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市場會不會在 2018 年崩盤?
2個事件觸發我思考這個問題:爾東升在微博發表唱衰電影市場的言論(2014.8);2018對好萊塢開放配額;所有產業都會經歷泡沫到蕭條的轉換,目前幾年由於院線還在建設,觀眾還在增加,應該未到見頂時候;但2018開放配額,進口片湧入,觀眾人數不再增加反而下降,那時國內影視公司會不會大量倒閉人員大量失業?
首先,你的問題。
配額開放問題的時間應該是2017年,而且只會進一步放開外國片的引進而不會是完全放開,所以不會出現「進口片湧入」的情況;另外到2017年觀眾人數不會下降,而且真的不會。
至於2017年,電影業的很多人事都在談論2017年,都在揣測2017年進一步開放政策的到來會不會毀了中國電影業,甚至有人發出「中國電影最後3年好日子」的預言,好像2012年的時候也有很多人用同樣憂國憂民的心情來擔憂這個地球。但是2012年之後,世界還是這個樣子,甚至更加繁榮了。
個人認為,2017年對於中國電影業來說也是一樣。
---------------------------------------------------引用自己另一個答案下的內容-----------------------------------------------
因為中國電影市場的增長有兩個引擎,一是影院基礎建設驅動,另一個是內容驅動。前者還要依附於後者,如果缺少內容大量的新建影院沒有產品,生意自然不會好。
影院建設者當然希望有大量的好電影排隊上映,他們不怎麼在乎這個電影是來自中國、香港、美國還是奈及利亞。增加內容供應肯定會大大提高影院建設的熱情,觀眾看爽了,買票的多了,影院就會越建越多。影院建的多,大家看電影就會更便宜、更方便,觀眾也會多。基礎觀眾多了起來,對於中國電影業怎麼能不是好事?
下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多起來的觀眾會不會都是奔著好萊塢去了?國產片的觀眾會不會反而減少?國產電影會不會越來越艱難?
這一連串問題,我覺得都不會發生。
理由是,中國觀眾願意看的、有市場潛力的、還能過審的說老實話,基本都是好萊塢電影。那些花樣繁多的國際電影,引進了也沒什麼觀眾,衝擊不會很大。舉個例子,我8月初去香港——那可是個自由市場什麼電影都有——去影院想要看一下有什麼好電影,結果除了本港片和國產片之外有《猩球崛起》和《銀河護衛隊》,這兩部看過了之後呢?一部伊朗的歌舞片和一部泰國電影,是的,一部伊朗電影和一部泰國電影。國產片拍的再差也輪不到他們來衝擊,香港比我們多引進的也無非是這些而已。
就說好萊塢電影的話,以2013年為例,北美票房前100名的電影佔了北美本土票房的86%;2014年也差不多,截至8月中,佔了87%——換句話說,剩餘的585部電影,連美國人都不看更別說引進到中國了。
咱們就說這前100部,裡面有大約25部是根本過不了審的,還剩75部。
其中很多是非常美國化,我們的觀眾不會願意看的,比如《達拉斯買傢俱樂部》、《菲洛梅娜》、《她》、《菲利普船長》、泰迪·派瑞的喜劇、《恐怖大電影》這樣的惡搞劇……這些片子大約也有25部。
剩下的50裡面,我們以分賬和批片的形式一共引進了37部,其中票房前20的好萊塢電影裡面除了過不了審的《殭屍世界大戰》、《模範家庭》、《招魂》、《身份竊賊》之外全都引進了。
沒有引進的13部片子,基本也都是考慮到不會有什麼觀眾,比如《王牌播音員2》、《拯救班克斯先生》、《伴郎假期》、《快遞員》……沒有任何一部呼聲很高、期望很大、能夠過審的片子被忽略。而就算把這13部加上那些註定不會有多少觀眾的25部片引進了,就會對國產電影業產生重要衝擊?我不認為。
我們一直是一個好萊塢驅動的市場,我們市場的幾次增長契機都是放開一定數量的引進名額,繼而帶動了觀眾熱情,然後帶動了影院建設熱情,然後觀眾沉澱為固定消費群體,然後開始觀看國產電影。但是好萊塢能幫我們的,也許到此為止了。
從今往後,再也不會因為引進政策的開放,造成大量優質影片擴容(因為觀眾想看的都已經引進了)從而擴容觀眾。未來觀眾基礎的再擴大除了年輕人進入消費市場之外,就只能靠中國電影自己了。也許世界各國的文藝片能夠填充一部分空缺市場,但是全球經驗來看,這些片子根本不足以推動一個已經高達40億美金的市場。
沒有好萊塢電影,準確的說是沒有好萊塢大製作電影,就不會有中國電影市場的今天。對於中國電影業的發展來說,好萊塢提供的大量的、質量穩定的產品是我們的重要推動力。但是這個引擎現在已經推到了動力的峰值,而國產引擎還沒做好接班的準備。
