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攝夜晚的星空,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要拍攝好看的星空照片,有哪些主要注意?

-----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宇宙那麼大,更多討論歡迎關注。


2016.5.9正值水星凌日,有些思考更新一下,原答案依然附在後面。

死亡谷暗夜公園銀河拱橋。
D750+適馬art 35,f/1.8, iso2000, 13s, 21張拼接

Credit: 王卓驍

·拍攝

一到北半球夏天,位於北半球的大家都來拍銀河,為啥,因為漂亮。實際上更重要的原因沒有「漂」,而是「亮」。相對於背景星空有一大片對比鮮明的「雲」、「塵埃」。但是即使所謂的亮,單純數碼單反相機長曝光以 30s, f/2.8, iso3200 為例,星空實際還遠遠未能「曝光」充足。這裡我將「曝光」加了引號,因為感光度iso實際上僅僅是信號放大,和真實的曝光量毫無關係,反而會使原本的隨機雜訊以,與接受信號相同放大比率而放大。但是先進的CMOS晶元和機內預處理演算法讓越來越新的數碼單反在高iso(比如&>1600)放大的隨機雜訊可以一定程度的「抹去」,從而讓你感覺上提高了信噪比。但是又來了,從物理的角度來說,隨機雜訊在放大之後是熵增的,再好的演算法也不會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Mr.信噪比,在高感光度區間,隨感光度提高而下降是沒說的了。所以我並不推薦iso3200,6400,12800,雖然損失的信息可以暴力提取,分離處理,然而這樣的方法會一味的迷失在自high的後期中,不知所往。


另外,非破解單反的預處理過程,也徹底斷掉了單獨扣除暗電流的思路,所以也並不可取純iso200流這樣的另一個極端。我這張銀河拱橋以 適馬art35 拍攝,f/1.8, 13s, 曝光量只是略大於 f/2.8, 30s,因為當時沒有星野赤道儀所以也只好避免脫線而曝光13s。這就引向另一個拍攝方面的話題:跟蹤。星野赤道儀半速跟蹤,可以讓廣角、超廣角帶地景的拍攝,曝光時間x2,星空地景還不至拖線。當然只有星空的話,全速跟蹤的曝光3mins, f/2.8星空的信息也不會過曝(在正常的iso1600附近),反而當環境不佳時,受燈光影像,背景天光是會過曝的!


從曝光量角度再來看看Mr. 信噪比。一般來說在溫度不變,電流穩定時得到照片的隨機雜訊的強度,是固定的,那3mins曝光得到的信息必然比30s得到的星空信息量要多大約6倍,信息多了6倍,雜訊不變,Mr. 信噪比就會提升6倍。所以足夠的曝光量,是追求優質星空信息最重要的!但是星野攝影有時候離城市過近,背景天光在某些波段已經相對亮於大多數星空信息,這時足夠的曝光量也沒有意義啦,只能減少曝光。但是有些特定波段,燈光是不會超過星空信息的(喂!別對著霓虹燈拍攝星空!),比如紅色氫alpha,這也給了「光害濾鏡」可用之處,擋掉黃色為主的燈光波段,留下紅色藍色這些星空信息較強的波段,結果自然會「偏色」,這個矛盾以後再談。

Stéphane Guisard, 52張拼接

王卓驍,4張拼接


首圖銀河拱橋採用的35mm好多張拼接,這是關於拍攝角度的另一個話題:拼接。同樣的field of view,長焦距拼接再縮圖,比相同解析度廣角拍攝的照片要好。什麼好?星點細膩程度好,也就是細節。簡單來說因為長焦看到的星空本身視角解析度提高了,星點拍攝出來就「小」了,所以拼接起來再縮圖,細節亦是足夠細膩的。再來數學角度分析一下,一個廣角鏡頭比如20mm焦距,在全畫幅相機上一個像素的視角就是60角秒,而40mm焦距的鏡頭,一個像素就是30角秒,明顯提升一倍解析度。這裡對於200mm焦距以下的鏡頭不必擔心衍射極限趕上像素解析度,可以這麼估算一下,通光口徑大約5cm,衍射極限角解析度是5角秒,都是小於像素解析度的。(更不必擔心大氣視寧度極限,那個通常都是<5角秒的)。所以有時間的話,可以通過拼接來提高星空質量。上面兩張圖可以簡單展示一下高解析度拼接再縮圖的細膩程度,第一張明顯強於第二張,星點少了很多,實際上就是星點變小了,星雲更立體了。強烈推薦找來第一張的原圖仔細觀察一下。另一個拼接的話題,是大家常常拍攝銀河拱橋,全景拼接,這個角度其實沒什麼說的,不論什麼投影方式,你用ps還是PTGui,無所謂,都是一種對曲面投影的展示而已。

Lee 2號柔焦鏡,改機D610+適馬art35 星野赤道儀半速跟蹤25s,f/1.8

Credit: 王卓驍


另外還有柔焦的使用,首圖由於低空薄雲,火星變的明亮巨大,其實還有十幾顆亮星都多少受到薄雲影響,而產生天然柔焦效果。星野攝影,柔焦鏡的使用是強烈推薦的,可以讓亮星更亮而且彌散還能顯得稍大,很暗的星可以擋掉,使畫面整體趨近目視效果,比如上圖獵戶座7顆亮星、南河三還有城牆孔里的天狼星,都有柔焦加成。當然沒有柔焦有趕巧的薄雲也是好的!關於星芒,由於反射式望遠鏡鏡筒前有十字架使得那些深空照片中,亮星有明顯的十字星芒,注意只對星點有,星雲是沒有的,而且星芒長度是和星點亮度正相關的,現在有一些插件,可以手動添加星芒,注意服從原有的星點亮度。另外就是多邊形光圈葉的衍射星芒,還有使用自帶狹縫陣列的前置星芒濾鏡。


·顏色調整

有時候人們刻意的追求「美」,然而不同的人審美的是不一樣的,審美是可以跟風的。於是乎有些人說要「真實」,然而真實顏色也僅僅是不同波長的強度大小,肉眼沒有長曝光功能的天然缺陷,讓我們根本不能體會星空的顏色,所以反駁的人會說無所謂。但是如果你的眼睛直徑10cm,就像拿個大雙筒替代眼睛,這種曝光效率,看星空就有顏色了,相機的長曝光和我們腦補放大眼球直徑,得到的光信息量是一個意義,還是存在一個所謂的「真實」的。不論你關於顏色有什麼看法,我不介意,這裡只是我想說的:如何自然。白平衡和色調調整至中性灰,有時偏藍一點尤其在太陽高於地平線-18度,這樣日光已經散射到頭頂的天空時更顯著些。在ps camera raw或者Light Room,自然飽和度和飽和度,拉一拉會讓星空「五彩斑斕」,但是某些星雲根本沒有這麼強的發射線,深空攝影也看不出來,拉一拉飽和度就出來了,這樣確實不自然。同時對比度滑塊也會明顯改善顏色,莫拉太狠。有時還需要單獨調整幾個顏色的色相、飽和度、明度,對於星空,綠色滑動會改變低空氣輝,黃色橙色會改變光污染還有銀河,還有一些黃色亮星的顏色,紫色和洋紅會改變其中紅色星雲,尤其銀河裡有不少這樣的亮星雲。輕微移動會讓畫面更「硬」,更自然,但拉的太多,比如之前說的飽和度,那些星雲雖鮮艷但已然矯枉過正。此外,新版的ps有去霧霾滑塊,相當於一個「強力對比度」,可以輕微移動是星空更「通透」。Google那款Nik Collection插件Color Efex顏色處理可以五花八門,對於自然的顏色,並無大用。


·後期處理

星空攝影記錄的是頭頂的夜空,現在這個時代的機器,沒有顯著光電轉換效率的提升和零雜訊的CMOS,單張的曝光量通常都是不足的,暴力處理可以增加星空信息的「直觀感受」,但是得到的改變是表層的,徒增雜訊,細細看 Mr. 信噪比 慘不忍睹,總使星空攝影和白天攝影相比,畫質差很多。所以如何後期處理照片成了一個關鍵的話題。然而轉頭再仔細想想,現在的機器比二十年前已經好了太多,跟著時代技術一起走會慢慢進步的,雖然周期有點長,但這就是時代。思考太多後期炫技反而有點浪費時間嘛,有更多時間應該看得更高一些,去找更好的位置、角度和真正做這件事的意義,也許僅僅是為了好玩,擁抱一下大自然,看到了在城市裡看不到的美景,也許你已經悄悄在人類探索太空的征途上貢獻了一己之力。說的可能有些主觀了,接下來具體看看後期處理。


剛才一直說曝光量不足,所以 「曝光」 (Exposure) 通常要增加一些的,有時背景天空過亮到是需要降一些。「對比度」 (Contrast) 可以讓亮部更亮暗部減暗,對於銀河這種面光源可以被提亮,背景天空變暗這也卻是我們想要達到的,但是同時會提亮地面燈光。「陰影」 (Shadow) 拉的很多,可以把地面提亮,但是沒有燈光月光補光時,稍暗弱的地面其實稍自然一些。「白色」 (White) 滑塊可以顯著提高銀河的亮度,和「曝光」滑塊一樣,但是同時把背景星空和隨機雜訊也提亮了,拉的太多讓畫面很噪。「清晰度」 (Clarity) 滑塊,正向拉動首先會把雜訊拉起來,降一些清晰度,貢獻給對比度滑塊多拉一點,比清晰度多拉一點,雜訊控制要稍好。拉低「黑色」 (Black) 滑塊,可以稍許提高星空信息的對比度,也就是背景天空會暗下來,但是後果是地景也暗了,需要在矛盾中折衷。


對於雜訊,有不少降噪插件可以「降噪」,比如Nik Collection中的Dfine,Noise Ninja,還有Camera Raw。但是對整體外觀並無顯著改善,而且由於 Mr. 信噪比 只降不增,非雜訊的亮場信息,實際也被破壞了一些。輕微的降噪可以在微觀上改善。於是引向另一個話題,星空地景分開曝光,隨後合成。這是一個巨大的話題,使用星野赤道儀儘可能的獲取長時間的星空信息,平均值或者中位數疊加,來減弱隨機雜訊,單獨拍攝地景,合成。每一步都要注意很多,曾經也有過不少的爭論。

f/2.8,20mm,星空60s跟蹤曝光,地景30s並稍有提亮

Credit: 王卓驍

=====================================
2015.6.25 原始答案:

只要你有單反和配套的鏡頭或者更高端的拍攝機器,拿個三腳架,快門線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回歸正題,星空攝影在這一兩年突飛猛進,越來越多的人深入星野攝影的行列,並且出現越來越多的星空美圖。深空攝影也有越來越多人置辦器材紮根郊區。
我首先把星空攝影作一個簡單的介紹,然後講講具體如何拍攝,去哪拍攝,拍什麼,做什麼準備。

一. 首先星空拍攝可以大體分為兩類,和新起的一類:

·星野攝影
·深空攝影
·深空技法的星野

星野攝影是以星空+地景為元素的攝影,通常都是廣角偶爾有中長焦。比如北半球夏季銀河為星空主題的照片,比如流星雨、星軌、簡單亮星為星空主題等等。往往都需要很棒的地景作為照片的加分項,很看重「攝影」技巧,比如構圖,顏色等等。而且,只要有三腳架、單反或者更高端的拍攝機器、快門線,你就可以拍攝很美的星野攝影作品。星野攝影在國際上有著名 The World at Night (TWAN) in Photos and Videos 每年也舉辦星野攝影比賽這裡是真正的大師雲集,在國內去年果殼的Steed老師(Sina Visitor System)發起了以中國人拍攝的星野攝影網站 夜空中國/星空攝影/天文攝影/星軌/星夜/銀河/流星/風光/夜景 夜空中國,網路了中國星野攝影大師的各路優秀作品,可以模仿學習。星野攝影,也正是大部分心中的星空攝影,而且起點並不高,有時間了出門多拍拍,就一定有提升。

用一個發現美,還原美,再現美的態度可以拍攝很多美麗的星野攝影作品。這個主題更加推進了大家對星空的認識,每個人都擁有頭頂,為什麼卻看不到星空。關於去哪拍攝星空,在介紹完深空攝影之後我再來講吧。

深空攝影是拍攝那些星雲、星系,在肉眼直接看到的都是很小很小的目標,鏡頭通常是長焦大口徑的望遠鏡,拍攝端是單反、冷凍ccd。另外星空是每時每刻都在運動的,因為地球大約24h自轉一圈,所以星空在眼睛看來大概是以北極星為圓心,24h繞北極星勻速旋轉一圈。剛才說深空用的都是長焦距的,長時間曝光呢,拍攝的目標運動帶來的「拖線」已經非常顯著,所以我們需要赤道儀來跟蹤星空的運動。就是讓拍攝端以正確的軸(叫做極軸)正確的速度跟蹤星空,由於極軸選取的誤差和電機跟蹤的誤差我們還需要一套導星設備指導赤道儀,「你轉的快啦~」。這是一套完整的深空攝影器材(拍攝端的單反沒有放上去,忘了擺比例尺,設備高度大概1.8m吧)

深空攝影可以去AstroBin | AstroBin 或者 牧夫天文論壇(中國最早的天文論壇,致力於天文和望遠鏡的科普交流平台)分別是世界愛好者們和中國愛好者分享交流的論壇。我的深空攝影諸如這樣

然而深空攝影是個無底洞,看到剛才那麼大的器材了嗎,每次出去都太費勁了。。拍攝時一個目標單張拍攝5mins,拍它50張才說可以結束了,還有後期所需的時間應該要超過拍攝的時間,除了最核心的疊加降噪,處理平場暗場bias,還有拉曲線調色,每一項都是一門大學問。但依然還有無數深空的愛好者義無反顧的紮根郊區,真正享受拍攝深空天體,有時候你不去滿天繁星的地方待一晚真的不會明白人類的渺小。

深空技法的星野是由於大家拍攝星野的時候總要開高ISO,相應的畫質就差很多了,於是衍生出了星野攝影的高級版本(注意還是星野攝影),星空部分疊加降噪,地景部分疊加降噪,最後在滿足事實的基礎上將星空、地景疊合起來,完成作品。這樣的好處不由明說,畫質提升非常高,比如下面這個對比:

下面這張是單張,上面那張星空部分疊加了20張。可見如果我們每張都這樣做,再花費了大量時間的代價下卻可以獲得更好的星空攝影作品。

二. 如何拍攝
1. 星野攝影
(下面是從操作和拍攝綜合的角度從簡單到複雜)
--單張星空--
-支起一個三腳架,擺上相機和鏡頭,插上快門線。設備架好了。
-如果在城市裡,由於燈光影響嚴重,保證全畫面不過曝的情況下,通常拍不到很多星星,參數設置保證地面不過曝,夜空多少會有幾顆星星的,視當晚的空氣質量和雲量而定。
-如果在近郊,離市中心直線距離20km左右,適當提升曝光(不要站在路燈下好嗎)
-如果在遠郊,離市中心直線距離超過50km,恭喜你已經走到夏天北半球肉眼可以目視銀河的地方了。這時星空已經比地景亮了,iso1600最少,光圈f值別大於4(通常大多都是用小於等於2.8的),曝光時間用600法則,就是600/焦距(秒)。這些參數設置思考一下就是為了儘可能多的曝光啦!「600」是個大家口口相傳的經驗,比如24mm的廣角,曝光30s星點就明顯拖線了,但對於超廣角要適當調整一下,比如14mm,25s邊角已經拖線了視場中心還好。
-前景的構圖非常重要,比如一個長條的銀河如何擺在畫面中和地景搭配,比如可以適當對焦到前景,讓星空虛焦這樣星點會變大。

--星軌--
·單張短曝光比如30s一張,拍攝多張。(總時間/24h)*360度,就是星軌划出的弧度(在超廣角有變形)
·後期疊加使用photoshop堆棧導入後,變亮疊加。或者Startrails軟體一鍵疊加。
·有時地景必須要單獨拍攝,後期亦可將單獨拍攝的地景疊合在星軌長成的相應位置上。

--銀河拱橋--
·通常使用24mm以下的廣角,在銀河還未過頭頂時,拍攝多張全覆蓋銀河和想要的地景。
·後期使用PTGui拼接,或者photoshop拼接搭配「自適應廣角濾鏡」調整

--長焦星野--
引用Neptune小鬍子的這張照片使用星野赤道儀,用一半速度跟蹤。這樣在不長的曝光下,星空和雪山都是將拖線未拖線的。需要在足夠曝光時間下,又不能太長曝光時間。

2. 深空技法的星野
·星空用星野赤道儀跟蹤單獨拍攝,多張疊加降噪。
·地景不跟蹤拍攝,多張疊加降噪。
·保證星空和地景曝光參數相近,這樣二者疊加時才能符合客觀。
·一定不能錯誤擺放地景,星空高度和位置必須滿足在拍攝某一時刻是出現過的。

3. 深空攝影(待補充)
深空攝影近年出現了純深空天體廣域深空兩大派
--純深空--
·天文望遠鏡拍攝亮場、平場、暗場、暗平場、Bias
·後期多張疊加降噪,以及扣除暗場等等,通常使用DeepSkyStacker , PixInsight , MaxIm DL (牧夫天文論壇搜搜)
·Photoshop調整

--廣域深空--
·使用星野赤道儀架設中長焦鏡頭拍攝
·後期多張疊加降噪(也可以相應扣除暗場等等)
·使用50mm,單張iso400,f/2.8,5mins

·還可以一個角度拍完,移動一個角度拍攝相鄰的位置,將多幅疊加完的照片拼接,比如下圖,是4張135mm疊加完的拼接

·比如下圖,5張50mm疊加完的照片拼接

三. 準備什麼
器材是首先的了,還有要保證安全!其次是去郊區哪裡拍攝星空比較純凈,天氣怎麼樣?路線怎麼走?

1. 器材篇
·相機,要高感好的。新發布的全畫幅和半畫幅的單反,高感度都有很優越的表現。
·鏡頭,最好要光圈f值小於2.8的,比如同等曝光時間和其他參數,f/2.8的進光量比f/4的進光量要多一倍。
·三腳架,一定要稍微重一點的,郊區有風,腳架穩定性需要特別注意
·星野赤道儀,這是對於廣域深空和深空技法的星野所必需的,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星野赤道儀主要有兩款:

艾頓星野赤道儀

信達星野赤道儀
自重都是1.5kg左右。

·衣服!衣服也算器材!強烈建議每個出去拍星的人看好郊區溫度,和海拔提升帶來的溫度修正。夏天上山也是要厚外套啦
·紅光手電筒或者頭燈,盡量不要使用白光手電筒,紅光手電筒可以讓人眼持續適應黑暗。

2. 觀星位置
推薦一個查詢光污染的地圖(自行走到牆外...):
http://darksitefinder.com/maps/east-asia.html 紫色部分就是肉眼可以看到壯觀銀河的位置了,當然越黑越好。(長三角的小夥伴我真的真的救不了你了),如果有北京的小夥伴有一份大禮http://vdisk.weibo.com/s/aWvbqPo0w3SHB 是北京天文館詹想老師的京郊觀星攻略,就是講京郊哪裡適合觀星、怎麼走怎麼住等等。

3. 天氣問題
·簡單靠譜的天氣預報去中央氣象台就好。
·通常天文愛好者們喜歡看晴天鍾http://202.127.24.18/ 是著名天文愛好者,流星領域專家葉泉志創建天氣預報網站,數據來源於美國國家大氣海洋局/氣候環境預測局。這個地方可以看幾天內預測的雲圖。
·另外還有一個直觀的雲量預報網站Meteogram Beijing 這是北京地區的預報

===
待補充。


乾貨第一答,希望能講清楚。 ? _ ?

