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不採用職業化的消防員,而用現役軍人經培訓後代替?

除了原因以外,請順帶評價一下這種制度跟職業化消防員相比,有什麼優缺點?


———————修訂分割線:2016年2月23日修訂——————
關於修訂:

  1、距離此回答的發布,已經過去1年多了,作為一篇沒有美女、美食和美景,甚至連賣萌都沒有的帖子,能得到大家如此都關注,很榮幸,很意外,也很惶恐。說明大家越來越關注消防工作,消防已經不僅僅是路邊一個有紅色大門的奇怪建築,而是已經滲透到了大家的生活。關注消防工作,其實,就是關注我們自己的安全。

  2、當時寫的有些倉促,不太條理,有點亂,有心想改,但總是在不停的忙碌著,這兩天得空,想修改調整一下。

  3、大家的評論我都看了,也是限於時間和精力,無法一一回復,向知友們深表歉意。

———————正文分割線:2015年1月26日發布,2016年2月23日修訂——————

  ATTENTIONS!長文預警,枯燥文預警!
  答主一直想像別人一樣,把文字寫的萌萌噠,既能說清楚事兒,也能讓大家看的輕鬆點。不過可能真的是材料信息寫多了,萌不起來,而且這個話題確實很沉重,也不想賣萌……答主添加了點自己積攢許久的圖片,作為調劑,希望大家喜歡。
  謝邀,從業以來一直很關注這個問題,和很多戰友同事一樣,對於這個話題也有很多話想說。隨著軍改的進行,關於消防改制的傳聞也是不絕於耳,就此話題,簡單談自己的個人的感想和看法,不是調研文章,就寫的隨意些。因為是個人行為,也不方便調取指揮中心的出警數據作為論據,不足之處請輕拍,也請各位同行多指點,謝謝。
  【乾貨前的調劑】
  剛工作的時候,Facebook還是可以隨意登陸的,在上面加了各個國家的消防員為好友,也是在那裡第一次第一次接觸了「消防員職業化」這個概念。甚至,有一位美國的女攝影師,還是專職的消防攝影師,專門拍攝消防隊的工作生活照片為生,照片很精彩,現在專門建了文件夾,同步到手機里。想必大家還是喜歡圖文並茂,貼幾張這位攝影師的作品。(答主的頭像其實就是作品之一)

I am honored that one of my images has been chosen for one of the new National Firefighters Endowment Visa cards。我很榮幸,我的一張照片被選作新維薩國家消防員捐助卡封面。----Kim Fitzsimmons

St Louis Fire Department - The 28"s聖路易斯消防局-第28消防站。(真心覺得這個站很漂亮)

———————乾貨分割線:2015年1月26日發布,2016年2月23日修訂——————

  【現役制消防隊伍的優點】
  在學習的時候,曾有教員曆數自建國以來,消防隊伍的制度變化,甚至已實行過或部分實行過職業制,此處不再展開討論,歡迎對此了解的戰友追加答案。
現役制在建立之初,我認為還是可以滿足當時的需要的。早年,經濟水平有限,廠房少、樓層矮、危化品也少,貌似連社會救援也是上一次修訂消防法的時候,才正式列為消防部隊的工作職責。所以,警情的數量、種類相對少,場景也相對簡單。也就不奇怪有老同志無比懷念以前的時代:隨便一個老班長都可以帶隊伍出去滅火戰鬥,年三十兒全隊人聚餐喝酒,到了現場先吐,然後再滅火,那種酣暢淋漓的場景,如今是絕對不會,也不允許重現了。
  優點:

1、便於運轉站點。
  現役制軍人作為隊伍編製形式,軍人是沒有朝九晚五上下班的,戰士要年休假才能回家探親,本地的幹部,也要倒班才能回家。這就意味著幾乎可以無視白天黑夜,周末和節假日,不用分班倒,用最少的人,就可以確保一個消防站的基本運轉,10多人甚至不到10人,就可以運轉一個消防站。
  2、便於補充更新。
  兵員穩定,不用考慮招工用工問題,每年都會調劑兵員入伍。
  3、便於隊伍管理。
  以紀律性最強的軍隊為編製方式,方便管理,令行禁止,戰士、班長、中隊長,中隊、大隊、支隊、總隊,垂直管理,一級管好一級。
  4、便於處置急難險重任務。
  在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在自身可能會遭遇危險時,作為軍人,哪怕在其他軍種眼中,消防其實並不是很正經的軍人,隊列不好,作風有點鬆散,但在民眾遭遇風險時,我們必然會衝上去,這是作為軍人最起碼的素質。執行命令,保衛人民,在消防一線而言,並非一句空話,是用犧牲、受傷、遭遇危險,來詮釋和踐行的。

  【現役制消防隊伍的挑戰】

  隨著近年來的經濟迅速發展,帶來了很多變化,也對消防工作提出了很多挑戰:

  1、火災的數量迅速增加

  以答主曾供職的某沿海消防站為例,全年粗算警情600餘起,平均每天一起。所在的小城有2個正規消防站,1個合同制站,全城一年的出警量穩定在1000+以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小城所在的地級市,下轄6個城區,5個同級別小城,一天的總出警數量,真的不少。火災來源:(1)駐地雨後春筍般興起的小企業、小產業園,處於初創階段,各項制度和設施不完善;(2)隨著人口的增加,本地加外地人口湧入,民宅數量增多,而且逐漸以高層住宅為主;(3)交通工具火災暴增,如家用轎車火災、危險化學品槽車火災、長途火車火災等;(4)山林火災,雖然有林業管理部分,但在實際中,消防隊伍也承擔了很多數量的山林火災。

  2、火災的種類迅速豐富

  以前的火災,也就是民房火災、夏收火災,現在呢,有高層建築火災、交通工具火災、危險化學品火災、大跨度大空間廠房火災等等。以前,多數用水就可以撲救,現在有的要用泡沫,有的要用沙土,滅火方式也迅速增加,方式對了,釜底抽薪,否則,就是火上澆油。

  3、救援類警情迅速增加。

  隨著新《消防法》將社會救助列入其中,社會救援正式成為消防隊伍的職責之一,在極端的時間內,警情種類和數量,迅速增加,有些地方甚至能反超火災類警情。

  (1)救援種類增多:

  大家在媒體上看到的取鑰匙(我們搶了開鎖公司的生意+ +||)、戒指卡手(各種奇形怪狀的戒指)、手銬卡手、各種機器卡手(身體其他部位)就屬於其中。交通事故救援所佔的比例最高,在酒駕入刑前酒後駕車導致的交通事故及次生交通事故達到峰值。經常是把醉醺醺的駕駛員剛拖出來,嘔吐物噴一身,那味道,真是……+ +||| 酒駕入刑後,酒後交通事故迅速減少,這真的是一條很好的法律,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2)救援難度增加:

  &<1&>機器卡手,你是暴力砸機器還是拆了機器,拆,你會拆么?&<2&>游泳溺水,隨車器材也就有救生衣,大站點才有橡皮艇,怎麼把人撈出來?借漁網?你會用么?(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幫我們去打撈屍體)&<3&>車禍救援,是暴力破拆,還是呼叫路政吊車,你動作慢了,家屬會罵你瀆職害命,路政會埋怨你封閉現場擁堵交通,你壓力大么?所以,答主比較喜歡出火警,相對容易一些,救援類警情對消防員,特別是指揮員和班長骨幹的要求,越來越高。你的失誤,就會導致民眾生命的逝去,這成本比天高。

  (3)答主的應對:

  隨著工作時間時長日久,答主也逐漸感覺到現役制在專業性方面的不足了,也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切身的壓力。特別是2012年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10.6」搶險救援中,3名消防員在液化石油氣爆炸中犧牲。當時真的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壓力,因為那年所供職的消防站就在公路邊,主要警情就是高速公路的各種滅火救援任務,月前剛處理了一次液化石油氣槽車泄露事故。當時就找戰友搜集了懷化支隊的戰評PPT,並搜集了CNG、LNG的相關資料,整理好後給隊上的戰士講課。但覺得有些吃力,不過真的是教學相長,先自己搜集資料學習,弄明白了再給戰士講,滿世界的搜集戰評課件。這樣做肯定有好處,但還是不夠,我畢竟不是專業的講師,搜集的資料也多是片段化的,不系統,總覺得心裡不踏實。而且,答主的工作不僅僅是當戰士的老師,「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中隊,自上對接大隊、支隊、總隊,部門有司令部、政治處、後勤處,還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時間和精力,都捉襟見肘。

  截一張圖,紀念那段難忘的時光。

  【現役制消防隊伍的不足】   1、兵員素質良莠不齊。
  有的小兄弟就是不愛學習啊,我覺得作為一線戰鬥員學點初步的建築知識,背點常用危化品理化性質是很有必要的,但學習是一件枯燥辛苦的事兒,也是非常個人化的事兒,你總不能天天逼著他看書學習。
  2、兵員輪換速度太快。
  兩年義務兵就結束了,而兩年對於積累經驗來講,才只是開始。某次春節前走訪慰問座談的時候,地震局的領導心疼的說,某年地震部門在汶川後牽頭組織全國性的震後救援培訓,我們這裡去了5個戰士,幾年之後戰士走的就剩下一兩個了,太可惜了,這也是輪換速度太快導致的,隊伍的穩定性不足;
  3、理論素養不足。
  大部分官兵多是通過自學,中隊和戰訓部門專題授課,戰友口口相傳來獲取相關知識,不系統,也難以保證效果。而且,現在的有些孩子,不太會尊重人,有的老班長也懶得教。其實,時間最長,目前效果最好的,就是戰友之間的以老帶新,傳幫帶。一開始,老兵也熱心的教,後來發現,現在有的戰士,不服氣,不願學,不理你,覺得自己已經很強大了,嗯,這半大孩子說大不大,講不通道理還不能打他,但你不學習,遇到危險,付出的代價就很沉重了,你會遭遇危險,你要救助的民眾,也會遭遇危險。所以,中隊幹部有時候又是父兄長輩,教他學會和老同志打交道,有時候答主覺得自己不是當指揮員,是當哥又當爹 + _ +||。

