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麼用農曆搞農業的?
比如去年農曆是九月十五是September 30,但是到了2015年農曆九月十五就變成了October 22。中間差了20多天。但是氣候是跟著陽曆走的,2012年的陽曆9月30日就應該和2015年的陽曆9月30日一樣。
請問古代人是怎麼用農曆播種的,難道每年播種日期還要換?
添加點大家、特別是內陸人可能不太在意的答案:潮汐的計算。
我們知道農曆是陰陽曆,對應陽曆的24節氣對農業耕作的作用廣為人知,陰曆似乎對農業作用不大。
漁業捕撈、養殖也可算是大農業的一種吧,這跟海洋潮汐的關係比較大,而計算潮水洋流就需要陰曆了,我們潮汕有句俗諺:「初三流,十八水」。
其實即使是現在,陰曆計算潮汐對生活在海邊喜歡海水浴的人仍有現實作用。
農曆是一種混合曆法,太陽曆和月亮歷都考慮了。其中節氣是根據太陽曆確定的,所以農業生產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以下內容改寫自澤布羅夫斯基《圓的歷史》一書第三章《星空中的時鐘》:
天體運動提供了日、月、年這三個天然的時間單位。地球自轉一圈大約24小時,我們稱為一天;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圈大約29天,我們稱之為一個月,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大約365天,我們稱為一年。
唯一的問題就是365不能被29整除,差不多等於12.5,而不是12。但為了方便起見,我們把一年分成12個月。怎麼分?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很自然的,有兩種方法。
- 一種是嚴格的按照月球公轉周期,把月球公轉一圈定為1個月,也就是每個月有29天,一年有12乘以29等於348天
- 一種是嚴格的按照地球公轉周期,把地球公轉一圈定為1年,也就是一年有365天,然後均分成12個月,每個月大約30天
先說第一種。現代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月球的公轉周期這麼的重要。在古代,沒有路燈,也沒有電筒,如果必須要在夜間趕路或者趕工,那麼要盡量選擇滿月的夜晚。在某些地方,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所以,能夠通過日期推斷月球的公轉狀態,進而判斷晚上會不會有月光,這是非常重要的。
穆斯林曆法就是嚴格的月曆。每年12個月,每個月在新月時開始,上弦半月是第7天或第8天,滿月是第15天。通過抬頭看月亮,有經驗的穆斯林甚至能分辨第22天還是第23天。穆斯林歷的一年為354天或355天,比太陽年要短好多。所以,穆斯林歷的月份與季節的關係也不固定,每個月份都可能出現在夏季或者冬季。從公元622年開始執行,迄今為止,穆斯林歷一直嚴格的追隨著月亮的運動,誤差從未超過一天。
再說第二種。為什麼我們的日期要跟太陽年掛鉤呢?地球的公轉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最大的影響就是四季變化。對於農業社會,就是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文明都選擇了太陽年。太陽年的月份和季節、溫度、氣候是直接對應的,比如每年的3月份氣候回暖、9月份漸漸轉涼,綜合這些因素,可以很方便的用於農業生產。我們今天用的所謂的公曆,就是這種太陽年的曆法。
兩種曆法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用純月亮年,月份跟季節毫無關係,無法指導農業生產;用純太陽年,農業生產很方便,但是無法知道月相如何,不能確定晚上方便不方便出門。
世界上還有兩個特別牛逼的文明,採用了兼容了這兩種曆法優點的混合曆法。一個是猶太歷,另一個就是我們的農曆。
我們的農曆,每個月29天或30天,接近月相周期,每月十五滿月。有些年12個月,天數為353、354或355,接近於穆斯林歷的月亮年。還有些年是閏年,13個月,天數為383、384或385。現在的猶太歷和農曆,採用的都是19年7閏,12年大約354天,7年大約384天,這19年平均下來,每年平均天數剛好為365。非常接近實際的太陽年,月份與季節的偏離也不大。
農曆的24節氣,主要用於農業生產,所以實際上是按照太陽年的規律變化的。24節氣在農曆的位置是浮動的,好比今年在七月初五,明年可能到了閏六月二十七。但因為它們是按照太陽年的規律制定的,所以在採用太陽年的公曆中位置基本是固定的,誤差在一兩天左右。
