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曆曆法為什麼仍然保留?
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問題下會有如此多的信口雌黃。
這跟曆法的精確完全無關,而是通過計算採用置閏手段進行調整。農曆的置閏方式遠比公曆複雜,並且「十九年七閏法」也並非固定。
還有很多缺乏常識的:
以及
這道德綁架用得真是6,很可惜恰恰暴露了您對農事不懂裝懂。和您說的完全相反,由於農曆作為陰陽曆和太陽年不重合,無法有效反應氣候節律。正因為這個原因,另外製訂了二十四節氣(陽曆的一種)作為補充,用來指導農時。稍有常識就會知道,公曆和二十四節氣是基本吻合的,因為二者都是陽曆。萬物生長靠太陽,不是靠太陰(月亮),試圖從農事的角度來證明陰陽曆比太陽曆優越,你真不是卧底?
還有一群直接噴粗的,竟然也有人贊同,這裡真的不是網易?立場一致的哪怕噴子都是你都支持?
回答正題:
農曆相較於公曆應該說各有所長,公曆每年周期相對固定,置閏規則簡單,但每月長度的制定太過隨意;農曆每月長度接近(29或30天),和月相相對應,但是每年長度不等。因此,太陽曆(比如公曆)更適用農時——農業以年為周期,農曆更適合漁業和航海——與月相潮汐相對應。這很有意思,和「按常理」恰好相反,可以討論出一個很有趣的大話題。可惜現在這個提問已經被一些答主污染的太髒了,而且這也不是很符合題主的提問,有機會再細說吧。
農業作為傳統曆法(其實也沒多傳統,現代農曆不過幾百年,中國傳統的是陰陽干支三合曆)沒有必要廢除。任何一種文化,只要不損害民生,有生命力的,就讓他發展;沒生命力的,就記錄文獻供後人評價。沒有誰在「保留」農曆,也並不需要誰來「保留」它,農曆現階段它還有它的生命力,仍然會作為一種文化延續下去(當然不得不承認其工具性正日益再日常生活中淡化)。至於未來如何,你我都並沒有資格操心。
最後友善的勸一句一些答主,想推崇傳統文化,首先要了解傳統文化。懵懂無知和粗口謾罵並不能給傳統文化添彩,反倒會讓祖先蒙羞。至於什麼叫「了解」,我想查字典並不難,您所謂「你的意思是沒成專業學者之前,就不能推崇了???」……您還是自己再琢磨琢磨吧。至少在知乎,「不了解」不應該是一個理直氣壯的理由,不能以無知為借口,信口雌黃甚至隨意的爆粗口?是不是四處宣稱耶穌是中國人,金字塔是中國造,尼羅河是黃河支流,兩河文明是儒家文化也算「推崇中華文化」?好吧,姑且認為「不了解」前提下的「推崇」主觀上也是一種善意,但是我仍然堅持之前說過的原話,客觀上這並不能給傳統文化添彩,反倒會讓祖先蒙羞。更何況,一面不肯花五分鐘了解一下什麼是農曆,一面高高在上的指責甚至謾罵他人忘記傳統,這恐怕很難說成是一種善意。
中國農曆至今保留的主要原因是,想廢掉但是傳統力量很大而沒有成功廢掉。究其根本,實在是民間阻力過大,這民間阻力,有幾部分,
- 其一是純粹出於習慣而本身沒有什麼深刻認識的普通民眾
- 其二是出於片面認識,一味吹捧傳統的一般知識分子,比如本題出現的以 @長風為代表的諸多人士。
- 其三是理性客觀認識到不應該由官方出面廢除農曆的人,比如我。233333333333,這句是開玩笑。
近代以來,西學東漸,中國人謀求富國強兵之路,現在看來一部分內容實在有些盲目,比如有人盲目認為應該廢除漢字,搞羅馬字母,比如有人認為工業救國開廠子……事實證明,只有共產主義能救中國(嘿嘿)。這其中,就有人盯住了中國傳統曆法。
民國時候,明確使用公曆,標註農曆月日,廢除生肖、吉神、擇日……等多種曆書中固有的迷信內容。機關單位放假一律按照公曆,廢除傳統節慶假日。
稍後,改革大踏步走,直接廢除舊曆,奈何國黨統治力量不強,幾年之後無疾而終。
共黨搞群眾路線,兼之反對國黨,在紅區這些內容都壓根沒落實。所謂農曆(台灣稱農民曆)的分化大概也在這個時候。
國黨威脅沒有之後,共黨也謀求移風易俗,先從廢除傳統節日入手
1967年,中國開始「破四舊」,大搞疲勞戰術,過「革命化」春節:「移風易俗過春節,大年三十不歇腳」「干到臘月廿九,吃完餃子初一早晨就動手幹活」。這一次,人民群眾被發動起來了,不準放鞭炮、不準燒香拜佛、不準滾龍舞獅。過年不準說「恭喜發財」,要說「祝您今年見到毛主席」之類,一過十幾年。
1979年1月17日,《人民日報》刊登兩篇來信《為什麼春節不放假?》和《讓農民過個「安定年」》,這就是政治風向啊。
到1980年,新中國才全面恢復了春節休假制度。
- 我為什麼反對官方出面廢除農曆?