———————這是修訂進度的分割線:以上為2016年2月23日中午13點修訂——————

推行職業制的難度:
我們都想推行儘快實行職業制,這樣我們也不用整天算計該什麼時候晉職,如果晉職了還能再干幾年,不晉職的話多少歲之前就該捲鋪蓋走人了。我們常說,不要考慮明天,因為明天有著太多的未知和待定,沒有安全感和穩定感,這就是現役制的缺點之一。如果推行職業制的話,也不是輕而易舉,這應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要花很多錢,要僱傭很多人,還要補很多以前的欠賬。
1、消防站的數量應當增加。
受到現役制體制的約束,我們的編製有著嚴格的限制,有的大隊需要增編中隊,但編製不允許,這就很難辦。一個蘿蔔一個坑,現實需要我們挖更多的坑,種更多的蘿蔔,但編製不允許,編製不允許,財政也就不允許。我在沿海的某消防站,轄區最遠的地方開車要一個小時,到了黃花菜也涼了,一個小時,遠遠超過了15分鐘的理論要求。在某些趕時間的警情,如溺水救助的時候,這是最讓人心焦的時候。家屬著急,罵人不停,我們也沒辦法,只能說好的,那心情真心很難過。

現在很多地方也迫不得已採取變通方法,比如建一個新站,從別的中隊調劑幹部過來,戰士以合同制消防員為主,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其實應該像美國一樣,每個街區一個小消防站,小到只有兩部車,但可以迅速趕到現場處置,同時再調配力量增援。不過想想市區的地皮價格,我覺得這事兒不好辦……現在,地產商建設區附帶學校,或許未來會附帶小型消防站?

在這方面,我們的欠賬很多,這是需要還賬、補課的工作。
2、消防員數量需要增加。
一個普通消防站的消防員數量一般在20人左右,指揮員2-4人,通信員2人,駕駛員3人,戰鬥員11-13人,按每部車4名戰鬥員計算,能維持3輛車。但還不夠,每年都會有各類培訓任務,最少的時候真如前文所說,一個站只有10人,打掃衛生都不夠。如果要增設消防站的話,消防員也得同步增加。

另外,如果實行職業制,那就不能像現在一樣了,得有輪休,有周末和節假日,怎麼也得兩個班次吧。如果20人的站,兩個班次,得接近40人吧。當然如果像國外一樣以建設小型站的話,人數需要會少一點,但在整體層面來講,消防員的數量會迅速增加才能滿足輪班的要求。
3、消防專業學校的數量需要增加
目前的消防院校只有3個,廊坊,昆指,南京士官學院,應該像港台、歐美一樣,或者說像公安一樣,建立更多的,甚至每個省一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面向所有高中畢業生擇優錄取。四年的學習後,才可以入職成為消防員,並從經驗豐富的消防員中選拔消防站指揮員,這才是健康的循環體系。
4、福利待遇需要增加 物質方面:隨著近年來全軍的增漲工資,消防部隊官兵的工資同步增加,軍官、士官的待遇提升明顯,但義務兵的待遇還是很低,當然目前三軍都是如此。但這個問題不解決,職業化後,沒有人會來干這份高危工作。話說國外消防員的待遇,真心豐厚。
精神方面:我就想說一點,每年都有消防員陣亡,但烈士們每年都會被遺忘。當年震驚全國的衡陽大火,有幾個還記得呢。美國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大概是每年的十一月,有一個陣亡消防員紀念日,總統為紀念碑獻花,是一個長期的機制。最早是數年前在Twitter上看到的,抽空翻牆去驗證一下。
5、消防員職業健康體系有待進一步加強
消防員的健康問題,其實也很嚴重,只是不像陣亡犧牲那麼突出,所以掩蓋在冰層之下。身邊的戰友,隊上的小兄弟們,很多身上都有傷病,有的是在出警的時候受傷,有的是訓練的時候受傷。急性的傷病最好,慢性病最令人頭痛。而且有的慢性病,如韌帶、骨骼的問題,比如腰椎、脊椎、頸椎、膝關節等,不適合動手術,只能保守治療,保守治療就沒資格評殘,不評殘,有朝一日退出部隊後,就沒人管了,自己想辦法,帶著傷病討生活。現在雖然各地有建立消防員職業健康體系的提法,有的地方也嘗試做了點工作,但,遠遠不夠。因公導致的傷病都處理不好,是很令人寒心的。我就是慢性傷病患者之一,去看了很多醫院,但目前沒什麼辦法,父母和家人都擔心以後年齡大了身體怎麼辦,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疼的時候,貼膏藥,推拿,不疼的時候小心點,也就這樣吧。希望職業化的時候,能建立與之配套的健康體系。

暫時想到這麼多,不足之處請大家原諒,我不是專家,只是作為一名從業人員,談點想法。這是我在知乎寫過的最長的一個答案了,總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下午老媽打電話,說昨晚臨睡前看到的哈爾濱陣亡消防員的新聞,不住的嘆息,說昨晚沒怎麼睡好,老想著現在大家都一樣,都是一個孩子,一下子沒了五個孩子,怎麼跟人家父母交待啊……五個家庭就天塌了……我默然無語,晚上回到家,哄孩子睡著,正兒八經的支上電腦碼字兒,愛人也很支持,很主動的沒讓我刷奶瓶兒^^,她說職業化也好職業制也罷,那是大人物的事兒,但你寫點東西,總歸是有點好處,於是從10點寫到現在,很坦誠的寫自己的想法,寫給知友們,希望能對大家有些許幫助。

擱筆於2015年1月4日夜 23點36分。
祝大家晚安。

補充:既然前文提到救援了,就寫點關於救援的建議,火災可能遇到的少,但救援現在真心多。
1、交通安全
我處理過數百起的交通事故,聞過死亡後駕駛室那種獨有的死寂的血腥味,看到過傷者身上像膠水一樣的血液掛在皮膚上,往擔架上抬的時候骨折處僅有一片皮膚相連,更看到過死者的家屬跪在事故車輛旁嚎啕大哭……看過太多的死亡,也就格外珍惜生命,所以請各位知友:不要超速,不要酒駕,不要疲勞駕駛,不要超載駕駛,不要開鬥氣車,不要開車時候嬉笑打鬧,不要在車內放水晶、金屬類非固定擺件飾物,載貨車駕駛員不要往窗外丟煙頭,夜間與大貨車保持距離,要系安全帶。相信我,日本車,國產車,歐美車,那些「神車」,在高速路上待遇是一樣的!因為撞你的,往往是超載幾十噸的大貨車,真的! 每次處理亡人的交通事故都很難過,我們會很注意,保護屍體,蓋上毯子,幫助未瞑目的死者閉上眼睛,但每次都會想,這是誰的父親,這是誰的兒子,這是誰的丈夫,他的家庭怎麼辦?有的時候,亡者的電話會不停的響,我都會交給交警回復,真心不知道怎麼跟家屬說。生命很寶貴,請大家安全駕駛,生命也很脆弱,請大家安全駕駛。

2、夏天溺水
每年暑假,地方及中央電視台的新聞類節目都會頻繁提醒家長看護好孩子,但肯定,每年都會有轄區內孩子溺水。請大家務必注意,再乖的孩子,也難免有躍躍欲試的時候,也有小夥伴攛掇的時候,也有不小心失足的時候,如果孩子真想去玩兒水,請帶他一起去,或者條件允許去游泳館,花點錢,但安全。溺水類救援對時間的要求極高,及時以15分鐘可達的標準建立消防站,也不夠。很慚愧的說,處理過的溺水救援中,沒有一起生還者,我們趕到場,往往都在半小時左右及以上。如果請專業蛙人,時間會更久。所以,夏季假期,家長們一定要看好孩子,講清楚厲害,也多陪陪孩子。一次救援中,家屬守在現場,110來了,磕頭;119來了,磕頭;120來了,磕頭;咚咚的磕頭,磕的你恨不得把湖水抽干,馬上把孩子找出來。派出所的一副所長衣服都沒脫就下水了,我們分片找,但始終找不到,水很深,也沒有專業的工具。最後,從市裡請來的商業蛙人,一萬塊一次,下水摸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找到了。孩子家族幾十口人,抱頭痛哭,回憶一次,難過一次。

3、戒指卡手
如果年輕的情侶們,或者家裡的孩子,玩兒無縫金屬戒指卡手了,在油脂潤滑無效的情況下,推薦大家一個好用的工具——尖嘴斷電鉗,電工都有,借一個過來就可以用。不用大老遠跑消防隊去處理,大人無所謂,孩子儘快處理,少受罪。

算了,反正也睡晚了,再寫點東西吧,或許能幫到知友們。
1、疏散逃生,養成好習慣。
通過前幾天上海的踩踏悲劇,我們可以看到人群擁擠的可怕,其實火場逃生是一樣的道理。進入單位、商場的主要通道,大家都知道,著火的時候也肯定都往那裡跑,都往一處跑,就會擁擠,最起碼也會降低疏散效率。這方面,似乎日本人做的比較好,到哪兒都會看看疏散指示標誌,常去的大商場,偶爾走走疏散樓梯,既能探路,也能鍛煉身體。萬一遭遇火情,從疏散樓梯走,人少,疏散逃生速度快。入住陌生的酒店,也看看疏散路線,做到心中有數,遇事才能心裡不慌。

2、車上備幾個滅火器。
汽車火災蔓延速度非常快,初起控制不了,那消防隊來了也沒用。我們捨得花錢給愛車配導航、裝音響、裝坐墊,那麼裝幾個滅火器,花不了多少錢。年歲久的車輛,發動機室經常清理下灰塵和油垢,定期保養。

添個圖,最喜歡的一個國外消防站。

真得睡了,晚安。

0點36分。


  與中國的現役軍人制不同,國外一些國家採取的是職業制。公安部消防局房參謀坦率地說:「這主要是出於經濟考慮。」「職業化投入比較大,因為消防是一個高風險行業,要很大的物質保證,沒有相應的財力是解決不了的。」「像在美國、德國、日本,四五十歲仍可以做職業戰鬥員,他們靠器材裝備來操作。在中國的現役體制下,不可能有這樣幾十年『火齡』的老消防員。」武警學院消防指揮系的李本利說。而在我國的很多地區,消防器材及裝備水平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招收現役軍人、保持戰鬥力的年輕化可以彌補裝備質量水平不足的問題。」

