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火化將骨灰撒入江河湖海,不要墓地浪費土地和金錢,更好吧 ?
11-27
有無
人類不缺那點地方。有一個緬懷先輩和逝去的親人的地方是好的。
在破除封建迷信之後,人們已經不很在意具體的安葬方式了。並且骨灰撒海也是趨勢,因為能夠節省土地資源,執行時的困難之處在於親情難捨。
夫妻中一方離世後,另一方很可能會想要百年後能與老伴合葬,因此在另一方健在時就不適宜把逝者骨灰撒海。這種想法的產生與封建迷信無關,而是親情在起主導作用。
父母與子女間緊密的親情關係導致子女也很難做到把一方骨灰撒海,甚至已經合葬之後也會因強烈的懷念之情而難以做出撒海的決定。
直到這事交由孫子孫女或外孫外孫女這一代人做決定時,就會相對比較容易做到。再到下一代就更容易做到,因為親情會越來越淡,有些甚至相互就沒見過面,那時執行起來自然就容易了。我同意樓上王磊回答。
我建議陵園宗族化,集中管理。同姓同宗就安置於一個陵園。三代之內供奉骨灰和牌位,不下葬。三代之後移葬大海。祖靈信仰更多是精神意義的,我們需要知道祖先的事迹,我們的來龍去脈。但不能為未來製造難題。事實上大多數人也對三代之前記憶模糊,祖先記憶完全停留於族譜。歷史上各種原因的人口變遷,多少城市本身就是建立在先人的墳地之上,誰有知道呢。我們總不能靠戰亂人口變遷來解決土地難題。我們要長久的和平,就會面臨土地越來越少的問題。人口會增長和減少,可墓地需求還是會越來越多。因此人類的應該選擇火葬,並下葬於大海。形成一種文化。人類就會自覺執行。其實國人更應該重視族譜,近代以來很多宗族都有族譜迭失。墓地死者與人間親情的羈絆,我們需要以此緬懷慰籍。但三代之後的人,已經意義不大。死者已矣,但生者不光要考慮現在也有責任考慮未來。我怎麼被邀請回答這種問題,我也是醉了,文不對題,一句話: 死是另一個新生,不過對生後人已無意義,對生前人乃是儀式信仰。
你提到的問題是浪費土地,我覺得要先分析墓地的作用。傳統的墓地是一種安放逝者屍骨、遺物的空間,也漸漸變成人類緬懷逝者的一種儀式性場所。你的問題的本質,等於在問:這個儀式性場所和付出的金錢及土地哪個重要!
【我的觀點】
1、人是需要儀式感的,因為人還達不到絕對理性的境界!宗教儀式感能安慰我們的脆弱的、感性的心靈!
2、針對浪費土地問題,我覺得可以減少墓穴佔地面積!參考下日本人墓地的緊湊排列!這比中國墓地緊湊太多!佔地少了,花的錢也就少了。
死後火花,把骨灰撒入江河湖海、土地,會有小部分人這樣做,不可能是普遍的做法。
尊重死者願望意志,才是對死者最博大的愛與尊重
現在互聯網的興起,很多網上祭祀、網上掃墓、祭拜等等,都相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人去世後,到底是撒海、撒江,花葬、樹葬、還是土葬等等,個人感覺:可以根據自己當地的實際情況,個人意願,國家倡導我們要節地生態葬,但也會根據每個地區的風土人情、人文地理等因素來決定。
一方面,人都死了,好歹還是留個全屍吧,撒在江河湖海骨灰都被會衝散了,死亡意味著戎馬一生歸安寧,活著家就是根,死後也應當有一個安生之所。
另一方面,科學並不能影響人們對鬼神的敬畏,辟如一條小溪從你面前流過,你想的不是溪水多清魚多肥,而是一毫升水裡有多少骨灰,這種情景自行腦補。
還有傳統、人倫、歷史、文化balabla多種因素我們都知道,我就說出兩點我最介意的,所以還是老老實實找塊墓地安葬吧,入土為安
從土葬改到了火葬已經是很大的改革了,中國人嘛,總是重情重義的。人死了總得有個什麼供大家念想著
話說,撒骨灰會不會被城管罰款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