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天舟一號成功了,航天博士卻窮到被迫去賣保險》一文?
今天朋友圈被這篇文章刷屏了,不知知乎人士如何看待這件事?
天舟一號成功了,航天博士卻窮到被迫去賣保險,心疼..
好像國防軍工一類的工作門檻高(碩士,博士),待遇差。知乎上好像也有相關的一些問題。
中國的國防軍工一類的工資真的很低嗎? - 知乎
如果都像文章中說的,長此以往,是否會對航天事業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畢竟一流的薪資才能吸引一流的人才。
那個……雖然很尷尬但我還是想說一下,目前香港科技大學沒有航天博士。我們系原本是機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系,前兩年招了幾個做航天工程的教授,然後就改名叫做航空航天與機械工程系(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改名到現在還不到三年,那幾個新來的教授也沒怎麼招生,因此目前為止幾乎不可能有真正航天方向的博士畢業的……
不少人關注,再補充兩句:香港賣保險不僅賺錢,而且地位也並不低(敲黑板)。什麼叫做窮的「被迫」去賣保險,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你要是哪天畢業直接當上省委書記了,你會說「被迫」當官嗎?
最後摻點私貨。知乎上一開始是勸退化學生物,包括材料。然後數學物理相關的討論下面也都是說不如一開始就去科班學CS。後來土木啊地質啊什麼的也都在哭慘,現在航天也開始被迫賣保險了。估計現在知乎風氣是,除了CS和金融,全部無差別勸退了。我們這種老油條是無所謂了,一些年輕的小同志,還是要稍微有些自己的看法,不要聽風就是雨啊。
1. 港科大的航空航天系正式成立於兩年前,我旁觀了整個籌建工作。這個系是原來的機械工程系+幾個外聘的教授構成的,整體科研實力不敢恭維。有一個教授以前在NASA工作過,我問他大哥你造過火箭么,大哥說沒有,我研究湍流理論(拿數學工具計算空氣快速流動時的性質)。
上面的事實說明兩點:一,港科大的航空航天繫到現在不可能有博士畢業, @立黨 說的其實不對,我疆還在觀望港科大航天系的發展情況,目前反正是沒有看到有博士從裡面出來,畢竟還是too young;二,不是所有的航天博士都能造火箭,目前港科大的航空航天系的發展和我們國家航天事業的很多需求不太對口。
2. 昨天我在北理工演講,期間有個小夥子過來找我說想給我道個歉,因為他去年通過了大疆的校招,但是後來他又決定去航天院工作。原因是「2020年就要發射空間站了,再不加入就失去和子孫後代吹牛的機會了」,另外「今年開始各大航天院都大幅提高了應屆生招聘的工資」,雖然「比大疆還是差的多」,但是「足夠生活了」。我表示尊重他的選擇,並且認真地告訴他「哥要是晚生五年,估計也去航天院」。
上面的事實說明一點:誰告你說我們國家沒人搞航天啊,難道天舟一號是公眾號水軍吹上天的?不要聽風就是雨。為了寫文章吸引人的眼球,我也能找出很多別的例子來,我還可以自己上拿自己舉例子。讓開,讓你表弟來和我聊,如果你文章里寫的表弟是真實存在的話。