  武警學院消防指揮系的趙主任說:「實行現役制的主要是在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國家。」日本、美國等經濟發達國家實行的是職業制,我國香港地區亦如此。……趙主任說,職業制有利於保留專業骨幹,積累經驗,提高效能。職業消防員最大的優點在於「經驗豐富」,但弊端是「更新換代慢」。


——以上兩段摘自三聯生活周刊2003年11月《中國消防員的職業化之路》


8.14更新 有感於天津塘沽大爆炸:年輕的士兵們是真的勇敢、不畏犧牲,可是徒有赴火海的勇氣,而缺少正確的指揮,得當的救援方式,當真是白白地送命。心疼。

原答案如下:
——————————————————————————————————————————

@藍色鼓點 講到了清水河爆炸案。老深圳,認識的好多人也參與了那場救火行動,既有公安系統的也有消防系統的,就這個說下我知道的。


沒錯,當時犧牲的基本都是公安系統的。消防系統的特別有經驗而且精明,一看冒白煙啊什麼的形勢不對馬上就近找掩體躲起來,而指揮還在那喊著繼續前進啊什麼的,也只有公安系統的聽指揮的沒找掩體。清水河爆炸的時候連深圳市公安局的副局長都犧牲了啊,那傢伙可是準備著繼任當局長的還這麼勇往直前站在第一線真的很感人啊。
但是,同樣的故事,與藍色鼓點君相反的是這成了我強烈支持消防系統職業化的理由。救火救災,比勇往直前更重要的是避免不必要的犧牲。消防系統的畏縮不前是因為他們有經驗,就算退一萬來說消防員也是寶貴的資源啊。

順便說下利益相關,我爹是公安系統的,當年是在啥都不懂的情況下就被派上前線救火了,指揮的那個也啥都不懂,遇到緊急情況也不知道讓前線撤退,因此至今我都非常惱怒。


我只知道新加坡的情況,只說一點,薪水。

大學畢業生簽約就會經歷9個月的士官訓練才被分配去各個消防局,起薪最低$3180-$4000, 大概是1萬5到2萬這樣……


如果大學成績夠好的話,拿到所謂的榮譽學位,起薪$3710-$4460…… 嗯,1萬8到2萬2……

並且表現得好的話,是一年16個月-17個月 ……

所以,容許我重複一下某句話。

我國正處於並講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誠不欺我也。


PS:2015年8月天津大爆炸,12名消防官兵犧牲,1000餘名消防官兵,大戰當前,子弟兵都是英雄。


中國是一個大國,所有事都經過試點,成功再推廣,失敗就不推進了。
中國早在1984年就進行在深圳消防職業化試點,結果失敗了。

在開始是組建過消防局,所有消防隊員相當於警察。
缺點相當明顯:
1.職業消防員畏戰不前,這個在中國環境下幾乎無解。
典型是 1993年 深圳清水河油庫大爆炸,深圳清水河大爆炸
本市公安編製的消防隊員們畏縮不前,緊急從外地調來的公安現役支隊士兵卻像打仗一般冒死突擊。

2. 警察是佔用編製的,按常住人口來分配的,深圳這個倒掛的,快2000萬人,只有300個消防員!但人家起火又不按編製燒。
2008年2月27日,深圳南山的飛龍廢品回收站大火,導致15人死亡,極端尖銳的矛盾終於爆發了,南山區的大火,消防隊僅能派出5個人!1個行動隊長、3個班長、兩個戰鬥員。中隊領導們只能動嘴。

這裡因為這一場大火還有一個插曲:當時消防隊長提供保護:
http://www.gznet.com/news/canton/szxw/200812/t20081215_859915.html

3名消防系統公職人員因濫用職權罪、受賄罪和玩忽職守罪,分別被南山法院一審判處五年、六年、四年的刑罰。這是記者昨日從南山法院獲悉的消息。3名消防人員分別是原深圳市公安局消防支隊南山大隊政委黃漢光、防火科副科長曾洪波、防火員林國忠。

3.公務員不能開除的,只能不斷升級,職業消防員年紀大了但編製還在,但不能救火。
但新人進不來,到後面也是指揮比救火還多。

深圳消防職業化改革在過去24年里被實踐證明徹底失敗。「 只能增加500官兵組成現役部隊,編成14個中隊,吸收各大城市的救火經驗。將來救火,以他們為主。其餘消防幹警仍然保留「

【消防體制改革】談談消防部隊改制 深圳試點消防職業化改革


第一,1993年 深圳清水河油庫大爆炸暴露的問題並不是個例,在現在的專職消防隊中也存在,但反過來講,正是經驗足、安全意識到位才存在對有極大可能造成自身傷亡的作戰命令不執行的情況。

第二,現在的消防系統除去政工後勤崗位,主流職能有兩個:防火和滅火。防火崗位全部由現役軍官擔任,一般在縣級設立消防大隊,編製大概3、4人,負責轄區全部防火工作。人口多、經濟發展好的縣大隊下轄現役中隊,一般編製為15人左右,負責轄區內全部滅火和搶險救援工作。人口少,經濟落後的縣一般設立專職消防隊,人員屬政府管理,大隊負責業務指導,專職隊一般編製為10人左右事業編或公勤崗位,但大部分實際只有一半人在崗執勤。

第三,現役隊站即使是在老兵復退新兵未補進的青黃不接的時期,仍然可以保持戰鬥力不減。節假日包括春節消防部門一般實行等級戰備,可以保證人員全部在崗在位,24小時堅守待命。專職隊則比照警察進行管理,管理鬆散,很難整24小時在崗在位。而且,專職隊實行三班倒,比現役隊人員要多出兩倍才能保證正常戰備。

第四,目前,現役隊站中兩年義務兵佔總人數比例相對較小,約四分之一左右,這部分人員津貼偏低,士官工資和中部城市人均收入持平。部分偏遠地區津貼補助相對較高。

第五,現有體制的形成。建國初,消防工作由民警擔任,後消防和邊防和內衛組建武裝警察部隊,至90年代,消防、邊防、警衛脫離武警總部管理在公安部設立消防局由公安部進行管理,廊坊武警學院將交通、內衛等學科轉交現在的武警工程大學,武警工程大學將消防、邊防、警衛類專業轉交廊坊武警學院,形成現在的公安現役部隊及公安現役院校格局。初期,在各地公安局下設消防科,後改稱消防大隊。

第五,現有體制存在的問題。美國保險行業機制完善,保險機構會對場所消防安全狀況進行評估,消防安全狀況差則火災險投保資金高,消防安全狀況好則投保資金低,容易形成平衡,所以美國不存在防火崗位,在國內,一般一個只有三、四個進行消防監督工作,還需要兼顧政工後勤等工作,加之現在消防系統管理混亂,大部分時間耗費在像上級部門報送資料、填報各種數據、迎接上級視察、開會,基本上監督檢查工作很難落到實處。在美國,救援被困人員、確保火災不蔓延是主要工作,但在國內,大部分場所並沒有購買火災險,財產損失大,會強烈要求消防員搶救財產損失,加之消防部隊一直將自己高高掛在人民英雄的角色上下不來,造成了很多明明知道內攻很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偏偏進入內攻的現象,加之許多不懂裝懂、喜歡說「一定要怎麼怎麼」這樣拿生命開玩笑的地方領導指揮,傷亡難免。美國消防隊站小但分布多,在火災初期就能及時趕到撲救,中國現在農村火災基本就是等消防車到了火就熄滅了。

第五,為什麼存在這麼嚴重的問題體制仍然改不了。消防部隊體制改革的傳言一直不絕於耳,但未見絲毫動作,主要原因不在於經濟發展水平,在於改革阻力太大,現在消防部分服兵役的現役軍官兵齡滿20年可以自主擇業或者轉業,自主擇業後每月按原工資的百分之八十發放,並且有一筆相當可觀的退伍費,按照部隊職務和兵齡情況現在兵齡滿20年的大多在大隊、支隊、總隊及消防局擔任領導崗位或者高階技術崗位,沒有人願意改制後在地方在工作幾十年,加之這些人在領導崗位後薪資高、工作相對輕鬆,所以改革阻力主要在於這些人。對於兵齡不到15年的,大部分在基層一線崗位工作,工作壓力大,風險高,因此這些人改革的願望很強,但是這些人在部隊這種等級制度森嚴的環境下是沒有話語權的,各種形式的調研基本就是接待然後開會,很難了解到真實情況,導致改革難產,出現領導天天開會強調布置任務,基層天天加班加點,消防安全狀況沒有改觀,傷亡不斷的死循環。


給一位小夥伴的回復:


還記得福島核爆嗎?還記得日本是科技發達、機器人技術先進的國家嗎?
那麼,為什麼不讓機器人進高放射性的區域排險?
不是科技發達了,就不用冒險,萬事太平的。

這是在消防員吧看到的:
「我國的消防隊伍主要要三類,分別是由公安部消防局領導的公安消防隊,這支消防隊是我國消防工作的主力軍,採用武警編製,列入武警序列;另外兩類是由政府和企業管理的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我們重點說的是公安消防隊這支主力軍。這支隊伍採用的是國家兵役制度,執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條令條例制度,是國家搶險救援的主力軍。」

-------------------分割線--------------------

我國的消防員主要是軍人,對命令必須無條件執行。若職業化,那就是一份工作;發生重大災害時,你能要求軍人出生入死,但不能要求普通職工去玩命。
並且,由於消防員是高危行業,不高薪,如何招人?
專業的消防員培養和使用成本極高!若地方政府承擔不起費用怎麼辦?

所謂消防員職業化,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才能做的好的。我國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如果消防員職業化了,經濟落後區怎麼辦?見死不救嗎?


