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iPad 上的電子雜誌項目大多都以失敗告終?

著名如新聞集團的 『The Daily』,傳統內容方的電子刊物大多都以失敗告終。這是為什麼?

&> 對於電子雜誌在 iPad 上的失敗,設計師 Joe Zeff 可以說是深有體會。他的工作室很早就參與電子雜誌的製作,比如 PC Magazine、Fast Company 的 iPad 版,還為時代周刊製作過一款紀念 911 事件的 app。但是現在,他關閉了自己的工作室,成為專註企業的移動開發平台 ScrollMotion 的副總裁和創意總監。在 ScrollMotion,他開發的應用將是企業內部使用,或者面向消費者服務。

&> 談到電子雜誌失敗的原因,Joe Zeff 有一些自己的看法。App Store 不是購買雜誌的好地方,需要好幾步才能開始閱讀;電子雜誌以紙質雜誌為模板,互動性不足;比起分享網頁,在社交網路上分享雜誌的內容更為困難。更重要的是,智能手機已經改變了我們消費內容的方式。

Source: 設計師 Joe Zeff 放棄電子雜誌,原因為何?


這種玩意兒,我在台灣做了好幾本,然後覺得不對,決定回到EPUB格式上頭。

談談我的想法:

第一,分不清楚雜誌的本質與電子設備的本質。

iPad一出現時,各種展示讓開發者、使用者都有了錨定效應——認為各種應用都應該活用彩色螢幕、儲存空間、觸控功能。加上當時美國幾本雜誌像Wired、Time等為了讓使用者體驗到不一樣,做出來的樣貌都是那個樣子,所以後來都跟進做出一樣的玩意兒;以及製作的工具。

問題來了。這種刺激一次驚人,第二次就膩了,第三次開始覺得煩。於是Wired第一年搞得相當耗大,後來發現是一場錯誤,才逐漸回到雜誌編輯的根本面上修正,以易讀性為主,並且修正導覽。但產生的副作用也相當可怕。上面的人總認為網路會越來越快、iPad的容量每兩年就會倍翻。在他們的想像裡,現在人們應該都手拿128GB版iPad,並且用上100Mb/s的LTE網路——但我們都知道不是那麼一回事,就算成真,也不會笨到去下載一本500MB~1GB的雜誌。

雜誌的本質是定期、定風格、定水平出刊,要是沒那一個月一回的「緩」,不如做Web生意實在。人們希望能早一步閱讀到當期雜誌,Apple的Newsstand也可以做到,不過2010年的那些鬼魂,現在依然存在。

第二,Size matter。

iPad 9.7"的螢幕,若與雜誌相比,可視範圍只有一半。簡單來說,若還是要一頁頁排出編輯設計,頁數就是兩倍。而雜誌,沒有人會正襟危坐,從頭讀到尾。大多隨手翻開,隨性所致地讀。假設一本雜誌頁數倍翻,又沒有好的導覽,遇上對的主題是件難事。一期兩期下來,讀者就失了興趣。

解法只有採用The Magazine、虹膜那樣化整為零的快速出版,或者運用HTML、CSS的技術來拆解重組,並且配合好的導覽設計,才能讓讀者一目瞭然,迅速找到自己的菜。

第三,還是與Web無關。

雜誌老闆有個心魔:「內容一旦上了Web,就別想賣。」所以,他們可以在賣紙本時,部分內容上線,想看全文請買紙本;願意接受App,只是因為你不付錢別想看裡頭有什麼。不管你的App做得有多好,一旦沒有可分享的Web作為基礎,在整個Internet裡頭就是擴散不開來。這心魔不解,就是很難做得好。

最後看看Craig Mod的超小型出版,不管是對是錯,他指了一條不一樣的路:
超小型出版


提問限定了「在 iPad 上」,這個限定是有意義的。也就是這幾個字限制了大部分製作者的思路。

雜誌的本質其實是代替讀者從海量信息中進行內容篩選,把讀者可能喜歡的內容以一定形式組織起來,並提供一份舒適的閱讀體驗。傳統雜誌的欄目設置是為了覆蓋更多人群和滿足一個人更多方面的需求而存在的。紙質媒體時代,讀者為了獲得這種定製必須買下裝訂成冊的一沓紙,閱讀其中自己需要的部分,忍受自己不需要的部分。讀者在為了那一沓紙付錢。