因為我是個右派推崇小政府啊233333333333333333333。
對了,傳承幾千年的傳統曆法都包括金木水火土和日月蝕啥的。現在的沒有。我不懂要繼承老祖宗的智慧為啥不關心那部分。
================================
- 為什麼我說長風是盲目片面的呢?
1,從他和北極的討論中,我發現他(包括很多其他網友)沒有意識到農曆不能長期推算。
2,他所說的19年(或11年)生日重合這個傳言是幾千年前的老黃曆了。中國傳統曆法早就不守那個規矩了。
你任取19個回歸年,總能找到6閏的時間段,同理,也能找到8閏的時間段。
平常說的19年7閏,只是一個平均值基本接近這個值。
實際上,19個回歸年,與235個朔望月(即19個農曆年),不是完全等長的,總有一些偏差。
累積多了,偏差就大了。
例子:
以1985年2月20日(乙丑年正月初一日,朔(農曆月的第一天))起,
到2004年2月19日(甲申年正月廿九日,晦(即農曆月的最後一天))止。
共計235個朔望月,但這其中只有6個閏月。
往後再翻19年,肯定是8個閏月。
19年7閏的重合,能有一半多一點就不錯了。
3,他說:「任何一個曆法系統,必然有年、月、日三種時間刻度」這就有點鬼扯了……也許他只見過這樣的曆法系統吧。
4,他為了增強說服力,貼了一個漏洞百出的的科普文,這就有點搞笑了。寫那篇文的作者我知道的,就是她在網上宣傳說中國現在使用的農曆其實是幾百年前西洋傳教士編寫的。至於那篇文章中的問題,長風也承認自己分辨不出來了。很正常的事情。
以其無法分辨問題這點,我以我的標準看,長風不算了解農曆。
5,需要加一點樓上很少提到的,合朔日是一種和時區有很大關係的數據。東八區2:00合朔,英國之初一則在昨日。東八區23:00合朔,日本之初一則在明日。任何一種依賴月相的曆法,都很難成為國際性的曆法,除非強制規定只有一個時間標準——比如現行農曆是強制規定使用北京時間的。
因為中國全盤西化的的思想從未站過主導。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使用陽曆,過陽曆新年。日本不大,政府控制力強,而且那時政府特別崇拜西方,幾個因素一湊,就廢了農曆。
中國近代以來,大多數時候中央政府控制力薄弱,思想又不統一。民國時期曾經短暫廢除過農曆,但執行不下去。建國後,中央政府控制力強了,但是肯定是拒絕全盤西化的,所以也還沒有廢除農曆的土壤。
至於為什麼中國全盤西化的思想沒有佔據過主流,這個就是另一個更大的問題了。
首先,我國的官方紀年方式是公曆,不是農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_百度百科,這在建國時就定下來了。在官方場合,沒有特定的說明的情況下,都是使用公曆的。
所以,不存在「為什麼保留?」的問題,只是「為什麼不廢除?」
歷史上政府確實嘗試廢除過,是在民國時期。
1928年,內政部宣布完全廢除舊曆,嚴禁販售舊曆,以及在舊曆節日時,行政和教育系統嚴禁放假!「考社會日常狀況,十餘年來,依然沿用舊曆,罔知改正……一般民眾之賽會、休沐,益復尋朔計望,蒙昧如故,於一國行政制度之下,百度維新之際,而政令與社會現狀,如此懸殊,若不根本改革,早正新元,非惟貽笑列邦,抵牾國體,核與吾人革命之旨,亦屬極端背馳。」
摘自:民國時期農曆曾被計劃廢除 遭社會各方抵制
雖然民國政府頒布法令完全廢除農曆,並且公曆新年放假,農曆新年不放假。但民眾私下裡仍然過農曆新年,最後這個政令也沒執行多久,就取消了(評論里有人說的很到位,當時中國絕大多數都是農民,放不放假對於農民來說影響不大)。
新中國成立以後,新中國官方使用公曆紀年,但不以行政手段廢除農曆,只是考慮到民俗習慣。在文革時期,也有過廢除農曆的一些行為。
------------------------------------
如果不考慮民俗習慣,能不能完全廢除農曆?
