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洋科學有哪些有趣的研究和結論?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潛入蔚藍,更多關於海洋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很多人邀。。。大周五晚上不去看我的詹姆斯邦德,而是做完實驗來填坑,嗚嗚嗚,強烈心酸。。。劉看山來陪我!轉載請一定註明原作者和出處。
世界上最大的細菌(們)幾乎全都是海洋里發現的,而且它們大多都是硫化細菌。以下全憑記憶來寫(paper都在舊電腦裡面,舊電腦拿去修了),有偏差還請大家指正。
目前發現的最大的細菌叫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 這個名字的前半截Thio是指和硫相關的,margarita可不是大家熟悉的那種蘸著鹽粒的酒,在拉丁語中margarita指『閃耀著柔和光澤的珍珠項鏈』,像這樣的:
而這個名字的後半截是指納米比亞,這種細菌第一次被發現的地方。納米比亞的海邊淤泥富含有機物,這些有機物被厭氧生物降解後生成很多硫化氫。我們知道硫化氫對人和動物是有毒的,但是硫化細菌可喜歡硫化氫了,因為它們可以通過氧化硫化氫獲得能量,這也是它們被叫做硫化細菌的原因。我們的主角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也是其中一員。
故事源自Heide N. Schulz去納米比亞的一次海邊採樣。1997年,她和同事應邀去納米比亞進行短期出海和岸邊考察。納米比亞的海邊淤泥好臭,因為有很多硫化氫產生,可是這對於微生物學家可是洞天福地,大家忙著採樣看各種各樣的細菌。
Heide注意到這些淤泥里經常會飄著一些帶狀的東西,裡面有很多又大又圓的細胞。一開始像大家一樣,大家覺得這可能是什麼小魚小蝦的卵吧,因為它們的個頭太大了,完全超出了當時對細菌大小的想像。
當然了,微生物學家是來自於『不使用顯微鏡不舒服斯基』星球的神奇種族,不把任何手邊能看的東西看一下顯微鏡,就會渾身不舒服。Heide就是其中之一。她夜以繼日的觀察了好幾個月的細胞形態,又進行了對細菌特有基因的檢查,終於確定這種巨大個頭的細胞是細菌,屬於Gamma Proteobacteria。
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到底有多大?請看下圖
白色箭頭所指的那個白色繭型物體就是一個Thiomargarita的細胞,圖上那個是一隻果蠅。可以看到這個細胞大概有500微米的直徑,比果蠅的眼睛還稍微大一點點,說明什麼?這是我們能用肉眼看到的單個細菌!去年的一次調查中,這個記錄被一個直徑達900微米的Thiomargarita細胞刷新。
而Thiomargarita通常是成鏈狀存在的,有共同的外膜系統,在自然狀態下是這個樣子的
是不是很像珍珠項鏈?這個名字真是起的非常漂亮~
近看這些美麗的細菌
上面這些小顆粒都是硫顆粒,在光學顯微鏡下面會閃爍奪目的光彩,非常漂亮。
Thiomargarita之所以長這麼大,是因為細胞中間有個大的vacuo,裡面充滿了硝酸鹽。在氧氣缺乏的時候,Thiomargarita就可以利用儲備的硝酸鹽來把有毒的硫化氫『氧化』,一來獲得能量,二來減少硫化氫毒害。
話說納米比亞還專門為這種美麗的細菌髮型了郵票,實在是很講義氣呀
哈哈哈哈哈哈,剛剛發現我國也可以自主造出Thiomargarita,不信你看
@盧文芳 ,這下你滿意了吧?
想到哪寫到哪,主要是物理海洋領域。應該會繼續更新。
1. 尺度
空間上,海洋的水平尺度(幾千公里)與垂直尺度(幾千米)的比值約是1000:1。拿起一張A4紙,像下圖一樣略微彎曲,你就獲得了一個大概的三維海洋的尺度模型。
這說明了什麽?說明在大多數開放大洋,垂向的過程相對於水平過程,都是可以忽略的。而這也是為什麼,只要達到10^-5 m/s的垂直流速,就可以被稱為上升流。
2. 永恆運動的海洋
有回答提到了永恆運動的海洋。第一次看到這個(NASA 永恆的海洋 Perpetual Ocean)視頻的時候,很震撼于海洋中無止境的運動。
是不是有點像梵高的星空?
然而,海洋裡面還有比圖中的運動更小尺度的過程,也是現在物理海洋研究的前沿領域:亞中尺度(&<10千米尺度)過程:
(http://carthe.org/tutorials_pdf/2013_10/McWilliams_Jim_Oceanic_Phenomena_and_Dynamics_at_the_Submesoscale.pdf)。
注意下比例,就可以發現框中的運動尺度遠小於上圖視頻中的運動。
不同尺度的過程還會互相作用,產生不同的響應。比如亞中尺度過程,往往就具有強垂向流速、強水平混合的特徵,會影響更大尺度上的能量傳遞和物質輸運。
再比較平常看到的洋流圖:
真實海洋遠比我們所知道的、我們所了解的來得複雜得多。
3. 溫鹽環流和氣候
在本人的另一個答案(電影《後天》中關於洋流導致氣候劇變的觀點是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和可信度? - 知乎用戶的回答)中提到溫鹽環流和電影后天的聯繫:
海洋在氣候變化中起的是怎樣的作用呢?海洋承載了地球系統中,90%的熱量。而水是自然界中比熱容最大的化合物,海洋能夠吸收大量熱量而不引起很大的溫度變化。因此是地球氣候的大中央空調,能製冷也能制暖。
而海洋對氣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過洋流(就像海洋中的一條條河流,當然海洋的量級更大,所有河流的流量的總和,只是「黑潮(一條比較大的暖流)」的1/20)調節氣候。
整個地球行星尺度的洋流循環,是「溫鹽環流(Thermohaline Circulation)」,或者稱為「大洋傳送帶(the conveyer belt)」。也就是電影《後天》氣候變異的直接因素。
溫鹽環流示意圖(http://www.hko.gov.hk/climate_change/conveyor_belt_c.jpg)。紅色表示表層流,藍色表示底層流。
整個周期,達到了千年尺度。也就是說,從北大西洋下沉的水,需要數千年才能到達北印度洋和北太平洋,重新與大氣接觸(千年等一回,我無悔啊啊啊~~)。
這麼慢的流速,實際上是觀測不到的。那如何得知其存在?
