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魚都是側扁的?
大多數的魚都是側扁的,這是為什麼?我知道有人會說水壓,進化等等理論?好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大多數,而不是所有都是扁的,還是有橫截面是圓的,比如鱔魚,鰻魚等?又有人會說這些都是細長的,然而也確實有一些我不知道名字的魚是圓且短的,甚至接近球狀的?所有我想問的是,首先為什麼魚大多數是扁的,其次,請列舉幾種不是「扁魚」的進化原因。
魚類的基本體型分四種:A 紡錘型 B 側扁型 C 平扁型 D 棍棒型
它們分別是這樣子的:
題目解讀:
1. 認為紡錘型和側扁型都是「扁魚」。
2. 題主對魚的認識大部分來自日常生活,主要是食用魚。
問題為:為什麼生活中大多數魚都是紡錘型和側扁型?
一些不是紡錘型和側扁型的魚為什麼要進化成這鬼樣子?
一、為什麼生活中大多數魚都是紡錘型和側扁型?
答案:游泳能力較強的魚大多呈紡錘型與側扁型,對於普通的水平拖網,而非底拖網,撈到的大多是在水層里游泳的魚類,而非千奇百怪的底棲性魚類。
不能下「自然界中大多數魚都是紡錘型和側扁型」的結論,魚類長的千奇百怪,沒有數據來源統計過自然界里魚類紡錘型和側扁型佔總種類的比例。
而生活中,大多為紡錘型和側扁型,四大家魚皆是紡錘型。
海魚如三文魚、金槍魚、秋刀魚、鱈魚、石斑魚、鯧魚皆為紡錘型或側扁型。
紡錘型:魚類中最為普通的體型,頭尾稍尖,中部粗大,全身呈流線型,是阻力最小的體型,游泳速度快。
側扁型:這類魚左右軸短,背腹軸相對增加,遊動不如紡錘型敏捷,但強於很多底棲性魚類,如鯧,帶魚。
為什麼會覺得魚都是扁的,因為我們吃的魚大多游泳比較厲害,長成紡錘型和側扁型都比較厲害哇
二、一些不是紡錘型和側扁型的魚為什麼要進化成這樣?
生物進化的外部條件為環境提供生物進化的機會,即長期適應環境的結果。
即適應輻射,分類地位很相近的動物,由於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而造成在形態結構上有明顯差異的現象。
這些魚類大多是底棲性魚類,游泳能力不強,長成千奇百怪去適應千奇百怪的環境,還有一些如
蝠鱝、箱魨,則進化出一些特殊結構進行游泳。
四大基本體型還包括圓筒型和平扁型
圓筒型
鰻鱺科Anguilliformes
適應於穴居,常鑽入泥土和水底的砂石中,運動方式是蛇形運動。在複雜的海底鑽來鑽去比游來游去方便多了。
平扁型
蝠鱝科Mobulidae
長成這樣是因為平時底棲生活,趴在底面或沙里,但有時上升表層遊動,能游得好是因為胸鰭進化成了翼狀。
還有一些長的更奇葩的魚類,如
海馬型
海馬科Syngnathidae
海馬姿態直立的姿態和奇怪的口鼻部形狀和頸部與海馬的捕食機制有關。
在襲擊之前,海馬的大腦袋就像是漂浮的海洋沉積物,這讓它們可以漂向毫無戒心的橈足動物。海馬拱起的頸部就像發動爆髮式攻擊的彈簧,而它的口鼻部形狀(一根細長的管子,嘴巴正好位於管子末端)使得它能在盡量不造成動靜的情況下在水中漂移。
不對稱型
多寶魚 Scophthalmus maximus
誒?這不是也是扁的么?
要注意這貨平常就這樣趴著,上面是兩個眼睛,白色的肚皮朝下,橫截面接近於一個碟子。
長這樣是因為是底棲魚類,行動遲緩,平常就趴在水面,吃海底的魚蝦。
箱型
箱魨科 Ostraciontidae
快! 快看我!我也會飛哦!
那個「翅膀」其實是他的胸鰭。長成這樣只是因為想利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游得更快。
箱魨類的魚體似小箱,只有吻部、鰭和尾部露在骨板外,依靠外露的尾柄和尾鰭的擺動或鰓孔急劇向後噴水推動魚體前進。
看我噴水,biubiubiu!
(′?Д?`)∠...
( っ?????????????????????c )
我噴水,然後我飛!!
大喉型
寬咽魚 Eurypharynx pelecanoides
其實人家並不是嘴大,只是沒笑好....露出了香菜般的笑容罷了...
寬咽魚有疏鬆的咽骨,巨大的口齒和富有彈性的喉部和胃,能吞食比自身大數倍的食物。主要是為了適應去吞食一些深海巨大的生物和屍體。
球型
魨科Tetraodontidae和刺魨科 Diodontidae:
變成球狀是一種防禦機制,遇到危險時候急吞空氣或水,使魚體膨脹成球狀,同時把棘刺豎立起來。 其實你只是看到人類想賣賣萌對不對?duang~ ??(???????)???
針型
尖海龍 Syngnathus acus
話說這個我還親手採到過,和鰻魚類似,適應穴居。
暖水性小型魚類,棲息於河口鹹淡水水域及近海。參考:
《魚類學》 王軍 廈門大學出版社
臺灣魚類資料庫
主要因為能吃到的魚基本都是扁的
流體力學啊,船槳都是扁的,圓棍能划船么
因為鱔魚,鰻魚是鑽洞的,鑽石縫的,優勝劣汰你也懂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