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在很多學科上缺少科普人士?

現在中國做科普的人確實比較少,不吹不黑 NASA 的科普比 CNSA 高得不止一點點,可能公眾視野中張召忠這樣的人少之又少,中國是否應該多去培養這種科普人士?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討論這個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科普。

這兩天在和輪子哥的一次交流里,表達了一點關於科普層次的理念。所謂科普的層次,實際上是指你不能拿地理中國這樣的科普去和霍金寫的果殼裡的宇宙來橫向對比。

第一個層次,我稱之為基礎教育層次。這就是很多持「科普是對大學前教育的補充」之知友口中的科普層次。比如科普一下血型是什麼,基因是什麼,喝酵素養顏為什麼扯淡,為什麼吃阿膠沒卵用,我們為什麼不恨化學等。這個層次的科普面向的主要是因各種原因未完成12年大學前教育的人,正在接受大學前教育的未成年人,文理分科及社會分工背景下知識體系存在客觀不完整的成年人群體(被我珍愛的民科多屬此類型的極端個體)。

第二個層次,我稱之為基於興趣的初級領域型科普。在這個層次,普及的實際上是某個專業本科畢業生甚至研二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比如,考古為什麼和盜墓不一樣,轉基因技術的本質和原理,板塊構造學說的前世今生,鑒定個岩石或化石的類型然後講講它們的故事,為什麼石油的有機成因能夠成立等。從這個層次開始,科普就不再是對基礎教育的補充,而是具有了快速了解某學科大致面貌的review性質,並且可以開始有理有據的解決某個小的專業問題。這個層次的科普,實際上是當前網路科普的主要構成群體,比如果殼的謠言粉碎機,比如探索頻道的流言終結者,比如知乎上很多人都在做的科普,還有一些傳統科普機構也干這活。

第三個層次建立在上一層次之上,是深度和美感進一步加深而廣度相對降低的階段,我稱之為能夠引人更進一步的中級領域型科普。這個層次的科普重心已經不是為了解決某個小問題,而是為對某方向感興趣的人推開那麼一扇窗戶,以展示某領域的瑰麗多彩為核心。讓讀者/觀眾看完後能產生「麻麻以後我要學那個/好後悔當年沒學這個專業」的想法,就算個中佼佼者了。這個層次的科普也包括基於最新論文進行展開的review式報道,國外類似報道很多,國內相對較少。

第四個層次,是對第三層的進一步提升,是飽含美感的、深入淺出的、融合基礎教育屬性和專業興趣屬性的、能夠對非業內人士產生強大吸引力的大師級科普。這類科普的社會價值很大,一方面可以幫助未成年人產生科學興趣,另一方面可以開闊成年人在生活瑣碎之外的一些視野,第三可以從零培養起一個個體的興趣愛好,第四可以帶動多領域(媒體、玩具、影視、旅遊、建築等)衍生出巨大的社會財富,還有很多其他的社會價值也許我也沒有認識到。達到這個層次的,一定是某個領域的大師級明星人物,下能帶博士,上能進智庫,退可寫科普著作賣他個幾十萬冊,進能寫學術專著禍禍大學新生。這樣的人,是史蒂文·霍金,是伊恩·斯圖爾特,是布萊恩·考克斯,是愛麗絲·羅伯特,是愛登堡老爺子,是張召忠局座,是NASA的宣傳部門專家團隊。

在認清了這些不同層次後,就可以在分析國內科普各層次的基礎上,看看有多缺人,是否是因為缺人導致水平不高。


現在可以聊聊科普人士有多缺的問題了。

從事第一個層次的科普門檻最低,完成12年基礎教育的大學生及以上學歷者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參與其中,包括在校高校生、研究生,中小學教師和社會各行業專業人士。而提供這個層次科普的平台也是最多的,從日常生活對話到網路交流,從給中學生開闊眼界的課外讀物再到專門集結成類似十萬個為什麼這樣的讀物,只要稍加把控就會有不錯的質量。所以這部分人,並不缺,不信下次你去附近的書店看看,面向未成年的科普讀物是最豐富的。

從事第二個層次的科普有較低的門檻,但超過該門檻的人群基數也很龐大,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活躍的網路科普群體,這些人多是些掌握一定程度知識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具有從業經驗的科普編輯和專職博物館講解員,有時候也有一些年輕專業從業者憑著熱情參與其中。簡而言之,比較閑又沒錢的人,僅有的只有腦子裡的一些知識,還有熱情。什麼比較缺呢?平台。所以從百度貼吧到知乎再到果殼,或者是以前的BBS年代,你都能看到這樣的年輕人到處介紹知識,擊破謠言。而稍微將這部分人整合一下,就可以形成很好的內容效應,比如曾經的謠言粉碎機。這部分群體中,一些水平較高且有創作欲的人,會開始謀求將知識轉變為實體,比如書報,比如公眾號,比如知識變現。這部分人,也不太缺,就是質量參差不齊,並且缺乏組織度,屬於科普游擊隊。正規軍也有,比如從事科普編輯和博物館講解員等職業的人士。