可人們在互聯網上購買內容,是為內容付錢。那麼絕大多數封閉的、固定的、容量還十分有限的 iPad 雜誌,內容不變,紙卻沒了,就顯得不值了。只增強視覺體驗顯然是不夠的,因為閱讀的核心價值本來就不是視覺體驗。在炫酷上下力氣,就是把寶押在廣告銷售上,廣告銷售又依賴用戶量,用戶量被免費且內容選擇更廣闊的網站秒,差不多這麼一個循環。

所以如 @董福興 所說,一開始的方向就不對。在錯誤的方向下,還產生了支付、交互、下載等糟糕的體驗帶來的問題。

其實現在有很多電子雜誌的形態已經變化了,增強了個性化推薦且實時變動調整的能力,但「iPad 雜誌」還是很要命。就是受了 iPad「跟 Web 端比我可移動,跟手機比我有更大、更好的屏」的暗示,不能放棄精美的身段,特別尷尬地存在著……

不過總覺得 iPad 也時日無多了。


1 給點時間,印刷術出現、書和雜誌出現都要時間才能成功
2 pc時代的電子雜誌更不成功,相對來說,平板上已算成功。
3 平板設備只有iPad一種標準設備,限制了用戶量。
4 pc時代的網路閱讀習慣,已經改變了人們閱讀雜誌的習慣,並且消滅了下一代可能會喜歡雜誌的人。
所以要平板去承擔pc時代留下的鴻溝,不太公平。
5 新一代雜誌已經變成filpboard、zite為代表的智能閱讀推薦,iPhone和安卓等手機也能使用,大大提高了成功率。
所以,不必糾結某種形式能在新一代媒體上是否延續,它能以新的形式延續生命力就挺好。

至於某一類雜誌如何轉型,那是另外一個話題了,請邀。


按照我個人的看法,現在所謂的「電子雜誌」只能說是雜誌的電子化,根本稱不上電子雜誌。基本都是在紙媒衰落的大背景下,被逼無奈做出的一種妥協與嘗試。可以說大家都是持一種觀望的態度在做這件事。整個傳媒行業,沒有哪家媒體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和思路去完成這次新世紀的華麗轉身。

在闡明我對這個題目的思考之前,我先說說我整體上的一個看法。

紙媒終將被取代,但是專業媒體絕對不會被取代。也就是說,我認為,電子雜誌必然將會成功的,至於這個成功有多遠,非常抱歉,我也無法預知。

回到這個題目本身。為什麼電子雜誌大多失敗了呢?

根本原因是媒體從業人員認知上的困境。

首先,大部分媒體對於電子雜誌的認知還停留在「平面媒體的電子化」這個水平上。大部分就是個雜誌的PDF版,套個程序的殼就上線了。再稍好一些的就是加一些視頻,「有趣」的交互方式進去。這裡的有趣我是打了引號的,因為我覺得它一點都不有趣。甚至有些交互除了增加我閱讀的複雜性別無用處。

舉個簡單的例子,時裝雜誌,我點擊了模特的上衣,彈出了這件上衣的簡介,那麼我認為這是一個好的交互,因為我不喜歡的衣服我可以不去點擊它,這就提高了我閱讀雜誌的效率。可是有些雜誌為了顯得電子化,也學這招,一翻頁,呦,整頁就一幅圖,我點一下,哦,原來這圖說的是這麼一件事,那我不點擊順手翻了過去呢?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壞的交互。這幅圖片好看,我點擊圖片再放大的形式豈不是更妥當一些。

還有那些繞來繞去的翻頁方式,神奇的放大縮小的邏輯,簡直令人髮指反人類。

做媒體,無論是平面的,電視的,還是電子化的,我認為都要始終堅持以內容為導向,一切手段和技術都應該為降低讀者獲取有效信息的難度來服務。而不是為了電子化而電子化。

再者,信息流的觀點還並不為大部分平面媒體從業者所接受。或者說,電子雜誌現在還停留在傳統雜誌副產物的境地。等到什麼時候大多數電子雜誌都拋棄了「期」這個觀念,那麼電子雜誌的大時代也就來臨了。

很多人可能在疑惑,拋棄了「期刊」這個觀念的電子雜誌,和網易新聞、騰訊新聞這些App有什麼區別呢?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流媒體化以後的電子雜誌和門戶網站以及他們的App的區別與聯繫在哪裡。

