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節要有不同的讀書方法嗎?

有人說春讀孔子,夏讀莊子,秋讀老子,冬讀孟子,這感覺是對求學的學生(活到老,學到老)而言吧。那麼其他專業或者從業人員也如此嗎?


瀉藥。
個人經驗,要讀與周圍環境有相同氣質的書。比如春天要讀艾略特,夏天要讀毛姆、老舍、海明威,秋天讀張愛玲、王安憶、紅樓夢,冬天讀卡爾維諾、帕慕克、卡夫卡,在中國讀國學,在國外讀漢學,在城市讀村上春樹,在農村讀夏目漱石,在城鄉接合部的寒冷冬夜讀雷蒙德卡佛,在地鐵上讀妙筆生花的小雜文不容易坐過站,在床頭燈下讀普魯斯特催眠,在廁所里讀梁實秋、錢鍾書以促進腸胃蠕動。
如果書與環境不匹配,要嘛讀不進,要嘛精神分裂。
----
更新:聽說冬天還該讀梅爾維爾


文學的話夏天讀《了不起的蓋茨比》,一定要配著《Young and Beautiful》來看;冬天看《雪國》和《伊豆的舞女》那自然是好的;
物理的話夏天讀《高溫輻射物理與量子輻射理論》,冬天讀《低溫與超導》;
化學的話夏天讀《高溫熔體的界面化學》,冬天讀《低溫地球化學》;
哲學的話夏天讀馬克思,冬天讀尼采;
計算機的話夏天讀《彙編語言》,冬天讀《Common Lisp》;
生物的話夏天讀《熱帶生物學報》,冬天讀《高寒生態學》;
……
想想還真是辛苦赤道的兄弟了,讀個書哪來這麼多講究,可能有點關係不過很小,不是特別矯情的話該咋看咋看。只要經歷過,身不在城內,也能感受城內風光。


上大學之後看的第一本書是傅佩榮的《不同季節的讀書方法》。裡面介紹得很詳細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寫傳統日記的時候都要記下當天天氣?
為什麼古人提倡「少沐浴」?
養成哪些上網習慣可以避免泄露重要的個人隱私?
人為什麼會有賴床的習性?
你有哪些秘笈、心得?

TAG:閱讀 | 習慣 | 書籍 | 氣候 | 讀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