄片,片中5位中國老師為英國漢普郡的博航特中學的學生教授不同科目。
目前,這部紀錄片中英國學生與中國老師之間的互動,已經引起了對中英教育差異的廣泛討論...
其中,一位英國的教育家是這樣看的:
「如果這5位老師來的是伊頓公學,那他們肯定都會很開心。因為這裡的孩子能力都非常強,不會讓中國老師失望。」 曾於1997年-2008年期間擔任伊頓公學教務長的Oliver Kramer如此評論。
Kramer表示,英國的中學分為私立和公立,兩者相差甚大,在優秀的私立學校,課堂紀律一樣嚴格,大部分私立中學也是寄宿學校,而英國私校「精英」教育學起來一點不比中式教育輕鬆,結果就是:伊頓公學、斯科特中學等私立中學,聚集了全英國7%的學生,卻佔據了牛津、劍橋每年錄取的學生中的50%,而未來,他們將成為英國的首相、國會議員以及社會精英人士。但是,要想進入私立學校,孩子從六歲就要開始準備,然後經過殘酷的篩選(包括對家庭條件的考察),才有可能進入頂級的私立中學。
而像BBC紀錄片中的這種公立學校中,學習壓力小,學生被名校錄取的概率小得多。三年後,他們的收入和所處的階層將與名校生迅速拉開。
這位伊頓公學的前教務長,很誠實的點破了英國教育的實質。
英國的精英教育,不是什麼快樂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國一樣,奉行嚴格、刻苦的苦讀教育。
說難聽點,快樂教育的本質,其實就是處於領導階層的精英保持整個社會階層穩定的手段。Kramer教授也直言,私立名校多數學生來自富裕家庭,精英教育可說是由特定的社會階層群體所塑造出的教育模式。
如果BBC這部記錄片,最終向英國人傳遞的是「中式教育」不適合英國的信息,那麼只能說BBC還在幫助特定階層愚弄英國人民,讓他們安於英國教育體制現狀,而不是向中式教育學習,去認真負責的對待每一個英國孩子。
相比起來,中國的大學名校生來源,大部分還是來自於國家提供的公辦教育。
中國的教育體制,從主觀上,不分階層,不分身份,不分貴賤。實際上是為所有的孩子,提供了類似英國精英才能享受到的高質量基礎教育,中國依然在按照「培養共產主義接班人」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孩子,哪怕將來你是一個收銀員,你也跟將來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接受的是統一標準的基礎教育。
因此,在中國,教育的結果可以因為天分而不一樣,但是起點卻是公平的,這就是教育平等。
中國學生的水平也許不如英國的私校學生,但是平均水平卻遠遠高於英國,這就是中國高質量的公辦教育與英國教育雙軌制導致的結果。這就是西方大眾求之不得的最大的公平。
讓人無奈的是,西方普通人享受著沒有學習壓力的快樂童年,如今在中國正在受到追捧。
然而很少人去注意,在西方雙軌教育體制下,孩子想快樂就別想上好學校,就沒有突破自己階層的未來。從6歲開始人生就已經分流的體制下,社會階層固化、個人上升通道狹窄。而這是西方社會無法繼續保持領先的根源之一。
新中國的一位偉人曾說:六億神州盡堯舜。如果非要給中式教育一個另類的標籤,那就是「鞭策每一個人努力」。
學區房,高級教師向私立學校跳槽、各種高成本的素質教育加分、現代時髦的推薦制……今天,我們的教育正在被附加越來越多的西方教育特色。可我們不希望看到,因為一些精英階層的私心,中下階層的惰性,導致我們的教育以學習西方先進為名,滑向一個不公平的體制。
這對於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將是一種釜底抽薪的自我了斷。
同樣作為鄒教師的學生來說兩句,我覺得在國內這一部紀錄片的推廣非常有效,所有的地方都在說這一部片子,不過從我個人的體驗來講,中方教師真的沒有B站上彈幕說的那麼差...尤其是我的那一位老師。我的老師也在回來之後給我們上課的時候講了他在英國這一個多月的體驗,主要還是集中在紀律的方面。BBC在剪輯的時候一定是下過功夫的。
鄒老師本身就是我們國際高中的教師,我從第一集中其實並沒有看出他教學方式和對我們的教學的區別,可能是給的鏡頭不夠多導致的。事實上我們學校的外教採取的也是給notes讓我們記並且在講台上講的方法。我個人認為這種方法還是很有效的,但是非常考驗老師的個人能力。很多老師是沒有辦法駕馭這種方法的,導致課堂變得十分無聊。鄒老師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還是十分有趣的,不知道在教學實驗的時候是怎麼樣一個情況
這是前幾天給澎湃的一個稿子。發過來給大家看看,別轉載。
英國的孩子足夠堅強嗎?我們的孩子足夠安全嗎?