政策的繼續放開不會衝擊到中國電影業,我們自己的內容提供能力不足才會。
在憂心忡忡的問這個問題之前,不妨仔細想一想我們該怎麼定義「崩盤」,以及什麼樣的電影市場算已經崩盤了,再想想中國的情況能不能套用進去。
1920年代一戰後滿目瘡痍風光不再,遭受美國迎頭痛擊的同時電影年產量不及鄰居德國一半的法國電影算崩盤了么?同時期深陷內戰和革命,成熟電影創作者作鳥獸散,留下來的新手連膠片都沒的蘇俄算么?70年代觀影人次從十億級縮水到兩億還被好萊塢趁虛而入的日本算么?神權政府掌權下定下極其嚴苛審查制度的伊朗算么?個人意見是這些國家的電影都只能說是陷入了或長或短的衰退和困境,只要電影業還能在一國之內立足,抱有一定的市場,就決不能算崩盤。
與以上國家相對照,我們來看一個最接近「崩盤」的實例:台灣電影。曾經成就斐然的台灣電影自從進入80年代起就走了下坡路,年產片量從1980年的174部一路下跌到了1988年的49部,再到1999年的14部,最終到2003年的6部(這裡記憶可能不準確)。本土影片觀影人次佔比從20%一路下跌到了0.5%,全年總票房不過千萬新台幣。政府試圖以輔導金相救,但收效甚微的同時反而因收效甚微而屢遭質疑,想拍出一部影片來的導演們不得不抵押掉自己的房子···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今天我們都不會說台灣電影「崩盤」了,又怎麼能預期我們自己的市場崩盤呢。
事實上,我們電影市場的矛盾也正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生產狀況」之間的矛盾。該引進的國外商業片也都引進了,照樣還填補不了需求的缺口。就算產品質量不彰產業泥沙俱下,也一樣蓋不住2010年以來井噴一樣以年均30%增速的票房。已經成型的市場,除非遇到電視出現或者世界大戰幅度的衝擊,否則很難再萎縮回去——何況中國的市場潛力很明顯還沒有充分挖掘出來。
還是堅持我自己對未來的觀點:未來是可以被預測的,但是因為其中存在著太多的因素變數,所以做任何時間尺度稍長的預測都必須理性和慎重,而不是言之鑿鑿「藥丸」和「崩盤」。1972年的人根本想不到1982年電影業會是什麼樣,站在世紀之交的時候人們也很容易得出中國電影已經走進絕路的判斷···現在,無論如何前途都比那些時刻更為光明,也值得人們對未來抱持謹慎的樂觀態度。
有時候不那麼謹慎也可以。你看,在2012年,韓三平還曾經預言中國電影市場需要10年時間才能增長到300億規模,這在當時已經是個非常大膽的預測,然而僅僅三年過後票房總量就達到了440億元。
在2016年中國國產電影就已經無片可看
如果你想體驗失望的感覺,那就隨便看一部國產電影,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每年的暑期檔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今年也不例外。
確切地說,從今年的6月1日起,到8月23日,國內院線一共上映了100部電影,總票房是105億左右。這其中有75部是國產電影,但它們僅取得了46億的票房。而去年同期,國產電影的票房成績是78億元。
還記得去年的暑期檔,中國國產電影可謂豪傑輩出。《捉妖記》、《煎餅俠》、《大聖歸來》,一個個閃亮的名字響徹江湖。可是今年的暑期檔,連一部過十億的國產片都沒有。
為什麼?因為它們太爛了。
我的一位在國內某著名院線做影院經理的朋友說:今年夏天,國產電影沒有一部片子值得看。
市場永遠是對的。據可靠調查,口碑已經成為影響中國電影觀眾掏錢看電影的最重要的因素。去年的《煎餅俠》、《大聖歸來》都是開始排片不高,後來直接受口碑影響排片逐漸提高的。
而今年,絕大多數國產電影實在太爛,如果我受到了某一部國產電影海量營銷的蠱惑,掏錢去了影院。看完之後有朋友問我好不好看,我肯定實話實說,我的朋友如果智商正常的話,自然就不會去看了。
比如《盜墓筆記》,從什麼角度看都有大片相,營銷也做得還不錯。首周票房達到了4.8億,按照經驗,首周4.8億,最後怎麼也得15億,最差也肯定過10億了吧,可事實就是沒過10億。
為什麼呢?說得文雅一點,口碑差;說得真實一點,因為它太爛!第一周的觀眾是沖著這個超級IP,沖著南派三叔,沖著鹿晗、井柏然去的。之後大家不去了,就是因為它口碑太爛了。
再來看看豆瓣的評分,如果我們把6分算作及格線的話,那麼上述提到的75部國產電影只有13部超過了6分。當然了,這其中也包括《使徒行者》、《寒戰2》這樣的內地與香港合作片。純國產電影票房最高的是《路邊野餐》,這部小眾文藝片也不過上映了十天,票房只有643萬而已。
