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類上月球的意義在哪裡?

相關問題:
如何反駁「登月無用,不如拿來改善民生」的說法?
人類連地球都沒搞清楚為什麼跑去研究太空宇宙?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我覺得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說的是1970年,一位尚比亞修女 Mary Jucunda 給時任 NASA科學副總監的 Ernst Stuhlinger 博士寫信問他:為什麼在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他為何要在火星的項目上面花費數十億美元。Dr. Stuhlinger 很快給 Jucunda 修女回了信,他這封回信隨後被NASA以《為什麼要探索宇宙》為題發表。

1970年5月6日

親愛的Mary Jucunda修女:

每天,我都會收到很多類似的來信,但這封對我的觸動最深,因為它來自一顆慈悲的飽含探求精神的心靈。我會盡自己所能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首先,請允許我向你以及你勇敢的姐妹們表達深深的敬意,你們獻身於人類最崇高的事業:幫助身處困境的同胞。

在來信中,你問我在目前地球上還有兒童由於飢餓面臨死亡威脅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花費數十億美元來進行飛向火星的航行。我清楚你肯定不希望這樣的答案:「哦,我之前不知道還有小孩子快餓死了,好吧,從現在開始,暫停所有的太空項目,直到孩子們都吃上飯再說。」事實上,早在了解火星之旅的技術之前,我已經對兒童的饑荒問題有所了解。而且,同我很多朋友的看法一樣,我認為此時此刻,我們就應該開始通往月球、火星乃至其他行星的偉大探險。從長遠來看,相對於那些要麼只有年復一年的辯論和爭吵,要麼連妥協之後也遲遲無法落實的各種援助計劃來說,我甚至覺得探索太空的工程給更有助於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危機。

在詳細說明我們的太空項目如何幫助解決地面上的危機之前,我想先簡短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在400年前,德國某小鎮里有一位伯爵。他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他將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給了鎮子上的窮人。這十分令人欽佩,因為中世紀時窮人很多,而且那時經常爆發席捲全國的瘟疫。一天,伯爵碰到了一個奇怪的人,他家中有一個工作台和一個小實驗室,他白天賣力工作,每天晚上的幾小時的時間專心進行研究。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鏡片,然後把研磨好的鏡片裝到鏡筒里,用此來觀察細小的物件。伯爵被這個前所未見的可以把東西放大觀察的小發明迷住了。他邀請這個怪人住到了他的城堡里,作為伯爵的門客,此後他可以專心投入所有的時間來研究這些光學器件。

然而,鎮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這麼一個怪人和他那些無用的玩意兒上花費金錢之後,都很生氣,「我們還在受瘟疫的苦」,他們抱怨道,「而他卻為那個閑人和他沒用的愛好亂花錢!」伯爵聽到後不為所動,「我會儘可能地接濟大家」,他表示,「但我會繼續資助這個人和他的工作,我確信終有一天會有回報。」

果不其然,他的工作贏來了豐厚的回報:顯微鏡。顯微鏡的發明給醫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由此展開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區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傳染性疾病。

伯爵為支持這項研究發明所花費的金錢,其最終結果大大減輕了人類所遭受的苦難,這回報遠遠超過單純將這些錢用來救濟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我們目前面臨類似的問題。美國總統的年度預算共有2000億美元,這些錢將用於醫療、教育、福利、城市建設、高速公路、交通運輸、海外援助、國防、環保、科技、農業以及其他多項國內外的工程。今年,預算中的1.6%將用於探索宇宙,這些花銷將用於阿波羅以計劃、其他一些涵蓋了天體物理學、深空天文學、空間生物學、行星探測工程、地球資源工程的小項目以及空間工程技術。為擔負這些太空項目的支出,平均每個年收入10,000美元的美國納稅人需要支付約30美元給太空,剩下的9,970美元則可用於一般生活開支、休閑娛樂、儲蓄、別的稅項等花銷。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從納稅人為太空支付的30美元里抽出5美元或3美元或是1美元來救濟飢餓的兒童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需要先簡單解釋一下我們國家的經濟是如何運行的,其他國家也是類似的情形。政府由幾個部門(如內政部、司法部、衛生部與公眾福利部、教育部、運輸部、國防部等)和幾個機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航空航天局等)組成,這些部門和機構根據自己的職能制定相應的年度預算,並嚴格執行以應對國務委員會的監督,同時還要應付來自預算部門和總統對於其經濟效益的壓力。當資金最終由國會撥出後,將嚴格用於經預算批准的計劃中的項目。