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第一集在社交媒體熱傳。在這部紀錄片里,英格蘭漢普郡博航特中學請來了來自中國的五位教師,他們要用最中國式的教育,對50名英國13-14歲的學生進行教導,並在四周以後對中英不同教育體系下的孩子進行評估,希望以此為契機,探究中英教育方法中的顯著差異,並嘗試把東方教育中的優秀方法引入到英國課堂里。
這集紀錄片播出以後,我們看到了兩種理念的碰撞,中國教育強調紀律,鼓勵競爭,英國式教育崇尚個性,因材施教。這讓很多看過的人大呼過癮,在影片里,很多英國孩子的自由散漫和學習程度之差更是讓中國人驚訝,也引發了對中英基礎教育的討論。
然而,看過紀錄片第一集以後,卻不難發現中國這五位老師根本不能代表中國教育的平均水平。
不錯,儘管這五位老師已經盡量在模仿中國普通學校的教育。比如片中很醜的校服,早起的團體操,大班教學,強調師道尊嚴,晚自習,體育考試,填鴨式教學方式,注重集體主義,強調競爭精神,超長的學習時間,課後較多的作業等等。
但是,他們模仿的只是符號化的中式教育。
這五位老師的業務水平實在太強,他們都是來自中國最好的中學,片里提到過,鄒老師來自於杭州外國語劍橋高中,還有一位李愛雲(音)老師來自於南京外國語學校,也就是說,是中國經濟和教育最發達地區幾乎最好的老師。
這些中學裡的學生,甚至連考上985高校都算最差的選擇。就在今年高考,南京外國語學校不到470人的高三學生里,在高考前夕,已有295人被美、英、法、澳、日等國名校錄取,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名校也不乏其人,加上先期保送北大清華等國內名校的,只有21人需參加今年高考。而在中國很多高中,考上985高校大概是很多孩子奮鬥的目標。
這些老師的學校採用的根本不是所謂的中式教育,他們來教這些英國初中的孩子。雙語教學且不說,僅僅他們對教育中出現問題的認識能力和調整能力都超出國內普通高中的老師一大截,而當他們在儘力模仿中式教育時,到底能有幾分相似恐怕就要打一個問號了。
任何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最終都是要靠老師,而以這五位老師的優秀,恐怕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教育理念,都會有很好的教學成果。
所以儘管在紀錄片中,五位老師陷入了困境,但我絲毫不懷疑他們會逆襲,因為他們實在太優秀了。
然而中國大多數的學生根本沒有機會聆聽這五位優秀老師的教誨。
而在中國一些地方,教師薪酬過低,政府隨意拖欠、剋扣教師工資,教師毆打學生,教師不好好教課卻把主要精力投入開設輔導班,這些老師也是中國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大的一部分。
當我們嘲笑英國孩子上課開小差,紀律散漫,自以為是,無視師道尊嚴的時候,也請不要忘記前不久剛剛發生過的江西永新校園暴力事件,多名女初中生對一名女生進行圍毆,同時也請再回憶一下去年年底發生在雲南昭通市魯甸第一中學的教師被打事件,當時4名中學生暴打教師,嚇得全校教師躲到操場不敢上課。
這些孩子也跟紀錄片里那些英國孩子大致處於同一年齡階段,而與之相比,這些英國的孩子只是任性一下簡直是天使。
我們也不要忘了,最美鄉村女教師郜艷敏也是中國教育體系的一部分,一個依賴被拐婦女的教育。
什麼是中式教育?什麼是東方教育?在有些學校連正常教學秩序都不能保障,東方教育尊師重道的傳統又在哪裡?而有些地方連教育都沒有又何談中式教育?