他們實在太爛了
很多爛片爛到我們已經不願意用「爛」字來形容。
中國的表演學派深受斯坦尼斯拉夫表演體系的影響,是內—外—內的體系。可是,最近很多電影直接將這一理論顛覆,獨創了外—外—外的體系。也就是不用演技,不看劇情,不講內在,只看外貌。
「創造」這一理論的是很多連什麼是「越軸」都未必明白的年輕導演,他們簡直就是後現代藝術的解構大師。
恐怖片越來越搞笑,喜劇片卻讓人越看越沉重,青春片除了沒有青春之外什麼都有,大片除了特效之外其他地方花錢都很大。
我曾經在多個恐怖片劇組裡待過,據說日本的很多驚悚片劇組的工作人員在殺青之後回家還覺得有點後怕,可是我在這幾個劇組結束拍攝之後回家就想笑。
有一次,某個劇組在拍攝的時候很多工作人員都忍不住想笑,導演不得不怒斥他們:你們嚴肅點,我們這場戲是在營造恐怖氣氛,別讓你們的笑聲影響演員的情緒。
拍出來的結果呢?有一次我們團隊獲邀參加一部驚悚片的首映禮(都是朋友就不點名了),因為認識製片方,所以出於禮貌觀影時我嚴令大家必須忍住不許笑。但確實沒忍住,連我也沒忍住,於是和幾百現場觀眾一起在導演認為特別嚇人的好幾處放聲大笑……
這些人毀了曾經被認為「鐵定掙錢」的中國驚悚片。
青春片除了沒有青春之外什麼都有,墮胎、輟學、打架、早戀……
當然了,今年的青春片終於突破了,他們終於讓男主角在一部青春片里殺人了。
國產青春片無非就是掛著懷舊的狗頭販賣情懷,標配是一塊吳亦凡式的鮮肉配上一朵劉亦菲般的鮮花。一群快三十了或者三十多了的孩子都快打醬油的人演一些連處女膜都沒破過的大學生甚至高中生。
青春片的開山之作差不多是趙薇的《致青春》,但至少《致青春》還扎紮實實地在美術方面下足功夫,從視覺上多少讓人產生了一點回到過去的感覺。後來的青春片連這個都放棄了,明明是十幾年前的校園,校服卻都是清一色日本制服系。
我也曾和我的一個朋友,一部著名的青春片的編劇之一聊過(我要是透露片名,就相當於砸這個編劇的飯碗)。他說青春片的編劇現在已經無形中形成了套路,這種套路比喜劇片、驚悚片還要死板一些。太多青春片的投資人認為必須按照這個套路來才能掙錢。我這個編劇朋友在改寫這部青春片時突然靈光突現,一度還大膽創新了一回,但他和導演拿著劇本興沖沖地找資方談時卻遭到資方的嚴厲駁斥。
我就不舉歐美著名的青春片諸如《美國派》、《猜火車》之類的例子了。就在這個夏天,中國大陸院線上映了一部日本青春片,名字叫做《墊底辣妹》。在我看來,無論是意義還是意思,這部成本小到可憐的片子都足以秒殺所有大製作的國產青春片了。
他們為什麼這麼爛
很多人都會說是因為金融資本正在大舉進攻電影界,他們綁架了中國電影,甚至篡改了電影人的基因。有太多的電影乾脆就是資方自己拿錢出來玩的,指定一個像大象的演員演螞蟻,像林黛玉的演員演劉姥姥是常有的事。
保底發行就是金融資本強姦中國電影后生下的娃,所以才有了《葉問3》票房作假的醜聞。
曾有一個只是小有名氣的IP改編成了電影,目前已經上映了。在拍攝的時候,該片的投資方之一,某金融資本找到我,神秘地說這部電影雖然還沒有殺青,但其實已經升值。他們已經投資了500萬,佔總投資額2000萬的25%,現在願意把這25%的股份賣給別的公司。但由於這個IP已經升值20%(升值只是他自己說的,原因不詳),也就是說片子還沒拍完呢,當初投資的500萬已經變成了600萬,問我能不能牽線找到願意出600萬購買這部電影25%版權的土豪。
這樣的事情在中國電影界,每天都在發生。
這樣下去,過不了幾年,中國電影就不歸總局管了,歸證監會管。
當然了,將屎盆子都扣到金融資本頭上也是不公平的。難道在金融資本大舉進攻電影界之前,中國的爛片還少嗎?
這根棍子也得打到電影人的屁股上。有太多的電影人跪舔金融人的進攻,因為到了最後,不管片子如何爛,不管資方賠了多少錢,負責製作的電影人是鐵定掙勞務費的。所以很多技藝和人品雙低下的電影人才持續不要臉地生產爛片。
在資本的誘惑下,電影界催生了數不勝數的大忽悠,他們往往只做了一個PPT就到處吹噓票房過億沒問題。一旦有哪個新晉的土豪資本中招,就會生產出爛片。
PPT,在電影界就是「騙騙他」的縮寫。
還有一個說法是這屆觀眾不行。
中國電影平均觀影年齡已經低到了21歲左右,掏錢買票的主體不再是楚楚動人的白領麗人,而是胸大無腦或者連胸都沒有的小鎮青年。
他們的眼界決定了中國電影的高度。
也就是說,這種觀點認為爛片是市場造就的。既然很多爛片都能大賣,誰願意跟錢過不去呢。
更多的人開始以爛為美,崇拜掙錢的爛片而不是好片。我在一個飯局上親見這樣一個景象:一個在《小時代》劇組混過的人成為飯局的中心,另一個深度參與過《美姐》的電影人卻一直被冷落,頂多坐在他旁邊的金融人客套地問一句:美姐?是三級片嗎?