(一)攝影器材的準備

網上有很多星空攝影的攻略都說,星空攝影對器材的要求很高。這點我其實不是很認同,個人覺得星空攝影對器材的要求並不是很高,現在有些手機和卡片機都可以拍攝星空或星軌,比如努比亞手機、佳能和尼康部分卡片機也可以實現。當然,你如果對作品質量要求很高,則需要購買好一點器材了。關於手機和卡片機這裡就不多介紹了。


1、單反機身


一台高感較好的單反相機 ,比如佳能的EOS 6D、5d3 、5DS或5DSR,尼康的D7100、D7200、D610、D800、D810,索尼的A72A7RA7R2等都很好的選擇,當然你有一個頂級旗艦機器 D3s、D4 或者 1dx自然更好。


2、廣角鏡頭


一支恆定大光圈的廣角或超廣角鏡頭,如果沒有多餘的預算,類似佳能17-40/4、尼康16-35/4、尼康18-35/3.5-4.5等經濟實惠的鏡頭也是可以的。本人有多張照片是nikon 24-120/4這隻鏡頭完成的。總之根據自己的錢包來決定,我不提倡過度超支消費,特別是一些剛參加工作收入不高、初學攝影的朋友。如果你的預算足夠充裕,一些超廣定焦是更好的選擇,比如蔡司15/2.8、24/1.4等。


另外,星空銀河一般情況下建議廣一點比較好,但也不是一概而論,具體要根據拍攝的場景來決定。


3、腳架雲台


一套穩定的腳架雲台很有必要,特別是需要拍攝多張星空最後通過軟體合成星軌的時候。星空銀河的曝光通常需要20-30秒,如果想拍攝星軌,可能你需要拍攝很多張,總計時間大概需要30分鐘到1-2小時,拍攝期間腳架和雲台必須保持穩定。 使用球形雲台的朋友最好購買一個L型支架,因為很多時候拍攝星空或銀河都需要豎構圖。

4、定時快門線


拍攝銀河星空準備一個定時快門線也很有必要。因為在黑暗的環境中用手去按快門很容易造成相機位移或抖動,定時快門線設定好間隔時間和拍攝張數後相機就會自動拍攝。目前佳能的5DS和5DSR以及尼康的所有全畫幅相機和部分半幅相機本身都有間隔拍攝功能,如果你使用的相機有間隔拍攝功能,那忘記攜帶快門線也不會影響你的星空銀河和星軌拍攝。有些朋友喜歡使用遙控快門,這個在自拍的時候確實有用,但我建議你還是帶一個有線定時快門線更靠譜。


5、高速儲存卡


拍攝星空和銀河本身並不需要拍攝很多張。但你如果想拍攝圓形的星軌或者星空銀河的延時,則需要拍攝很多張,最後通過後期軟體來合成星軌或製作成延時攝影作品。因為現在的相機像素越來越高,所以多備幾張高速儲存卡很有必要。拍攝的時候最好全部都用raw格式,這樣便於後期調整。


(二)選擇地點和查看天氣

有了以上所說的這些基本的器材以後,那麼我們在出行前就得想好我們要去哪裡拍。每個人的喜好不同,選擇的地方也會不一樣。 但居住在城市裡基本上看不到綴滿繁星的夜空,一是因為城市的光污染,二是絕大多數城市都有霧霾,特別是大陸的絕大多數內陸城市,你根本看不到星空。所以我們要選擇一個光污染不太嚴重或者沒有光污染、空氣潔凈通透的地方。我自己通常會選擇一些辨識性比較高的地方,如雪山(比如梅里雪山、四姑娘山、貢嘎、牛背山、珠峰、崗仁波齊)、地標建築(川西色達、亞青、塔公等)、知名景點(比如阿里古格遺址、年寶玉則等),這樣你拍的照片辨識度就會很高,那麼也更容易銷售或發表。


選擇好地點後,出行之前最好先查詢下當地的天氣,對當地的天氣做到心中有數。查看天氣主要需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查看天氣情況和雲量


天氣晴朗少雲的天氣自然最好的選擇。當然如果你去高原,你可以查看下衛星雲圖,只要不是連續的大面積的積雨雲,就可以去,因為高原的天氣變化很快,而且因為晝夜溫差很大,通常晚上雲層因為低溫都會沉降。我在高原經常遇到白天多雲半夜很晴朗的天氣。


2、查看月相和日出日落月出月落時間


2.1. 查看月相

月相是以日月黃經差度數(以下的度數就是日月黃經差值)來算的,共劃分八種:新月(農曆初一日,即朔日,0度),峨眉月(農曆初二夜左右至初七日,0°至90°),上弦月(農曆初八左右,即半月,90°),漸盈凸月(農曆初九至農曆十四左右,90°至180°),滿月(農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即望日,180°),漸虧凸月(農曆十六至農曆二十三左右,180°至270°),下弦月(農曆二十三左右,半月,270°),殘月(農曆二十四左右至月末,270°至360°), 晦日(農曆月最後一天,即不見月亮)。你的拍攝日期盡量避開滿月即農曆15前後3-4天,因為這個時間段月光太亮看到星星很少。

▲ 圖片來自網路

2.2. 了解日落日出時間

準確把握日出日落的時間,你就知道晚上的時間有多長,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


2.3. 了解月出月落的時間

準確掌握月出月落的時間,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月升之前你有多少時間或月落之後你有多少時間,你也可以更加合理地來安排自己是在月升之前拍攝還是月落以後拍攝,而沒必要盲目地熬夜整一個通宵。

(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到達目的地後,在拍攝之前還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真正做到萬無一失,這樣才能很好地完成拍攝計劃。

1、出發之前的各項準備


從住宿地出發前往具體拍攝點之前,最好先做以下檢查:


1.1. 檢查相機電池和備用電池是否充滿了電,沒有充滿則馬上充電


1.2. 檢查儲存卡是否都被清空


1.3. 檢查快門線是否帶了並試用下是否正常


1.4. 檢查相機是否裝好了快裝板


1.5. 檢查是否帶了禦寒衣物和食品


1.6. 檢查是否攜帶了手電筒、頭燈和補光的器材


2、提前到達具體的拍攝地點以後的準備工作


2.1. 先到處走走,觀察有沒有可以利用的一些素材,比如合適的石頭、花草樹木等等來做前景,實在找不到前景可以用自己的道具或者帳篷來做前景,當然有時候在畫面中安排一個人也可以讓畫面更好看。總之,在正式開拍前,自己要對做到心中有數。

2.2. 先利用天還沒黑或者還沒正式開拍前,調整好鏡頭的無窮遠距離並做好標記。具體做法是先用相機對你看見的天空的雲彩或者最遠處的山峰等地方對焦,合焦後保持不動,然後跳到手動對焦mf,用超細螢光筆在鏡頭上做上標記。

(四)拍攝時的注意事項

前面我們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準備好妥當之後,在正式拍攝時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設置相機的ISO


一般拍星空或者銀河,通常ISO的設置在1600-3200,甚至更高,這取決於你的鏡頭使用的光圈。通常f1.4-2這樣的大光圈ISO設置在1600-2000就可以了,如果是f2.8-4的光圈,ISO通常需要設置在2500-3200,如果你的光圈在f4.5-5.6,可能需要設置在4000-6400左右。拍星空或者個人建議盡量不要使用光圈小於f4,以下的鏡頭,除非你確實沒別的鏡頭可用。如果你只想拍星軌,那ISO可以設置在400以內,我自己通常設置在160或200。


2、把相機的對焦模切換成M檔


M檔即手動對焦模式,這樣在黑暗的環境下拍攝,相機不會因為對不上焦而不工作。


3、設置相機的曝光時間


星空或者銀河的曝光時間通常設置在20-30秒,如果你想一次拍上一段星軌,則需要調整到B門,曝光時間可以在15-60分鐘升至更長。我一般最多也就30分鐘。


4、設置相機的白平衡


星空或銀河的拍攝通常需要自定義白平衡,因為漆黑的環境相機很難準確測定現場的白平衡。我個人的經驗:一般拍攝星空或者銀河,相機的白平衡k值可設定在3200-3800之間,當然不同相機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放寬。


5、設置相機的優化模式或照片風格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拍攝的星空或者銀河更加好看。通常我是把優化模式設置成鮮艷。具體設置成那一種這取決於個人的口味。


6、調整鏡頭的對焦距離到無限遠的位置


具體方法是先切到MF,然後把鏡頭對準到白天已經做好標記的位置即可。如果你沒做標記的習慣,那你就看鏡頭表尺。一般手動鏡頭都是把對焦環轉到「無限遠符號∞」即可。佳能的鏡頭在無限遠符號∞之前都有一個「∟」符號,正常情況對準這個豎線就OK,而不是對準∞符號。尼康鏡頭基本是對準到∞符號中間。因鏡頭個體差異原因,有時候需要適當做一點點微調。現在很多相機都有Live View 適時取景功能,打開這個功能對著調控最亮的星星,放大5-10倍對焦取景,旋轉對焦環直至星星最小最清楚就可以了。


7、旋緊腳架和雲台的緊鎖機構


設置好相機大致取好景以後,需要旋緊腳架和雲台的緊鎖機構,固定好相機。


8、試拍一張


正式拍攝前先試拍一張,查看下各項參數設置是否正確,同時查看下對焦是否清楚,構圖是否需要調整,曝光是否正確等等。確認這些都沒有問題,接下來就開始拍攝。你需要的就是慢慢等待。

(五)經驗分享

最後,我想分享一些本人拍攝星空的經驗:


1、了解北半球的基本常識


夏季夜裡的銀河最為明顯,冬季最黯淡。秋冬季節可以看到由南往北的帶狀的星空。


2、三至七月是北半球拍攝銀河的最佳時間


一般來講,銀河在三月底的子夜1:30由靠近東方升起,四月底約在23:00升起,五月底21:30升起,六月底由19:30升起。七月底在接近子夜0:00落入地平線,8、9、10月底每個月份提早2小時結束。也就是說10月份底落日後的東南方,即可見到將要落下的銀河。秋末冬初銀河在日落後看向西南方即可看見,但不太明顯。


