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為什麼古人就是無法突破天圓地方這個思想呢?但為什麼古人研究用的渾儀又是球體模型?


古代中國宇宙論主要有三種。
渾天說:認為地面如蛋黃一般浮在中心,天像蛋殼包裹在外。天體依附在蛋殼上運行。
蓋天說:就是天圓地方,天像蓋子蓋住大地。
宣夜說:天不是一個實體,地面之外的空間無窮無盡,天體如氣團漂浮在其中。

渾天儀,顧名思義,是按照渾天說的邏輯建造的。


姑妄言之,以待方家

針對答案中對堯典的引用

很多人做天文科普演講時候都喜歡引用這段
但是
堯典,乃至尚書,成書年代本來就存疑
甚至
有學者考證堯的名字遲至戰國中期才第一次出現


個人認為,這種內容應該慎用.

不是古人就只知道天圓地方
而是題主就只知道天圓地方。


○釋曰:《河圖括地象》云:「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未分,其氣混沌。清濁既分,伏者為天,偃者為地。」《釋名》云:「天,顯也。在上高顯。」又云:「天,坦也。坦然高遠。」《說文》云:「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也。」《春秋說題辭》云:「天之言鎮也,居高理下,為人經紀,故其字一大以鎮之。」
此天之名義也。

天之為體,中包乎地,日月星辰屬焉。然天地有高下之形,四時有升降之理,日月有運行之度,星辰有次舍之常,既曰釋天,不得不略言其趣。

故其形狀之殊,凡有六等。
一曰「蓋天」,文見《周髀》,如蓋在上。
二曰「渾天」,形如彈丸,地在其中,天包其外,猶如雞卵白之繞黃。楊雄、桓譚、張衡、蔡邕、陸績、王肅、鄭玄之徒,並所依用。
三曰「宣夜」,舊說雲殷代之制。其形體事義,無所出以言之。
四曰「昕天」。昕讀為軒,言天北高南下,若車之軒,是吳時姚信所說。
五曰「穹天」,雲穹隆在上,虞氏所說,不知其名也。
六曰「安天」,是晉時虞喜所論。

案鄭注《考靈耀》云:「天者純陽,清明無形,聖人則之,制璣玉衡以度其象。」如鄭此言,則天是大虛,本無形體,但指諸星運轉以為天耳。


《爾雅註疏》
(晉)郭璞 注;(宋)邢昺 疏


其中,渾儀是根據渾天理論修建的.所以是球狀.包括諸如玲瓏儀,渾象等儀器

天圓地方的說法,大概是從教科書上講蓋天的時候用的吧.

&<周髀算經&>的蓋天模型,貌似比較多的是認為[雙重球蓋],即天地都是上凸的.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是平行的.但是天象一個碗,地象一個棋盤這樣的說法,著實粗陋.


古代天文水平的探究,當然應該討論古代天文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
而不是人民群眾的認知水平.

不過同時也不要盲目自信
總體來說,我國天文水平還是
很差勁的.主要體現就是
數學水平差.

數學和測量結合,才會有可靠的模型
好比弟谷和他徒弟結合.


鍾呂傳道集:
呂曰:「東西出沒,以分晝夜,何也?」

鍾曰:「混灣初分,玄黃定位。天地之狀,其形象卵。六合之中,其圓如球。日月出沒,運行於一天之上、一地之下。上下東西,周行如輪。凡日之東出而西,未沒為晝;西沒而東,未出為夜。是此日之出沒以分晝夜也。若月之出沒,不同於日。載魄於西,受魂於東,光照於夜而魂藏於晝,積日累時,或出或沒,自西而東。始也魄中生魂,狀若彎弓初夜而光照於西。次也魄,中魂半,時應上弦,初夜而光照於南。其次魄中魂滿,與日相望,初夜而光照於東。其次也魂中生魄,狀如缺鏡,初晝而魂藏於西。其次也魂中魄半,時應下弦,初晝而魂藏於南。其次也魂中魄滿,與日相背,初晝而魂藏於東。是此月之出沒,以分晝夜也。」


你說古人沒有突破是錯誤的,看看華嚴經展示的宇宙世界。金剛經中的如一恆河沙所有世界。
給題主看看華嚴經中的宇宙觀。

佛在《華嚴經》中講到的宇宙結構,是這樣的,地球、太陽、月亮都圍繞須彌山轉。用現代科學的觀點,太陽系是圍繞銀河系中心轉的。佛提出了三千大千世界的結構模型,即一個銀河係為一個世界,一千個世界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換一種說法就是一千個銀河係為一小千世界。(銀河系的直徑為十萬光年)一百萬個銀河係為一中千世界。十億銀河係為一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的距離=10萬光年×10億=100萬億光年,遠遠超過現代天文學對宇宙認知的幾百億光年的長度)。這還沒有完,無量的大千世界,構成世界種,無量的世界種構成世界海。《華嚴經》的世界安立圖上,中間的叫華藏莊嚴世界海,其上下左右有十個世界海圍繞,其大小均恰與華藏莊嚴世界海相等,此種結構,還有很多,不可窮盡。《華嚴經》認為,宇宙是沒有邊際的,也沒有中心。我們分析一下,一光年的距離是9460730472580800米,銀河系的直徑是10萬光年,其距離是上面那個數字乘上10萬,就是946073047258080000千米。那麼小千世界有一個銀河系,大千世界有十億銀河系,把銀河系的距離乘以10億,便是大千世界的總距離長度了。佛告訴我們,宇宙中有無量無數的大千世界。這個宇宙之大就太難於想像了。為了描述佛所見到的廣闊無垠的宇宙,佛專門提出了最早的天文數學。

