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農曆節氣預測的這麼准?

一般來說,大寒,小寒就真的很寒冷,昨天還是晴天,節氣日就開始轉冷;而大雪小雪就會真的開始下雪,冬至之後第二天就熱了。為什麼農曆節氣和實際天氣吻合的這麼好呢?是因為天氣預報主持人的牽強附會,還是中國大陸地理海洋的獨特性,還是農曆的優越性?那麼為什麼農曆無法推廣到所有地區,特別是所有北半球地區呢?難道農曆只適合西太平洋季風氣候?

如果中國在南半球,是不是所有的節氣都要反過來呢?


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大氣環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響下,世界氣候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 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旱濕兩季;   
  • 熱帶沙漠氣候:高溫少雨;   
  •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涼熱雨三季;   
  •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季風濕潤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 亞熱帶沙漠氣候:基本與熱帶沙漠氣候相似,但冬季氣溫稍比熱帶沙漠氣候低;
  • 亞熱帶草原氣候:基本與熱帶草原氣候相似,但分布在亞熱帶;   
  • 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少雨;   
  • 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年溫差小,年降水量季節分布均勻;   
  • 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冬季嚴寒,夏季酷暑,年溫差大;   
  •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24節氣主要描述的氣候)
  • 溫帶闊葉林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 溫帶草原氣候:夏暖冬寒;   
  • 溫帶沙漠氣候:極端乾旱,溫差較大;   
  •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夏季溫和,冬季寒冷;    
  • 山地氣候:從山麓到山頂垂直變化;   
  • 極地苔原氣候:冬長而冷,夏短而涼;
  • 極地冰原氣候:全年嚴寒。
  • ……

24節氣和72候只在黃河流域或者說中原地區是大體貼合的。以北京論,都和24節氣的描述不盡相同。這是大家明顯都應該體會到的事情。
而且,這種粗略歸納性的東西,精確到天,或者時分秒感受氣候變化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規律總結本來就只是粗略的大體走向。所有所謂的xx節氣,天氣立刻xx了。都是胡扯。
這點請看:為什麼中國的農曆(又說陽曆)節氣預測的這麼准? - 劉陽河的回答

不服請自行對比:

2015北京1月份天氣
2014北京1月份天氣
2013北京1月份天氣
2012北京1月份天氣
2011北京1月份天氣

具體到天,很難說有直觀的規律。

不過24節氣真的是我國老祖宗的智慧。
幾大文明古國所處氣候類型不盡相同,別國估計還真是總結不出來。


農曆是陰陽曆(已經把所有寫著農曆是陰曆的點了反對+沒有幫助)。

具體可以看:農曆(中國傳統曆法)

農曆是中國漢族傳統曆法,又有夏曆、漢歷等名稱,是一種陰陽曆,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

或者牆外wiki上也有。

24節氣屬於農曆,不屬於陰曆,也不屬於公曆(格里曆)
。純陰曆有伊斯蘭曆,一年354-355天,跟陽曆差很多,也有自己獨特的新年計算方式。

因為24節氣對應地球公轉位置,所以相對而言對比農曆月份更能準確的反應氣溫的變化。

至於古人怎麼測出24節氣的具體日期,有很多種方法,不要以為節氣是洋人教的,節氣這東西,不需要多少現代的科技就可以大概測量出來。

比如圭表(圭表_百度百科),測量日影最長的時候的位置就可以得到各個節氣的精確位置:

圖片來自網路。

至於為什麼不把24節氣推廣到整個北半球,是因為24節氣也僅僅對溫帶季風氣候管用,準確的說只是在黃河流域,因為華夏民族發源地就在這一帶,像中國的嶺南、西藏等地方就不太管用,更別提歐美國家了。

補充:時憲歷是洋人幫中國人改的,這個是事實,涉及到具體的改動就是把節氣的制定規則改了,過去的時候採用平氣法,現在採用定氣法,沿用至今。今天用的是紫金歷,跟時憲歷差別已經不太大了,主要是提高了精度加上改為以東八區標準時間來測量。