從事第三個層次的科普具有較高門檻,對於科普者本身的表達意願、專業水平和表達技巧都有較高的要求。具有這樣技巧的人,在知乎和果殼這樣的地方可以很快成長為專業大V,而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往往也開始走上較重要的崗位,屬於積累到足夠技巧但同時也開始逐漸邊緣化的科普者。這樣的人,放在生產單位是年輕骨幹,放在網路上是優質內容生產者。在這一波內容生產者變現浪潮中,資本瞄準的正是這樣的各種大V:選擇其中更能夠吸引流量的生產者進行紅利分割。從總體來看,這部分人的總量是稀缺的,但更不妙的在於,缺乏一個合適的平台讓這群人去做科普。我相信各行各業里,都有既能寫得好文章又能帶得好新人/本科生的年輕骨幹,他們具有足夠的專業水平把知識點降透,區別僅僅在於眼界和講解經驗。雖然他們中的大部分並不在網上寫科普,但不意味著他們寫不了科普。只要有足夠高大上的普及平台,好的主題,一個資深編輯,再加上合理報酬,這其實是一筆潛力非常大的智力資源。然而遺憾的是,現有的平台連讓寫作經驗豐富的科普大V用知識換來體面的生活都很難,就更別說這些原本就沒有很強意願的人。傳統的平面媒體曾經是不錯的平台,但終究體量有限。

第四個層面,直說吧,網路時代只有局座一個人。算上方舟子,勉強兩個。網路前時代倒還有一些。高級知識分子和高級行業精英雖然有很多,但是他們缺少出來做科普的動機,以至於看起來沒有高層次科普人才。第一他們不缺錢,第二他們沒有強制科普的壓力,第三他們年紀已高且多數人缺少熱情。現有科研體制里展示沒有科普的空間,而國內資本對於科普經濟的社會效益還認識不足,所以我們現在還造不出上面圖中的四位大神。局座是個例外,第一他有熱情,第二他有實力,第三他趕上了軍事/時政類節目的紅利浪潮第四是他背後有中央台的歷年節目背書,所以局座的走紅是個難以複製的巧合。


由此,我們發現,國內的科普在制度建設、平台建設和資本關注等角度都存在不利因素。這直接導致了基層科普和初級領域型科普人才的過剩,中級科普人才的稀少,和高級科普大師的缺席

特別是缺乏將初、中級科普人才培養為高級科普人才的渠道,或者讓高級科技工作者站出來科普的渠道。在制度短時間內可能不會出現大幅改動的情況下,就只能在平台建設和資本關注兩個層面做出改變——實際上,平台的建設也是資本關注的一個範疇。果殼網曾經就是受到資本青睞的一個平台,不過這個平台目前明顯更注重自身的存活。

信息的流動需要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內容,其次是渠道,第三是推手。但就重要程度而言,資本的推動能力最大,其次是渠道推動,傳播力最差的其實是內容,更何況還是帶有認知門檻的科普內容。

在2017年之前,資本在科普者面前是幾乎缺位的。只有科普寫作者們依靠內容實現自我的優勝劣汰,然後既有渠道(如紙媒,如公眾號)介入收割一波。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一定高度後催生了流量經濟,而流量經濟使得情況從今年開始出現轉變。在厭倦了震驚部、標題黨、抄來抄去和洗稿黨以後,人們終於發現泡沫背後的原創內容似乎是流量的最好保障,所以有了「內容為王」的口號——但實際上,王只有一個,那就是流量:離開了社會熱點,離開了標題黨,離開了人們的關注度,內容其實什麼也不是。

所以你要在地震的時候科普地質,食品安全事故的時候科普食品科學,在我們恨化學的時候科普化學,在所有業外的發聲者都隨大流說石油是無機成因的時候科普有機成因。而只要你抓住了,10萬+甚至100萬+的閱讀量沒得跑。

因此,資本巨頭們在今年上演的內容圈地大戲,最終只會落下一個倉促的句號:沒有建立起豐富多彩的科普形式、有效的內容轉化平台和長效的科普收入機制,單靠花錢買文章買回答來蹭熱點是無法長久的,更何況科普內容的競爭對手是娛樂內容、時政內容和生活內容。你卻只有文章,連自製短視頻都少之又少,別人的形式則豐富多彩花式碾壓。所以,科普還是很難。


很多人覺得,做科普有人看嗎?

我說有,你肯定不信。我說你去看看CCTV9和紀實頻道的觀眾數量你肯定也不會去看。但事實就是有,而且看的人會越來越多。中國的經濟越來越好,平均受教育水平在上升,大學覆蓋率在上升,人們對知識的渴求程度也會大幅度上升。這就叫快速增長的物質文明必然會帶來快速增長的精神需求,而有了需求就會出現產品。BBC也不是天生就會拍科普紀錄片的,探索頻道也不過是1985年成立的。

目前的情況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科普形式還基本是一片白地而深諳這個時代信息傳播特質的科學普及機構也太少太少,都還存在很大探索的空間。政府牽頭的科普已經有了一些不錯的形式,但要麼是著眼於基層科普,作為教育的助手;要麼是側重於歷史科普和科技成就介紹,偏科嚴重。資本的力量能否在流量經濟的下半場時間裡,在剩下的半邊領域裡有所作為?

