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臺灣島不存在,西北太平洋的颱風進入我國會以怎麼樣的姿態登陸?黑潮進入東海黃海的分支會不會流量加大?
RT!幾乎臺灣島都會爲我們阻擋超強颱風的進犯,當不存在臺灣島會發生怎麼樣的改變?請從地理的角度闡述。謝謝!
不談政治。
刷到這個還挺有趣的能大開腦洞的題目,居然沒人答啊…
福建人表示特別感激中央山(大)脈(刀)!真心的感謝你們,剛過去的莫蘭蒂我清楚威力多大,在台灣幾乎是家常便飯型的颱風。
台灣島是客觀存在的,所以以上只能用假設法分析,條件是只有一個熱帶氣旋生成的情況下,周邊沒有其他颱風。
假如沒有台灣島,颱風會更大程度上依賴于洋流因素的作用。福建極大可能會是現在颱風地理意義上的台灣,真·抗台前線。
- 路線
因為懶,從貼吧盜個圖過來,一般而言自然情況下,大概是這類路線,基本上只受地轉偏向力和洋流影響。↓
- 颱風生成
圖源是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有記錄的年份的所有颱風生成的地方大部分都集中在北緯5°~10°之間,根據地球自轉偏向力和洋流影響,颱風會偏北而行。
因此一般情況下,假如沒有台灣島,也不是極端氣候效果特別明顯的年份,菲律賓北部能幫忙當一把颱風的小刀。但是,由於缺少了台灣島的屏障,旁邊日本的沖繩和周邊幾個非台灣地區控制的小島是沒法對颱風又實質性影響的,直接沖向閩粵沿海地區可能性加大了不少。
1980-2015年所有颱風,台灣在這很大時候都是累覺不愛,再沒有的話,中間那些紅點(強颱風,超強颱風)就要往西邊走了。
- 地理和地形(主要以台灣和福建為主,如果沒有台灣,廣東地區的颱風可能就是南海海域生成登陸幾率大。)
台灣地理是東部山地,西部平原,屬於太平洋島鏈狀的核心。
中央山脈呈帶狀分布,海拔較高,長得也很像一把刀,所以颱風到這裡必須被剛,不剛不是西北太平洋過來的。
目前在經過或者登陸台灣島的颱風,更多是取決於中央山脈的作用:
1)颱風的收割機,有效破壞核心風雨圈。閩東南地區大部分都是當二手接盤俠。
2)偏差的作俑者:北抬能達到閩東北-江浙一帶登陸。南下往廣東和海南過去。南下更大影響因素是福建的地形導致的。
再看看福建的地形:
福建地形某種程度上和台灣成分相似,不過還是有明顯不同。
高山多而散,低山丘陵呈現帶狀。福建戴雲山脈橫亘於福建地形的中心地帶,作為抗台第一把手;武夷山脈作為福建省第一大山脈坐擁二線,大部分颱風到這裡都會喪失掉很大的威力,武夷山不僅滅颱風,還能擋掉北方來的寒潮和霧霾,這也是福建空氣一直都在中國大陸地區空氣里名列前茅的原因。
東南部沿海地形破碎,多島嶼和沖積平原,圖上綠色的地方,尤其是廈漳泉莆地區,會成為一個和花蓮一樣良(倒)好(霉)的(催)登陸地點,同時由於境內水流短小呈放射狀分布,沒有了台灣,地形不僅僅會受到進一步破壞,還會有更大規模的泥石流和山洪發生。
- 洋流
黑潮=日本暖流,有高溫、高鹽、水色高、透明度大的特點。
因為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的交匯,形成了北海道漁場,台灣的存在是增強了兩個環流相交的力度,實際作用並不大,我截取一個實時的洋流圖便可知一二。
再近一點
很明顯赤道地區附近有個帶狀多中心區域,是赤道洋流,北邊是逆時針的赤道逆流,到達菲律賓周邊時候,受到地轉偏向力和地形共同影響,轉了一個大灣,把暖流送到台灣,所以台灣冬天一般不會太冷,台灣的地形作用把暖流進一步送到了日本。
如果沒有台灣島,洋流主力會沖著中國大陸地區方向去,部分深入到東亞大陸,帶來更大範圍的暖濕氣流。日本的北海道漁場恐怕要西移,舟山漁場-渤海灣漁場沿線的漁業資源枯竭會得到有效改善,西北太平洋沿線的各個漁場的資源要洗牌了,這裡屬於生物遷徙範疇了。
福建、廣東、浙江南部氣溫和降水會比現在的水平高,再加上冷空氣的南下,經常有鋒面氣旋出現概論加大,帶來強對流天氣概率加大。更多生活在熱帶的魚類來到這裡,颱風到這裡會有再增強的情況發生。
假如另一個平行世界裡沒有台灣,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成為颶風席捲大陸可能性增大,而且以「長驅直入」為主的姿勢登陸,福建沿海、浙江南部、廣東潮汕地區將成為登陸重災區,當然了,北抬可能性也是有的,要考慮其他因素,比如附近有南海的颱風。往南走可能性很小。
