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傾向於用秒差距而不用光年來描述距離究竟是為什麼?

天文


在地球公轉過程中,如果我們看向某一較近的天體,會發現它在一年中在天空中相對於背景可認為是無窮遠處的天體,畫了一個圈(一般是橢圓)。這種現象叫視差。

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定義為天文單位(AU),在一周公轉中,地球跨過的最遠的距離實際上是2 AU,不過,視差的定義還是以1 AU為基線,也就是如果我們說某一個天體的「視差」,指的是地球跨過1 AU尺度時[注1],看到該天體在天上相對於背景天體的位置變化——這個變化量是用在天球上的角度值(下圖中的p,p是視差parallax的首字母)來衡量的,常用的單位是角秒(arcsec)。如圖(圖片來自AstroJargon of the
Week: Parsec——我覺得這一篇博文講parsec講的就挺不錯的):

當我們看到某一天體的視差為1
arcsec時,我們就定義此時該天體距離我們1秒差距(pc)。

天文中常用到一個近似,即直角三角形的一個銳角特別小的時候,這個銳角的兩個邊,一個斜邊和一個直角邊,就認為是相等了,也就是認為這個有一個特別尖的銳角的直角三角形等同於一個扇形了,這個尖銳角對的直角邊就等於這個扇形的弧長。

所以在上圖中就有,1 AU / 1 pc = 1
arcsec。

當我們再看到另一個天體的視差是θ
arcsec時,我們記其距離為x pc,則有:
1 AU / x pc= θ arcsec

這倆式子一除,就有,x =
1 / θ,也就是說,觀測到的以角秒為單位的視差值和這個天體以秒差距為單位的距離值有直接的倒數關係。

對於離我們較近的天體,通過測量視差來測定距離是最直接的,從而很基礎、很重要的測距方法(「三角視差法」),對更遠處天體的測距方法也都基於三角視差法的結果來做定標。所以能和視差這個重要的觀測量掛鉤的距離單位就受到天文學家的偏愛。

而「光年」(ly)這個單位因為「光速很大且恆定」這個事情深入人心、「光走一年的距離」這個解釋簡明易懂,成為當仁不讓的科普專用天文距離單位。在公眾科普過程中,往往需要先快速的心算一下,把平時以pc為單位的距離或尺度值換算成光年再說出來(1pc=3.26ly)。

[注1]:並不是每跨過1 AU時,天體的視位置變化都是「視差」,這個基線需要與太陽-天體連線垂直才可以。所以實際上視差值是一年之內(即以2AU為基線)看到的某天體的視位置變化的橢圓的半長軸。


1. 先來說說為什麼是pc而不是ly.
為什麼需要秒差距這個單位? 其實主要是歷史原因. 視差法測量距離是很久以前人們就掌握的一種簡單的幾何測量方法. 而這種方法被廣泛的應用於天文測距。
那三角視差法和秒差距又有何干?
三角視差法需要找到一個基線,而長期以來,我們人類能夠找到的最長的基線(基線越長測距越精準)就是下圖的線段AB,差不多就是兩個天文單位。所以pc這個基準單位來自於天文單位,而天文單位是我們使用三角視差法進行天文測距的常用基線。因此,pc就被更廣泛的使用。

三角視差法是一種利用不同視點對同一物體的視差來測定距離的方法。對同一個物體,分別在兩個點上進行觀測,兩條視線與兩個點之間的連線可以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根據這個三角形頂角的大小,就可以知道這個三角形的高,也就是物體距觀察者的距離。
2. 再來說說三角視差法
上文中答主劉博洋以及答主Overly Attached 在三角視差法原理及具體測量手法是怎樣的? - 天文學對三角視差法作了很好的科普。
我就附一張來自wiki的圖。以示AU和pc的關係。

由上圖可得:SD=ES/tan1",pc=AU/tan1"


其實我個人認為是兩個原因。
1:秒差距作為最早能被精確測量的天文上超大距離單位,有先入為主的優勢。
2:秒差距比光年大。
我個人認為,第一個原因更重要。


你想三角時差法發展來的秒差距從古伊斯蘭時期沿用至今,大部分文獻描述都是pc單位的。
而光年是在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上在光速不變的假設上建立起來的長度單位。
從歷史角度肯定pc佔優,但是由於ly不涉及單位轉換和參考系轉換,在理解層面上更容易被人接受,所以普及程度要高得多。
日後大規模使用光年單位……倒也不是沒有可能=_=


這個不是傾向問題,取決於天體與我們的距離。比如在生活當中我們常用千米來衡量距離,在太陽系內則用天文單位,在銀河系內常用光年,如果形容某個星系或星團的距離則習慣用秒差距,這些單位都是越來越大的。


推薦閱讀:

如果把兩個超大質量的黑洞以接近光速相碰撞會產生什麼結果?
我们所认知的宇宙有没有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黑洞?
為什麼其他星球布滿撞擊坑,地球上卻很難看到?
兩顆恆星相撞會發生什麼?
為什麼這個宇宙還沒有黑矮星?

TAG:天文學 | 天體物理學 | 恆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