這一屆上海電影節,我參加了一個公司的電影項目融資發布會。這家公司這麼多年來就拍了一部有名的片子,居然是中國歷史上最經典的爛片之一的《**山居圖》。正是憑藉這個「IP」,這家公司居然堂而皇之地稱自己為著名電影公司,並發布了一系列看上去頗有爛片相的系列項目,希望得到金融資本們的投資。
這種以爛為美的無恥其實也是市場造就的,那部《**山居圖》曾經獲得過幾個億的票房。
其實,市場也是從業者破壞的。還真別以為小鎮青年就都是品位低下的傻逼,好的片子在五線城市一樣賣座。
那麼,中國電影究竟該何去何從呢?
我也不知道。
因為這個問題好大啊。
如果非要建議的話,我只說一點,從重視劇本開始吧。
很多人,甚至土豪都在喊著劇本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現實中往往是最不重要的。我就親見一位不太懂電影的大佬沖著跟他討論劇情的製片人和編劇叫囂著:甭跟我說這些我也不懂,我只要楊冪,我要楊冪,我這片子最重要的就是楊冪來演,實在不行就趙麗穎,就是她們站在那傻笑、吃飯、拉屎都能賣出一個億。
如果其他的條件差一點,只要劇本過硬一樣可以閃耀。去年的《心迷宮》,還有改編《十二怒漢》的《十二公民》都是明證。
2015年,中國僅院線電影的票房數就達到了440億,2016年雖然漲幅趨緩,但到500億左右應該也不是大問題。
中國電影高速增長,卻緩慢成長。我們祈求,他不要成為一個粗壯而無腦的人。
瀉藥。
中國電影市場一直是我比較關注的話題。因為它間接反應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首先爾東升在微博發表唱衰電影市場的言論並不完全正確,他過於極端,誰能真正預知一個產業的發展與興衰呢?
中國電影產業最近幾年的爆炸式發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觀影基數的增長以及影院模塊的發展是很重要一部分。最近幾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和第二大電影市場,在中國電影市場做大做強的過程中,民營電影公司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十幾年可謂民營電影發展的黃金時代,出現了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萬達影業、樂視影業等一批知名電影公司品牌。
以為這些品牌的介入,促使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題主的問題我是否可以理解為民營電影發展以及引進國外品牌電影是否會導致中國電影產業出現瓶頸?
答案是一定會,但不是2018年。
先上副圖,大家了解一下我國電影產業的發展。
從這幅圖可以看出中國電影產業在最近幾年曾上身趨勢。局部變動,主體上升。
但是,大家不知道注意到沒有2012年是特別的一年。
其實早在2012年,市場已經敲響過警鐘,因為影院的快速擴充,當具備一定水準的國產電影供應呈現不足時,進口影片以其穩定的內容質量,在分賬片的數量適當放寬之後,迅速佔有了市場中的增量部分。
為了應對市場的變化,2012年底,電影專資辦出台了針對於影院以及製作環節,國產電影的支持政策,2013年,廣電總局在國產電影的內容審核上,也適當調整了策略。這些辦法直接促成了一批觀眾喜愛的電影上映,以及國產電影在2013年的高排片現象。但是正是政策和支持上的傾斜,也引發了一些對國產電影內容質量的爭議,多部國產電影在2013年一直被觀眾口誅筆伐。這種負面的熱議表面上看是增強了單部電影的知名度,實際上正在損傷國產電影整體的美譽度。
最近幾個月上映的電影,比如某時代,某某某期,乃至很多不知名的電影,觀影評價著實令人憂傷。
中國電影營銷做的好的,票房高,但質量不佳。
營銷沒做好的,票房低,但是質量有些去屬上乘。
舉個例子,《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天國》《秦時明月之龍騰萬里》《綉春刀》這3部武俠片合力,竟然都沒能撐起票房。
這不是悲哀嗎?
在投資方層面,「武俠」製作周期長、成本高、市場把握度低,投資風險遠遠大於都市題材愛情片、無厘頭喜劇片,因此最近兩年青春題材、懷舊題材、戲劇題材打擁堂,武俠片成了鳳毛麟角,即便這樣,多數武俠也是虧多贏少。
這不悲哀嗎?
是武俠沒落了?還是觀眾的口味變了?
每個人心裡都有武俠夢,每個人心裡都希望有一部可以回憶的武俠電影,但是隨著中國市場的爛片橫行,觀眾的口味也或多或少被影響了。
崇洋媚外,國外大片,聽不懂,看不懂,也去支持,或許只為了拍張照發朋友圈。
其實中國市場早已顯得病態。
再加上移動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又讓觀眾在多屏時代的影像娛樂,呈現出明顯的分流趨勢。隨著4G時代的來臨,預示著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徹底告別Wifi與下載,真正迎來高清影像的隨時、隨地播放。那麼影院觀影的人群規模所能達到的極限數字該是多少?誰也無法論斷。
很多影音平台已經結合電影院線了。
或許以後去影院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2018年真的是個頭?
每個人心裡都有答案。
再說說歐美國家的電影市場。
上圖
最近幾年也開始跌落。
有東西在變革,電影終會沒落。
但是會有新的產業出現替代電影,
誰能說不是下一個電影呢?