事實上,最早也不是物理海洋學家,而是由海洋化學家Wallace Broecker在1987年通過同位素衰變的證據發現的。通過測定水團離開大氣的年齡,推算深層水團的運動。
(插一句,該發現堪稱海洋化學發現的明珠,Wallace 的創造力令人折服。)
4. 大氣影響海洋,還是海洋影響大氣?
長時間尺度上,比如十年尺度,海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氣的運動。比如上文提到的溫鹽環流,就可以通過吸收和釋放熱量,調整地球緯向的熱量平衡。
然而近期有證據表明,在很短的時間尺度上,比如一天,海洋的熱量也是可以調整和影響海表風的強度。
謝邀,說說比較熱門的水下組網技術,電磁波在陸地上巨大應用,推動了信息社會的到來,我們大部分人享受著信息帶來的巨大便捷,從泰坦尼克號的沉沒開始,人們都在努力找尋找水下防避碰的方法,雷達的原理在水下進行了嘗試行不通,因為重要的傳播媒介電磁波會在水下以很小的距離衰減,人們想到了海豚,對,就是海豚,在水裡發出撕拉鏈的聲音,聲音可以在水裡面傳遞得很遠,聲波在海面附近的典型傳播速率為1500m/s左右 ,比電磁波的速率低5個數量級,與電磁波和光波相比較,聲波在海水中的衰減小得多。從此聲音在水下扮演了傳遞信息的重任。
地球表面的接近3/4是海洋,很遼闊也很美麗,孕育著無數的生命,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國家有領海爭端的一個原因。
目前來看,陸地上的4G通訊技術應用發展十分順利,而5G通訊技術也是大勢所趨(我還在用2G的卡),而水下通信發展是一個怎樣的情況呢?水下利用聲波這個媒介的通信技術目前水平相對於陸地上2G,GSM空中介面的載頻帶寬為200KHZ,理想的8路數據傳輸速率在200kbps,則最終的數據速率可達164kbps左右,當然這是很理想的情況,而水下信道遠比電磁場複雜,(後面再說為什麼複雜),說到通信離不開帶寬,水下的通信帶寬只有40KHZ左右,可能還不到這個帶寬,目前做的好的數據傳輸速度只有40kbps左右,而這只是單純的點對點通信,實驗室水池水平,通信距離5公里上下,有的人會想不搞點對點,轉而就像在陸地上建通訊基站,搞通信組網怎麼樣?有了類似於蜂窩通信的可靠性和速度,蛟龍號,蛟蟲號在水下不就可以高速率的即時通信了么,想想確實很美好。確實有很多厲害的人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圖片來自網路)這裡提到水下通信的困難,水聲通信系統的性能受複雜的水聲信道的影響較大。水聲信道是由海洋及其邊界構成的一個非常複雜的介質空間,它具有內部結構和獨特的上下表面,能對聲波產生許多不同的影響。以下是幾個方面:
(1)多途效應嚴重。當傳輸距離大於水深時,同一波束內從不同路徑傳輸的聲波,會由於路徑長度的差異,產生能量的差異和時間的延遲使信號展寬,導致波形的碼間干擾。例如當帶寬為4kHz時,每米的路徑差即會造成10毫秒的時延,使每個信號並發40個干擾信號。這是限制數據傳輸速度並增加誤碼率的主要因素。
(2)環境雜訊影響大。相當於電磁場雜訊水平的數百倍,干擾水聲通信的雜訊包括沿岸工業、水面作業、水下動力、水生生物產生的活動雜訊,(各類魚蝦的活動雜訊)以及海面波浪、波濤拍岸、暴風雨、氣泡帶來的自然雜訊。這些雜訊會嚴重影響信號的信噪比。
(4)多普勒效應、起伏效應等。聲波速度太小多普勒效應比電磁波嚴重得多,由發送與接收節點間的相對位移產生的多普勒效應會導致載波偏移及信號幅度的降低,與多途效應並發的多普勒頻展將影響信息解碼。水媒質內部的隨機性不平整,會使聲信號產生隨機的起伏,嚴重影響系統性能。
(5)聲波幾乎無法跨越水與空氣的界面傳播;受各類軟硬邊界影響聲波聲速受溫度、鹽度等參數影響較大;也就影響聲波的傳播路徑,隱蔽性差;聲波影響水下生物,導致生態破壞。
關於應用:信息社會的巨大美好願景是不是也可以在水下實現?