顯然,NASA的預算中所包含的項目都是和航空航天有關的。未經國會批准的預算項目,是不會得到資金支持的,自然也不會被課稅,除非有其他部門的預算涵蓋了該項目,藉此花掉沒有分配給太空項目的資金。由這段簡短的說明可以看出,要想援助飢餓的兒童,或在美國已有的對外援助項目上增加援助金額,需要首先由相關部門提出預算,然後由國會批准才行。

要問是否同意政府實施類似的政策,我個人的意見是絕對贊成。我完全不介意每年多付出一點點稅款來幫助飢餓的兒童,無論他們身在何處。

我相信我的朋友們也會持相同的態度。然而,事情並不是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計劃取消就能輕易實現的。相對的,我甚至認為可以通過太空項目,來為緩解乃至最終解決地球上的貧窮和飢餓問題作出貢獻。解決飢餓問題的關鍵有兩部分:食物的生產和食物的發放。食物的生產所涉及的農業、畜牧業、漁業及其他大規模生產活動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區高效高產,而在有的地區則產量嚴重不足。通過高科技手段,如灌溉管理,肥料的使用,天氣預報,產量評估,程序化種植,農田優選,作物的習性與耕作時間選擇,農作物調查及收割計劃,可以顯著提高土地的生產效率。

人造地球衛星無疑是改進這兩個關鍵問題最有力的工具。在遠離地面的運行軌道上,衛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掃描大片的陸地,可以同時觀察計算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多項指標,土壤、旱情、雨雪天氣等等,並且可以將這些信息廣播至地面接收站以便做進一步處理。事實證明,配備有土地資源感測器及相應的農業程序的人造衛星系統,即便是最簡單的型號,也能給農作物的年產量帶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提升。

如何將食品發放給需要的人則是另外一個全新的問題,關鍵不在於輪船的容量,而在於國際間的合作。小國統治者對於來自大國的大量食品的輸入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他們害怕伴隨著食物一同而來的還有外國勢力對其統治地位的影響。恐怕在國與國之間消除隔閡之前,飢餓問題無法得以高效解決了。我不認為太空計劃能一夜之間創造奇蹟,然而,探索宇宙有助於促使問題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以最近發生的阿波羅13號事故為例。當宇航員處於關鍵的大氣層再入期時,為了保證通訊暢通,蘇聯關閉了境內與阿波羅飛船所用頻帶相同的所有廣播通信。同時派出艦艇到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以備第一時間進行搜救工作。如果宇航員的救生艙降落到俄方艦船附近,俄方人員會像對待從太空返回的本國宇航員一樣對他們進行救助。同樣,如果俄方的宇宙飛船遇到了類似的緊急情況,美國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提供援助。

通過衛星進行監測與分析來提高食品產量,以及通過改善國際關係提高食品發放的效率,只是通過太空項目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兩個方面。下面我想介紹另外兩個重要作用: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學素養。

登月工程需要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面對如此嚴苛的要求,我們要尋找新材料,新方法;開發出更好的工程系統;用更可靠的製作流程;讓儀器的工作壽命更長久;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規律。

這些為登月發明的新技術同樣可以用於地面上的工程項目。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項從太空項目中發展出來的新技術被用於日常生活中,這些技術打造出更好的廚房用具和農場設備,更好的縫紉機和收音機,更好的輪船和飛機,更精確的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更好的通訊設施,更好的醫療設備,乃至更好的日常小工具。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先設計出宇航員登月艙的維生系統,而不是先為聽力障礙患者造出有聲閱讀設備呢。答案很簡單:解決工程問題時,重要的技術突破往往並不是按部就班直接得到的,而是來自能夠激發出強大創新精神,能夠燃起的想像力和堅定的行動力,以及能夠整合好所有資源的充滿挑戰的目標。

