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送衛星上軌道,是否就能擁有能發射洲際導彈並能打擊到目標的能力的能力?

兩者之間到底誰要求的技術含量會更高
對材料的要求是否相同


恰恰相反,
擁有能發射洲際導彈並能打擊到目標的能力,就有能送衛星上軌道的能力。

畢竟沒有說發射什麼樣的衛星,因此有些錯覺就在於自動帶入了常見的追求發射質量、固定場地、發射準備時間長的大衛星。
而事實上則是,有時候仍然需要快速的發射衛星來應對緊急事態。因此,有些國家直接使用洲際彈道導彈「以下簡稱ICBM」的下面級「反正不用再入,用不著彈頭」,略作改造就用於發射衛星了,最有名的就是「米諾陶Minotaur」火箭:

發射場地的簡陋程度甚至寒酸於大多數的ICBM…

反之則不可以,什麼時候都不行,60年代也不行。
因為發射衛星只提供一張單程票。

甚至是,掌握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也不行,除非你希望返回式衛星回來的時候比這個更難看:

這是墜毀了的返回艙……

或是,飄飄然的把彈頭再入到對手的懷裡……

因為,發射洲際彈道導彈「以下簡稱ICBM」和發射衛星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再入技術,並且,ICBM的再入技術不同於航天器的再入技術。

而航天器和ICBM再入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前者在再入的過程中減速,並希望到達地面時的速度接近於0,並且,低速的再入,使得周圍的環境能夠輕易改變其彈道,這些都是後者所絕對不能忍受的。
因此,航天器的再入氣動布局通常採用比較大的風阻模型,稱為比較鈍的返回艙布局,如目前最快再入大氣層速度的保持者,以12.4km/s再入的Stardust返回艙:

圖示中的左側比較鈍的部分朝下,大多數航天器的返回艙都採用這種鈍型的氣動布局,時不時的增加風阻。在再入技術極不成熟的50年代,美國曾經試驗性的將SM-65 Atlas的再入氣動布局設計成鈍型,結果就是這款ICBM沒熬過50年代就不飛了……

太空梭的氣動布局借鑒了飛機,因此在起飛和飛行的時候風阻很小,但太空梭的再入是這樣的:

接觸面積最大,風阻最大的底面朝下……

而事實上,ICBM在再入之前的速度並不亞於第一宇宙速度,但是ICBM的再入不以明顯減速為目的。

2.分離
如今的ICBM不再是單一彈頭了,多個彈頭、誘餌集成在整流罩中,在再入的過程中必須越早的分離越能提高ICBM的生存幾率。
分彈頭有兩種:
一種是多彈頭單目標,即多個彈頭都針對一個目標,這樣的覆蓋面和殺傷力都會有所提升。此時要求釋放每一個分彈頭時都精準定位。
另一種是分導式多彈頭,即多個彈頭針對多個目標,
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在再入之前,逐個推送分彈頭進入其運行軌道,每次調整一次姿態,期間也會釋放誘餌。

圖為燈塔國的ICBM分彈頭再入的畫面,一種充滿死亡氣息的美……
因此分導式多彈頭的再入,相當於一次性再入多個,其複雜程度也是航天器難以比擬的。

3.定位
航天器的再入軌道是在再入前算好的,並且允許有非常大的誤差,因此美國總是海軍去海里撈,中國總是選四子王旗這樣地廣人稀的地方,防止砸到什麼。而且回收總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雷達望遠鏡神馬的一齊上陣,能夠第一時間看到航天器返回,是件值得吹噓的大新聞。因此航天器在外太空選好地點再入就是了,之後幾乎就不用管定位的事了。
而ICBM的再入則需要精準的定位,一方面ICBM需要高速來保持動能和抵消外部干擾,一方面還需要實時的定位和校準。對於分導式多彈頭來說,加量更加價,每一個分彈頭的定位都需要做的很精確。一個定性的估算為:精確度提高一倍,帶來的破壞力能提高8倍!
類似航天器的圓概率誤差也只有印度可以接受了。