平氣法是把一個回歸年平均分成24份,節氣與節氣之間的天數是固定的(有興趣的自己去搜「氣策」)。

定氣法是根據地球實際公轉位置,均勻分成24份。

因為地球公轉速度不同(開普勒定律),所以定氣法比平氣法相對更准一點(差1-2天)。


這是很多人經常誤解的一點。很多人認為農曆是陰曆,也就是按照月亮運行來確定日期,所以對於黃道面上的節氣不應該很準確。

但是,本朝的曆法其實是陰陽曆:

https://www.google.com/url?sa=tsource=webrct=jurl=intent://zh.m.wikipedia.org/wiki/%25E8%25BE%25B2%25E6%259B%2586%23Intent%3Bscheme%3Dhttp%3Bpackage%3Dorg.wikipedia%3BS.browser_fallback_url%3Dhttps%253A%252F%252Fzh.wikipedia.org%252Fzh%252F%2525E8%2525BE%2525B2%2525E6%25259B%252586%3BS.android.intent.extra.REFERRER_NAME%3Dhttps%253A%252F%252Fwww.google.com%3BlaunchFlags%3D0x8080000%3Bendved=0ahUKEwiXsdL8gLrKAhVU3GMKHeUIBc4QjjgIHDAAusg=AFQjCNHF2wqrxlEfRgMd4ES1onCf7MHFSAsig2=asDLRKeWXOEuc5EF3QUnbg

注意,我們平時把農曆叫「陰曆」,只不過是和格利高里歷,也叫公曆,也叫陽曆,區分開來的。從曆法上,陰曆嚴格的定義是以月亮來定的歷,陽曆是以太陽來定的歷。我們的農曆同時使用了這兩者,所以計算節氣那麼準確,就不足為怪了。

以下純搬運自維基百科:

多數民族都有年和月的概念:通俗地說,所謂年,就是四季的周期;所謂月,就是月亮陰晴圓缺的周期。準確地測量年的長度和月的長度,可以發現一年比十二個月多大約11天,即一個普通的曆法無法同時滿足年和月的準確周期,這就有了陰曆和陽曆的區分。


陰曆有著準確的月的周期,而年只是大體上符合一個四季循環,但其長度和四季周期有一些差異,這就導致新年並非固定於某個季節,而是緩慢推移,從冬季逐年移動到夏季。例如回曆、古希臘曆都是如此。


陽曆有著準確的年的周期,沒有真正的月的概念,或者月只是大體符合月亮陰晴圓缺變化的周期長度。例如公曆中的月與一個真正的朔望月只相差0.5~1.5天,西方語言中的月與月亮同源(例如英語中的month與moon),但月亮圓缺與每月日期變化沒有固定關係(即新月的日期逐月緩慢推移)。季節明顯的地區,其原創曆法多為陽曆,比如尼羅河定期泛濫,造就了古埃及的太陽曆。


中國的農曆罕有地同時滿足了年和月的準確周期,是為陰陽曆。農曆通過觀測月相,嚴格按照朔望月的周期確定月份(定朔),為農曆的陰曆部分;通過觀測太陽與黃道的關係,定出二十四節氣(定氣),為農曆的陽曆部分;這兩部分的結合,是依照某些節氣必須在相應的固定月份,不滿足就閏月以求滿足。這樣做到年合四季、月合圓缺,達成陰陽和諧。(即新月固定於初一,新年固定於冬春之交)


所有其它的陰陽曆,大多數東亞陰陽曆脫胎於中國的農曆,比如藏曆、和曆以及朝鮮半島和越南的曆法等等。


此外,很少被提及的是,農曆內含一個純陽曆:干支紀月採用了完全由二十四節氣確定月份的曆法(每兩個節氣一個月份),即完全由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確定年和月的曆法,是一個純粹的陽曆。此陽曆屬天文曆,月長度為30天與31天交替、年長度多365天少366天,立春為年界(正月初一圍繞立春前後波動,兩者相差不超過15天)。此陽曆並未被廣泛使用,主要用於生辰八字的推算。