在紀錄片中很多人能夠窺見英國階層固化的緣由。英國的中學,提供了幾種不同的教學大綱,因材施教,不同程度的學生採用了不同的大綱,進度和要求都不同。這樣的教育模式,確實讓一些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而且以後也很難追趕。
但同時也要看到,英國的教育模式其實起到了一個「分揀」的作用,根據智力和專註度,把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很早的時候進行分流。我們說英國社會是幾個「天才」帶著一群「庸才」,那麼這種教育模式的優點是,這些庸才還是樂意服從天才的,也就是這種分流還有一定「科學性」,能夠把天才和庸才識別出來。
而中國這種由於地域發展不平衡帶來的教育不平衡,在將來也會愈演愈烈,優秀的師資會越來越向經濟發達集中,這樣發展下去,同樣在將來可能形成階層固化。那麼能有幸接受鄒老師、李老師這樣高水平的老師們教學的孩子,和教育甚至都不能保障的孩子同時長大,誰佔優勢就是毋庸置疑了。這種未曾分揀就生生撕裂的階層劃分,當這些來自二線三線城市中的天才孩子長大,當他們卻要屈居「庸才」的地位時,他們是否甘於固守自己的位置,由此又要產生怎樣的社會問題,恐怕更值得我們深思。
而提到英國的孩子,片中的魏照老師也許點出了他們散漫的根本,「他們(英國的孩子)將來即使不工作也能拿到錢,他們根本不擔心生活,但在中國,每個學生都知道,只有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將來才能賺錢養家。」魏老師還表示:「如果英國政府削減福利,很快他們就會看到情況大不同。」
而中國的目前福利制度,還並不完善,「不工作都能很好的活下去」還只能是空中樓閣。那些因為教育缺失產生的無工作能力和低工作能力者又將給中國帶來什麼?
正如這部紀錄片的片名,英國人要問的只是,他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然而或許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們的孩子足夠安全嗎?
我的微信公眾平台:霍老爺的小木屋
http://weixin.qq.com/r/OUM9JcvEw5a8rY9G9xY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作為一個英國人幾年前在英格蘭南部上過中學。
我覺得這個實驗最主要的問題是「尊敬」。英國孩子只有當害怕或者尊敬老師的時候,就聽老師的話。因為這些中國老師第一次來這個學校,還沒有機會建立聲譽和威信,不熟悉學生的性格,所以,學生不尊敬他們,並且不服從他們。
另外,我覺得老師們的英語水平不夠好,學生尊敬能說會道的老師,如果一個老師能夠用他的言語令淘氣的學生感到羞愧,同時很搞笑,他會贏得尊重。不過,這些中國的老師,雖然會用英語交流,但是語言能力不如他們的英國老師。
這些中國的老師不認識學生,不可以用母語,他們不得不跟已經認識學生,並且已經建立威信的英國老師競爭,這是不公平的競爭。
為進行一項更可靠的實驗,應該使用以英語為母語(或是英語水平非常好的,接近native speakers)並且熟悉中式教育方式的老師,但我明白這種實驗和BBC的那種沒有那麼有趣!
如果老師沒有贏得學生的尊重
關於管教學生,我和我的英國老師好友覺得十三四歲的孩子很無情,他們發現老師的弱點,他們就會針對它。另外,中學生會測試老師的極限,看老師會在怎樣的情況下抓狂。只有當老師禁止他們的淘氣行為的時候,孩子們就會聽話。老師必須懲罰淘氣的學生,但是千萬懲罰得要公平。
好像還沒有人從語言對跨文化交流的影響的角度分析過這個紀錄片,那麼學渣就來拋個磚好了。。
從紀錄片里給Bohunt普通班的鏡頭中可以發現,普通班的學生還是很乖的,並沒有在中式學校里的各種熊。第二集里,學校負責紀律的老師到中式學校里強調了紀律之後,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我覺得這可以說明,這些孩子不是不守紀律,而是不守中國老師的紀律。換言之,五位中國教師在班上沒有足夠的威信,而原因之一就在於語言。
先舉個栗子(出自Ingrid Piller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一位擁有教育心理學學位的美國女士隨先生回到他的家鄉,也就是一座德國南部的小鎮生活。這位女士在小鎮里生活了五年,由於種種原因,德語依然很基礎。他們的孩子上學後,這位女士對家長委員會(parent council)的種種活動都非常熱心,想要積极參与,但在每次競選各種職位都落敗了。她非常沮喪,因為自己明明有相關專業知識,卻由於語言障礙得不到認可。
紀錄片里的情況就很相似。五位中國老師的英語水平相對於絕大多數中國老師算很好的,但是絕對水平確實不太行。。。主要體現在口音、辭彙語法和語速上。而一個人的語言水準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對他的認知。
是的,雖然他們都是中國頂尖中學裡的精英老師,教學水準高,備受學生喜愛,可一進入全英授課環境,一切然並卵。。語言水平大大限制了教學實力,所以沒法有威信。。
中式學校的小孩的心理活動可能是:
天啊這老師口音好奇怪。。Ta剛剛講的那句話啥意思?。。為啥Ta講話這麼慢我好煩。。
這老師連話都講不清楚我憑什麼聽Ta的!我要熊我要熊我要熊!