當然可以了,日本就是這麼做的。至於說農曆能指導農業的,其實是主要節氣的功勞,但節氣屬於陽曆(農曆屬於陰陽曆,公曆屬於陽曆),節氣能做的事情,公曆自然也能做。太陽曆比太陰曆更適合指導農業(節氣是按照太陽曆制定的),農曆是陰陽曆,公曆是陽曆,所以只有公曆就足夠指導農業耕作,那麼多沒農曆的國家一樣種地,只不過把節氣換成幾月幾號而已。
日本的曆法改革方案:
新年改成1月1日;
十二生肖跟公曆同步(有人會覺得彆扭,其實農曆年裡,歲首是正月初一還是立春都有過爭議);
七夕之類的節氣,也直接變成公曆(7月7日);
節氣仍然保留著,但因為節氣跟公曆基本同步,所以沒什麼太明顯的變化;
唯一留著的是中秋節,但我個人覺得這個要改也容易,改成9月的第一個滿月即可。
然後所有假期都調整到按公曆節日放假即可,放幾天可以再商量,日本還保留著五一黃金周呢。
節氣變成公曆,看著好像挺彆扭的,其實彆扭不彆扭都是習慣問題。要知道「元旦」一詞最早表示的是農曆正月初一,不是公曆1月1日,元旦變成公曆1月1日是從1912年開始的,是民國政府改的。
民俗的力量確實很大,但假如新年不放假,元旦放十天,用不了多長時間,民眾的習慣就全改過來了。
------------------------------------
其它不少回答里,說農曆多先進的,以及說沒了農曆就沒辦法過節的回答,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是農曆無法長期預測。
因為地日月三者軌道不是絕對穩定的(可以看做是一個三體問題,實際上放到太陽系裡是一個多體問題),不穩定就意味著無法長期預測。
農曆使用月相計算大小月和冬至點計算置閏則給計算機系統自動編排造成了巨大的麻煩,因為月相不是一個長期可準確預測的數據,因此農曆大小月完全無規律,公曆大小月起碼是有規律的,至於置閏的問題,現在農曆的置閏規則確實很高大上,但想排一百年以後的農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可以編製十幾年內的農曆,但超過百年的就不好確定了,如果真要出一本萬年曆的話,幾千年後的農曆基本上靠猜了。雖然天體不穩定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公曆,但基本不影響公曆的編排。
因為無法做長期預測,所以有很多人對農曆的認識其實是錯的,其中包括:
1. 每19年生日重合一次(實際上大概55%左右的會重合,只能說有一半的概率);
2. 農曆十五、十六滿月(實際範圍是十四~十七,參見:為什麼俗語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 冷知識 - 知乎)
現行公曆規則簡單,曆法規則屬於純粹的數學問題,可以很輕鬆的排出幾千年;現行農曆(紫金歷)屬於天文歷,規則複雜,受天體運動影響很嚴重,也因為古代曆法問題太多,所以才有了這本書: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_百度百科,需要通過手動校正才能準確知道古代某個日期的準確時間。
長期來看,數學規則的曆法是會慢慢取代天文曆法的,秒的定義已經從天文定義變成物理學上的數字定義了,如果人類離開地球,那麼現有計時體系中,也只有「秒」能保留下來。
有人說公曆月跟月球沒關係,其實公曆里「月」的概念早就超越了月球的概念了,就像計時里的時分秒一樣,小時和分鐘只不過是為了進位用的(為什麼要有年月日的曆法系統? - 曆法 - 知乎), 李雷的回答里也說了,瑪雅人一個月20天。
農曆曆法複雜,但複雜跟先進不一定相關,完全可以設計一種全新的曆法,把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這些肉眼容易看到的行星的位置都編排進去,但這種曆法對於普通人來說意義大嗎?僅僅因為月球離地球近,月球看著大,所以才一定要把月相編到曆法里?