並不是沒人做出改良,而是陰陽曆本身就是裝逼用的,皇帝、丞相、欽天監又不種地,誰去管是不是適合農時?欽天監只需要告訴皇帝、丞相,啥時候日食、月食之類的,提前準備好謝罪表、擺好架子,到了時間上台表演就行了,不要弄半天白等一場。
中國古代(春秋以前),使用的應該就是太陽曆。大概是周朝開始逐漸發展出天人合一之類的概念,國王開始自稱天子,也正是這個時候,陰曆成分才加進去的吧。
要說改良,採用陽曆就是改良。


難道不是因為概率論?
選擇偏移

說錯了大家覺得沒事 說對了大家覺得好准
同類反例 就是公交車 來得快了大家覺得沒事 來的慢了大家覺得怎麼永遠是別的車先來


二十四節氣,本質是地球繞太陽旋轉,在黃道上的具體角度位置。

立春:斗指東北。太陽黃經為315度。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意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雨水:斗指壬。太陽黃經為330°。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驚蟄:斗指丁。太陽黃經為345°。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蘇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叫驚蟄。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我國部分地區過入了春耕季節。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

春分:斗指壬。太陽黃經為0°。春分日太陽在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各地農諺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錢」(廣東)、「春分甲子雨綿綿,夏分甲子火燒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湖北)、「春分種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種麻種豆,秋分種麥種蒜」(安徽)。

清明:斗指丁。太陽黃經為15°。此時氣候清爽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從前,在清明節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門口插上楊柳條,還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這是古老的習俗。

穀雨:斗指癸。太陽黃經為30°。就是雨水生五穀的意思,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諺雲「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立夏:斗指東南。太陽黃經為45°。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旺盛大。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最重要節氣。

小滿:斗指甲。太陽黃經為60°。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芒種:北斗指向己。太陽黃經為75°。這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過了這個時候再種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時,「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種前後,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空氣非常潮濕,天氣異常悶熱,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霉,所以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叫「霉雨」。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陽黃經為90°。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所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行到最北的一日。過了夏至,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小暑:斗指辛。太陽黃經為105°。天氣已經很熱了,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後。

大暑:斗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陽黃經為135°。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處暑:斗指戊。太陽黃經為150°。這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它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

白露:斗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

秋分:斗指已。太陽黃經為180°。秋分這一天同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依我國舊曆的秋季論,這一天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稱秋分。但在天文學上規定,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

寒露:斗指甲。太陽黃經為195°。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斗指戌。太陽黃經為210°。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斗指乾。太陽黃經為225°。習慣上,我國人民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一過,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

小雪:斗指己。太陽黃經為240°。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後,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南方降雪還要晚兩個節氣);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大雪:斗指癸。太陽黃經為255°。大雪前後,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嚴冬了。

冬至: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70°。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諺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小寒: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85°。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大寒:斗指丑,太陽黃經為300°。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寒以後,立春接著到來,天氣漸暖。至此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完成了一個循環。


以下是飛蠓的科普文章《農曆新年話農曆》:

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曆(格里曆)和農曆,都屬於一個叫「曆法」的東西。所謂曆法,通俗地講,就是安排與協調年、月、日以明確一個時間序列的法則或者說制度。曆法的制定,雖以天文學為基礎,但嚴格意義上講屬於「約定俗成」即文化範疇,而不屬於科學範疇(天文學上用以確定時間序列的東西叫「儒略日」,不分年月,逐日排列)。所以,說某個曆法科學或者不科學,沒有意義(網上歷改人士動輒稱自己的曆法比格里曆科學,對此我一概嗤之以鼻)。