這也許會是未來三到五年里最有趣的一個問題,不妨一起拭目以待吧。


中國不是一般的缺科普人士啊。

科普是什麼,是指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方式向普通大眾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

1。先說我國目前科普情況吧

不管能否做到淺顯易懂了,最起碼得是正確的科學啊。

科教頻道:炒菜放鹽小心氯化鈉里的氯氣散出去了

科教頻道:《戰網魔》,楊永信電擊療法成名的免費廣告

科教頻道:飛碟弱爆了,飛棍你怕不怕?

衛視電台:湘西趕屍、古墓之謎、千年乾屍,我就問你牛不牛吧?

核心期刊:飛機出問題,撒幣不一定管用,得靠航空發動機專家們的中醫理論

清北復交四校校董的廖凱原教授,教你太祖先Qbit創造由KQID引擎提供動力的全息宇宙大理論!

量子佛學,你怕不怕?

關於氣功和特異功能的,怕敏感不敢放了。。。

2。不進行科普有什麼危害

民眾的科學認知是需要導向的,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很多錯誤的認知便會甚囂塵上佔據主流,上世紀很多氣功大師們的出現就是鑽了這個空子。但現在也好不到哪兒去,崔化鈉天天喝著劇毒一氧化二氫幫大家對抗轉基因,一大堆人就充了會員吃著高山木耳泄火來懟生物科學家了。凡科學家發現這世界沒有電荷,你們竟然還要迫害他,只能讓他拿起法律的武器自衛!

前段時間知乎上有很多討論NASA中文這個微博營銷號的,冒充美國的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吸了1000多萬粉,以科普名義做事、實則侵權複製且謬誤百出,然後做上一波廣告賣上一波產品收割航天愛好者們智商,真是心痛。

這也和國家無關,世界哪裡都是如此。今天跟同事聊起了民科的話題,他的課題是研究行星科學,導師是加州伯克利的天文學院院長。他給我展示了一個郵件文件夾,裡面都是無數民科發給他們的郵件,開頭第一封標題便是:"Professor, I have a method to explain all the theory in the world」 (教授,我有一個可以解釋世界所有理論的方法)。打開一看,我的天,上百頁證明,但第一頁的證明中就寫了地球其實並沒有動過,而是整個宇宙在圍繞地球轉動,連個地心說的名詞都不會,我當時就跪了。可想而知,這郵件列表背後是一個又一個X偉。

如果沒有正確的科普,更恐怖的是這些人還會創造出新的「理論」來收穫一波一波的信徒,假幣驅逐良幣,反而使正確的科學知識變成了「政府造假」。阿波羅登月的話題我回答了很多很多了,每次看到一大堆過來罵造假的真是不知該怎麼回答了。

這貨是Alex Jones,簡直是科學界尤其是航天和天文界的殺手,火星人綁架美國宇航員導致美國不敢登陸火星、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基地、美國政府秘密與外星人達成不齒勾當,都是他的大作。成堆成堆成體系的謠言從他嘴裡說出,人家還愈發成功,紐約時報都稱他為理論科學家,現在創辦了一個集中了各種虛假信息和陰謀論的網站,每年光流量廣告都賺個上千萬美元,可見影響了多少人!

在美國都是如此,在我國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3。怎麼進行科普

科普的確需要專業的人來做,指望著現在只追求流量的媒體,尤其是更加沒有底線的自媒體,那就是

《中國驚人十大黑科技曝光》

《美媒:中國剛剛做了一件震驚世界的事》

《震驚世界的中國航母》

《美最新示警中國殺手鐧已露猙獰》

進去一看謬誤百出,不懂任何技術的媒體人完全瞎編亂造,這是標準的一粉頂十黑啊!

科普哪有那麼簡單,首先得是做科研的專業人士,還得學會必須的技巧才能將複雜的知識說簡單了,還需要不斷鍛煉。我當初進入知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鍛煉科普寫作能力和科研營銷能力,因為當時組裡專門給我掏很多錢上了《科普寫作》、《國際會議海報製作》、《如何在國際會議中作口頭報告》、《電梯演講》等一系列能銷售自己科研結果的課程,導師要求很高。

經常性組裡開會,最後一輪圓桌時,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今天又去上了電視、電台做科普節目,歡迎大家來看(雖然是荷蘭語聽不懂)。組裡一個大教授,為了展示木星表面大氣結構,在錄製視頻時晃了20多杯卡布奇諾咖啡才算滿意。我問過他們就不怕浪費時間么,他們說很多科研項目在申請時就要求你在學術之外必須做一定的科普工作給民眾,要寫到結題報告里的,否則無法讓民眾注意到這些東西的意義政府就不傾向於往這些方向投資。

所以啊,我們現在缺少科普人士,一方面是科研體系不重視科普,另一方面還真是缺乏專業的科普人才,以至於讓一粉頂十黑、錯誤的甚至偽造的知識影響了民眾基本科學素養的積累。

在科普的路上,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先說結論,普及不是萬能的。提高大眾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只靠普及是無法成功的。

普及的本質,是將專業話語轉譯成通俗話語,這裡面核心的問題是,通俗話語無法完全表達專業話語中所蘊含的信息和邏輯。用通俗話語來描述專業話語,必然會出現不嚴謹和偏差。所以,普及在「正確性」上,必然會有一定的缺失。

再一個問題就是普及的傳播力。普及內容的發表平台是大眾領域,而且必須傳播得足夠多才能有效果。大家都知道,這種傳播力往往是由大眾領域的媒體平台所提供的,而且這種傳播力非常昂貴,為什麼一定要傳播沒有商業價值的普及內容呢?

