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14 年 APEC 期間的霧霾是怎麼降下去的?

這兩天有APEC會議,霧霾也突然降下去了,這是為什麼?是自然原因還是認為造成?由於本人不是住在北京所以相關的信息獲得都是從網上來的,很有可能不太準確。


作為一個搞大氣的博士生,簡單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 最大的原因是,氣象。大家仔細感受一下,每次當大家覺得氣溫下降,變冷的時候,空氣往往都比較好,這是因為來自北部的清潔氣團(冷空氣)來了的原因,伴隨較強的對流天氣,出現比較大的風速,能夠將懸浮在空氣中的細顆粒物質驅散。而天氣變暖的日子,往往風速較低,此時產生的污染物質無法擴散,所以造成了高濃度的顆粒物污染。因此,某國內環境領域大拿曾經說過,治理北京的空氣污染基本還得靠吹。前幾天的冷氣團南下的降溫過程是這幾天空氣質量非常好的最主要原因,屬於運氣好。

2.小部分的原因,減排。政府關停了部分河北的建設工程和工廠,機動車單雙號限行,貨運車大規模停止運行,減少的排放對於空氣質量的影響肯定也是有一部分的,但肯定是沒有特別大的影響的。比如看今天(11月4日),雖然排放也是減少了的狀態,但空氣質量就已經開始惡化了,這也是氣象因素主導的。


APEC之前,我們課題組就根據氣象數據預測了APEC期間將有一次至少中等強度的霧霾,對於此,我想政府能做的,目前來看還是甚少吧。我也比較期待看到到底在執行了較大強度的減排措施後,遭遇不利的氣象條件,北京的空氣質量究竟會表現出什麼樣的情況。

補充一兩句,洛杉磯解決自身空氣問題大約花了50年時間,到目前洛杉磯也仍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灰霾。我想,如果大家還指望用電,還指望開車,還指望在冬天有暖氣,短時間內,北京的空氣質量問題不會像政府承諾的那樣在2017年就能夠得到解決。但逐步的改善肯定是在進行中,也許20-30年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期限。

道阻且艱,吾當自勉。
-------------------------------------------------------------------------------------------

更新一個我覺得很有意思的回復

@唐文韜 在評論中這樣評價了我的回答:
前面答得好好地,為什麼後面出來這種怪調,所以歐洲不開車,不用電,沒暖氣?好的不學,整天跟最差的比,今天的技術水平是五十年前可比嗎,而且洛杉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空氣質量已經好於今天的北京。一個做研究的,不去分析問題尋找解決方法,而是理直氣壯地傳播這種自欺欺人的論調,真給*大長臉

首先確實沒有想到,說一說自己的判斷居然上升到了給不給母校長臉的份上了。

至於20-30年,我覺得這個還是一個合理的判斷,我所做的判斷,則是基於對於中國現在的實際的情況,做出的一個判斷。與評論者的指責「不去分析問題尋找解決方法」相反,我認為我所說的話,反而是基於我所做的分析而說出來的。

而我最後一段話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基於中國現在的發展情況,這麼大規模的汽車保有量,煤電比例以及難以管理的零散供暖這些現實情況,想要像政府承諾的那樣短期內解決空氣污染問題,確實幾乎不可能,基於我的了解和理解,在政府採取一系列相對積極,但又切合實際的手段和措施,比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我估計大概是需要20-30年的時間。

然後針對唐文韜的一些質疑做一些回應,其主要的質疑有以下幾點:
1. 歐洲國家也開車、也用電、也有暖氣,但空氣質量也好;
2. 現在的科技水平已經比以前發達
3. 洛杉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空氣質量已經好於今天的北京

關於第一點,歐洲的人口,能源消耗與中國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讓歐洲人民開車、用電、用暖氣和讓中國人民開車、用電、用暖氣,體現在總量上,就完全是數量級的差異。可以看看下面展示的一張世界各國煤炭消耗量的圖。如果一定要這麼比較,無異於是和一個普通身高的非運動員說「為什麼你和詹姆斯一樣也有兩條腿兩條胳膊,為什麼你就不能扣籃呢?」這種比較,有失公允。