曆法的重要作用是標記日期,但如果連大小月都嚴重依賴天文觀測的話,這個曆法的通用性會比較差,一旦觀測數據和日曆信息丟失,則無法準確判斷歷史上的某一天具體是哪一天。曆法的首要任務是需要知道今天是歷史上第多少天,而不是今天月相是什麼——準確的記日子是曆法的最重要的功能。魯迅在《習慣與改革》裡面已經說過了
梁實秋先生們雖然很討厭多數,但多數的力量是偉大,要緊的,有志於改革者倘不深知民眾的心,設法利導,改進,則無論怎樣的高文宏議,浪漫古典,都和他們無干,僅止於幾個人在書房中互相嘆賞,得些自己滿足。假如竟有「好人政府」,出令改革乎,不多久,就早被他們拉回舊道上去了。
……
這種合曆,歡迎的人們一定是很多的,因為這是風俗和習慣所擁護,所以也有風俗和習慣的後援。別的事也如此,倘不深入民眾的大層中,於他們的風俗習慣,加以研究,解剖,分別好壞,立存廢的標準,而於存於廢,都慎選施行的方法,則無論怎樣的改革,都將為習慣的岩石所壓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時。
公曆有元旦,可以放一天假。農曆有春節,可以放三天假。
有更多的假放你說民眾會不會喜歡農曆?
政府要是想取消農曆,民眾會不會因此而擔心,政府有可能會消減假期。反對一下 長風 高票答案中關於計算機計算農曆的觀點。
首先一個事實,農曆是不能準確地長期計算的。計算機無論如何先進,天文台無論如何牛逼,也解決不了的。
因為這不是規則的問題,而是農曆需要基於天文觀測的數據來算。但是天文數據沒法精確預測,天體運行是不穩定的,每年觀測的都有可能不一樣。所以,天文台每年都會發布新的天文年曆。
一定概率上,舊數據和新版本數據計算出來的農曆可能不相符。比如日月合朔的時刻如果在23點59分59秒左右,那麼地球或月球在運動中稍有變動,就可能導致初一的日期變了,進而導致大小月也變了。
所以說,計算機確實能解決大量計算的問題,但是沒有觀測數據的話,你還計算個啥?
計算機中,也沒法計算過去的農曆。過去的叫實歷,是既定的事實。只能存儲起來顯示而已。
某人把農曆當成一套規則,真是想得太簡單了。農曆依賴於當時的天文數據,這導致了沒法向前算,也沒法向後算。國家紫金山天文台,那是中國農曆的標準。也只能是每年算一次,每年發布一個版本。只是不同版本,對於農曆來說不會有太大誤差罷了。
第二個事實,公曆的計算不是基於天文觀測的。純粹的一套規則而已。因此可以長期計算。當然,長期計算後是否符合天文事實就不一定了。說不定多少年後地球轉一圈變成相當於現在的25小時了呢?不過我想信在那之前,曆法會修正的。
此外,公曆會用閏秒來調整天體運動不穩帶來的誤差,但是不會表現在曆法上面。因為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就+1s啊。
================================================================
1秒的定義:
- (~1956)1秒=1/86400平太陽日
- (1956定義,1960國際通過)曆書秒。1秒=曆書時1900年1月0日12時起算的回歸年的31,556,925.9747分之一
- (1967)原子時(TAI)。1秒=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間躍遷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
天文中用的時間:(編算曆法用的時間。比如合朔,比如回歸年等天象,均以此計算)
- (~1967)曆書時(ET)
- (1967)力學時(DT)
- (1991)地球時(TT),地球力學時更名而來。
日常使用的時間:
- (1928)世界時(UT)
- (1960)協調世界時(UTC)
注意協調世界時(UTC)的使用跨著兩個時期:1967以前1秒=曆書秒;1967之後,1秒=原子秒。因發現原子秒和曆書秒無法對齊後,1972引入閏秒機制。
結論:閏秒時修正協調世界時(UTC)去符合製作曆書用的天文時間(DT或TT)。所有的基於天象的曆法都會受影響的。閏秒不屬於某一曆法的概念,但確實是調整後會更符合天體運行。本質的作用和閏年,閏月是一樣的,就是調整而已。