佛又告訴我們,我們所在的娑婆世界,是處於「普照十方熾燃寶光明世界種」之中。這個世界種共有20層,娑婆世界居於第十三層,有十三個剎塵世界圍繞。在華藏莊嚴世界海中,這個熾燃寶光明世界種居於中央,有十個不可說世界圍繞。「不可說」是佛創立的一個數名,如果用計數法表示,是:

10

465229798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次方,其方次就有46位數。一個「不可說」就已大得驚人,十個更了不得。

在十方世界海安立圖中,居於中央的是華藏莊嚴世界海,它的十方共有十個世界海圍繞。上方是「摩尼寶照耀莊嚴世界海」。下方是「蓮花香妙德藏世界海」。居於東方的是「清凈光蓮花莊嚴世界海」。居於西方的是「可愛樂寶光明世界海」。居於北方的是「畏琉璃蓮花光圓滿藏世界海」。居於南方的是「一切寶月光明莊嚴藏世界海」。居於東南的是「金莊嚴琉璃光普照世界海」。居於東北的是「閻浮檀金玻瓈色幢世界海」。居於西北的是「寶光照耀世界海」。居於西南的是「日光遍照世界海」。

佛還從另一角度講述了這個宇宙之大。《華嚴經》上介紹說,西方極樂世界一晝夜,相當於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大劫,約為十三億年。以常人思惟,地球一晝夜,是地球自轉一周來定的,地球的直徑約為6371×2=14742公里。那麼西方極樂世界是否也以自轉一周來定晝夜的呢?如果是,西方極樂世界就大得不可思議了。它是地球的49050160000倍,換句話說是地球的四百九十億倍。這還不算完,《華嚴經》又說:「極樂世界一劫,於袈裟幢世界,金剛堅佛剎為一日一夜。袈裟幢世界一劫,於不退轉音聲輪世界,善勝光明蓮花開敷佛剎為一日一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過百萬阿僧祗世界。最後世界一劫,於勝蓮花世界,賢勝佛剎為一日一夜。」而且更奇妙的是「普賢菩薩及諸同行大菩薩等,充滿其中。」不管佛剎世界再多再大,(百萬阿僧祗是1後面帶56個0再乘以100萬),每個世界都充滿了普賢等大菩薩。

《華嚴經》中,佛講述了他所創立的古代天文數學。《華嚴經》的「阿僧祗品」中從洛叉到不可說不可說轉,一共建立了124位數名,講了冪,講了無限次冪。佛所創立的最大數是「不可說不可說轉」,是10的方次達到38位數。而現代數學到計算機出現以後,才出現超過佛陀所提出的大數。《國際數學通史》上,對釋迦牟尼在數學上的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正確認識佛教》

所以題主太小看古人的宇宙觀了。


擦,看了幾個答案貌似都沒有說清,斗膽回你第一個問題。
此方非彼方,你理解的方和天圓地方的方不是一個意思,這也是現今漢語和文言文脫節的地方,天圓地方的方表示的是方位,方向,而不是今天的方正,區域,地方等等。
《尚書·虞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
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
民於變時雍。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
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申命羲
叔,宅南交。平秩南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厥民因,鳥獸希革。分
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厥民夷,
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這裡面就有地「方」的意思,表示的是一種方位,方向。
看看天干五行方位:甲乙代表東方,丙丁代表南方,戊己代表中央,庚辛代表西方,壬癸代表 北方。
地支五行方位:寅卯屬東方,巳午屬南方,申酉屬西方,亥子屬北方,辰戌丑未屬中央


第二個問題就是文明延續發展的問題了,華夏被人為打斷幾次,已經斷層了。

我也來裝裝大神,嘿嘿……


圓者,動也;方者,靜也。天圓地方,簡化了天文模型。就好比是,你坐在汽車上描述比你快的火車、比你慢的自行車,只有把你自己當成靜止的,才會更加直觀的描述你的眼中這個世界的印象。


中國古代不搞航海貿易,沒有研究地球形狀的需要。

希臘之類的地中海城邦,一開始就以海上貿易起家,希臘的海軍當時世界第一的,他們好象很早就搞明白了地球的直徑。在海上漂的,要是不明白地球的形狀,總會擔心哪天漂出了邊界掉下去怎麼辦。


天文是禁學,私學天文是要砍頭的。
所以大部分人對天象的認識是很低級的。


推薦閱讀:

2017 年開春這次寒潮的深層成因是什麼?
了解一個文明的等級,是通過了解其數學水平好呢?還是了解其物理水平好呢?
為什麼科學家要用人類的生存條件來衡量地外生物的存在性?
為什麼南方的濕冷比北方的乾冷更變態?
如果小行星撞擊太陽會怎麼樣?

TAG:天文學 | 科學 | 天文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