看來不好好回答是沒有辦法或者贊同的。萬惡的手機黨啊,真不方便。放貨了。

---------------我是分割線-----------------


先放料,在1999年我國就已經有一個民營的消防公司了。因為手機的原因放不了鏈接。

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孫國華和兩個兄弟共同投資49萬餘元,於1999年創辦的范家屯鎮民營消防隊。成立的動因一是范家屯鎮的老百姓需要就近有個消防隊,二是孫國華算了經濟賬,可以有錢賺:鎮里12萬人口,如果每人交1元錢,企事業單位再交點,一年就能收20多萬元,而維持消防隊的運轉,一年14萬元就夠了。

然後這支消防隊不出意外地生存不下去了,因為碰到了經濟利益和社會道德的衝突----見火不救。

這個事情又是這樣的:

主持人:歡迎收看聚焦三農。消防隊救火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有一家民間消防隊,就在前不久,那裡發生了一樁見火不救的事。

  8月5號下午,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農民修文國的房屋突然起火,當時修文國夫婦外出辦事,只有四歲大的女兒在家。村民聞訊趕來後,一邊救火一邊打電話119向消防隊求救。

  採訪鄰居:掛了好幾遍,掛到公主嶺消防隊去了。

  採訪修文國:公主嶺說你們范屯有消防隊。

  公主嶺公安消防隊一邊出警救火一邊讓修文國聯繫范家屯的民間消防隊,因為畢竟他們趕到范家屯要一個多小時。而范家屯民間消防隊離著火的尖山子村也就是三公里,走這三公里的路也就需要五六分鐘的車程。村民們急忙打電話到范家屯民間消防隊,等待他們的救援,可一直等了二十多分鐘范家屯的消防隊就是沒有出現。而這個時候,火苗已經從屋頂竄出來了。大火燃燒了將近30分鐘,消防車還是沒有來,而這時大火已經上了整個西側的房頂。鄰居劉長江急了,騎著摩托車直奔鎮里的消防隊。把火災現場的危急情況和消防隊員們一說,隊員們馬上開始動手準備工具,看那架勢這回消防隊一準能來了,可沒曾想到,大火整整燒了一個小時,鎮里的這支民間消防隊還是沒有來。無奈之下,修文國只能等待公主嶺市消防隊救援。由於修路公主嶺消防隊走了足足3個小時,當他們趕到時,修文國的三間房屋已經全部化為灰燼。

-----摘自www.cctv.comhttp://www.cctv.com/program/jjsn/20051202/101874.shtml《久呼不至的消防隊》(2005.11.25)

一、我們先說道德問題吧。
范家屯鎮民營消防隊之所以久呼不至是因該村沒有交防火費。這個對不對呢,當然不對了,你們消防隊為什麼見火不見!好吧,我們開始按照這個邏輯往下推,民營消防隊有救火的義務,那村幹部有沒有,然後村民有沒有-不是說鄰里互助嗎?那這樣路人有沒有。推導這裡邏輯上已經開始解釋不通。(因為我自己也沒有想明白,求大神指點。)但至少我們已經不能用義務來譴責消防隊了,因為每個人都有義務。

二、經濟利益

無利不起早啊,這些消防員也要吃飯養家的。他們的工資由誰發?如果是政府發,那和現在一樣,很難做到每個鄉鎮都有消防組織。這個是現狀,至少現在沒有辦法改變。這樣又回到了之前的問題,沒有繳費的用戶著火要不要救。如果救了,那繳費的人就想了,反正不繳費也能被救,那還繳費做什麼。於是消防組織難以生存。

如果需要救火再付用費,那你能想像一邊在著火,一邊在討價還價嗎?這個大概才是趁火打劫吧。

如果救了不付費,那在救火過程中消防員受傷犧牲等,後續問題如何解決?

以上是我的個人不成熟想法。


靠譜長文力推。

關哲:中國消防員職業化?偽命題!

  • 政經資訊觀察者

哈爾濱火場悲劇發生後,媒體紛紛關注消防員「職業化」的問題。十餘年來,每當消防員犧牲,這已成為媒體的「規定動作」,今年甚至有不少央媒加入「開炮」的隊伍。

這些文章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如下姿勢——

:敘述事件,並感嘆90後消防員太過年輕,以情動人。(友情提示:如嘗試寫作,不要糾結於80後、90後都是生命,也別囿於消防員與被困群眾都是生命,一定要強調「90後」與「消防員」,切記切記。)

:消防員為何都如此年輕,因為是武警編製的義務兵,服役時間短,缺乏經驗;隨後列舉其他犧牲案例進一步烘托,或直言犧牲率高。

:而國外消防員多是職業化的,訓練有素,犧牲率低。逼格高點的,還會列舉國外保障消防員的種種措施。

:總結為體制問題,消防員應該儘快職業化。

讀者如果能掌握這個套路,在某些媒體混個評論員噹噹,也非難事。只是這些「沒經驗」、「傷亡多」的論據靠譜嗎?抑或「中國消防員職業化」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消防員專業性不是簡單的算術題

消防員的經驗應該如何評判比較?不是比比你服役了兩年,我服役了四年,便能得出我一定比你經驗豐富的結論。

首先,中國消防官兵是義務兵役制,如同解放軍一樣,沒有上下班、沒有雙休日,作訓強度堪稱7*24。在此過程中,經驗的積累、專業性的提升,不是所謂的職業化消防員所能比擬的。

其次,消防武警自有其經驗傳承模式,如士官制度。這已是當代發達國家軍隊的「標配」,如果對其效果妄加質疑,恐怕只會自討沒趣。

再者,就像各路媒體所說的那樣,火情往往非常複雜,但它們忽略了,正是因為這樣,更需要通過實踐來獲得真正有用的經驗,而實踐次數與服役年限並沒有必然聯繫。

舉個極端的例子,頤和園由於有大量木質建築,而且是「國寶」,因此消防隊規模相對較大、設備較好。但因為非常重視管理,幾乎沒有發生過什麼火災事故,這些消防員服役時間再長、訓練再多,在判斷垮塌、回火等等現實危險時,也很難說比小地方忙忙碌碌的同行經驗豐富。

媒體的查證能力去哪了?

消防員傷亡率的問題,同樣不是簡單的算術題,而許多媒體資料搜集能力之薄弱倒在此問題上暴露無疑。

比如北京某報稱,「統計顯示,我國每年有近30名消防員在救火中犧牲……事實上,中國消防員的傷亡率在全世界是偏高的」。前面一個數據沒有來源,後面一個壓根沒有數據,只有「事實上」。

在公安部消防局網站上,很容易查證第一個問題。根據「政務公開」欄目下的年報年鑒,2010至2012年,「在滅火救援戰鬥中犧牲的」消防員分別為7、6、8人,與30人相去甚遠。

在政務公開的今天,查證數據並不難

那麼錯誤數據是哪來的呢?原來公安部2013年公布了2008年至2012年全國公安民警因公犧牲人數,其中消防警因公犧牲144人,平均每年28.8人。這顯然包括火場內外各種情況下的犧牲者,但某報大筆一揮,就偷換概念,全部變成「救火中犧牲」。

美國消防局對「因公犧牲」的分類。從上到下依次為訓練、其他任務、報警響應(如途中遇車禍等)、火場、非火場、返回後(如剛返回後發生心臟病)、返程途中等

第二個問題稍複雜些。筆者覺得既然探討滅火專業性,就不該含糊地講「中國消防員的傷亡率」,而應該明確火災條件下。

根據美國消防局(US Fire Administration, USFA)的統計,2011年平均每10萬次火災,有2.51人犧牲。再看公安部的年報,同年中國消防員撲救火災12.5萬起,6名消防員在救火時犧牲,平均每10萬次火災有4.8人犧牲,雖然幾乎是美國的兩倍,有繼續改善的空間,但總體上並不高,遠沒有達到媒體通過堆砌犧牲案例等手法所渲染出的誇張程度。

美國每10萬次火災的犧牲率

還有媒體指出,「美國30多歲的消防員死亡率最低,20多歲的其次,40往上的消防員的死亡率較高」。言下之意,中國因為制度原因,許多消防員不到30歲就早早退役,導致犧牲率偏高。

數據不給出處倒也罷了,奇葩的是,就在同一篇文章中,作者又以欣羨的口吻讚歎道:「在美國,職業消防員……並不是青春飯,而幾乎是能端一輩子的鐵飯碗。」也就是說,作者明知「40歲往上的消防員」因為體能、反應速度等下滑,導致死亡率高,卻還覺得他們應該繼續捧著「鐵飯碗」冒更高的風險。請問到底是希望消防員死亡率低還是高呢?

以上只是查證能力和邏輯問題,下面談談為何犧牲率不是算術題——以犧牲多來指摘專業性,根本站不住腳。消防員本來就是以搶救生命為天職的高風險工作,面對危險迎難而上正是專業精神的體現;相反,單單以犧牲少來論英雄,卻更像是對全世界消防員、對整個職業的侮辱,而非關懷。

若論新世紀以來消防員犧牲最多的案例,無疑是911雙子樓的倒塌,但國內媒體在哀悼之餘,卻並沒有紛紛批評向上沖的紐約消防員缺乏「專業性」。看來,它們真是對中國消防員「愛之深、責之切」了。

「責之切」還表現在另一個方面。許多火災其實是老百姓疏於防火造成的,滅火的責任被誇大,出事了最多連帶處理防火幹部,但某些媒體甚至政府往往不敢「針對」老百姓,卻把矛頭指向消防兵。因此,消防員間流傳著一句無奈的順口溜:「防火幹部進監獄,救火幹部下地獄。」客觀來看,「消防」中事半功倍、效果更好的無疑也是「防」而非「消」。

到底要什麼樣的職業化?

既然中國消防員的職業水平未必如炒作的那麼不堪,「職業化」幾乎是個偽命題,為何媒體還揪住「職業化」不放?它們究竟想要什麼樣的職業化?