以前沒有閏秒,因為1秒的長度時天文得來的。後面有了閏秒,不是與曆法無關,而是所有的曆法都受影響。因為最基礎的東西,1秒的長度定義變了。1秒的含義在所有的曆法中都變了。
差距確實是很小,通常不會引起什麼曆法上日期的改變。某些人覺得不用修正,自己開心就好。願意的話,自己保持手機,電腦等別跟互聯網同步,沒人管你閏不閏秒。
但是閏了,直接結果就是更符合天象了,間接結果就是更符合曆法了。說是為了曆法而閏,也不算沒有道理。
附一個最新進展:世界無線電會議在2015年11月決議繼續沿用閏秒,2023年再行檢討。
==========================================================
別回復了。有時間,不如自己寫程序去計算一下農曆。
很多人本來不知道,而上述回答提到的一點是:曆法上農曆不是陰曆,也不是陽曆,而是陰陽合曆。陽曆部分就是節氣,而陰曆部分就是『七月初七』這種以月份、日期計數某日在一年中位置的紀日法。
通用的公曆,或者叫格里高利曆,只保留了太陽曆部分,一個月的月長大約和月亮的陰晴周期相同,但是從日期中是無法反推出月相的;伊斯蘭曆法是太陰曆,所以新年可以出現在夏天也可以出現在冬天,月份是無法指示四季變化的。陰陽合曆的農曆在我眼中可以類比一個巨大的鐘錶:用太陽當時針,通過月份就可以知道四季中的大概位置;用月亮當分針,通過日期就可以知道月相的變化。當然,月相對於普通人生活影響並不大就是了。
總之,農曆有其有點,但是置閏的確是很複雜,所以算是有優點也有缺點。至於優缺點孰輕孰重,那就見仁見智了。
謝邀!
- 春節、元宵、端午、重陽、中秋等這些農曆節還是要過的吧?
- 如果不喜歡農曆,那麼自己就過陽曆好了,現在的主要工作都是按照陽曆排的,農曆的影響並不是很大,也沒有什麼障礙和危害,那麼為什麼要去手動消除呢?讓它隨著時間自然被淘汰(如果的確是會被淘汰的話),又有什麼問題呢?
其實民國初年改行公曆時並沒有刻意保留的意思,官方主張是通過調整節日時間(參考日本)等手段逐步淡化農曆的作用和地位。奈何農曆在民間(包括廣大農村和下層市民社會)生命力極其頑強,其原因大約有三:首先是農曆在規範和指導農業生產方面具有不可為公曆替代的作用;其次是許多契約是以農曆節日作為起迄時間的,冒然廢止必然造成社會經濟生活陷於混亂;最後便是生活習慣與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民初改歷終以失敗告終,由此奠定了公曆農曆並存的局面。可見,曆法改革雖與意識形態變遷有關,但若不考慮曆法在民眾生活中實際發揮的功能,僅憑簡單粗暴的行政干預,是斷斷行不通的。
農曆又叫夏曆。中國古代的主流曆法,是夏曆、商曆、周曆輪換制度。出一個聖王,就換一次曆法。夏、商、周三歷的主要區別,在歲首的不同。周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曆的十一月)為歲首,殷歷以建丑之月(即夏曆的十二月)為歲首,夏曆以建寅之月(即後世通常所說的陰曆正月)為歲首。周曆比殷歷早一個月,比夏曆早兩個月。由於三正歲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隨之而異。
從周朝開始,用的是周曆。到了漢武帝時期,重新修訂立法,使用了夏曆。道理上來講,應該是認為重新開啟了一個聖王時代。存疑。=============2017.1.20 補充==================
很榮幸跟這個答案下的幾位答主做了交流,交流過程中我也想了想農曆的價值到底在哪。最後,好像明白了一點。
在古代,在電力革命之前,人類在夜晚主要靠月亮照明,月亮是最主要的夜間光源,安排晚上的活動,必須考慮月相。但是現在,單純就夜晚光源來說,滿月和弦月好像沒啥區別,因為人類在晚上用到的光源,是電力的。
因此,月相對於晚上百無禁忌的現代人來說,光源作用的重要性顯著下降了吧。
呵呵,不過回到那幾位答主憤憤不平的「先進」、「落後」之爭上,還是那句話,沒有哪個曆法不想把太陽和月亮的周期變化統一起來,只是,能提供可行解決方案的,不是那個先進的公曆,而是農曆。
所以嘍,我深以我的祖先的智慧為榮。我是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么?