我個人的看法,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內容生產者,一個是內容傳播者。傳統媒體想要不被網路吞噬,關鍵就在於要牢牢抓住內容生產者這個地位。要豢養一大批有生產力的記者、作家、編輯,把內容的源頭牢牢抓在自己手中。這年頭還想著玩「周一見」的媒體必輸無疑,就是電子化的再精美也不行。

微博,微信傳播消息比我快,可是我報道專業有內涵,內容整合有深度。而門戶網站以及他們的App除非培養自己專業的媒體團隊,否則只能淪落為信息的二道販子。

人都是極其懶惰的,總需要有人去把某一事件發生的脈絡,前因後果打包整理出來,並挖掘出事件背後的內容,深層的原因。這些工作,至少在目前,只有專業媒體可以勝任。這也是我認為電子雜誌必然將會成功的根本原因。

關於現在第一名答案所說的問題,我認為在電子雜誌信息流化以後就不是問題了。


謝妖!有妖比答,是個好習慣 吧?
先說下自己的閱讀背景:擁有iPad 1、iPad 3、iPad 4、iPad mini,還有kindle touch/pw/fire HDX,iPad主要用於閱讀。電子雜誌方面,看過題主提到的 The Daily,被看死了,還沒看死的有Huffington,付費訂閱過Wired。


為什麼傳統內容方的電子雜誌不成功?我的看法:

  1. 雜誌本身就越來越難做,雜誌多為周刊,有些月刊,內容與新聞相關,但現在互聯網早就把各種新聞挖掘得一乾二淨,各種牛人分析得鞭辟入裡,雜誌的文章顯得過時陳舊。
  2. 傳統內容方為了保持一定的統一性,喜歡把紙質版直接數字化,包括版面等照搬紙質版模式,還要兼顧網路下載速度和設備容量,很多圖片內容壓縮率太高(尤其是廣告,我認為廣告是雜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雜誌的特殊魅力所在),導致閱讀體驗不好。
  3. iPad還不是閱讀雜誌的最佳平台,如果想把傳統雜誌的體驗完全搬到iPad上,需要至少12"的4k屏幕,加上高速網路,一本雜誌的容量達到2GB以上。
  4. 定價過高。大部分雜誌的iPad版與紙質版定價相同(當然,如果你在美國,訂Wired的iPad版送紙質版,或者可以認為iPad版是免費送的),參考亞馬遜kindle電子書和紙書的巨大價格差,這種定價方式是不合理的。

如同報紙一樣,雜誌這個行業在互聯網時代已經出現生存危機,電子化不是靈丹妙藥。但雜誌的核心特點:人工選擇的高質量內容、定期更新、精心設計的版式 將會以某種新的形式得以保留,成為互聯網閱讀的重要部分。


最後,我認為目前中文移動端最成功的電子雜誌是--《知乎日報》。


謝邀。

@董福興 先生和 @黃玉輝 老師說得很清楚。這是一個從業者思維轉變的過程。

平媒拼深度、拼可讀性的時代依然存在,但這種模式很難存在於iPad的電子雜誌上——The Daily的失敗將這個矛盾凸顯了出來。當The Daily的高管在吹噓他們用一個星期做了一個多麼牛逼的專題時,就註定了這本雜誌得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大多數人的擁抱。

在移動互聯網上,你的時效性沒有了,內容的深度、廣度、權威性,幾乎可以說是虛無的。這個時代的特點決定了深度閱讀和深度思考在泛泛的時間段內不屬於大多數人——他們需要接受的信息太多了,而且能夠吸引他們去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太多了,不辟出單獨時間根本無法去完成有目的的深度閱讀,攫取更多的用戶才是王道。

就好比現在的新聞,無論是時事類還是其他類,在PC上也好,在移動端上也罷,超過500字就讓人的閱讀慾望直線下降,15秒能夠看完的信息才是最為直觀有效的——這是因為必須考慮到受眾接受信息的用途。很多時候受眾對於信息的獲取,就是為了滿足「獲知」,然後才是選擇連帶性閱讀和思考,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摸索「短新聞」方式的原因。