中國電影市場未來幾年肯定不會崩盤的。
這個跟對「終局」的判斷直接相關。
理論上,單票房層面,中國應該是美國至少三倍,也就是至少300億美金盤子上下。
至於整個產業相關的價值,這個不好估,這個也只會整體上,比美國大,不會小,只是實現的時間比票房層面要長很多。
所以,一個大概有2000億年度票房值的發展目標,這個時候說崩盤,是不太成立的,說明整體方向上判斷有失誤。
至於國產片票房比例,天朝總有辦法,只要不變天,這事基本就會一直在可控範圍內調整。
今年所謂票房遇冷,是一個正常範圍的震蕩,是內容創作層面的浮躁、急功近利和票補退潮等多個因素共同交集的結果。
以往年複合增長率30%這種奇葩市場變化,本來也是不可持續的。經過這輪震蕩,以後中國電影年度增長維持在10%上下,是比較理性的,這個數字也是遠遠超出國內經濟平均增長率的。
在好萊塢幾十年相對穩定的市場環境下,基本也是以十年為單位有周期性波動,這個要剔除掉通貨膨脹,票價虛高等因素來看。
對於中國這種高速增長的市場,雖然不符合傳統波峰波谷曲線,但在曲線一路上揚過程中出現個別短期的下滑,並無法徹底改變整體電影行業的發展大勢。。。
唯一的不確定性是,新技術的出現與應用,改變我們對故事的娛樂化需求。
但整體來看,這種變化也大概率是積極性的影響,哪怕電影這種傳統形式退出歷史舞台,但只要人類「故事」的需求還在,電影還會以不同的面貌,繼續存在於你我的生活之中。
我們可以對短期國產電影創作不看好,但不等於整個中國電影產業長期不看好。
這完全是兩碼事。
我原來一直不明白為啥「電影天堂」網站的域名是dy2018,現在明白了,原來國內電影最多只能撐到2018年
哈哈哈哈,一個2018年就要取代北美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的國家居然有人會問這種問題。那些電影市場已經飽和的國家,比如我們的近鄰韓國和日本的電影人看見了恐怕要氣死。他們恐怕做夢都想要這麼新興龐大的市場啊。
嚴肅的回答這個問題。
一,我國電影市場從人均上來說,還是小的可憐的。畢竟我國現在依然只是個發展中國家。平均每個韓國人一年進了至少4次電影院,而去年我國才有0.45次。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擴大。大量以前看不上電影的人將走入電影院。
好吧,我自己就是一個活證據,小時候我看電影不外乎就是電視放的那些還有小鎮上的各路盜版碟。在大學畢業有自己收入以前從沒去影院看過電影。現在一年起碼十部以上。在全中國還有大量的人群都是這樣,他們從小生活的環境里是沒有去電影消費的習慣的,有些就是想消費都沒地方。外來人群進入城市,慢慢的就會形成觀影的習慣,不管是純影迷,或簡單的社交,或者情侶交往。在以前的生活環境中都是沒有的。簡單的說,觀眾只會越來越多。未來我國一部電影的觀賞人數比日本總人口還多也不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二,好萊塢電影增多會不會毀滅我國電影產業。上面袁冰濤的答案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其實真正所謂的大片絕大多數我們都已經引進了。再放開對我們的衝擊其實也不會太大了。何況過幾年我們自己的一系列大製作,植根我們自己文化背景的大片也將崛起,比如鬼吹燈,盜墓筆記什麼的。
歸根結底,我們這麼大市場,我中國又不是沒有人才,擔憂電影產業崩潰未免有些杞人憂天。
也許真正有價值的問題是到2018年,我國電影能在國際上獲得多少份額。爾東升擔心的是香港導演要被內地市場淘汰。
我是個電影特效公司小小的TD,
從2001年入行,干到現在,
一直看不慣國內導演、編劇或導演兼編劇,造屎喂屎的一本正經
中國電影越來越強硬的給觀眾喂屎,你不死誰死?
