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時區、隴蜀時區、新藏時區、崑崙時區究竟用到哪一年?
維基百科 中國時區 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兩三年內,全國各地所用的時間比較混亂。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
地球物理所1952年編撰出版的《天地年冊》,截止到1952年年底,全國至少在理論上仍然實行五時區的舊制,甚至連時區名稱都照舊。在該書「時政」一章
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藏時區、隴蜀時區、中原時區被分別列入世界標準時區的東六、東七和東八時區,就表明了這一點。在這期間,出現了北京時間。大部分人都認為,實踐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就只有」北京時間「了。
但是tzdata數據,其中描述上面4個時區,一直用到1980年5月1日(參考 Daylight saving time dates for China Xinjiang r端mqi between 2010 and 2019 在下面的列表中選擇 1980 - 1989)
看一下tzdata的數據:
zdump -v /usr/share/zoneinfo/Asia/Chongqing
摘錄一段:
/usr/share/zoneinfo/Asia/Chongqing Sat Dec 31 16:53:39 1927 UTC = Sat Dec 31 23:59:59 1927 LMT isdst=0 gmtoff=25580
這塊是從地方平時切換到隴蜀時區
/usr/share/zoneinfo/Asia/Chongqing Sat Dec 31 16:53:40 1927 UTC = Sat Dec 31 23:53:40 1927 LONT isdst=0 gmtoff=25200
/usr/share/zoneinfo/Asia/Chongqing Wed Apr 30 16:59:59 1980 UTC = Wed Apr 30 23:59:59 1980 LONT isdst=0 gmtoff=25200這塊是從隴蜀時區切換到中國標準時間,注意是1980年5月1日
/usr/share/zoneinfo/Asia/Chongqing Wed Apr 30 17:00:00 1980 UTC = Thu May 1 01:00:00 1980 CST isdst=0 gmtoff=28800以下哪種情況是對的呢:
1.因為實踐上已經用CST了,於是就隨便找了個時間作為切換日
2.因為實踐上已經用CST了,1980年出台了規定(什麼規定?)決定從1980年5月1日起,理論上也進行切換
3.那天重慶、烏魯木齊等地真的切換了時間,大家調了表
貌似現在很多書籍給人一個印象,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建國,就一盤棋地推進全國統一的北京時間。但在建國初期,實際上沒有統一全國標準時的中央政令,北京時間的廣泛採用至少在一部分人眼中還只是一個過渡,將來還是要劃分出不同時區的——像在1955年,《科學通報》上還在討論如何劃分中國的標準時區。
在不同的出版物中,也可以印證這段「混亂時期」的存在。
王祥珩著《地球的運動》(新知識出版社1955年):
在這本1955年的書中,還在說「當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每天向全國報告時刻的時候,請你注意校對你的時鐘吧。」 可能五時區在地方上還偶有使用,是過去習慣的遺留。
1959年,商務印書館又出版了該書的新版,在這版中做了如下改動:
刪去了「「當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每天向全國報告時刻的時候,請你注意校對你的時鐘吧」這一段,並說「上述5個標準時區的劃分,只是一種假定的情況,還沒
有這樣執行。」 這種做法和表述,一方面說明在實際中使用北京時間已經約定俗成,另一方面也說明作者認為還是應該劃分出不同時區的,只是時候未到。
年代更晚一些的,如胡繼勤編著《時間和曆法》(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中的兩頁:
這裡用了三時區。仍然說「解放以後新的標準時區尚未公布」,北京時間在東部的使用只是「暫時」的。直到八十年代,一些地方仍然會談及五時區。下圖出自王奉安編著《青少年氣象科技活動》(氣象出版社1985年):
這裡並不是談時區劃分的歷史(因為用的是「北京時區」而非民國時的叫法「中原時區」),但此時全國都已經採用了東八區時間作為標準時,這種五時區制似乎只是作為教學工具而僅在理論上存在了。
謝邀(來得太晚...
本問題屬科學史類,只能通過查詢總結文獻試著幫忙回答。
《中國科技史料》Vol.24 No.1(2003) 郭慶生《建國初期的北京時間》一文中顯示:
北京地區位於世界標準市區的東八時區,即我國舊制的「中原標準時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中原標準時」稱謂已不合時宜,況且舊政府敗退台灣後還繼續用此呼號播音報時,新中國廣播報時需要一個色彩鮮明、通俗上口的新名稱。
結論1:這顯示了「北京時間」出現的緣由——它是個大眾化的民用時稱謂,因1949年9月27日「改北平為北京」後,廣播播音的zhengzhi需要而產生,它的初期含義是含糊的,並不是科學上的平時,甚至不是標準時。中國《天文年曆》直到1954年年曆才第一次使用「北京標準時」的術語。
可能是遵照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的指令,解放後的各地方廣播電台很快將自己的節目時間改為中央台使用的北京時間,以表示和中央一致。原屬隴蜀時區的地方政府陸續聲明採用北京時間。1949年11月2日,西安政府表示「為與全國各主要地區時間一致,自本月三日起,停止使用隴蜀時間,改用北京時間」。
1950年初,在建國後的短短几個月後,全國各地除新疆、西藏外全都採用北京時間為統一的時間標準。到1986年2月以後,只有新疆實行烏魯木齊時間。
原文獻注釋中進一步對烏魯木齊地區使用的時間進行追溯: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1969年7月1日起,在全疆統一實行北京時間;1975年5月1日又改為「除軍事有關部門、鐵路、民航、郵電等業務使用時間外,黨政軍機關、廠礦企事業、學校等單位均使用烏魯木齊時間。」因執行不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後又決定「從1986年2月1日起在全疆使用烏魯木齊時間,凡必須使用北京時間的單位,在行文和打電話等事項時,要說明是北京時間。」
結論2:解放後,西安、新疆等地變更標準時間均屬於地方政府行為,有的地區如新疆更改過時間標準若干次,執行也較為混亂,這些都並未向中央政府報備,中央也沒有對此進行干預。使用北京時間為全國各地的標準,這是因各地交流加快、且經過長期實踐而證明出的最佳方案。
最近又想起這個問題,自答一個。
從這裡面看到:[tz-announce] 2014f release of tz code and data available
China"s five zones have been simplified to two, since the post-1970
differences in the other three seem to have been imaginary. The
zones Asia/Harbin, Asia/Chongqing, and Asia/Kashgar have been
removed; backwards-compatibility links still work, albeit with
different behaviors for time stamps before May 1980. Asia/Urumqi"s
1980 transition to UTC+8 has been removed, so that it is now at
UTC+6 and not UTC+8. (Thanks to Luther Ma and to Alois Treindl;
Treindl sent helpful translations of two papers by Guo Qingsheng.)
這個疑問的來源就是tzinfo裡面有一個1980年5月1號的時區切換,現在這個切換已經被刪掉了。
烏魯木齊學校通知的時候,會播報兩個時間,一個是北京時間,一個是新疆時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