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項目為什麼會有日本、加拿大和巴西?

六個主要成員中,美俄、歐空局都是有技術和能力的,另外三個是怎麼拉進來的?


說得好像日本就沒有技術和能力似的。國際空間站希望號實驗艙就是日本的,比歐空局的哥倫布艙還要大,自帶機械臂、存儲艙和曝露設施。日本也有自己的HTV貨運飛船(個頭跟歐空局的ATV差不多,用三菱重工的H-2B火箭送上去),他們也派遣宇航員進駐。跟歐洲所扮演的角色有點類似。

而國際空間站最大的觸手,哦,不!是機械臂叫Canadarm,即加拿大臂,由溫哥華的麥克唐納迪特維利公司設計製造,在太空梭那時候就已經廣泛使用了,已經有30年的應用歷史(另外還有俄羅斯艙段的歐洲ERA機械臂和日本實驗艙的JEMRMS機械臂)。加拿大的克里斯大叔之前也在B站小小火過一段時間,就是在太空教你怎麼做卷餅,流眼淚會不會飛出來,彈吉他唱歌什麼的。

而巴西第一枚自主研發的衛星AESP-14就是由國際空間站釋放,一個大概一公斤的小盒子。

出錢,或者出技術、出設備或者出艙段,或者提供飛船運人運貨的服務,美俄等國都願意合作就可以參與進來啊,也就有權使用國際空間站的資源。

===追加===
有些答主的論調很搞笑,他們可能覺得日本、加拿大、歐洲或者其他國家去參加國際空間站項目就是要跟美俄比賽,要趕俄超美才能揚我國威,技術上不碾壓美俄好像都不好意思加入ISS項目了。拜託!人家二三線玩家也是出了錢、出技術、出艙段、出貨運飛船等才參與的項目,一線玩家美俄冷戰時期積累的各種黑科技當即為我所用,換句話說就是少奮鬥幾十年也能辦成事,比如送宇航員上天和進行各種材料、化學、生物等實驗項目。而對於國際空間站本身也是好事,比如好幾個艙段、設施和機械臂等等都是二三線玩家提供的,還給了小錢錢,也提供貨運服務(一線玩家的貨運飛船的運載量都不如二線玩家的大),在政治環境允許的前提下當然多多益善。人家的如意算盤早就算過啦。

(日本希望號實驗艙)

(HTV貨運飛船和Canadarm)

(巴西的小衛星AESP-14)


1)出錢2)出力

上面2個只要有一個就能進ISS,簡單的說,加拿大的機械臂,算是出力,日本的kibo和預算又出錢又出力,巴西收了點美國轉包的合同也屬於出力


這三個國家好歹也是能自己造飛機(龐巴迪啥的)的國家嘛~ 當然,發動機哪兒來的咱不管.....所以能夠在航天航空上有所作為也是應該的。除開這,世界上沒幾個國家能自己造飛機了不是。

印度那是組裝....LCA什麼的還沒利索呢。

天朝,別人不帶咱玩兒啊....別看蘇聯老大哥老大哥叫的好聽,老大哥的時候你沒錢沒技術,等你有錢有技術的時候露西亞已經投入美歐的懷抱..
不過照俄羅斯和美歐現在這個尿性,不出五年估計就要坐在一個太空艙里吃著大列巴蘸著老乾媽了。


日常黑日本&楓葉,黑桑巴倒是第一次看到


本來空間站技術就不是啥高大上的技術......

世界上能造衛星的國家比能發射衛星的國家多。

類似的還有: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有造氫彈的能力,但是他們的彈道導彈不給力只能互相威脅+威脅中國,威脅不到美國。

中國的殲兩洞大部分指標(隱身、氣動、雷達、導彈)都不比f22差,但是兩個發動機推力加起來比別人1個發動機強一些。

中國的驅逐艦比美國的驅逐艦也是一樣,其他指標能跟上,動力差一大截。著名的逗逼濱海艦據張局座點評戰鬥力弱成狗,但是人能跑50節,號稱水上漂。

中國能發射嫦娥登月,說明控制技術完全成熟。但是為啥不能讓宇航員登月呢?因為沒有那麼大推力的火箭。月球車的登月艙重量不到阿波羅載人登月艙重量的零頭。


因為製造實驗艙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比如鬼子那個。

製造整個空間站,成功發射,並維持軌道高度才是高難度的事情。小國就別瞎參合了(^з^)

………………分割線………………

補充回答:機械臂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玩意,目前已經過時。

加拿大早70年代就開始研製太空機械臂,81年就隨太空梭上了太空,後來93年維護哈勃望遠鏡時就是以此抓取固定哈勃望遠鏡的。

至於不少日粉狂吹的「機械臂輔助自動對接」,根本就是落後時代的玩意兒╮( ̄▽ ̄)╭

現在主流的對接方式是對介面自動對接,神舟和天宮對接用的就是這種?~(′ε` ),對姿態、速度、高度控制的要求遠遠高於機械臂!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景海鵬能三次搭乘神州飛船上天執行任務?
如何評價陳士櫓?
如何評價日本版的 GPS「准天頂衛星系統(QZSS)」?
未來的月球基地將會是什麼樣的?
為什麼太空探測器的電池不用鈾而用鈈?

TAG:航天 | 國際空間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