首先通報一聲,B站已經有資源了,中英字幕,建議關彈幕觀賞。
【BBC】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 E01 中英字幕【YYeTs】
另外再給大家發一個前陣子丹麥的電視台拍的紀錄片,講的是中國和丹麥的兩個班級之間的比較和競賽,反映兩國教育文化的差異,也有點意思,帶中文字幕,用網盤可看。
第一部分:P1.flv_免費高速下載
第二部分:2.flv_免費高速下載
第三部分:3.flv_免費高速下載
第四部分:4.flv_免費高速下載
我覺得很難機械的比較哪種教育比較好。而且BBC拍這片子也不是為了證明哪種教育制度好,也不是簡單的滿足獵奇心理,更不是為了吹捧中國。我猜也是和丹麥那個片子一樣,一部分人對自己國內長期寬縱過度的基礎教育現狀和青少年的學習態度心懷憂慮,希望引入一個參照物,引起國民的一些思考,不管思考的結論是什麼,思考總是有益的。
英國有幾百年積累下來的財富和文化來使他們的下一代享受比較寬鬆自由的教育環境。但中國不可以,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有限的教育資源,我們只能搞大班教育,強調紀律和教師的權威。針對不同的程度進行不同的教學,我們做得到嗎? 歐洲人隨便做個什麼工作加上各種福利就能享受比較優質的生活,甚至家裡蹲也能靠福利有吃有喝,中國人做得到嗎? 社會上的好工作就那麼多,人口數量又這麼多,我們的學生怎麼能不拼?
還有,人的本性就是好逸惡勞,充滿惰性的,青少年時代更是如此。學習自然科學,有時忍受枯燥和記憶是難免的,我不覺得有幾個老師能把解析幾何和微積分講得跟袁騰飛編歷史似的妙趣橫生,讓人大笑,這時適當的自律和外部約束絕對是必要的,打著「不扼殺天性」的口號去放任學生,這是徹底的瀆職和對學生不負責。但是片子里教理化的老師自己展示實驗,不讓學生參與也不太好,不太利於學生培養興趣,也許是國內的資源和時間都很有限吧。
所以個人認為一味嘲弄英國藥丸和一味自輕自賤的態度都不可取。我相信片子里那些過分頑劣的學生在英國也不是受鼓勵的,可能是片子為了戲劇化有意識選取的。 理想中的情況就是在英國的學校里加入一些對教師的尊重,對紀律的意識,適當增加一些基礎知識學習的強度等。而中國教育能引入一些啟發性教學,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增加一些學生休息和自我發展的時間等等。
我相信這兩種教育文化絕不是非此即彼的,任何事物都需要平衡和適度。過度的放縱和過分的壓力都不好。 以前上學的時候真的很羨慕歐美的學生,課餘活動多,假期多,下午很早就能回家。
現在回想驚訝的發現,關於我的學生時代,我並不惋惜後悔我的童年或者青春被所謂的殘酷的教育制度壓榨,我唯一後悔的是我沒有好好學。
初中的地理課,高中的歷史課,老師在講台上認真的描繪這個世界的內核或者一個民族的興衰時,我都在幹些什麼?