而電子雜誌的內容填充,取決於類型的限制和取材的思路,很難在一整本書上都給人呈現出閱讀快感,更加不用說思考快感了——就算在平媒時代,這也是非常折騰人的事情,至於說到一本刊物如何把握「閱讀節奏」和「整體閱讀感受」兩個方面,這個超難的課題我基本上沒有見到哪家平媒最終能夠一統天下。單憑是否做到「長短結合」,就能看出主編或者總編對整個刊物的把握程度。

另外,一期電子雜誌動輒兩三百兆的下載量,絕對是自殺行為。為了追求圖片的絕對精美,排版的極度合理,而無法對硬體和網路做出妥協,這是早就該拋棄的思路。我在2012、2013兩年做自媒體的過程中(包括APP),不斷嘗試圖片的容量和顯示精度,最終把每張圖片妥協到只有55~60kB(手機端),這是為了讓2G手機用戶也能在盡量短的時間、很不穩定的網路條件下也能快速獲取信息。

電子雜誌的使用體驗,不能等同於視覺效果,不能等同於單一文章的閱讀感受,和平媒以往提供的功能,更是大相徑庭。要不然無法提高用戶粘性。因此我更贊同的觀點,是電子雜誌首先必須是APP,在功能上有萃取,在內容上有萃取,在用戶選擇上也有萃取。無論iPad還是iPhone,都是如此。

就好比一家快餐店,進門先分流,喜愛粉面粥的走左邊,喜愛米飯饅頭包子的走右邊,這就是用戶選擇的萃取;要吃自助組合的去二樓,要吃整份、單點套餐的去一樓,要吃炒菜的去三樓,這是功能萃取;要吃各種菜系的請去不同區隔開的空間,這是內容萃取。之後,再來說味道好不好,服務質量是不是過硬,服務員是不是有素質,出門送不送餐巾紙等等關於體驗的問題。


內容的方面很多人在很多類似問題里都聊過了,這裡就不再拎出來說了,我這裡說說由於使用習慣產生的問題。
以前看書時是不是會有這樣的情況:一手拿著書一手撐著頭,懶洋洋的躺在長椅或者沙發上,哦,旁邊茶几上再放上一杯咖啡。
很可惜 iPad 還沒辦法這麼干。就算是現在的 iPad Mini II 和 iPad Air,拿在手上的份量與手感依然使人沒法完全把注意力沉浸在內容里,我們沒法用很慵懶的姿勢單手翻頁。


做過專門的女性電子雜誌的日刊,做了整整兩年,每期有約稿,有音頻採訪……怎麼說呢,其實讀者覺得挺好的,但是新鮮勁兒也容易過去,電子雜誌下載是個大問題,當年我們是依託電子雜誌平台,問題是連這平台自己都沒做起來,如果只是靜態的,那只是紙質的電子化,如果加上FLASH,音頻,視頻,整合起來一期電子雜誌就太大了,內容太多,不好傳播,現在網路時代是把所有這些碎片化瀏覽,一個視頻,一個音頻,一篇文章這樣碎片化傳播,整合起來反倒不好傳播,沒有成功平台做這個,依託傳統媒體的電子雜誌是靠傳統媒體的口碑,再想想買紙質雜誌,交錢拿雜誌的過程,也就五秒鐘,推送下載的過程呢,下載之後三分鐘也翻完了,電子書沒那麼大,下載一本起碼能看三天吧……


以我的看法,傳統媒體如果真做電子雜誌,真不如捨棄所有花哨東西,就雜誌電子化,不要FLASH化,拆開頁面,就給讀者圖個方便用,下載包小,下載快,可以單獨列印某文章,圖片就可以了。適當收費。


簡單說說我在ipad上面看雜誌的問題

以前iPad上面的名車志我基本每期都看,最近2-3月太忙忘記下載了,名車志算是做得非常好的iPad雜誌了,各種多媒體元素都有,圖片也清晰。

但是!這玩意兒真的太占容量。以前用的ipad3乞丐版,標稱16G,實際能用的一共就13G,再去掉系統佔用的實際就11G,用了大半年後各種遊戲、應用佔了9G以上左右的空間,平時能拿來騰挪的就2G都不到,一期雜誌幾百兆,遇到車展還有特刊,我看的比較慢,所以常常要刪雜誌給其他應用騰地方,等刪了其他應用再去下載雜誌。