3、選擇月缺的時間段去拍攝


通常來講,月圓前後的10天左右,月光較強,不是特別適合拍攝星空和銀河;月光較黯淡的月缺的時間段適合拍攝星空銀河。


4、月光是最好的天然補光光源


很多人誤解月光下就不能拍攝星空、星軌,我並不贊同。我認為合理利用月光,反而能給作品加分。我個人的經驗:星空星軌最適合的拍攝時機是在半月前後,月出前的1-2個小時,或是月落前的半個小時。為什麼呢?因為半月前後,月光不會特別亮,先可以利用月出前的1-2個小時開始拍攝星空或星軌,然後利用月缺的月光出來後,適當的幫地景和前景補光。同樣道理,月缺的時候,在月落前半小時開始拍攝,則是利用月光先給地景和前景補光,然後在月落以後再繼續拍攝星空或者星軌。這樣的好處是你的星軌作品或者星空作品裡面的地景或者前景可以得到非常自然的補光而保留更多的細節。


5、光污染有時候不是壞事


一般來說,拍攝星空或者銀河的時候我們盡量要避開光污染的地方,但有些特定的地方,有一定的亮光反而會讓畫面更加好看。


6、有前景的星空照片或辨識性高的照片更有價值


前景對於風光攝影來說十分重要,它不僅能夠給畫面增加層次和縱深感,還能和場景內容形成呼應和對比,讓畫面顯得更加生動和諧。同樣,星空攝影也需要前景,沒有地景或前景的星空照片會失色很多。當然,深空攝影又另當別論了。辨識性比較高的照片往往更受歡迎,同時也更容易被人找到,這一點對於想發表或者想在圖片庫中銷售很重要。


7、沒有前景的時候可以製造前景


有時候在一些拍攝場景中,確實找不到一些可以利用的前景,這時候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帶的一些東西作為前景。比如汽車、帳篷或者隨身帶的東西拿來做道具,讓畫面更好看。


8、給前景補光的時候一定要用暖光源


星空下的夜晚,光線極為微弱,拍出來的前景往往也是死黑。所有有時候需要給你需要的前景補光。很多外出都喜歡帶手電筒,但現在很多手電筒為了提高亮度都是使用的是LED冷光,這樣的冷光光源給前景補光出來的效果非常怪異。所以你在出發之前最好準備一個暖色調的遮光套,補光的時候可以直接套在手電筒上面使用,或者直接準備一個馬燈或暖色調的營地燈。


9、用人物為照片增添氣氛和視覺衝擊


在傳統風光攝影中,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人。但在一張照片中的合適位置添加人的元素,不但可以烘托氣氛、傳遞情感、增加趣味性,有時候還能起到點睛的效果。並讓一個原本普通的場景看起來具有了一種新鮮感。

完。

以上答案和圖片皆為本人原創,轉載或使用請務必聯繫本人。


=================手動分割線=================


首先,謝謝大家的悉心回復,感興趣的朋友請直接私信交流學習。其次,喜歡並需要原圖的,轉載或使用該答案的,請務必私信聯繫我並經過我的同意,了解星空攝影的人都知道,每一張看似美麗的圖片後面都是拍攝者沒日沒夜的心血。最後,請不要用於商業用途!請不要用於商業用途!請不要用於商業用途!謝謝每一個你。


9月6日更新,多圖,手機黨慎點
好開心,贊同數破百了!!我決定更新一下。
我在這裡講一下用數碼單反拍攝星空和星軌的方法吧,深空天體沒拍過就不寫了。
P.S.下文中沒有註明出處的照片都是我自己拍的。

最後張深空天體來自NASA的每日一圖(APOD: 2013 September 3)
前期準備:
1.查天氣
推薦 晴天鍾 7Timer! - numerical weather forecast for anywhere over the world
2.查星圖(看月出月落時間等,月光對星空的拍攝影響非常大。有月亮時地面會被照得很亮,而且)
電腦上推薦:Stellarium 免費http://www.stellarium.org/zh_CN/
手機上推薦:Star Walk ?¥18.00 iOS 版
星圖 免費 Android和iOS都有 但是只能實時的
Google Sky Maps 免費 Android 版
3.食物,拍星空非常消耗體力。
4.禦寒衣物,人在長時間待在室外體溫會降低。
5.手電筒

一般星空拍攝方法

一、需要的設備
單反相機+廣角鏡頭、三角架、快門線(可有可無,沒有就用自拍模式)

二、拍攝方法
第一大步:
1)開啟手動對焦模式。(黑暗中無法對焦到星星)
2)把相機的顯示器打開,把焦點對到星星上,讓星星成為一個實點。如果在顯示器上看不到星星的話就只能先扭到無窮遠處,(因為很多鏡頭上的無窮遠並不太准!所有建議打開實時取景手動對焦,對好焦之後就不要再動對焦環了。)
3) 調整色溫,在光污染比較嚴重的地方建議用低色溫拍攝。(這步看個人愛好,可有可無。建議用RAW格式,後期時可以調色溫

第二大步:
1.有赤道儀的情況:長時間曝光+低ISO+較小的光圈
關於赤道儀:

赤道儀是以一根平行於地球自轉軸旋轉的軸,就能追隨著天空(天球)旋轉的儀器裝置
。這種類型的裝置常用於望遠鏡、衛星碟和相機。赤道儀的優勢在於它能夠允許聯接在其上的裝置只需要以固定的速率驅動一根軸就可以追蹤天空中以周日運動運行的任何天體。(來自維基百科)

優點:畫質好!拍出來的星多!
缺點:不能拍地景,但是可以拍張地景用來後期合成。

上圖就是一個赤道儀(圖片來源星空下的天文攝影)

2.沒有赤道儀:短時間曝光(大約為600/鏡頭焦距,時間長了會拖線)+高ISO+最大的光圈
拍完後把照片放到100%查看是否有拖線!!

這張就有輕微拖線了

這張沒有拖線
優點:可以拍地景
缺點:噪點多!拍出來星少於用赤道儀拍出來的。

ISO:3200 15S F4 13mm 3500K

星軌的拍攝方法
一、需要的設備及軟體
1.需要的設備:相機、三角架、快門線、指南針
2.需要軟體:
1)Startrails(用於合成星軌)
下載地址:Startrails application
2)Photoshop(這個大家都有,我就懶得找下載地址了。我用的CS5版本,其他版本也差不多)

二、拍攝方法
1.長時間曝光法(不推薦
前三條和一般星空攝影的第一大步一樣,我複製一遍好了。
1)開啟手動對焦模式。(黑暗中無法對焦到星星)
2)把相機的顯示器打開,把焦點對到星星上,讓星星成為一個實點。如果在顯示器上看不到星星的話就只能先扭到無窮遠處,(因為很多鏡頭上的無窮遠並不太准!所有建議打開實時取景手動對焦,對好焦之後就不要再動對焦環了。)
3) 調整色溫,在光污染比較嚴重的地方建議用低色溫拍攝。(這步看個人愛好,可有可無。建議用RAW格式,後期時可以調色溫
4)調到B檔長時間曝光。(曝光時間看當時亮度自己掌握,可以先用最高的ISO來測試出正常曝光時間,然後再換算成你要的曝光組合)

*不推薦原因
1)長時間曝光會產生許多噪點
2)很容易過曝或者欠爆
3)一旦相機沒電或有強光物體經過鏡頭就會功虧一簣
4)在城市中光污染嚴重,拍出來星軌會非常的少,而且前景會嚴重過曝。

2.多張合成法(推薦)繼續複製前三條
1)開啟手動對焦模式。(黑暗中無法對焦到星星)
2)把相機的顯示器打開,把焦點對到星星上,讓星星成為一個實點。如果在顯示器上看不到星星的話就只能先扭到無窮遠處,(因為很多鏡頭上的無窮遠並不太准!所有建議打開實時取景手動對焦,對好焦之後就不要再動對焦環了。)
3) 調整色溫,在光污染比較嚴重的地方建議用低色溫拍攝。(這步看個人愛好,可有可無。建議用RAW格式,後期時可以調色溫
4)把長時間曝光降噪關掉(這個很重要!),否者星軌會出現斷點。
5)調到M檔,測試合適的曝光組合。一般單張曝光時間為30s-60s(時間長了星跡就會淺或少),用上最大的光圈,選擇能夠正常曝光的ISO(ISO高了沒有問題的,後期疊加的時候噪點會互相抵消掉,當然強烈建議你拍低ISO長曝光來拍一張少噪點的地景)。
6)開啟連拍模式,按下快門線慢慢等待。(這時候你就可以去欣賞美景了)
7)回家後把照片拷出來,打開Startrails,把你拍的所有圖片(除了地景外)導入到Startrails中,點擊和軟體圖標一樣的按鈕(錄像機左邊那個)合成星軌。
8)這時會彈出個窗口,選擇下面那個Lighten-Screen-Blend,這個可以讓你星軌變得比較流暢,順滑動。
9)合成完成後保存圖片。
10)把合成好的星軌和地景拉到PS裡面,用低噪點的地景把高噪點地景色覆蓋。

*推薦原因:
1)噪點少。
2)就算相機沒電了也不會功虧一簣。
3)在光污染嚴重的城市同樣適用。
4)不會出現曝光不準確的情況。

ISO:4000 30S F5.6 14mm
這是單張星空正常曝光的,連拍了300+張,結果後面起雲了,能用的只有150+張

ISO:400 110S F5.6 14mm
這張是正常曝光的地景(我把房子對面的燈光打開用來照明了)

150+張用疊加之後,除了地景之外都沒有什麼噪點了。

最後把地景疊加上去調整一下之後大功告成!

