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7 年 7 月 2 日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對接下來的中國航天計劃有哪些影響?
此次發射失利對接下來的中國航天計劃有哪些影響?
新華網快訊:
去年胖五首發時候發過,現在再發一次
希望大家都能冷靜科學客觀的對待每一次火箭發射。我國的發射不只是中國人的太空探索,更是全人類的探索,探索是艱難的,犧牲也是存在的,我們希望每一次都成功,但誰也不能保證一定成功,希望大家身為航天愛好者,能客觀,冷靜,更重要的是科學的對待每一次發射。成功最好,但即使失敗,也要有心理準備和不氣餒的堅定信心。祝祖國航天事業蒸蒸日上,為全人類的探索做更大貢獻!
7月2日19時23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你們要看到國家的進步,至少這兩次事故沒像當年長征3乙發射國際通訊衛星708那樣掉下來炸死老百姓。也不像蘇聯涅傑林慘案一樣還在地面時,火箭第二級意外點火巨大的爆炸,把涅傑林元帥在內戰略火箭軍高層全送去跟馬克思談笑風生了。人才是最重要的,畢竟火箭出了事可以再造,人死了不能復活,這兩次傷害人民群眾,這就是巨大的進步。
初步判斷,一級分離時間:446S,實際分離時間576S,多半是一級問題,一級多半出現問題了,導致推力不夠,強行燃燒一百多秒來保持增量,到分離的時候速度都不夠,二級第一次點火推動衛星繼續前進,按照時序,第一次點火燃燒結束,由於一級推力不夠,滑行段掉速很快,到二級點火的時候,二級點火也失敗了,導致星箭俱毀!
上圖,大家可以一起分享一下上面的參數,來判斷原因,一級問題不小,很有可能是單發停車,多半是遙一箭時一級發動機預冷的問題沒有徹底解決!
圖中,曲線表面,在一級關機二級一次點火的時候,速度(高度?)低於預期,推測多半是一級的鍋!
嫦娥五號應該要推遲了
可能是失敗了。
疑似二級發動機二次點火異常,正常來說應該在1700+秒左右重啟,但一直到直播掐斷都沒有看到二級發動機重新點火的鏡頭。
另外央視直播的時候,在點火後不久就把指揮中心的音頻通道切了,換成了某處地面攝像頭的音頻。所以後來只見畫面不聞人聲,調至最大後聽到非常多昆蟲鳴叫聲。不知道是不是指揮中心彙報了某項異常後,央視主動切換了音頻通道。
雖然這條還是試驗箭,但這次如果不能成功發射的話,勢必影響天宮空間站的建設;而且載荷中有個新的衛星平台要驗證,這次如果沒有成功入軌的話也沒法推進後續了,實在令人鬱悶。
又叫馬跑 又不給馬兒吃草 航天兵器的工資一降再降 人員流失嚴重 就算設計的再牛逼 你給底下人的太少 大家又都不是傻子 給多少錢干多少活 這個狀態下 以後還要出事 大家的心都不在工作上了 缺少對科研工作者的尊重
新火箭失利其實….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連續兩發失敗,聽了心情真的有些糟….
現在的情況是二級點火失敗,要說詳細原因的話還是等官方吧,在這邊猜也沒用。不過二級火箭用的是 YF-75D,雖然看命名跟參數似乎跟 YF-75 沒有太大差別,但是 YF-75D 用的是熱膨脹循環,有別於 YF-75 的燃氣發生循環,兩者差別巨大,基本可視為是全新的型號。全新型號出事,也不能說是太意外的情況。
不過現在比較讓人擔心的是,長征五原本今年底計劃還有一發嫦娥,現在出了問題,不知道排故需要多少時間,但恐怕發射計劃要拖到明年了。
好像芯一級就有問題,可當時喊的一直都是正常啊…現在還不清楚狀況。
直接影響下半年嫦娥5號,後面還會影響空間站
最起碼會推遲半年吧。
好難受啊…
——————————
這枚火箭,我在7年前就開始關注了。當時就知道了我國空間站計劃,在2020年建成。核心艙必須要用大火箭,也就是這枚長征5號。
預計是2013年首飛
2017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可是,一推再推
2014,2015,2015年下半年,一直推到2016年。
空間站的時間也接著推,推遲到2022年前建成。
去年首飛,也是驚心動魄,一再推遲…最後好像還是要求「歸零」了?