民用:海洋資源的勘探和開發的速度大大提高。當然海洋災害預報和氣象預報同樣不在是問題,海嘯什麼的,不怕不怕啦。事故搜救,比如客機失事,沉船之類的,應急能力會高几個數量級。
軍用,最實際的軍用,應該是水下預警網路,構成空、天、水面、水下的立體網路,據說深海空間站這個大工程將會推動水下組網建設。
來源:
知網
Nemo的博客
第一次被邀請呢!嗚哇!心跳得好快!(然而並沒有)
言歸正傳,首先
--------------------------------------------------------------------------------------------------------------------------------------------
———————————————要有一條華麗麗的分割線—————————————————
--------------------------------------------------------------------------------------------------------------------------------------------
誒不對,還是先說句題外話吧。
又是一年入學季,凡是帶有「科學」一詞的專業,呵呵,新生們,你們有福了。
就說「海洋科學」吧,請按照以下順序進行學習: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高等數學Ⅰ》→《普通物理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物理化學》→《無法改變事情,可以改變心情》→《高等數學Ⅱ》→《分子遺傳學》→《海洋水化學》→《海洋氣象學》→《生物工程概論》→《線性代數》→《現代靈魂的自我拯救》→《海洋地質學》→《普通動物學》→《水產養殖學》→《海洋環境學》→《基因Ⅷ》→《概率論》→《藻類學》→《抑鬱症的自我療法》→《創傷後應激障礙的預防與治療》→《精神疾病康復指南》
咳咳,老梗,見笑了......
那既然撐下來了,我們就來談談你的畢業論文吧,孩子。
--------------------------------------------------------------------------------------------------------------------------------------------
———————————————然而分割線還真不止一條—————————————————
--------------------------------------------------------------------------------------------------------------------------------------------
海洋科學其實涵蓋了非常廣的知識面,從上文可見,海洋氣象學、海洋地質學、海洋環境學、海洋水化學、海洋生物學等等都有涉及。層主主要研究海洋生物學,那麼就來說說在生物方面的神奇研究吧。
對,就是藻類。
哎呀,這萌萌噠,可愛的不要不要的
啊是嗎,來,放大看看↓↓↓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藻類是怎麼移動的呢?來,看看這根毛。
實驗室中我們經常在顯微鏡下觀察藻類,而觀察鞭毛的話就要屬甲藻了,比方說赫氏原甲藻什麼的。它們的習慣就是把尾巴纏在腰裡。
對,鳥山明的靈感就是它(大霧)
那麼問題來了,藻類的大小不用多說,這根毛是怎麼推動那麼大(比例)的身軀的呢?
當時有很多種猜想,這裡就不一一細數了(有一個值得一吐,說鞭毛上全是孔,能夠實現360度無死角高壓噴水推進嘭!)。後來,當電子顯微技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微針操作技術成熟,科學家們發現了這個。
(當然了這是3D模型)
在鞭毛的根部,也就是連接藻類軀體的部位,有一部需要使用納米尺度來衡量的高轉速馬達。這個轉速有多高呢?每分鐘17000轉。這是什麼概念呢?你的小電腦君的機械硬碟,從5400轉到7200轉再到現在的10000轉,基本已經是極限了,有些伺服器硬碟還會超越這個數字,但都沒有達到鞭毛馬達的恐怖轉速。(順便一提,F1發動機的最高轉速是19000轉)
然而這還不是鞭毛馬達最厲害的地方,關鍵在於它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全速正轉至全速倒轉。到底有多短?1/4個旋轉周期,也就是那根毛轉1/4圈就完成了剎車,停止,再啟動,達到全速。讓我們來做做簡單數學,(過程略)計算得這一過程僅耗時0.00008825秒。也就是說,一眨眼的功夫(人類眨眼大約需要0.3~0.4秒),只要那根毛願意,它就能對你放將近4000次的嘲諷。
我正著轉了喲,哎呀我又倒著轉了~我又正著轉了~我又倒著轉了你來打我呀,來呀來呀~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謝邀
曾經選修過物理海洋學,什麼西邊界流,赤道流,赤道逆流,赤道潛流都記不太清了。
只記得挪威探險家南森(F.Nansen),在北冰洋發現浮冰漂移的方向和風應力的方向不一致,由於他數學基礎不是太好,於是找到了著名氣象學家小皮耶克尼斯( V.Bjerknes),小皮耶可尼斯把他的學生埃克曼(Ekman)介紹給了南森,後來Ekman從理論上給出了不同深度海水的運動方向。
埃克曼螺旋。
與之相對應的,大氣中也有埃克曼層,埃克曼抽吸,解釋颱風增強的第二類條件不穩定原理(CISK)也與其相關。從寒帶海洋到熱帶大氣,地球科學真是一種循環啊。
我來通過照片援一下某位答主,她提到的珊瑚保育館就是我們課題組的。另外還有一位搞珊瑚的答主,就是名字很喜感的那個,是我大學基友。
以下是我日常拍攝的照片……
我是實驗室里負責搗亂的那個(對!)。
我最自豪的研究發現就是告訴阿宅們把手辦放進珊瑚缸裡面一會會兒再拿出來,既不會影響水缸里的生態系統,也不會害我的手辦掉色。
關於珊瑚的室內養殖研究歡迎大家關注我師兄的專欄:如何學院派的養珊瑚 - 知乎專欄
謝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海洋科學,什麼動力氣象學,什麼湍流,什麼熱鹽環流,學海洋根本就是最輕鬆,哈哈哈都是假的!假的!不要碰朕,朕不要吃藥,你們放開朕,朕沒瘋,總有刁民想害朕,哈哈哈朕沒瘋!哈哈哈哈哈哈哈朕沒瘋!!放開朕!朕沒瘋!朕不吃藥!!!你們這些刁民想要害朕!護駕!護駕!