呃,是就是吧,隨便吧。
==========================================
首先,謝謝@ace zh 的評價與指正。(不能在評論區感謝,就只好在這裡說吧,但是,你的「要推崇必先了解」的觀點,雖然正確,但是你這個「了解」,需要了解到什麼程度,你的意思是沒成專業學者之前,就不能推崇了???)
--------------------------------------------------------------------------
@ace zh
至於什麼叫「了解」,我想查字典並不難,您所謂「你的意思是沒成專業學者之前,就不能推崇了???」……您還是自己再琢磨琢磨吧。至少在知乎,「不了解」不應該是一個理直氣壯的理由,不能以無知為借口,信口雌黃甚至隨意的爆粗口?是不是四處宣稱耶穌是中國人,金字塔是中國造,尼羅河是黃河支流,兩河文明是儒家文化也算「推崇中華文化」?好吧,姑且認為「不了解」前提下的「推崇」主觀上也是一種善意,但是我仍然堅持之前說過的原話,客觀上這並不能給傳統文化添彩,反倒會讓祖先蒙羞。更何況,一面不肯花五分鐘了解一下什麼是農曆,一面高高在上的指責甚至謾罵他人忘記傳統,這恐怕很難說成是一種善意。
作者:ace zh
鏈接:中國農曆曆法為什麼仍然保留? - ace zh 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
很顯然,這位關閉了評論區的@ace zh 所說的某些答主就是我。
我只好在我自己的答案里與您討論一下。
話說,我對農曆的了解首先有這兩條:
1.農曆的月,直接對應月相,農曆的二十四節氣,對應地球公轉周期;
2.農曆的紀年,與「公曆」基本吻合。
敢問,這兩條了解,是算了解呢,還是算不了解呢?您再給指教指教我提的、您讓我自己再琢磨琢磨的問題,怎樣就叫「了解」了?您給推薦一下,哪本字典里能解釋我請教您的這個問題?
至於說「是不是四處宣稱耶穌是中國人,金字塔是中國造,尼羅河是黃河支流,兩河文明是儒家文化也算「推崇中華文化」?「
您這是要批判誰啊?您這兇猛火力的對象,是誰啊??
----------------------------------------------------------------------------------------
其次,放個專業鏈接吧。
怎麼看待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 中國科普博覽的回答 - 知乎
=============================================
補充一個小知識,公曆與農曆,大約19年或11年(少數情況)會重合一次。你19歲、38歲、57歲、76歲、95歲……的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很有可能是同一天。
請大家想想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農曆比「公曆」落後么?意味著農曆不如「公曆」精確么?
=================原答案=======================
用著先進的源自古埃及曆法的格列高利歷用出優越感的題主,我想問你個問題。
格列高利曆法有三種時間刻度,年、月、日,年、日都比較清楚,年,直接對應太陽,就是地球公轉時間,日,直接對應地球,就是地球自轉時間,可是,這個月,起了「月」這個名,但是跟月亮有什麼關係?那個封建糟粕的農曆,「月」,就是直接對應月相周期啊!
任何一個曆法系統,必然有年、月、日三種時間刻度,分別對應太陽、月亮、地球自身,但是這三者的周期並不具備完全的整數倍關係啊,所以嘍,要想完整的將太陽、月亮、地球三者的運動周期表達出來,只表達太陽與地球周期,是不行的啊!