曆法的制定依賴於天文學觀測,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年、月、日這些生活概念最初產生就是基於天象觀測的,比如太陽兩次升出地平線相隔時間為一日,傍晚時月亮兩次出現在西方地平線上相隔時間為一月,天狼星和太陽兩次一起升起相隔時間為一年等等。但是,即便是最粗疏的觀測也能發現,年的長度、月的長度和日的長度並不是整倍數關係。現在我們知道1回歸年=365.2422日,而1朔望月=29.5306日,對於古人來說,無論怎麼安排都不可能讓年月日和天象嚴密吻合,所以只能是盡量安排曆法年(簡稱歷年)和曆法月(歷月)的*平均長度*和回歸年、朔望月的長度相接近,使得年月日儘可能地吻合天象不至於偏離太遠。這裡這個「盡量安排」就體現出古人的文化差異了。


不同文化區域的人們制訂出各自的曆法,這些曆法大致可以區分為三類:太陰曆(只考慮月亮也就是太陰運動規律和曆法相協調的)、太陽曆(只考慮太陽運動規律和曆法相協調的)和陰陽合曆(同時考慮太陰和太陽運動規律並協調二者關係的)。伊斯蘭教曆法(希吉來歷)是典型的太陰曆:太陰圓缺一次為1月,集12個月為1年,這樣1平年即為354曆日,完全不考慮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所以伊斯蘭教的齋月(希吉來歷的9月)在公曆中飄忽不定。現行公曆(全稱叫格里高利曆 Gregorian calendar,簡稱格里曆,施行於1582年10月15日)是典型的太陽曆:平年365曆日,每400年置97閏日,閏年366曆日,完全不考慮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很難讓人把它的「月」和月亮聯繫起來。


而我們日常所謂農曆,其基本成分有兩個,一個歷月,一個節氣,前者體現出太陰曆的特點,而後者體現出太陽曆的特點,所以稱其為陰陽合曆。先說歷月,按農曆規則,一朔望月即為1歷月,上文提到,1朔望月=29.5306日,這就意味著一歷月長則30日,短則29日。顯然,如果機械累計12個歷月為1歷年,則農曆就會和希吉來歷一樣成為太陰曆,那樣的話,咱們就有幸大夏天過大年初一了。以農業立國的中國古人為避免出現這種尷尬局面,就必然要考慮設置閏月,即在正常的1年12個月之外,某些年份額外增加1個月,通過19年7閏的辦法,可以調整1歷年平均長度為365.2469日,與1回歸年長度相差無幾,這樣可以確保大年初一在冬季度過。


那麼,怎麼安插閏月呢?按現行農曆規則,這取決於二十四節氣。在天文學上,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在天球上畫了一個大圓圈,這個圈叫「黃道」,地球的赤道平面在天球上也截出一個大圓,叫做「天球赤道」,黃道和天赤道有兩個交點,一個上升時交點,叫春分點,一個下降時交點,叫秋分點,這兩個點在黃道上相隔180度,從春分點沿黃道逆時針90度有一個點,這個點叫夏至點,從秋分點沿黃道逆時針90度,這個點叫冬至點。太陽沿黃道過夏至點時,其直射點在北回歸線,過冬至點時,其直射點在南回歸線,過春分、秋分點時,其直射點在地球赤道上。黃道上兩分兩至這4個點全世界公認,但在古代中國,黃道上共分出24個點,從冬至點開始每隔15度一個點(這種劃分法叫做定氣法),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太陽在黃道上依次經過這些點的那一天就叫做「氣」,其中小寒、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稱「節氣」,而冬至等稱「中氣」,合稱「二十四氣」,俗稱「二十四節氣」。