1. 關於南極磷蝦,大家都知道南極磷蝦的儲量很大,是鬚鯨類攝食的主要初級生產力。關於磷蝦的儲量科學家主要是通過獵食磷蝦的上層食物鏈如海豹企鵝鬚鯨的物種數量通過一定公式估算的。磷蝦冬季可攝食的冰藻減少,它的身體會發生收縮,既負生長,但其頭部大小卻不會收縮,所以可以根據頭部與身體的比例大小來估算磷蝦的生長程度之類的。
2. 還有一個挺有意思的海洋研究是說,中國的沙塵暴是美國夏威夷生物多樣性的福利。一提沙塵暴大家都很唏噓,但其實沙塵暴也是海洋生態系統營養鹽的重要來源。雖然中國和美國遠隔太平洋,但大洋環流和大氣氣溶膠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有相關同位素失蹤或者類似研究證明中國的沙塵暴對美國,墨西哥等大洋彼岸都有影響。
3. 上海洋生態課的時候老師放了一部剪輯,是關於他們課題組近年在沖繩海槽等地深海熱液口用深潛器做的海底採樣等相關視頻內容。海底熱液溫度在100-400攝氏度不等,熱液釋放的有白煙和黑煙,主要是釋放物質不同。最重要的初級生產力是細菌,食物鏈最頂層的物種是鎧甲蝦和蟹類或者高等魚類,大部分生物是白色或透明的,最重要的是很多生物都超級萌啊,激起了我們課堂上女生的少女心。還有冷泉並不是真冷,它只是不熱。熱液地區的硫化物和礦產資源豐富,關於生活在此的細菌和生物的硫解毒機制對於人類醫學有啟發性意義。所以不只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海洋科學也挺博大精深的。
4. 說個不太好的事情,關於北極溶冰問題,很多政治家和企業家是希望北極溶冰加速的,因為一是牽扯俄羅斯的軍事問題,二是飛機航線和海洋資源的開採問題。所以科學家的科學研究百分之99都是利益驅使,有點心塞。
可能有點文不對題,只是我的一些小心得小收穫~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專業。搞物理海洋,不搞養殖。
本科時候第一節專業課,海洋科學導論,就記住了老師一句話:海洋科學是邊緣學科。一切充滿了未知,值得去探討的太多太多,所以研究方向也很多樣,原來的本科同學到了研究生階段很可能相互之間都搞不懂對方做的什麼。當然,大牛老師涉獵很廣。
我研究的中尺度渦,主要做的是南海。中尺度渦是海洋中形成的一個個渦旋,神奇吧,海洋中不僅有流,浪,還有渦旋,並且這些渦旋的能量佔了全球海洋能量的絕大多數。這些渦旋的產生機理也五花八門,海表風的作用,斜壓不穩定...還有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它們自己會融合、分離,又可能集中消亡在某處。這就是自然的魅力,人類只是管中窺豹,就這樣就能讓我們窮盡一生。
再說一個內波,這個產生機理很簡單,密度穩定分層中有擾動。但這擾動可是多種多樣,也許魚尾一摔就是個內波。內波對潛艇來說很恐怖,一個密度差,一個剪切力,潛艇可能突然掉深,艇毀人亡。
看到了幾位以前海大的校友,本人現在海洋地質學術渣一枚,深奧的不講了,講個簡單的~雖然大家都說全球變暖全球變暖(全球是在變暖)會讓南北兩極冰川融化,北半球冰川的確在融化,但是南半球冰川不但沒有融化反而在增長(全球氣候不對稱演化的結果,研究古環境的應該知道一點)。
追加一下,因為有好幾個朋友還有老師每年都要去南北極,根據他們描述南極現在的海冰要比老師們是學生的時候更靠外(前年雪龍船還被海冰困住了),而北極的情況大家應該都知道,融化的厲害,今年9月11日北極海冰已達到最小海冰面積,北極熊都在苔蘚上玩耍都要捕食海豚了,是海豚…
不謝邀,因為沒人邀~
註冊知乎以來認真回答第一發
答主物理海洋本科學渣,學術方面無資格回答該問題。但從事相關行業,所以從本行業出發,簡單答一答,如有錯誤,請大神不吝賜教。(題主問的是有趣的研究和結論,可能答的有點偏)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它的研究對象是佔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懸浮於海水中的物質、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積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氣邊界層和河口海岸帶。因此,海洋科學是地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洋科學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其主要內容包括對於海洋中的物理、化學、生物和地質過程的基礎研究,和面向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以及海上軍事活動等的應用研究。由於海洋本身的整體性、海洋中各種自然過程相互作用的複雜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而統一起來,使海洋科學成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學。
海洋科學是19世紀40年代以來出現的一門學科。海洋科學專業實際是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形成了海洋氣象學、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和海洋地質學等專業。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DjnakoeUXEc23i-UWiWm1aBqylojFIbzQvvES1AH1zj9SN8pQUSATRldZqqYwdbxxJGW_CkjpEuSW3VaS-Fop9RjpXyHrC-7zrYIYGmPTm
