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 24 小時便利店比上海少很多嗎?為什麼?

上海,廣州都很紅火,而北京卻沒有24小時便利店?為什麼?!


北京的 24 小時便利店比上海「的確少很多」
根據Kantar Retail公司的調查統計,至2011年,上海有十大便利店品牌,7200家門店。北京有7個便利店品牌,2200家門店。上海3000人擁有一家便利店,北京要1萬人。

(2017年5月補充:根據凱度最新能查到的2016年數據,北京便利店仍然和上海有不小的差距。版權原因不直接引用。感興趣的可以自行去http://kantar.com網站上查閱。)

如果說原因,答案只有一個:

相對於上海而言,在北京開便利店很難賺到錢,所以北京的便利店少於上海。

具體而言,可以歸結為三個「」:
一、只能做「半年」的生意。北京的冬季氣候原因,市民出門意願不強,天氣冷了都宅在家裡。便利店只能做半年的生意。
二、做「半邊」(半條路)的生意。北京馬路寬且大多中間有隔離帶,看著對面有便利店過不去,只能做半條路的生意。
三、只能做「半天」的生意。北京的夜生活習慣不是很強。2012年前後,諾大一個北京城,12點以後吃飯的無非是簋街、後海和雍和宮附近的金鼎軒。

就是放在2017年來看,夜間消費習慣和上海、廣州依然有差距。
因為上面幾個原因,在北京開便利店賺錢的機會小了很多。
沒有人願意做不賺錢的生意(甚至於賠本買賣),有了這個「因」,自然得出「北京便利店比上海少」這個「果」。

-------------------------------2016年補充回答的分割線---------------------

這個問題不溫不火了很久,有大V 君臨 的回答後,時間線上又能常見到。增加一些資料,更詳細的補充回答一下。也請 @徐慧琳 等關注此問題的知友批評指正。

1、回答問題的背景說明。因為集團業務關係,曾先後三次參與北京市場的便利店開店/經營分析和調研。分別是2006的快客便利(側重於經營層面),2010年的某外資公司(開店前期工作),2011~12年的某外資便利公司(政策法規相關)。工作內容恰好和君臨回答中提到的幾個問題有交集。

2、再說政策。北京市商委在2003年以後,先後推出多項的「大力發展」政策,想要積極推動便利店的發展,但是收效甚微(這個說起來又是個大問題,就不多談)。 @君臨 提到的政策問題,詳細補充說一下。
便利店經營的食品,從政府管理角度分成兩個大塊:其一是預包裝食品如速食麵/餅乾一類,需要領取食品流通許可證。另一類是需要現場加工的如關東煮/茶葉蛋,需要領取餐飲服務許可證。北京市場的7-eleven是個特例,2012年之前開出的店鋪大多領取了餐飲服務許可,可以在店內加工快餐盒飯。
2006年調研時,快客和北京的好鄰居、物美便利在政策方面並無差異,但是受制於氣候、消費習慣、消費力等等原因,快客的經營舉步維艱,同期的平均單店日銷只有上海的一半不到。
如果單從政策方面來解釋這個問題,和事實不符,也是說不通的。

2004年就進入的7-eleven並未受到制約,但直到2012年只在北京開出了140家左右的門店,同期全家在上海開出了將近600家門店。北京快客沒有被政策顯著制約,依然發展艱難。
同期,上海對內資便利店的政策傾斜有過之而無不及:不能賣香煙,不能搞自己的會員卡(初期不行,12年後來可以了),交通卡充值水電費等等都是優先考慮內資便利店。

某內資便利店直到2010年,其店鋪是國有的物業,租金成本按照1.8元每平方米計算,我看到數據簡直要昏倒。但仍然沒有擋住全家羅森等外資攻城略地式的發展。

因此,政策問題沒有成為當時調研特別關注的核心部分。換個角度看,即便是有扶持政策,當時北京的物美、好鄰居便利店也沒發展起來。

3、為什麼是「三個半?」

2010年的調研花了更大的精力和時間。基本跑遍了北京7-Eleven的全部門店。統計一個小時的來客數,統計上下班時段、節假日的消費等等等等情況......