按現行農曆規則,在兩個冬至日之間,如果是12個歷月,則當年不需要置閏,如果有13個月,則需要置閏(原因下面解釋),具體辦法是,從上年冬至所在歷月開始選擇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歷月為閏月,其名稱為其前一個月的名字加「閏」字。舉例來說,2008年(戊子年)冬至日為當年的十一月廿四,2009年冬至是當月初七,如果不加閏月,則順序排下來是己丑年十二月初七,因為要保證冬至日在當年十一月(按古代中國傳統,一年十二個月按地支排序,冬至所在月為子月,次月為丑月,依次類推。中國傳統曆法中以寅月初一為歲首的曆法稱為「夏曆」,這樣一來,夏曆中冬至所在月必須為上年十一月,而現行農曆屬於夏曆),所以需要在從甲子年十二月(不含)開始到己丑年冬至所在月之間的11個歷月中找一個倒霉蛋充當閏月,根據月球運動表和太陽運動表,我們很快查到己丑年五月之後的那個月只有一個小暑(在當月十五)節氣,沒有中氣,好,就是它了,「己丑年閏五月」。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五月之後的第四個月也是只有一個節氣(寒露)而沒有中氣,但因為不是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所以很幸運有自己的正式名字「己丑年八月」。談到這裡我們就明白了,所謂「二十四節氣置閏」只是人為規定的用來置閏的一個辦法而已,看起來很「科學」,但本質上不過是建立在科學已經預測出來的事實基礎之上的一種人文關懷罷了。


不過,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置閏規定,節氣成為農曆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正是因為二十四節氣的不可或缺,再加上二十四節氣完全反映太陽的周年視運動(這顯然利於農事安排),所以,它體現了的是農曆中的陽曆成分。農曆就是因為它即包含太陰曆成分又包含太陽曆成分,所以才被稱作「陰陽合曆」。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制定中國傳統曆法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而且在古代,歷算家們還要用預測日月食的辦法來驗證曆法的「合」與「不合」,顯然這非得精確掌握、預測日月位置才能做到。明代以前,中國的傳統做法是這樣的:觀測一個周期(例如三五年或七八年)的日月位置,根據這些原始位置數據整理出一次差、二次差乃至三次差計算表,然後用這些基礎計算表通過外推法或插值法預測未來時日的日、月位置,再根據這些位置來排定年月日次序,並預測日月食以做校核。如果日月食不準,要麼基於天人感應理論歌功頌德說當朝帝王德感天地、上天取消日月食抑或危言聳聽稱天降警示有佞臣出,要麼就要重新來過。這中間在數學運算上有進步,但大的框架是這樣的,沒有突破,所以中國天文學在這幾千年里進步並不是很大。


直到明朝末年,因為依前元郭守敬所定曆法預測日月食連連失誤,無法再拿老天爺矇事,所以只好重訂曆法。這時候西方傳教士已經和中土有所接觸,初步了解歐洲天文學成就且已經受洗為基督徒的徐光啟就建議請西洋人協助修歷,而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等人也恰好想藉此機會打入我朝內部,所以雙方一拍即合,合作修歷。置閏法則什麼的文化方面的規定還是從舊,但用來預測日月位置的演算法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從中國傳統的代數法改為西方的幾何法。包括小到分圓周為360度大到哥白尼理論某些學術觀點在內的歐洲天文學基礎知識第一次大規模地被引入中國。1634年新曆書編成,取名「崇禎曆書」,因為當朝內憂外患,沒有來得及頒行就垮台了。清軍入關後,湯若望把崇禎曆書進行刪改取名「西洋曆法新書」,呈交新的統治者,急於確立文化統治地位的清統治者將其命名為「時憲歷」,於1645年頒行,乾隆年間又進行了修訂(1742年),引入開普勒第一第二定律等西方天文學較新成就,並改稱「時憲書」(避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諱)。辛亥革命後,新政府採用格里曆,並以民國紀年,傳統曆法遂廢,唯民間用之,稱「舊曆」。新中國成立後,舊曆逐漸改稱農曆,歷年農曆曆書均由紫金山天文枱曆算室發布。