古代編製曆法,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一般都是要由最高權力機構頒發。因為曆法的準確程度,直接影響農業的產量,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和穩定。編製曆法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量就是節氣的確定。曆法頒布之後,大家按照曆法上的節氣耕作。一部合理的曆法,節氣與太陽年的關係保持的非常好,所以可以很好的用於農業生產。
比如這個例子:康熙曆獄 因為曆法問題,五位欽天監的官員被處斬。雖然這其中摻雜了政治鬥爭的因素,但是曆法的嚴肅性由此可見一斑。
那古代曆法都由誰主持制定呢?一般都是當時最牛逼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著名的古代中國曆法制定者包括制定了《大明曆》的祖沖之、制定了《授時歷》的郭守敬、制定了《時憲歷》的湯若望等等。
他們發明了24節氣,which是跟著陽曆走的。
農業主要跟太陽照射(溫度、光照)有關,也就是說跟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密切相關,所以節氣跟陽曆(太陽曆)的對應關係比較固定,但農曆屬於陰陽混合曆,各個月份反映出的季節變化相對固定,即可以根據月份來確認季節,每個月的日數又能反映月亮的盈虧變化,這就是農曆牛逼的地方。
古代農業的播種、生長、收貨,節氣是個大的指導,具體農作物的播種、生長、收貨季節也逐漸總結出了很多經驗,幾月份種什麼,幾月收貨,接下來再種什麼,幾月播種等等都有相對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只是各地根據氣候不同選擇的農作物不同而已。
關於陰曆和陽曆的原理以及農曆如何調和陰陽曆衝突請看下文。
-------綜述--------
自古世界上紀年方式分兩類,陽曆與陰曆;
任何曆法中,為方便計數,年和月的長度均為日長的整數倍,分別稱為"歷年"和"歷月",並非嚴格天文意義上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且所有曆法中,均採用置閏(設置閏月或閏年)的方式來消除整數歷年、歷月與天文時間的誤差;
現代公曆所用的"日",每天長度相等,稱為「平太陽日」,即假定地球公轉軌道為一正圓形、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相垂直時,地球相對太陽自轉一周所經歷的時間;
而一個完整的四季變化所需要的時間周期稱為回歸年,其長度等於365.2422平太陽日;
月亮一個完整圓缺變化的周期稱為朔望月,長度等於29.5306平太陽日;
陽曆(太陽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所定出來的曆法,故每一陽曆年都要盡量接近於回歸年。陽曆中採用與回歸年最相近的整日數來計算年的長度,即1年=365日;
但每一陽曆年比回歸年少了0.2422天,故需要設置閏年(1年=366天)來消除誤差。陽曆置閏的方法很簡單:非世紀年的公元年數能被4整除的為閏年,世紀年(如1900年,2000年)的公元年數能被400整除的為閏年,其餘的年份為平年。這樣平均下來每一陽曆年只與回歸年相差26秒;
陰曆(太陰曆),是根據月亮圓缺變化周期所定出的曆法,故每一陰曆月都要盡量接近朔望月。
純粹陰曆的紀年也有平年和閏年之分。平年354日(包括六個大月和六個小月),閏年355日(在十二月末增加一天,包含七個大月和五個小月)。但這種曆法並不照顧到歷年平均長度,尤其是回歸年的長度,久而久之,誤差甚大。
------陰陽曆的衝突-------
陰曆的根本特點在於歷月平均長度等於朔望月,必然與月相相對應,比如陰曆十五大致就是滿月(也稱望月,即月亮全亮),初一大致就是新月(也稱朔月,及月亮全黑),而陽曆的月就不能反映這一點。但陽曆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能較好地反映一年四季的變化,而陰曆的歷年則不能反映出季節的變化;
-----主角登場了,中國農曆-----
中國農曆兼顧了太陽與月亮的運行規律,在年的時間計算上,盡量接近於回歸年,能完整準確地反映四季變化,在月的時間計算上,盡量接近朔望月,能準確地反映月相的盈虧,通過設置閏年(閏年有13個月)來彌合陰曆年(以朔望月為基礎)與陽曆年(以回歸年為基礎)在天數上的差別。如此,中國的曆法既能指導農業生產、天時變化(太陽曆的專長)又能反映月亮對人體內部的影響(陰曆的專長);