「三個半」的提法就是綜合多項調研數據後,歸納出的原因。
換成零售行業更準確的說法是:店鋪的來客數偏低。
調研之初就確定了一個方向,可解決的問題,調研的方向側重於可行性分析。
舉個例子:調研結果顯示「消費能力不足」,這個就拿出結論就行了,因為便利公司無法解決消費能力不足的問題。因為不可能,除非給大家發錢。
調研的結果如果顯示「便利店消費習慣未養成,消費意願不強」,那麼就要進一步深入到當前消費習慣的調查,找出可能的原因,進而找到解決的路徑、辦法。

調研結果報告提到的問題非常多,落實到這「三個半」,主要的原因就是這背後的核心問題根本無從解決。

政策可以有變通處理,比如現在的北京羅森聯營方式開展餐飲服務。
建立米飯工廠、冷鏈配送中心,其核心是資金投入和回報的問題。
選品、門店運營、單品管理是技術問題,花錢花時間有望解決。
但不可能把北京的大馬路上開人行道便於通行、提升冬季氣溫讓市民朋友願意出門遛彎買東西啊。
通俗的說法就是:能花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核心問題。

4、其他因素
這個回答主要立足於「北京VS上海」,在兩個體量、消費能力、發展程度相近的城市之間比較,一些共性或者相類似的東西就去掉了,比如房租、人員成本、物流成本等等。
如果和北海道來做比較,應該是另外一個問題:中國VS日本。

這個時候平均收入差距近六倍帶來的購買力差異,稅收,市場准入制度,管理成本,零售市場總體布局等原因將會成為顯著影響因子。用零售行業的說法就是:日本的客單價更高。當然,他們的來客數也不低。

此答案大體可以說明為啥北京的便利店大多開在國貿等CBD區域——在來客數不足的條件下,優先考慮客單價更高的區域開店。

5、已轉行,但聽業界的朋友說近兩年北京便利店發展很快。
以上也請業界高人指正。

-------最後為自己的專欄打個廣告----------

擁有音樂,才是人生的盛宴,我們一起來發現古典音樂之美。

https://zhuanlan.zhihu.com/classicalmusic

本專欄持續更新,敬請關注。

也歡迎關註:知乎主頁孟章

【音樂,用耳朵思維的藝術】

發現更多好內容,也可移步我維護的收藏夾

牛人集中營 - 收藏夾 - 知乎


有同學認為北京便利店少的原因是「三個半」,即由於緯度高,天氣寒冷,只能做「半年」生意,每日只能做「半天」生意,馬路寬隔絕了人流,只能做「半條路」的生意。
或許有一定道理,但我認為不是關鍵原因。

2014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曾經發布過一份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得分和排名如下——

北京排名倒數第二,其得分遠遠低於緯度相近或更高,氣溫更寒冷,人口密度更低的太原、呼和浩特、烏魯木齊等城市。
還有,看下面這幅地圖——

日本北海道的緯度跟哈爾濱差不多,常年積雪,人口只有570萬,相比起北京的兩千多萬人口,密度更是低到不知哪裡去了。
那麼北海道現在有多少便利店呢?一共2761家,每百萬人擁有便利店484家。

而北京目前只有1200家便利店,按常住人口2100萬計算,每百萬人只有57家便利店。這樣的差距,用氣候和人流量完全無法解釋。

我認為問題的核心,在於政策。
目前北京的便利店,除了部分早期開業的7-11,獲得「鮮食許可證」外,後來的所有新開門店都禁止熟食經營,其他外資便利店,比如羅森、全家等,也是被禁止熟食品類。本土的便利店,只有好鄰居搭上了市商務委的早餐工程政策紅利,其他便利店也大多無法經營熟食。
對於其他城市的便利店來說,與傳統雜貨鋪的競爭核心之一,就是熟食品類。熱乎乎的關東煮、咖喱魚丸、熱狗、車仔面、玉米、茶葉蛋、雞腿,SKU可能不到百分之十,但是營業收入往往佔到30%左右,再加上壽司飯糰、午餐盒飯等冷藏食品,一般營業收入要佔到40%以上,毛利率更是比普通零售商品高10-20個百分點。
這些高毛利、高消費頻率的特色熟食,是吸引一個消費者去便利店,而捨棄雜貨鋪的主要原因之一。從全家、7-11、羅森三大外資便利店的統計數據看,70%的進店消費者會購買鮮食產品。並且在北方地區,寒冷的午夜經營時段,熱加工熟食的營業收入甚至可以佔到50%以上。

