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穹頂之下,同呼吸共命運》,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痛點在哪裡?作為個體能做些什麼?


(多圖預警)終於填完坑了,以前發布的部分也做了一些補充。多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
此外我認為唐文韜與David Zhang對這個提問的答案很精彩,強烈推薦。
轉載請通知我一聲並註明出處,多謝。
--------
樓主的問題很宏大,要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解答估計得需要一本專著,我在此只嘗試著從一個方面來進行分析探討,歡迎經濟學的大牛們提出建設性批評意見。

I: 從經濟發展的階段開始分析:
發展經濟學裡有一個經典概念叫做劉易斯拐點(參見下圖)

圖中橫軸代表勞動力的數量,豎軸代表工資水平。由左向右向下傾斜的線(D1,D2)代表得是勞動力的需求;由左向右剛開始平直後來傾斜上升的曲線代表勞動力供給。這個理論框架是用來分析一個國家的工業化進程的。在工業化開始的時候一個國家的農業人口佔到多數,比如一個國家有一億人口,其中8000萬是農業人口。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工業需求的勞動力也會增加,在圖中就會顯示為勞動力需求曲線的右移。因為這個國家的大部分人口還屬於農業人口,所以有很大基數的富餘勞動力,這時即使工業擴張勞動力還是屬於過剩的(比如中國90年代和剛剛入世的幾年,經濟高速增長但是入城打工者的工資卻增長緩慢),所以工資增長有限---在圖中體現為勞動力供給曲線平直的那一部分。因為工資水平低,企業不必提高單位勞動力的生產效率--光靠簡單的擴張規模就可以保證利潤增加。

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大量農業人口轉化為工業人口。這時這個國家的農業人口可能就從8000萬減少到了2000萬, 這時農業勞動力富餘勞動力基本已經消耗完畢,勞動力已經不再過剩,工業再要擴張規模增加僱員就必然導致工資增加(從D1到D2)。這個勞動力從過剩到相對緊缺的轉化就是劉易斯拐點--圖中那條虛線。

在發展的過程中,劉易斯拐點不一定指一個時間點,也可以指一個時期(見劉易斯在1974年對此的反思)。中國到底到沒到劉易斯拐點學界還有爭論,但是至少接近拐點基本上是共識。 在這一時期,勞動力成本必然出現較快上漲;而如果企業不能提高生產率(productivity)的話,就會出現越擴張利潤率卻越低的情況。經濟轉型轉得就是從規模擴張轉向生產率的擴張。

II: 把環保放到發展階段的框架里來分析:

環保對經濟有負面影響這種說法主要是基於這個邏輯:環保必然會增加生產成本,而成本的增加會傷害企業的競爭力,所以發展經濟就不能苛求環保。我認為這個分析並不完整,有如下幾個問題這個說法並沒有解釋清楚:(1)環保確實會增加生產成本,但是生產成本是否是關於環保的唯一成本?(2)環保所增加的成本是否是生產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3)環保成本會在多大程度上損害一個經濟體的競爭力?

先從(1)開始分析。一個企業不採取環保的手段的卻可以在生產環節降低成本;但是排污所節省下來的成本是否就消失了呢?當然沒有消失,排污是一個經典的成本外部化造成溢出成本(externality)的案例。當一個企業排污,節省下來的成本由自己獨享,而溢出的成本卻由社會均攤--這基本相當於用排污的手段從社會領取補貼。民眾對霧霾的的重視從這個角度說就是因為這個溢出成本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可觀的地步。
對溢出成本的研究的難點在於這個東西很難量化,而且因果聯繫大部分時候也很難確立---某個企業排污所省下來的環保費用在賬本上一算就可以得出,而排出的污染物對環境和人的健康影響如果想定量分析的話從樣本採集就很麻煩,更不要說涉及到無數個可能關聯的可變數了。雖然污染造成的溢出成本很難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字,但量級肯定不小。別的不說,每年因大氣污染造成的肺部疾病就很顯著;即使我們不去考慮病痛給個人與家庭所造成的精神傷害,這些疾病的治療費用就是一筆巨款。這意味著這些家庭不能使用這些本來不該發生的費用去做別的消費,也意味著國家每年在這上面的醫療補貼不能用於其他的用途--比如科研。我曾經看到過一種觀點就是:看病也是GDP;但是不要忘了發展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生活水平,本來不應該發生的醫療費用與這個目的是背道而馳的--花在不該發生的醫療上的一塊錢和花在旅行上的一塊錢對提高生活水平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下面再來看問題(2)環保所增加的成本是否是生產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回答這個之前,我們應該先來分析一下生產成本的結構。從宏觀上講,生產成本可以粗略分為資本成本和勞動力成本; 發達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在總生產成本中的佔比從二戰後一直在65%-75%之間波動(最近30年有趨勢性溫和下降)。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在總生產成本中的佔比相比於發達國家一直相對較低,並且直到最近幾年以前一直存在下降趨勢---這和劉易斯拐點前一個國家工業化早期的工資水平較低是符合的。以下兩張圖分別為發達國家與我國(粉色曲線的圖)的勞動力成本比例。(這裡是總量的數據,每個行業的比例會有所不同)

可以看到在2010年左右,我國的勞動力成本佔比開始趨於穩定,並且最近兩年開始出現溫和增加(圖中只顯示到2012),也就是說真實工資的增長出現了高於經濟增長的情況,結合中國的發展程度,這種增長的趨勢在一段時期內應該會持續。下面的圖是2007年到2012年底中國工業部門的工資增長率和美國工業部門工資增長率,圖中紅色的線代表中國,可以看到在2009年左右工資增幅明顯加快。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初步得出這樣的判斷:我國經濟生產成本的近一半是勞動力成本,而勞動力成本的增長是趨勢性的。也就是說我國生產成本的增長中勞動力成本是主要因素(發達國家佔比更大),在這種趨勢下即使扣除環保所產生的成本也不足以對沖勞動力成本增長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三個問題:環保成本會在多大程度上損害一個經濟體的競爭力?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粗略地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一是一個經濟體每年要在環保上投入多少才能有比較理想的效果;二是環保的法規會如何影響企業的競爭力。
歐盟應該是環保方面的標杆,歐盟的官方數據顯示歐盟在2012年用於環保的投入約為歐盟整體GDP的2.2% (歐盟官方報告的鏈接: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xpenditure)下面的圖是歐盟2012年環保投入的結構,讓我沒有預計到的是直接用於治理空氣污染的投入居然小於GDP的0.2%(最左邊的條形柱)。這至少可以說明大氣治理取得成果之後維護的成本並不十分高昂。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上面的投入是整個經濟體的整體投入,也就是把工業投入也算進去了(圖中的淺藍色)。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在1960和1970年代積極推進環保之後平均每年給製造業的新增成本約為總產值的1%多一點(從論文的數據與美國的製造業佔GDP比換算得來。論文的鏈接在這: http://schoolpress.cdn.whipplehill.net/savcds318/9/files/2012/10/enviroregsandproductivity.pdf )
關於環保的法規對企業的競爭力的影響。這篇1995年的經濟學論文綜合審視了多個研究,認為負面影響並不顯著(論文鏈接:http://www.ucl.ac.uk/cserge/Jeffe%20et%20al%201995.pdf )。在研究成本增加的負面影響之外,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在1991提出了一個理論,認為市場化並且合理的環保法規會刺激企業創新(技術,市場開發和管理三個方面)並且提高效率。這個理論直到現在還很有爭議,不過一些近年來的研究似乎表明這個假說部分成立--一部分成本會因創新和提高效率而被內部化解(參考文獻:http://www.rff.org/RFF/documents/RFF-DP-11-01.pdf )(SlowMover 答案里的排放權交易就是一個提高效率的例子)

說到這裡,可以初步得出以下觀點:污染造成的溢出成本不易量化但是十分巨大;當前我國生產成本上漲的主要因素是勞動力成本增加,環保只能算是次要因素之一;環保會增加成本,但是不會對經濟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

III: 發展方式轉型與環保

環保不是導致轉型的必要性的主要原因;但反過來,轉型卻是保證環保的主要條件之一。為什麼這麼說呢?請聽我慢慢解釋,先看幾張圖:

這張圖的縱軸顯示的是一個國家勞動力的平均生產率,橫軸是每個勞動力的平均資本保有量。在圖中右上角附近的那個點是日本,和日本基本處於一個水平面上但是靠左一點的是美國,其他G7國家處在圖片中心位置。中國在哪裡呢,請往左下角看,紅色的軌跡就代表我們從2001到2010年的進步,為了方便讀者,做圖的還特地把左下角給放大了。。。這張圖是2011年的,現在的差距應該更小。但是就算樂觀估計我國勞動力的平均生產率也只有美日的1/7左右,歐洲的1/5左右,韓國的1/3左右(即使把我國巨大的區域不平衡考慮進去,差距也依然明顯)。下面再看一張圖,能看到我國經濟增長的構成。

圖中黃顏色顯示的部分是我國每年生產率的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雖然數據只到2010年,但是可以明顯看到生產率的增長速度2007年以後明顯減緩(最近幾年的數據延續了這一趨勢),可以說經濟增速的相對下調主要原因是生產率增長減緩。

下面的圖是著名的微笑曲線:

我國現在的產業結構是大部分都處於微笑曲線的中間,利潤率低,勞動力生產率也相對較低;發達國家的情況就很不一樣,產業鏈兩端貢獻的價值要遠多於中間,而且生產率也相應較高。

看到這可以稍微整理一下,列出如下幾個趨勢
1: 我國入世前後生產率經歷了一段相對較快的增長,而07年後顯著減緩。
2: 我國正在接近劉易斯拐點,勞動力成本出現較快上漲。
3: 我國產業結構整體偏向產業鏈中游,利潤率低,對成本相對敏感。

綜合以上趨勢,可以得出以下觀點
1:我國入世前後的生產率增長中的一部分是源於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人口所造成的結構性增長,而非農部分的生產率增長要低於總生產率增長值,所以當我國接近劉易斯拐點時生產率增長自然出現明顯下滑。
2:非農部分的經濟提高生產率就必須增加微笑曲線兩端的產業比重。

上面的第二條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轉型和增加高附加值產業比重,其實轉型最核心的就是加快生產率增長

轉型的必要性來源於我國正在接近劉易斯拐點,導致生產成本上升不可逆。但為什麼說轉型是保證環保的主要條件之一呢?因為微笑曲線中間行業的特點是勞動力生產率低,利潤率也低,利潤的擴張一般依賴單純的規模擴張。正是因為利潤率低,這些產業對成本就非常敏感,不管是工資還是環保成本。而高附加值的產業一般都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對工資等成本的敏感程度比較小。或者換一種方式說,如果不轉型的話企業就會沒錢搞環保沒錢漲工資,因為一這麼做就會虧損。而轉型後條件就自然具備了。