職業化無非有幾種。其一,「外包」給私營企業。

私營消防隊自古就有,可惜故事並不美妙。古羅馬的克拉蘇建立了消防隊,在火災時按兵不動,以低價購買事主的房產。日本過去的私營消防隊社會低位地下,種種行徑為人所不齒,是主要原因。

清末民初有不少民辦消防隊,袖手旁觀、敲詐勒索、小偷小摸、順手牽羊等屢見不鮮。民國時江蘇等少數省份雖然試圖管理民辦消防隊,但一直沒能成功。可以說,直到新中國成立,老百姓才有了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消防隊。

等到新自由主義思潮泛濫全球之時,公共部門私有化呼聲日盛,消防隊的私營化捲土重來。但新時代的私營消防隊毛病不見得少。

2013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的Justin Purcell家中起火,相距11.3千米的Surprise市消防隊率先趕到,控制了火情。但在32.2千米外的私營Rural Metro消防隊,花了整整一小時,不請自來湊熱鬧,僅參與了掃尾工作——往熱點上澆澆水。因為Purcell家沒有給相距甚遠的Rural Metro繳納474美元的年費,竟收到了高達19825美元的賬單。明細顯示,消防員的報酬為每小時150美元,可事主說:「大概就兩個消防隊員在認真工作,其他人都站在那扯淡。」媒體還爆料稱,該公司最近剛申請了破產,其工作人員則在郵件中特意要求媒體不提及此事。

Justin Purcell火災後的家

中國一些鄉鎮離縣城較遠,出於縮短出警時間的考慮,也搞過民營消防隊,許多還獲得過縣、鄉財政支持,但很快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防火費糾紛頻發,見死不救的情況也時有報道。

其二,變武警為「職業化」公務員。

早在1984年,深圳就試點了公務員化的改革。但有論者指出,「本市公安編製的消防隊員們畏縮不前,緊急從外地調來的公安現役支隊士兵卻像打仗一般冒死突擊……公務員可以干到40-50歲,明明不能去一線救火了,還要佔編製,不給新人進來。真正負責上陣的是工資遠遠低於老公務員的年輕戰士。」為了補充人力,只能「增加500官兵組成現役部隊,編成14個中隊。」換言之,還是得靠真正職業化的武警官兵來解決救火問題。

2009年,深圳再次改革消防制度,首創「消」「防」分離,保留公務員編製的消防民警,負責消防監督管理,以消防官兵負責滅火救援工作。這從側面再次證明了此前改革存在巨大問題,也說明經過十幾年的長期實踐,從政府到百姓都發現,滅火工作還是武警官兵更專業、更靠譜。

如果說深圳是嚴肅的改革探索,那麼以下外國的類似「公務員消防」的例子則讓人錯愕。

2011年,美國田納西州南福敦市由地方財政供養的消防隊引發巨大爭議。鄰縣由於財政緊張,開腦洞把自己的消防隊裁撤了,「外包」給南福敦消防隊。該隊遂以「市場思維」思考公共服務問題,心安理得地對鄰縣居民收起年費。面對年年交齊、僅當年未交的居民,也見死不救,甚至不允許其補交,揚言要讓老百姓「長點記性」。

網上能搜到不少誇讚英國消防員職業培訓的文章。但2012年,漢普夏郡25個會游泳的消防員,面對只有1米深的池塘,竟搬出《消防員自我保護工作條例》,拒絕援救溺水癲癇病人,當事人最終不治身亡。

2002年,英國還發生消防員罷工48小時的事件,只能臨時調軍隊滅火。消防工會聲稱,消防員工資水平遠低於其他重要公共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要求立即上調40%,並一口回絕了政府漲11%的折中方案。

其三,還有種志願者消防員

看名字就知道這與「職業化」相去甚遠,但為避免有些人產生過於美好的想像,也有必要提一下。

美國CBS的網站曾報道過消防員蓄意縱火的情況,大部分涉案者都是「志願消防員」,而這些所謂的志願者並非分文不取,同樣可以在滅火後獲取不菲的報酬。

《紐約時報》則當仁不讓地發表文章辯駁,引用專家的話稱,「消防員縱火不過是都市傳說」,「縱火對消防員的吸引力,並不比犯罪對警察的來得高」……只是拿警察的所有犯罪去和消防員縱火這一宗罪相比,總覺得越抹越黑的氣息撲面而來。

問題來了,不少媒體在鼓吹職業化時,真的想好了自己要哪種職業化嗎?

當然,中國的消防制度遠非盡善盡美,人手不足、財政吃緊、設備不夠先進是普遍現象。但這些與上述所謂的「職業化」、「體制改革」並無關聯,而是受到我國國情的局限,畢竟加大投入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某些媒體如果切實調查、思考,而不是在抹殺公共服務「公益性」、將公共服務「私有化」上挖空心思,本可以為中國消防事業提出更實際、更有效的建議吧。


作為一名從業者,我只能說各有優劣吧。曾經我也和很多戰友聊過這個問題,也有各種不同的答案,我在這裡大概總結一下吧:
現役制的優點:
1、服從命令意識更強。正如同有的答友說到的,如果現在火場有被困群眾,不是現役的話大不了不幹這個工作了,不能拿自己的命開玩笑,而作為一名從入伍開始就把服從命令作為第一位的軍人來說,會毫不猶豫的衝進去的,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2、消防員補充起來比較容易。每年都會有應徵入伍的士兵,新的兵源補充起來源源不斷,能夠長期保證一個年輕有活力的團隊。
3、便於管理。應徵入伍的戰士都是未婚的,已婚的戰士都是一些老士官,而且因為沿用部隊的管理模式可以全年無休。現在所有的現役消防員除了年休假幾乎都是沒有休息時間的,7*24不間斷工作。記得我上軍校時我的教員們就說:「別的部隊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消防部隊是『養兵千日用兵千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4、某種程度上也能夠保證戰鬥力。消防部隊對於出警速度是有嚴格要求的,如果不是現役體制,很多戰友都覺得起碼速度這一項可能都很難達到現在的標準。
5、相對而言成本較低。義務兵兩年只拿基本的津貼,而且由於現役制不用人員輪換所以很少的人就能維持一個消防站的正常運轉,總體費用比較低。
下面是我根據自己的了解寫的職業化消防員的優點:
1、對轄區道路、水源、建築情況都比較熟悉。這個問題在目前的消防部隊中其實就有體現,因為每年都有人員更替,每年各省的消防總隊都會培訓新的駕駛員,而新的駕駛員又往往不熟悉轄區的情況,雖說是有老駕駛員帶新駕駛員,平時也有「六熟悉」可總有青黃不接的時候,這時往往出警就會繞路。
2、心理素質更好。或許有的人會說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可是當一個經歷過上百場火災的消防員面對一場火災時,他的經驗往往也能夠使自己更加鎮定,更加冷靜的去在火場中做出合理的判斷。
3、自主能動性更強。這個我可是深有感觸,有很多戰士因為本身經驗就不夠豐富,所以你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不讓他幹什麼他就不知道該幹什麼。而火場是瞬息萬變的,指揮員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一線人員的自主能動性也很重要。
4、對器材裝備更熟悉。這個毋庸置疑,用的時間長了自然就更熟悉。現在隨著整個社會對消防的重視各地政府對消防經費的投入也在加大,大量的買進一些新型甚至全部都是進口的裝備,這些裝備往往只有個別人會操作及保養,一旦複員又要從頭學起,所以現在雖然每年都對裝備技師進行培訓,可是效果也不是特別明顯。
這是我在知乎以來最長的答案了,也是有感而發。在我看來是否現役還是職業化,都有它的可取之處,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因噎廢食,雖說有事故,但是也有著更多的優秀戰例,總而言之,它還是一支有著大量榮譽的優秀部隊,也是一支時刻準備著出征的部隊,雖然職業化或許不可避免,但是本色卻不會更改。


看到很多知友在質疑為什麼消防不職業化,以減少人才流失避免年輕的消防戰士輕易犧牲,在下面的原回答中已部分回答了問題,但在這裡還想插兩句:
1、消防職業化不等同於去現役化;
2、消防維持現役體制是最為經濟的方式。

將日報上的評論搬了過來。

第一次更新: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役消防官兵的勇猛很大一部分靠的是無知與年幼;與職業制相比,短期來看是優勢,但長期來看肯定是劣勢。
我國真正需要的是在專業精湛的前提下又不失勇猛的消防人才,而在這個背景下又需要其群體有很高的安全意識(起碼指揮員要有)。
但這條改革之路未必是通過取消現役編製,完全職業化來完成。也可以將武警消防這個兵種獨立出來,保持部隊編製,提高士官比例,通過各項措施鼓勵士官軍官不斷晉職,防止專業人才流失。

原回答:
早在84年,就有領導打算將現役武警消防編製改成公安系統消防事業編製,出於各方面原因考慮,首先在深圳市進行試點。
結果,在重大火災面前,深圳市公安編製的消防隊員畏縮不前,緊急從外地調來的公安現役官兵卻冒死突擊。
接著,由於多種原因,深圳市消防局並未再次改革,而是從其他省市調來200多名現役消防官兵,以彌補職業消防員的不足。
然而,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08年深圳南山區的大火終於將問題爆發,在這場大火中現役消防隊僅能派出5人!這場大火的處置最終還是靠的從其他地方調來的現役官兵。職業制的弊端完全暴露出來。
在這場大火之後,深圳市只能增加500名現役官兵,在以後的滅火救援戰鬥中以他們為主。
由此,可以說深圳市的消防職業改革基本失敗。實踐證明,將現役武警消防編製改為公安職業消防編製這條路在目前的條件下很難行得通,因為一旦職業化,目前消防員所固有的軍人的那種熱血勇猛將很難保持下去。


根據我國國情,現階段所有利用消防員火場死傷為借口,鼓吹消防職業化的人,按我的理解,只有兩種:


一、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看熱鬧的不怕事大);

二、別有用心(而且用心險惡)。

消防需要變革,但絕不是只有職業化一條出路。單純的職業化,在當下這個環境只會徹底毀掉公檢法中口碑還算不錯的滅火部門(自我感覺,求打臉,呵呵)。

就讓我們安靜地堅持兵役制二十年不動搖吧,求求大家放過我們吧。

如果大家想看長篇大論,改天一定奉上,沒興趣就算了。


本文,轉自新浪職業制還是職業化:哈市火災與消防職業化之辯
目前我國的消防隊伍主要分三類,分別是由公安部消防局領導的公安消防部隊,是我國消防工作的主力軍,屬於公安現役部隊,採用武警編製;另外兩類是由政府和企業管理的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圖中左側那些肩章與消防部隊不同的就是專職消防隊。我們重點說的是公安消防部隊。

