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空間局捕獲彗星計劃靠譜么?
11-27
(補充:此次任務並非「捕獲」彗星,而是與彗星交會、伴飛並釋放著陸器到表面進一步觀察)
首先得糾正一下問題,不是「捕獲彗星」,而是與彗星交會(Rendezvous)並釋放著陸器。對彗星本身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羅塞塔」任務毫無疑問將是載入人類深空探測史冊的一次任務,它創造了若干第一:- 第一個進入繞彗核軌道的航天器;
- 第一個與運行方向接近太陽的彗星伴飛的航天器;
- 第一個能夠近距離觀查冰凍的彗星在太陽照射下變化的航天器;
- 第一個彗星表面零距離觀察採樣的著陸器(Philae);
- 第一個歐洲製造的穿越主小行星帶的航天器;
- 第一個以太陽能電池為主能源的運行遠及木星軌道的航天器。
(來源:Europe"s comet chaser / Rosetta / Space Science / Our Activities / ESA)
至於說靠譜么,任務目標已經實現了大半,就等最後一落了,您覺得靠譜嗎?(在這裡也祝11月12日的降落順利)
關於Philae上的科學儀器與落地後要做的事情:Rosetta to deploy lander on 12 November / Rosetta / Space Science / Our Activities / ESA
不算捕獲,捕獲拖到地球軌道要很大的速增量啊,這麼大的速增量在這麼大的質量(隕石肯定很重很重了)下需要很多很多燃料的(比隕石本身還重),這些燃料也有重量吧……無底洞……總得來說,現在的化學動力火箭基本沒法完成的
捕獲彗星難度太大,因為一般彗星的偏心率較大,如果捕獲到地月系統,所需速度增量很大,而彗星的質量也很大,要讓很大的質量獲得很大的速度,就得有很大的燃料消耗了,現在的小比沖的火箭發動機基本沒戲,即使是大比沖的小推力發動機,所需攜帶燃料質量也極大,這麼大的質量,何況還得飛到彗星呢,那也是不少的消耗啊。
雖然很難捕獲彗星,一些軌道根數和地球接近的近地小行星還是很有希望捕獲回來的,這方面的研究國內國外的都不少,是完全有希望通過大比沖的小推力發動機將其捕獲到地月系統中的,我就是研究這個的,可以關注一下今年的全國深空探測軌跡優化競賽,冠軍隊伍用一個2噸的探測器,捕獲了300多噸的小行星回來,ORZ!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