日本暖流,也就是黑潮,方向會相比於現在的環流方向偏西,暖流作用對大陸加強,遇到颱風,登陸地雪上加霜。暖流流量加大,寒流則要依靠來自蒙古-西伯利亞高壓,精確點是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海參崴附近)的冷高壓南下的冷空氣補充,而不是千島寒流。
————————————因素的分隔線————————————————
評論有知友在問,除了洋流、自轉偏向力、地形三個主要因素還有什麼。
其實影響因素里,自轉偏向力是形成各種洋流、風帶的基礎。地形的基礎則是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的漂流碰撞。
我再補充幾個因素,更接近颱風本身的生成因素:
- 海溫(熱帶洋面溫度)
圖源: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
這個是莫蘭蒂登陸前後海水溫度的圖片,莫蘭蒂之所以這麼強烈,和海水溫度高是分不開的。海水溫度高,上升氣流輸送的水分也多,補充能量大,破壞力也更驚人。台灣的存在是削弱對大陸的影響,台灣也幸好有中央山脈阻擋,如果沒有中央山脈的話,那……呃……詳情參考一下莫蘭蒂過去時被颱風眼完全遮蓋的Itbayat小島。
(聲明:中菲在南海爭議島嶼)
(圖源見水印!(順便安利一下這個負責又高質量的微博!)
啊,小島一片狼藉,雷達毀了。
當然了,廈門的雷達也被摧毀了。那麼,如果沒有台灣島,莫蘭蒂經過時廈門的雷達被摧毀這事兒也成為了家常便飯了……
- 副熱帶高壓的位置
上個太平洋區域的副高圖,熱乎的,以現在為例。
請看右邊中間部分,藍色一坨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副熱帶高壓中心,今年的副高異常的堅挺,可憐福州一直在內澇……
再仔細看看,鮎魚(台灣旁邊那個藍色小低壓的地方是它的中心)的後面又生成了一個,就是我們即將到來的18號颱風的嬰兒版,很快它可能也要來了。值得注意的是,已經到達中國大陸的颱風邊緣和南下的冷高壓已經形成了鋒面氣旋(中國大陸版圖裡的藍色和綠色交互部分開始),目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部分已經在下雨了,這裡是鋒面氣旋的交叉過度區域。
剛說呢,就看到浙江餘姚龍捲風了……
圖二,綠色地方是副高,副高下面是我們的18號颱風胚胎。
副熱帶高壓的存在強弱和位置幾乎是決定了該地區颱風的路徑,在副高勢力強大的年份,西進概率加大。2016年的副高是略微北移的,中心已經過了北緯30°N了,高壓區域對著的大陸地區是浙江-福建地區,高壓會把大量的水汽和能量通過颱風的方式輸送進來。
這也是今年為什麼那麼多颱風來到中華區的原因~
- 附近季風強度/高緯度西風帶
西南季風圖如下↓
這段時間,左下角有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的補充流入,莫蘭蒂之所以破壞威力巨大,還有本次鮎魚對閩北地區的影響,西南季風的助攻也是要肯定一下的。西南季風實力弱,西進可能性加大。季風如果也杠杠的話,颱風路徑會往西北走。
高緯度西風帶的話,因為東亞地區地形複雜,氣旋多,情況複雜,還是不上圖了。
一般而言,影響較小,颱風肆虐的時候是夏季風正盛,西風帶收極地漩渦影響,比較弱。
但是也是有特例的,能給颱風轉生,真正意義上的續個命。比如2012年來到哈爾濱的布拉萬颱風,能跑這麼遠,在俄羅斯境內成為溫帶氣旋,西風帶的往東推動作用功不可沒。
- 附近有沒有隔壁老台的助攻
當然了,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颱風,隔壁老台和隔壁老王一樣一定要有奉獻精神。要麼呈現追隨狀(在西北太平洋最常見),要麼就是雙颱風(西北太平洋較少)制衡和補充。雙颱風很多時候是大颱風的助攻。
還是以2012年布拉萬為例子,這兩個颱風都挺奇葩的,實際上也是相互作用形成的。其實旁邊還有一個更神經病的颱風天秤(看天秤路徑真是卧槽了,為了清楚我把颱風標明了),雙颱風相互之間也有推動和制衡的作用,不過看路徑可能相互剛♂ 過以後就天秤被布拉萬吸收了能量了,也是它能繼續北上的原因。
所以,一個如果遇到了雙颱風,效果翻倍,如果沒有台灣的阻擋,天秤應該不會走得這麼扭曲,而是直接被西南季風送入廣東或者是福建了。
請看16年9月中旬莫蘭蒂颱風對廈門的影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