3. 我有一個港科大的學弟,本科學電子工程,後來在香港賣保險,工作兩三年後拿到了「MDRT」(百萬元俱樂部)的榮譽,大概意思是賣保險瞬間賣了一百多萬,還是年薪一百多萬之類的,反正就是很有錢。時常看他的朋友圈分享自己工作的情況,我覺得還蠻有意思的。有一次吃飯聊天說起大學的事情,他說自己大學的時候常常看我寫文章講要做科學家工程師這個那個的,看得也很熱血,然而覺得自己的能力「實在不夠,沒法繼續從事理工科」,但是「將來要是能掙大錢,我就給科大工學院捐一筆大錢,讓更多學生有獎學金」。
上面的事實說明一點:賣保險怎麼了,人家賣保險掙了錢,捐個獎學金,或者資助上幾個博士,對科研事業的發展的貢獻比某些只打嘴炮的公眾號高到不知哪裡去。
4. 酷玩實驗室最開始號稱要做一些有趣的開源項目、航模、無人機,後來沒有任何影響力的項目和產品出來,純粹進行公眾號文章的運營,有些文章我看了也覺得寫得還行,然而對我國的航空航天業、製造業、自動化行業沒有起到一絲一毫的幫助,另外酷玩實驗室特色的一句話換一行就是沒有連貫的句子+極度口語化和戲劇化的行文風格也對人的正常閱讀能力有負面影響。
上面的事實說明一點:這個文章純粹是妖言惑眾,不要總想著搞一個大新聞,naive。
總結:這波熱點蹭到我港科大頭上去了,讓人非常不能忍。雖然港科大的航空航天系不太行,但是這鍋港科大不背。上世紀70年代以後,美國有很多搞控制理論(航空航天的主要基礎學科之一)的專家轉行去華爾街搞金融(金融系統的變化也可以用控制理論來解釋),掙得盆滿缽滿。雖然如此,幾十年來,控制理論、機器人、金融系統理論,都在發展,有人掙了錢,有人拿了獎,有人在紐約華爾街揮斥方遒,有人在匹茲堡鄉下怡然自得,這麼多年過去,美國金融系統還是世界主導地位,Space X還是回收了火箭。而且美國很多優秀的航空航天院校,比如MIT,斯坦福,也都有很強的商學院,鼓勵商學院的學生和理工科學生多交流多思想碰撞,做交叉性的項目。所以理工科學生轉行不做航空航天,是很自然的事情。
國家的航天事業也不能背這個鍋。中國十年來航天上的成就有目共睹,科研人員的待遇也在一點一點變好,雖然很緩慢,但是事情都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我聽那位北京理工大學的同學說航天院的待遇有提高的時候,我是打心底高興的。國家的決策者也有難處,每年收100塊錢的稅,一帶一路要用十幾塊錢,社會保障要用幾十塊錢,基礎建設要用十幾塊錢……國家的各項發展都要花錢,分錢分得不容易,還能擠出五塊錢用來搞航空航天真的不錯了。我們普通老百姓,好好工作,創造更多的財富,給國家交稅,國家整體有更多的稅收,能分給航空航天事業的錢不也就更多了么。所以我們不管是搞航空航天,還是賣保險,只要給社會創造了價值,創造了稅收,就間接貢獻了航天事業。
我不覺得理工科學生賣保險有什麼悲哀的,打著理工科學生的名號寫一些吸引眼球的歪理邪說文章,無所不用其極地追求10W+才悲哀。
HKUST港科大的話,那主要是非列強主控地區不會有多少航天類崗位,
只論標題的話,其實作者完全可以不標題黨的,內地的例子比比皆是,
這麼多年來,尤其以「兩彈一星」(原子彈,洲際導彈,衛星)為重災區,
部分媒體宣傳口不遺餘力的渲染個人的奉獻,不認同人的智力創造的價值,
不可否認那些做出個人犧牲的人不偉大,但是帶來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呂氏春秋》的察微篇中,
記載了一篇先賢孔子和弟子的故事,就很好的詮釋了這個問題: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其大意是:
魯國有一條法律,如果有人贖回了在別的國家做奴隸的魯國人,可以到官府領取獎勵。