第三個問題,當多元信息都存在於大眾領域,而普及內容混在在不正確內容之中的時候,受眾有沒有能力分辨誰是正確的呢?沒有,否則就不需要普及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媒體人總被分類為普及人,因為他們通過傳媒從業經歷獲取了一定的公信力,而他們的受眾其實是分辨不出他們生產的內容正確與否的。而科研出身的普及人可能在正確性上勝出,但是沒有傳播力的話也是白普及。

綜上,普及內容實質上是一種群選經典,受眾們無法分辨內容的正確性、正確度而只能通過信賴普及工作者來信賴其生產的普及內容,一旦普及人的內容生產出了偏差或者是普及人別有用心,很容易把受眾帶進溝里。

所以普及工作是否也要專業化?普及內容要不要有固定的範式?正確性和話語技巧如何取捨?如何幫助受眾分辨靠譜的普及內容?還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討論和嘗試,有人曾經預測未來的普及內容會大量的植入廣告來確保普及工作者能夠實現一定的經濟收入,我覺得這個趨勢已經愈發明顯了。


中國的科普啊……

前方高能

一本正經地解PDE你怕不怕?


就拿國防教育來說吧,放一句以前在知乎上看到的話,是哪位答主說的記不清了。

「你我之間本無緣分,全靠張召忠將軍一人死撐。」

所以目前來說國防教育科普工作還是任重道遠啊╮( ??ω?? )╭只有局座一人是不行的,局座辛苦了。


是。

比如集成電路,我國這方面很差,但是我打賭90%以上的非從業人員都不知道什麼是集成電路。絕大部分人把集成電路和印刷電路搞混,比如下面這倆圖,一般人就會認為第一個是集成電路,不知道第二個是啥(實際第一個是印刷電路板,第二個是集成電路的矽片)。

大家都不知道集成電路是啥,怎麼指望他們能立志從事相關行業,吸引優秀人才。我的同學基本上不是被調劑就是看專業排名隨便報的,並且由於在大三前都是公共課,所以在上專業課之前我們作為本專業的學生都還是不知道集成電路具體是啥。

我知道集成電路這個概念不好解釋,因為不夠直觀。但是優秀的科普者就是善於將抽象不直觀的東西變得通俗且直觀的東西,這在任何一個專業都適用。我希望我可以具備那樣的素質,也希望更多人能成為科普者。

另推薦一個老牌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mythbuster已完結),我認為最好的科普類節目,男人的浪漫沒有之一,寓教於樂的神作。國內應該也嘗試類似節目。

科普之路,真是任重道遠,唉,不說了,工頭叫我搬磚去了。
(圖侵刪)


作為一名青少年科普雜誌的編輯,覺得很有必要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畢竟我的工作就是為廣大的青少年讀者提供科普閱讀的材料。這個問題問得其實蠻大的,我單就從工作中遇到的世紀情況來說說自己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大家可以自行感受。

1.沒有學習過科普寫作的方法,缺少專門的科普作者

前面有回答提到,科普是需要分成不同層面的,沒錯,根據不同的受眾,採取的科普方式是不同的。但從我們紙媒而言,就有針對成人的,針對學生的。現在的讀者不喜歡長篇大論的科普解釋,深了看不懂,淺了不想看。而過於專業的學術術語對他們來說也枯燥無味。我接觸的一些作者,是某些領域的大牛沒錯,但是所寫的科普文章卻給編輯和讀者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也就是說,雖然作者寫了科普文章,但完全不考慮閱讀的受眾,而有一些作者,則根本不會寫科普。

面對極其專業,充滿術語的文章,首先就給編輯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我們首先就會將這些難啃的文章改成「人說的話」,畢竟讀者是沒有心情和時間去一一查閱和理解的。而部分文章,在編輯加工後,仍然給讀者的閱讀帶來了不小的困難。雖然作為編輯也不一定說這篇文章讀者一定要看懂,但是有些作者,似乎除了論文,連用一個稍顯簡單的例子來解釋自己的文章也存在困難。

而大部分的作者,其實並沒有專門學習過科普寫作的方法的。我的一個作者是我的大學同學,目前在荷蘭讀博士,曾為了給雜誌寫科普文章而專門選修了科普寫作的課程。但是國內似乎並沒有這樣的課程,也難怪一些作者文筆堪憂了。

