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為什麼把氣象台叫做天文台?
11-27
香港天文台(簡稱天文台;英語:Hong Kong Observatory,縮寫:HK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及世界氣象組織成員,專門負責香港的氣象觀測(雖然稱為「天文台」,但是其職能更接近為一個氣象台),亦兼任地震、授時、天文及輻射監測等事務,向香港市民發出相關的警告。
大陸、台灣的氣象部門都叫做氣象局和氣象台,為什麼香港叫做天文台呢?這種命名的歷史緣由是什麼?在香港如果是專門觀測天文現象的機構又叫什麼?
香港天文台之所以叫作天文台而不稱為氣象台,是因為它最早期的工作只有授時 (time-service)、氣象觀測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和地磁監察 (geomagnetic monitoring),天氣預報要到 1892 年 (開台後 9 年) 才開始。
轉自http://forum.hkas.org.hk/thread-5207-1-1.html
我認為只是一個翻譯的問題而已。
雖然上面兩位及其鏈接里的都說明了香港天文台並非做天氣預報。但早期還是有一項功能就是氣象觀測(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從英文可以看出meteorological 可以看出它最開始的功能就是做氣象研究的(中國中央氣象台叫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of China),而且香港天文台的介紹里第一段就是「在香港設立一個氣象觀測台的構想,最初是由英國皇家學會於1879年提出」,且其在設立第二年就「設立熱帶氣旋警告系統」。
所以,從歷史上看,由英國人成立的HongKong Observatory一開始其實就是具有氣象台功能的一個綜合了氣象預報、授時、天文觀測的政府機構,只是它設立之初不把所預報的信息告知全港市民而已。
而其中的observa-有觀測、觀察的意思,那個時候中國還沒建立相對應的現代氣象研究機構,所以,這個詞怎麼翻譯,就靠香港民眾自己想了。
既然觀測老天爺的臉色,看天象,中國有句老話「上識天文下知地理」,它既然是抬頭看天的,Observatory當然可以翻譯為天文台。那時候的中國的近代科技發展超級落後,華人即使懂英語,也不一定能區分看雲和看星星的區別,所以把Observatory翻譯為天文台而不是氣象台很正常。
再說人家也看星星,研究天文。
不知題主為何會提出這個問題,天氣預報本來就是天文台發布的,國內原來也是這樣。
氣象局是行政單位,氣象局利用氣象台和天文台和其他工具進行天氣預測與研究工作。
氣象台的功能是天文台的功能的子集,因國內土地面積較大,資金不可能全面建設天文台,所以只建設了一些針對地球天體大氣研究的小型天文台,因功能不能與全天體天文台相比,所以叫地球天體大氣台,簡稱氣象台。
-以下是修改前的答案-
文:物相雜。天文和天有關的複雜現象,氣象屬於天上,用天文台命名也沒什麼錯誤
現在正掛著八號風球,風大雨大真不是睡覺的好天氣。一般人可能關注天文台,就是看看他們發佈的天氣預報,尤其八號風球或者黑雨這種極端天氣,天文台的受關注度會飆升。然後你去到天文台官網香 港 天 文 台,其實真的有不少氣候、天文、太空等相關資料以及組織活動。其中一欄《關於我們》裡面有關於天文台發展的詳細記載 香港天文台的歷史,然後我就不一一複製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G2000的西裝?
※香港和澳門同屬島嶼有著同樣的殖民歷史,回歸的時間也基本相同,但為什麼回歸後發生的問題卻天差地別呢?
※香港房價從 97 年到 03 年跌了 70%,對經濟造成了哪些影響?有哪些經驗可資內地當下借鑒?
※為什麼香港人可以在內地隨便待,內地人(旅遊簽)只能在香港待 7 天?
※香港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畫廊/美術館/中古書店/CD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