孔子的弟子子貢(端木賜)有一次贖回了一個人,卻沒有去領取獎勵,
孔子說:子貢啊,你做的不合適了!從今往後,其他魯國人就不再願意贖回魯國在外的奴隸了。去領取你的獎勵並不會有損你的品行,但不去領取獎勵,別人就不再願意贖人了。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路,有一次救了一個落水的人,被救的人十分感激,送了子路一頭牛,子路收下了。
孔子很高興:從此魯國人會很樂意救助溺水者了。孔子是從細微之處看到了長遠的影響啊。
那些為國做出「兩彈一星」的人們,他們人品可嘉,所得到的回報遠低於自己的貢獻,
可以說是祖國虧欠了他們一批人,
可是那時候國力薄弱,難以負擔足夠的人力成本,而如今國富力強,卻仍然堅持這樣的思想,
並不斷消耗自身的情懷,消費曾經的英雄,
子貢所做的,還只是消費的自己的品行,宣傳口消費的,卻是他人的品行,
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
就是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不再願意投身這一行業,和世界領先水平差距會怎樣呢,
這是一個需要時間來看到其弊端的觀念,也是一個需要時間來轉變的觀念。
同樣的例子還有:
房屋土地值錢,設備儀器值錢,人力智慧不值錢,
長期強調和講究個人奉獻,沒有合適的衡量人力成本的方式,
人力智力不能作為公司參股的方式,
研製的飛船值錢,研製的人力不值錢,
學區房值錢,老師在學校的授課不值錢,
醫療設備值錢,醫術精湛的醫生看病不值錢,
各種反智傾向,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不過呢,等人力成本步入正軌了,又有人吐槽上學貴看病貴了,
人力成本步入正軌,受益的是中高水平的知識分子,吃虧的是那些反智的人。
不過貌似反智的人並不吃虧,
反正他們不需要接受更好的教育,
也不需要現代醫學的治療,
科研在他們眼裡更是浪費錢了。
@上一篇中科院博士因為房價而離開的文章已經被大家迅速的忘在腦後了吧?
最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帶節奏,我不確定這會不會引起高層的誤判,也擔心對航空航天產生不必要的消極影響。全文乾貨,希望大家互相不噴不嗆
全文有幾個關鍵詞:航空航天 待遇 博士 保險 年輕人理想抱負
1)航空航天待遇怎麼樣?
按地域分,北上宛如螻蟻,南京西安成都中等偏上,三四線小城市本地領頭羊。
按內部行業分,一直在創新在干新型號的(神舟天宮長征火箭新型戰鬥機的)普遍在航空航天領域內中上,兵器等數年產品流水線化的待遇肯定不行。
按同等製造業行業外部平行比較,差一倍左右。
按不同行業分,和CS互聯網金融得差幾倍甚至一個量級吧。
按所內劃分,領導機關好,基層技術人員最差,所內基尼係數也很大,導致內部怨氣重
2)博士這個日經貼
首先講博士水平,現在博士平均水平確實整體下降,不然我這樣的也能畢業(只發了幾篇工程SCI EI)。但導師的水平也在下降!!!導師的責任心更是一瀉千里(一些排名前五前十的985工科學校的導師有多少在讓學生給自己公司打工?),我們的導師畢竟不是錢學森,不是鄧稼先。三五十年前去讀博的孩子的家庭教育與思想理念也要遠好於現在中下工農階層出身的我們。而且別忘了本科碩士平均水平下降的更厲害,知乎普遍是行業內的成功人士,大家可以思考思考的中小學同學現在在幹嘛?
