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渤海不能成為戰略核潛艇的堡壘海區?

最近看南海的新聞比較多。南海之於中國軍隊的意義,一大項就是戰略核潛艇可在南海潛伏,作為水下核力量的支柱。所以解放軍海軍才會不遺餘力地加強南海的反潛能力,確保這個海區內戰略核潛艇值班巡邏的安全。這時南海之於核潛艇的作用,就是所謂的「堡壘海區」。
與南海相比,渤海更像是中國的內海,感覺海域也夠大。外軍的反潛力量進不來,核戰爭期間用核武器也沒辦法搞掉這麼一大片的水,核潛艇在裡面應該挺安全的啊。為什麼渤海不能提供給戰略核潛艇做值班巡邏用呢?
是因為深度不夠嗎?還是其它原因?


什麼是堡壘區?
為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一下,什麼是堡壘區?
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蘇聯海基核力量的主力是667A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和R-27型潛射彈道導彈,但這一組合存在嚴重弊端。
667A型首艇1967年交付蘇聯海軍,是蘇聯建造數量最大的一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前後製造了34艘。但該級艇性能較為落後,在減震降噪方面問題頗多,面對北約大量反潛艦機和水聲偵聽系統構築的「GIUK」(格陵蘭-冰島-英國防線)和「GIN」(格陵蘭-冰島-挪威防線)非常無力,成功突防的概率相當低下。

而667A型潛艇搭載的R-27(後升級為R-27U)的水平也很一般,射程僅2400公里(升級後達到3000公里),基本上必須貼近美國海岸才能確保有效打擊。

出又出不去,打又打不著,蘇聯迫切需要一種新辦法來改善自己海基核力量的威懾效能。很快,蘇聯海軍拿出來一份新答卷:667B+R-29,以及「堡壘區」戰術。
70年代中期,667B型彈道導彈核潛艇逐步入役,該型潛艇在降噪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與此同時,新一代R-29型潛射彈道導彈問世,射程可達7800公里。667B+R-29的組合使蘇聯海基核力量威懾能力大大提高,蘇聯海軍道道導彈核潛艇可以不必硬闖北約海軍的銅牆鐵壁,而是在蘇聯海軍牢固控制下的巴倫支海(北方艦隊)、鄂霍次克海(太平洋艦隊)安逸的發射。同時部署的水聲偵聽系統,以及各型反潛艦和固定翼反潛機,則可以有效逼退附近不懷好意的刺客——美國攻擊型核潛艇。由此形成了著名的蘇聯海軍堡壘區。

上圖:以新地島為核心、囊括巴倫支海和喀拉海(圖中標註有誤,「白海」處應為「喀拉海」)的蘇聯海軍堡壘區。蘇聯海軍憑藉岸基航空兵和水面艦艇,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近海為彈道導彈核潛艇支撐起了一個堅固的「海上堡壘」,成為蘇聯海基核力量發揮威懾效能的有力保障。

哪裡可以建成「堡壘區」?
「堡壘區」作為抵禦敵方海空威脅、保護我軍SSBN的「烏龜殼」。選址需要三大條件:
1、己方力量優勢;
2、半開放海域;
3、具有相當的水深;
第一點,「己方力量優勢」。很好理解,「堡壘區」本來就是力量弱勢時的烏龜戰術,打不起我還躲不起嗎?面對敵人強大的海上反潛兵力,我們出不去,但憑藉遠射程的SLBM,倒也能打的著。要是這「烏龜殼」都靠不住,讓人家一腳踩扁,那這番心思也就白費了。
在堡壘區內,必須具備足夠的力量優勢,依託岸基優勢,能夠在平時驅逐敵方偵察機和攻擊型核潛艇的騷擾、在戰時抵禦敵方反潛力量的逼近甚至核武器打擊。為了平時戰時都能「禦敵於國門之外」,需要在堡壘區部署強大的海空兵力,保障高強度的戰備,做到「萬無一失」。
第二點,半開放水域。海上堡壘區的構築應當依託半開放水域,有若干島嶼作為支撐點,方便航空兵和水面艦艇的運作。開放水域防禦的難度相比半開放水域會呈幾何狀增加。
同時,堡壘區不等於蝸居港內,SSBN深入大洋進行戰備巡航是很有必要的,水域過於封閉也不利於潛艇隱蔽出擊。同時會增加核武器打擊的破壞程度。
第三點,具有相當的水深。美蘇在進行深海、海床核試驗的過程中發現了「凡多恩效應」,即利用大當量核武器爆炸製造人為海嘯的可能性。核武器水下爆炸形成的高能震蕩在深水中傳遞時的衰竭很小,在近海水深急劇下降的時候才會爆發出來,如果堡壘區水深過淺,遠海核爆炸形成的震蕩會在近海形成大海嘯,把寶貴的SSBN像靠港民船一樣拍上岸。