下面簡短的做一個案分析,既然柴靜反覆說到鋼鐵行業,就說鋼鐵行業好了。還是先看圖,下面是我國鋼材產量與結構:

(此圖來自於:中國鋼鐵行業國際競爭力定量分析 )

可以看到我國鋼材產量連年快速提高,但是產業結構卻沒有明顯改變--特鋼所佔比例一直在15%以下。而且這個比例還很有可能被嚴重高估了,這篇定量分析(就是圖片下標註的那篇)發現我國出口的特種鋼材的每噸價格大約相當於日本出口的特鋼的一半,所以懷疑有一部分「特鋼」其實是普通鋼材加入硼之後達到國家技術標準而已(特鋼能退稅)。所以這個產業的擴張是典型的規模擴張,生產率的擴張程度相對較低。如此擴張帶來的是利潤的連年走低:

中國的鋼鐵行業的利潤水平在全球也是處於低位。

圖中藍色條形柱代表所在國家所有行業平均毛利率(不算稅收和金融成本),紅色是鋼鐵行業的毛利率,從圖中可以看到我國(從右數第三個)處於一個很低的水平。那麼我國的鋼鐵行業發展環境是否不好呢?請看下圖

圖中顯示的是純利潤率,純利潤率是毛利率加上稅收和金融成本。結合上圖可以看出,我國鋼鐵行業的純利潤率與毛利率之差是各國中最小的,也就是說我國的稅收和金融環境對鋼鐵行業是比較好的。下面我們來看環保:雖然環保成本在一個經濟體內的平均值並不高,但是每個行業的情況都有不同,鋼鐵產業算是受環保成本影響相對較大的了;但是較大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是歐洲政策研究室關於歐洲鋼鐵產業2003年到2010年的報告里得出的結論(報告鏈接:http://ec.europa.eu/enterprise/sectors/metals-minerals/files/steel-cum-cost-imp_en.pdf)

可以看到即使按照最高的估計,每噸增加的成本也只有約7.83歐元,遠沒有到壓垮一個產業的地步。當然如果按照當前我國鋼鐵產業的利潤率算的話,達到歐洲的標準會導致全行業的普遍虧損。但是不要忘了歐盟的鋼鐵產業在環保成本比我國高的情況下實現了比我國高得多得毛利率(毛利率那張圖左邊第二個是歐盟)。造成這一狀況得原因恐怕不能歸結到環保成本的頭上。

下面的圖是世界前幾位鋼鐵生產國家的產量(來自世界鋼鐵聯合會去年的報告)

從圖中的總產量結合各國的人口來估算的話,日本和韓國的人均鋼鐵產量約為中國的2倍,也就是說我國雖然鋼鐵產量第一,但是日韓的人均值卻遙遙領先,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日韓的鋼鐵行業沒有造成嚴重的污染。

我曾經聽到過這樣的兩種說法:環保會嚴重傷害鋼鐵產業;大規模的鋼鐵生產必然帶來嚴重污染。不過綜合以上的信息來看的話這兩種說法都是不太成立的--為何中國環保成本很低但是產業利潤卻趕不上環保成本高的國家?為何同樣有大規模鋼鐵工業的美日韓卻能控制住污染?

中國鋼鐵行業的盈利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生產率低。我們總是聽說中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但結合以上信息就能發現其實是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結合日韓的經驗,即使中國經濟轉型之後鋼鐵行業整體也不應該是夕陽產業,但低端產能的一部分變成「夕陽產業」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IV: 產業升級與技能不匹配型失業

關於「轉型之痛」涉及的方面太多,我因為個人能力與篇幅的原因只從一個方面來探討。
下面的圖是貝弗立芝曲線(Beveridge Curve)

這個曲線表現的是工作崗位空置率和失業率的關係。先簡短的說一下工作崗位空置率:比如一個企業想要在今天決定聘用一個工程師,經過搜尋和面試最後在20天後聘請到了人;在這20天中這個工作崗位其實已經出現了,但是卻沒有產生實質的就業,那麼我們就可以說這是一個空置的工作崗位。一般來說工作崗位的空置率越高對應的失業率就應該越低,因為經濟情況好的時候失業率偏低而且企業會產生更多的就業機會,反之亦然。在這個曲線上的每個點都對應一個工作崗位空置率和失業率。

然而最近幾年美國的數據表明這個曲線似乎外移了(請看下圖)

比如以前2.5%的空置率對應的是大約6%的失業率,現在同樣是2.5%的空置率卻出現了8%的失業率。於是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技能不匹配型失業,也就是說新增工作崗位的技能要求和失業者的技能出現了錯位。一個例子就是過去十多年美國和汽車組裝相關的工作崗位出現了下降而對程序員的需求出現了上漲。譬如一個底特律的汽車產業工人如果在60年代失業,那麼他會相對容易的在另一個汽車企業就業;而如果他在2009年失業,他可能就無法在汽車產業找到工作了,而他的技能也無法使他到矽谷去就業。(技能不匹配型失業在國內有時會被叫做結構型失業,這也確實是一個結構問題;但是結構型失業在經濟學裡有一個狹義概念,和工資標準有關係。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概念誤解,在這裡採用了技能不匹配型失業這個有點生硬的直譯)

我國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因產業鏈中段勞動力密集型製造業的比例減少,預計會出現大量的技能不匹配型失業。再就業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進入服務業,二是勞動力素質升級。

眾所周知服務業是最能吸納就業的經濟部門,尤其能夠吸收技能水平相對較低的勞動力,而我國服務業占經濟的比例和發達國家相比偏低--差距達到20個百分點以上。所以很自然的我們經常聽到大力發展服務業的言論,這些言論本身並沒有錯誤,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服務業的發展是以需求為前提的。一個打工者每月除去必須發生的生活成本之外的可支配收入可能只有1000元左右,很難想像他會經常去看電影和去旅遊;與此對照的是一個高級程序員每月的可支配收入可能十倍於此,自然會產生很多服務業需求。上海的服務業繁榮在很大程度上與高附加值產業佔比較大有關。此外一個經濟體的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是與整體經濟的發展程度緊密相關的,如果轉型不成功即使擴大了服務業的比例也無法提高服務業從業人員的生活水平。經濟轉型會造成技能不匹配型失業,而轉型所產生的新的需求會使擴張的服務業吸收相當一部分失業人口,也就是說轉型本身會吸收它造成的一部分失業。

另外一個更高效的方法是提高勞動力素質,這不僅是減少技能不匹配型失業的方法,也更是經濟成功轉型的必要條件之一。勞動力受教育程度是和一個經濟體發展程度最有關聯性的指標之一(請看下圖)

快速提高一個國家的勞動力素質必須依賴政府的干預。在這方面最成功的一個案例是美國二戰之後的退伍軍人復原法案(GI Bill),政府對參加二戰的退伍軍人的教育進行了大範圍的補貼,這個法案資助了大約200多萬人完成高等教育和500多萬人完成了技能培訓。這個人數可能一眼看上去不大,但美國當時只有大約1.5億人口,參與工作的勞動力只有8000多萬。這一法案相當於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了近10%勞動力的素質,相當於在我國升級了8000萬的勞動力。這個法案再加上1950年代在美國大規模擴張的公立教育使美國擁有了當時世界上技能素質最高的勞動人口。
我國的文化傳統向來重視教育,近年來也在連年增加教育的支出,到2012年已經達到了GDP的4.2%,而且去年公布的中高等教育的改革也體現出了更加務實的方向。但是在轉型的壓力之下,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可以說是怎麼強調也不過分。需要指出的是,相較新近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勞動者來說,年齡稍大一些的勞動者更容易受技術更新的影響,對成年人的持續培訓和教育的重要性不應該被低估。

附錄:關於生產率的幾點粗淺解釋

我在前幾段里嘮嘮叨叨三句話不離生產率,可卻沒有對生產率本身做出說明。那麼這段就從生產率說起。最常被使用的兩個生產率指標是勞動力生產率(labor productivity)和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勞動力生產率的計算方式比較簡單,就是把一個經濟體的產出除以勞動人口數量或勞動時間,得出單位勞動力生產率(以人或時間為單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這個指標和人均GDP搞混了,人均GDP是把不工作的人口也算進去的比如老人和小孩。勞動力生產率雖然簡便但是缺陷是沒有把資本的使用效率考慮進去--比如兩個經濟體A和B,如果兩者同樣擁有勞動力100人同樣產生產值100萬,但是A投資20萬B只投資10萬;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A的資本使用效率不如B,但是兩者的勞動力生產率卻一致。

一個相對更準確的生產率指標是全要素生產率。它的計算方法是把一個經濟體的產出扣除投入的資本和勞動力所做出的貢獻。把這個指標放到一個理論框架里去分析會更清晰一些。下面是柯布-道格拉斯生產方程的最基本形態(選它是因為它簡單而且足夠解釋問題,也就是說夠用就行)
Y = Acdot K^{alpha } cdot L^{1-alpha }
Y代表產出;K代表資本;L代表勞動力;alpha 代表資本的生產彈性,1-alpha 代表勞動力生產彈性,兩者之和為1。 在這個方程中剩下的那個A就是全要素生產率。 在經濟增長時,勞動力的擴張速度和投資都是可以統計到的,而在兩者之外經濟增速就可以被歸於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比如我國2010年的GDP增速為10.6%,其中因投資而產生的增長為6.9%,勞動力擴張產生的增長為0.2,剩餘的就可以算作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需要指出的是投資的測算方法的差別導致全要素生產率很難完全準確的計算。但是這個指標的優勢是把資本的利用效率考慮進去了,如果我們翻回到第三段的第一個圖就會看到日本和美國的勞動力生產率相近,但是日本的勞動力平均資本保有量遠高於美國,也就是說美國的資本利用得更高效,兩國之間的全要素生產率也是美國更高。

把上幾段的分析放到這個框架里可以解釋為中國非農經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比較依賴L的擴張(劉易斯拐點之前的農業勞動力轉化為非農勞動力);而在L擴張速度減緩,A的擴張速度也較慢的情況下,K擴張的邊際效應遞減情況就會很自然得表現得比較明顯(體現為投資效率降低)。轉型就是要提高A的增長速度。下面我們簡短的分析一下A的結構

全要素生產率把所有和經濟生產效率的要素全都計算進去了(比如科技,教育,管理,法規,文化等等等等),而這些要素的組成和對A的影響大小學界到現在還爭吵不已;影響比較大的兩個理論是關於科技和人力資本的(詳見Mankiw, Romer, Weil 1992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Romer 1990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