這是鏈接,有興趣詳細了解的,大家自己看吧。
講一講我所了解的,針對不是海洋學方向的人比較陌生的東西吧。
海洋科學研究機構
我國家海洋研究機構,主要有
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中國科學院南海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所),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國家海洋預報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海洋局第一、第二、第三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南海分局、東海分局,以及下屬的100多個海洋觀測站等。
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河海大學等等,以及近些年剛剛設立海洋學院的很多大學,不一一列舉了。
科學研究設備
海洋科學研究,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研究設備,為海洋界大神們提供非常大的助力。不管你是搞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洋屋裡,物理海洋還是其他,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設備。最基礎的應該算做海水溫鹽深測量(即CTD)和ADCP(走航式多普勒流速剖面儀),顧名思義,一個是測量海水溫度,鹽度,深度的設備,一個是測量海水流速,流向的設備,都是水下現場觀測的,算是海洋研究最基本的設備了。
插播個段子:大學實習期間,去船上實習,其中有測量海水透明度,透明度有一個國際上常用的測量方法:拿一個直徑25厘米的白色圓盤,沉到湖中,注視著它,直至看不見為止。這時圓盤下沉的深度,就是湖水的透明度。請看下圖:
圖來自網路,侵刪。
測量的時候,我跟小夥伴們湊一塊商量:
「你還能看見不?我看不見了,高度近視。」
「我也看不見了,今兒沒帶眼鏡,怕掉水裡。」
「白白的,很清楚呢,就在那,繼續往下放。」旁邊一眼神超級好的小夥伴嘴一撇說道。我們也不知道他說的真假,反正像那麼回事,就繼續放。最終又下放近30公分左右。得出結論,該站點海水透明度:**米。
誤差挺大,全在眼神了。
當然,這都是最初級的設備了,現在的設備,性能非常高,操作也非常方便,諸如測量風浪流,溶解氧葉綠素濁度CDOM營養鹽ORP二氧化碳無機碳總鹼度,海水中的藻類,沉積物,pH,以及水中溢油,水中搜救等等等等,還有Argo計劃中的Argo浮標,非常非常多,不一一贅述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私聊。當然,有需要到的大神科研工作者,更要私聊了。
科研項目
由於海洋資源異常豐富,(或者說陸地資源開採的差不多了吧),近些年,國內科研界的項目非常非常多,保密需要,不多說了。
有趣的事
題主問有趣的研究或結論,由於學渣,故無資格回答了,等待大神回答吧,我簡單說說海洋調查中聽到或看到的有趣的事吧
a.大學期間,上海洋調查課的時候,老師語man重lian心xiao長rong的跟我們說,我們海洋科學人,也不是無聊的理工男,更不是無聊的科研人,我們是可以很浪漫的,你可以對你心儀的妹子(原話:女孩子)說,跟我在一起吧,我可以帶你去看海發光~~~
海發光:海發光是指海面由於發光生物引起的發光現象。
圖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侵刪
該圖即為海發光現象,經過美化了。但是真正的海發光,也是非常非常漂亮的。
b. 當然,海上的落日也是非常漂亮的
c. 再講一個老師出海調查的事
大學老師海洋調查期間,暈船暈到吐死,真可謂奄奄一息啊,可是沒辦法,幾天吃不下東西,坐床頭上動也不動。直到老師走到了某盛產魷魚的海域,所以食慾大開,吃盡了各種做法的魷魚,蒸魷魚,炸魷魚,轟炸大魷魚(這是我加的,其實沒有)等等等等。出海調查不容易。
先寫這麼多吧,有點偏題,後續再補充了~
很多海洋現象是很有意思的,談不上正經的研究,只是我們對海洋的了解遠遠少於對陸地的了解,一些有趣的事,能夠引起諸位對海洋的興趣就足矣。
1. 永恆洋流
NASA的一個實驗室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通過建立ECCO2模型模擬了各個深度的洋流,做成了一個動畫,洋流並不僅僅是以直線或曲線模式運動,而是形成漩渦成為複雜的螺旋形狀,看起來就有點像梵高的作品
動畫地址:海洋洋流衛星圖像
動畫中海洋底下的明暗圖案表示著海面下的水深情況,動畫中將水深差別擴大了40倍,陸地地形差別擴大了20倍。
2 . 藍線條紋冰山
澳大利亞南極局南大洋生態系統項目負責人史蒂夫·尼科爾拍攝
是不是很像條紋碼? 掃描此條紋碼,即可獲得冰鎮可樂一瓶( ′ ▽ ` )?
形成的原因是新冰由於大量微小氣泡產生的影響呈白色,藍冰條紋由灌入冰山裂縫的淡水所致,灌入之後迅速凍結。
條紋的分布則可能與它們反映出降雪和溫度的季節差異有關。
3 .冰霜花
南極羅斯海
形成原因是非常低溫的空氣水滴在下沉過程中接觸冰面便立即凝結, 越來越多的冰晶形成,而要形成這些霜花,需要花費數小時至數天的時間。
4. 鯨豚類的性行為
關於鯨豚類有非常多有趣的研究。
如 海豚平均每年會強姦14個人...
海豚用生殖器插死魚嘴...
