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是如何演變的?
說到中子星,就不得不說恆星演化。
恆星通常是從星雲的氣體和塵埃塔索中誕生,經過百萬千萬年,達到平衡狀態。之後大部分的生命里,恆星都在以核聚變的方式,將氫聚變成氦產生能量。這個過程會使得恆星體積增大,最終經過次巨星,直到紅巨星。持續時間長短不一,例如太陽,一百億年。
恆星質量與壽命:
可見質量越大壽命越短。
將恆星看做圓球,則圓球中任何一個質點所受到的引力的合力總是指向圓心。如果沒有足夠的力來對抗引力,那麼所有原子都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塌落,最後所有的原子落到中心,成為緻密的黑洞。因而恆星處於穩定狀態的先決條件是足夠的中心壓力,和能量來源。
恆星的能源來自於核聚變。在漫長的主序星階段(大約恆星壽命中90%的時間),氫聚變成氦,當氫耗盡,恆星變得不再穩定,這時引力大於壓力,核心變熱,體積變小,溫度升高,開始新的聚變反應。但外層卻向外膨脹,並且逐漸冷卻。恆星的顏色因外層溫度降低而變紅,是為紅巨星。
核心溫度升高到足夠高時,將引發氦核聚變為碳核,繼而捕獲別的氦核形成氧核的熱核反應過程。核心內的氦原子核發生聚變反應而提供一定的能量,使壓力和引力達到新的平衡並停止收縮。當氦全部變成碳和氧以後,恆星繼續收縮,溫度再次升高,溫度足夠高時,碳聚變為氖和鎂,氧燃燒為硅和硫,最後聚變為鐵,這時恆星能量消耗殆盡。
恆星演化到末期時,根據它在生命期的質量,殘骸可能是白矮星和黑矮星,或中子星,或黑洞。
質量小的平靜,質量大的爆發。
恆星塌縮的結果是體積變小,密度增加。質量較小的恆星演化為白矮星,依靠泡利不相容原理產生的電子簡併壓強來抵抗引力。太陽質量的白矮星體積約10^4km。而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電子之間的泡利斥力可以抵擋質量小於1.4個太陽質量的重力,但當質量大於1.4個太陽質量,恆星將不能維持白矮星的平衡狀態,會繼續塌縮下去。1.4個太陽質量即錢德拉塞卡極限。
大質量的主序星在演變成(超)紅巨星之後,內部聚變為鐵核,鐵核越來越大,僅靠原子間的電子斥力已不能支撐它自身的重量.這時,鐵核將進入白矮星狀態,電子的泡利斥力抗衡萬有引力。
當鐵核質量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時,中心區域的物質被壓縮到其密度達到10^9kg/cm3,大部分電子將在幾分之一秒的時間內,被擠進鐵的原子核中,與核中的質子合成中子,原子核解體。由於星體物質失去簡併電子壓力的支撐,因而物質向中心下落過程完全處於自由落下狀態,這種白矮星的坍縮比恆星坍縮更加猛烈,星核的密度急劇上升,所有中子被緊緊壓縮在一起,塌縮迅速停止,中心形成一個主要由中子構成的超大原子核,靠泡利不相容原理產生的簡併中子壓強來支撐自己。
中子星也有一個質量上限,奧本海默極限,大約3-4個太陽質量,超過這一極限的中子星會不穩定,進一步塌縮形成黑洞。
推測的中子星內核結構圖
此時恆星外層塌縮至核心中子態外層堅硬的內核心上,因而在內核心外不遠處立即產生一個很強的向外行進的反彈激波,與塌縮自由下落的巨大動能一起,產生爆炸,摧毀外核心的全部鐵核,將整個星幔和大氣層拋出,形成超新星的爆發(超新星爆發機制眾多,這僅是其中一種)。
恆星塌縮成中子星時。半徑極大縮小,但角動量守恆,所以中子星旋轉極快.中子星的磁軸與自轉軸一般不重合,窗口射出的輻射就像探照燈的光柱一樣在宇宙中掃描,每掃過一次地球,我們就收到一個脈衝。故又稱作脈衝星。現已觀察到質量為1.86個太陽大小的中子星,半徑是9.2km。
就醬。
最後PO一個美麗的蟹狀星雲,位於金牛座內,它的內部是一顆年輕的中子星。公元1054年超新星爆發時,中國曾有記錄,《宋史·天文志》記載: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出天關東南可數寸,歲余稍沒。《宋史·仁宗本紀》記載:祐元年三月辛未,司天監言:自至和元年五月,客星晨出東方,守天關,至是沒。
中子星會爆炸成星雲。星雲聚集成恆星,恆星膨脹成巨星或超巨星,超巨星爆炸成中子星······
詳細的樓頂那位大神已經解釋過了,我就說點便於理解的。
中子星相當於一個減脂塑型成功但體重變化不劇烈的超重度肥胖患者,要知道同體積下的肌肉可是脂肪的三倍重量喲 !
白矮星則是正在突破減肥和減脂之間猶豫不決。
而黑洞那位是減得太過了,所以駕鶴西去了。
推薦閱讀:
※月亮的升起時間方位如何計算?
※既然宇宙在膨脹,那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會改變嗎?
※有什麼關於宇宙的紀錄片值得推薦?
※如果太陽被某個外星文明吸走90%的氫,會有什麼影響?
※黑洞若是吞噬一切那我們是如何感知黑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