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發現,如果在19個陰曆年中插入7個閏月,那麼總長度便和19個陽曆年長度幾乎相等。這就是"十九年閏七月"的由來,在古歷中稱為"閏章"。(19個回歸年=6939.60日,而235(12×19+7)個朔望月=6939.69日,兩者僅差2小時9分36秒)(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每19陽曆年,與陰曆年的誤差將達到7個月);
節氣在現代反映了地球在軌道(黃道)上的運行(古代曾簡單地把一年劃分為24等分,每一等分對應一個節氣),規定太陽黃經等於零時稱為春分,以後黃經每隔15°設一節氣,共有24個節氣,所以節氣在陽曆中的日期比較固定;
節氣分為中氣和節氣,相間安排,一年共12個中氣和12個節氣,一般情況每月各有一個中氣和一個節氣。每一中氣都配定屬於某月,不能混亂(節氣在陰曆中的日期並不確定,同一節氣在各個陰曆年中出現的時間甚至可相差一個月)。所以節氣取決於地球的公轉,屬於太陽曆的範疇;
而農曆的月份採用陰曆的方式反映月亮的圓缺,每月的日數相對固定;
所以農曆既有日數的變化(每月29-30日),也有月份數的變化(平年12個月,閏年13個月),這樣一來,天文學上的日、月就都兼顧到了;
然而,地球軌道(黃道)並非正圓,而是橢圓,所以每運行15度的時間也有不同。冬至時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動速度較快,因而太陽在黃道上移動15度的時間不到15天,夏至前後的情況正好相反,太陽在黃道上移動較慢,一個節氣達16天之多。但必須保證在春分和秋分兩個節氣晝夜平分。所以在夏季,農曆三四五六七月閏月的情況很多,冬季閏月就較少;
長期積累下來,就會有些月份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月內只有一個節氣),那麼這個月便為閏月,比如公曆1979年閏六月後還有一個六月,一年有13個月;
閏年13個月,彌補了陽曆與陰曆之間每年日數不同所產生的誤差;
多講一句,雖然現代基本不用陰曆,但實際上月亮對人的影響遠遠大於太陽對人的影響。簡單地講,陽曆主要指導農業生產,陰曆主要用來參考天體對人體精神、肉體方面的影響。古代世界大量採用的陰曆,肯定是有其道理的。
原文是我寫的一篇博客,地址:答萁哥問--較詳細版_Cross79_新浪博客我小時候在陝南某山區農村長大,就自己知道的說一下。主要參考二十四節氣和經驗。二十四節氣,現在買老黃曆小冊子就可以知道,很方便。以前是鄉村教師或者有文化的人,他們會自己算出來二十四節氣,每一年的閏月的演算法則要麻煩一點。所以他們的副業和紅白喜事風水牽扯上關係就不足為奇了。社會經驗包括個人經驗累計,口耳相傳,農諺等。農諺是一種長期社實踐的產物,準確性很高。二十四節氣也有快速計算的口訣。
至於天氣,這就很簡單了,生活經驗和各種農諺。比如,朝霞不出門。還有各種大自然的變化,飛蟲走獸,花草樹木。陰晴圓缺,四季幻化都有不同的表現,只要你肯用心觀察。舉個簡單例子,有些土房子,地基不做防水處理。只有第二天下雨,前一天傍晚開始,牆面地面就開始有潮氣,顏色變深。連續幾天雨,忽然晴空萬里,但是牆面地面還是濕漉漉的,說明這晴天是短暫的,還要繼續下去。
但是,二十四節氣很符合北方氣候。南方氣候不是那麼適合,不知道
農曆是一種陰陽Hybrid曆法,不是純粹的陰曆(月亮歷)。
農曆的日月不能直接指導農業生產,需要實質是太陽曆支持的二十四節氣來支持;不過我三十多歲才明白這一點....慚愧
還有一個東東叫做24節氣,是對應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
中國古代的24節氣推算準確度極高,這就保證了農時的基本準確度。
再者,中國農民口口相傳的農諺,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微調節的作用。
在引進陽曆之前,每年相同節氣的日期應該是不一樣的;這個應該做日曆的人會把每年的節氣寫到日曆上去;農民播種那些應該要看著日曆才知道是什麼時候。
普通人計算起24節氣來應該是比較複雜的,不太可能知道每年的各節氣在幾月幾日。
因為24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每年都是不一樣的。
但我也覺得很奇怪,難道每個農民自己家裡都要有個日曆?或者每個村子會發一本日曆?
那時的印刷水平,信息傳播能力有這麼強嗎?
同樣的疑問是,農曆里哪一年是閏年,要閏哪個月也是比較複雜的;普通人是怎麼知道的呢?
不知有沒有研究過相關歷史的,還希望有人能幫我解答這些疑問。農曆還是很準確的,二十四節日尤其是精華,強烈建議恢復農曆,還我傳統文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