藍鯨的陰莖可達2.5 -3米長...蛋蛋在性成熟期重量可達45千克
灰鯨的性行為是這樣的... 因為X很容易脫落,第二頭雄性會頂住雌性的背部來穩住雌性,然後幾個小時後.. 最下面的雄性會和性交完的雄性交換.. 傳說中的3....
5 . 海洋最大的動物並非藍鯨
15年《PeerJ》上的一份報告優化了海洋動物體積的精確計算方法,得出一份體長圖,指出海底體長最大的動物應該是獅鬃水母(Cyanea Capillata),而藍鯨(Balaenoptera Musculus)和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緊隨其後。
McClain, Craig R., Et Al. "Sizing Ocean Giants: Patterns Of Intraspecific Size Variation In Marine Megafauna." PeerJ 2 (2015): E715
圖片來自果殼
專門去算獅鬃水母的總長,科學家夠無聊的(;?_?)
6. 最孤獨的鯨
這個應該很多人聽過,還有一首歌《化身孤島的鯨》。
一頭灰色鯨魚在以色列沿海突然出現,經過鑒定,發現這可能是世上最孤獨的鯨。
她叫Alice,她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被追蹤錄音。在其他鯨魚眼裡,Alice就像是個啞巴。她這麼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也沒有人理睬。原因是這隻孤獨鯨的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鯨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她的頻率一直是與眾不同的。
科學家猜測,Alice原本和整個鯨魚群一起從加州向阿拉斯加遷移,因為冰層縮減西北通道被打通,所以它不小心游到通道里,一直往前,最後到了大西洋,由於要遷徙到更溫暖的海域,它最終才會在地中海被發現。
7.縮頭魚虱
為了防止大家噁心( 上次出海時候小夥伴在飛魚上抓了一隻這個... 我噁心了至少一禮拜... ),給大家貼鏈接好了 外星寄生蟲圖片
這個魚的寄生方式最噁心,吸食魚類舌頭,最終吞食舌頭,並取代其舌頭... 我沒有舌頭,我的舌頭是一隻蟲... 不說了,我去吐了.....
8. 火體蟲
尾索動物門樽海鞘綱磷海樽目的火體蟲,Pyrosome sp. 事實上這是無數個火體蟲的聚合體。
一直在腦補潛水員要是不小心鑽到那個中間的孔去是怎樣的體驗。
由幾百到上萬個互相癒合的小海鞘個體聚成一個中空的圓錐體,每個個體都在內外表面開口,將海水從外面泵到裡面並過濾其中的食物,向後噴出的海水還能給火體蟲群落提供微弱的推力。 它們的光來自內部共生的發光細菌,當一個火體蟲個體發光的時候,周圍的個體也會發光回應,最後形成了擴散的光漣漪。
同綱的某種繁殖期間還會聚合成這樣:
9. 鰟鮍魚和河蚌互換託兒所
進入繁殖期的鰟鮍魚會選擇合適的蚌作為託兒所,河蚌張開的鰓瓣,對於繁殖期的來說是最大的誘惑(圖2)。發情後,雌魚會伸出長長的產卵管(圖1),一番仔細察看後,將產卵管探進蚌的鰓孔中快速產下卵粒。此時雄魚也會變得格外艷麗,同時排出精子(圖3)。魚卵會在蚌的鰓瓣中孵化,小魚將依託蚌的庇護,發育到能獨立生活後才離開。當然,蚌也不是無償給當託兒所的,在產卵的同時,蚌會釋放出大量「幼蟲」,它們會用足絲和鉤把自己牢牢固定在的鰭和鰓上,寄生到它們能獨立生活以後才沉到水底,潛伏在泥沙中長大。這種看似「魚蚌相爭」的行為其實是一種互利共生現象,並不會給對方造成傷害,反而可以提高繁殖成功率,迅速擴大種群。
有種知音好友相互託付子女的趕腳(●`?(?)?′●)
10. 清潔魚開店,信譽是關鍵(文章來自果殼)
裂唇魚(Labroides dimidiatus),可以清理大魚體表、腮內甚至口中的寄生物,讓大魚避免受到寄生物的傷害,因此有醫生魚、清潔魚等別名。
【「清潔魚」,學名Labroides dimidiatus,裂唇魚,屬於鱸形目,隆頭魚科;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
我自己也養了一條,也看到過它給其他魚打工,我那隻似乎一直很亢奮,總是在珊瑚缸內瘋狂地遊動,一直拍不到。
清潔魚:被圍觀,就幹活
回到清潔魚幫助大魚清除寄生蟲的行為的問題,有趣的是,相比於大魚身上的寄生蟲,清潔魚實際上更喜歡吃大魚身上分泌的粘液。這就在清潔魚和大魚「客戶」間產生了利益衝突:大魚只想清除掉身上的寄生蟲,而只吃寄生蟲卻是清潔魚不太願意做的。清潔魚和它的客戶間的合作關係能維持下去嗎?