渤海為什麼不能建成堡壘區?
不安全。
渤海灣平均水深不過20米,除了基於「凡多恩效應」的人造海嘯危險外,渤海灣外實在是強手如林。

如果從渤海灣出發深入大洋,必然要經過沖繩。
面對美日韓三國海上力量的聯合監視和攔截,別說是中國海軍的094,就是美國的俄亥俄,也難逃這天羅地網啊。

中國的「堡壘區」應該在哪?
南海

南海造島豈是白來的?對付猴子用費這麼大的勁?
..........................
回答一下集中的問題:1、南海是不是最好的堡壘區?
肯定不是,但我們別無選擇。在可預見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內,中國海軍核潛艇部隊都很難與美國的同行們並駕齊驅,在南海建設堡壘區不一定安全,但在其他地方建立堡壘區一定不安全,兩害相權取其輕。未來我們在南海的「建設性」活動不會停歇,小步快跑,悶聲發財。
一切都會好起來,時間在我們這邊。
2、南海到底有多深。
南海平均深度約1400米,而巴倫支海最大水深也才600米,只要航空兵進行有力掩護,藏幾艘SSBN真是不難。南海造島的一大好處是為中國的反潛艦機提供了一個不錯的中轉站,只要能在平時遏制住過去視南海為自家後院的美國核潛艇滲透,其他的諸如P-8A「海神」之類的訪客都好解決。老美的核潛艇啊,真是心腹大患

3、有沒有更給力的辦法?
有,但是短期內不容易實現。

——我們可以打台灣。

台灣島東部的花蓮、台東直面菲律賓海盆,這裡平均深度都在5000米左右。只要出門,進可越過九州-帛琉海嶺和馬里亞納海溝,直入廣闊的中太平洋一展身手;退可就地隱蔽於深不可測的菲律賓海盆,潛伏水下等待時機。
日後中國如果有了自己的「奧斯卡」,SSGN可以大膽的前出菲律賓海,用潛射巡航導彈對關島進行打擊,隱蔽性與威力兼具,可大大減輕空軍的壓力。
至於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或者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基本沒什麼可能。再者肯定會激怒印度,得不償失,還是算了。


騷客雲:水淺王八多,遍地是大哥……
這說明一個道理:在水淺的地方嘚瑟,吃棗藥丸!
渤海灣深度淺,海底平坦,出海口過於集中,對面又是職業反潛的日本海自和老美的太平洋艦隊,真心不好玩啊。
而且對於現在的戰爭模式來說所謂的內海並不是防禦的加分項,所以渤海灣作為堡壘區是弊大於利的。
中國的地理條件,最好的選擇其實是台灣附近海域,但是沒辦法,暫時還不行,退而求其次,自然就是南海了。


這裡深度土工看看都覺得可以填平,剛才還看到一個腦洞說把這裡堵死製造一個淡水湖,你就知道多淺了,水淺王八多那種淺,不到一百米。

但是對沉管隧道來說還是深了點兒,這對土工來說比較糾結,土工正琢磨在這裡修建通道呢。

要不去球的,咱就象三峽截流一樣填平他算了……
這樣潛艇他媽媽都進不來


渤海淺,導彈射程有限,渤海不能提供良好的發射陣位,不能覆蓋目標。同時容易被偵測到發射從而被攔截。

南海就不一樣了,出去就是深海,潛艇直接銷聲匿跡,愛去哪去哪,你來找我啊(??? ? ???)


渤海灣原本是一個天然好灣,但卻有致命缺陷。

渤海淺、對海底聲波的損耗小;海底平坦,缺乏隱藏物,潛艇行動跡向一旦被懷疑,很難擺脫追蹤。


還是太蓮青,總以為南海費大力氣建島是為了對付菲利賓越南。。。。。。


忘了局座的海帶了嗎?


可以啊,誰說的不行?
在南海部署的話必須前出,在渤海自己打就行


渤海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85米,怎麼堡壘,頂多散兵坑。南海不錯,出港下南華水道。


以後渤海要填平住人的,放潛艇多浪費


水淺而舟大也
而且打不著


有兩個地方應該不錯,一個是台灣海峽,一個是北部灣。其實戰略核潛艇還是真正放到大洋里更安全。

另外中國海軍要想真的強大起來,台灣必須收復。台灣對中國有及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是西出太平洋,和封鎖南海和國際水域的重要通道。


渤海水太淺


過敏匿名的


一個是因為渤海太淺了,另一個是因為……夠不到美國啊


謝邀, @神威 。
渤海是內海,在渤海里發射打美國還沒有在東北發射近呢,何況潛射的射程還不如路基的。而渤海出口是韓國和日本,不能直達大洋,所以也不存在進行向縱深機動的能力,或很難向大洋隨心所欲的機動。


渤海水深不足,實際上通過衛星照片和大型的衛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是可以對淺水區域的潛艇進行跟蹤的


太淺,,,離日韓太近,,


這不開玩笑么。。渤海口那麼窄,渤海又淺,布袋區了


應該是因為離北京太近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日本威脅出動軍艦驅離進入釣魚島海域中國海警船?
如何評價丹東艦曾試圖直線衝擊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的新聞報道?
海軍建在海上的吊腳樓叫什麼名字?
如何看待傑拉德·福特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正式服役?

TAG:中國南海? | 海軍 | 核潛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