太空旅行無可置疑地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通往火星的航行並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決饑荒問題。然而,它所帶來大量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項目之外,這將產生數倍於原始花費的收益。

若希望人類生活得越來越好,除了需要新的技術,我們還需要基礎科學不斷有新的進展。包括物理學和化學,生物學和生理學,特別是醫學,用來照看人類的健康,應對飢餓、疾病、食物和水的污染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

我們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科學事業中來,我們需要給予那些投身科研事業的有天分的科學家更多的幫助。隨時要有富於挑戰的研究項目,同時要保證對項目給予充分的資源支持。在此我要重申,太空項目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它為學術研究工作提供了絕佳和實踐機會,包括對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物理學和天文學、生物學和醫學科學等學科,有它,科學界源源不斷出現令人激動不已研究課題,人類得以窺見宇宙無比瑰麗的景象;為了它,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湧現。

由美國政府控制並提供資金支持的所有活動中,太空項目無疑最引人矚目也最容易引起爭議,儘管其僅佔全部預算的1.6%,不到全民生產總值的千分之三。作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催化劑,太空項目開展了多項基礎科學的研究,它的地位註定不同於其他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太空項目的對社會的影響,其地位相當於3-4千年前的戰爭活動。

如果國家之間不再比拼轟炸機和遠程導彈,取而代之比拼月球飛船的性能,那將避免多少戰亂之苦!聰慧的勝利者將滿懷希望,失敗者也不用飽嘗痛苦,不再埋下仇恨的種子,不再帶來複仇的戰爭。

儘管我們開展的太空項目研究的東西離地球很遙遠,已經將人類的視野延伸至月亮、至太陽、至星球、直至那遙遠的星辰,但天文學家對地球的關注,超過以上所有天外之物。太空項目帶來的不僅有那些新技術所所提供的生活品質的提升,隨著對宇宙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地球,對生命,對人類自身的感激之情將越深。太空探索讓地球更美好。

隨信一塊寄出的這張照片,是1968年聖誕節那天阿波羅8號在環月球軌道上拍攝的地球的景象。太空項目所能帶來的各種結果中,這張照片也許是其中最可貴的一項。它開闊了人類的視野,讓我們如此直觀地感受到到地球是廣闊無垠的宇宙中如此美麗而又珍貴的孤島,同時讓我們認識到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離開地球就是荒蕪陰冷的外太空。無論在此之前人們對地球的了解是多麼的有限,對於破壞生態平衡的嚴重後果的認識是多麼的不充分。在這張照片公開發表之後,面對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嚴峻形勢,如環境污染、飢餓、貧窮、過度城市化、糧食問題、水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等等,號召大家正視這些嚴重問題的呼聲越來越多。人們突然表示出對自身問題的關注,不能說和目前正在進行的這些初期太空探索項目,以及它所帶來的對於人類自身家園的全新視角無關。

太空探索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它還能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挑戰和進取精神,以及面對嚴峻現實問題時依然樂觀自信的心態。我相信,人類從宇宙中學到的,充分印證了Albert Schweitzer那句名言:「我憂心忡忡地看待未來,但仍滿懷美好的希望。」

向您和您的孩子們致以我最真摯的敬意!

您誠摯的

恩斯特史都林格

科學副總監
From NASA科學副總監1970年回信修女為何要探索宇宙

英文版 在此
Letters of Note: Why Explore Space?


妄自菲薄。

登月除了帶來了技術科學的沉澱和進步,大點科技樹以外,還帶來了不可替代的社會效應。

在當時50-60"s這個剛剛經歷過二戰的世界,登月計劃的出台,使得整整1940-1960出生的兩代美國人可以抬頭從冷戰思維蔓延的世界中,從大國博弈,核大戰,性自由,大麻LSD和垮掉一代的頹廢沉淪中走出來仰望星空。

為了登月計劃,NASA在加州的矽谷合作並成立了大批的科技公司,提供了不計其數的創業機會,湧現了一大批對人類社會進步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蘋果的喬布斯,微軟的兩位創始人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微軟的CEO史蒂夫鮑爾默,谷歌的CEO埃里克施密特,太陽微系統公司的 CEO 斯科特麥克尼利等。


