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有了空間望遠鏡,為什麼我們還在繼續建設地球上的望遠鏡?
比起地面,感覺不會受到大氣干擾的空間望遠鏡在觀測中優勢更多,實際情況是這樣嗎?
-----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宇宙那麼大,更多討論歡迎關注。
我在剛讀大學本科的時候,也曾經想過,是不是把全人類的力量集中起來,建造最牛逼的望遠鏡,就可以了?後來,以為資深的前輩說了一句話,我受益匪淺,他說:
任何一台望遠鏡,無論口徑大小、視場多少、怎樣的結構,都有它特定的用途。任何一台望遠鏡,善加利用,都是最好的望遠鏡。
這句話猶如醍醐灌頂,讓我如痴如醉。
1. 地面愛好者手中的小望遠鏡
通常是雙筒、小折射、小牛頓是反射望遠鏡,口徑在幾公分到幾十公分之間。這類望遠鏡特別適合目視觀測。我們看看月亮的環形山,看看木星和土星環,看看火星或是金星相位,都是非常好的選擇。要是拿天文台的米級望遠鏡看土星環,或是用空間望遠鏡看月亮,那是不可想像的。所以這類小望遠鏡,是教學、科學傳播、學習過程不可缺少的。
2. 地面中小型望遠鏡
比如國內天文台的很多幾十公分的、一米、兩米這個口徑的望遠鏡
通常用於科研觀測,基本上小口徑的用來做測光,大一點用來拍光譜。測光望遠鏡很多都是針對光變的研究,對準一個天區不停地拍攝,看這批星的亮度起伏。從裡面可以找到變星、雙星等東西。而這樣的工作,是非常消耗時間的。空間望遠鏡如此寶貴,不可能拿來做這件事。
拍光譜的望遠鏡放在地面上是早有傳統的。因為要把星光分解為光譜,需要一種後端設備叫光譜儀。如果需要比較高解析度的光譜,高精度的和高色散的光譜儀,往往非常沉重。比如國家天文台2米望遠鏡的高解析度光譜儀,位於望遠鏡的樓下,要單獨放一層。LAMOST作為4米望遠鏡,光譜儀更是巨大,16台光譜儀放在單獨一層樓里。這些光譜儀重量大,且需要儘可能高的穩定,用空間望遠鏡不太現實,火箭載重成本太高。
3. 地面大型望遠鏡
比如夏威夷的10米Keck望遠鏡,或者Subaru的8米望遠鏡這個級別的,當然還要算上正在建設中的TMT30米望遠鏡等一系列下一代大望遠鏡。這些傢伙口徑巨大,在裝配自適應光學和主動光學技術之後,成像質量不亞於空間望遠鏡,並且有著巨大的通光面積和比空間望遠鏡低得多的成本,以及比空間望遠鏡長得多的壽命。
山頂上的望遠鏡,出了問題,分分鐘進行更換和修補。Keck的六角形鏡片定期拿下來清洗。空間就不好辦了,修補是極難的。即使不出任何問題,在空間環境里,壽命也是不行的。單舉一個例子來說:在高強度的輻射環境下,計算機是會產生奇怪的錯誤信號的。
4. 空間望遠鏡集中吐槽
任何事都是有代價的。空間望遠鏡的好處是沒有seeing(大氣抖動)和夜天光干擾(地面的人造光源),沒有大氣吸收和屏蔽(可以觀測可見光和射電以外的其它波段)。所以我們必須承認,對於伽馬射線、X射線、紫外、遠紅外等波段,空間望遠鏡是具有壟斷地位的,地面啥也看不見。
但對於可見光來說,空間望遠鏡雖然有優勢,可是代價也是昂貴的。
對於射電波段來說,發射空間望遠鏡就是純粹沒有必要了,所以只有地面射電觀測。空間和地面設備各有所長,所以都需要。不同的科學目標,需要不同類型的觀測。
舉例來說,要研究一顆變星的光變曲線,並不需要太大的望遠鏡,重要的是長時間監測。這種工作1米的地面望遠鏡就可以做,用空間望遠鏡就顯得太浪費了。
空間的優點,是沒有大氣,
沒有大氣,可以在大視場內得到高解析度的圖像。光學理論上,解析度決定於望遠鏡的口徑大小。但是當口徑超過一定尺度,理論解析度就小於大氣抖動帶來的影響。因此,地面上的望遠鏡如果不對大氣抖動進行改正,就受限於大氣抖動造成的像元彌散效應。在地面上最好的台址,解析度極限是0.5角秒,而哈勃望遠鏡的解析度可以小於0.1角秒。
沒有大氣,很多被大氣阻擋的電磁波,就可以看到了。地球上只能在光學,近紅外,亞毫米,射電波段進行觀測。X-ray, gamma-ray, 紅外,紫外的觀測,幾乎只能在空間進行。