農曆,以月相計日,以節氣計年,怎麼看都比那個只有數字意義的格列高利歷要合理吧。
為了方便國際交流,中國採用了格列高利曆法,並不代表這玩意就一定先進啊。見人要說人話,見鬼就要說鬼話,但這並不意味著鬼話就牛逼先進啊。不僅實際上是夏曆元旦的春節必須正名改回它原來的名稱,就是從漢代太初改歷以來絕大部分時間都根據孔子的建議採用建正在寅的夏正的中國一脈相傳的曆法也應該正名為夏曆,而不是將其稱為陰曆或者農曆。因為首先夏曆是兼顧太陽和月亮運行規律的陰陽曆法,而不是和伊斯蘭教曆一樣的只考慮月亮運行的規律而不考慮太陽運行規律的純粹陰曆,因此將夏曆稱之為陰曆完全不符合實際。
其次夏曆是中國曆朝歷代一脈相傳沿用至今的傳統正朔曆法,而不是只供農民使用的曆法。歷史上從皇帝到百姓都使用夏曆,根據夏曆計算日期和年節。當今居住在城市裡的人也過夏曆的節日比如夏曆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都證明了這點。所以將夏曆稱之為農曆既不能體現夏曆才是中國真正的傳統正朔曆法,更不符合實際。因此應該將中國曆朝歷代一脈相傳沿用至今的傳統曆法正名為夏曆,而不是將其稱為陰曆或者農曆。
夏曆和西曆也完全可以並行不悖、參照使用,而不必和國民黨當政的時候曾經強迫國民過西曆的所謂新年,而不允許過夏曆的新年一樣只過西曆的節日而不過夏曆的節日。更不能因為西方人使用西曆,而和當年有段時間因為歐美使用夏令時所以中國人也得跟著將時鐘撥快一小時使用夏令時一樣全用西曆。因為首先夏曆是承載著中國獨一無二悠久歷史的寶貴遺產,其精確度也沒有任何問題,各種各樣的夏曆和西曆對照的萬年曆乃至《兩千年中西曆對照表》《新編中國三千年曆日檢索表 》《中國先秦史歷表》之類的對照夏曆和西曆的歷史年代學書籍,都說明夏曆作為承載著中國獨一無二悠久歷史的寶貴遺產,其精確度並不遜色於西曆,甚至更高。類似西方人在用格里曆替代儒略曆時所發生的直接跳過10天的事情,在夏曆的使用過程中從未發生過,更別說產生羅馬人在使用儒略曆前因為曆法精度不高造成年月日混亂不堪乃至羅馬改用儒略曆前的那一年居然有445天的荒唐事情了。
正因為夏曆的精確度沒有問題,所以今人才能將夏曆和西曆換算編訂出《中華五千年長曆》之類從相當於夏商周工程所確定的夏的開始年份耶蘇紀元前2070年即夏曆辛卯年直到耶蘇紀元2100年即夏曆庚申年的長曆。由於中國歷史悠久,再加上有夏曆這種能夠準確確定年月的曆法,所以《中華五千年長曆》才能從已經確定使用夏曆的陰曆和陽曆結合的形式的殷商早期的耶蘇紀元前1500年即夏曆辛酉年開始編排月曆表,從秦始皇統一中國的耶蘇紀元前221年即夏曆庚辰年開始編排日曆表。這是世界上沒有其它任何國家可以媲美的。
因為其它國家的歷史要麼中斷,比如因為在孔子都沒誕生後就成為巴比侖之囚,所以在舊約和新約之間歷史記錄有不連續的問題,更別說在被羅馬人驅逐出巴勒斯坦後的歷史有大段空白的猶太人。要麼就根本無法追溯到這麼久遠的年代,比如建國在耶蘇紀元1776年即夏曆丙申年的美國。因此其它任何國家都無法編訂出一份類似《中華五千年長曆》的包括4170年時間的長曆。而類似有人編定的從相當於耶蘇紀元前4713年即夏曆戊子年,直到耶蘇紀元9999年即夏曆己亥年這種包括了14712年夏曆和西曆對照的名副其實的萬年曆之類的事情,那更是只有具有悠久歷史資源的中國人才能做得出來。所有這一切,正是我們的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夏曆的功勞,這份遺產我們也一定要保留。
其次夏曆的問題也都只是些可以解決的技術問題,比如所謂的耶蘇紀元2033年即夏曆癸丑年置閏不當導致冬至出現在夏曆十月的問題,只要將置閏時間從夏曆閏七月調整為夏曆閏十一月就能解決這一問題。至於在耶蘇紀元2262年年初根據夏曆將會出現閏正月或者耶蘇紀元3359年年初,根據夏曆將會出現閏十二月的問題,第一古人也曾經遇到過出現閏正月和閏十二月的問題,比如耶蘇紀元1640年年初,根據夏曆就同樣出現過閏正月,而耶蘇紀元535年年初,根據夏曆就同樣出現過閏十二月,所以用不著對此大驚小怪。第二那也是遙遠的將來,完全有時間對夏曆進行修訂以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說夏曆既是承載著中國獨一無二悠久歷史的寶貴遺產,也同樣沒有不能解決的技術問題,因此完全可以和西曆參照使用,而不能和那些大腦不清楚的鼓吹全盤西化的人所主張的一樣,廢除夏曆、全用西曆。
我在這裡也想提出一個問題,問什麼中國要用公元紀年?我們都信基督教?我們喜歡基督教?還是本著國際(西方)通用就是好的,來的?