我後悔的居然是這個。
要知道,想要成為所謂的成功人士,全世界的定律都是一樣的,你所需要努力的程度,付出的心酸並不會因為你的國度發生改變。
這個道理,紀錄片里的英國學生們終有一天都會知道的。
首先聲明,我是一名在加拿大的執業教師,我在中國市屬高中教書了好幾年。我看了這個片子之後我覺得這是很真實。我在公立學校當代課老師的時候,天天跑不同的學校,接觸不同的學生。去過很好的區,也去過一些有很多問題的孩子的學校,那些在片中看到的不尊重老師的現象一點也不奇怪。我曾經在上課不到3分鐘就送學生去辦公室,因為他帶頭起鬨,就是要看看你老師拿我有什麼辦法(這是三年級)。有如樓主所述的「唯一有可能就是,平時都是小班化教學,有那麼一兩個吵鬧的也不成氣候」,我所代課的班是23人而已,很多問題孩子,我送了那個搗蛋孩子去辦公室,接著另外一個又找我茬,而且他們根本不聽你,我問過他們班主任,班主任告訴我就是這樣。而且她也是很嚴格要求他們,那個搗蛋孩子也在她手裡送去訓導好幾回。那種互相關照包庇的情況很多。social capital不同,就像書香世家,官二代,富二代他們家裡擁有的社會資源不同,結果也不同。片中的孩子我不清楚具體的家庭背景。英國的教育現在存在問題,他們一直招收加拿大的老師去英國教書,英國現在極端缺老師。我一周起碼收到4封郵件要我去英國教書。我一些當地同事(白人)就被騙去,他們告訴我那裡的學生不是一般的難教,還以為歐洲孩子好教。那你說欺負中國來的老師不懂他們的國情,他們也欺負自己人。
我和一個美國的教授交流過,這個教授一直給美國政府和世界銀行當顧問,他完全不懂為什麼現在孩子不努力,他知道只有努力才有好生活。我自己在實習的時候看過一個加拿大六年級的孩子,家裡靠政府補助過日子,他是個聰明孩子,可惜看到不用工作就有錢,何必發奮?天天無所事事,學校也拿他沒辦法。
我和一些加拿大入編的老師聊過天,述說過我所遭遇的情況,他們直接都說那些孩子非常at risk,他們有問題的方面來自家庭不教養,家庭暴力等導致在學校不聽話。
bbc這個紀錄片不公正,不是嚴格的調研。我教過兩大不同風格的孩子,我個人認為,學會做人很關鍵,例如尊重。在加拿大,這情況太多了。在片中看到那個sophie還是哪位學生,自己都說不知何為humble(謙虛)。加拿大的體育教育是讓學生擁有歡樂,卻讓本來專註力差的學生更不專註,你要知道多少孩子被迫服藥,這樣他們才能在課堂上不吵鬧啊?那些葯都是副作用很大的。
至於教育方法有待商榷,可以因材施教,也可以有時強迫。生活有時候不給我們選擇。這個時候是看意志力。在伏爾泰眼中,中國是一個充滿了哲人王的國家,人人文明講禮貌,內心堅韌而有節制,天性善良而悲天憫人,和那些冷血的西方資本主義強盜不同,是整個人類文明最後的希望
在羅素眼裡,中國雖然沒伏爾泰說的那麼好,不過也差不多啦,號召大家要學習中國人安貧樂道知足常樂的精神
50-70年代間,美帝一致認為中國是全世界婦女權益保障最得當,婦女地位最高的國家,估計當時沒有什麼聯合國人權指數和女權指數之類的報告,總之當時人就這麼認為啦,覺得中國是一個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國家,比美帝英皇都要好太多了
到現在美帝的教育工作者仍然認為在未來,下一代之間的競爭,以中國的學校教育,他們必然是被秒殺的
美帝那裡的人,所謂的愛國者,基本上都是藥丸黨,公開發言能怎麼批判怎麼批判,批判時候能怎麼危言聳聽怎麼危言聳聽,充斥著濃濃的「藥丸」味,像波士頓法律里Alan Shore這種男性,還真的遍地都是,一開口就是大道理,「如果我們再不做點什麼的話,貴國就真的完蛋了!」
不管美帝實際形勢有多好,他們一開口全是嚴峻的問題,全是藥丸的味道,並且總是能找出別的國家的優點,對比自己國家的缺點,然後呼籲大家努力改進
類似中國也有這樣的人,從魯迅胡適那代人開始就有這種傳統,無限制的美化日本,到了現代,陳丹青也總是說西方如何如何
舉出這麼多例子,其實是想告訴各位,針對他國的分析,如果僅僅是分析和報道,那麼這類消息往往是可以參考的,比如經濟學人的banya板塊,紐約客的中國來信板塊
如果僅僅是報道披露和分析,這些都是有參考價值的
但如果一旦涉及到他國和本國的對比,類似這類的分析,往往對於他國人來說,幾乎毫無參考價值,甚至連可信度都基本沒有
因為一旦涉及對比,那麼就不再是客觀公正的分析和報道了,他們自然是帶有目的的,有了目的,自然是帶有偏好的,不管是伏爾泰還是魯迅,都會存在刻意美化他國的情況
他們的目的其實就一個,要麼是激勵本國人,要麼是警醒本國人,所以針對他國都會存在刻意的美化或者抹黑情況
本國人拿著這樣的分析,可以激勵自己,也可以警醒自己,但是如果他國人把這種分析當真了,連你都會覺得他們太傻逼吧
畢竟別的國家的人進行分析對比,目的也是為了自己國家,幹嘛要好心的幫你辛苦分析得出結果讓你改進呢?