回過頭來再說說「曆法」。曆法摻雜一些文化傳統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曆法本質上是安排年月日的一種規則,當然越簡單越好。從計算機處理的角度出發,格里曆顯然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其中的一些人為的安排也不是絕對不能容忍,所以我估計這個東西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雖然歷改人士依舊會提出一個又一個自認為「無比科學」的曆法改革方案。

2015年的農曆春節,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

據新華社2月18日電稱,農曆乙未羊年春節是1986~2033年這48年中的「最晚」春節。查萬年曆可知,1985年春節是2月20日、1996年春節是2月19日、2034年春節是2月19日,2015年的春節同樣為2月19日,勉強算得上是這48年間最晚春節。我們還記得,2012年春節是1月23日,那麼,春節日期為什麼會在公曆的日曆里跳來跳去?春節的公曆日期有沒有規律可循?理論上最晚春節會出現在2月的哪一天呢?最早的春節呢?


第一個問題要從我們國家現行的曆法體系說起。在辛亥革命以前,我們國家一直使用中國傳統曆法;辛亥革命後,孫中山發布政令規定,採用全世界通行的格里高利曆(公曆)為國家曆法。但傳統曆法在民間依然根深蒂固,尤其是農村或其他較封閉的地方的老百姓都更願意按舊曆安排生活。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里開頭第一句話就是「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這反映了當時的實際情況。1913年7月,內務部總長朱啟鈐呈文提議定農曆元旦為春節,「凡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給假一日」,得到時任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的批准,從而變相恢復了傳統曆法在中國的合法地位。新中國成立後,雖然再次確認採用格里高利曆為國家曆法,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於1949年12月23日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也等於承認了傳統曆法的地位。因此,我國在事實上形成了兩種曆法並行的局面,我國出版的日曆上往往均標註公曆和農曆兩個日期。順便說一句,中國傳統曆法是陰陽合曆,很多人就把日曆上同一天標註的農曆和公曆誤認為是陰陽合曆,這是不對的。陰陽合曆指的是農曆的曆書中,既有以月亮運行為依據的大小月安排,也有以太陽運行為依據的二十四節氣安排,看傳統的曆書就能一目了然。


傳統曆法按實際月相規律設定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那麼,就算某一年全是大月,一年最多也只有360天,與1回歸年長度365.2422日差別不小;所以必須在某些年份里多安排一個月(即所謂閏月),使農曆年的平均長度儘可能接近1回歸年的長度。舉例來說,中國曆法曾長期使用「19年7閏」的置閏方法,19年內一共是12×19+7=235(月);已知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是29.5306日,則19個農曆年=235×29.5306=6,939.691(日),平均1農曆年=6,939.691÷19≈365.2469(日)。與回歸年的長度相差約0.0047日,相當於200餘年才出現1天的誤差,精度相當高了。


閏月制度的引入雖然使傳統曆法中1年的平均長度以很高的精度接近回歸年的長度,但某些年份12個月,某些年份13個月,又造成具體的年份里一年的實際長度相差很大(平年353~355日,閏年383~385日)。相比較而言,公曆的年長度要均勻得多(平年365日,閏年366日),所以農曆中那些特定的日子,如正月初一,就會在按公曆編製的日曆里飄忽不定。當然反過來也一樣,如果我們用農曆編製日曆,同時標註公曆日期,也會發現公曆的特定日期(例如1月1日)在日曆里飄忽不定。


所以,春節的日期在日曆上跳來跳去的原因,就是由於中國實際上並行著兩種曆法,而兩種曆法的年長度相差甚遠的緣故。同時,由於19年內大約7個閏月的置閏現象(請注意:中國傳統曆法自唐麟德歷之後就已經取消閏周制度了,改采「無中氣之月為閏」制度,所以這裡只能說是現象,不能說是規則)使得19個農曆年的總長度非常接近19個公曆年的總長度。所以總的來說,某年春節所在的公曆日期往往與19年前或19年後相同(1985年是個特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萬年曆驗證一下這個現象。

那麼,春節日期在公曆日曆中跳躍的範圍是相對固定的嗎?