不會的,我們有郭敬明
謝邀,電影市場不會崩盤,國產電影,啊不,國產文化垃圾製造廠會崩盤
這個問題跟討論WTO協議生效後,完全市場化的中國經濟會不會崩潰好有一比。會不會有影響吶?會。會不會玩完吶?不會。媽的,我們這些屁民都能想到的事情國家想不到,你以為國家怎麼長期以來玩弄我們於股掌之間的?明知道讓自己玩完,政府還要去做,這政府在你的想像中是不是缺點兒?電影進來了怎麼放可是有光腚總菊的親,別以為嘩嘩進來了一大波外國電影就可以隨便看了,今年的各種排檔保護,各種無節操下線,你居然不知道。
香港影人心碎感嘆那是從香港電影蕭條就開始沒斷過。他們的衰落在於工業體系的不完善,香港電影創作的不是像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在運作,製作公司往往淪為業界大咖的附庸,技藝的傳承還是來自於師徒傳授。如同公司管理的人治層次,遠沒有達到好萊塢的工業化流程。一個成熟的體系可不該是這樣。香港影人桑心叨叨了這麼多年,只能跑到大陸騙錢,復興依然看不到什麼起色。他不沉痛才不應該。中國電影市場?我倒是希望它有個由盛衰落的過程【儘管有親爹給了不死天賦,希望不大】,這樣才能迫使自己改變,而不是固守一隅妄自尊大。
熱愛中國電影事業的人,更需要有實幹的態度,別操心不該操心的事兒,做好該做的事兒。如果熱愛中國電影,怕它亡了,可以賺錢投資,沒錢就去琢磨寫好本子。反正做點實事兒。已經註定發生的事兒,不去想辦法做些什麼讓它向好的地方發展,學中央開研討會可是屁用沒有的。
哈 現在的國產電影賣的是噱頭 加上國家對國產的過分保護 導致現在有點閑錢有點名氣的都能來拍電影 原因就在於現在這些傻逼消費者畸形的消費觀念 不在乎本身內容 只看炒作噱頭 這些人看一日國產 國產就越往差走一步 人傻錢多也是國內電影偽繁榮的真相 反正我是不看的 也攔不住傻子們
真正高票房的電影應該是劇本身佳 由好電影能得高回報推動電影發展 而現在好多商人找到讓票房高的捷徑了 就是炒作 那麽我理解為 佳片 會越來越少。。。
上面是我在微博和微信上面的吐槽 複製過來 供大家參考 至於中國電影會不會滅亡 放心 這個國家最不缺的就是傻子 國產賣的本身就已經不是劇情了╮(╯▽╰)╭,崩不甭不知道,如果明年還像今年的暑期檔似的……
你到底問的是電影市場還是國內電影產業?
社長覺得,是否崩盤,暫且下不了定論,但電影市場的確面臨各方面的衝擊,就從當下來說,7月的暑期檔電影市場票房意外遇冷。
藝恩網數據顯示,截止到7月24日,7月份單月票房為31.7億元,其中《神偷奶爸》《悟空傳》《變形金剛5》三部電影共貢獻19億元票房。剛剛過去的這個暑期檔的周日,單日總票房為1.5億元。
這個數據意味著什麼呢?2016年7月全國總票房為45億元,同比2015年的55.1億元,下降18%,是五年來首次同比下降。目前,2017年的7月票房成績還未到32億,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里,7月票房能達到去年縮水的45億已是較為樂觀的預測,恐難實現逆勢上揚。大盤清冷,從2016年的暑期檔延至今年,可見一斑。
相比前幾年電影市場高歌猛進的增長,動輒飈30%—40%的增速。自2016年開始,國內電影市場增長的步伐已經明顯開始放緩。2016年暑期檔總票房以124億元收官,基本與2015年持平。再對比今年7月的票房成績,難有超越的可能性,甚至可能有不小的衰減。
不止如此,今年上半年的院線票房表現同樣差強人意,根據藝恩網的數據,刨除服務費的票房收入約為255億元,增速不足4%。整個電影市場沉浸在狂歡結束後的詭異寧靜中。
電影質量不高,難以支撐大盤
藝恩網副總裁侯濤告訴AI財經社,今年暑期檔整個7月份情況不夠樂觀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國產電影的質量、製作水平以及講故事的能力還需提升,好的作品依然是稀缺的。這種情況下,市場上的影片難以支撐大盤。
2013年,郭敬明導演的電影《小時代》上映開闢了粉絲電影時代,造就了一幅浮華票房假象。泡沫退散過後,國內觀影群眾的電影審美品位逐漸建立起來,IP效應下降,而小成本但高質量的電影以口碑逆勢趕超,闖進電影票房榜單,比如《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市場豪攬13億元票房。
進入暑期檔之後,好萊塢大片的熱度已經驟降,國產電影粉末登場。《悟空傳》、《父子雄兵》、《綉春刀·修羅場》、《大護法》一一亮相。《悟空傳》強大的IP效應使其票房6天破5億,累計票房超6.3億,成為暑期檔第一部票房破6億的電影。然而,《悟空傳》依然沒能帶動起大盤。相反,不禁推敲的劇情,無亮點的表演,使得該電影的口碑持續下行,7月19日的《綉春刀·修羅場》一經上映,便超越《悟空傳》成為接下來的單日票房冠軍。
第一部就積累下良好口碑的《綉春刀》,當年卻只斬獲9300萬的票房。在前作的口碑效應,以及第二部保持水準的發揮下,《綉春刀·修羅場》以黑馬之姿連續5天奪得單日票房冠軍,5天達到1.8億元。
可見,能夠驅使觀眾走進電影院的,依然是質量合格的電影。