於是人才濟濟的美國加州誕生了一座治世典範民族融合的美國西海岸第二大城市:舊金山

【在文化方面,環境優美的舊金山還有一種渾然天成的寬宏大度氣質。在舊金山,來自世界各地的白人、黑人、黃種人,雖然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和宗教禮儀迥異,但他們都能和諧共處。在這裡,唐人街連著拉丁區,日本城直通聯合廣場;維多利亞式的房屋固然賞心悅目,希臘的「藝術宮」、雕龍鏤鳳的唐人街、日本城的五重塔等也讓人目不暇接。
在舊金山,各種藝術表演應有盡有,世界級的芭蕾舞、高雅的古典音樂、喬布斯的誕生地舊金山以金得名,其後更以矽谷和嬉皮文化著稱世界,美國作家威廉薩洛揚曾這樣形容它:「如果你還活著,舊金山不會使你厭倦;如果你死了,舊金山會讓你起死回生。」百老匯的音樂劇、纏綿悱惻的爵士樂,都可不分高下地融入這座城市節拍之中。在這片土地上,任何的標新立異都不會招來旁人的側目,每個人都是特立獨行的楷模。正如美國作家威廉薩洛揚所說:「如果你還活著,舊金山不會使你厭倦;如果你已經死了,舊金山會讓你起死回生。」
正是舊金山這種兼容並包的城市精神,孕育了3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創造了矽谷千千萬萬奇蹟般的成功故事】《喬布斯傳》

===

那個時候的美國家庭,家家有天文望遠鏡,小孩子床頭都是宇航員的招貼畫。賣的最好的雜誌是《奧秘》和《飛碟探索》。真的。


從現實角度講,單單氦是不可再生資源這一點在下認為就足夠了。

有條件的話可以閱讀一下 Apollo 16 指揮官 John Young 的傳記「 Forever Young 」,最後有整個篇章闡述登月(或者說重返月球)的現實意義,那絕不僅僅是摸不著的所謂探索精神而已。


1.這件事情很coooooool
2.造火箭的過程中會連帶著搞出很多工程創新,說不定簡化一下就能用在新一代微波爐和洗碗機上
3.萬一有一天地球不可避免地要被小行星撞,大活人總不能被隕石砸死吧,連月球都上不去就別想往更遠的地方逃了


我還能說什麼呢,舉個不恰當的,當年那個舉著風箏迎著雷電的人,我認為當時也有很多人認為無用哦


送人類上美洲大陸的意義在哪裡?我們歐洲還有那麼多人吃不上飯,當權者居然去進行無用的大航海!


對,當年沒研發核武器的也是這麼說的。


五百年前
陛下,鄭和下西洋有什麼用?我們大明還有多少子民吃不上飯?
五百年後
送人上月球有什麼用?西部人民還在吃草呢!
呵呵
我們錯過了大航海時代,還要錯過大航天時代嗎?



But why, some say, the moon
但是,有人問,為什麼選擇登月
Why choose this as our goal
為什麼選擇登月作為我們的目標?
And they may well ask
那他們完全可以問
Why climb the highest mountain
為什麼要登上最高峰?
Why, 35 years ago, fly the Atlantic
為什麼 35 年前要飛越大西洋?
Why does Rice play Texas
為什麼賴斯大學要和德克薩斯大學進行(橄欖球)比賽?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我們選擇登月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我們選擇登月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我們選擇
In this decade and do the other things
在這十年間登月,並且完成其他的事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不是因為它們輕而易舉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而是因為它們困難重重
Because that goal will serve to organize
因為這個目標將有助於統籌
And measure the best
和衡量我們最佳的
Of our energies and skills
能源和技術
Because that challenge is one
因為這個挑戰
That we are willing to accept
是我們樂於接受的
One we are unwilling to postpone
是我們不願推遲的
And one which we intend to win
是我們志在必得的
And the others, too
其他的挑戰亦是如此

肯尼迪演講


與星空隔開,夢就沒有了


我認為人類追逐天空的夢想是和一切重大事件都無關的事。無關政策 無關科技 無關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而是我們知道生命在外面,在你的身外,你好像再也不能將自己隱藏於荒蕪的生活了,你的罪孽、狂心和驕傲在作怪,想要擺脫現實的糾纏,想知道自己的渺小。對於天空,僅僅是一種敬畏,一種問候,一種執念。