去年底換了32的ipad air,只看名車志的話,存儲空間問題基本算解決了。
年頭上愛APP搞了4本雜誌免費送1年的活動,我都註冊了,然後開始下載,過了一個通宵都沒下下來幾本,又發現空間佔用太厲害,然後就都刪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想說,如果要在ipad上舒舒服服大量看雜誌的話,64G版本可以說是最低配。另外,就我個人而言,下載速度慢絕對影響看雜誌的慾望,而且是致命性的。


謝邀。


自己並非該行業從業人員,純用戶感覺而已。


第一,內容與實體出版物的區隔很模糊。

我感覺這個和人們的購買習慣有關係,人們習慣於紙質雜誌的「板塊式」閱讀,也習慣於用移動設備進行碎片化的閱讀。而在iPad端,人們想的是「哦好吧來看看這個App能給我提供什麼內容」。閱讀習慣很難讓人們認為「我在iPad上正在閱讀的是一本雜誌」。

感覺現在傳統雜誌的電子雜誌會有以下幾種類型:

  • 不論免費還是付費,內容與紙質版本完全統一,但這樣做會影響到紙質雜誌的出版銷售狀況;
  • 免費推送一些內容,付費提供專題、專欄等內容;
  • 完全免費推送全新內容,但以輕閱讀類型的快訊為主。

但不論是上面哪一種,大多數的傳統雜誌的電子刊物,還是擺脫不掉「周期性出刊」的特性,這一點在閱讀粘性上會很差。而選擇進行實時推送,這些內容與聚合閱讀提供商(比如Flipboard、Zite等)和實時新聞供應商(比如CNN、Circa等)相比又不具競爭力,因此非常尷尬。


第二,iPad產品特性。

在移動端閱讀個人感覺目前最為成功的只有Kindle,而這個產品提供的功能是「專註閱讀」。iPad(甚至智能手機)這件產品本身是一個複合的生產力工具,閱讀(不論是)只是這個產品的一個功能。人們不會把注意力專註在用這麼一個設備進行長時間的閱讀。這也是讓內容供應商在選擇內容時一個很不好平衡的點。


第三,iOS的「Newsstand」。

iOS希望能把Newsstand做成一個聚合的電子雜誌中心,就像改變音樂的iTunes Store一樣重新定義電子雜誌。可惜的是,iTunes Store發生在Apple重新定義手機和平板電腦之前。現在讓人們在已有的iOS體系下進一步適應全新的電子雜誌閱讀和購買習慣,要比當時給出一個全新的音樂購買流程困難得多。


我的感覺是目前在iOS平台下,傳統雜誌出版的電子雜誌還沒有找到一個閱讀平衡點(提供什麼樣的內容、數量多少、篇幅多大、周期是怎樣的……)和與傳統出版物的利益切割點(廣告收入、用戶黏性、與傳統刊物在某個時間段哪部分更賺錢……),但又不能不做(誰都知道是趨勢,現在不進入以後肯定很慘)。這一塊每天都在變化,我們也能看到這些雜誌的每一個版本都有不小的變化,只能說這塊還在一個摸索階段吧……


不只是電子雜誌的問題,澎湃新聞簽了稿源合作以後,也不是大家都下載它自己的手機客戶端看,而是在網易新聞,今日頭條上看。《南方周末》的深度稿,我們也沒有下載一個客戶端,或者訂閱它的微信號。

因為我們消費的是單篇文章而不是被動接受搭售的我們不感興趣的文章。這些文章還得允許我們自己定義字體和夜間模式。可以說,排版已經死亡

而雜誌賣的是什麼呢?雜誌=單篇文章+排版+印刷+廣告。既然人們有辦法只看其中最精華的部分,那麼整體都包下來的雜誌是跟這個趨勢相背離的。因為排版精美而選用電子雜誌等於買櫝還珠,市場教育了心存幻想的人們。


一代有一代之體,一輛馬車無法正常地跑在高速公路上。


我感覺還是傳統雜誌到電子雜誌的轉型沒有做好。電子雜誌不能使單純的把雜誌掃描一下弄成電子版就上架。作為新媒體的一種,電子雜誌不夠新。互動性不夠,活力不足。現在微信公共賬號的推送神馬的簡單方便而且平台大,點一點就能分享,分分鐘秒殺電子雜誌。除此之外,互聯網已經改變了大眾獲取知識的習慣。現在的用戶的普遍思維都是「我想要這個,你有木有」而不是雜誌的「我今兒就將這個,你愛聽不聽」。