高速增長期已經結束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在接受AI財經社採訪時表示,暑期檔的低迷首先歸結於電影高速增長期已經結束,開始進入中低速增長乃至波動階段。
根據近日發布的《2017中國電影藝術報告》,中國電影市場經過連續14年的高速發展,目前已經進入到「增長疲勞期」。IP電影的帶動效應已經明顯降溫,各種類型的電影開始出現在影院,以滿足不同人群的觀影喜好。
過去一年, 「爆款電影」「票房黑馬」越來越少,小眾化、差異化的電影則越來越多。如《路邊野餐》等小眾藝術電影獲得了一定的市場空間,《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紀錄電影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速度降下來並不是一件壞事,有利於浮躁的電影市場冷靜下來。
前些年,國內電影產業的發展是和硬體設施相匹配的,但目前已經進入熒屏過剩的階段,開始互相壓價競爭。據央視財經報道,我國目前電影銀幕數量超過4.5萬塊,已經超越北美,成為全球電影銀幕數量最多的國家。
娛樂的豐富,瓜分了電影市場
2014年,中國的電影觀眾平均年齡為22歲,平均下來出生年份為1992年。在這幾年的發展中,網生代的95後甚至零零後逐漸成為觀影主力軍。
陳少峰認為,觀影人群的變化以及其社交方式的轉移,也是電影遇冷的一個重要原因。侯濤也認同,整個互聯網娛樂的蓬勃發展,瓜分走了電影市場的一塊蛋糕。
互聯網重新構建了現代人的生活模型,在各類APP的包圍下,完全實現足不出戶。一日三餐被餓了么承包,無聊鬱悶開黑王者榮耀,或者來一場線上狼人殺。
出門看電影正在日益成為一件成本高的活動,代價不小,但收穫平平。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和互聯網緊密相連,互聯網文娛活動成為主要消費對象,和電影相比具有直接替代性。
新媒體娛樂硬糖的一篇報道中也指出,「一部電影並不是和另一部電影爭奪用戶,而是和遊戲、視頻網站、電視台、直播、短視頻……甚至健身、旅行、喝咖啡爭奪用戶。而相形之下,電影的性價比實在不算高。」
AI財經社(ID:Economic-Weekly)文丨AI財經社 鄭亞紅 編丨楊舒芳
院線大盤遇冷是否預示著網路電影時代的到來?
如果說2015年是中國電影大爆發的一年,那麼2016年便是中國電影最沉寂的一年,一部又一部高關注度的大片撲街無水花,一個又一個的大熱檔期呈現票房低迷負增長,於是無數電影人便紛紛開始嘆息:中國電影的拐點已經到來了。
圖片來自網路
各種業內人士紛紛上陣分析,各種高深理論層出不群,最後甚至帶上了那麼一點兒玄幻色彩。在這裡,我們不妨拋開這些「專業人士」的看法,從當下電影市場出發,來看看,中國電影市場,究竟為什麼會這樣。
截止到10月底,2016年累計產生票房385億,別說當初總局開出的600億了,連500億的總票房我們也基本無望達到了。
暑期檔負增長 國慶檔負增長,然而中國電影真的 藥丸了嗎?
今年的暑期檔7、8兩個月份累計票房85億不敵去年同期的91億,國慶檔累積票房約16億,較去年同期縮水2.7億左右,同比跌幅達14.4%,成為近十年來的國慶檔中,首次出現的負增長。
4月、5月單月大盤票房還不及美人魚一部電影的票房,這就很尷尬了。
所以,電影市場總體趨勢的低落到底是市場被擠掉了水分,還是市場趨於成熟,日漸飽和?
小編覺得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具體的消費行為和市場現象來看待:
·
青春片票房越來越低
俗套的故事,賣爛的情懷,觀眾對青春片開始越來越反感了,這在今年的青春片票房上體現的玲離盡致。
同樣由光線發行,同樣的全新人陣容主演的青春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票房遠不敵《左耳》。
同樣靈感來自一首歌曲改編成的青春愛情電影,《睡在我上鋪上的兄弟》票房不敵《梔子花開》。
同樣由顧漫言情小說改編的電影,《微微一笑很傾城》票房不敵《何以笙簫默》……
統計數據來自網路
儘管誰的青春不迷茫、微微 睡兄弟等電影的質量還算可觀,但還是被整體低落的青春愛情市場弱拖累了,還沒看就直接被蓋章成了爛片。
總體下滑的趨勢都在表明:青春片如果再沒有突破的話 ,那可就真的徹底沒救了。
·
進口科幻/動作片口碑和票房頹勢明顯:
預計今年11月後面沒什麼大體量的進口片了,就拿今年去年票房前九名的進口片比較(動畫片除外)。
統計數據來自網路
一部兩部的票房慘敗或許是偶然因素,但是一比較這麼多進口科幻和動作片的票房都在降低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不可分人的是觀眾的口味在不斷變化,變得越來越挑剔了。但是我國引入的進口片還僅僅停留在場面和特效上,這越來越不能夠滿足如今的電影觀眾了,《星戰7》、《蝙超大戰》等眾多大IP在當下的中國市場,其實更像是為了漫畫迷和特效控準備的大型粉絲片。
·
9.9元低價票越來越少了
現在網上買票普遍都要三十以上了,偶爾有零星的低價票也在19元上下,除了個別電影我們幾乎看不到9.9元的電影票了。