答案是肯定的。春節最早不會早於公曆的1月20日,最晚不會晚於公曆的2月21日。


怎麼知道這一點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現行農曆中規定冬至日所在的月為農曆十一月——原因很簡單,農曆中12個月份從冬至日所在月開始,依次以十二地支命名:冬至所在月為子月,次月為丑月,第三月為寅月,余類推。自漢太初曆以後,除極少數時期(王莽、魏明帝、武則天和唐肅宗等)之外,大多數曆法以寅月為正月,所以子月(冬至所在月)即為農曆的十一月了。


其次,我們知道冬至日在公曆里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最早是12月21日,最晚是12月23日。如果某一年冬至日為公曆12月23日,且當天是朔日(當日為農曆十一月初一);如果接下來兩個農曆月都是大月,則次年2月21日為下一個農曆年的春節。同樣,如果某一年冬至日為公曆12月21日,且冬至次日為朔日(即12月22日為農曆十二月初一);如果接下來的農曆月是小月,則次年1月20日為下一個農曆年的春節。


這是冬至日與朔日相互關係中的兩個極端情況,而根據現行農曆規則,這也是春節在公曆日期中的極限情況。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斷定,公曆中春節出現的最晚日期是2月21日,最早日期是1月20日。查萬年曆可知,最近200年里沒有2月21日春節,倒是在1985年(乙丑年)出現了2月20日春節。網傳並經過核實,2月21日春節將在2319年(己亥年)出現;至於1月20日春節,在1901~2100年之間都沒有查到記錄,倒是查到三條1月21日春節記錄:1966年(乙巳年)、2061年(庚辰年)和2099年(戊午年)。


曾老師,二十四節氣是陽曆啊!

------------

寫在問題修改之後:

外國也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四等分。

我們之所以分24份這麼細,是因為我們古代用的農曆是以月球歷為基礎的陰陽曆。所以每年的春夏秋冬和實際春夏秋冬有出入。根據陰陽曆閏月的計演算法則,春節相對陽曆的誤差最高可以達到一個半月(一個閏月30天+一個陰陽年差11天)

有的時候春節會跑到冬天,有的時候會跑到初夏。陽曆才是反應太陽高度角的曆法。為了讓農民掌握實際季節。所以曆法制定者用陽曆先算出節氣,再代回陰曆。

而外國本身就是陽曆。自然不需要標註季節的節氣了


農曆是以太陽定節氣的,因農耕是以太陽的活動為依據的,但每年的氣象活動是有波動的,如今年小雪就下雪是少見的。在第二天的陽光下,我感慨道;
麗日咉銀妝,金葉托花白,憶得昨茫茫,正時合氣節。盛世兆豐年,天地正氣行,玉龍及時舞,意在迎新春。
太陽活動對農耕影響最大是無異的,但不是唯一的。所以,天氣預報還是不可少的。


節氣應該是黃河流域的人民弄出來的吧,和中原地區比較符合。

天氣這玩意和緯度、海拔各種地理狀況都有關係的。

你拿到南沙,漠河,拉薩,塔克拉瑪干試試看?


二十四節氣是陽曆,農曆是偉大中國勞動人民陰陽結合的歷,識得唔識得?
另外實用性應該是指導中原地區的農耕,比如廣東一年也他娘沒下過雪請問大雪小雪怎麼辦


農曆二十四節氣
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沉澱,也是人類天文與農耕技術的空前重大成就。


準確來講,農曆是「陰陽曆」吧。

農曆是一種陰陽曆,其月的部分是以朔望月為基準確定的,其歲是以回歸年為基準確定的。當前,農曆是依據既定的規則,完全依照天文數據計算得來的,因此農曆本質上也是一種天文歷。


BOBO,你這樣展現自己沒有常識,難道是為了黑浙大吹竺可楨這事兒?