  • 這支隊伍採用國家兵役制,執行我軍條令條例,是國家搶險救援的主力軍,不僅在火災中經受了考驗,在其他非軍事行動中也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我國消防隊伍採用兵役制度,這不僅是長期傳統,也和消防工作「養兵千日用兵千日」的特點有關。隨時與危險打交道,需要鐵的紀律作保證。

武警消防部隊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序列的一個警種,是公安機關的重要職能部門,也是國家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公安消防保衛任務和應付突發事件的雙重職能,新《消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消防部隊按照國家規定承擔重大災害事故和其他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工作,是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武警消防部隊執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條令條例和供給標準,享受解放軍的同等待遇。消防部隊人員配額為國家兵役編製,人員工資服裝生活費由國防經費支出,所需消防車輛及裝備器材等消防業務經費由所在地方財政開支。公安部消防局,為正軍級單位,列公安部第七局。百度百科

  • 如果將兵役制改為職業制,讓消防可以像上下班那樣成為一種工作的話,意味著把16萬消防官兵全部轉業變為公務員,這對地方政府來說難以負擔。按照公務員待遇計算,一個職業消防員的工資底薪不能低於4000,包含五險一金,而且根據工齡,工資必然要上漲,這些還不包含營房跟裝備費。
  • 而高度專業化消防裝備的價格可遠不是雲梯水桶那麼簡單。以消防車為例,一台進口的德制MAN消防車售價就可能達到700萬人民幣,而一個消防中隊就不止一台車。即使在沿海發達城市這也是一筆高昂的支出,深圳消防曾經試點過職業制改革,但收效不佳又改回去了,說明了全盤職業制的問題。
  • 職業制除非是紀律部隊模式,否則難以採取命令式行動,這樣會大大降低搶險救援的能力,誰能保證在中國,職業制消防員能像消防部隊那樣有鐵的紀律?即使收入再高,也很難有人去選擇消防工作,特別是滅火、搶險救援這樣直接沖在一線,直接面臨自己、同事以及百姓生死的職業。
  • 香港以及國外一些國家能採用職業制消防隊伍,首先是因為其經濟水平可以養得起這樣一支隊伍,其次其建築對消防的要求標準非常嚴苛,有嚴格的驗收程序,出現火災之後的情況相對容易控制;由於人口土地因素,消防隊規模可以控制在較低的程度,這些都大大減輕了消防員的負擔。
  • 很多文章言之鑿鑿所謂兵役制無法鍛鍊出合格消防員的說法,這種看法過於偏激。作者根本就不知道也沒見過消防部隊的訓練,更不理解,在部隊里一旦把一件事當成科目和任務就意味著什麼。消防部隊中,不乏服役1年就可以背出世界級的消防災害的起因過程撲救方法以及結果的戰士
  • 而職業制比兵役制更能留住人才的說法也值得推敲。誠然歲月的積累會帶來經驗,但消防工作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吃青春飯」的,對人的生理心理損耗極大。客觀規律決定了35歲之後的中年人身體素質沒法和20出頭小夥子相比。職業制帶來的隊伍高齡化,對隊員執行任務的心理也有影響。
  • 很難想像職業制下,一個消防員35歲以後還能像20歲那樣義無反顧的衝進火場。如果消防員只是一種職業而已,自然可以隨時選擇辭職。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麼職業制的穩定性優點何在?小編認為,我國消防隊伍應在兵役制基礎上進行職業化而非職業制改革,涉及警官和士兵培養兩大部分。
  • 讓我們回到火災現場,悲劇發生在火場邊緣,幾名戰士遇難時站在火場之外的三樓平台上用水槍噴水滅火。一些媒體將輿論引往「救災指揮者故意草菅人命論」的說法嚴重不實,恰當的說,指揮者對火場情況了解程度不夠,缺乏經驗沒有估計到建築會在火中坍塌才是導致悲劇發生的原因。

  • 本次火災的5名烈士中,有4人是下士警銜。只有趙子龍烈士是剛入伍幾個月的列兵。如果從軍官士官的比例來看,消防部隊和其他人民解放軍及武警部隊一樣,近年來都很重視職業化改革,基層隊伍中義務兵的比例在降低。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消防部隊在隊伍建設上仍然存在諸多缺陷。

  • 首先是警官隊伍。比如一名在特勤中隊工作了6年的戰訓幹部,在滅火救援方面有著絕對豐富的實戰經驗,由於職務的晉陞他被調到政工部門工作,新接替工作的幹部從上任到熟悉各項工作還需要一個過程,兩年後工作有了眉目進入正軌,但卻被調走了,新的接任者又重複著這個過程。
  • 這種情況在中國普遍存在,而且消防幹部除從事戰訓工作外,同時還要涉及政治教育、後勤保障、部隊管理、防火安全、火災調查等等工作,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樣樣精通。這就造成了幹部們實戰經驗不足、工作種類太多而專業性不強,想要培養留住一名優秀的基層幹部十分困難。
  • 士兵的情況也是如此,每次老兵退伍,中隊戰鬥力都會下降。每年新兵下隊各總隊都要把大把的精力放在新兵的培訓上,2年後已基本熟悉滅火救援的官兵在整體戰鬥力方面才有可能趕上兩年前的水平,可是與此同時這些老兵又將面臨退伍,如此循環往複很難讓部隊整體戰鬥力逐年提升。
  • 雖然現在各中隊都有士官比例要求,但士官也存在轉業和退伍的問題,能在一個崗位干十年以上的士官「兵王」畢竟是少數,這不利於部隊整體戰鬥力的穩固提升。所以,如何立足於現有兵役制度進行改革,是中國消防值得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中國在解決這個問題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通過近年來的一些火災案例,小編認為消防部隊的改革應該從如下方面著手:1、適當擴充消防部隊特別是特勤任務中隊;2、把消防部隊列為技術兵種,適度增加士官比例,在現有兵役制度基礎上增加士官的服役年限和工資補貼,保留人才;3、增加任職教育培訓,加大基層部隊人才培養力度。
  • 另外,還要轉變消防工作職能,根據《新消防法》的規定,消防工作的重點不僅僅包括滅火,搶險救援逐漸成為新的重點,那麼就需要增添更多的任務裝備,並增加部隊的分工培訓。還可以派消防官兵去香港或者其他國家進行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加強消防檢查力度,做到防患於未然。
  • 將接受了完整崗位任職教育,有著豐富經驗的退役消防官兵這一寶貴的資源利用起來也很重要。現在國內部分地區已經組建了專職消防隊,在處理當地中小規模火災時起到了作用。這種制度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是消防部隊的重要補充,後者也應在訓練上給予足夠的支持。
  • 最後,只靠消防力量來讓國家斷絕火患是不可能的。從根本上說,提高全民的安全防火意識是一件需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事。這次發生在哈爾濱的火災,和火場所在地商戶防火意識薄弱,且擠占消防通道,導致大型消防設備無法開進,前期只能由人員噴水救火有很大關係。

天津爆炸特來觀摩這個問題,看了一些人的答案,說下我的看法:
1、有些人說現役制的軍人比職業消防人員更能沖,好像後者因為拿錢就立馬矮了三分,那911的時候犧牲的這麼多消防人員怎麼解釋,對於這麼慘烈的突發情況,按一些人的說法應該是很多消防員想到太危險不去大不了不幹了才對啊,扯美國和中國不一樣的人就是耍流氓。
2、這麼危險你們憑什麼讓經驗不足的人往前沖,一般也就兩三年兵役,火災處理現場我不相信一個只有兩年經驗的人比有著十年經驗的人處理的更好並且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3、這麼危險憑什麼領著低薪的軍人冒著生命危險往前沖,對於這個群體很多人會賦予這個群體的偉大英勇的符號,可是具體到個體,他們當兵可不是為了這些符號來的,他們是鮮活的個體,還有家人,也許就是到了年紀暫時沒啥事做就來了,對於一個高危的工作,不應該有物質上的補償嗎?我說的可不是犧牲後的補償。
4、對於救災時的現場指揮,真的都是有經驗的嗎?請自行腦補郭,徐,谷,想想這個體制下的用人機制。
5、大部分人喜歡錢,可有些地方卻談錢而色變,比如資本家,然後就是消防這件事了。高薪是一個很好的激勵機制,錢多自然就不會缺人。將他們世俗化有何不好,非要賦予他們英雄的標籤,讓20歲左右的他們領著很少的錢,冒著生命的危險直到犧牲了換取一些人的一把眼淚就好嗎?
6、談缺錢的就是耍流氓,我國政府是最不差錢的好嗎?說投入就得加稅的更是耍流氓,谷的100億了?劣質的井蓋,重複的市政工程……


職業化是偽命題

從管理角度,消防隊職業化是偽命題。更有意義的,是提升其在行政體系中的獨立性和權威,避免被經濟綁架。此外,應加強全民消防教育。

質量

每次重大火災傷亡,都會伴隨消防隊職業化的鼓噪。鍵盤俠們立的靶子叫軍事化。這兩個概念的本義,既不同格,更不對立,Ta們的想當然,或蓄意誤導,更和現實脫節。

消防部隊隸屬武警,體制同軍隊。兵制經過改革,目前普通戰鬥人員分義務兵和士官,義務兵服役兩年,期滿有機會轉士官,士官與各級指揮官均為支薪的職業軍人,亦有相應的服役期限。排級八年,副連十年,連級十二年。消防中隊長為副連或正連級。高級指揮官要付出整個職業生涯。

ta們暗示,消防隊全部由義務兵組成,實際上是以職業消防軍人為核心,帶領義務兵。實際上西方也並非全職業化,通常招募大量志願消防員,登記人數可達職業消防員十倍。在消防人力資源戰略上,沒有本質差異,都是質量/職業+數量/非職業的組合。

這是由業務決定的。火場如戰場。消防和戰爭一樣,既是高度的智力活動,也適用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原則。用管理的術語,消防同時是知識、資本和勞動密集型業務。同理,集中兵力,在個案9.11、8.12中,戰鬥人員的傷亡也更密集。但長期來看,追求規模沒有錯。

