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曆如何調節實際誤差,19年7閏也仍然存在誤差,現代公曆調誤差有原則嗎?


「19年7閏」是先秦舊制(參見顓頊歷),自漢武帝太初曆開始,就已經不再使用,改為利用24節氣來決定如何置閏,規定凡是沒有中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稱為中氣)的月份為上個月的閏月,這一規定一直沿用至今。只要對冬至夏至(決定一年的長度)、朔日望日(決定一月的長度)的測算精度足夠高,這種置閏方式就可以有效地消除陰曆與陽曆之間的誤差。中國古代發展了多種理論方法來提高上述測算的精度,這類研究的一個重要動機是政府出於鞏固統治的需要,必須準確預知日食月食的發生時間,因此當舊的曆法在預言日月食上頻頻失誤的時候,就會發展新的方法來提高對日月運行的測算精度。元代授時歷使用「招差法」推算太陽盈縮、太陰遲疾,定一年為365.2425日,一月為29.530593日,精度已經與現代公曆無二。


十九年7七運法已經是老古董了。
就咱們這些天文盲還在嚼這些老古董,感覺它很神秘,稍稍了解點天文知識後呢,就感覺它並不完美,故有你的疑問。但它的意義只是證明在很久很久以前,相比那同時期的世界,我國曆法還是挺好的。

說說我的理解____________

公曆(格里曆)現在世界通用,比起平均回歸年的365.2422日,每3300年誤差1日。
伊朗歷每141,000年內背離太陽循環一天的誤差。
他們都是計算曆,儘可能的減少誤差,使它符合天文學的實際規律。
公曆就是用平均法,平均幾百年的回歸年,得出平均回歸年,確定一個起點:元年元月元日元分元秒,開始紀年。平均回歸年、月、日、時用秒來計算,很方便,它的優勢就是使用方便,便於計算。它大體上符合回歸年的規律,誤差小到我們感覺不到的程度,但還是有誤差存在的。我不知道它的如何解決的誤差的,好像每年都有閏秒,我不確定。

農曆,現在我國的農曆是天文歷,以天文實測為尊,幾乎無誤差。
農曆由兩部分組成,太陽曆和太陰曆結合併用。太陽曆是研究太陽對地球的光照,熱量影響生物的生死,確定回歸年,分四季定二十四節氣。太陰曆是研究月亮對地球的光照規律,更主要的是潮汐規律影響生物的生死,確定朔望月,分月份。
天文實測就是定點定位的問題,確定回歸年起點春分點,確定日月地三者角度定朔望點。以現在的天文科技水平,天文台很容易搞定這些。要說測很久以後位置在哪裡不好確定,但測量個今年過幾年或幾十年的位置應該沒問題。
但古代可沒有這種隨時測量天文星體位置的能力和精力。確定一個春分點欽天監可能都很困難,更別說每一天的位置了。其它點都是計算,沒看計算日食月食什麼的,都是古天文官PK的關鍵時刻。也就是說,古代既要測位置,又要算位置,測不準算不準,誤差在所難免。

再說十九年七運。為什麼是十九年?
十九年是回歸年和朔望月的最小公倍數(我不知具體怎麼表達,就這麼個意思吧),十九後回歸年的天數和朔望月天數相等了。朔望月的天數是29點幾天。回歸年的月份應該是365÷12=30點幾天,兩個節氣的時間。朔望月×12是不夠一回歸年的,某一年就要加閏月,加了閏月的陰曆年是十三個月是380天是大於回歸年365天的,不加閏月的陰曆年350天。沒細算了。約十九年,實際上是接近於這個時間差的一個在不斷變化著時間(地球並非規則運動),朔望月的時間和和等於回歸年的和。

月和年對於我們人的感覺來說都太長,日才是我們時刻能實際感知得到的自然現象,所有的都可以算差,起碼一個晝夜更替,我們能感覺得到。其實每一天的實際長短都不一樣,回歸年也不一樣。但不平均的年和日無法確定時間差,計算起來極為不變,無法劃分到秒這個級別來使用了,所以公曆有日常用度方便記錄的價值。
天文歷,把各個節氣點,各個朔望點都精確測量,編為曆法,四季不亂以便農時,潮起潮落出入平安。節氣在萬年曆上都精確到分秒了,農曆最小的計時單位我感覺是天,有人說是說是時辰,原來是平氣法的曆法還可以,定氣法定朔法只能用真太陽時來說, 我根本不會算。
公曆的月份無天文學意義,農曆的月份是月亮規律具有天文意義。公曆的年接近天文意義,農曆的年長很不接近回歸年的意義,但節氣具有回歸年天文意義。農曆兩條腿走路,各踩各的准。中國人的智慧就在於此。
農曆與實際天文現象完全吻合,無誤差可言。


農曆閏月是根據天文觀測確定的,與回歸年在長期是相符的。反而是現行公曆(格里曆)大約每3300年會與回歸年形成1天的誤差。


19潤7是大致的結果,而不是死板的以"19潤7"來設置閏年.方法就是測節氣(圭表,測角度和日影長短).
所以年農曆與 公轉周期並不產生累積誤差.


推薦閱讀:

TAG:農曆 | 陽曆 | 節氣 | 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