現在,這一切都被禁止了。
並且根據北京的政策,物美、超市發、京客隆等大型超市開便利店是可以獲得專項貸款和貼息的優惠政策的。貼息的額度為,每開10家直營連鎖店、便利店,企業就可獲得1000萬元銀行貸款額度的貼息。這使得本土便利店獲得了更大的競爭優勢——而本土便利店並不擅長經營熟食,即使是冷藏的熟食。
在本土便利店處於優勢的情況下,北京又發布了對熟食經營的細則,除了禁止熱加工熟食之外,對冷藏熟食也提升了審核門檻。比如冷鏈食品工廠需要達到4000平方米,一家冷鏈代工廠的投資規模需要在億元以上,沒有規模根本無法支撐,這導致新進入的外資便利店冷藏熟食品類更少,舉步維艱。你想想,核心競爭優勢被砍掉了,在門店租金高企的情況下,營業收入少四成,毛利潤去掉大半,你讓便利店們還活不活了啊。


作為一個會寫點代碼做數據的非典型文科生,我盡量有一分數據說一分話。沒有數據支持的不說。
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我想了各種辦法目前能解答一點點,街道的影響沒有技術能力證明,我就不說了,好了,下面上乾貨。這篇稿子也是我出來實習第一篇數據新聞稿,歡迎大家轉載和點贊。

很多有過北京和上海生活體驗的人都能感受到,上海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北京大街上卻沒了蹤影。同為一線城市,差別怎就這麼大?在一次帝都深夜覓食失敗後,「數據俠」馬振凱爬取了兩座城市所有便利店的位置和類型信息,用數據來探一探這背後的「門道」。

北京面積是上海2倍,便利店卻僅有上海一半多

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上海的娃,這個冬天,出差在帝都的我又一次回憶起在魔都,被24小時便利店環繞的幸福。

每當我來北京時,最先想念起上海的就是那些乾淨、快捷的24小時便利店。餓了有熱騰騰的便當和好吃的飯糰壽司、渴了有各色冷暖飲料。凌晨的街角有24小時的燈光可以買點煙和夜宵孤獨到天明。可這些在上海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到了北京就好像都藏起來了一樣。同作為中國兩個超級大城市,北京與上海的便利店分布上為何有這麼大的差異?為了解開疑問,我爬取了兩座城市所有的便利店分布數據,通過數據來一探究竟。

我將北京和上海的行政區域地圖劃分為若干方塊,然後通過訪問百度地圖的API介面,反覆爬取,通過Arcgis找出了區域內的POI點(地理信息系統中的興趣點),這樣就獲得了帝都和魔都總體上各種零售業商店的數量和空間分布。如下表所示:

從地理面積上看,北京市雖然比兩個上海市加起來都要大,然而在零售業業態上,上海卻是完勝北京的。上海比北京人口只多11.28%,但是便利店、購物中心和集市的數量都比北京多了50%多、甚至1倍以上;只有超市和商鋪的數量與兩座城市的人口數量相對匹配。這樣看起來,貌似北京群眾更鐘情於社區旁邊的小超市或者商鋪,而不是大商場或便利店。

「東北富西南貧」的北京和 「沙漏型」的上海

出差在北京的時候,由於離火車站較近,我常住在北京的西南邊,結果就是方圓幾里都找不到一個24小時便利店。但當我去三里屯等地方時,711等明亮的店面又隨處可見。這讓我有些疑惑,是不是北京便利店的分布和地理位置有什麼關係呢?