還有盈利方面的問題。一般免費的雜誌都有很高的點擊量,但是質量並不高,當然留不住讀者。至於收費的,現在國內還木有養成對電子讀物付費的習慣。大家耍耍ipad,娛樂的心態居多,除了電子雜誌可以提供更有趣更適合自己的內容的地方多了去了,並且人家還免費。

還有一點,就是電子雜誌的製作了。比較專業的製作軟體Adobe DPS,必須使用正版的Adobe CS軟體,或至少要在Adobe有正版用戶的授權登記。Adobe才會開通DPS的開發賬號,然後才可以進入到DPS Tools的面板,最後經由開發服務期發布內容到Content Server供用戶下載閱讀。估計這個原因,讓中國目前很難有很多人投身到電子雜誌的製作中去。

最後一點,我想吐槽一下ipad。在我看來這貨簡直就是一個浪費時間的雞肋。唯一的功能在我看來就是在環境嘈雜的公共場合看看電視劇。看電子書比不上kindle,看片子屏幕就那麼大一點,上網什麼的也很不方便。如果你說ipad的功能就是集這些為一體並且方便攜帶,那麼iphone還多了打電話功能呢。並且,實在不懂,ipad每次更新換代變化著實不大,但是價錢變化還真不小。現在ipad的銷量也在下滑,那麼用ipad看電子雜誌的用戶肯定更少了。

最後最後的一點,現在雜誌這個物種,我感覺已經瀕臨滅絕了。報刊亭的存在,感覺就是為買碳酸飲料提供的。


謝邀。作為一個還沒真正接觸行業的在校學生,我只能說些個人體驗。

1.不僅是ipad,在其他端上,電子雜誌目前還沒有找到一個良好的發展機制或者模式,電子雜誌領域本身還沒有自己的穩定的,足夠大的市場。

跟幾個同學一起弄了一個電子雜誌,創辦前我在網上到處搜有沒有比較成功的電子雜誌,想看看人家是怎麼弄的,但是不論是在iebook,zocm,愛秀等這些國內電子雜誌平台或者雜誌官網上,還是在國外電雜(當時看了好幾個,現在有印象的就只有紐約客)上,看到的很多電子雜誌在版式設計和閱讀體驗上都照搬紙媒,也沒有看見被人稱讚的,會掛在嘴邊提起的單一電子雜誌品牌。

所以,單從電子雜誌領域看,個人感覺是:照搬傳統紙媒,閱讀體驗不佳,還沒有人摸索出良好的電子雜誌發展模式,讀者受眾數量少。並且,在快速快餐閱讀的的大時代背景下,閱讀電子雜誌在目前的視覺心理感受上,都讓人「懶得去看(很多同學和已經工作的熟人都這麼說)」。

(〒_〒所以我跟幾個朋友一起做的電子雜誌到現在才第二期,而且完全不知道怎麼開闢讀者市場。。。慢慢來〒_〒慢慢來。。。)

2.ipad及許多平板,手機移動端上,人們獲取新聞消息可以刷Facebook,可以刷社區,像文中說的,在電子雜誌上的讀者交互性沒有它們強,少了活力,內容分享後的交互也不如社交網站社區的讓人一目了然的簡單便捷。

社區是使用者之間的快速溝通交流,而電子雜誌是編輯朝讀者單向傳遞信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改變人們溝通交流的習慣了。

3.電子雜誌的盈利。。也看過一些不錯的有創意的電子雜誌,但是沒有實體雜誌的支撐,比起其他信息閱讀的免費獲取渠道,單純的電子雜誌品牌如果沒有穩定的愛好人群,願意花錢閱讀的人很少吧。

4.ipad上的閱讀體驗確實不錯,不過還是上一點。。。不是我特別喜歡的雜誌的話,我也更願意拿平板看視頻玩遊戲刷社區,而且,個人更喜歡紙媒,翻頁時的手感什麼的。。

以上,是一個在校生的個人感受,歡迎有行業體驗的人前來教育小孩。。。好像我更多的回答,:為什麼電子雜誌XXX的原因去了,不過我真的認真在答題(第一次受邀哈哈哈)


雜誌的生命力在於內容。

而內容的生命力在於熱度和深度。(深,可不一定長)

熱度和深度兩者是矛盾的,但是正因為如此解決這個問題的媒體贏。

iPad 雜誌多走高逼格精英路線,但是比如無法在熱度和深度兩方面滿足讀者。讀者的時間被奪走,你還有什麼價值?