因篇幅所限,只簡略說明一下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在這裡可以粗略理解為勞動力素質。把人力資本的因素加入到上面的生產方程可以得出新的方程如下:
Y = Lambda  cdot K^{alpha } cdot (hL)^{1-alpha }
L是勞動力人數,h是每個勞動力保有的人力資本,Lambda 是A扣除人力資本之後的生產率。如方程所示,即使其他變數都停止增長,h的增長也可以維繫Y的增長(邊際效應遞減)。

一點說明:最近比較忙,懶得作圖,所以本文的圖都是找的。不過好在圖的數據來源一般都很靠譜。圖片的出處一般在圖片上有,少數幾個圖片我在下面做了註明。


我先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一個故事,接著再提一個問題。

我所在的美國明尼蘇達州上有一個叫做聖心(Sacred Heart)的小鎮,該鎮在 2010 年時僅有 548 個居民。這個小鎮位於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的支流明尼蘇達河(Minnesota River)之上。該鎮有一個污水處理廠,然而工廠設施陳舊,每年直接排入明尼蘇達河的污染物數量都會超過州環保局所規定的上限。

在聖心鎮的不遠處有一個叫做曼卡托(Mankato)的城市。這個城市也位於明尼蘇達河之上,但是在 2010 年時已經擁有將近四萬人口。曼卡托市在前幾年購買了先進的污水處理設施,而且只要工廠一開工就總能達到環保局的最低要求。

那麼聖心鎮選擇像曼卡托市一樣對污水處理廠進行「產業轉型升級」了嗎?沒有。事實上,升級現有的排污設施將花費數百萬美元,而這對於一個只有幾百人的小鎮而言將會是一比巨額的財政開支。那麼聖心鎮該如何滿足政府的減排要求呢?環保局想到了一個辦法:既然聖心鎮旁邊的曼卡托市已經擁有了先進的排污設施,那麼對於曼卡托市而言多減排一點是很便宜的事情。乾脆這樣,我們允許聖心鎮每年付給曼卡托市一點錢,讓後者幫前者減排超標的那部分污染物,等到年末的時候再問聖心鎮出示買來的那部分「排污權」就可以了。至於付多少錢,讓兩者自己去談判好了。

當然,整個「明尼蘇達河排污權交易系統」的實施和監管都要比我上面所描述的故事複雜得多,但結果是皆大歡喜的:聖心鎮省去了數百萬美元的設施升級費用,每年通過支付一小筆金額達到了減排要求;曼卡托市則利用原本就擁有的減排能力獲得了一比額外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對於整條明尼蘇達河而言,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並沒有因為聖心鎮陳舊的設施而上升。

那麼問題就來了:即使在發達國家,當前依然有不少低成本治理污染的措施;而對於現階段的中國而言,治理最後一單位污染的成本可以是非常低的。難道真的已經輪到靠「產業轉型升級」才能完成減排目標嗎?

2015.3.2 補充:好像有人沒看懂我在講什麼,稍微說明一下。減排是有經濟成本的,在給定一個限制的情況下,選擇減排的方式時要先採用成本低的,這樣才可以在實現污染治理的同時儘可能地不影響經濟。至於這個限制本身應該怎麼制定,那是另外一碼事。

2015.3.4 補充:對於一些所謂「奧派」的回應。柴的紀錄片既然是圍繞污染而展開的,那麼即使她要呼籲關閉這些廠,也應該以污染本身為主要理由,而不是不盈利、壟斷等等。而假如從治理污染的角度看,顯然有成本更低的方式來解決現有問題。我要表達的其實只是這個點。事實上,就算你們認為的「市場」到了位,污染問題未必就可以被解決的,因為污染本身就是一種市場失靈。至於我上面提到的低成本解決污染問題的「市場」,那跟你們認為的「市場」不是一回事。排污權交易的市場是一個人為的機制設計,有自己獨特的市場結構,跟完全競爭市場不一樣。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是以價格作為唯一的信息和激勵機制來決定均衡,而其他的市場結構則有與其不同的特徵。


被邀了好久了。
這個問題可以用環境經濟學來分析。我是學過環境經濟學的,那時候我們學校來了個瑞典的老頭,我導師請他來給我們講環境經濟學。我沒興趣,給我導師面子聽了兩次就沒去過。就記得他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環境問題不能用傳統的經濟學工具分析,因為面對環境問題,我們是未知的,既然成本收益你都未知,你怎麼進行成本收益分析?容易想到的例子是《寂靜的春天》還有冰箱里的氟利昂等等。
(關於柴靜紀錄片和成本收益分析的,我推薦這個文章老沈一說)
所以我覺得柴靜這個片子有兩個好。第一就是製作確實很好。紀錄片我看的不多,但是國內的紀錄片一看就很差,我覺得最好的紀錄片還是要講故事的,有敘事,次好的紀錄片要條理清晰的表達點什麼,再次的就是低劣的宣傳,最次是素材的羅列。國內的紀錄片一般徘徊在後兩個水平,而柴靜的這歌片子可以達到前兩個水平。
第二就是可能很多人對霧霾問題的印象就是又可以編點好玩的段子了,也就是那個瑞典老頭說的,這玩意對我們來說是未知的,說不定哪一天不知不覺我們人類就毀滅了。能引起大家的重視就是蠻好的。
其實這個問題的題主已經說的很好了,這個問題是看到的少有的,題主自己比下邊的人答得好的問題哈哈哈哈。

環境經濟學我不懂啦,我講點別的。
這個故事我多次講過了,我的老家是華北平原的一個內陸城市,兩個最富的縣,一個有龐大的電解鋁工業,一個有造紙業,一個癌症發病率出奇的高,一個政府啥的單位從來不喝自來水,都喝純凈水,然後從別的縣引過來水。但這兩個縣是其他縣都很羨慕的,因為工資實在是高出一大截,尤其是電解鋁那個,全國百強縣——而我認識若干個在那個縣的,五十多歲就因為癌症去世的人,都在那個縣。你可能覺得其他縣是只看到賊吃肉沒看到賊挨打,或者覺得這些都是領導的政績工程,和群眾有關,可是我接觸到的幾乎所有群眾都抱怨環境污染,但也都認為這是值得付出的代價。那個縣的口號是:寧可毒死,也不窮死。

我對很多人認為為了經濟利益犧牲健康不可思議而不可思議,也為他們認為這事只發生在窮人身上不發生在富人身上而感到不可思議。事實上,每年有無數的人從山清水秀的地方湧入重污染的城市北京,這些人難道不是為了經濟利益犧牲健康嗎?

一個華北內陸城市,沒有交通區位優勢,沒有礦產資源優勢,當然也沒有技術優勢,如何招商引資?很簡單,它們有忍受污染的優勢。環境是一種商品,也有價格,中產階級、科學家、文藝青年、首都的大人們,寧願多花點錢買環境,而我的家鄉的人們,寧願多花點環境買錢。

北京可以一聲令下,把高污染的企業驅逐到周邊的河北——又因為即使在河北也會污染到它,再把那些企業從河北消滅,然而中國總要消耗鋼鐵和石油。結構升級了,但是夕陽產業的需求還在。發達國家的經驗是把污染企業轉移到勞動力資源密集的發展中國家,而中國如果調結構,一個結果是這些污染企業轉移到窮地區。這些地方盼著你治理污染,因為這樣就有企業來污染它們了。

我們現在的體制,被很多人歸納為「聯邦競爭制度」,也就是地方政府為了升遷或者其他利益,努力發展自己的經濟,為了爭取最好的資本、人才和其他資源,它們之間展開激烈的競爭,努力提供比其他地區更好的投資環境,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減稅和財政優惠等等,正是這種競爭提高了地方政府建設經濟的積極性,帶來了中國經濟的繁榮。
(不知道還有人記得多年之前廈門為了抵制px項目區「散步」,搞得政府很緊張,最後廈門人民成功抵制了px項目,然而他們旁邊的漳州立馬接了過去,廈門不要,太好了!)

當然,這種制度也不是沒有弊端。例如中央政府其實是通過營造競爭來激勵地方政府,也就是如果你經濟發展好,就給你晉陞,相當於一個委託代理問題,然而最終發展經濟的是企業,也就是中央政府必須通過地方政府來激勵企業,這裡的問題是,如果企業「偷懶」獲得高收益,不「偷懶」獲得低收益,它就有動力賄賂這個中間的激勵者,這要這個賄賂小於他「偷懶」獲得的收益。(你們熱愛的新諾獎得主梯若爾(梯若爾,1986)研究過這個問題)
中央政府同時重視經濟增長和社會問題,但只在必要的時候重視社會問題,也只在那個時候,才會認真去抓一下地方企業的問題,那個重要的時候,包括但不限於奧運會,apec這種關係到他們臉面的東西。因此,地方政府要gdp來獲得升遷,企業要污染來獲得利潤,二者一拍即合。聶輝華(2011)以此分析了礦難死亡人數和政企勾結的關係。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漳州接過去的px項目,在2013年爆炸了。。。。)

然而問題麻煩的一點事,即使中央政府同時重視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即使政企勾結問題解決了,也不代表地方政府有激勵去治理環境。原因很簡單,環境保護帶來的福利增長是很難衡量的,雖然很多人都在計算綠色gdp和居民的幸福,可那玩意畢竟沒有gdp容易計量。霍爾姆斯特朗和米爾格羅姆(1991)證明,在多任務委託代理中,面對高能激勵,代理人會用較多的努力完成比較容易衡量結果的任務,而用較少努力去完成不容易衡量結果的任務。原因很簡單,我說你的升遷和gdp掛鉤,你做一分努力就提高一分gdp,就能升遷,對方說,我雖然gdp不如你,但是我環境治理的比你好,所以應該我升遷,中央政府就會說,如何證明你環境治理的好?如何把環境換算成可以和gdp比較的?你光說沒用啊,所以我不能給你升遷!最後的結果是,大家都去發展gdp,誰管環境呢?