4.機動規避
航天器再入是不會輕易受到人為攻擊的,但是ICBM不是,ICBM的彈頭為了提高生存能力,在再入之後,有些還具備自主變軌乃至飛航而非彈道的軌道。儘管軌道變得更為複雜,對落點的精度絲毫沒有降低。

5.技術封鎖和國際環境
相對於航天技術,這方面的技術十分敏感,想要獲得外援是十分困難的。
並且,每一個新研發ICBM再入技術的國家,都難免不受到其他大國的密切關注,能從夾縫裡發展出ICBM的國家,都是東西方兩邊不靠的第三方國家,背後都有一顆深不可測的內心。


目前公認的具有ICBM再入技術的國家只有四個:

是的,只有四個,打碼的那位不算……

打碼的那位不擁有陸基的ICBM,而其服役的海基戰略武器潛射彈道導彈SLBM則來自於美國的UGM-27北極星和UGM-133三叉戟II。英國曾經根據北極星導彈開發過改進彈頭版的「北極星」——Chevaline,但由於經費等原因最後不了了之。
另一方面,英美之間的軍事合作十分緊密,BAE等英國軍火巨頭也能參與到三叉戟II導彈的部分研發之中。
因此英國從未獨立研發成功過洲際導彈,也就沒有所謂的擁有再入技術了。

中國被認為擁有再入技術是在1980年的5月,DF-5洲際導彈再入試驗成功。此次向南太平洋派出的580特混艦隊是迄今為止中國海軍派出的最大規模的特混艦隊,共計3個編隊18艘艦船,其中051型驅逐艦6艘,科考船4艘,補給艦2艘,目的在於打撈這次DF-5的彈頭——儀器艙。
期間各國海軍沿途夾道歡迎,並熱情的提供免費而又周到的安保工作,場面十分融洽。

印度雖然宣稱自己擁有ICBM和再入能力,不過大家都不太認可。 其射程仍然和四大流氓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彈道也會更低,因此再入的速度和困難程度都會小很多。通常ICBM的再入速度越6-8km/s,而中遠程彈道導彈會在2-4km/s。另外就是印度所奉行的最低威懾度,其實一部分源於技術不過關,暫時無法實現其他流氓的先進技術。不過,印度仍然是最接近再入技術的國家。一方面是常年的技術積累,另一方面印度被視為人畜無害卻體量龐大的國家。

最後,如此正統的RPG問題,必須是

億萬火箭,億萬榮光!
無線飛控,無限光芒!
大艦巨炮,回爐鍊鋼!


在60年代,是這樣的,現在就很難。

如果你只有發射衛星的技術,那麼就等於說你的導彈只能從大型正規發射場發射,而且要經過幾小時甚至幾天的準備時間,現在的五常開戰後1個小時內就能滅了你。
就算僥倖發射出來了,從頭30秒開始導彈的軌跡就會被美國向全世界直播,比你自己的跟蹤精度還高,沒有足夠機動能力的話很容易被現在的反導導彈打下來。NMD需要預先部署,使用有限制,但對付60年代的導彈還是沒有問題的。

換個角度看,現在各國都有非常成熟的反衛星技術了,你發射的衛星到了軌道上就是人家的玩具。

洲際導彈講究隱蔽、機動、即時發射、多彈頭、末段機動。核潛艇+固體燃料火箭是最好的搭配,洲際導彈與航天的需求只有少部分重合,幾乎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領域了。


光送上去,不代表就能讓彈頭完好的的,準確的落下來啊。

彈頭從大氣層外返回,中間要解決隔熱和震動之類的問題,否則半路就燒毀或者是失效成啞彈了。
另外就算是核武器落地準確度也不能太差,這方面也是需要想辦法控制的。

以上是最基本的,僅僅是解決有無問題。這個年代要想真正可用,返回技術還要想辦法防止被對方攔截,得用上假目標,末端機動變軌之類技術。另外彈頭設計也很有講究,怎麼能在滿上麵條件的情況下,彈頭既保證安全可靠,又儘可能的提高核裝葯比例,提高精度,這樣讓彈頭小型化,就可以讓運載具小型化,方便部署和機動。