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chicalendar0313.html

現代東亞農曆的基礎是來自明朝末年的《時憲歷》,之前明代通行的曆法為《大統歷》,實際上是將元代郭守敬的《授時歷》改個名字沿用,此曆法到明末,已經與實際氣象、天文有誤差,尤其對日月食推算的誤差更明顯。按《明史》記載,1629年,明朝中央政府任命禮部尚書徐光啟、南京太僕寺少卿李之藻領銜根據西法「督修曆法」,而改修曆法的實際「譯書演算」工作完全是「西洋人龍華民、鄧玉涵」、「西洋人湯若望、羅雅谷」承擔的。而這些「大西洋國人」,全都是來自於義大利與日耳曼地區的耶穌會傳教士:龍華民是西西里人,鄧玉函、湯若望是日耳曼人,羅雅谷是米蘭人。而領銜的中國高官徐光啟、李之藻也是中國第一批戒了麻將癮、放棄小老婆的天主教徒。依託的理論依據也是「第谷宇宙體系」: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的設計是介於哥白尼的日心繫和托勒密的地心體系之間的一種調和性體系,主要理論是地球仍然在宇宙的中心,太陽與月亮繞地球公轉,但五大行星則繞太陽公轉。明清易代後,官方將還沒來得及通行的《時憲歷》刪改至103卷,並由清朝順治皇帝將其更名為《西洋新法曆書》,於順治2年(1645年)頒行。康熙八年(1669年)後至清亡,中國的曆法一直大體沿用湯若望所訂新曆,延續至今,就是俗稱的「農曆」。

早期的農曆不是太准,後來外國友人根據當時西方最先進的天文學給修正了,所以看起來現在這麼准


好奇節氣是什麼時候產生的,為啥節氣對應的是陽曆?

ps:也就是說古代中國既有太陽曆(公曆)也有月亮歷(農曆)?


公曆不僅考慮地球繞著太陽轉,還考慮了月亮繞著地球轉!


二十四節氣是陽曆,而且是高一地理知識。每相鄰的節氣地球在軌道上剛好走過15度。

//(ㄒoㄒ)//


好吧,是我錯了,就是陽曆。。

一般來說,大寒,小寒就真的很寒冷,昨天還是晴天,節氣日就開始轉冷;而大雪小雪就會真的開始下雪,冬至之後第二天就熱了。

這個,不能說剛好是節氣那天天氣就會發生變化,不過那幾天確實會開始發生變化,因為,節氣就是根據天氣變化規律總結出來的呀~

中國農曆和節氣,雖然總的來說挺科學的,但是還是有瑕疵的。比如閏月,老說法是「五年二閏」,地球自轉周期是365.X天,但農曆每個月都比公曆少那麼一二天,等攢夠一個月的時間,就會出現下一年有十三個月,這時候靠節氣來耕種秋收,就沒那麼科學了。

為什麼沒有人做些改良呢?


農曆大概就是先人們根據歷史感覺總結的經驗性的成果吧,大體上是對的,可能有些人感覺準確,有些人感覺不太準確,恰好你就是感覺準的那一個吧。


有時候不是很準的吧。農曆確實只適合中國部分地區


推薦閱讀:

農曆北宋元豐5年7月16日,對應公曆(格里曆)是哪一天?
為什麼古埃及和古代中國都不約而同的使用了12分法去劃分一天的時間?
為什麼一年要定為365又1/4天呢?為什麼不定個整數,而要4年閏一天?
公曆年開頭的 1 月 1 日最初是如何確定的?
為什麼西方的曆法(如儒略曆)和中國的陰曆,都把每年的第一個月放在冬天,而且相差的天數也不是很多?

TAG:天文學 | 農曆 | 曆法 | 陽曆 |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