所以我們看到地方政府,拼了命的招商引資,提高gdp,原因是中央政府的高能激勵;我們也看到地方政府,不顧環境和產業結構,原因依然是中央政府的高能激勵。柴靜在調查中查到了,我們有大量的鋼鐵賣不出,我們的政府規划了那麼多房屋去容納30多億人的城鎮化,原因都在這裡呢。

這可能是我國結構調整的一個難點所在吧。
(夾帶私貨一下,一個隱身,當地居民比中央政府更能夠衡量環境保護的結果,所以能不能說xx比xx好。。。。)

最後評價一下柴靜片子的問題。

第一個我想講的是她所謂的實地考察。我們經濟學有種說法叫「規範分析」和「實證分析」,還有一種說法叫「理論分析」和「經驗分析」,很多人會把「經驗分析」叫成「實證分析」,並且特指通過計量模型的分析,但其實經驗分析當然也包括田野考察和案例分析等等。
像張五常就非常反對計量分析,說這叫遊戲,他認為應該親自去賣橘子才知道市場是什麼,應該去企業研究多少年才能寫論文,而不是在家裡整數據。
其實這種田野調查雖然看起來更好,尤其相信「實踐」,鼓勵走進「社會」的中國人,但是也有更大的彼端,就是你無法保證你案例的代表性。而計量模型可以通過大樣本求一個期望,探索出平均的,普遍的規律性。
例如柴靜去山西調查了一下煤的情況,然後說山西是中國的縮影,但是山西是中國煤炭的中心呀;柴靜又去河北調查了鋼鐵的情況,說河北是中國的縮影,但是河北是中國,奧不是,世界的鋼鐵中心啊。柴靜在片子里親口說了,唐山的鋼產量頂一個德國,河北的鋼產量頂一個歐洲。拿河北的鋼鐵工業區代表全國的情況,真的可以嗎?

第二個我想講的是,環境問題,千萬別聽環境科學家的!
因為他們都是純潔的科學研究者,研究的就是如何治理環境,你問他怎麼治理,他會說不惜一切代價治理!任何學科都有潛在的價值判斷,軍事的價值判斷是要打仗,要打贏,所以打仗問題千萬別聽軍人的;環境科學研究者的價值判斷是,污染是惡的。這個價值判斷帶來的結果是,治理污染無論如何都是政治正確的。
但是除了奧姆真理教,沒有人是閑著沒事去污染空氣的。環境問題不是一個純科學問題,科學帶給我們的,可能是「工具理性」,而「目的」呢?還需要經濟學家等其他人進來討論。
當你只討論「工具理性」的時候,你只關注要治理環境和如何治理環境,從來不想著代價呢,成本呢。

所以這個片子我覺得,看似不文青了,因為有很多科學家支持,但其實是另外一種文青,科學裡的一廂情願。這種一廂情願可能有意無意的被柴靜本身的文青給利用了。
例如柴靜強調的,洗煤,但是她不知道為啥,隻字未提洗煤也是可以有很大污染的,雖然不污染空氣了,但是污染水和土壤。
再例如,柴靜強調的,要提高天然氣消費,優化能源結構,之所以我們天然氣消費這麼少,是因為中石油壟斷。但她沒有告訴我們,中國的天然氣產量實在太少了,即使全世界都難以供養中國的胃口。

所以這個片子,可能還是最多受到文青的追捧。他們贊成洗煤,卻不知道洗煤也會污染;他們呼籲多用天然氣,卻不知道從哪裡變出來;當你提議水電的時候,他們說破壞生態;當你提議核電的時候,他們說太危險。他們唯一的信念就是環保!環保!環保!就像國內的奧派經濟學家唯一的信念就是市場!市場!市場!這種信念倒也蠻可貴的。
(這句話是諷刺環保分子。轉型升級,主要不是為了環保。一是產能過剩,而是附加值低。柴靜片子里有個很技巧性的,就是她先說這些行業有污染,邏輯上應該是,因為污染,所以應該取締,但是她給出的理由,一個是賣不出去,一個是一噸煤利潤一個雞蛋,所以還是因為產能過剩和附加值低才不生產,和污染無關。關於這個產能過剩問題, @榮健欣 提供了一個打臉的文章殭屍鋼企)

(另外,關於洗煤的污染問題, @qianghao zhang:估計你沒去洗煤場,或者你去了,也是去一些超級小型的。我爸就是搞洗煤場的,中型。現在稍微有點規模的洗煤場幾乎都不直接排放污水,而是直接機械「複選」出裡面煤渣,煤渣也能賣錢啊,上百一噸。複選後的水再抽回利用,洗煤很耗水的,水很珍貴的。洗過的煤,硫含量少,灰少,比原煤環保太多了。同時,洗煤主要把精煤篩選出來,殘渣可以當燒火煤,這也是對煤的充分利用)


環境保護與產業升級轉型是一個非常宏大的命題,看完柴靜的視頻,我說一點這一年來我看到的產業升級,能源結構,環境保護和自己的思考。

1.產業升級,環境保護,究竟是個什麼關係?

先說一個前幾年很多火的多晶硅產業吧,在技術上這是一個真的完全可以做到產業升級和環境保護雙贏的綠色產業。多晶硅的生產原理是還原三氯氫硅,轉化率大概是25%-30%,剩下的主要副產物是四氯化硅。而四氯化硅是一種嚴重的污染物,如果處理不當,被污染的土地將會是寸草不生。於是四氯化硅和其他副產物的回收再利用就成了整個工藝的重要的環節,而這種技術對系統性要求非常高,不是單套,而是需要幾百套上千套設備相互配合的,即便很難,回收工藝的技術也已經是成熟的了,德國,挪威做的已經很好。但是具體到我們中國自己,情況就變了,這事也要分幾個階段來說。

起初是技術封鎖,在最開始,核心技術是根本不會賣給中國的,我們用的第一代的改良西門子生產法,氣體回收率低,污染大,產出率低,耗能高。本來一個雙贏的綠色產業,在剛開始,就變成了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那是不是我們企業升級技術,ZF提高環保要求,嚴格執法,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產業升級嗎?很可惜,並不是這樣的。其實我們的企業並不是不努力,2013年國內多晶硅綜合能耗水平已從2009年的200-300kwh/kg下降到130-150kwh/kg,還原電耗也從120kwh/kg下降至60kwh/kg,下降幅度達50%以上。但是,我們的多晶硅98%都會出口,這種綠色新興產業,歐盟和美國是不會輕易放手的。歐盟和美國對光伏產業的雙反不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我們的企業即便是升級了技術,打算大幹一番,面臨的困難遠比我們看客想到的複雜的多。

還有很多雙高產業面臨的問題比多晶硅更加無奈,比如說廣東的烤漆行業,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屬於騰籠換鳥政策的典型對象(其實利潤還可以)。但是,搬得出去嗎?往北搬,天氣太冷,不開暖機,冬天半年沒法開工。開了暖機,成本急劇上升,無力維持。但烤漆對其他上游產業來說是剛需,不要肯定不行。升級換代?老闆首先不願意,其次沒能力進行(原因很複雜,有空後面再說),那這個產業怎麼辦?而且升級換代了,污染能降低多少?技術成熟嗎?工人適應嗎?這都是問題。

還有一些地區的環境污染,是歷史舊賬。我們建國時期的所謂三線建設,把很多高污染的重工業放在了西部這種本來生態承擔能力就很差的地方,再加上當時知青的援邊,人口急劇增加,生態承受能力本來就差,更是雪上加霜。比如說蘭州城關區核心區域,人口密度達到了5.8萬人/平方公里。而且蘭州是典型的重工業城市,石油化工和鋼鐵是其最主要的工業,又身處黃河盆地,氣象條件不佳,污染怎麼能不嚴重。但是最近幾年蘭州的空氣出奇的好,原因也並不是產業升級或者搬遷,而是對症下藥的鐵腕治理。蘭州的大氣污染主因之前都認為是工業污染,但是專業團隊調研分析以後發現二次揚塵和冬天供暖的燃煤鍋爐才是主因,於是市政府首先強制供暖企業煤轉氣或者升級尾氣處理設備,其次嚴厲的治理工地和道路揚塵。結果就是,在2003年國家正式公布重點監控城市大氣污染指數以來,蘭州市基本都排在全國後10位之列。2007年開始治理,到了2013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了88%,治污經驗被國務院通報學習。產業不升級,一樣可以治污,關鍵是政府要下決心,實事求是地幹起來。

所以說,產業能不能升級,怎麼升級,是企業,市場的事情,很複雜。但環境保護,治理污染,環境保護的責任首先應該是政府的責任,而不是企業。雖然一般來說產業升級對環境保護是有益的,但是絕對不是強聯繫。而且,環境保護在中國首先需要解決的並不是怎麼干,而是怎麼想,中國的環境保護最落後的並不是設備,法規,而是我們每一個國人的理念。

2.治理污染,環境保護,除了柴靜所說的,其他重要的還有哪些?

產業升級,加強監管確實對於治污是重要的。如果說這兩項是通過降低單位能源的排污數量來減少污染,那麼一個更加直接,治本的辦法其實是直接減少能源消耗,而這也正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從自己做起的最好方法。

首先看看我們身邊的能源究竟去了哪裡?

我沒有國內的數據,我以德國Darmstadt市為例(以CO2 emission為指標考量能耗),說明一個現代城市的能耗結構。

從這個圖中我們可看到,經濟行為確實佔據能耗的大頭,但我們的房屋耗能也幾乎佔據了30%的能耗,這往往是我們所忽略的。而房屋的能耗,最主要的就是heating and cooling這兩項,這幾乎佔據了整個房屋能耗的60%以上,這裡面的潛力究竟有多大,這個圖很說明問題:

我們很多存量巨大的老房子,能耗就是圖中的第二檔,差不多要300+,經過簡單的再改造,我們可以不難做到低於150的水平,比原先能耗下降60%以上,潛力十分巨大,而在我國,這些往往是被大眾忽視的。

其次,這種行為是經濟的嗎?英國Domestic | Energy Saving Trust,這是一個專註於英倫三島,專門從事房屋改造和個人renewable energy business的公司。這在經濟上已經被論證是可行的,這幾年公司成長的還不錯,而且公司還提供特殊的金融服務來支持你的改造,而且其中舊房屋的insulation是收益最高的。

房屋改造需要比較高額的投入,也許進入門檻相對於普通人,如果沒有政府的補貼,是有難度的。但是另一個幾乎沒有進入門檻的領域那就是:改變你的行為方式。change your behavior現在絕對不再是原來簡單的所謂隨手關燈這種扁平化,標籤化的口號。現在已經有專業的軟體和系統去量化你的行為,實時反饋,科學分析,給出建議,並且設計一個social behavior去激勵人們的行為去推動這樣的實踐。

比如說在這個領域裡面一個我認為做的非常impressive的公司:Lucid — Makers of BuildingOS and Building Dashboard

一個視頻就可生動形象的說明這個公司在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國內需要翻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uaI1m0ZzDw

這個公司主要做的就是用軟體量化你的行為,監測整個建築的能耗,然後通過設計競賽(比如說建立節能與榮譽的聯繫)或者節能獎勵(比如說省下的錢發獎金)來改變人們的行為最後實現節能。這個系統我個人認為最好的地方就是能夠實時建立實時反饋,使參與者養成節能的習慣,最後改變人們的行為。尤其是其中social behavior的設計,融合了social entrepreneurship裡面的很多概念,非常地眼前一亮。這是他們的一個case study《Media company uses BuildingOS to target energy savings of 27% in three buildings, saving over $90k》:Case Study

說了這麼多,我想說的是,環境保護,我們不僅要期待,督促政府去作為,作為一個普通人,相比較思考產業升級,轉換能源結構這樣宏大的命題,更加實際的是更加全面,科學的去理解問題本身,善用工具,去從身邊點滴做起。我們的行動很渺小,作用微乎其微,但是行動給我們每一個人心態帶來的改變,尤其是環境保護觀念的培養,這種改變的力量是巨大的。環境保護,首先是一種觀念,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為環境負責,把我們身邊的環境認真地當做是生活的一部分,並為之努力,環境問題才會得到根本的解決。

3.能源結構的轉變究竟有多難?