要通過調整快門速度和ISO,把單張照片星星數量控制在適中的範圍,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下面放一組對比,左邊一組單張的星星太多了,導致星軌灰常密集。

=============================2014-12-15更新===============================

評論區有人問到下面這個視頻是怎麼拍的。因為我不是作者,在延時攝影這方面也不太了解,只是做過相似的視頻而已,所以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視頻封面架子的星願2012視頻

這個視頻的拍攝方法叫「延時(縮時)攝影」英文名為「Timelapse」。


以下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縮時攝影(英語:Time-lapse photography),亦稱為間隔攝影、曠時攝影、延時攝影,是一種將畫面拍攝頻率設定在遠低於一般觀看連續畫面所需頻率的攝影技術。


當在正常速度下播放時,便會感覺到時間經過得較快速,而產生一種流逝感。舉例而言,對一個變動中的景象以每秒一張的速度進行連續拍攝,之後以每秒30張的速度播放,那麼便會呈現出加速30倍的視覺效果。


縮時攝影可被視為與高速攝影或慢動作攝影相對的攝影技術。針對人眼所能捕捉的微妙過程,例如太陽的移動、空中的繁星等等,透過縮時攝影能夠清楚、完整地呈現。縮時攝影可說是電影藝術技巧中減速攝影的極致版本,有時會與停格攝影動畫有所混淆。

關於如何拍攝,網上有很多很好的教程,直接貼上來好了:


準備拍一個延時攝影


一步一步拍延時


實用單反拍攝後期製作流程

不想看文字的這有視頻哦:
視頻封面延時攝影基礎教學-第1集視頻視頻封面延時攝影基礎教學-第2集視頻視頻封面《延時攝影基礎教學-第3集》 聽譯 @ACELY雷視頻視頻封面佳能延時攝影基礎教學-第4集視頻

上面是入門級的教程


學完入門教程和看完我上面的文章應該差不多能了解「架子的星願」那樣的作品了是怎樣拍攝的了。

大概思路就是:把合成星軌用的很多張照片進行批處理(調色之類的),然後用視頻編輯軟體把它們用24張/秒的速度放出來。


但是!!


我們仔細來看看他這個視頻,在 02:18-02:30 和 03:05-03:20 左右的時候景物發生移動了。


我猜測他用了滑軌或者是使用了「大範圍運動控制技術」。


關於大範圍運動控制技術請參考下面這篇帖子,反正我是無能為力了。


淺析俄羅斯延時攝影大師Zweizwei的大範圍運動控制技術


最後,附上一個感覺很膩害的教程,有興趣的話可以下載來看看。

延時攝影綜述V3.4C.pdf_免費高速下載


15.7.28更新

終於在呼倫貝爾的夏夜拍到了銀河~雖然彩色噪點的問題沒有解決~

Canon EOS 5D Mark III + Sigma 35 1.4 Art,F1.4,20s,ISO3200.

--------------------------------------------------------智商捉急的分割線----------------------------------------------------------


知乎首答……搬運以前給小夥伴公眾號寫的文章~~

拍星空前の準備:

1. 一部單反(不用我說你們也明白這個是什麼),盡量是全畫幅的(請百度或問身邊懂攝影的小夥伴,相信他/她們會耐心的給你解釋)。

2. 鏡頭請盡量選擇大光圈(請百度或問身邊懂攝影的小夥伴)的廣角鏡頭,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或者尼康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這樣的鏡頭肯定是首選了,當然如果你銀子夠的話這些都不是問題。

3. 附件方面請買一根快門線(請百度或問身邊懂攝影的小夥伴),能帶遙控設定的最好,不管是哪種方法拍都需要這個。上X寶搜一下快門線就行,便宜的二三十塊就有。

4. 電池,最少要買兩塊啊~~拍攝過程中相機要是沒電了可是一件很煩人的事情,這意味著不管你其他方面準備得多麼充分,都得提前結束收工回家。相信我,你不會想體會到這種心痛的感覺的。

5. 對於拍攝地點的選擇:

拍攝星空與星軌,光污染越小越好。這樣就需要遠離城市中心,去郊區拍攝。另外,拍攝星空對於環境的要求比星軌更為嚴格。因為拍攝星空需要大光圈與高感光度,就算是極其微弱的光污染也無處遁形。相反,星軌的拍攝環境可以適當放寬。凡事無絕對。

6. 三腳架的選擇(肯定不能一直端著相機啊對不對):

沒有任何一個題材對於三腳架的依賴程度高於星空與星軌攝影。

在拍攝星軌的時候,一張照片的曝光時間以小時計。在這幾個小時的過程中,腳架和雲台需要保持紋絲不動。如果有絲毫的閃失,那麼幾個小時的努力就算白費了。所以如果想拍攝星空與星軌,那麼在挑選腳架的時候就需要一款重型三腳架和雲台。腳架和雲台的承重最好都在10kg以上。至於腳架的材質,鋁合金與碳素均可。鋁合金因為自重大,防風能力強。碳素因為輕便,所以便於攜帶而且吸震性能好。至於雲台的選擇三維雲台(請百度或問身邊懂攝影的小夥伴)與球形雲台(請百度或問身邊懂攝影的小夥伴)也是各有利弊。三維雲台在拍攝星空與星軌的時候操作更為方便,但是大角度仰拍的時候球形雲台又展現出了自己的優勢。

7. 請拍攝RAW格式(請百度或問身邊懂攝影的小夥伴),雖然數據量很大,但是後期的時候實在很方便。

8. 看下手機的日曆,最好是農曆哦。因為拍星空涉及到月相(請百度),皓月當空的夜晚肯定是沒有多少星星的,所以一定要挑月亮早早落下或者後半夜才升起或者根本沒有月亮的夜晚(一般是農曆每個月的二十五到下個月的初五之間)。不過如果你非得要滿月的時候去拍我也不攔著,畢竟還是有高人的。

9. 如果是在像現在這個時候也就是冬季出去拍星空的話,那麼請做好保暖措施,無論是你自己還是相機。自己一定要多穿這個就不用多說了,相機的保暖方面推薦買一個防寒套套在相機上(X寶幾十元一個),另外電池的性能在寒冷環境下也會打折,所以如果你只有一塊電池的話最好是拍攝的時候再拿出來,有備用電池的話就請把備用電池放在衣服的內側口袋裡揣好,這樣當一塊電池沒電的時候我們還有另外一塊熱乎乎的滿血滿狀態的電池上陣~

這就是沒帶防寒套的後果……相機上全都是霜,甚至鏡頭上都結霜了。不過好在沒有結露,可能是因為太冷的原因。天冷了,也給我們的相機買件衣服吧。

10. 拍星軌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所以請給手機充好電,iPad充好電,最好再叫上小夥伴,帶點消遣時間的其他東西,把這個辛苦的工作變成你們high翻天的聚會!當然如果能叫上妹子的話……那還拍什麼星星啊~摟著妹子數(ni)星(dong)星(de)去吧~

拍星空/銀河の方法:

Canon EOS 5D Mark III

EF 16-35mm f/2.8L II USM

F2.8 25s ISO 4000

我拍的時候是十一月,銀河快要落下去了。所以沒有太好的銀河片子,就用這個湊數(再次捂臉跑開)吧。

在網上看到拍星空銀河有個定律:就是400÷鏡頭的焦距=曝光時間(不要超過這個曝光時間)。

如果你用16mm焦距的鏡頭,那麼時間就是400÷16=25秒。曝光時間(拍攝時間)不要超過25秒,否則100%放大看就會看見星星拖尾,而且不是一顆顆的星星了。曝光時間確定了,拍星空基本都是用最大光圈,ISO(請百度或問身邊懂攝影的小夥伴)也儘可能提高。我的5D3用到6400的感光度沒有壓力。不過也有說400定律不太準確的,而且很多人都是為了網上交流,而不會考慮印刷用途或者輸出,當然曝光時間最長也請不要超過30秒。[1]

How to find 北極星:[2]

在拍星軌之前,我們首先要找到北極星。在北半球的星軌拍攝中,只要找到他,把它放在畫面中,就可以得到這樣許多星星以北極星為圓心旋轉的照片。

那麼怎樣找到北極星呢?

北極星是北方天空的標誌,屬於小熊星座,距地球約400光年,是夜空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較穩定的恆星。由於北極星最靠近正北的方位,千百年來地球上的人們靠它的星光來導航。

要想找到北極星,那首先要找到北斗七星。再通過北斗七星來找到北極星。

具體方法是:通過北斗七星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找到了北極星。當然現在我們可以用軟體來尋找北極星了,在iOS平台上可以上APP store下載star walk 2來辨認天空中的星座和星星,只需要把手機對準你要找的那片星空就能使用,它會為你準確的辨識這邊星空的已命名星系,了解這浩瀚的星海!Android平台有沒有不太清楚,因為我用iPad來查看天空。

拍星軌の方法(前期):[3]

拍攝星軌的過程中有兩種方法可以選擇。一種是單次長時間曝光(就是拍的時間很長)拍攝。第二種就是多次曝光,後期疊加(拍攝很多張然後用神器PS合成)拍攝。

這兩種方法有什麼區別呢?

多次曝光,後期疊加拍攝星軌就是指用大光圈和高ISO以及相對較短的曝光時間拍攝一組幾十,上百,甚至幾千張的照片,然後通過後期合成。因為使用了大光圈和高ISO所以星星的到了更多的曝光,這樣後期出來的星軌效果更為明顯。而單次曝光想拍攝出星軌的效果就需要很長的曝光時間,因為要考慮到總曝光量,所以要使用相對較小的光圈和低ISO,這樣才能拉長曝光時間,又使得曝光不會過度,所以星軌的效果不如用多次曝光,後期疊加法拍攝明顯。

多張疊加法拍攝星軌相對於單次曝光拍攝星軌的優點:

1.星軌的密集程度和亮度要明顯好於單次曝光。就算光污染極其強烈,也讓星軌拍攝變為了可能。

2.因為後期使用n張照片疊加,噪點也得到相互疊加,所以畫質細膩。

3.在拍攝中即使受到光源干擾(車燈,手電筒等)也可以通過後期刪除受到干擾的照片而保全整張星軌照片。

4.整個曝光過程中對於照片的控制的更加遊刃有餘。(比如說如果想嘗試用車燈或手電筒補光,但是對於最終效果又心裡沒底,那可以在拍攝第一張或者最後一張的時候補光,後期不滿意就刪除不參與合成)。

5.在拍攝中可以更換電池。當然要迅速,而且要儘可能的不讓相機抖動。(我曾經嘗試過一次)

當然缺點也是有的啊~

1.拍攝n張照片會產生巨大的數據量,佔用硬碟大量空間。

2.浪費快門(現在更換快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且也不貴。可以忽略。

(上圖為疊加法拍攝,98張合成,F2.8 25s ISO 3200)

(上圖為疊加法拍攝,202張合成,F2.8 25s ISO 3200)

拍星軌の方法(後期):

現在多數拍星軌的人都採用疊加法拍星軌,那麼當你拍完了N多張照片後,如何在電腦中合成呢?我們有兩種合成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比較簡單,通過startrails這款軟體我們可以很方便的把我們的星軌照片疊加出來。

重要提示:startrails只支持JPG格式文件合成,RAW文件請直接移步PS.