那麼地面的好處是什麼呢?最主要是可以把望遠鏡建的很大。這就提高瞭望遠鏡收集光線的能力。更大的望遠鏡口徑,可以觀測到更暗弱的天體。而且同樣的口徑,地面的望遠鏡更便宜,更容易修理。更容易升級從而保持更長的使用壽命。感覺是「何不食肉糜」的現代天文版……
分不同的波段來討論這個問題。
1、射電波段(米波、厘米波、毫米波)
這個波段的主力是地面望遠鏡。這個波段最酷炫的裝置有經常在各種科幻電影中出現的VLA(甚長基線干涉陣列,Very-long baseline array)。好多天線兩兩之間的連線稱為一條基線,基線的長度決定這對天線對平面波入射方向的分辨能力。另外,天線面越大,靈敏度就越高。所以總的來說就是基線越長越好,天線越大越好。而且因為有閉合相位技術,所以其實也不大受大氣層的影響。所以近期看來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地球上放一堆天線,月球上也放一堆,最好在多發射一些類似Spektr-R這樣的幾十萬公里軌道高度的天線在空間中。
2、微波(亞毫米、微米)
由於大氣層中水氣對微波的吸收,最好的觀測地點是西藏、南極、太空。由於要求感測器異常靈敏,本身的溫度要非常低,所以最好的地點就是太空。例如,現在人造的運行溫度最低的儀器就是普朗克衛星,一台微波波段的空間天文望遠鏡。
3、紅外(微米)
類似微波波段,由於對熱源敏感,所以最好的場所是空間。
4、可見光(幾百個納米)
異常豐富。一方面我們希望望遠鏡看得遠,也就是需要它口徑大,能看到更為暗弱的天體,紅移更高的天體;另一方面我們希望它眼神犀利,也就是不希望大氣層影響入射波前。所以目前地面上的望遠鏡可以主流做到8米、10米口徑,現在正在朝30米口徑努力;空間上最大的也就是2.4米的哈勃了,現在正在弄JWST,弄好了也不過就是6.5米而已。空間上不是不能弄很大,但是成本太高了,科研是理想主義的,但科研經費是很現實主義的。
5、紫外(幾十個納米)、軟X射線(納米以下)、硬X射線(按電子伏計算更為方便的波段)、伽馬射線(能量高到要用徑跡重建來探測了,已經沒辦法聚焦了)
大氣層很好,替我們阻擋了這些能量比較高然而又不太高的射線,所以地面上想看這個波段非常困難,我們要想研究這個波段,只能靠放衛星了。所以目前高能天體物理學實驗基本上和空間天文實驗是重疊的。早年也有靠高空氣球或者火箭上掛個照相機來觀測的。
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應該是空間望遠鏡的口徑會受到火箭的限制,而地基望遠鏡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比如下面的世界主流望遠鏡口徑對比圖:
(我只是來上圖的,誰想拿去用儘管拿好了)
1、美國佬造了空間望遠鏡,但他們不給我們用,我們只好自己造個地面望遠鏡。
2、終於有一天,我們國家造了空間望遠鏡,但只給中科院用。但不是全國的天文行業從業者都在中科院吧,只好各自造地面望遠鏡。
3、終於有一天,國家把空間望遠鏡連上網,只要交費就可以用。但不是人人負擔得起昂貴的空間維護費,只好還是用自己的地面望遠鏡。
4、終於有一天,國家說空間望遠鏡免費用,你自己登陸網站就可以。但我發現那望遠鏡看的星空不是我需要看的地方。我還是用自己的吧...(嗯,我只是想看看對面宿舍的妹子)。
往下看補充.....你抬頭看到的北斗七星,在大熊座,離你大概50光年,1光年大概是9.46萬億千米,萬,億,千,米。你都能看這麼遠,這麼高科技的望遠鏡看的更遠是不是不那麼奇怪了。其實如果一顆大猩猩足夠大足夠亮,再遠你就能看得到。補充1:唯一的回復問是不…
顯示全部
我知道百度貼吧有個吧叫天文吧,裡面都是討論自己最近又用小望遠鏡看到了什麼天體,宇宙的絢爛,言語間滿是快樂驚喜。如果全世界就只剩下了一個大望遠鏡,那麼置普通人觀測宇宙的樂趣於何處了,如果真到了這麼一天,那才是最可怕的。
我來答非所問一個。
題主提到:
比起地面,感覺不會受到大氣干擾的空間望遠鏡在觀測中優勢更多,實際情況是這樣嗎?