載具部署和技術方面的問題孟德爾說了。

這方面技術美&>俄&>&>&>&>&>英法中&>&>&>&>&>&>&>&>&>&>&>&>&>&>&>&>不可逾越之距離&>&>&>&>&>&>&>&>&>&>&>&>&>&>其它國家。

其它的中先進工業化國家,比如日本,德國,如果給幾十年時間全力去弄的話,也未必弄不出來一套同樣的東西,然並卵,五常不會允許的。


樓上幾個答案把技術問題說的差不多了,還漏掉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投擲重量。洲際導彈需要帶核彈頭,這傢伙要幾百公斤到幾噸重(早期技術條件下更重),衛星甚至返回式衛星不一定要這麼大。火箭的體量直接決定項目規模,把火箭造的足夠大可能比搞出再入等技術還要貴(對比隼鳥)。

例如中國70年代用直徑2.25米的中程導彈東風4改成長征1號運載火箭發射了東方紅1號衛星,80年代才搞出直徑3.35米的洲際導彈東風5,即長征2號運載火箭。日本發射的第一顆衛星「大隅」號重約9.4公斤,發射「大隅」號
衛星的運載火箭為「蘭達」-45四級固體火箭,火箭全長16.5米,直徑0.74米,起飛重量9.4噸。這麼小的火箭怎麼當洲際導彈用?


準確說是能發射返回式衛星才算入門了。


不懂,你是只想問動力系統的差異,還是把運載火箭+衛星載荷和洲際導彈作對比啊?以下可能不準確~

運載火箭是液體發動機,洲際導彈是固體發動機。推力大的難。

洲際導彈為了隱身突防,會用隱身吸波材料,這個運載火箭不需要。

衛星和上面的載荷最重要的是可靠性,壽命,這對洲際導彈沒那麼關鍵,這又會影響到他們的設計和工藝。

衛星上至關重要的姿軌控系統,用到更多精密,長壽命軸承,這是洲際導彈沒有的。

衛星上才有星敏感器,各種波段的成像儀,所以洲際導彈絕對不會用到紫外,可見光段的技術。

但衛星和洲際導彈的導引頭都會用到SAR.INSAR雷達,搜跟,制導。

洲際導彈會用到光纖陀螺,激光陀螺,衛星也可能用到。

衛星才用到各種原子鐘,授時。

洲際導彈有戰鬥部,衛星沒有。所以洲際導彈要考慮侵徹,毀傷技術,發衛星不用。


以我目前學到的那點東西來說,如果洲際導彈做成功了,衛星神馬的就完全不是問題,反之就是不行的。
其實挺容易理解,洲際導彈的目的是為了讓戰鬥部(民眾理解的火箭上就是衛星)飛出大氣層再落到地面,再落到地面之前,戰鬥部不能有任何損壞(戰鬥部包括:引信,火藥(各種類型的爆炸物),安全起爆裝置),所以在材料上,這就對彈體和整流罩有很高的要求,個人感覺對發動機要求也會更高,這個等我查下資料,畢竟老師上課沒說過。
反觀火箭,目的只是為了把衛星送上天,衛星什麼時候下來它可管不著也懶得管,所以我理解的範圍內,它的材料可以比洲際導彈「弱」一點沒關係。當然,這只是我的理解啊,畢竟我還沒查過資料以及工作,現在理解的這些東西很不全面。


首先解決彈頭的防熱技術,不然並卵用


應該還是不能等同。材料方面不太懂,但只論打擊到目標的難度其實非常大。以航母為例,偌大的航母在大海中也只是像一葉扁舟,想要讓彈道導彈在高速高過載的狀況下命中目標就很有難度。


推薦閱讀:

為什麼嫦娥三號長的和錢學森時代的火箭還是一個樣子?
建國初期的土專家都能造導彈衛星,為什麼民科現在還沒弄出來?

TAG:軍事 | 導彈 | 運載火箭 | 火箭發動機 | 彈道導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