其次,博士學位絕對不是能夠保證收入與地位的基石。讀博的本質是建立對事物客觀辨別判斷並改造優化的意識與能力。而很多情況下,我們面臨的實際工作之瑣碎之標準化之產品化,我們無能為力。博士是專業領域不斷細分深化後的產物,而航空航天往往是大系統全領域綜合,熱力材 光機電,還有航天生物呢!需要剛剛入職的碩博去適應多種學科不同的思考與分析方式。對於剛剛工作的博士或碩士,請耐心一些,給他們一年的時間去熟悉你們的制度流程和加工製造調試方法,一兩年以後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人。很多工作是經驗累積的,只要刻苦認真就能搞定,但還是有一些硬骨頭技術難題,沒事,讓入了門後的研究生試試,給他們點時間,別太急功近利。畢竟研究與創新不是一年半載就能解決的東西啊。
3)航空航天行業的意義
想必很多人也知道了解一些,葉培建院士說過月球與火星就是幾十年後的黃岩島釣魚島,你現在不爭以後沒你的份。外交要靠硬實力,什麼是硬實力?領導人的決策戰略眼光,軍隊的戰鬥韌性,武器裝備的技術領先。而背後又是科研實力與經濟實力的支撐。
一個薩德導彈偵測與攔截系統就可以改變整個東亞的局勢,一個白楊就可以讓東西歐惶惶不可終日。一個航空航天產品真正能決定地區乃至全球戰略的局勢,而這就是影響著你我他個人的歷史進程。而一個這樣的產品背後是祖國各地幾代人上百家單位的共同心血,不是幾個簡單的軟體版本更新啊
3)年輕人要不要走這條路
如果家境殷實,無需你自己承受負擔,不用照顧老人帶孩子,而且有夢想,那麼真應該去。如果條件一般,要慎之又慎。因為航空航天的基層待遇漲不起來。
每個行業都有背後的艱辛,航空航天的辛苦同樣有很多面,有時二十四小時三班倒,有時一人一崗二十四小時測試,然後休一天,連干三個月不放假,這是常態!!!-----這是崗位職責決定的
一個單位領導機關三分之一,懶政打醬油混日子三分之一,真正幹活的三分之一。個人申請幾十萬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只獎勵幾千塊,還要在接下來兩三年內發2-4篇文章,有一定成果才行。-----這是制度決定的
七八年前,一年一個活,待遇和外面差不多不是很累還有榮譽感。現在一年十個活,待遇卻原地踏步,處於同學間的底層。------這是歷史進程問題
4)跳槽轉行
航空航天有著其專業自身的局限性,與社會和老百姓所需要的相距甚遠。
很多部委待遇雖然也不高,但是他們有著政治資源與行業發展的最新信息,且能隨時轉行轉變身份,和地方和外企私企聯繫緊密。航空航天存在行業壁壘,外面的人難進去裡面的人也難出去,存在學無所用的現象。
直接了說,怨氣這麼大就這幾點:活多了幾倍,待遇原地不動,房價翻了幾番,靠工資永遠攆不上,本質也是年輕人另一番對社會對生活焦躁的體現。
還有科研經費的事,大學和國企事業單位不一樣的好嗎親(*^3^),查國企很好辦,底層還用查嗎?國企沒有蒼蠅只有老虎。
結語:
航空航天沒新聞聯播那麼好,也沒各種軟文那麼差,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是一個掙錢吃飯的工作,只不過工作壓力工作量與收入存在不小差距。如果在有地住有飯吃的基礎上,還能滿足自己對知識與專業探索的慾望,並造福一點後人,甚是欣慰。如果可以,我多希望自己是侯亮平鍾小艾陸亦可一般生活上無憂無慮,可以做一些航空航天探索研究與系統工程,只不過人終究是要活著,而且不能苟延殘喘的活著,當某天不再隻身一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心累了倦了也就撤了。
我就知道,一旦要論證航天事業前途光明了,就會把xx團隊平均年齡只有xx歲,一線主力都是些離開校園不久的年輕學生拿出來說事。一旦有的學生嫌待遇低離職了,就說就這麼個年輕學生才幹了幾年沒做出啥大貢獻憑啥讓國家給你那麼好的待遇?