就和紀錄片中說的一樣,想要從根本上做到治理污染,最重要的是改變能源結構,尤其是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但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全世界都還沒有給出一個十分令人滿意的答案。

之前我認為renewable energy現在最缺乏的是成熟的技術本身(比如說PV的轉化率依然過低,Biomass依然很貴)。後來我意識到這是一種狹隘的工程師視角。成熟的技術都是由不成熟轉變而來的,這種轉變背後的推動力從哪裡來才是重要的。renewable energy本身作為一個Emerging industry,現有的產業政策,金融體系,願不願意,能不能成為它背後的推動力?這個問題很重要。

說到能源結構的轉變,就不得不提德國,因為德國現在正在這個領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並且走在了前列。尤其是福島核事故以後,德國加速了他們改變能源結構的政策:The Energy Concept

但是,我想說說他們現在遇到的問題。

1.首先,而且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政策風險,也就是政策本身的不成熟。第一版的 Energy Concept政策說到2022年要徹底關停核電。德國政策的連續性一直是不錯的,所以有的公司看到了這個巨大的商機,提前布局了renewable energy的電廠。我在法蘭克福參觀過一座非常現代化的由Biomass為主的大型發電廠,起初公司建設這個電廠的初衷就是瞄準了2022年關停核電之後的能源缺口。可是,就在前幾年,德國政府仔細核算以後(也可能是四大能源公司lobby的結果),發現2022年關停核電是不現實的,政策在幾年間突然變成到2050關停核電。這樣一來,公司的投資周期延長了好幾倍,本來認為的window phase大大延期,這筆投資的失敗幾乎是肯定的了(還好公司家底厚)。為了彌補這個損失,政府將其職能安排為高峰補電。一天大概運行1-2小時,總體運行效率只有12%。一個整個機組只需要幾個人操作的,最現代化的發電廠,運行效率只有12%,我聽到的時候都感到心痛,作為投資人的他們肯定也不好受。能源結構轉變,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對於我們整個社會都是一個新的命題,缺乏經驗,摸著石頭過河是肯定的,這個可以理解。但是反映在產業政策上就是不穩定,這非常的不利於公司做決策,政策風險巨大,導致的結果就是市場觀望氣氛濃重。

說到這,不得不提一下The Energy Concept 這個政策本身的出發點和考量。我曾經寫過一篇小短文,題目為:《Short View of Energy Policies
of Germany》,裡面有一幅我引用的圖表,我覺得概括的很好:

德國能源政策出發點確實是節能減排,也就是IPCC上所說的到2050年減排80%,但是與此同時,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量是:
Growth and prosperity in
Germany need a reliable and affordable energy supply. This cannot be taken for granted.
To this e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energy system must take place on a solid
economic basis.
也就是說,能源結構的轉變,必須基於其可以有效的保證經濟的繁榮和競爭力。但是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十分地困難。

這是新能源政策實施一段時間以來的結果:

結果就是電價在短時間國內急劇升高。面對高額的電價,為了保證德國工業在歐洲或者說世界範圍內具有競爭力,德國政府決定補貼能源密集型產業。很不幸,這個後續政策變成了現在爭議最大的焦點:公平

So rapid increasing of electricity price bring a huge burden
to both of consumers and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average
family household in Germany need to pay 230 euros per year in electricity costs
as a new energy, and this number is still rising.


政府只補貼大型,高耗能企業,其實就是普通消費者(一個家庭一年多支出230歐)和中小企業在為這次能源結構的轉變買單,但是其實受益最大的重污染,大排量的高耗能企業卻不僅不買單,還要享受補貼,那怎麼辦?現在還沒有一個滿意的方案。

回到我們中國,如果按照柴靜所說的辦法——煤轉氣,先不說可行不可行,就說我們能轉變,那能源價格一定會上去,誰來買單?高耗能(注意:高耗能不一定代表低附加值,晶元生產廠商比如Intel,samsung,TSMC都是非常耗能的企業,但同時也是高附加值產業)企業補貼不補貼?補貼多少?錢從哪裡出?都是棘手的問題。

2.現有的金融體系並不看好,或者說不願意支持renewable energy的start up。我在法蘭克福的兩家涉及新能源業務的VC都聽到了一樣的,偏向負面的結論。這是他們的研究結果:

其中他們最不看好的地方,就是新能源所要進入的高度壟斷,寡頭化的能源市場,還有就是超長的研發周期和巨大投入。所以在我看來,能源市場的創新,是無法借鑒互聯網行業的模式。依靠的主要力量應該是市場上本來就有的寡頭們的內部RD,然後通過SEOs的方式套現。而可悲的是,如果不是政策的強制要求,本來就是既得利益的寡頭們到底會有多大的動力去做這件事情,尚未可知。

回到柴靜所說的能源結構轉變,我們一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因為體制的原因,我們的困難會更多。究竟哪股力量可以推動我們的能源結構變化,我還沒有看到。

最後,我想說點私貨,說說柴靜的視頻。

首先,我必須要為柴靜點贊。在一個人民話語權極度缺乏的社會,無論出於什麼目的,有人能把霧霾這種之前無法擺到檯面上來說的問題擺上檯面,喚起公眾的認識,引起廣泛的討論,我是非常高興的。柴靜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這次的工作是十分出色的。

但唯一遺憾的就是,我在這次視頻里,明顯看到了和西方社會綠黨一樣,打著環保旗號進行政治訴求的影子。最直接的就是用了極大的篇幅去把霧霾和兩桶油聯繫在一起,我認為這是有失公允的。霧霾也許確實部分責任來自我們國家油品質量的底下,但是這絕對不是強聯繫或者主因。與其批評兩桶油,不如批評我們的地產和城市規劃。比如說我們新建的房屋能效指標如何?建築材料是否環保?我們的城市規劃為什麼不是多中心,分散式的?城市功能布局,公共交通是否合理?這些問題在我看來都是比兩桶油更加重要的因素。兩桶油問題很多,但是讓兩桶油背環保這口鍋,確實有著明顯的政治訴求。


謝邀。

反對 @zcw gaizhili 的答案。這幾天看到很多人批評柴靜及柴靜支持者們的觀點,大致思路是因為「文青」、「環保主義者」要求環保,而文青和環保主義者們的觀點是naive的,所以環保也只是個天真的概念。

我想說你們跟那些「文青」、「環保主義者」是一個水平!因為你們都不了解中國環境污染真實狀況!

關於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環保的關係,我的觀點是,這不是要發展還是要環保的問題,也不是說中國可以很快地邁入又發展經濟,又不產生污染的階段,而是發展當然會帶來污染,但是不應該這麼高,或者說我們遠沒有做到我們這個發展水平所能做到的最好(如何評價文章「為什麼《穹頂之下》沒有說服我」? - 唐文韜的回答)。

關於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關係,目前最為接受的是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其最簡單的形式是這個樣子的,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先污染後治理了。為什麼會出現拐點呢?一般認為經濟增長會帶來以下幾點改變:
1. 科技的進步,既體現在生產技術上,也體現在污染治理技術上;
2. 產出結構和投入結構發生變化,會轉向低污染的服務業和知識密集型產業;
3. 文化教育水平提高,環境意識增強,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

接下來我們看看中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的具體情況:

其中日本表現最為典型,大概1950s開始工業污染水平開始顯著提高,到1960s中後期各項污染指標達到峰值,總懸浮顆粒物(TSP)的話東京是1968年達到峰值,此後由於產業轉型和民間運動推動立法兩個主要原因,污染很快得到控制,至1970s末已經達到比較好的水平(詳細分析見日本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麼乾淨的? - 唐文韜的回答),很多人用來安慰自己的日本各大污染事件主要發生在1950s-1970s。這個過程大概二三十年,其他歐美國家相去不遠,也有像洛杉磯這樣戰鬥力持久一些的。

那麼再來看中國。你會很吃驚的發現,在我們的工業發展剛剛起步的時候,我們的污染水平已經提前二三十年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了!除了總懸浮顆粒物(TSP),二氧化硫、COD的排放同樣如此:

包括zcw gaizhili在內的很多人都傳達出在中國現階段要發展就不能要環保的意思,然後苦口婆心的說這就是現實啊。那麼我問你,為什麼二十多年來,中國的GDP迅速增長了,COD、煙粉塵排放量反而下降了,而二氧化硫也幾乎維持在同一水平呢?(只有氮氧化物是逐漸增長的,因為跟汽車數量正相關)

那是因為一開始,我國的污染水平相對於發展水平實在是太高了,而這個情況在這些年已經得到逐漸改善了,單位產出的排放量大幅下降了。

文青、環保主義者批評政府不作為,其實政府是越做越好的,或者說,至少是越來越不差的。
你們這些偽理性者說要發展就不能要環保,其實在現在的發展水平上,環保是可以且應該做得更好的。

於是很多人就談到經濟問題了。經濟學我不太懂,但是我也知道環保是負GDP的行為,不過就歐美國家的經驗來看,這個負效果並不會那麼明顯。

我來說一說我了解的情況吧。首先對於企業的環保,政府的政策一般是做得好有補貼,做得不好要罰款,所以這樣一加一減,企業因環保帶來的成本的提高就大大降低了,何況他們還會把一部分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那麼假如有一些企業還是不能負擔這個成本,那要怎麼辦呢?

這些企業通常是小火電廠、小鋼鐵廠、小水泥廠、小化工廠等等,往往設備工藝老舊,污染嚴重,產能過剩,我不明白,保護它們的意義何在?讓它們繼續安於現狀?

產業升級對於我來說也太遙遠了,我認為目前政府最應該做的是要求企業安裝環保設施,強制減排,降低單位能源使用量的排污量,這是目前很多企業能做卻不願意做的。

最後就@zcw gaizhili的一些內容提出質疑:

1.

這個故事我多次講過了.... ...那個縣的口號是:寧可毒死,也不窮死。

你花了很大篇幅質疑柴靜的案例不具有代表性,那麼我問你,你這個案例就有代表性了嗎?其他人是否也願意「寧可毒死,也不窮死」?

而且這個「寧可也不」用的很妙,我就想問問,為什麼要這麼極端呢?即使他們願意「忍受污染」,能不能少忍受一點呢?