這句話貌似有些問題。
天文中很重要的一句話,我們在最早第一門天文專業課的時候就被教導:
天文不談波段都是耍流氓。
那麼題主問到的是什麼波段呢?
例如X-ray/或者Gamma暴,地面是不具備這些窗口的,又怎麼能觀測呢,對不對。
那麼我在這裡所說的窗口分別是什麼呢?
你可以去谷歌上搜一下有關於「天文台」的圖,那麼地面觀測站代表的形象應該只有兩個:
鍋——無線電接收機——射電波段
鏡子——(就是鏡子啦)——可見光波段
這兩個波段就是所對應的窗口了,他們就像是窗戶一樣,允許特定頻段的電磁波透過大氣層
來到地面附近,被我們的「望遠鏡」接收到。
不知道題主問的是哪一個,而每一種望遠鏡對應的問題和優勢也都完全不同。
-----------------不知道該不該留坑誒
剛看了一個關於如何讓PPT扁平化的問題,所以在這裡回答的時候要運用一下扁平化。你看我的字體夠扁平嗎?背景色夠不夠白?
文字要簡約。
一、成本。
二、口徑。
三、壽命。
四、時間。
五、目的。
THANKS觀測時間:軌道上的使用時間較短,地面的天黑了到天亮了時間段更長
使用資格:軌道上的有些國家不能使用,只能眼巴巴的看著
保養費用:在天上飛的保養費用什麼的還是更貴的
有個很重要的因素持續觀測時間。
太空望遠鏡為了方便數據反饋,必須位於近地軌道,近地軌道的周期是9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大部分天區,空間望遠鏡只能持續觀測約45分鐘。而地面上的望遠鏡可以整夜觀測。
在數據採集方面,空間望遠鏡的數據返回地球時更容易受到干擾、損耗。如果是儲存再取回的方式,成本太高。
空間望遠鏡的維護檢修,都難度大且成本高。
暫時想到這麼多A:咱們的空間望遠鏡怎麼有點模糊啊?
B:好像有個螺絲鬆了。
A:哦,那我跟老大說下叫他發個飛船上去緊一緊。
既然有了原子彈為什麼還要發展槍?!!!!
我來簡單分析一下啊:
1.太空望遠鏡數量太少,與天文研究需求相比是僧多粥少;
2.受太空發射能力限制,太空望遠鏡口徑不如地面望遠鏡大;
3.自適應光學技術的出現, 能夠補償由大氣湍流或其他因素造成的成像過程中波前畸變,地面望遠鏡的成像質量已經接近太空望遠鏡的水平。
吐槽的。
既然有最好的,為什麼還要次好的。只有有了第一,難道其他存在都沒有價值。
大家都用最好的,公平就是怎麼簡單。可是你不是最好的人還有必要存在嗎!
無論什麼物品,包括人;都要結合a效用,考慮b實際使用和c成本,設計最優的。a.b.c三者此消彼長的關係。
現實點吧
成本問題!不考慮成本,我也想去月球看木星環。
啊哈,TPO聽力有篇lecture解釋了,我回去翻翻
根據我所了解到的,別說空間望遠鏡,就是地面上的射電望遠鏡,每天的工作幾乎都是排滿了的,想用都得預約。所以即使有空間望遠鏡,地面上也要建好多,根本不夠用
推薦閱讀:
※為什麼這麼多年了,從來沒有一個官方聲明發現地外生命或者有第三類接觸,也沒有比較專業的對此研究的組織?
※如何解讀新聞「發現疑似超級外星文明『戴森球』跡象」?
※各位天文星空愛好者,大家都使用哪些app/瀏覽哪些網頁以及使用哪些器材呢?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為什麼星星的光芒看上去是四芒星的形狀?
※史隆長城這種宇宙中存在的巨大非結構,是怎麼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