2.科普作者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職業,不一定有時間來寫科普

可以算是「有心無力」的一種。一般來說,我所遇到的科普作者大都有自己的專職,並不一定能夠抽空來進行科普創作或活動。有時候擠出了時間,但是又會因為時間不充分而使得效果大打折扣。

3.主辦方錢不夠,作者不差錢嫌錢少

因為是紙媒,所以稿費確實不高。而科普作者很多確實不差錢,所以錢其實並不是打動作者的唯一方法。但是對於某些作者而言,錢又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定要素。而我們本身經費又不夠多,就形成了矛盾。

4.公司領導不支持

提到科普刊物,很多人都會想到博物。但事實上我們雜誌也是月發行5萬的科普雜誌。= =但是知道我們的就很少了。編輯們每次都在選題時想破頭皮,但是公司領導卻還時時刻刻捉摸著要不要把我們砍掉。畢竟比起許多通俗類的的雜誌,科普雜誌是的受眾的確算少。恩……或許下次我的身份就不是科普編輯了。

5.讀者難取悅

熱愛科普的讀者不少,但絕不能算多,而口味又比較重口難調。就拿我們的讀者來舉例子,喜歡讀一些比較難懂的科普文章,但是太深了又會說著看不懂,寫淺了又會不開心,畢竟看科普雜誌對他們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在同學中裝逼的重要利器。但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有時候又不能把科普雜誌做的太過於精鑽,於是對編輯而言也是個難題。

6.科普編輯本身的素養

看看新媒體上各種花哨的文章名字,許多編輯連自己的選題出發點是對是錯是不是科學都搞不懂,就胡亂拼湊資料來堆積,只求在形式上吸引眼球。而在找作者的時候,也沒有說清楚自己的意圖和來意,在編輯加工文章的時候隨意散漫,不會去辨別真假,忽略作者的錯誤。毫無想像力,不會提出新的有意思的選題。

如果哪一天我不用擔心自己的這本科普雜誌會不會完蛋,不用擔心我的作者會不會寫不好文章,我用擔心有些讀者又來罵我文章沒有娛樂八卦好看,我想中國的科普人士應該也會很多了吧。


這問題不僅僅在中國,而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理智和認真向來是罕見的,反智和從眾才是常態。

原因很簡單,科普很難有收益,付出的門檻又高,反而會觸犯很多賺傻子錢的人的利益。縱有大公無私之心,總歸難擋厚利之下的千軍萬馬。

所以,知乎這樣的平台,能存在、以及存在下去,真的很不容易,很多人默默的為之努力付出著。如果有一天知乎貼吧化,我一點也不會驚訝,曇花一現畢竟也現過。經歷過她的綻放和凋零的我們,應該為之驕傲。


中國缺科普,非常缺。

但,現在致力於多培養專業的科普人士,還不是時候。

先有科普的對象,然後有科普的實施者。
中國的科普兩方面都有問題。但在解決前一點問題之前,在後一點上做努力是事倍功半的。

科普工作最大的敵人從來不是無知。正相反,一個像一張白紙一樣的人恰恰是最容易科普的對象。
科普工作怕的,是自以為是,是固執己見,是「我不聽我不聽」。

我覺得,科普就像給小孩子喂飯。
他明明一點都不想吃,把腦袋扭過一邊,你非要硬生生給他往下喂,喂得進去嗎?就算你捏著他鼻子灌進一口,他又能吃下去多少?
這就是「計劃科普」,這路子是行不通的。
只要我自己堅持不想改變自己的觀念,我總有辦法說服自己:「你們這些科普人士/專家學者都讀書讀傻了,都是磚家叫獸,都別有用心。」
因此,面對一個從一開始就不想接受科普的人,你說什麼都沒用。

科普的對象是誰?
所有人。
所有人都是科普的潛在對象。即使是博士,即使是教授,也至少在一些方面是無知的。一個物理學教授,在社會科學領域了解的可能不比一個普通本科生多;一個心理學博士,對集成電路照樣一無所知。
但問題是,是否每個人都把自己當成科普的對象了呢?

很多現在大家觀念中科普該做到的事情,其實是基礎教育應該做的。
基礎教育沒做好,讓科普去補鍋,難上加難。 不僅僅是基礎教育中的科學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知識以外的東西:獨立思考的能力,尊重和信任他人的能力,公民意識。

我以為,中國目前最缺的不是做科普的人,而是缺一個適合科普生長的土壤。
大家都會說,科普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普及知識,而是普及方法論,提升科學素養。

然而,大眾觀念積重難返,提升國民科學素養更是任重道遠。需知,就連魯迅都沒能救得了中國。要求區區科普人士做到這一點,做不到就說:「這屆科普人士不行!」這實在不是科普人士不行,而是這屆人民不行!