2.

第二個我想講的是,環境問題,千萬別聽環境科學家的!
因為他們都是純潔的科學研究者,研究的就是如何治理環境,你問他怎麼治理,他會說不惜一切代價治理!任何學科都有潛在的價值判斷,軍事的價值判斷是要打仗,要打贏,所以打仗問題千萬別聽軍人的;環境科學研究者的價值判斷是,污染是惡的。這個價值判斷帶來的結果是,治理污染無論如何都是政治正確的。
但是除了奧姆真理教,沒有人是閑著沒事去污染空氣的。環境問題不是一個純科學問題,科學帶給我們的,可能是「工具理性」,而「目的」呢?還需要經濟學家等其他人進來討論。
當你只討論「工具理性」的時候,你只關注要治理環境和如何治理環境,從來不想著代價呢,成本呢。

由於環境工程有躺槍嫌疑,我不得不說兩句。你知道我們在考慮處理工藝時最先考慮的是什麼嗎?第一是錢,第二是錢,第三還是錢!不知道你為什麼把我們想像得這麼天真,事實上我們中很多人接觸的正是這個社會最骯髒的一面!


目前的大趨勢是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產業升級,重工業和人力密集型企業向內陸以及中亞非洲這樣的地區轉移。轉型這個詞是給資源枯竭型城市說的。

說白了是要錢還是要命的問題。柴小姐等有錢人可以說我為了命久點,可以少賺點錢。而對於鋼鐵煤化工水泥廠的人來講,你斷我的財路就是要我的命。大城市小清新要空氣,落後城市還等著沾產業轉移的光呢。把眼光著眼在治理上,別老想著把產業掐死。

個人能做什麼?意義不大,國家有自己的大戰略,污染是慢性病非一日之功,北京市內已經沒多少工業了,首鋼也搬到唐山的曹妃甸了,不要逼人太甚。真願意做點什麼,請多使用交通工具、不燃旺火,不放鞭炮,不燒紙錢祭奠先人。有錢的,可以給自己別墅上面弄個分散式光伏屋頂,到了燒秸稈的時期組織車輛將秸稈運輸走。有力的,那些政府推不動的拆遷集中供暖項目你們可以主動請纓去推動。至於柴小姐這樣的,可以把煙戒了,把大排量的車換了。


產業轉型升級是被逼的——不是被環保壓力,是被負利潤。
為什麼要關鋼鐵廠?
即使是柴記者都不好意思說是污染——她說的是:賣不掉,沒錢賺。
這是產能過剩和產能分配不均&>_&<
真真是「虎狼屯於階陛而尚談因果」,現在中國的製造業不是怎麼轉型升級的問題,而是怎麼活下去的問題。
這兩天寫公司年報,拚命想把業務模式的說明往工業4.0上靠,但是臣妾真的做不到啊!每天看到老闆就和他討論商業模式,他很實在的表示「中國離做到做好工業3.0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在這個領域就大有可為。」我很無奈地告訴他「風投現在才不管你可為不可為,他們只會找風口上的豬。至於明天,who cares……」
先把東西造的客戶敢用,再來談怎麼低能耗、低污染、小批量、個性化的定製。


這片子基本沒下肯定的結論。這也是它可惡的地方。它都是引導你去得到結論。它引導的方向基本都是錯的。

1,壟斷是造成不創新的原因:
實際上煤炭行業就是開放的,創新程度基本也差不太多。不創新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利潤!沒有利潤,是因為沒有市場。沒有市場,是因為每個消費者都不願意買單,對說的就是你!

2,舉報排污企業:

市場經濟的規則大概是這樣:一條街上都是油煙餐館,這時候開了一家偏貴的非油煙餐館,如果消費者願意去非油煙的餐館消費,那麼油煙餐館一定會逐漸淘汰,如果消費者沒有選擇非油煙餐館,就意味著消費者並不願意為非油煙買單。

所以,柴靜不好好的用消費去投票,反而舉報餐館,活該吃一年肉餅。


同樣地道理,如果我們不去用創新的力量製造利潤,不用消費去投票,反而各種行政處罰來對待污染企業的話,我們所有人都會活該的。

作為個人,努力工作,想辦法創造利潤,增加社會財富,直到這個社會能消費的起乾淨的空氣。


中國過去三十幾年經歷了每年8%的經濟增長,這個經濟增長表現在全人類歷史上都是最前列的,只不過經濟增長對於中國人來說太天經地義了,不覺得有這麼厲害罷了。問題是,中國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中國起點低?因為中國有龐大的勞動力?因為中國勞動力的高識字率?因為中國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因為中國共產黨的英明指揮?因為中國傳統相信儒教?因為中國的高儲蓄率?因為中國自覺不自覺的遵守華盛頓共識?因為中央政府鼓勵地方政府相互競賽?

既然我們搞不清楚中國經濟成功的根本原因,那麼我們換一個問題,中國如果要做產業結構轉型,應該怎麼轉?中學教科書都會寫的的答案差不多是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向低能耗低污染的產業轉;簡單加工業向高科技、高創意產業轉;低附加值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轉;投資出口導向型向消費導向型轉諸如此類的。這些建議對於上海、深圳一個城市,或者廣東、江蘇一個省來說大概是行得通的,但是你讓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外加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實現整體的產業結構調整?我只能說人類歷史上就沒有國家碰到過這個問題,更別提有哪個國家做成功過了。

既然我們還搞不清楚整體的產業結構調整怎麼搞,那我們適當放緩經濟增長,保護環境總可以了吧。這個當然可以,而且這也是我們國家正在做的事情。問題還是那個,有誰知道經濟增長怎麼有序放緩么?本來我們覺得8%降到5.5%就差不多了,萬一掉到1%怎麼辦?萬一經濟增長下降導致就業率爆表怎麼辦?地方財政破產怎麼辦?社會保險崩盤怎麼辦?

如果要說大目標,任何一個人都知道我們國家未來的經濟發展不能再依託原有的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壓榨勞動力的產業,要實現我們國家長期可持續的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是唯一的方法。實際上,環境保護、勞動用工成本上升都在倒逼產業結構調整。但這個大目標具體怎麼實現,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這也是我對《穹頂之下》最不滿意的一部分。這部片子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只要我們樹立環保意識堅定轉型決心、打擊阻礙轉型的反動勢力,發展市場經濟,那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環保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而完全迴避了整件事的巨大難度和高昂成本。至於說到個體應該怎麼辦?大方向有兩條路,要麼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未來在工作中發光發熱,成為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麼好好學習外語準備移民跑路,實在不行等我們國家經濟崩潰的時候給王師帶路吧。


不管怎麼動,吃虧的都是老百姓。
傳統工業所聘用的大量一線職工,拿最少的錢干最多的活,產業一轉型吃虧的就是靠這些養家的人們,他們中相當一部分就失業了。。然後呢?他們去幹什麼呢?
個人覺得吧,與其先忙活產業轉型還不如先整頓小作坊,整合小型傳統產業企業,只是這一整合又有不少人失業。。(看吧,吃虧的還是老百姓)
現在我國鋼鐵產量多恐怖,但是多數生產的鋼鐵有何意義呢?鋼鐵公司效益並不好全國真正能算得上世界級鋼鐵巨頭估計也就一個寶鋼吧,不知道你們是否去過包頭,鞍山,攀枝花,本溪等等鋼鐵產業佔據相當大比重的城市,看看那些地方上下班是什麼樣的場景。如果把效益不好的鋼鐵產業整頓一下(其實是產業升級與整合),那麼那麼多人又該怎麼辦呢?(於是乎朱某人表示自己後繼有人了,終於不是總罵我一個人了)
再說新型能源,有多少人願意自己周圍建核電站(郭嘉我求求你了快把核電站建在我周圍吧)垃圾焚燒發電廠,PX等等有幾個願意呢(郭嘉你都建在我周圍吧,我好跳槽哇!!!)就看前一陣一個變電站和PX鬧的,民眾見風是雨而且郭嘉又實在太懶(說白了民眾對郭嘉任何項目都是不信任)這樣就算是向好的方面轉型都要面對來自民眾的重重阻力。
而我們作為普通人,能做的僅僅是為其他人解釋轉型的好處,PX並不是有劇毒的,垃圾焚燒技術達標的話是清潔的等等,雖然這並不一定有用。
但是真正最重要的是,從我做起進行低碳生活,不管周圍人怎麼看堅持低碳,這樣才是真正能為環保獻力的方法
制度性保障,重罰,狠罰,重點監控對象包括私人加油站,中小型企業,中小型火電站等等,一次不合格就以他們第一天開工到罰款當天為止,論天罰
私人小作坊,很有必要取締


先破壞再保護,這是公論,現在的發達國家都曾有過這一步,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是過度的破壞,或者說怎麼樣才能把破壞最小化
我認為還是教育,成人的思想和習慣已經成型,比較難做出大的改變,但是下一代是可塑的,要讓他們明白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必須從我做起,更要從娃娃做起。


其實說真的,我覺得許多鍵盤俠與其在電腦前用環保狂歡,不如真真正正的把煙給戒了吧
這是真能切實有效降低身邊PM2.5的最有效辦法~~~~~~~~~


中國的產業相比印度、緬甸,已經是升級。

1)中國和印度的產業結構對比

印度工業這60多年產值佔比從1950年的13.6%緩慢上升到2006年的24.7%,近30年基本停滯。中國工業產值從1952年的佔比20%上升到2006年的近50%.

煤炭產量:1912年,中國907萬噸,印度1494.7萬噸;1949年,中國3242萬噸,印度3220.4萬噸。1993年,中國11.5億噸,印度2.64億噸;2010年,中國32.4億噸,印度5.21億噸(2009)。

原油產量:1910年,印度(含緬甸)81.8萬噸,中國無;1949年,中國11.8萬噸,印度25.3萬噸。1993年,中國1.45億噸,印度2650.8萬噸;2010年,中國2.03億噸,印度3888萬噸。

發電量:1939年,中國(含日滿發電量)27.73億度,印度25.32億度;1949年,中國43.08億度,印度49.09億度。1993年,中國8394.53億度,印度3563.35億度;2010年,中國42065.4億度,印度9222.49億度。

汽車產量:1993年,中國129.9萬輛,印度57萬輛;2010年,中國1826.47萬輛,印度353.68萬輛。

工業化,煤炭、原油、發電、汽車製造,每個環節都要污染環境。不污染,那就別工業化,那就是現在緬甸、尼泊爾、柬埔寨、寮國的狀態,山清水秀,挺好的不是么?