@ace zh 我只想說一句
斜體字太反人類的
說完了 摺疊吧
沒這個不好過傳統節日啊…
實際上,公曆更方便農業生產;中國傳統曆法更便於市民生活。而中國倒掛(大城市慣用公曆,小城市和農村慣用中國傳統曆法)的原因,其實是文化因素。
大城市基本西化,老一代人對中國傳統有刻骨仇恨。以前碰到一老頭,居然說「陽間用陽曆、陰間用陰曆」。但城市裡生活,一樣不能消滅他們身上的中國味,春節、端午、中秋什麼的都會過。只好公曆、傳統曆換來換去。做企業的,因農曆新年在各年的日期不一樣,元月二月基本都是浪費了的。
農村看天吃飯,氣候對莊稼影響大。公曆和農業行事曆關係相當固定,方便。但,農業國家不重視,沒人將幾千年來根植於傳統曆法的農業技術翻譯成基於公曆的農業技術。農民不得不採用農曆。
個人認為,應當改用農曆原因有四一、中國世居民族的曆法,主要是陰陽曆和回曆。傳統曆法屬於陰陽曆,各曆法很接近。按中國傳統曆法安排工作生活,照顧了絕大多數人的習慣。
二、回曆月份和中國傳統曆法差不多,只是年首位不一至。基本上,中國傳統曆法照顧了所有的人
三、中國傳統曆法,附註節氣。節氣和公曆關係相當固定。採用中國傳統曆法,可以滿足少數基督徒的需要。
四、中華各民族傳統文化豐富,開發出來,即產生巨大商機。採用農曆,節期和財政月、年關係固定,便於做好財政安排(採用公曆就不一樣了,假設財政月是16-15號,2017年,準備過年活動,財務準備時間有12天;2018年,財務準備時間是1天)
為啥叫農曆啊,就是這個曆法對農業生產有很大幫助。中國傳統一直用它。
千萬別覺得曆法單純就是計時間用的。這是我們這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城裡人才會有的觀念。
實際上,現在農村依然使用農曆,這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和國際接軌,就是實用的因素。
曆法對於農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舉兩個例子~
有些研究表明,古代中國的王權的形成,有可能和曆法的掌握有關。地方諸侯不掌握曆法知識,只能按照王的要求耕種。長此以往,王權的威信就建立了。
還有在明清之際的那些西方傳教士之所以能出入中國宮廷,就是因為當時中國曆法出了大問題,導致農業生產出現混亂,而國內又缺少數學人才。所以明朝政府只能依靠這些西方人來修正曆法。
後來曆法修好了,雍正爺一道上諭全都趕走了。說起來還真是有點不厚道……不適用於現代社會?沒什麼經歷,不如你舉幾個例子,我只過農曆生日沒什麼感受
推廣?國家推廣過農曆嗎?
生活障礙?一個農曆就能造成生活障礙,不用就不用好了,看不明白還硬往上湊顯得自己笨真沒什麼意思
漢民族主義崛起過嗎,都這麼低調了還有人來攻擊,真是浪費時間
你們這群人貼吧待夠了跑到知乎來賣弄我也是醉了。從最早的改百度百科造謠到現在的生造曆法,也是可以的。好好讀書,把定氣注歷和平氣注歷搞清楚再說。還有無中氣致閏法,歲實,節氣與月份的關係,還有月份與節氣和農曆的關係。最重要的是你們懂什麼叫陰陽合曆嗎?知道希伯萊歷嗎?知道日本又在著手恢復什麼嗎?
農曆的主要用途現在就是確定幾個傳統節日的時間還有生肖吧,別的地方都是用的陽曆。
農曆不廢止唯一原因就是風俗和農曆有關,要留著給傳統文化用,僅此而已。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陰陽曆?為什麼農曆新曆和元旦都是過了0點開始?按道理農曆和陽曆演算法不同開始的時間不是也不同嗎?
※十二時辰制中的一時辰為何剛好等於與 24 小時制中的兩小時?
※中國古代曆法(天文)比現代曆法(天文)到底差在哪?
※古代計時,一天從什麼時刻開始?是23點(子時),還是24點?
※猴年馬月指的是哪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