軟體的界面為英文,操作簡單傻瓜化,即使英文不好的同學也可以很方便的操作。下面說一下操作方法。

首先點擊左上角的File按鈕,再點擊Open images,找到我們需要合成的圖像。

Images下面的Files是我們要合成照片的照片列表,如果有不想要的照片可以點擊前面的√號,這樣這張照片就不會參與合成了。

接下來點擊

圖標,進入合成選項界面。

即使看不懂英文的話,看圖示也應該能猜到是什麼意思了吧。上面的選項速度較快,但是星軌會有斷點,下面的選項正好相反,星軌的質量很高,但是會犧牲合成的速度。具體選擇哪個選項就看你自己咯。

那麼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了~點擊OK進入合成界面!PS:我選擇的是下面的選項。

怎麼樣?是不是已經可以看見一些星軌了呢?為了說(tou)明(gong)方(jian)便(liao)我只用了十張照片來演示,如果是30張以上的話就能很輕鬆的出現明顯的星軌了。

在合成結束之後我們就可以保存圖像,向小夥伴們展(xuan)示(yao)我們的成果了!點擊

按鈕即可保存圖像。軟體為我們提供了三種圖像格式,分別是BMP點陣圖,JPG圖像格式和TIFF無損圖像格式。這三種文件格式各有自己的特點,此處不再贅述,有興趣的同學請自行百度。一般來說如果是為了網上交流,我們選擇JPG文件格式即可。

而第二種方式就是祭出我們的終極大殺器:Photoshop!

關於PS的強大無須多言,每一個職業攝影師和發燒友的電腦里都會安裝PS,而PS又為攝影人的再創作提供了很多的條件。下面說一下PS堆棧合成的步驟。

首先打開PS(我的版本是Photoshop CC ,老版本自行參考,新版PS的大多數功能老版本都有,只是界面不同而已),點擊「文件」,再點擊「腳本」,找到「將文件載入堆棧」並打開。

在堆棧選項中我們可以選擇將文件或者文件夾載入堆棧,如果你拍的照片很多的話那麼就可以將這些照片放到一個文件夾里,這樣省去了挑選文件的麻煩。另外PS的堆棧是支持RAW格式文件的。

載入選項下面的兩個選項,我推薦是都不選擇,因為PS的自動對齊可能會發生錯誤,對齊照片這種事情在拍攝時做好就可以了嘛,何必交給費時費力的後期呢~

現在文件已經載入完成堆棧了,但是怎麼沒有我們之前看到的效果呢?原因是圖層的混合模式問題。我們要將圖層的混合模式改為「變亮」。將所有的圖層全部選中,然後像醬紫調整就可以了~

現在的效果就和我們在startails中看見的效果基本一樣了。

如果你是一個不滿足於前期拍攝的人,我推薦你用PS去合成星軌,因為PS實在是太強大了,在合成完畢之後我們還可以去進一步渲染星空的效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就不去介紹接下來後期的步驟了,接下來的創作留給準備去拍星空的你吧。

相信每一個熱愛攝影的小夥伴都有一個和星空作伴的夢想,更廣闊的天空等待著我們的探索!

就醬~希望大家都能拍到自己滿意的星空,么么噠~

[1] 摘自jeep楊的視界微信公眾平台,發表於微兒網,原題為《jeep跟你說說拍星空》.


[2]摘自口渴的樹袋熊,原載蜂鳥網,原題為《飽覽絢麗的星河美景 星空攝影技巧全攻略》


[3]摘自口渴的樹袋熊,原載蜂鳥網,原題為《飽覽絢麗的星河美景 星空攝影技巧全攻略》.


星空和星軌是不一樣的,如果拍星空的話,從攝影小白的角度來拍也很簡單,下面簡單的說幾點:
看下圖,抬頭是如夢似幻的滿天繁星,低頭是燈火輝煌的色達佛學院,這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恐怕只停留在兒時的記憶中吧。現在城市裡的光污染、大氣污染太嚴重,已經很少能看到星星了。

這張照片是螞蟻8月中旬在色達拍的。這種滿天繁星的星空照片該如何拍呢?今天螞蟻就以這張照片為例,給大家介紹如何拍星空。

螞蟻從①拍攝器材;②前期取景構圖;③拍攝技法;④ 後期這四個部分來介紹。

一、拍攝器材

下圖是螞蟻這次去色達的部分裝備,拍這張星空除了減光鏡沒用到外,其他都用到了。

下面螞蟻分別介紹這些器材的用處:

相機和鏡頭

拍星空,單反和微單是首選,鏡頭的話最好是廣角大一點的,而且越廣越好,越廣拍到的星空範圍越大,這樣才能表現星空的恢弘壯觀和遼闊。螞蟻這次用的是佳能6D+24-105mm鏡頭。

那啥是廣角呢?簡單說,就是你鏡頭上(見下圖)黃圈內的這個數越小就說明越廣。

三腳架+快門線

三腳架是必備的,因為拍星空要長時間曝光,必須用三腳架保持相機穩定。同時,為了避免手按快門時相機發生抖動,最好準備快門線,沒有的話可以用延時自拍功能代替。

手電筒或頭燈:

拿手電筒的原因有二:1、天很黑,設置相機參數、放置三腳架等都不方便,手電筒能幫大忙;2、手電筒還能補光和幫助對焦,這點在後面螞蟻都會講到,總之你帶一個準沒錯。

以上器材是拍星空必備的,要想拍好星空,最好都帶著。

下面說的中灰漸變鏡並不是拍所有星空題材的必備配件,但要想拍螞蟻下圖這張「上面是星空、下面是燈火輝煌的佛學院」的星空照,用中灰漸變鏡就是拍此類星空照的技法之一,另一種技法螞蟻會在具體拍攝方法中講到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中灰漸變鏡。

GND中灰漸變鏡

見下圖,它是從上到下由黑色,到灰色再到無色透明逐漸過渡的濾鏡。上面黑色到灰色的部分是為了擋住天空亮的部分,減少進入相機的光線,以達到整個畫面都曝光正常的效果。

那漸變鏡的實際效果啥樣呢?來給大家舉個例子。

比如像拍下圖這種天空的亮度和地面的亮度相差比較大的題材時,如果讓地面曝光正常,那拍出來的天空肯定是白乎乎一片。

那如果讓天空亮度正常,那地面的陰影肯定是黑乎乎一片,就是下圖的效果。

這時候,就該中灰漸變鏡發揮作用了,用漸變鏡上面的黑色區域,擋住天空的部分光線進入相機,這樣就能平衡天空和地面的亮度了,拍出來就是下圖這樣的效果。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漸變鏡是用上面黑色的部分擋住天空的光線,但在拍下圖這樣的星空時,由於地面部分燈火輝煌,光線充足,天空卻是漆黑的,這時我們就需要學下圖一樣將漸變鏡倒過來用,用漸變鏡黑色的部分擋住地面燈火輝煌的光線。

否則,你拍出來的就是下圖這樣星空曝光正常,地面慘白一片的效果。

這就是中灰漸變鏡在拍這張星空照的作用。

小知識:中灰漸變鏡的安裝很簡單,就是將濾鏡支架擰在鏡頭上,再將插片的濾鏡插到濾鏡支架上就可以了,見下圖。

二、前期取景構圖

拍攝地點:拍星空最好選擇遠離城市的郊區,因為在城市受光污染的影響,很難看到星星,這就是為啥人們在城市感覺總看不到星空,偶爾出去郊遊或者野外露營就能看到滿天繁星的原因。啥是光污染呢?下圖紅色方框內的大片黃色區域,就是遠處公路上的路燈發出的光污染。

那四川色達五明佛學院受光污染很少,所以能看到的星星自然多。另外,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看星空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山頂,這張照片就是在山頂拍的。

橫拍or豎拍?

到山頂後,燈火輝煌的喇榮五明佛學院一覽無餘。由於螞蟻鏡頭的廣角端只有24mm,要想把地面部分的佛學院全部照進去,那星空部分就很少了,就是像下圖這樣。

所以螞蟻換成豎拍,這樣地面部分佔大約1/3,星空占約2/3,見下圖。

前景的重要性

大家看下面的對比圖,左邊這張是沒有前景的,右邊這張是有前景的,有前景的照片給人一種從近往遠處看的延伸感,而且在風中飛舞的經幡,正好和佛學院相互映襯,有助於整個照片主題的表達

取好景,構好圖後,下面就開始設置參數啦!

三、具體的參數設置及拍攝

這一步很重要,一定要仔細看。

前文螞蟻說過,要想拍出上面是星空,下面是燈火輝煌的佛學院,用中灰漸變鏡是其中一個方法,但是這種照片有些特殊,只用中灰漸變鏡不能完全解決地面建築慘白一片的問題。

見下圖,螞蟻給大家解釋一下,大家看圖中螞蟻標註的數字1、2、3,這3個位置是佛學院的主要建築,亮度最亮,即使用了中灰漸變鏡,這3個位置也會慘白一片。

那螞蟻是怎麼做的呢?

設置不同的參數拍攝3張照片。

1、調到M檔,設置最大光圈F4,20s的快門,1600的感光度,拍攝一張星空曝光正常(即明暗合適),但是地面部分建築還是一片慘白的照片,見下圖。

拍這張照片的目的是為了得到一張星空曝光正常的照片。

2、M檔,設置F16的光圈,30s的快門,100的感光度,拍攝一張地面主體建築曝光正常,但其他區域幾乎全黑的照片,見下圖。

拍攝這張照片是為了得到地面主體建築曝光正常的照片。

3、M檔,設置最大光圈F4,20s的快門,200的感光度,拍攝一張在亮度上介於上面兩張照片之間的照片,見下圖。

在曝光過程中,用手電筒給前景補光

大家看下圖,這是螞蟻在青海拍的一張星空,在25S的長時間曝光後的星空效果,天空沒問題,但因為周圍環境光太暗,即使25S的長曝光,前景的建築還是黑黑的。

此時螞蟻用手電筒來給前景建築補光。具體怎麼補光?很簡單,在相機長時間曝光時,用手電筒對著你想照明的前景「掃」上幾遍即可,效果見下圖。補光時間的長短直接決定了前景建築的亮度

重點:拍星空如何對焦呢?