我接下來將爬取的數據放到了百度地圖上,畫出了帝都和魔都的便利店分布密度圖。

在北京,便利店密度最高的地方是工體附近,以這裡為中心,全城便利店的分布在東北部尤為集中;而西南部的便利店密度明顯稀疏很多。這也許與北京本身的城市功能區劃分情況有關。北京的東三環地區集中了三里屯、工體等地標性大型商業、文娛區,是北京最繁華、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相對而言,西部和南部則多是居民生活區,還有交通、建材等市場,經濟熱度不如北京東北部那麼高。

另一方面,上海便利店分布則呈沙漏型,而且有多中心的發展趨勢。魔都便利店分布最密集的是南北兩個區域。南邊大致在斜土路附近,涵蓋大量的居民區;北邊在人民廣場、上海市政府一帶,是上海傳統的市中心。而南北兩個密集區的東側,可能是由於黃浦江的區隔,形成了一個沙漏狀(呈凹字型)。沙漏間的小蠻腰右邊對應著黃浦江的陸家嘴地區。雖然陸家嘴在經濟和金融業方面已經顯而易見是上海中心了,但便利店密度上還是稍遜浦西一籌。

上海的便利店密度圖還顯示,在城郊結合區,還有一些小的次中心,這些地區通常都是一些廣泛的居民區。這說明,在上海,便利店已經充分滲透到了居民生活中。而在北京,便利店可能還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大型商業區周邊。

北京西南片區便利店少,和人口密度稍低有一定關係

如果上海可以把便利店開進居民區,那北京為什麼就不行?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看到,北京地區的便利店分布相對於上海顯得較為失衡,有很多居民區周邊幾乎沒有便利店的分布。一般來說,一家幾十平米的便利店大約可以覆蓋方圓500米的範圍,服務3000左右人口的需求。也就是說,便利店的生存和經營,很大程度上和附近的人口數量、人口密度有關。

北京不同區域的人口分布和便利店的數量又呈現怎樣的關係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接下來找到上海和北京的所有便利店,然後又計算出上海和北京各個縣區的人口密度,在同比例尺下對比了一下,跑了一個回歸。

簡單來說,便利店覆蓋率(每千人的便利店數)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的千人口數)基本是線性關係。在兩城的回歸方程中,R2基本都在0.55以上。看來北京人口密度較低是造成便利店業態不容易出現的一個顯著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區的點分布不是較為分散地分布在回歸線上的,而是呈現出集群化的特點。在北京,東西城區的便利店覆蓋率與人口密度都拉開了它們與其他區的差距,呈現出兩個梯隊。而在上海,便利店的分布出現了三個梯隊:靜安、虹口與黃浦區這三個中心區為第一梯隊;閘北、徐匯、長寧區等組成第二梯隊;其他區是第三梯隊。(DT君註:上海市的閘北和靜安兩區現已合併,此處使用的是2015年的行政區域劃分和人口數據。)

這些梯隊中,上海的第二梯隊的人口密度與便利店覆蓋率基本與北京的第一梯隊相當。這也反映出便利店業態在城市分布的兩個階段:當一個區域的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2萬人時,便利店業態可能出現第一波增長,當人口密度超過3萬人時,便利店業態可能出現第二波增長。

根據上海的經驗,在北京目前的人口密度下,便利店依舊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而且在中心城區,便利店生意很可能隨著人口密度的增加,迎來第二波發展的機遇。

北京便利店「正規軍」不多,但遍布便民小店「游擊隊」

上面的發現讓我很興奮。另外我還發現,北京很多居民區雖然少有知名的大型連鎖便利店(所謂的「正規軍」),但卻遍布著很多帶著社區色彩的「游擊隊」。在我的住處附近,其實有不少只在日間營業的「便民超市」。它們常常沒有什麼品牌,裝修也比較簡陋,但是貨物齊全,從食品到雜物都會涉及,有些甚至還會售賣雞蛋灌餅等便民熟食。

於是,我寫了一個店名、品牌識別函數,看看不同類型的便利店在北京、上海的分布特點。經過分析,我大致將所有便利店的類型分為以下6種:

  1. 加油站、地鐵連鎖便利店。這種沒啥好說的,加油站和地鐵在哪,便利店開在哪。比如易捷便利店就是中石化自身的零售連鎖便利店品牌,基本上所有的易捷便利店都和加油站綁定。

  2. 外資連鎖便利店。主要品牌有711、全家、羅森等。服務質量一般較高,營業員較為年輕。管理水平較高,經營的商品有不少為跨國品牌。基本有固定配送的生鮮食品,24小時經營,有冷凍即時加熱的食品提供。

  3. 國營連鎖便利店。主要品牌有好德、良友、可的等。背後主要多是大型的國企零售巨頭,如農工商超市集團、華聯超市集團等。也包含一些大型單位的商品店,例如朝陽公園商品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小賣部等。

  4. 私營連鎖便利店。例如好鄰居、迪亞天天等。中國本土的公司經營,一般在部分城市、一定區域內分布。

  5. 非連鎖的無品牌夫妻店。這種一般就叫日用品百貨商店、便民便利店、小賣部等。有不少是外地夫妻務工來開的,一般就是夫妻店或者煙酒店,很少完全24小時經營,但有的也會開到很晚。

  6. 難以識別品牌的其他便利店。這些基本也是夫妻店或者個體戶自己經營的便利店,一般規模不大,也沒有連鎖品牌,而且品牌繁多,難以全部挨個識別。

我把前四種姑且稱為便利店的「正規軍」,最後兩種則是「游擊隊」。

首先來看北京的情況。

北京的6846家便利店中有4254家沒有識別出來,再加上142家雖然可以識別、但是全城連鎖不超過10家的小品牌,北京大概有2/3的便利店都屬於「游擊隊」類型。

從整體上看,北京便利店市場還處於連鎖集中化程度比較低的狀態。在全城的便利店中,數量最多的是直接叫做「日用百貨雜貨商店」的小店,這基本上是一些沒有品牌的街邊小賣部,沒有規模化的連鎖經營。全城第二多的是易捷這種加油站便利店,而7-11作為北京規模最大的外資便利店在北京僅僅為第五名,略次於北京的本土私營便利店品牌「好鄰居」。

上海便利店方面,共在百度地圖中抓取到12193家,其中6173家無法識別,可由此推算出有一半左右是「游擊隊」便利店。光看這個比例就可以推論上海便利店連鎖化程度更高。另一方面,外資便利店品牌「全家」,在上海開設了超過1000家店,成為上海灘開店最多的連鎖便利店品牌。

除全家外,開店數量的第二梯隊是一批超過200家的連鎖便利店品牌。其中好德、良友、可的、光明這些國資便利店品牌尤為引人注意。應該說,正是全家等連鎖品牌在上海的強勢表現,拉開了與北京的差距。

如果對北京、上海所有可識別店名的便利店做資本類型的劃分,可以更加明顯地看出這種差別。

在上海可識別店名的便利店中,私營的便利店的份額很少,佔市場份額僅僅為2.95%,便利店業務基本被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搶佔,市場被好幾個寡頭瓜分。

而北京的便利店市場則更加「混亂」一些,品牌繁多,入場和競爭壓力不如上海那麼大。北京私有企業的便利店份額雖然最大,但是沒有形成幾個大型的連鎖品牌。

北京近年便利店發展速度已超過上海

分析到現在,如果不是個人資金緊張,我甚至已經按捺不住要進軍便利店行業了。不過,想法歸想法,真要做便利店,要琢磨的不僅是當地的人口密度、市場環境,更要考慮到種種成本,也就是便利店能不能盈利的問題。不然又怎麼解釋:像全家等外資便利店早早大舉進駐上海,卻為何不把局也布在同為一線城市的北京呢?