我不是航天工作者,但是我知道有許多年輕的航天工作者他們得到的待遇和他們付出的勞動是不成正比的。
謝邀
微信的朋友圈這篇文章傳瘋了
我就不多評論了
我講另外一個故事
那一年
某所領導不知怎麼忽悠的
從top2的某大牛老師那裡
把一個博士後給忽悠進來了
這個博士後來之後
所里上下可謂是極其重視
據說在這個博士後報道參加入職培訓的飯局中
所里大boss跟其勾肩搭背稱兄道弟
連碰三杯
轉正後直接副處級待遇
這個博士後也確實爭氣
入所後
連續攻克了幾個困擾多年的技術難關
這個時候
發生了一件事
博士後的媳婦生了小孩
小孩身體有點問題
只能喝某特定水解奶粉
評論區指出有可能是PKU
不能吃別的東西
了解這種奶粉的盆友
肯定明白這個奶粉的價格
確實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博士後為這事糾結了很久
最終還是提交了辭呈
所里上下各種挽留
領導找他聊天
建議他再呆一段時間
因為他馬上就能評高工了
現在走太可惜了
博士後最後說了一句話
領導,我得給我孩子掙點奶粉錢
領導嘆息
只能放人
接下來我再講講航天人應該怎麼賣保險
我的知乎專欄文章
我開發了一種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保險險種https://zhuanlan.zhihu.com/p/24534137?utm_source=com.android.mmsutm_medium=social
以下是原文:
我印象里他是一個
心裡只有航空航天的書獃子
他怎麼都會轉行呢?
當年他在全國Top3的工科學校讀書
還以全年級第一的成績
被派出國交流
同學間流傳的一句玩笑話是:
他跟我們不一樣,他將來是要拿諾貝爾獎的。
我想起得知運10下馬內幕時
他哭的跟親爹死了一樣
他怎麼會轉行呢?
我想起楊利偉跟他握了一下手
他就一個禮拜沒洗手
他怎麼會轉行呢?
我想起上次去他實驗室參觀
他指著隔壁一扇門兩眼放光說
「那邊以前是研究玉兔號的。」
我看著他滔滔不絕神采飛揚
我怎麼信他會轉行?
我本來有很多要寫,但看了這段話,我啥都不想寫了。這就是所謂的槽點太多反而沒有吐槽的慾望了吧。
高考後的招生老師:來學航空!大飛機事業轟轟烈烈,畢業後最差年薪16w!不要去同濟,學校太雜;不要去北航(學cs),上海工作沒地域優勢,計算機吃青春飯。
大一的輔導員:知道你們飛設畢業工資多少嗎,2500!錢偉長班的,力學報國此身輕!
大二的材料力學助教,成績優秀,博士畢業去當了高中物理老師。
大三的CFD老師:趁早轉行吧,我是靠英國讀博時賺了點錢投資房地產,我之前的學生讀博之後去賣中藥小藥丸了!
大四時聽到的:搞航空航天不要太浮躁,領導承諾你五年內工資不降。
永遠勸退,永遠熱淚盈眶。真玩不起,再見
這裡補充一下為什麼提到同濟和北航,之前可能表達不清楚,我當時志願填的是同濟和北航的CS,一是畢業後想去上海,二是一直喜歡計算機。在江蘇這幾個學校分數都差不多,某航招生老師會通過一些手段拿到這個分數段學生的資料,在高中機房門口等我填完志願過來一頓威脅,各種洗腦說我那麼填就是「對我人生不負責任」,逼迫我把志願改了,讓我覺得學航空是最有前途和錢途的其他專業屁都不是,和他們提前簽約飛設,大一時腸子都悔青了,這種招生手段真是太卑鄙了。
明明是港科大的Aerospace的博士,為什麼要把屎盆子扣到我國的航天院所的腦袋上?天舟一號發射成功了,和港科大有半毛錢關係?一個港科大博士改行賣保險,也能拿來噴我國航天體制?
我國航天院所再不濟,每年也能吸收哈工大、北航等幾所高校的對口專業碩士博士畢業生吧,港科大呢?
話說你們以為NASA周圍的幾所Aerpspace超強的大學,學生們畢業後都能去NASA嗎?做夢吧你們,連美國這個體量的經濟體,擠出來的經費都養不起多少航空航天人才了,一個香港航天博士還能奢求什麼?
應該告訴很多人的一件事,就是一個人只要不是學金融,不是留在學術界,去香港讀書後就不要指望留在香港了。香港實體工業很多年前就衰落了,死皮賴臉呆在香港的大陸同胞們,你們拿什麼謀生?很多人不是學CS的,也不能去美國,但讓他們回國哪怕是深圳工作他們又不願意,留在香港還要承受這麼高的房租和房價,何苦呢?當初是誰逼他們做出的選擇嗎?你們寧可不要自己的人生規劃,也要死皮賴臉留在香港發展嗎,就為了要那本小護照嗎?