中西差異在於,質量、數量各自具體的實現方式。職業論表面強調專業能力,實際上是單獨提出職業平民消防員和義務兵比,這不科學,職業消防軍人的年資經驗,不亞於前者。用800小時入門和10000小時專家的經驗規律衡量,職業消隊軍人和義務兵的服務年限,也分別能邁過兩個檻。

義務兵連續訓練,隨時待命,與職業平民消防員一樣是全職的,達到初級職業水準,而超出志願者。志願者往往有本職工作,業餘參與消防。其價值實際上更多地不在專業,居住在自己的社區,就近滅火,在於快速反應。倒和國內群防群治的思路一致。再次說明,兩個體系的差異沒有那麼大。

實際上職業平民消防員也是軍事化管理,除了休假,24小時在消防站待命,不能像普通工作那樣回家睡覺。指揮官當然希望這樣的人手越多越好,只是受制於體制和經費,不能像國內這樣,徵發義務兵。退而求其次,招募志願者,略作補充。

個人專業能力也不能簡單相加,要看團隊協作。戰場上的基情,呃,戰友情,是戰爭片永恆的主題。這正是軍事化的優勢。

《教父2》中,各大家族商量投資古巴,柯里昂在路上遇到一個游擊隊員,與軍警同歸於盡。柯里昂由此懷疑投資前景,游擊隊員不像警察有工資拿。巴菲特說過,評價一個人,有三個重要的特性:正直、智慧、活力。但如果不具備第一項,後兩項會害了你。志願消防員是在保衛自己的家園。總之,消防也是價值觀密集型業務。

而鍵俠們「創新」的全職業化方案,如果施行,註定是場災難。無論怎樣,還得用這批職業消防軍人,全國的消防專家都在裡面。唯一的變化是換裝漲工資。剩下的經費,讓他們再培養一批職業消防員。

義務兵每月津貼600-1350不等。簡單的算術,消防隊的規模,將縮減數倍乃至十倍,大量截撤站點。於是還得去招募志願者,但國內普遍的工作強度,加上當下的風氣,估計招不到多少人。民眾最終會發現,花更多的錢,換來的是更少、更差的服務。

二戰爆發後,美蘇迅速動員起龐大的軍隊,而對手德日,基層官兵的戰術素養較高。這適應各自的國情:美蘇是大國,德日是中型國家,資源有限。對這一話題感興趣的同學,見本人舊作《多謀善斷》。德日的精兵在早期連戰連勝,最終被美蘇無限的資源淹沒。職業論的精神接近前者,而國情接近後者。

1970年代美軍迫於反戰運動,廢除兵役,全面職業化,加上技術變革,員額逐年下降。1950年代處在實力頂峰時,曾計劃同時打兩場大戰,但近期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顯示已無法同時承擔兩場中等戰爭。戰略存量是戰術效能無法替代的。

還有一個國情。目前消防部隊由軍地共管,中央開支人員費用,地方負擔裝備等。全職業化主要增加人工成本,但按職業化的精神,中央卻是減負,今後全部費用將由地方負擔。發達地區也會很不爽。現行經費體制亦構成轉移支付,落後地區歷來是吃飯財政,還有一些地方政府目前債台高築,壓力就更大。由此,在全職業化本身壓縮規模之後,再砍一刀。

再來第三刀。按成例,消防隊轉制以後,屬於事業單位。目前事業單位普遍存在超編,在正式編製外另有合同工,同工不同酬。人浮於事,也不利團結。

三刀過後,還能剩多少。個別地區甚至將喪失消防服務。

政教

根據現有的信息,涉事企業顯然存在嚴重的不當處置,導致事故發生,也給救援製造了困難。但表面上似乎又合規。

一個帖子指出,有關法條規定,安監部門審查頒發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但合法經營人在港區內從事危險化學品倉儲經營,不在此例。涉事企業註冊在保稅區,歸港航局管理,港航局是一個中央派出機構。安監職能亦劃給港航局,濱海新區安監部門不過問。具體情況仍然不明,涉事企業顯然將此權利沿用到出事的內陸堆場,成為監管的盲點。

據認識的媒體講,近幾個月濱海新區反覆開展安全檢查,不可謂不重視。但正如前述,戰術不能彌補戰略的失敗。安全檢查也是戰術行動,不能彌補安監結構的漏洞。

這是官僚機構的通病。部門權責條塊分割,務求整齊。但實踐中總有重疊、含糊之處。強求整齊,於是一些部門多出異質的碎片,相應一些部門存在缺口。各部門均以本業為重,培養相應的價值觀和能力,異質業務很容易忽視,也管不好。這裡港航局就多出安監職能,很有技術含量,而港航局的主業是管理航務。航運強調效率,與安監存在衝突。

詹姆斯?威爾遜所著《官僚機構》對此類現象有詳盡分析。麥卡錫瘋狂攻擊美國國務院被克格勃滲透,但實際上是外交業務強調交流,相應保密意識淡薄。雖然設有一個小的安全部門,完全沒有地位。

上一次重大危險品爆炸事故發生在1993年深圳清水河。存在某種共性。改革的方法論之一,是用增量解決存量的問題。舊體制行政審批繁雜,一時難改。於是設立各種特區特事特辦,集中審批加快流程。

各種特區速度有目共睹,但可能走另一個極端。很多原本獨立的部門,淪為次要職能,上述的異質碎片現象更加嚴重。30年的主線是發展,短期與之抵觸的職能,就容易被擠壓。又陷入改革反覆出現的怪圈:一管就死,一放就亂。

正因為如此,消防隊也不能職業化,意味著完全歸地方管。在目前軍地共管的體制下,地方政府出於自身的激勵和約束,已經對消防業務產生相當大的負面影響,首先,發展擠壓監管,造成隱患,出事卻要消防隊赴湯蹈火。其次,地方主官還是要對事故負責,外行干預現場指揮,增加傷亡的機率。如果完全劃歸地方,兩種情況都必然更加嚴重。

正相反,應該更「軍事化」。雖然消防直接服務地方,不可能像軍隊那樣獨立,但通過提升級別,增加經費、權責重組,包括劃分權責、權力上收等方式,可以增加對地方的獨立性。劃分權責,過去更多地兩利相較取其重,今後應側重兩害相較取其輕。

美國的政治體制,歷來強調行政部門間的分權制衡,但在9.11之後,將十幾個安全相關部門整合為國土安全部。我國多自然災害,近年各種安全事故頻發。能否也將災害相關部門整合為一大部,統一監管,不留死角。消防在其中居於較核心的地位。

汶川等重大災害的救援,均調動大批軍隊和消防部隊。兩者分別相當於消防體系數量與質量的部分。但參戰的消防指揮官,通常軍階遠低于軍隊指揮官,消防最高機構公安部消防局為軍級。指揮關係與業務關係存在倒置,能否理順。重大災害救援通常成立臨時指揮部。能否將其制度化、常態化,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比如像軍區一樣,劃分若干防災區。

目前消防演習是常態化的,但較零散,遠不如軍演的規模,可達集團軍級別。今後能否定期舉行大規模救災演習,以充分發揮資源的優勢,應對汶川、8.12這樣的重大災害。

職業論的流行,也暴露消防教育不足。重在預防,群防群治。教育是預防的重要內容。軍事自發有眾多愛好者,但軍事專家的口碑很微妙,被網友戲稱為戰忽局。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科普人身安全,通過電視、網路傳播,都頗受認可。民警、交警樹立不少微博大V,有組織行為,也有個人ID如餅乾姐。這些警種,與民眾交流,歷來是工作的重要內容,天天和奇葩打交道,呃,是警民魚水情,對網路更得心應手。

而消防部隊的傳播,似乎沒有什麼亮點。同樣服務公眾,但是在一種極端環境下,缺乏交流。軍事化的作息,也限制個人操作。有必要在組織上建立公關體系。

在互聯網時代,所有機構都應具備公關的意識和能力。如果職業消防軍人能夠經常接觸公眾,傳授相關知識,督導企事業學校的消防培訓,表現出充分的專業素養。親身體驗最有說服力,則職業論不攻自破。這也關係到全體消防官兵的福利。

利害

安全管理最終,要落實到整個行政體系。改開以來,經濟學非常流行,鼓吹自由市場、小政府。職業論也是這種市場原教旨的一個變種。這是學術的條塊分割、對異質事物不當地類比。

指評市場原教旨,有一個經典案例,就是關於消防隊的。部分經濟學著作還會引用,但給不出什麼解釋。古羅馬前三巨頭之一克拉蘇,辦過一支「純市場化」的消防隊,出火場先不救火,而是先和業主砍價,低價買下來,然後救自己的財產。

趨利避害,市場的目的是趨利,政府是避害。趨利以最終清算的利益衡量,但實施避害行為以後,就不可能知道,如果不作為,損害會有多大,因此不能以最終清算的損害衡量。避害本質上就不能精準衡量,但也是可管理的。

學過一點經濟學,就知道,當市場出清,投資任何產品的邊際利潤持平。同理,理想的政府,任意損害的邊際回報持平。政府和市場便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共擔公眾的福利。沒有政府的平衡,市場也不可能誕生,更會被自身內在的失衡傾向所毀滅。

這個主題可以寫幾百萬字,就此打住。再一次安利《官僚機構》。上面的觀點大多來自這本書的啟發。對避害主題感興趣的,看舊作《止損的權衡》和《風險有恐龍那麼大》。

回到本文的主題。以英美為代表的盎格魯-薩克森現代化模式,政府與市場相對平衡。而所有後發的現代化國家,包括歐洲大陸,都程度不同地失衡。以中國模式最為奇特,既高度失衡又相對平衡。

失衡在於,趨利和避害,都被政府承包了。但在政府內部,利害的部門和職能交錯,又相對平衡。這是中國模式到目前成功的關鍵。經濟學家中可能只有張五常,敏銳地注意到,且把地方政府趨利視為積極因素。但他的解釋框架仍然是經濟學的,細節也有出入。

這種平衡很脆弱,今後未必可持續,8.12就是一個巨大的警示。歷史限定,中短期內,無法將趨利和避害完全分離,且保持平衡。可行的建議,嚴守一條,趨利避害不兼容原則。任意部門、中基層官員,要麼只負責趨利,要麼只負責避害,絕對隔離。