想要實現這種全體國民層面的意識轉變,不靠媒體的良心,不靠中宣部的野心,更不靠科普工作者爭氣。
靠教育。

教育的水平是在越來越高的,人的素質是在越來越高的,我一直相信這一點。
這就是為什麼,我還是比較樂觀地認為,只要等,等到掌握資源和話語權的都變成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的一代人,土質自然會發生改變。
畢竟,大多數社會意識變革都是通過老人的死去和年輕人的成長而實現的。

為了改善這土壤,除了耐心等待假以時日以外,每個人也都是能做出自己貢獻的。
只要多寬容一些,不要當噴子。
實施科普的門檻其實本不該那麼高。噴的人多了,也就變高了。

一個科普工作者,說的是他覺得該說的話,他說這些話是為了向(至少一部分)聽者傳遞知識和觀點。為了讓大多數讀者能看得下去,為了能在幾千字以內把故事講圓,他有意無意地略去了一些環節(把腳手架拆了)、說了一些不嚴格的話、犯了一些小錯誤。
噴子看見了,然後開始噴作者。但這樣噴,除了讓作者的勞動貶值,提高科普的門檻以外,沒有任何正面的價值,除了讓噴子自己產生一些優越感之外。
正是因為當噴子太容易了,所以科普舉步維艱。

放一個我之前的回答:

戴為:如何評價曹則賢的科普文《天大的誤解: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的科學》?

最後偏個題,給大家講個算不上笑話的笑話吧:

1.
「方舟子?他一個生物化學的博士,不安心搞科研凈跟人撕逼……整天闢謠打假,說這也是錯的那也是錯的,他自己又是哪根蔥?」
2.
「什麼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他清華大學的教授當然要吹自己的成果了……說得天花亂墜還不是為了騙經費,利益相關罷了。」
3.
「這玩意跟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什麼關係?你說這些研究是不是純浪費錢!」
4.
「現在的年輕人啊,真是一點常識都沒有。小學生都該會的東西,讀到大學反而讀出這麼多文盲。」

以上四段話出自我一個親戚之口,正經的大學教授。

1.
「現在連一個學位證書都沒拿到的盧瑟都敢到知乎收智商稅了嗎?」

2.
「洗地一條幾毛錢?……肯定是因為利益相關心虛了,否則為什麼匿名?」

3.
「茴香豆的茴有四種寫法你知道嗎?……我看不出這種東西除了進入歷史的垃圾堆以外有別的用處。」

4.
「連初中物理都沒學好的人就別假裝知識分子了。」

以上四段話止作笑談耳,諸君不必當真。


自賣一個吧。

我自從開始寫我那個公眾號,內容是有關傳統服飾/古代服飾的,一開始定位是自己寫點東西梳理自己的思路,把它當做以前的那種博客,當時連個名字都沒好好取。

我真的就是非常非常業餘的那種學習者,讀書和上班都跟這部分東西沒關係,網路也有很多比我很厲害的人,唯一值得誇讚的,也就是比較願意寫,也比較堅持,一周三篇,堅持了兩年多。

慢慢的,有很多搞專業的人來加我,或者相關領域專門做自媒體的,來問我團隊有多大啊,我說就我一個人,還有人問我是不是博物館的人,我說我自己還貼錢各地跑展覽看呢。

他們(可能是出於客套吧)就會誇說,目前寫這方面的好像只有你。我說其實有很多書籍、論文、展覽、講座,他們說,我們缺少你這樣深入淺出的。也有很多出版社問我出書不,我說我真是沒時間,而且也不覺得自己到那份上了。

就我愛好的領域來說,我覺得本來就太缺乏研究者了,能讓我們這些愛好者看著都搖頭的挺多,真的認真又輸出乾貨的太少。

學術就像一個金字塔,塔尖的人太匱乏,中間的人尚不明白自己的方向,自然也就沒有科普人士。

科普就像個搬運工,你要有東西搬才好,而且科普面對的是一般愛好者,你也要用大家想看的方式來搬運,我覺得這才是科普的專業所在。我比較幸運的是,我本來就是做企劃方面工作的,對於這方面可能相對熟悉一些。

後來我就用安利的手法寫一點東西,比如我跑去杭州絲博聽講座,其實面對我們的博物館講座已經是非常通俗的了,但是對於我的公眾號粉絲來說依然還是滿枯燥。但是講座如果太淺,就沒意義了。所以最近就喜歡把這些東西換成科普的內容輸出,而我自己也可以藉此多看一下擴展知識,不至於讓自己聽過講座就算了。其實也算是對一開始初衷的一種回歸。


科普本來應該是教育系統的工作。教育系統失職,我們才會迫切地需要科普人士。

然而需要是一回事,想要是另一回事。看看中國最好的科普作家都受到了什麼待遇,混水摸魚卻又賺得盆滿缽盈的都是些什麼貨色。

所以說,缺少科普人士又怎樣?