拍星空,最苦惱的是在漆黑的夜空中,經常無法對焦,那到底應該怎麼對焦呢?

1、拍星空,對焦是決定拍攝成功的重要因素,建議使用手動對焦。一般在屏幕取景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尋找到遠處燈光來對焦,當光斑變得最小時候,就是對焦準確了。一般不建議使用自動對焦,自動對焦的失敗率非常高,無法保證效果。

2、如果不會用手動對焦的,就對焦在前景上吧。如果天太黑,你根本看不清前景,這時手電筒就派上用場了,用手電筒給前景補一些光,前景亮了,相機就能對上焦了。

拍完這3張照片後,還得需要一些後期調整。

四、後期

後期分3步:

1、用LR中的HDR合成功能,將下面3張照片合成為一張照片。

2、對合成的照片調整曝光、飽和度、對比度等。

3、用PS對調整後的照片加文字。下圖就是最終的效果圖。

好了,拍星空就是這樣啦,感興趣的可以試一下,一定可以的~

如果還有對拍星軌感興趣的,也可以點贊或者是底下留言咯~~


大神們都說的好專業,小白選手強答一個,其實如果只是想「拍到」星空的話,沒有那麼複雜,不用搞的太累,隨性即可。

這裡提供一種簡易低配的星空拍攝方式。

前幾天在亞丁村無意中「第一次」拍到星空,沒有計劃,沒有準備,出來玩懶也沒帶腳架。完全就是晚上抬頭一看,夜色不錯,星星很多,於是突發奇想拍的。

以下內容很短,準備工作很少,適合跟我一樣的,想怕星空,但是暫時沒有強烈意願深入研究並拍到極致精美的人……

=設備=

佳能5D3

=輔助材料=

  • 一個平整的檯子
  • 一塊石頭
  • 一個手機
  • 手電筒(不必須)

=參數=

  • iOS我調到了3200-4000
  • 光圈4.0,最大
  • 變自動對焦為手動對焦,鏡頭上有個按鈕,從AF推到MF即可,然後放到無窮遠,就是躺著的8形狀
  • 快門30s
  • 白平衡什麼的沒調

=找前景=

單拍星空有點單調,最好找一個前景,比如房子、樹、人等

=拍攝過程=

  • 找一個平整的檯子。比如路邊的大石頭、花壇、石碑、周圍沒有遮擋的馬路。
  • 去周圍撿幾塊石頭
  • 巡視一圈天空,找到星星最密集、最亮的那一片,並確定一個前景
  • 用石頭或者你的手機、房卡等任何東西將相機踮起來一點,確保天空在畫面中佔據三分之二以上。
  • 通過監視器看一下前景的位置、大小是否合適
  • 再次確保你撿的石頭或你的手機穩定
  • 按下快門
  • 等30秒
  • 齊活

圖中我的腳架,該腳架非常平穩,具有多個高度可手動調節。

=後期=

  • 手機軟體即可,個人喜好enlight,當初特價1塊錢買的。

  • 主要提高亮度、對比度、飽和度(以上三個調節都要適可而止,否則會很醜),可以適當增加銳度
  • 我喜歡冷色,所以色溫降了點
  • 會曲線可以拉拉曲線
  • 不懂也沒關係,隨便拉唄,反正可以redo,窮舉法試到你喜歡的效果即可

=下面是兩張渣成品=

=人像怎麼拍=

加人像是我突如起來想到的

方法就是我中途跑進去,然後用手機的手電筒快速補光。畢竟我不會發光……

這要求幫你補光的人必須動作迅速,否則就會過曝,當然也可以自己掃自己,未免有點太兇殘。

另外,最好在30秒快門快結束的時候跑進去,而且掃的時候要掃全身。否則就會出現人若有若無,或者沒有腿的靈異照片……

另外,發現拍正面總是虛焦,畢竟已經對焦到無窮遠了。

比如這樣……縹緲的我

想了半天終於想到了解決方法,拍臉不是虛嘛,那就不要臉了唄

如下——

仔細看,左胳膊那裡還是虛了,跟房子融為一體。

怎麼樣,get到了這種民間低配版拍星空的方法了嗎,是不是很簡單?

謝謝大家!


(多圖預警)
準備工作的話需要準備的大概有:
1、單反相機;
2、比較穩定的三腳架及配重;
3、快門線(佳能新機5Ds、5Dsr等自帶間隔拍攝功能的機器可忽略);
4、小凳子;
5、足夠容量的電池和存儲卡;
6、手電筒(手機自帶手電筒也可);
7、可以打發時間的工具或者同伴(女朋友喜歡攝影更好);
8、夏天記得帶驅蚊用品,半夜注意保暖;
9、食物及飲品;
10、最最最重要的是,晴朗的天氣。

拍攝前期準備:
1、如果是拍星軌需要考慮方向,大致是對著正北方(使用廣角或者魚眼鏡頭效果更加哦);
2、可以在建築物正中取景或者一個比較合適的角度,拍攝星軌下的建築,效果會很美(參考下圖);
3、建議使用堆棧的手法處理照片。拍攝時可以設置為10s左右的曝光,間隔時間比曝光時間長1~2秒,拍攝200~300張即可。這樣得到的素材後期既可以選擇做延時攝影也可以堆棧疊出星軌。

注意:單反相機最好不要使用過去那種長時間曝光的手法來拍攝星軌。建議如上所說,設置F4~5.6左右的光圈,ISO 800以內,曝光時間10~15s,間隔時間比曝光時間長2s~5s,用延時的手法來拍攝素材,最後堆棧得到星軌。這樣的素材一物兩用,且對機器損害較小。

具體星軌拍攝和延時攝影可以去網站延時中國學習,本答案純手打,只是準備工作的一些建議及個人經驗。

最後附上一些我們學校的星軌圖供參考:


如果你想拍星跡照片,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以下是我自己總結的一點東西,還望補充:

準備上需要注意的:
1. 晴朗的天氣
2. 帳篷或車,作為休息的地方
3. 按季節帶好禦寒衣物
4. 黑卡(或者一本雜誌,在你等待曝光的時候看會),隨時準備遮擋強光
5. 手電筒(或許需要補光)
6. 相機,最好是底片機,數碼相機的話保證滿電(附加手柄放置二塊電池)
7. ISO 100的膠片;數碼相機將ISO設置為100,並設置降噪處理
8. 廣角鏡頭。這個依個人喜好,如果你覺得廣角不夠大氣甚至可以考慮帶一顆魚眼鏡頭
9. 三腳架及配重。穩定的三腳架,如果你有車,那麼三腳架越重越好;配重可以不必須或酌情,袋子裝滿石頭就可以
10. 快門線
11. 食物。你一定會餓的
12. 有條件的話,帶一台備用相機(等待曝光的時候你閑的發慌而又不想看雜誌,那麼四處拍拍照片吧)

拍攝上需要注意的:
1. 構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的建議是選擇星星多的區域,或者先找到北極星(如果知乎上有住在南半球的朋友也可考慮向南拍)
2. 光圈的選擇。個人意見:F5.6-F11都可以
3. ISO 100
4. 對焦。設置無窮遠
5. 曝光時間。這個取決於光圈的選擇,所處位置的環境光情況亦對曝光時間有所影響。比如:F5.6可以考慮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F11可以考慮三至四小時甚至更長。如果你想要拿數碼相機拍攝拖尾較長的星跡,不是不可以,但要考慮相機的CMOS是否承受的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帶一台備用相機,這台燒壞了可以繼續。但是多半的人燒壞了自己的相機就沒心情再拍了)
6. 耐心。無論是等待曝光,還是等待數碼相機的處理。

最後,不是我謹慎,我還是不建議使用數碼相機進行超長時間的曝光。


先贊再看,年薪百萬

……………………之前的圖我覺得很勉強,所以更新了一下最近拍的………………

拍攝位置篇:

首先說拍攝位置的尋找,主要是考慮到就算沒有器材的朋友也可以去肉眼觀看!

高原,國外固然好,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精彩。無論你是在深圳還是在上海,只要有心思,總能到找到開車幾個小時就能拍攝的地方的。比如小縣城的電視轉播台附近,人煙稀少的鄉下。

比如我曾經在深圳就選擇去了從化的溪頭村,汕尾的施公寮,這些地方其實都很近,交通也方便。

示範

我們縣城的電視轉播台附近,找電視轉播台的好處是:一般都建在山上,小縣城光污染不至於像大城市,選擇黑暗一些的方向基本上影響不大。而且還有這種信號發射塔做地景,有科幻片的感覺

拍攝器材及參數參考

首選全畫幅+大光圈廣角

附件:三腳架,快門線

我自己使用的是尼康D610加適馬20 1.8,這個頭關注了將近一年,網上樣片極少,也幸虧我的機身可以微調,因為有跑焦。不差錢的話直接20 1.4吧。曾經也用50 1.8拍攝過,拍攝效果也滿意,就是畫面太緊湊了。一般人都知道拍星空越廣越好,深空除外。

以我自己的拍攝經驗來看,ISO800,F2.5到2.8,S20這個參數用得最多,所以按道理來說C畫幅是能夠hold住這個參數的。很多無反相信也不會差。

當然,後期在LR裡面我將星空部分增加了差不多2.0到3.0左右的曝光。去朦朧加了30+,清晰度加了10+,飽和加了7,漸變濾鏡控制天空和地面的色溫。都是些很簡單的入門調整。

我這個人愛裝逼,帶上吉他,腳架,閃光燈,走一段城市SUV都開不進去的路,和星空合影,把自己當前景,當地景。

哦,這個頭的鏡頭眩光得注意了,反正我是能接受,無所謂,也懶得P掉。一開始還以為是個什麼蟲子飛過去的。後來試拍了幾次都是一樣,就想起來這個眩光的問題了。

拍攝時間

很多人忽略了這個問題!