據業內相關人士透露同比2015年,今年網上購票的票補減少了一半,這也是導致今年票房縮水的一個重要原因,各大電商平台砸錢搶用戶的時代快要結束了。
·
電影口碑發酵期越來越短
無論是好的口碑還是壞的口碑,如今你不可否認的是其發酵時間越來越短了,再大的宣傳和營銷也很難讓一部爛片撈到高票房。
同時一部好的電影也會因為因此大大縮短票房逆襲的時間,例如國慶檔兩部大片《爵跡》和《湄公河行動》,一部豆瓣評分8.2,一部豆瓣評分3.7。
《湄公河行動》上映兩天口碑開始發酵,連續五天票房逆跌,上映第三天反超《爵跡》,第五天反超《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反觀《爵跡》,開畫第一天豆瓣平分被刷到了2.8分,上映第二天票房就開始持續大跳水,這其實是值得我們欣慰的,粉絲電影再也不是電影市場的「保命符」了,口碑的力量越來越大。
再看今年最火的一部動畫片《瘋狂動物城》,從它的票房曲線你就知道口碑發酵已經縮短到一天。
相信這些現象大家都有切實的感受,那問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1
電影的內容質量卻跟不上
今年上映的電影類型數量一點也不比去年少,然而精品的卻沒有幾部。片方花大錢請人氣明星,花大錢買ip,卻忽視了電影本身的質量。 經過一次又一次爛片的洗禮 觀眾可沒那麼好忽悠了
2
電商平台趨於理性
自2014年BAT三巨頭(百度、阿里、騰訊)進軍電影市場以來就開始大量砸錢搶用戶,提高自己的市場份額,經過長期的競爭現在已經形成貓眼、微票兒、糯米電影、淘票票四家電商平台四分天下的局面了。
大量補貼所帶來的後果就是長期的虧損,縱然BAT再有錢那也不能總是揮霍,所以各家的電商平台也開始逐漸減少票補,精打細算地投資了。
但習慣9.9,19.9的非電影發燒友用戶突然要花50去看一場電影,你說他們干不幹?
3
視頻網站的崛起
大量新穎題材的網劇和網路大電影觸及了傳統電影院線所沒有的類型。
有沒有發現,今年除了電影沒幾部爆款,就連電視劇市場也是如此?!
相反眾多有意思的網劇卻突然大爆發,像《餘罪》、《最好的我們》、《太子妃升職記》、《上癮》、《法醫秦明》網劇等刷爆了朋友圈。
同性搞基,大尺度,又雷又黃又污的網劇越來越多,填補了院線電影的一大空白,儘管我們劇組沒錢,儘管我們low,但只要我們抓住了觀眾的獵奇心理,觀眾就都像磕了葯一樣停不下來了。
這種有毒的網路劇、網路大電影就搶佔了大量的電影市場潛在觀眾,低消費又能圖刺激,所以誰還整天跑電影院花錢看電影啊。
不過也有專業人士談到,宏觀經濟下滑,電影逐漸成為了百姓生活消費中的「奢侈品」,更容易被便捷的娛樂產品所替代,比如我前面說的網劇、網大等,這是一個當下在蓬勃發展的領域,它越來越成為中國觀眾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電影行業販賣的是意識形態的先進性,之所以國外的電影有人看很多時候是因為人家的文化和電影品質更有吸引力
觀眾的素質總會不斷提高的 甚至提高到一個電影不能滿足他們對於生活的追求的時候 電影就會退燒 這樣的退燒現在已經初步呈現
這不是中國市場的問題 事實上 因為中國發展的滯後 電影就像當初的奢侈品市場一樣 在中國找到了大眾熱情的潮流 生活水平越高 這樣的潮流越會趨於平淡 就像奢侈品和天價藝術品的退燒一樣
拜託你們發表豪言壯語的時候 去北京的各大影院看看 觀眾少到隨時一張票像包場 人的娛樂熱情就那麼多,誰沒事幹成天去一部接一部看全價電影啊
最終像歐洲一樣的包月制或網路一樣的會員制 會成為觀影的主流消費形式
我們的眼光往回看,那裡有我們自豪的五千年歷史文化,輔以不同的刀工和佐料,可以是《雍正王朝》、《三國赤壁》這樣的歷史正劇,可以是《還珠格格》、《步步驚心》這樣的歷史鬧劇,可以是金庸、古龍的功夫武俠,可以是聊齋、還珠的玄幻仙俠,可以是西遊、封神的遠古魔幻,可以是《尋龍訣》、《狼圖騰》這樣雖然很近、卻又很傳統的文化圖騰。
真正在特效上敢於追求大投入大產出,和美國大片有著相似發展方向的,也就只有中國電影了。
2015年的《尋龍訣》《九層妖塔》《小門神》就特效技術上而言,已經是接近美國大片的水準了。預計2017年中國的電影市場規模就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單片票房規模將有可能達到5-8億美元,因此單就錢而言,將不再成為瓶頸。
我們的創作者將有底氣去想像未來。
想像未來同樣還需要社會主流的熱情。
來源:愛拍古裝片的中國,背後有多少言不由衷?
我來吐槽一下。
我的判斷是:中國電影市場在開放以後會不會崩盤,就看國家審查政策是否調整和中國電影人是否努力了。因為電影資本市場是唯利是圖的,而觀眾是無情逐趣的。
製片人 @袁冰濤 對美國電影篩選的標準(頭100部;頭100部里的75部;......)都是以當期的情況來分析的。可是要知道,美國人可是沖著錢去的。中國市場夠大了,電影就可以為這個市場去做。那時的好萊塢,不單是美國的好萊塢,而且是中國的好萊塢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