現在,「歸零」是肯定的,嫦娥5號推遲也是肯定的。
最嚴重的後果就是未來5年的航天計劃全部推倒,重新計劃安排。
這是一次重創…太難受了唉,可惜了,更可惜是那顆衛星
這顆衛星擔負的責任很大,上面很多新技術
太可惜了
看到一級助推器遲遲沒有分離,就感覺有點不對。
簡單點說,我們遇到瓶頸了。
排除人為低級失誤影響的話,記得6月19日,長征三號乙型也有一次發射失敗。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接連遇到兩次發射失敗,這是非常罕見的情況。在以前,基本上每一次直播的大型發射活動,我們都能取得成功,說明我們現在正在探索新的領域和方向。
其實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失敗是正常的,而且是可以接受的。航空航天的綜合實力,是一個國家重工實力的象徵,大國重器,不是只是說著玩而已。而且重器,不是因為大或重,而是因為精。美國在航天領域上的失敗,那可不只是一次兩次,甚至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所以失敗不可怕,瓶頸也不可怕,每一次發射都是積累,讓我們走向更遠的深空。
中國這一年所完成的各項科技指標,都是之前幾十年如一日的積累,現在開始井噴。不論戰艦,戰機還是民用機,高鐵,等等各個領域,都需要漫長的積累,學習,模仿再創新。而這次的發射失敗,個人而言,是新一輪對技術瓶頸的衝擊和積累開始了。
PS,看到所有門戶網站下面的評論,從「還有人沒吃飽飯,為什麼浪費這麼多錢,國家真差勁」到「失敗不要緊,航天人辛苦,中國加油」我覺得對於觀眾的積累和更新換代也完成了。謝邀。
1、長征3和長征5的接連發射失利,影響是非常大的。至少會將中國空間站計劃以及登月計劃向後推遲3-5年,甚至更長時間。
2、長征5的失利,不僅僅是一枚火箭的損失,更重要的是,長征5號遙二火箭上搭載的,是實踐18號衛星。這顆衛星是世界上最重型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重量超過7噸,上面攜帶著我國迄今為止面積最大、展開方式最複雜的太陽翼,根據資料介紹,其單翼長度相當於兩輛普通公交車,雙翼開展則比波音737飛機的翼展還要寬10米。實踐系列衛星主打科學實驗,但其實一般都有深厚的軍用背景。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副部長王敏透露,實踐18號就應用了量子通信、新型霍爾電推進等最先進的科技系統,頭號使命就是對東方紅五號衛星平台的關鍵技術進行在軌試驗驗證。新平台集成星載火箭、供電系統、姿態控制系統、測控系統,是尖端科技的高度集成平台,可滿足一個中等疆域國家人口的使用需求,軍用目的更是不言自明。媒體是這樣評價這顆衛星的,如果它成功發射,那麼「將幫助我國在通信衛星領域領先世界整整一代」。這次發射任務的失敗,不僅意味著中國空間站計劃與登月計劃中最完整最重要的科技驗證無法進行,同時也意味著很多尖端軍事技術(包含量子通信)的實驗也無法進行,損失極其慘重。
3、今年七一建黨節,也是香港回歸20周年的日子,內,具有重要精神象徵意義的長沙遭遇百年罕見暴雨,滿城被淹,外,三哥越界對峙,美帝南海闖12海里,可謂內憂外患。再加上本來準備給建黨節獻禮的火箭又發射失敗,真是流年不利。
4、但困難的誕生,本來就是用於被克服的,摔倒了沒關係,站起來,總結經驗,再向前走,就好了。
長五第一次發射就是帶病上場,沒過多久就繼續發射,問題肯定找不全。
日本人第一次搞同類火箭的時候也是被故障搞蒙了,最後乾脆推倒重來,花了10年才徹底解決問題,長五結構遠比H2複雜,不出問題那才是有大問題了。
我特別不理解的是,這個問題下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在批評航天部的工作態度。你要說俄美日中是拿國家錢,坑甲方也就算了,SPACEX可是花自己的錢,應該沒人比他們更認真了,結果三連炸。如果出問題就代表不認真,那日本火箭應該從來不出事故,印度火箭應該天天炸,然而印度航天這5年的表現是最穩定的。
所有航天事故都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技術不行!如果你的汽車因為車門掉了點漆就爆炸,你會歸因於自己維護和駕駛不認真嗎?
我在意的是這個新聞下面的評論。
說明一下,我不在航天工作,請別頂我,去頂航天人^_^
----------------------------------------------首飛成功後一波一波上央視各種節目,這回估計又要5+2,白加黑了。
但是作為航天院校畢業生,依然挺航天人,繼續努力。
今年和六院,一院簽合同的應屆生可以毀約了?。。
上個月中星9A出事,航天群里就有說法年內自查會取消其他作業,結果今天還是看到了胖五的發射計劃,好勇氣。就算是明兒考試還是要關注一下的
19:39分前後,直播突然斷了。
一二級火箭分離故障,又是分離故障!
29:08分鳳凰網新聞通稿出來,第一反應,一則舊聞:
航天專家40歲已滿是白髮 攻關期吃數百盒速食麵作為搞製造業的看到工程師憔悴到這個樣真心不忍啊。
航天業牛逼,航天人苦逼
中星9A出事有1個說法,據說出自龍院士,是一個關鍵分離工序操作的年輕人操作失誤引發的連鎖效應,關鍵工序,新人,是多缺人才?