我覺得港科大畢業的Aerospace的Master和PhD,不要說航天院所,去深圳的大疆都沒問題吧。他居然選擇了在香港賣保險,你說這個問題該質問中國大陸的航天體系呢,還是港科大航天系呢,還是他自己呢?
最後說一句,酷玩實驗室,這個公眾號也時常玩這種把戲,打著理工科的標題,搞個大新聞,實際非常不老實,拉仇恨,地圖炮,偷換概念。 @蛋蛋姐 不知道這篇稿的主筆是誰,能具體說一下么?
大一某985軟體工程200多人排第一,然後相應國家號召,轉專業到能源與動力工程的turbomachinery方向,然後現在美帝讀博中(aerospace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做的特別理論的純湍流。感覺沒那麼慘啊,我還能找到實習呢,雖然有運氣成分在。感覺工資還可以啊,雖然不如CS的。
PS:當年從CS轉走是因為對行業不了解,身邊也沒有人懂,也不認識什麼老師,沒人告訴我這個CS到底是個啥,不知道CS還有很多高端的東西可以研究,可以做computer scientist,不然我會繼續留在CS的。
由於法律限制,香港學生在全球都進不了航天院所。但港科大是大疆無人機的母校,大疆或成最大輸家。
我2004年報名學新東方。在新東方,我遇到的老師里有南開大學的材料碩士,有清華大學的工程碩士。當時印象很深刻,清華出身的老師的畢業論文是電推火箭和小衛星啥的。他們來到新東方,都是想出國沒出成,主因是911和非典前後而至。由於無法完成之前的職業規劃,他們只好發揮為了留洋形成的特長,在民辦教育機構說相聲……啊不,教英語。所有老師里就一位是暑假來打工的在校生,帶完我們的課就去歐洲質子加速器了,現在是國家天文台的博導、千青。
然而我想說的是……凡是講課有特色、讓我覺得教的不錯的老師,現在不是分校校長就是自立門戶當老闆了,擁有不錯的生活,當然也包括堅持本行的國家天文台的那位博導。而且我們國家貌似也沒耽誤啥啊……
跑題一個,推薦幾本書吧:
How to Make a Spaceship: A Band of Renegades, an Epic Race, and the Birth of Private Spaceflight
How to Make a Spaceship: A Band of Renegades, an Epic Race, and the Birth of Private Spaceflight: Julian Guthrie, Richard Branson, Stephen Hawking: 9781594206726: Amazon.com: Books
Burt Rutan"s Race to Space: The Magician of Mojave and His Flying Innovations
The Magician of Mojave and His Flying Innovations: Dan Linehan, Mike Melvill: 9780760338155: Amazon.com: Books
HAKUTO、月面を走れ――日本人宇宙企業家の挑戦
HAKUTO、月面を走れ――日本人宇宙企業家の挑戦 | 袴田 武史 |本 | 通販 | Amazon
宇宙を撮りたい、風船で。
宇宙を撮りたい、風船で。 | 岩穀圭介 |本 | 通販 | Amazon
深海8000mに挑んだ町工場 無人探査機「江戸っ子1號」プロジェクト
深海8000mに挑んだ町工場 無人探査機「江戸っ子1號」プロジェクト | 山岡 淳一郎 |本 | 通販 | Amazon
NASA的工程師大量「被迫」跳槽去賣次貸。
不管是真是假,他么的有人呼籲給你們漲工資提待遇,你們還不願意,腦袋被門擠了嗎?