關於技術進步。這些年技術是否進步了呢?我要說的是,確實進步了,但進步到底有多大,至少在大氣領域,可能還是確實有限的。現在,在末端處理、能源利用等各個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沒有解決。另一方面,技術問題一直是個問題,但除了技術問題,還有太多其他的問題需要考慮。比如經濟成本,比如社會效應。比如中國煤電比如此之高,為什麼不發展乾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呢?為什麼不用天然氣發電呢?這就有點像問「何不食肉糜?」 跳脫出經濟水平、社會發展問題單獨的談大氣污染問題,也是不那麼合理的。

而且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技術的替代過程並不是一個瞬間,而需要時間。這也就是為什麼要和洛杉磯花50年治理空氣來類比。比如現在北京實施的小轎車排放標準是京V標準,屬於世界前列,比美國一些地方的標準都要高。但實際上京V排放標準的車在北京所有行駛的車的比例是很小的。因為舊的車仍然存在。這還只是影響空氣質量的非常小的一部分。

總之,大氣污染問題,尤其是中國的大氣污染問題,涉及到的東西確實太多。到目前為止,這種高濃度的細顆粒物的生成機制,還有很多科學界仍然模糊的地方。涉及到治理,更是牽涉甚廣。並不是一項或者兩項新技術的出現,就能立即改變空氣質量的現狀的。

我在美國的導師,曾經是南加州空氣質量控制中心的負責人,算是親身經歷了洛杉磯治理空氣的過程。他曾經問過我認為中國能花多少年的時間解決北京的空氣質量問題,當時我的回答也是和現在一樣,20-30年。而他大概是這麼回答我的

」這是比較合理的一個推斷。我們花了五十多年,仍然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我希望在我們的基礎上,你們能夠走得更快,走得更好。但我想,這也一定是一條非常艱難的路。「

關於是不是自欺欺人,我只能說問心無愧。

ps,不同意我的觀點,我們可以討論,可是就事論事,完全可以交流不同的看法。但完全沒有必要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別人,甚至對我及我所在的學校進行攻擊。

--------------------------------------------------------------------------------------------------------
APEC期間出去玩了,沒有呆在北京,結果回來發現居然有這麼多人關注我的回答,受寵若驚。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實在沒有預料到會受到這麼大的關注。APEC結束之後補充幾點可能被質疑的比較多的問題:

1. 到底氣象因素是不是主導:
是,做出這個回答的時候是APEC會議之前幾天,當時空氣質量大概在50左右,達到了優的情況。這種非常好的空氣質量的主要原因還是氣象問題。APEC期間政府採取了很強的減排措施(限行,限工,甚至關停了不少河北的工廠),雖然沒有進行估算,但這個減排量不會超過20%-30%。這種排放量仍然是很高的。想達到這麼好的空氣質量,主要還是氣象的作用。

另外舉一個氣象作用的例子,今天(11月17日),一切減排措施已經停止的情況下,北京仍然達到了非常好的空氣質量,在某知名APP上排名全國第一(借用同學的截屏):

第二,預測的中重度污染是否沒有出現。如果你仔細觀察APEC期間的空氣質量,10日-12日中,PM2.5濃度有超過150,即達到中度污染的時候。由於我沒在北京,沒有保存的數據,但是這個事是可以查詢到的。但由於高強度的減排,在不利的氣象條件下,空氣質量的表現也是要明顯優於非控制的時候。 APEC之前我的回答也說了,我們也是非常期待看到在高強度減排的措施下,不利的氣象條件下,空氣質量能達到什麼程度。目前我們對大氣中的化學反應等機制了解得還不夠清楚,這種大規模減排下的空氣質量情況對於我們做科學研究是非常有用的。

第三,短期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夠長期實行。答案是不能。為了APEC,能單雙號限行,貨運車禁行,所有快遞,貨運都進不了北京城,為了減少出行大規模放假,河北許多工廠停工,這樣的成本實在是太巨大了,就算再不樂意,也確實不可能長期實行這樣的措施。