編輯們成天自詡精英,可其實 zhihu 這種眾包生產已經完全的打敗了任何高逼格編輯部 - 你們晚上去三里屯的蘭聽美國爵士,還是去南鑼鼓巷的矛聽地下搖滾,都對你留住讀者沒有任何幫助。

設想一下 zhihu 若把日報做成 flipboard 形式呢?還有多少媒體可以存活?

當然 zhihu 的內容生產也不是沒有瓶頸。主站的擴張和大 V 的出走同時進行,是個問題。把更多的用戶的時間,轉移到日報身上未嘗不是辦法。

簡而言之, iPad 雜誌的形式再高大上,沒有內容的熱度和深度,都是個死。


  1. 開支和廣告收入 單論問題中的 『The Daily』 ,只是傳統的內容製作(編輯團隊)+ iPad 發行,這個本身就是巨大的成本,而且雜誌中收益的很大部分是精準廣告,而iPad訂閱用戶的信息是 『The Daily』無法取得的。
  2. 用戶閱讀習慣改變,像Zite類內容聚合雜誌的興起,根據演算法推薦文章給用戶,用戶無需購買專業雜誌。
  3. 知道主義,專業雜誌偏向於深度的報道,大部分時候,我們對事物的態度是知道就可以啦,不用太細究,網上快速掃過文章,不去看深度的文章。
  4. 雜誌說到底,是需要長期積累才可以做好並且需要不斷投入,短期是很難建立品牌和口碑。

雖然一些iPad上的雜誌失敗了,但如果用心去做好某個方面,新的雜誌在iPad上仍有很多機會。


感謝你的邀請!

我眼睛已經400度了(我不是天生近視)。

而且天天在網上廝混對著PC。要我再用iPad看雜誌,打死我都不要。


如果說 iPad 上的雜誌項目 "大多都以失敗告終?" 我覺得這個結論下得有點早。

讓我們先理解什麼是雜誌,除去那些時政與新聞財經類、高度專業與垂直類的雜誌,絕大多數的時尚、生活類雜誌其實是一本廣告目錄,被內容包裝或者包裝了內容的 Cataloge,本質上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宣傳讀本。

電子化後,大家懷疑「大多都以失敗告終」的其實主要是這類雜誌,除去上面各位分析的各種軟體、硬體的原因,電子化後無法實現收支平衡與盈利,如果我們衡量一本 iPad 上的雜誌是否成功是純粹從商業營收角度來判斷的。而實際上,無法持續的獲取與積累用戶才是我們覺得他們失敗的根本,互聯網時代,沒有用戶就什麼都沒有。

所以關鍵是:做為一個傳統的線下雜誌媒體品牌,到了線上到底還有沒有獲得用戶,聚攏用戶,影響用戶的能力。

需要補充幾個視角:

1、線下的雜誌品牌是不是可以輕易的將品牌與媒體影響力直接平移到線上,只靠一本同名的 iPad 雜誌上線?事實上廣告主也不是傻瓜吧,在一個線下的品牌移植到線上後,如果你沒有取得你線下相同的媒體影響力,廣告的價值能等同嗎?

2、線下的這些雜誌難道是靠發行在盈利嗎?這些賣 10-20 塊的雜誌,時不時還要送些贈品,他們是在靠賣雜誌掙錢嗎?如果不是,為什麼到了線上,廣告暫時賣不動的情況下,向用戶收費是不是一個短視和自殺 ( 收費導致用戶增長緩慢,用戶增長緩慢導致廣告價值無法體現)的行為?

3、雜誌本身就是碎片化閱讀的產品始祖,互聯網-整個(移動的也好,傳統的也好)互聯網看上去不像一本巨大的雜誌嗎?新浪微博也是電子雜誌,微信也是,很多博客,知乎社區不也是嗎? Flipboard 最大的創新其實就是把社交工具與聚合閱讀做了雜誌化的視覺體驗。叫雜誌或不叫雜誌,在 iPad 上或不在 iPad 上形式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我的結論是:

1、即使在傳統媒體的線下,雜誌閱讀的人群絕對數也是小眾的,這些依然保留著強勢品牌影響力的媒體的雜誌產品是不會失敗的,靠的是品牌和積累。

2、電子雜誌其實早就成功了,如果把微博,微信,知乎這樣的社區都看成是雜誌功能一致的碎片化閱讀產品,有著高度活躍的用戶群。

3、傳統媒體、傳統雜誌的品牌化與影響力的 iPad 或者互聯網移植,才是在這裡大家討論的實質。
不管是什麼品牌,什麼內容,用戶不認可,讀者沒有粘度,作為產品就都是失敗的。

4、碎片化閱讀的時代,首先面臨的就是多操作系統,多解析度屏幕的選擇,要讓用戶在不同的設備與場景下實現不同的閱讀深度與體驗是件非常難的事情。

5、內容永遠為王,沒有好的內容,有價值有用的內容,不可能獲得用戶。

6、用戶的時間有限,除去工作、吃飯、通勤,一個用戶自己可以有效支配的時間其實是非常少的,閱讀只是爭奪這有限時間中一部分需求,好在是個剛性的需求。

7、我們所有資訊與信息的獲取,其實80%都來自閱讀,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去區分這些閱讀是來自雜誌,還是來自什麼性質,什麼形式的客戶端一點意義都沒有。

只要我們還沒有進化成可以心靈感應,知識直接上師灌頂,那麼閱讀就還是剛性需求,只要 iPad 上的閱讀需求還存在,雜誌不會失敗,他可能會進化,進化成另外一樣最終可以再次抓住用戶的產品。那些沒有進化成人類的靈長類現在都還活著,我們也不好說他們就是失敗的。


1. 在微博上看到三聯的節氣周刊被驚艷到了,然後當天就跑去下載了,結果……一個星期後都死活下載不了,怒刪,然後就每次看到微博更新就一聲嘆息……
2. pad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視頻和遊戲,雜誌一時興起下載了,或者為了強迫症要填滿報刊那個小圖標~然後雜誌們就是默默躺著的命運了TT
3. 看雜誌還是翻書才能看得入神,一拿起pad翻兩下雜誌,就忍不住玩遊戲之類去了-_-!


謝邀。首先說明一下,雖然我也做電子雜誌有些時間,不過仍然僅限於PC,以下是從我個人閱讀感受及得到的一些讀者反饋所提出的看法。

1、閱讀體驗亮點少:
在電子時代,讀者的感官也變化,他們已經不太滿足於傳統閱讀方式,這也就是電子雜誌興起的契機。電雜可以滿足了讀者便利閱讀的需求,但除去文章本身,讀者開始希望有一種可以通過新傳媒實現的良好的閱讀氛圍,例如更貼切的配圖底圖搭配,或者有恰當的背景音樂烘托感渲染,用多種形式媒介來表達敘述。而上述這些潛在需求,ipad雜誌並未滿足。
電雜既然是一次改革,那就應該更全面更徹底,具有代表性。而從這點上來說,ipad上的大部分電子雜誌說的更通俗也僅僅是紙媒的電子版,雖然閱讀方便,但卻沒有為讀者創造出更有創意的視聽體驗,這是無法長期的吸引讀者的原因之一。

2、互補品與替代品:
電子雜誌仍然具有周期性獨立性,製作者每一期只想到做,卻沒考慮讀者需要定期反覆下載的問題,流量多少、緩存佔用、內存大小等等只要有一個條件不滿足,很有可能就會影響雜誌的閱讀量,在加上ios系統本身的局限性,沒有安卓用戶,閱讀量可謂雪上加霜。
在軟體滿天飛的時代,電子雜誌想要在用戶珍貴的內存容量里佔有穩固的一角,就必須體現出不同傳統,超越其他新興軟體的意義,而這一點,由原因1可知還並不充分具備。從創意上來說,ipad電子雜誌未滿足潛在需求,改革不徹底,單從閱讀體驗上來說,又做不過網易、亞馬遜電子書、kindle,所以它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地帶。


推薦閱讀:

iPad Air 顯卡性能直逼桌面顯卡性能?那為什麼桌面顯卡還要用風扇,而且還這麼大?
真的有用iPad打字打出長篇大論的嗎?
哪一款包可以優雅地放入 MacBook、iPad 和一些簡單的日用品?
蘋果公司的宣傳視頻「Life on iPad」中出現了哪些應用?
蘋果是否可能讓 iPad mini 的解析度翻倍的同時停止更新十寸的 iPad?

TAG:iPad 應用 | 電子雜誌 | 電子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