心理學真的不缺。看知乎心理學大v們的關注數就懂了。數量質量都笑傲許多其他專業。

但心理學的科普真的是所有學科中最難做的。

不是說大v們的科普做的不好,而是心理學的研究結果本身就是外部效度十分有限的結果。心理學具體研究的對象,都是在實驗環境下經過操作定義的標準化概念,而不是我們日常情境中所使用的模糊語義。比如著名的弔橋實驗。許多人在被科普的時候都把這個實驗理解成了一個「愛情實驗」。然而嚴格來說事實並非如此,這個實驗證明的是人類對自我情緒的認知會受歸因作用的影響,證明了人類的情緒過程存在認知評價的機制,同樣的生理層面的情緒喚起,會由於認知評價過程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情緒解讀。實驗的結果是:當男人走過危險的弔橋時會把危險帶來的情緒反應歸因於身旁的女研究者,於是更傾向於在事後向發問卷的研究者打曖昧電話。這個實驗定義的因變數是「向女研究員回電話的比率」,而不是「愛情的強烈程度」。我們目前無法像智商那樣,定義一個單一的指標去衡量愛情。只有當你認為愛情也包括了一部分對異性的衝動性要素的時候,這個實驗的結果才部分與你所理解的愛情相關。這個實驗可能只能說明,你在某些情境下會把一部分恐懼情緒評價為吸引或其他什麼情緒,並引發相關的衝動行為。但這種恐懼要多強烈呢?過多行不行?過少有效果么?恐懼之外的情緒行不行?性別調換一下行不行?會不會人類對高度的知覺比較特別?這一系列的問題提出來之後,實驗的外部效度就被質疑成渣渣了。。

但是,無論你陳述得多嚴謹,公眾一定會把實驗結果泛化的,一定會存在理解偏差。於是,對於弔橋實驗的解讀就成了「在美女受到驚嚇的時候表白更合適」。於是各路pua大神的理論教學就有了「科學」依據。。

於是心理學就成了一門看上去用途很廣,但好像其實並沒什麼卵用的學科。。你要是真的通過嚇唬女神去追女神的話,你八成是要注孤生的………


缺少,更多時候是大家不感興趣。

有一檔節目叫回到2049,分為【科學脫口秀】和【科學日報】2個部分。

在各大視頻網站都有視頻,不過我因為通勤的關係,都是在喜馬拉雅聽的音頻,聽聲音主持人應該是個大叔~~

節目不絢麗,很有趣,各種乾貨,絕少忽悠。這檔節目涉及到天文、地理、生物、化學、醫學、物理學等各個科學領域,【科學日報】每天一小更新,【科學脫口秀】每周一大更新,至今分別更新了483期和71期的樣子。最喜歡的是裡面對薛定諤的貓的解讀,讓我一個渣渣文科生硬生生的了解了量子力學具體是個嘛玩意兒,吹牛逼都有料了啊~~另外這節目廣告也少做,也沒有打賞,做了一年多,著實不易。

這麼個節目在喜馬拉雅的訂閱量也才3.3萬+8K的樣子。比起各類雞湯音頻之類動輒5萬+的訂閱要少的多了。

科學本來就是個小眾的事兒,非要逼著每個人都去了解本來不現實,大家也沒這個心情,比起科學更多的是獵奇心理。

最後打個廣告微信可以搜索公眾號:回到2049或backto2049。

問我和這個節目的關係?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純粹是想讓一個有理想有行動有乾貨的節目讓更多人了解到而已。


中國確實缺少能把專業知識轉化為通俗語言介紹給民眾的知識分子,原因是多方面的。

1.起步晚。我國歷史欠債太多,稀少的知識分子必須集中在科研和建設上。卡爾薩根如果出生在中國,幸運的躲過了日軍的鐵蹄和民國那80%以上的文盲率,成功上大學的他很有可能會成為鄧稼先。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代表國家獲得了維持系統正常運行所必需的知識分子,有餘力進行科普,這才幾年呀。

2.發展慢。中國的官方機構科普積極性不如美國,因為我國的科研撥款與民意無關,美國雖然關係也不大,樣子還是要做的。於是NASA成為卓越的PS專家忽悠民眾,而中國的科普總帶有一股居高臨下的味道。

所以一個完全的門外漢如果對某學科產生興趣,求學無門的他很可能淪為民科,完善科普事業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責任——且慢!

美國的民科也不少啊!

說到底,科普不過是給普通人提供一個望遠鏡,但如果他根本就不想看,又有什麼用呢?科學素養靠的還是學校培養,如果認認真真完成高中學業,對九門課程融會貫通,市面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智商稅都會失去作用:星座、轉基因、輻射、水知道答案、我們恨化學。。。真正對某學科感興趣的人,如果他擁有基礎的科學素養,完全可以一步步窺見門徑。

不想學習的人,你把特級教師放臉上還是不及格。NASA這麼賣命,歐文不一樣認為地球是平的?


不缺不缺,性知識靠的是島國愛情動作片,腧穴學靠的是洗腳小妹,辨識體質靠的是澡堂搓澡工,食療靠的是賣菜的,常見病的診治靠的是賣保健品的,營養學靠的是健身教練,還有萬能的知乎,哪裡缺了?