【一隻裂唇魚幫助凹吻籃子魚(Siganus corallinus)清理鰓蓋,它的客戶的同伴的監督讓它不得不好好乾活。(圖片來源:Fernald, 2011. Figure 1)】
Pinto等研究者設計了這樣一個實驗[2]:測量大魚身體的擺動程度來判斷清潔魚是在吃粘液還是寄生蟲,因為當清潔魚吃大魚身上分泌的粘液時,大魚會不由自主地擺動身體。結果是:在沒有其他大魚旁觀時,清潔魚總是喜歡為沒有寄生蟲的大魚服務,大魚客戶身體會劇烈地擺動,說明清潔魚確實更喜歡大魚身上的粘液而不是寄生蟲。但有大魚旁觀後,客戶大魚的身體的擺動次數會立馬下降,說明清潔魚這時候又開始幫大魚清理寄生蟲了。不僅如此,旁觀者大魚還會主動避開那些給 「客戶」的身體造成更多擺動的清潔魚。
實際上,每條清潔魚每天要為2000條以上的大魚客戶服務。也就是說清潔魚幾乎總是在其它大魚的「圍觀」下做清潔工作。因此就像在網上開店一樣,在潛在客戶的監督下,清潔魚為了建立良好的信譽,為了以後的食物來源,選擇吃掉了大魚的寄生蟲,而不是它們更想吃的粘液。
自己是學海洋生物所以寫了一些海洋生物方面的趣事,其他方面如化學地質物理的也相當有趣,希望其他答主多多補充啊~\(?`(?)?)/
---------------------我是更新的分割線--------------
最近在做畢業論文,就是有關有孔蟲組合,看到之前自己寫的覺得好不全面,來更新一下。
內容主要根據化石組合還原生物當時生活時候的生存環境,還原當時的環境、氣候,來推測環境演化。
-----------下面是原回答--------------------
雖然並沒有人邀~
但是怎麼能沒有這麼可愛的有孔蟲呢~它們的房子真的造的特別美麗~
都是上實驗課手機拍下來的好多都記不得名字了
它們都是有孔蟲的殼~肉體早都死掉了
算是化石的一種~
我們以為大洋沉積物看起來都是沙子~其實裡面都是這些小蟲子的殼組成的 看起來真的都是沙子@( ̄- ̄)@
據說,在知乎上只問不答的都是大神。
有趣的研究的話,我覺得養珊瑚的同學很幸福啊,幾個月前去了趟第三海洋研究所,真是被那些珊瑚驚艷到。現場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
後來去青島開會,碰見了珊瑚館的主人,老先生說珊瑚對環境比較敏感,非常難養。但是如果每天都面對著這麼多美麗的生靈,真的心情會超級好呀~
還有就是我正在研究的海底熱液系統。一句歌詞「萬物生長靠太陽」揭示了一個普遍認知就是光合作用是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從而維持生命能量傳遞的基礎。然而事實卻是,科學家們在暗無天日的深海海底發現了另外一種生態系統,初級生產並不需要陽光的參與,而是利用劇毒物質的化學能來固定二氧化碳。那裡有許多熱液噴口,噴口溫度高達400多攝氏度,富重金屬,富硫化氫,強酸性,卻有豐富的生物在那裡生存。熱液噴出與周邊海水混合後,大量金屬顆粒沉降,形成多金屬硫化物和富金屬軟泥,是一種潛在的礦產資源。而特殊系統下仍然能夠欣欣向榮的生態,也是一種有趣的研究對象。
海底熱液經典模型
正在「冒煙」的「黑煙囪」,其實是黑色的金屬顆粒正從熱液噴口噴出
這金燦燦的黃鐵礦看得人好心動~(≧▽≦)/~
奇形怪狀的生物,蛋白質嘎嘣脆
顯微鏡下彩色的岩石,好漂亮~
最近航次捕捉的熱液區的蝦蟹。從3000米海底取上來時螃蟹還是活的。沒錯,就是本玻璃的手
海洋研究吼不吼啊,姿瓷不姿瓷啊~要說有趣的結論,我覺得得先從海洋科學來說起。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很多人都覺得自然科學不是科學,因為得到的規律並不具有普適性,真正意義上的放之四海皆不準。並且一般是觀察現象以後才猜測其中的規律,並且這個規律既不能預測未來,也可能推演不了古代,所以與其說是結論還不如說是討論。
已知A出現的時候B總是出現,求問是不是說明A導致了B?那麼為什麼不是B導致了A,或者C同時導致了A和B呢?海洋科學中一直熱門的科學問題就是二氧化碳和氣候變化的關係。很多時候我們掛在嘴邊的就是二氧化碳作為一種溫室氣體,加劇了全球變暖。不僅在邏輯上說得通,並且有許多數據曲線支持這種說法。然而這需要在一定時間尺度上討論才符合實際情況。雖然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氣溫的逐年攀升似乎恰恰能夠對應二氧化碳的年際曲線,但如果將視野放長遠來看,就會發現地質歷史上溫度更高的時候也很多,並且溫度曲線呈周期性變化。比起寸草不生寒冷的冰期,顯然還是溫暖的間冰期更適宜人類的居住。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至於導致極端天氣的原因,這需要足夠的想像力。作為一個龐大的系統顯然不可能僅僅因為某個因素的改變就發生巨幅的動蕩,超級溫室氣體甲烷也可能影響氣候。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這一句話的結論並不能草率地提出,這個問題將長期成為科學家們關注的焦點。
邏輯上說得通然而事實非也的案例還有挺多。比如大學時候一門課,老師讓全班分為兩組就是否該給高營養鹽低生產力的大洋區域進行鐵施肥進行辯論。高營養鹽的大洋理應更高的生產力,然而痕量金屬鐵的匱乏抑制了初級生產力的大爆發。於是有一部分科學家提出如果對這些區域進行鐵施肥的話,說不定會提高初級生產力,進行更多的光合作用,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從而調控全球氣候。這一條長的邏輯鏈看起來毫無問題,卻並沒有將所有的影響因素考慮進去。事實是,在已經完成的幾個鐵施肥現場試驗之中,不同的試驗結果截然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初級生產力,然而長期鐵施肥的效果究竟有多大不得而知。營養元素在刺激生產者的大量繁殖的同時,也可能導致有害藻類的滋生,那麼就可能導致水華赤潮之類的發生。認為自己的活動能夠改變地球並且企圖這樣改變的人類是愚蠢的,丁仲禮說得好,地球並不需要人類去拯救,人類還是去拯救自己吧。
正是因為海洋學科的不確定性,甚至是敷衍性,讓相當一部分同學感到迷惑。我的許多本科同學懷著這種迷惑最終選擇了其他的行業,留下繼續深造的同學繼續迷惑著。作為一門學科確實又複雜又不實用,研究這個可能長期只是紙上談兵,看不到及時的經濟價值。然而在海洋強國建設事業中,海洋學科的發展是很重要的一個項目,得到越來越多的鼓勵與推動。各大高校的海洋學院如雨後春筍相繼冒出,趨之若鶩已經能夠說明問題。堅持下去總是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樂趣,這種經歷又獨特又激動人心,實乃吹牛裝逼之利器。上輩子如果沒有好的修行,這輩子怎麼能與那麼多人在同一艘船上談笑風生?