2)待續


每百勞動年齡人口中大專以上人數、每萬就業人口中RD人員數量、每萬就業人口中研究人員數量等指標是反映一個國家勞動力素質和研發人力投入強度的重要指標。


雖然中國高等教育規模和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一,但按人口或勞動力人口平均計算,我國的勞動力素質和研發人力投入強度在全球仍處於落後位置。


2011年我國每100勞動年齡人口中大專以上人數只有11.3人,遠低於美國(61)、俄羅斯(54)、日本(41)和韓國(35)等許多國家。


2011年我國每萬就業人口中RD人員數量只有37.7人年,美國(約136)、日本(145)、韓國(138)和俄羅斯(119)等許多國家均數倍於我國。2011年我國每萬就業人口中RD研究人員數量只有17.2人年,美國為101、日本為104、韓國為109、俄羅斯為63,中國還低於土耳其(27),只高於巴西(14)和印度(5)。

現在你們明白為什麼要轉型以及轉型的方向了么?

痛點就是沒有足夠多高質量的科技人員來幹活。

另外,美國RD的產出是可以通過成熟的市場運作機制,進行倍增放大,造福社會的,我國的情況是,不成熟的商業環境實際上是在拉RD的後腿的。

你窮,你臟,你不下大力氣搞科研,你未來還tm窮,更tm臟!
你窮,你臟,你不下大力氣搞科研,你未來還tm窮,更tm臟!
你窮,你臟,你不下大力氣搞科研,你未來還tm窮,更tm臟!

柴老師應該把這三句話釘在報告上面。


搞房地產,弄死窮人,小布爾喬亞們滿意了沒?一年後高興了沒?


看了前面一串答案都在跑題 (^_^)∠※ 太好了,接下來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跑題了。

1. 首先,我不認為這是個一般意義上的新聞紀錄片。我個人對本片的定義是「五倍長的TED Talk」,是個通過演講視頻方式宣傳柴靜個人的觀點產物(此處無貶義)。但是,在「個人團隊自費製作」之外,這個片子其實有多重立場。


柴靜本人的背景和影響力,她習慣性的「記者訪談專家和官員」的表現手法,以及本片出現的公眾利益方(政府官員、國企代表、環保組織等),都讓這個片子具有了「私器公用」的色彩,即打著個人的旗號站在公共的立場上說話。從這點來說,它又不是一個單純的表達個人觀點的片子,觀眾的反應也不會是「這是柴靜個人的想法」。多少視頻網站把它歸為「紀錄片」,知乎上有多少人用「紀錄片」指代這部作品,可見一斑。


這部片子從形式到作用都很特殊,是個混合產物。評價它,要避免多重標準。不能說起正面意義,就說它有巨大的正面的公眾影響力,而說到片子本身存在的缺陷,就說這是個人作品不應苛求質量。公眾影響力和個人局限性是並存的,正面意義和可能的負面影響也都要看到才對。


2. 在多重立場之上,本片具有多重觀點的同時又缺少核心論點,形不散而神散。


柴靜在開篇說這個片子要談三個問題,霧霾是什麼,霧霾從哪裡來,我們怎麼辦。細看下來,「霧霾從哪裡來」可拆分成「霧霾的主要有害物從哪裡來」以及「誰該對此負責」兩個部分,而「我們怎麼辦」又分為「國家怎麼辦」和「個人怎麼辦」兩個部分,合計起來,全片至少在談五個問題。柴靜就這五個問題中分別發表觀點,但全片並沒有一個提綱挈領的核心。這也導致了評價該片的聲音往往各自就其中一兩點發表意見,結果就是雞同鴨講、混亂異常。


在這方面,公眾的思維比較單線,看到針對該片的批評是,常見的反應是「難道霧霾不該治嗎,難道呼籲治霾不對嗎」,卻忽視了本片多重觀點、缺乏核心論點的事實。沒有核心論點,討論起來就只能一個觀點一個觀點的對應,局部對局部。至今我看到的質疑意見,多是在煤、油、天然氣、環保、宏觀經濟等各個局部上的質疑,並沒有誰去反駁「霧霾不好」這件事。這就好比桌子上有五個蘋果,A指出其中三個有蟲子,但B反覆強調其中有兩個明明是好好的。沒法聊天。


3. 本片不僅在科學常識、數據、煤、油、氣等方面有值得商榷之處,在提出解決方案時其觀點也是片面的。


有人說柴靜並沒有在本片中涉及解決方案,這我不同意。她開篇就說這個片子要談三個問題,霧霾是什麼,霧霾從哪裡來,我們怎麼辦。這是個很常見的分析框架,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果觀眾感受不到該片在解決問題方面的努力,只能說明它在這個方面做得不好,不代表它沒有意圖和行動。


柴靜在本片中把「誰該負責」簡單的歸結到煤、油這兩個行業,在提煤行業時認為煤是落後能源形式,在油行業的主要談中石油中石化壟斷標準制定、為自身利益刻意不升級油標、倒逼漲價,這些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論斷都是激起各界反對的原因。然後到了討論「國家該怎麼做」時,又用「新能源」、「產業升級」、「擴大環保部門和組織權利」等口號籠統帶過,避而不談治霾必然會發生的trade off和要付出的代價,這種頭重腳輕也太過明顯。她開篇要談三個問題,結果只有「霧霾是什麼」和半個「霧霾從哪裡來」堪稱兢兢業業,剩下一個半的問題都是斷章取義的採訪片段和感性詮釋,這就不怪相關的專業人士要出來反駁她了。


4. 現在,可能有人要說這是個人團隊製作,不能要求柴靜想得那麼深刻。我想說這不是深度問題,而是思考環保問題時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全面性思維。


為什麼是最基本的?環保問題是個公共問題,是個外部性或溢出效應的問題。即使她聲稱這是她跟霧霾的「私人恩怨」,也改變不了她在大眾媒體上就公共問題發表公開意見這個事實。外部性問題的本質是各個利益集團的trade off,A集團應該因為B集團的活動而付出或獲得多大補償才能平衡。談環保就得談成本,這跟談購物就得談買單是一個道理,更何況我國現在絕不是有錢任性的土豪階段。


除非柴靜先旨聲明自己只說購物,也就是只談「霧霾是什麼、有什麼危害」。她一旦要涉及「誰來負責」和「怎麼改善」,就必須要談買單。這不是要求她看得「深刻」,這跟深刻沒關係,這是她要觸碰這個話題就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思維。沒有這個全面性,本片在宣稱「我們該怎麼辦」時就必然是孤立的片面的割裂的觀點,網路上許多聲音因此批評本片,她並不冤。


5. 到這裡,我能預料到的意見是「柴靜不敢提因為怕被和諧」。 這就更沒道理了。


關於環境利益和經濟利益的衝突,公開新聞報道比比皆是,以柴靜的央視背景不至於連這個度都把握不好,至少,引用官媒公開報道是可以做的,為什麼要避而不談呢。


只為A集團搖旗吶喊,卻對B集團視若無物,這即使主觀上不是站隊,客觀上也是站隊了。自己先站好了隊,然後對公眾宣講「我們該怎麼辦」,這個做法值得商榷。缺少了成本和代價的討論,本片看起來,就是在為像柴靜這樣已經享受經濟發展好處的城市中產階級代言,意圖通過國家政策和法規的傾斜從而進一步獲得環境方面的好處。作為同樣坐在辦公樓里、跟鋼鐵石化煤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的白領中產,我很感謝她;不過,就事論事的說,這個做法不夠公益。


6. 除了整體討論框架片面孤立外,她在一些局部論述上也很混亂。下面試舉一例。


以下三個片段是連續的。為了便於解釋,我拆成三段。引號的內容都是從視頻里直接摘錄的。我盡量大段摘錄不跳過,從而保持柴靜的原意。


片段A 【1小時8分處開始】"

「但是這些已經被認為是嚴重過剩的行業(背後大屏幕顯示「汽車、鋼鐵、石化」),還有一半的省份在十二五規劃期間把它們列為支柱產業。理由也也簡單,只要你城鎮化還要發展,只要還能發展百分之一,這些東西都能消化得了。只要你蓋房子就要鋼鐵,只要你修路就要跑車,不是嗎。清華的XX院士告訴我,中國的城市,也已經到了嚴重過剩的程度,甚至比汽車有過之無不及。」 【接下來用視頻和數據論證「城市過剩」,直到連接片段B】


片段B 【1小時12分處開始】

「城市給了我們個人的自由,也給了這個國家三十年來的繁榮,未來還會有三四億人要進城,這個必然到來,不可避免。他們會給這個國家帶來不可思議的文明和財富。」


片段C 【承接片段B】

」但是,假如用投資拉動工業拉動城市發展的模式不改變的話,結果會是什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做的測算是,十五年之後,我們的耗煤量會達到六十億噸,我們的用車量會達到四億輛,這意味著什麼,清華的YYY院士告訴我說,這意味著我們在用光所有的資源之前,我們就用光所有的環境容量。這意味著在中國,霧霾還只是剛剛開始,堵車還只是剛剛開始。」


首先,片段A和B傳達的信息是相矛盾的。


A的信息是「中國的城市已經嚴重過程」,B的信息是「未來還有三四億人要進城」。那麼,城市化到底過剩沒過剩?繼續把鋼鐵汽車石化列為支柱產業到底有沒有錯?如果城鎮化提高百分之一就可以消耗十二五規劃,那麼三四億人已經占人口的20%以上,這要怎麼解釋?


也許柴靜拿到的信息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她用這些信息和數據前應該經過自己的思考,至少應該做到表意清楚不自相矛盾。按本片這一版台詞,很難理解她從1小時8分開始到底要說什麼。

然後,在片段C里,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做的測算」開始都是推測,推測「用投資拉動工業拉動城市發展的模式」(以下簡稱「模式」)不改變的話就會導致的惡劣結果,也就是說這個「模式」是錯的。但這個"模式" 哪裡有錯?城市發展不是工業發展拉動的嗎?工業發展不是投資拉動的嗎?這個「模式」是很正常很通行的模式啊,到底什麼地方罪大惡極?


而且這個自帶一串定語的「模式」到底跟煤、車用量有什麼關係?關係其實並不在於「模式」,而是在於工業和城市發展本身;工業和城市發展導致煤車用量增加、環境容量的消耗,即使這個發展不是按照「投資拉動工業拉動」的「模式」。按照這個邏輯,要避免環境容量耗盡,就應該停止工業化和城市化。但這又跟片段B相矛盾了。到底未來那三四億人要不要進城?還是說,柴靜知道一種不用投資拉動工業拉動,就能實現三四億人進城的城市化模式?