除了受到不同便利店企業對各區域市場布局的影響,我還發現,北京上海便利店發展的差異一定程度上也和地方政府的政策相關。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大潮中,有大量工人下崗。當時上海市政府頒布了《上海4050再就業工程》計劃,幫助解決再就業問題。據《解放日報》2003年的報道,有近6萬人通過這個工程進行了再就業,其中以便利店為主的小型連鎖加盟項目,佔到了總數的95%。這可能直接帶動了便利店產業在上海的發展。

而北京則相對沒有類似的支持政策。之後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傳統的零售市場輝煌不再。北京與上海在便利店產業上的差距也就此拉開。

不過,現在的情況已有所轉變。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6年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顯示,在全國被調查的城市中,有近一半城市的便利店增長率超過20%。在這之中,北京市便利店的增速達到了23.5%,成為便利店發展的明星區域。而上海市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和飽和度問題,近幾年門店總數沒有較大的增長。

便利店在全國範圍內的擴張,少不了資本方的助推。最近,去哪兒網兩位前高管宣布進軍便利店行業。庄辰超旗下斑馬資本,投資了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張澤則創辦了「貨圈全」,主要針對便利店開展進貨比價業務。連大佬們都紛紛入坑了,作為吃瓜群眾的我真心覺得開個便利店這個事兒,也許有譜。

備註

  1. 北京、上海總人口數據和區縣人口數據為2015年數據,來源於CEIC全球經濟資料庫。人口密度是基於各縣區2015年人口、面積數據計算得出。

  2. 2016年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數據來源於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官網。

  3. 便利店品牌、數量等數據抓取時間為2017年1月4日。

  4. 在爬取數據時,通過百度地圖的API,在一個經緯度方框內最多只能提取400個POI的名稱、數量和經緯度信息。為了儘可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故將城市切分成不同小方格後再反覆爬取數據。

  5. 文章中的點密度圖的分析,使用了R語言的baidumap包,ggplot2包等,將散點圖轉化成了密度圖。

  6. 文中用到的主要代碼和原始數據已經公開在北京和上海便利店差異,主要包含數據收集和作圖用的r語言腳本上,需要的同學可以參考下載,並反饋修改。


1.地域環境差異——競爭力
一開始價格環境競爭力不大。
北京超市非常多,09年我當時在北京。北京的超市簡直是價格殺手,一瓶礦泉水7毛5分錢!!
同期上海全家的價格是礦泉水1.4。

2.人口密度
人口越密,地價越貴,要求店鋪盈利能力越強。所以需要比較高利潤的門市進行盈利。
像北京的物美在上海是很難存活的。
因為北京古城區的關係,人口密度不如上海大。


3.城市化強度
上海城市化強度超過北京,高樓極多,超市特少。
大家對時間也比較看重,對便利性要求也高。


就我個人經驗...
北京衣食行都比上海便宜太多了!!!!上海存活難度超過北京啊!!!!


的確是少很多。至於原因,可能要從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密度和審批制度三方面進行分析了。

一個地區要想擁有便利店,首先你得足夠富有。便利店發展風生水起的日本、香港和台灣,人均GDP都在兩三萬美元以上。而在中國內地,領銜便利店市場的上海、深圳,2016年人均GDP分別為1.7萬美元和2.5萬美元。

  • 2017年7月11日,杭州的淘寶「造物節」上一家無人超市正式迎客。超市吸引了眾多的市民來體驗,人氣爆棚 / 視覺中國

事實上,業界總結出一條規律,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便利店起步發展,消費者開始接受便利店的概念;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進入快速發展期,便利店的形態與顧客的需求開始結合,市場化程度明顯,便利店的特色鮮明;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時進入爆發增長期,各品牌開始整合,優勝劣汰。不是誰都配擁有便利店的。

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單純以人均GDP來衡量,早在2011年,中國大陸地區就已經有3個直轄市、40個地級行政區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以上。2016年,GDP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其中排名第5的天津人均GDP為1.7萬美元。

按便利店發展規律,這些城市的便利店早應該發展成熟,但以天津為例,在2016年「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排名中,天津居於第35名,為倒數第二,平均每1.6萬人才擁有一家便利店,且2016年天津便利店還出現了5.9%的負增長。為什麼會這樣?