哦最後我想說的是,天空不會不藍,海洋人不會不在,海洋科學不會輕易地狗帶。
wuli韜韜真是美顏盛世~~O(∩_∩)O~~
來講一個關於海底微生物的~亂入海洋科學專業小半年以來我終於知道了一個有趣的話題!
海底主要是厭氧環境,所以沉積物裡面的微生物不是靠還原氧的生化反應,而是靠還原鐵錳硫等元素存活的,有科學家發現深海里的一些硫還原菌和它們的親戚甚至不需要特定元素參與氧化還原反應,插個石墨電極幫它們運走電子就可以。而這個電子流可以提供相當可觀的能量~現在有些長期放在海底的監測設備就是用這些微生物提供電能的~
這些微生物最早發現是2002年左右,是非常新的研究成果~
謝邀。
我是做海洋化學的。就說一個挺特別的的吧,大洋環流的起點是大西洋北端的挪威海。
瀉藥。我來說一個違背常識的,當一個海區內鈣質藻類大規模繁衍並固定二氧化碳和碳酸根的時候,你猜海水pH升高還是降低呢?最後吸收還是釋放二氧化碳呢?
答案就是違背直覺的降低,並且釋放二氧化碳,你猜到了沒?
世界至少一半的氧氣來自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海洋吸收了大約50%的人為二氧化碳,緩解了至少三分之一的人為活動造成的地表變暖。數字只是個大概,隨著研究進展,可能會變動,現在認為大概是這麼多。
大西洋經向翻轉流(AMOC)向歐洲北部輸送了大量熱量,電影《後天》是AMOC停止的極端情景。
鯨魚等大型哺乳動物只佔海洋生物量的極小極小部分!謝邀,在上班;偷偷的寫這個有點小緊張。
有趣的研究和結論不太多;比較海洋科學比較枯燥,就是反覆的數據和實驗建模等等,當然我們只是完成了本科學習,不知道研究生階段會不會有更深入的回答。
以下是想到的有趣的研究和結論(以後想到再補充):
1、海洋生物類:魚的耳石,是研究魚類重要的資料,有趣的地方是它和樹的年齡一樣,記錄了魚的年齡和生長過程,包括那一年發育得好,那一年發育不好等等都能通過耳石看出來。
2、海洋地理類:關於海洋專屬經濟區的定義中的一個有趣事件
內陸的定義原則上是海底大陸架上的都屬於內陸,大陸架外的開始算內海和專屬經濟區。但是這個並不是絕對的;如果按照這個來劃分的話 日本都屬於中國的內海,因為中國的大陸架已經延伸到日本邊境了。
3、海洋生物類 :小黃魚 關於小黃魚大家知道的可能只知道野生小黃魚賣出天價。但是野生小黃魚為什麼會賣出這樣的天價你們或許都不知道。事實上早先小黃魚是很賤價的,都沒有人要吃;原因是因為小黃魚太好捕撈了;誇張到什麼程度呢。漁民不需要魚餌不需要釣具『直接開船到小黃魚集中的地方敲鼓,小黃魚就會一條一條翻白眼浮上水面。這是我們老師上課講的,真實性我不能百分之百確定;不過小黃魚對於聲音的敏感是過於誇張的。這也是後來小黃魚銳減的原因。物以稀為貴,小黃魚少了之後反而受到人們的親睞了。
4、海洋地理 其實大陸板塊漂移一直都存在,目前也在緩慢的移動。喜馬拉雅山原來是海溝,因為收到板塊的持續擠壓而抬升的,海溝的形成是因為大陸板塊拉扯撕裂造成的。
(下班有空再更新)
海洋科學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在這一個學科里你可以學材料,學環境,學數學,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學地質,學人文,學....................
推薦閱讀:
※諸如暗物質、快子這些僅在概念中存在、且尚未被證實的物質,對科研來說有沒有研究價值?
※在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做研究是怎樣一種體驗?
※中科院每天在研究什麼?
※美國國家實驗室和大學相比研究氛圍如何?
※為什麼無機反應很少見到機理?有機卻很多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