昨天我也轉了這篇文章,軍工研究院的來答一波。
只能說航天口的同志們還算幸福,待遇要比我們好多了。在這種國防軍工行業,真的像某位答主說的,家境良好,不需照顧老人孩子,還得靠著夢想才能讓你堅持下去。單位涉密,只說自己的感受。
坐標:北京。
對於我個人來說,工作強度確實不高,可能比不上IT行業的人那種工作強度。但是偶爾周六也要加班,還會要有通宵幹活的情況,也絕對說不上強度低。但是相對應的,只感受到自己工作量和收入不成為正比。看著周圍的朋友,大多投身到金融行業,自己的收入是朋友圈子裡最低的感覺真的不好。
我自己家裡條件好,吃穿用住都不需發愁,工資對於我個人來說最大的意義也許就是對自己個人勞動的一種肯定。然而,目前通過與朋友的對比,我只感覺似乎工資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我可以不在乎眼下的收入,但我無法接受5年後、10年後,我還是只能拿著比現在多一點點的工資,我只覺得蛋疼。
同批入職的30人,不到一年就走了9個,都是因為待遇和工作強度不匹配的問題。單位里,很多人估計就是奔著一個北京戶口來的。所以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情況,單位待遇差,只能靠北京戶口吸引人才。但是北京戶口是一次性的,為了防止戶口到手後員工嫌待遇低跑路,單位就制定了一些懲罰措施來限制員工離職。單位卻不能提高待遇、提高福利等手段來挽留員工。拿到北京戶口的人,很多就會選擇一個懲罰代價最低的時間點離職。人才永遠累積不起來。
每次大場合,大領導都是要講奉獻、有夢想,為什麼我們只能靠夢想,靠奉獻去工作?我們能靠夢想、講奉獻去吃飯、買衣服、買房子么?所以未來,只能靠一群有夢想、家裡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對物質生活沒有過高追求的人才來支撐這個行業?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那句話:冷戰結束了,對誰都沒好處。
我的朋友圈基本都是航天的,還真沒見誰轉發這篇文章,我也懶沒去點開看。
但我特煩一種論調,博士畢業就是人才么?清華畢業就是人才么?985/211畢業就是人才么?等等。
言下之意你待遇不好先找找自身原因,優秀的人待遇挺好的。
我覺得白如冰說的挺對的,航天口,付出和薪酬真不成正比。
想對這些高高在上的大爺說句難聽的:那些和您拿一樣薪酬的航天人,比你優秀的多作為一個港科大MAE(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機械及航空航天學院)航空航天方向PhD在讀的女生,覺得突然被躺著中槍的感覺。。。回想起中學時,一向喜歡文史,(對理科課程不喜歡,但也不討厭),而且文科課程考試常常輕鬆獲得全班甚至全年級第一,只因為高中班主任(同時也是物理老師)對我們的洗腦灌輸:「只有學習理科,才能真正理解這個世界。」而毅然選擇理科,本科選擇了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直到現在的航空航天方向直博,就這樣徹底走上理工科的不歸路。。。無限唏噓
,一種心酸的感覺不禁湧上心頭。如今,我對待所學專業就像對待早已無愛同床異夢的伴侶,只是心如止水地處理所有未盡的責任(完成學業),然後最終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畢業後一定不會再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唉,堅持了這麼久,終究還是要放棄了。
這些文章從高中開始每年都會有,每年都會有人不信邪要跳坑,軍工的尤甚。年輕人,年紀輕輕的不要不信邪嘛,總要被別人忽悠瘸了,然後事後後悔,你說這有啥意思嘛?寒窗苦讀幾十年,最後飯都吃不飽你不覺得憋屈嗎??(這段話不適用於「有理想有追求的粉兔」)
推薦閱讀:
※在2015年的第一天我好像看到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
※為什麼感覺美國航天發射一旦遭受事故就會陷入停滯,並進行長時間調查?
※現在的國內外私人航天公司技術,和美蘇前期加加林時期的航天技術比,誰強誰弱?各有什麼長短?
※為什麼在楊利偉時代,鏡頭裡的飛控中心全是老人家,現在鏡頭下,飛控中心明顯年輕化了?
※天宮一號是否出現了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