科學家不多,科普作家就更少了,用簡單易懂的語言闡述複雜的科學原理,而且還要生動不乏味,是需要非常高深的語言功底和科學文化底蘊的。然而有文學功底的是不會寫科普作品的,這玩意根本不賺錢。就算是科幻小說類的這些年不也就出現了一個大劉嗎?至於科學家讓他擺弄試管寫寫論文那是手到擒來的事,但真寫通俗的科普作物實在是太困難了。


畢竟造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不知道國家有沒有政策向這方面傾斜


科學家跟科普作家是兩碼事


中國並不是缺少科普人士而是缺少合適的傳播媒介以及科普性(特別是深度科普)文章本身的一種受眾的局限性。

以一個新媒體從業者的角度來淺析一下。

作為一名科普人士,你的目的是:傳播與推廣科學知識與思想以及獲得認可。當你發現辛苦完成一篇科普文章時,卻傳播不出去,你還剩幾分寫作熱情?

那麼傳播一篇科普文章,需要的是什麼?如何才能讓文章(不說在大範圍,只說在業內)得到大量的推廣傳播?

首先是 優秀且合適的傳播媒介

什麼樣的傳播媒介是優秀的?

1、在其領域內有相對的影響力,內容優質,能被認可 2、有足夠的用戶量

什麼樣的傳播媒介是適合的?

有大量熱愛科學,或者有一定學識學歷的用戶。

我們再來說一下媒介

1、紙質媒介:報紙與書刊

2、網路媒介:網站、APP

來看一下第十四次(2016年)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

從這個表可以很清晰看到:隨著手機與互聯網的普及,紙質媒介受眾越來越窄,而網路媒介成為傳播媒介的主導。高達74%的大眾通過手機獲取信息,其APP、微信是更是其主要的閱讀途徑。

顯然紙質媒介已經達不到那麼高的預期傳播量。那麼我想提出一個問題,目前適合做科普的優秀且合適的網路傳播媒介有哪些?所以優秀媒介的過少,又怎麼能將科普大量廣泛傳播?內容傳播不出去?那最後究竟剩下幾個科普者?

其次是 是否有 相對應的 大量的 受眾且能被廣泛認可

什麼叫相對應的受眾?

科普文章對與受眾是有一定要求的,最 庸俗的要求(沒錯,是最庸俗,別和我談什麼和學歷學識沒有關係)就是具有一定水平的學識與認知能力。而目前的主要傳播途徑為網路媒介傳播,而互聯網人群的學歷組成又是什麼樣的?來看下2016年互聯網網民學歷結構:

2016年網民結構中只有10%的大學本科學歷的人群,那還談什麼受眾,尤其尤其是深度科普的文章。還有就算是科普性文章,被有相當學歷的人看到,也會被大眾的興趣或者傳統觀念所制約。舉個親身經歷的例子,衛生棉條明明是解放女性的方式,我給同學好心科普,她還反過來罵你幾句?(順帶說一句,物理學上的科普文章,作為一個本科生我也是真的看不懂,這個就是我本身學識的局限性。)

最後,科普行為對於科普者應該這是一件比較累的事

科普往往包含非常多專業性內容。從最簡單的分析開始,都需要查閱相當多的資料,還要考證資料的出處,結論是否嚴謹,言語有沒有偏差。其大量的篇幅,以及難以理解的內容,都得千思百想如何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去呈現出來,還要讓受眾能夠從頭到尾地看下去。因為,現在大眾的心理實在是太浮躁了,即便是感興趣的文章,能夠從頭看到尾的人究竟有多少?

即使我已經走向社會,我也是個會查閱知網獲取準確信息的人,雖然要花費大量的充值費用。即使在上班,我每天也都會看大量的新聞。青少年就應該是一個充滿活力充滿探索欲的群體,多提升自己多關注一些科普性文章以及社會大事件,不要這麼麻木地活著,一無所知。


科普在中國面臨的主要矛盾——

1、門檻太高。科普需要過硬的真才實學,才能化繁為簡,說出來才能通俗易懂;

2、吸引力太小。有這種本事的人都去埋頭賺錢或者是干其他大事業去了,很少有人心甘情願地哄著小白玩耍;

3、最後,還要承擔各種被扭曲歪解的風險。


國內科普界中,目前我所知的做的最好的人就是張召忠,他完美符合了以上條件:

1、軍事裝備學學科帶頭人,國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有深厚的知識儲備,進而能做到講出來的事情通俗易懂;

2、按理說,一位海軍少將,事業發達,身居高位,萬人敬仰……本不該趟網路這淹渾水,但是他放下了自己的身段——要知道,現在局座已經65歲了;

3、科普就是要面向大眾,尤其是懵懵懂懂的小白。什麼「海帶繩纏潛艇」、「霧霾防激光」……這種話經過媒體一番渲染,傳入小白耳朵里,自動轉化成笑話——局座能夠承擔巨大的曲解壓力,也是他能一路走下來的重要原因。

下面這段文字摘自他的書

綜上所述,「局座」這種人是培養不出來的……中國科普事業長路漫漫,還是要另尋他法。



最後說點小感慨——中國的九零、零零後們能擁有局座,著實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我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總體方案敲定,總投資逾 4 億元?
2016 年夏天全國極端高溫天氣是否反常,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Jun對《穹頂之下》的挑錯答案中有哪些明顯錯誤?
為什麼我怎麼也理解不了波粒二象性,是因為智商不夠嗎?
為什麼便便前會有肚子疼的先兆?

TAG:科普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 張召忠 | 科學 | 中國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