如果兼有兩種職能,必然一種會擠壓另一種。即使負責多項職能,相互爭奪資源,只要目標趨同於利害的一種,總能達成平衡。當趨利和避害分別儘可能地整合,簡政最簡至2,而不是1。最後提交給高級主官整合。

林則徐賦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為什麼這麼多的人,糾結於「職業化」和「現役體制」?你們真的覺得這是中國消防問題的實質嗎?
個人目前最為肯定的立場是消防的軍事化管理必須保留!消防這個行業需要信仰,需要榮譽,建立一支部隊容易,但是建立起一支有信仰的部隊難啊!!雖然美國是一個」徹底」職業化消防體制,但是他們的消防(現代意義上的)具有比我們更長久的歷史,有著自己的文化,形成屬於自己的榮耀,以及他們較高的社會地位!試想,如果在中國建立起類似的信仰需要多長時間。
回望東亞幾個現代消防建立較晚的國家和地區。日本消防一般是歸類在職業化,但是他們十分軍事化,熟悉日本消防的人經常會發現某某機動部隊,他們是隸屬日本公安委員會!台灣,1995年的時候,退出警察系統,在民政部建立消防署,但是他們的消防員依然有警大和警專培養,在她們(警消)的宣傳依然強調軍事化管理!香港消防屬於香港紀律部隊!新加坡消防叫民防部隊!當然他們的軍事化和我們是不同的概念,我們為什麼不能改革部隊呢?當然你我都懂得……
中國消防問題的實質,在於法律法規的建設上和嚴格執行上,這個問題有些嚴肅,我需要想像……


這是天朝一貫做法。如果有什麼活很危險很辛苦但是政府又不想花太高的人力成本,那就讓軍隊上唄,於是我們有了修高山鐵路的部隊,找金礦的部隊,看林紙的部隊,修水庫的部隊,在荒漠地區修地球的部隊,再就是滅火的部隊了。


用職業的消防員那得多少錢啊?參照以前的鐵道兵就明白了。省錢啊!!錢啊!!!啊!!!優缺點還說啊?


軍隊都不職業化,消防怎麼職業化?
軍隊都不職業化,消防怎麼職業化?
軍隊都不職業化,消防怎麼職業化?

重要的事情當然要說三遍。

有些人一看到人家外國消防員的圖就眼睛賊亮賊亮的,腦子裡面第一印象就是人家專業,人家愛崗敬業。輪到我們中國的小夥子就是孱弱,年輕,花一樣的少年傻傻地上去送命。為什麼一定要有這樣的印象,僅僅是幾塊肌肉引起的視覺差異嗎?

往下看,

我知道看到這裡,很多人就要開始罵答主五美分媚外了。先別著急,我根本不是想說大胸肌能滅火,也不是嘲笑我軍的身體素質,而是想要講講美國的徵兵制度。

上圖的肌肉猛男,真的不一定是美國人。這才是我要表達的。
我也是聽外國朋友講的,如果有紕漏知友請指正。

首先美國是有職業士兵的,當兵雖然保家衛國,但是對於大多數大頭兵來講,當兵確實是一項工作而且獲利不少。但就這樣的工作,也不是誰都能幹的。因為美軍面向整個世界徵兵,當然了,中國人想去當現役部隊人家一般不要。只要不是敵對陣營,簽證允許,都有機會去美國當兵。因此大頭兵,也就是紅警裡面那種最基本的美國大兵,最好的兵員竟然不在本土。在太平洋上面的美屬薩摩亞群島。

巨石強森就是薩摩亞人。
我在紐西蘭的時候經常看見薩摩亞人和毛利人。男人個頂個的冰箱身材。頭大脖子短,上下一邊粗,冬天在超市裡,冰涼的水泥地面走路都光腳不穿鞋。懂健身或者搏擊的人都知道,這種體型,練塊就能練出肌肉,練耐力也能跑能跳,練搏擊就成了摔跤手,總之非常全能且恐怖。
每當有人說太平洋島民的祖先是台灣高山族的時候,我心裡都在想,這咋可能,這幫人比牛還壯。

美國本土,社區里每當有人當兵,為國效力,回國的時候肯定是夾道歡迎,周圍都是美國國旗,因為當兵這活,不搶還真輪不到美國本土的小夥子,為國效力的同時,也是自己夠優秀,打敗了海外競爭對手的緣故,能不受到歡迎么。

這和消防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
你能想像全中國的武警改成招兵嗎?向全世界的招兵。
肯定不現實,
那火災發生的時候你是希望強森這種穿著消防服進來救你,還是希望像天津爆炸犧牲的小夥子那樣的衝進火場呢?

很多人詬病我國消防員不專業,太年輕。應該職業化的意見甚囂塵上。但我的觀點是,這就是國情,這就是中國的人口。
消防員的裝備,隔熱服氧氣罐繩索頭盔,全套加起來六七十斤,你讓我全穿上衝進火場救人,可能我剛出消防車五十米就歇菜了。
水龍帶頭就七八斤,加上水的重量和水壓,舉五分鐘手不會麻嗎?

我放眼望去,四周是和我一樣的大學生,戴著眼鏡,打著遊戲,每學期體能測試哭爹喊娘。
我說一個殘酷的現實,在大學裡面,足球隊的絕對主力,永遠是韓國留學生。很簡單因為韓國學生是服完兵役才過來讀書的。他們拿球跑動起來,光用速度就造出空當了,越到比賽末尾,越得心應手。
在國外打工的時候,韓國同事每天騎自行車,有一個周末騎了十幾個小時山路,再來上班屁事沒有。我知道知乎藏龍卧虎,有的是戶外愛好者,反正我是不行。

東亞乃至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基本上屬於年輕人進了部隊,體質體能才變好。所謂部隊是型男製造廠。但美國,是身體最棒的人去當兵,有些身體不那麼棒的,當不上兵或者不想上戰場,噹噹消防員也可。

科技發展到今天,消防依然和百年之前沒什麼區別。靠人力的地方科技沒辦法取代。
拿中國的歷史來講,古往今來,山東都是最優質的兵員地。青州兵、兗州兵,冷兵器時代哪個軍閥擁有山東當腹地,基本有了逐鹿天下的能力。連西藏的政局都要隨著康巴武士的歸屬而變動。
光有消費科技,沒有消防員,怎麼能滅火,靠專家給火苗上課嗎?

一言以蔽之,在中國,軍隊尚且沒有足夠有素質的兵員,消防員從軍隊里來,已經是素質最高的消防員了。在周圍,二十六七歲的男生,已經開始發福,肚子跟孕婦一樣大。四十多的男人,身材更是沒法看。不要跟我講有那麼個別身材好的,有身材好的也是91上放自拍約良家的節奏,你問他願不願意去當消防員,天天有生命危險,他跑得比誰都快。身材又不是身體,有可能是蛋白粉硬堆的,越自戀就越惜命。真正往裡沖不怕死的,還得是我們的人民子弟兵。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ps,我的一點看法。
遇到火災讓領導滾遠,多一句嘴就讓他穿上消防衣跟著戰士一起進火場。
為什麼這麼說,我看報道說,領導要求一定要在中午之前把明火撲滅。我覺得這簡直是喪心病狂。
任何一個消防員都想著儘早滅火,而不是放任火勢蔓延,這用不著指示。
近年來所有的重大消防員犧牲的事件,背後都是這樣一幫領導在起作用。因為「中午之前撲滅明火」這種指示背後,是無數個「早上之前撲滅明火」,「 當天之內撲滅明火」, 「兩小時內撲滅明火。」
領導和消防員同樣希望儘早滅火,但領導希望滅火的同時往往不顧消防員的生命。領導下達的是走進火場的命令,過火的大樓,也敢命令消防員靠近。這就是中國的領導。而消防員是沒有抗命的權利的。
有的領導更是奮不顧身,自己不知道危險往前沖,消防員公安能不能往前一起沖嗎?
說到底,在災難來臨之際,領導的判斷力和普通人並無二致,因為領導也不專業,領導也沒有風險評估,他所能做的就是找一個真正懂的專家,然後儘力用行政力量配合他。我們允許一個領導有不怕死的精神,但我們更要允許消防員堅持自己的職業判斷,和珍惜自己生命的權利。
火災專家有什麼用?沒用。火災專家到了現場,能頂市委書記一句話嗎?

所以儘快建立災難來臨時的行政領導法規才是重中之重。
一個民族並不怕消防員犧牲,他們是人們的兒女,我們會永遠記住他們的恩情。
我們只怕消防員無謂地犧牲。
火災時刻,最大的領導一定要是消防部門,或者消防部門有否決權。不要什麼災難來了,水災火災地震颱風,一律是市委書記挂帥,市委常委組成領導小組。他們懂什麼叫救災!
天津的領導在這場災難面前,用瀆職來講也毫不為過。
既不能儘快披露救災進展,又不能解答輿情。一窩蜂地跑去指揮,有什麼可指揮的呢?

所以說消防的職業化我們可以緩緩,先把行政規範化提上日程來。
預案裡面不要動不動就把所有領導一人安排一個指揮職位。而是要聽取專業意見,在現場每一個命令,每一個指示,都要有記錄,以便事後追責。
中央的所有命令,都是盡全力搜救傷員。地方上的命令就變成某某時刻之前撲滅明火。地方官員為了保住烏紗,為了維穩的心態可見一斑。並不是一棒子打翻所有領導,只是但凡有這樣一絲念頭,就不顧消防員生命安全下指示的,其心也可誅。


因為只有軍人才會有義務捨身救平民啊,還有消防員需要男性年輕人,上40基本就要退休,成本非常高。而且國內消防隊除了軍人身份受的消防方面的訓練比國外職業的還嚴。


推薦閱讀:

怎樣管理自己的電子郵箱?
迪信通為什麼用境內公司作為上市主體,而不是常見的開曼-HK多層架構?
在什麼情況下,公司創始人會被踢出董事局?
為什麼損益類賬戶是貸記表示增加?

TAG:政治 | 管理 | 消防安全 | 消防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