注意,選擇農曆的月初月末的那一周左右的時間,這段時間月相處於新月是最合適的,否則就算避免了地面的光污染,也抵擋不了天上的光污染。掌握月升月落時間,網上很多地方可以查的。

晴空無雲這個應該不用提醒了吧。

反正我自己樓頂上也湊合能拍,就是地面雜亂不好看而已。

或者可以關注我,說拍照的故事,給我留言。

http://weixin.qq.com/r/gEiOlvLEca8Orbb19x2S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何拍星空,其他答案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但樓主的要求是「好看」,這個就有說道了。

雖然我們拍的是「星空的照片」,但實際上星空只是畫面中的一個元素而已。換句話說一張星空的照片好不好看,重點其實不在星空本身,而在前景!

所以星空拍得好看的要點就是,選對前景,再適當補光。

對靜物前景來說,補光是比較容易的。只要用手電筒照亮然後掃幾遍就可以了。

但人像,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傳統的星空人像拍攝,一般要求是完全排除環境光,達到真正伸手不見五指的程度。然後對星空背景進行長曝光,最後對人像進行閃光布光拍攝。

這樣做的好處是人像的拍攝相對比較自由,仍然是一瞬間定格的拍攝。所以理論上只要你能控制好時機和構圖,可以擺出各種姿勢。但缺點也比較明顯,首先就是想要人像的光線自然,你需要攜帶大量的燈組和控光設備。問題是符合『完全排除環境光』要求的星空拍攝地點基本都在荒山野嶺的地方,很多時候帶布光設備根本就是不現實的,用一兩個閃光燈裸燈強行拍攝的結果就是人像的光線非常硬。另外就是人像布光很難顧及整個地面前景,很容易出現前景和背景之間的斷層。這些缺點在最近看到的一些紐西蘭星空婚紗照上面尤其明顯。

那麼有沒有可能進行吃環境光的星空人像拍攝呢?經過我的驗證是完全可以的!就像上面這張照片,拍攝於巴哈馬海島婚禮現場。新人的受光很大一部分是沙灘上晚宴會場透出來的環境光,當然肉眼看已經很暗,但高感長曝光之下剛好能填充整個前景。然後再用閃光定影。但是這樣做就必須要求人物保持整個長曝光的時間不能動。因此對人物pose的設計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因素……另外就是環境光和星空亮度的光比有時候並不是非常理想,因此器材的高感Raw寬容度也成為非常重要的考驗。


1,三腳架,快門線
2,B門/快門預升
3,小光圈,快門速度小於30秒(有赤道儀可以忽略)


攝影故是:銀河、星空怎麼拍?這篇文章告訴你!

故是的意思是原因,攝影筆記將一張照片到底為什麼拍,拍的時候怎麼想的都原原本本告訴大家。讓大家從頭跟著思考一遍,相信可以學到最純粹的實戰。

並不是錯別字~

今天的主題:星空

還是按照慣例講講這張照片(第二張有樹木的)是怎麼來的吧!

為什麼拍:為什麼拍星空就不用說了吧?我相信但凡是一個風光攝影師都會想拍星空。雖然大半夜的拍照確實很冷,但是能看到每天的星星以及橫跨天空的銀河,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

背景故事:別說銀河了,因為從小在光污染比較大的市區長大,所以對星空的概念就是有時候天氣好的時候看到的稀稀疏疏的幾顆星星,剩下的都是在動畫片或者紀錄片里絢爛的星空。最終第一次拍星空的願望在烏蘭布統實現了,我記得是9月份,當時已經特別冷了,但是還是架不住同行的攝友的忽悠,大半夜開始找前景拍星空。

取景:大多數拍星空的時候都是要找一個前景的。比如第一張帶人的星空,為什麼要帶人就是我覺得空蕩蕩的一條馬路再加上銀河有點太普通了,於是作為攝影師的我就自告奮勇去當前景。再有由於星空本身的無邊無際,因此拍攝星空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選擇超廣角大光圈的鏡頭,這裡我選擇的是17mm,因為當時我最廣的鏡頭就是17-40。

取景參數:17mm

曝光:曝光方面就很簡單了,這裡有一個星空500(也有說600)法則,這個法則是什麼意思呢?因為地球在不斷自轉動,所以如果你拍銀河的時候曝光時間過長,星星就會出現拉軌的現象,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星軌。因此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你可以用500(或者600,我一般是用500)除以你使用的焦段,比如這裡我用的17mm,計算一下500?17=29.4,因此這裡我就可以直接使用30秒。ISO方面我使用的機器是6D,高感性能很好,這裡我選擇一個比較高的感光度1600,當然如果你使用的A7S2這種高感性能超好的機器可以開到3200甚至6400。高感越高,銀河可能就會越明顯。但是有的星空條件比較好的地區,比如西藏等用400 800的感光度就可以拍出很好的銀河。

曝光參數:M檔 30s, ISO1600

虛實:之前已經說了,拍攝要用到大光圈,虛實這裡也是個重點。我這支17鏡頭最大的光圈是4.0,按理說4.0不算一個大光圈,但是沒辦法現實情況就是這樣,因此上面我說了,我選擇用比較高的感光度。對焦方面要注意,手動對焦,要對到無窮遠。其實對焦是個重點,如果你不會對焦的話,看清楚鏡頭上的對焦環,擰到刻度∞這裡,尼康的鏡頭基本上就差不多,佳能的鏡頭還要往回撥一點,其實這個很難掌控,因此可以多試幾次,然後試拍,直接拍清楚了為止。

虛實參數:F4

構圖:構圖方面其實已經定死了,前景與銀河融為一體即可。

後期:後期方面,比較重要的白平衡。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個人來說,我認為的銀河應該是冷色調,偏藍偏紫的,因此後期的時候我選擇把色溫調低(偏藍),色調調高(偏紫)。剩下的,些許的調整報告,增加銀河的對比度清晰度即可!

補充:上面已經說了,拍星空最好有前景。但是大多數時候前景都需要補光,好比這兩張照片都有補光。補光可以用閃光燈,也可以用手電筒(強光手電筒)。


我本來也以為很難,也沒學過攝影。。。

今年夏天,鄉下小院,光圈5.0 iso3000 快門時間25秒,光圈無限大,沒三腳架,沒其他,擺在柴堆上!
周圍不要有其他光源,選擇好天氣,好天空、好環境(非高海拔,安徽靠南京小縣城鄉下。)


拍攝星空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長期曝光拍攝,一種是疊加法~
長期曝光是曝光45-60分鐘左右,比較適合膠片機拍攝;
疊加法是拍攝一系列曝光5分鐘左右的照片,然後通過後期疊加;
具體的拍攝方法和後期方法很長,直接點著看吧
如何拍攝燦爛星空


首先你需要一個合適的帳篷。

然後一套合適的戶外設備,

一個廣角。
就齊活了。


星軌儀.
三腳架.
快門線.
比較厚的布(厚衣服也行,用來包住相機,夜間溫度低,電池耗電快,把相機包住以減少損耗)
毛毯.


買了新鏡頭更新一發

~~~~~~~分割原答案~~~~~~~

前幾天青海湖擼的 還在新疆漂 過兩周回家了來填坑
剛到家 先上圖 繼續挖坑

忘了這題了

三腳架一定要 延時必須快門線 大光腚 有最好 沒有就F4不能再小了 確保你相機的高感3200以上可用 拍的時候手動對焦


條件以及裝備:
1:廣角大光圈鏡頭
2:腳架
3:距離大城市100-200公里
4:月相也很重要,最好是沒有月亮的時間去拍
5:天氣晴朗,沒有雲或者薄霧
http://darksitefinder.com/index.html 這個網站可以查看光污染
6:不害怕夜晚,拍星空周圍是越黑越好。最好車燈,手電筒什麼都不要開,所以你要一個人面對全黑的世界,但是星空真的是很震撼每次看每次都被震撼到
7:下面這些照片拍攝時間一般都是12點以後,有的時候星空要拍凌晨3,4點,如果在冬天要做好保暖準備
曝光組合:
1:大光圈越大越好
2:曝光時間最好控制在20秒
3:看相機性能,如果能承受高iso,越高iso曝光時間就越少,曝光時間越少星星就越不容易「動」
4:手動對焦到無窮遠

參數:14mm f2.8 iso2000+
地點: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因為是crater lake是在高點而且周邊沒有大城市所以星空非常非常棒

參數:14mm f2.8 iso2000+
地點: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參數:14mm f2.8 iso2000+
地點:Glacier National Park
對面綠色的光是極光,所以很遠處的山也能看見,但是銀河就很淡了

參數:14mm f2.8 iso2000+
地點:page
一個小鎮,所以地面光污染到了深夜幾乎沒有,遠遠的那個亮點是發電站

參數:14mm f2.8 iso2000+
地點:冰島
極光+雲所以星空看得不是很清楚

參數:14mm f2.8 iso1600
地點:Orlando 附近
右下角是一小點亮雲時閃電

夏威夷
14mm 2。8f iso 2500


對 很多朋友都提了 不能超過30秒 如果不要星軌的話


首先給題主看一張照片,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位於紐西蘭南島的提卡波湖邊,圖中的建築是著名的牧羊人教堂。
要拍攝星空,首先應當找一個沒有光污染的絕佳觀星動點,要選在月亮還未升起,沒有雲遮蔽天空的地方。器材使用上,這張照片使用的是尼康D810加28 1.8G鏡頭,拍攝的曝光時長30秒,追加了兩支SB700閃光燈作為後簾同步補光照亮教堂。iso設定為800。 手動對焦。 拍攝星空是非常考驗耐心的,同時還需要有一些基礎的天文知識,例如地球自轉角速度等。建議題主查閱一些專業資料來進行系統的去學習。首先,要吃透你的相機。


推薦閱讀:

看到美好的圖片被感動哭了算是淚點低嗎?
怎麼發現一顆小行星?
如何選購天文望遠鏡?
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哪些有顏色的星星?
為什麼攝影作品中的月亮要比肉眼看到的巨大很多?

TAG:攝影 | 星空 | 攝影技巧 | 天文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