JFK的演講【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有意義,但並不值得我們竭盡全力為之努力。
很多人拿鄭和舉例,就說說這件事。後來鄭和的資料都劉大夏燒掉了,而劉大夏的歷史名聲大家都了解吧?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長阻止航海總不是因為給自己省點錢吧。現在想想真要是像鄭和那樣幾年一次,估計明朝有個一百年就被拖垮了吧。
有人說航海能帶來長遠的收益。當然是,歐洲人就因此收貨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前提是這些利益都是能直接見效的。
歐洲人投身海洋並非因為恩里克王子高瞻遠矚,而是因為航海給他們帶來了看的到的利益,畢竟海對岸就是黃金香料,還有奴隸。如果月球上有使用效率巨大的能源,美國人早就搞《月球宣言》了吧。
而鄭和下西洋是賠本買賣,沒有貿易,只是花錢去買面子,所以必然要放棄。而在短期內,太空航行對人類都會是賠本買賣,所以四十年來遊戲從方塊乒乓球發展到3D,VR,而月球卻再也沒上去過。我們沒有跳出歷史,古代人也沒有跳出歷史,大家都是一樣的。
其實這題目可以這麼問:如果六百年後有一夥外星人要來毀滅地球,而我們只要回到大躍進時的水平頃全球之力發展太空科技就有很大的希望戰勝對手。或者我們不發展太空科技,就這麼活二十代人。我們應該怎麼辦?
怎麼有點像三體了,說到三體我就想到那次經典的投票。大家如果不互相攻擊兩千年後就會滅絕,如果互相攻擊了那麼可能會有一艘船永遠存在下去,當然也有可能現在完蛋。
別鬧了,秦朝到現在才兩千年,如果船上的人都上知乎,我才認為投出這個結果是可能的。

最後加一句多題目的回答:人類發展全是有屁民們來製造進步土壤,然後萬事俱備後由某些精英來激發其中蘊藏的能量,從而促進人類進步。
而我們當中絕大多數人,或者說全部,都只能作為土壤,我們自發的給網路革命以巨大經濟效益,所以網路革命才能如此迅速。
而我們不可能給太空旅行送去經濟效益,所以說太空旅行技術必然會進展緩慢。
如果我們非要在太空旅行上投入過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那麼只能靠政治的力量去榨取。
而即使巔峰時期的大明帝國和美國,也不過就堅持了幾十年時間,更不要說已經埋藏的歷史深處的蘇聯了。
所以,想去月球、火星?先在上邊發現新能源吧。


Because we can !


今天突然聽到一首歌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
聽後猶如醍醐灌頂


我們的未來在星辰大海。
否則地球這個搖籃也將是人類的墳墓


月球上某種氦的同位素,He3。

其他的比如在月球建基地,發射導彈。


送人上月球會帶動一系列科技創新,比如材料啊,技術啊,然後創造很多很多的就業機會,提高我國競爭力blabla。從科研上講,機器採樣有點笨,不如人的靈活性強,而且我們目前對月球的了解其實沒那麼多,樣品的種類也沒什麼代表性,送個人上去,可以指哪打哪,不需要複雜的程序語句,看見什麼好玩就可以拿回來研究研究。比較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Apollo17的一個宇航員是個地質學家,他在登月之後看到一種橙色的月壤,好特別哦,就裝了點回來,後來拿到實驗室一看是火山玻璃,好好玩,月球居然不只是灰黑白啊,讓一群科學家興奮地不行。橙色火山玻璃的科研價值肯定也很大啦,不過我沒讀過相關文章,不知道。


我覺得月球上一定有什麼東西。


就工程師和科學家而言,意義在於這是他們的追求。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優越感。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國將建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
也許外星人和人類是一樣的,會不會有這樣的可能性?
如何看待 2016 年 8 月 30 日法新社報道俄羅斯接收到外星訊號?
為什麼第一代恆星和第一代星系不在同時形成?
有篇文章說地球的年齡只有一億年,如何反駁?

TAG:科技 | 意義 | 登月 | 宇宙 | 探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