就像前一陣的新聞指出的那樣(日媒:中國擔憂航天軍事領域的人才流失_軍事_中華網)
據中國一家智庫調查,當今中國留學需求依舊旺盛,科學和工程領域人才選擇留在美國等國研究機構及企業的「滯留率」升至87%。出於強烈的危機意識,中國政府於2013年12月底舉辦多場就業說明會,目標是吸引1200名優秀留學人員回國工作。
咱參觀過的軍工企業不多,講不出個機密啥的,但知乎上吐槽航天口待遇不行的回答是一搜一堆的。(知乎內推薦移步 航天院所大面積離職潮要來了? - 知乎 )
就像速食麵工程師新聞熱評所說:
難道我們國家對這樣的高科技人才只有索取,沒有高額回報?怪不得人才都往外流!
就應該清貧,就應該摧殘身體,就應該敬業奉獻,這種思維怎麼拉住90後?你跟我講情懷,我買房買車買機票能講情懷嗎?!
那咱去內蒙吃沙子,設計結構計算工藝辛辛苦苦大半輩子了,頭髮白了身體壞了,北上廣分房子嗎?子女能去北京二中念書嗎?
中國航天的背後,是中國整個機電和化工行業,起碼當下,我所見之國內IT和金融,起薪是拉出機械1.5-2倍的。德國和美國的機械vs金融起薪,他們官方和媒體給出的數,就差2成。4.5萬歐跟4萬歐比。還是有差,但最起碼未曾差至如此地步。更別提金融IT坐在寫字樓無酸鹼毒氣之害,近城市繁華之便利了。
還是日媒:中國擔憂航天軍事領域的人才流失_軍事_中華網 說得好啊
一時間(留學歸國人員)也被盛讚為「海歸」。但國家真正需要的人才並沒有回來,以文科為主的海歸在就業市場正面臨困境。
國內製造業待遇底下是「因」,理工科人才效力發達國家是「果」
問題看似是操作失誤,落到實處還是看員工待遇。
吸取教訓,改進體系,減少失誤。期待嫦娥五號能有圓滿表現。
就事論事,說到影響,不是幾句失敗是成功之母之類瑪麗蘇的語言就夠了的。
這次長五的意義無論從火箭本身還是載荷都是極其重要的。
火箭本身不多說,長五第二發驗證箭,呈上啟下,直接影響到長五的定型,也直接影響到後續所有大載荷的發射進度,更有可能使得未來長九在技術上會走一條更加保守的道路。
這次載荷,東方紅五號的意義可能大多數人也都不會太注意到,畢竟沒有火箭那麼霸氣,它的意義基本是等同於05年的052C,當然從052C到052D也走了十個年頭,只是若是當年連下水都沒能下去,只能說是好氣呀。
中國航天一步步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也不能否認,近些年來有些浮躁的苗頭,這是問題,不能迴避,每一個熱愛這個事業的人也都會真心希望能一路順利,但是,勝利靠的不是運氣,是腳踏實地,當然也有面對失敗、承認失敗的勇氣和態度。
實在不希望再次看到半個月內的接連失敗,也更不願看到因為一次意外的成功而產生的那種麻痹大意延續下去。
-------------------------新聞已經出來,發射失利。
幾個影響,首先嫦娥五號任務必然受到影響,保守估計可能推遲半年。空間站大概率會推遲。火星計劃小概率會受影響。
-------------------------
目前情況來看,有兩種可能
一是一級火箭高度不夠,就直播視頻來看,似乎是看不出來,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必然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最好不要發生,如果發生基本要對後續任務產生嚴重影響。
另一種可能是二級二次點火失敗,從直播畫面來看是最有可能發生的,如果發生仍有一絲補救機會。
總之,嫦娥五號任務基本是肯定推遲了。
最近一段時間,航天口是失誤連連,必然會有一次全面整風了。
氫氧火箭,任重而道遠。現在是我兔的補課時間,遙想當年蘇共的n2大炮仗,我兔依然可以摸著毛熊過河。現在不是美蘇冷戰時期,玩命砸錢博面子。哪怕一路順風,中國人站立在月球上,也是兩周就會被遺忘的新聞,以及一個教科書上的概念:中美是唯二登上過月球的國家。
氫氧火箭的最終使命是月球以及火星,中國後發優勢是巨大的,相比美國各種泥潭以及看上去已經一去不復返的雄心壯志,我們製作出超越土星五號的火箭也是指日可待的。
畢竟我國跟美國最相近的一點是,美國登月計劃期間是人人自危蘇聯飛彈馬上打過來的時期。而我們也抱著超過美國重建唐帝國榮耀,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
所以,好事指日可待。
推薦閱讀:
※非共產黨員,進入航天科工集團的研究所,將來的發展會有哪些限制?
※如何評價梁思禮?
※如何看待神州十一號返回艙順利著陸?
※為什麼中國的航天員被稱為航天英雄?
※如何看待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