中國的教育到底是怎麼樣的,大家都上過學,想必比BBC清楚,就算不清楚,也可以找找中西方的教育家寫的分析文章和書籍,但是對於BBC做的這種明顯帶有對比性質和目標指向的東西,不看也罷
看人家名字: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說的是British kids, 而不是Chinese kids,一群中國小孩在這嗨個什麼勁兒?BBC都不愛操理你
這種紀錄片,對本國人的意義遠大於他國人,結果本國沒多少熱度,反而他國人議論紛紛,甚至還堅信不疑
說明他國人還需要提高自信和智商啊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公眾號 「惡魔奶爸Sam」id:lxg-milk 或掃以下二維碼,歡迎加入
第一集我看了。
等第二集。
上面各位答主寫的不錯,不過好像沒有提到我想到的一個點。
第一集有個老師,忘了是教哪個學科了,好像是體育課的助教和那個胖胖的總助教。
說了這麼一段(大致意思),英國教育是用不同大綱的,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大綱,進度也不同,通常不會放在一起比。(包括體育,體育助教是在一起體測那一段說的)
這話什麼意思?
你永遠不會知道你與最優秀的人有多少差距。
這太可怕了。
不知差距,就沒有壓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難怪英國階級固化如此嚴重。
經過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見識淺薄,還容易狂妄自大。
相反中國的老師:you survive, or you die.
這才是赤裸裸的現實。
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
2015年8月10日補充:
非常感謝大家的討論,下面補充幾個爭論比較大的個人看法。
1)關於「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材施教具有豐富的現代內涵,它的實施需要貫徹四個方面的原則。因材施教對於教師、家長、學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實現都具有重要意義。
可以看到,所謂因材施教,其根本方法在於對不同能力、不同特點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不是採用不同的評價標準,我認為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本次視頻的內容是初中,在一個如此低齡的階段,談論所謂個人興趣愛好,我認為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初中階段的教育,仍然處於通識教育階段,說直白點,就是一切興趣愛好的基礎,一切謀生手段的基礎,是為了將來能真正發展興趣愛好的基礎。
語文(對英國人來說是英語)、數學、外語、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可以說,是一切學科之基。
基礎學科學習不好,大樹的根扎地不牢,枝椏上能獲得多少養分?
在美國上了幾年私立高中,之前上的是出了名嚴苛的寧波某重點高中。
我在高中的時候一直算成績還不錯的,對於傳統的中國題海教育方式也是早已習慣。
到美國第一年,覺得還可以啊,學的都是之前國內很熟悉的東西,吃老本無壓力。
接下來,哎喲卧槽(????????),教學速度怎麼感覺有點不對勁…三角函數怎麼只上了兩節課…kinetic physics怎麼就上了一個星期…為什麼化學之前反覆做題好幾天的東西就上了幾個小時…
然後…然後我四年國內中學所有老本在美國一年都差不多吃完了…
然後在高中最後一年的時候聯繫已經上了北大和清華的同學(我蹲了一級)。他們目前學的微積分我們數學老師在幾周前已經講過了。(為什麼我在高中要學泰勒展開洛必達這種東西啊…)
〖這裡要稍微說明一下,有評論提到美國高中advanced課程有廣度大而深度淺的問題,我並不否認這種情況,可是第一:考試難度並不代表課程難度,(BC cal 的課程前兩個月就可以足以應付ap統考)第二:這並不能說明課程的容易程度,在同一時間內掌握更多不同方向的知識並不一定會比單一內容的深度探究更加容易。我拿大學同學來舉例或許有點誤導傾向(他們確實都是如假包換的大牛)(你們看到以後我們還是朋友對吧大腿_(:зゝ∠)_),但話說回來,大學畢竟還是大學,稍作比較只是為了能夠說明問題〗
回頭一想,在美國要真的好累啊…好懷念國內輕鬆的學習生活…
_(:зゝ∠)_有點偏題了。我講的是美國,但是這類資本主義國家教育方式是有很大相似性的。但是並不代表差距不大。哪怕一個地區的不同學校也有很大區別。
說了那麼多廢話,重點在此:想要成為精英,在哪從來都不會容易。而不思進取的人(或者群體),卻總會有無數個理由。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美軍宣布進入中國南海島嶼12海里水域範圍內航行,中國將如何應對?
※中國人怎樣才能恢復文化及精神自信?
※为什么要造天舟一号?
※一場全國性的近現代戰爭能消耗多少錢財?
※中國特種兵處於什麼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