希望這能回答 @鄭輝煌的提問。


剛剛參加完北京牽頭組織的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及中科院參加的APEC期間空氣質量聯合會商。
受前兩天冷空氣影響,華北地區的污染得到一個比較明顯的清除。
從目前污染物變化趨勢來看,第一階段採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污染物的累積,至於緩解程度,目前由於數據尚無法得到準確判斷。
現在,已經進入了第二階段措施。京津冀將進一步採取更為強力的污染物控制措施。
目前來看,今天是一次較為不利的過程。8-11號將再一次迎來不利天氣過程,前期的有利氣象條件將轉為不利。污染到什麼程度只能寄希望於各地的減排措施了。還有9號左右高空相對有利的偏北氣流能影響到地面了。
說一個觀點:環保事實上是一件奢侈品。
要麼等發展了、富裕了再去搞環保,要麼讓生活水平維持在一個「環保」的層次。兩者都是需要極大的代價。
6地停工、停產、限車,這些措施意味著每一天都在燒錢。
個人非常同意北京市副市長張工的觀點,我們投入了如此巨大的社會成本,下了如此大的努力去確保這些措施都落實到位,當8-11號真的出現重污染的時候,我們希望公眾能夠知道霧霾不僅僅是污染排放造成還有氣象的原因。
現在,最開心的是搞研究的那幫人
至於我們搞監測,他們搞管理的,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圖樣,聽過這個部門嗎?
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


神奇的相關性呀,每當有霾的時候,都是無持續風向,且風力小於3級。(截圖沒弄好,左邊是白天,右邊的是夜間)
無持續風向且小於3級是形成霾的必要非充分條件啊


領導說了,開會期間咱們暫停供暖,保定區縣的,匿了


這個是2014-11-10早上的京津冀地區空氣指數分布圖,為了省事就引用網路數據截圖。AQI指數的計算方法是美國標準。顏色越重污染越重。

---------------
北京的是這樣的

其實這個事情,人家心裡很清楚應該怎麼治


風刮的


風吹的。


說一下我的直觀感受。
正如排名第一的所說,真的是吹走的。
記得中學的地理課本說過,我國是屬於季風型氣候,夏天是從東南方吹來的夏季風,冬天是西北方吹來的冬季風。我這兩年在上海,夏天的時候空氣真的還不錯,起碼不會出現看不清的情況,這可以理解為清潔空氣從海上吹來。然後冬季的時候,特別是冬季降溫的時候,經常性出現霧霾,空氣里都有一股刺鼻的味道,然後這時候經常能聽到新聞里或者朋友圈有朋友說北京的天氣多麼多麼好。這種情況已經遇到好幾次了。

所以不難得出這種推測。


1.老天這幾天比較給力,颳了一場大風。霧霾被吹走了。
2.北京單雙號限行,政府公車限行,外地車禁行。周邊工廠停工,甚至遠至山東都單雙號了。


答主河北廊坊,臨近北京,一到這種時候所有的工廠都要關停不許開車(不是說的代步工具的那個車)…你說怎麼好的


1、霧霾產生根本原因是空氣污染

2、全球變暖,城市高樓建設,風減少

3、APEC會議變好,人為因素很高,就跟奧運會一樣,所以說污染和霧霾不是不可緩解,需要錢,需要技術,需要制度,需要法律(產業結構、環保),需要社會

4、自然天氣因素良好

5、北京及周邊省市聯動控制,說白了還是人為。


刮大風,下大雨這兩種大招

最近北京周邊主要是河北和內蒙的大型企業限產,關停

加上單雙號限行

加上河北省多地區限行


河北等地對於北京的霧霾貢獻率是三成到四成,汽車對於北京霧霾的貢獻率大概是三分之一。聯繫到國家的緊急對策,每天PM2.5粗算也能減一半了。剩下的就都得看天意了!


推薦閱讀:

草坪不讓踩,那麼它的意義是什麼?
中國會不會出現像1952年倫敦毒霧霾大量死亡的現象?
為什麼大海里那麼多水卻設計成不讓人喝的?
有那些關於環保的書可以看?
如何看待易志堅教授宣布成功實現「沙漠變土壤」的治沙辦法?靠譜嗎?

TAG:北京 | 環境 | APEC | 霧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