聯繫片段C之後視頻中論述的內容,我猜測她在這裡的論點其實是「石油鋼鐵汽車已經過剩了」和「城鎮化已經過剩了」,因為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產業轉型和升級等內容做鋪墊。但這個論述過程有邏輯嗎?這個論點站得住嗎?就算觀點是正確的(此處為假設。是否正確要看數據,但視頻中並無論證),她的論述在邏輯上也遠遠不足以證明。


7. 關於本片在某些問題上論述淺薄、邏輯混亂的缺陷,再舉一例。


柴靜對話國家發改委主任謝振華的片段 【視頻1小時16分起】

解:中國2030年的目標,我給它定一個峰值,就是一個倒逼機制,要走綠色低碳方向這條道。
柴:大家會想說,如果我為了環保,會不會就真的犧牲掉了發展。
解:這是你應該還的帳,你過去做錯了現在就應該還。現在現實的問題還有就業,還有提高收入,那怎麼辦,轉型么。
柴:如果在這個轉型當中可能意味這有一部分人會失去工作——
解:中國的節能環保產業現在可能是一年的產值37000多億,吸納就業人口3900多萬,這也是一個產業啊。
柴:但是很多人還覺得,中國政府還會不會繼續用投資來拉動來完成經濟增長——
解:要提高經濟增長值,它的路徑、途徑就是綠色低碳循環方案。


這寥寥幾句話是全片難得的關於環保與經濟之間trade off的討論,也是全片唯一直接觸及這一問題的片段。可惜的是,這段對話的實際作用,與其說是討論問題,還不如說是迴避問題、遮掩問題。


首先,「如果發展受影響那就是你過去做錯了現在該還賬」,這句太有欺騙性。我們說錯,是要相對於「對」而言的。環境和工業發展沒有哪個國家過去「對」過。與其說中國以前「錯」了,不如說是當時科技水平下不可避免的代價。


如果沒有逆天科技突破和政府投入治理,污染就是必須發生的,中國正是做對了大多數該做的事情才有今天的發展,只不過現在到了該改變的拐點。但是「你做錯了該還賬」的字眼,就將「犧牲發展」變得活該和理所當然,從而削弱觀眾「怎麼可以犧牲發展」的質疑。「原罪+贖罪」這個手法看起來玄學,在宗教倒里很常見,在本片也一如既往的起到了煙霧彈的作用。


然後,針對「轉型可能導致失業」,回答是「環保也是一個產業」。看起來好像失去一個產業又得到一個產業,失業這個嚴重的經濟風險又平淡無波的過去了。但是,「產值37000億、3900萬就業」的人,跟可能會因環保而被失業的人,是同一批人嗎?崗位數量是否能夠對應?人員素質能否對應?如果對應不上怎麼辦?多少人、什麼人會因此失業?


解官員的回復完全沒有解答問題,柴靜怎麼就能如此淡定的放過呢?相對於前面講霧霾危害時的數據轟炸、現場勘察,到了論述治霾要付出代價時就一筆帶過、甚至傳遞有誤導性的信息,我個人認為本片這麼做是不合適的。


至於最後一句「中國政府還會不會繼續用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解官員對答「綠色低碳循環」,好像又是有問有答毫無異議。我卻只能說這是驢唇不對馬嘴。我國經濟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加內需,如果沒有投資,替換上來的至少也是出口或內需,這跟「綠色低碳循環」根本不是同一件事。就好比問「白菜不能吃了換蘿蔔行不行」,回答「我明天上班必須騎自行車」。


這段對話,本應是替民眾探討治霾的代價和成本問題,結果就在這種「何不食肉糜」的氣氛中輕鬆友好的結束了。彷彿我們只要忍一下、犧牲一下、轉變一下思路就萬事大吉。這怎麼可能。環保是公共問題,解決方法或者依靠逆天黑科技,比如太陽能利用率突然100%了光伏生產也不污染了,或者就得靠不同利益團體的博弈。要麼全民買單,要麼國家買單,要麼被轉嫁的倒霉鬼買單,要麼大家攤一攤。借用柴靜的話來說,這些也是」可以算出來的也不是什麼特別難的事「,她明明有一整年的時間整理數據請教專家。可是到了這裡我就什麼也看不到了,在這個明明就是本質的點上。


柴靜對這段對話負有責任。國家官員有權利說車軲轆話迴避問題,她也有權利指出其中的漏洞進行追問,最不濟,她有權利把這段不能說明任何事情的採訪刪掉。她把這段採訪以正面的形式放在片子里,傳遞了「環保與經濟矛盾的可以這樣輕易解決」的信息,後果就是觀眾忽視「環保的代價」的存在。


還有一點是,她提到經濟發展就反覆冠以「投資拉動」的修飾語。比如說她提問「但是很多人還覺得,中國政府還會不會繼續用投資來拉動來完成經濟增長」。從語境和語氣看,她認為「中國用投資來拉動來完成經濟增長」是一件負面的事情,跟她在前一個片段「投資拉動工業拉動城市發展」的用法如出一轍。問題是,投資是經濟主體投入資本獲得增值的行為,投資拉動經濟本身天經地義。為什麼中國用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工業發展和城市化在她看來成了一件壞事?恐怕,在使用「投資拉動」等說法的時候,她並不真正明白自己在說什麼。她在本片中鼓吹的產業升級、新能源替代等等解決方案,說到底也是要靠「投資拉動工業發展」來實現的,她拉還是不拉?


至於後面列舉的發達國家環境改善的例子,是為了給她「產業升級就能解決問題」的觀點背書。可是,發達國家能夠毫不留情的淘汰掉高污染產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把這些產業轉移到了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或者像英國突然發現了油氣資源,而不是通過視頻中一句簡單的「產業升級」。「產業升級」聽起來像是把原來污染的產業升級成了能夠正常生產但是低污染的產業,簡直逆天黑科技。然而,發達國家的路徑,也包括了產業轉移,同時通過金融、互聯網等低污染高端產業佔據上游,繼續實現財富增值。如果我們沒有「逆天黑科技」,又想模仿發達國家的話,我們就得考慮把中國的高污染產業轉移到東南亞或非洲或者別的什麼地方,自己往產業鏈上游爬。幾千萬、一兩億人口的國家可以這麼干,中國這個十幾億人口的國家能不能這麼干卻是個未知數,可能還不如寄希望於逆天黑科技。片中頻頻出現用發達國家如何如何來論證觀點,問題是,她是否論證過,這些發達國家的經驗能否與中國的現實問題對應上?論據站不住,論證站不住,論點真的可以這麼斬釘截鐵嗎?


片子再往下是新環保法,環保組織的權利,自然之友,這個也太多人噴過,我也不多說了。


最後是一些個人能做什麼的建議。這一部分,比如隨手拍什麼的,這個怎麼說怎麼對,聽著不錯,不說了。


就到這裡。算是給自己整理一個思路。再次強調我知道桌子上有兩個蘋果是好的,我知道霧霾很壞治霾很對;科普知識給公眾很好,我也舉雙手認同。只是,看見蟲子就試著挑出來,這也不是罪過,對吧。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以中國的人口密度來看,汽車密度已經趕超美帝了。
人家美帝還有家庭同時有好幾輛,出門只開一輛的。
我國呢?
你是讓大家不要開車買車嗎?那麼那麼多汽車行業的人失業了誰來養?
一環套一環,無窮盡也。

別做什麼了,中國是一個和全世界所有國家截然不同的神器土地。
我們能做的就是霧霾導致大面積死亡,有錢有是有權的逃的逃,續命的續命,
然後屌絲等死。

自然淘汰成環境和資源可以負和的人口數量。
霧霾就消失了。


股票市場徹底失敗,完全不具備產業升級換代的功能,普通人可以起義,逼迫證監會關閉股票市場,重新建設


一個女記者,擅長的不是科學,而是修飾。儘管我個人十分尊重且欣賞柴靜的工作,但不妨礙我討厭一些人因為這個片子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不喜歡它的人。

被刷屏一整天還有人私信我說可以看看這個視頻,因為我是臨汾人。對於視頻本身,她列出來一堆讓人瞠目結舌的數據,權威人士和污染源負責人的採訪內容,科學小片等等,這些東西豐富了長達1小時40分鐘的陳述,而且看起來是有重點、有層次的(不確定有一部分人認為邏輯不清楚)。什麼是,為什麼,怎麼辦。
我承認這個片子值得大家反思,非常具有教育意義。但是除了數據,哪一個不是正確的廢話?污染了那麼久,誰都明白煤炭是最大污染源。我想不至於一個片子就讓你幡然醒悟覺得以前做的都是錯的。這種環保態度,你確定不是被片子的藝術手法洗腦?我就問你看感動中國的時候有沒有心裡特別感動啊。
大到單位,截圖自微博:

小到個人,不供電供暖你受得了?別跟我說水力發電,山西沒那麼多水,別跟我說天然氣供暖,我家就是啊,4000多供暖費家裡溫度12不能再高,別人家都熱的只穿秋衣好嗎才多少錢啊。能源替換是需要時間精力和巨額投資的,「這是欠的債,你們自己該還」。那可以不讓普通老百姓還太多嗎?
跪舔這個片子的環保er一方面用著這些資源,排放著廢氣毒氣,享受好的生活,一方面對我這種質疑此片的人嗤之以鼻覺得沒人性不道德。那麼,試想利用這些能源的單位倒閉了,多少人失業,讓我們想想有哪些企業沒污染再來回答這個問題。而且每個人都是污染源,你的衣食住行都在污染空氣,中國人這麼多,污染幾乎是必然的。
經濟發展本身就一定會有污染,它是會不斷出現新東西的過程,新的東西不會那麼完美(也會有污染),舊的東西也沒那麼容易替代,這需要一個過程。一些只有一份靠污染行業賺錢的工作的家庭,政府不予補助,還活不活了?所以#環保不是道德問題,是經濟問題#

看完這個視頻的改變會有什麼呢?支持片子的有幾個會真正落實到生活的每一處去環保,還不是該開車開車,該供暖供電的一樣不改?有反應的可能是各種停車費xxx費變多了,暖氣費電費變貴了。你能想到的一切環保方式,都是會增加你衣食住行成本的。或者污染源隨著經濟發展舊能源被替代,污染源突然轉移到我們意想不到的的地方去了。


不喜歡這個片子,並不是不支持環保。環保本身是非常正面的積極的事,我想事後的一些tips應該我們很早就做的,畢竟至少從初中課本里就知道經濟發展不能犧牲環境。發這些也只是認為污染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希望該片引起的是正面的變化,而且我就是不喜歡它。


推薦閱讀:

穹頂之下播出後對煙草行業的衝擊或者影響?
製造硨磲工藝品是需要破壞珊瑚採集活硨磲才行嗎?
為了消滅霧霾 作為普通人可以做些什麼?
為什麼兩會結束後霧霾就捲土重來了?

TAG:環境保護 | 中國經濟 | 產業經濟學 | 環境經濟學 | 穹頂之下(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