  • 2017年8月9日,深圳,天虹首家無人便利商店」Well Go」於深圳南山天虹總部大廈樓下正式亮相 / 視覺中國

最首要的原因恐怕是,在衡量這些城市的GDP時,沒有考慮到這些城市的GDP結構。以天津為例,工業在天津GDP中的佔比太高,2016年,第二產業在天津經濟結構中佔比高達44.8%。在「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排名中墊底的重慶、大連等城市,概莫如是。

而便利店發達的香港,四大經濟支柱為貿易及物流業、旅遊業、金融業、專業服務及其他生產性服務,日本、台灣也都是服務業在GDP中佔主導地位。

而且,人均GDP不等同於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如果我們看一看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會發現,2017年上半年,中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才2585美元,便利店發展相對成熟的深圳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卻已達到7491.5美元。

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大多數城市依然是便利店荒漠了。因為你的經濟發展水平根本就還沒有資格讓你擁有便利店。

  • 2015年8月20日,香港,女星田蕊妮到便利店增值八達通,全程忙於望手機短訊 / 視覺中國

不過,這個解釋並不全面。因為除了經濟發展水平之外,人口密度對便利店市場的開拓也有著重要影響。

從國際便利店業態發展的經驗看,人口密度高的地區,便利店發展得比較好,如日本人口密度較大,購物中心的選址遇到了瓶頸,這對便利店的發展卻是良機;香港也如此。而美國人口分布相對分散,購物中心發展得比較好,便利店則多為加油站型便利店。

這可就愁壞了那些職住分離的城市。以北京為例,便利店集中分布在東北部,尤其以工體附近密度最高,而這些地方是北京最繁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而便利店分布稀疏的西南部,以居民區為主,在白天幾乎淪為空城,客流量難以保障,租金又高,便利店選址只好繞開這些地方。

而且,過去在北京,門店搭載的餐飲項目是審批雷區,這對於以鮮食為主要盈利點的便利店來說,無疑像被扼住了三寸。要知道,鮮食支撐起了便利店的半邊天,60%-70%的便利店消費者會購買鮮食產品,7-11的鮮食與日配商品的銷售佔比達61.6%,全時便利店的鮮食銷售佔比將近41%。

但據報道,之前除北京外的全國其他地區,便利店只需向食葯監局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就可以經營盒飯、關東煮、飯糰等食品類項目,而在北京經營的便利店需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也就是說,便利店做餐飲需要和餐飲企業一樣經過嚴格的審批。

不過,從2016年11月起,北京市食葯監局放寬了對便利店食品的審批標準,設置了專門的適合簡餐審批的政策。便利店申請餐飲項目經營關東煮、壽司、盒飯、包子等非現場制售項目,只需要符合「熟食」類要求即可。這對於常常在半夜徘徊一公里也買不到一瓶水的北漂族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只是就算解決了食品審批的問題,職住分離的問題依然還在,此外還有缺少臨街店鋪資源,房租、人力成本以及配送成本高的問題等著解決。而且,北京、鄭州等北方城市缺少夜間消費習慣,這對極為看重客流量的便利店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 台劇《妹妹》海報。在這部電視劇中,便利店是男女主角相遇的地點 / 《妹妹》Facebook主頁

所以,即便是在北京,北漂族們也常常為遍尋寬闊的馬路卻找不到一家便利店而感到無比心塞,偶爾在小區里會看到一家小賣部,雖然買不到羅森的冰皮月亮蛋糕和全家的關東煮,能買到一杯泡麵已經讓人感動到流淚。

本文首發於【浪潮工作室】(微信ID:WelleStudio163),歡迎搜索關注,帶你了解更多新鮮知識!

http://weixin.qq.com/r/6zo1LZzEaMEXrdhO92-5 (二維碼自動識別)


在上海讀完本科的半個北京人表示,問題的關鍵在於北京由於歷史和各種遺留因素,根本沒形成像樣的商業氛圍。老實講,北京的商業結構、布局依舊處於未開化的時代,雖然看起來很發達,那主要還是因為人足夠多...

說個題外話,一般來說,人們的印象里都願意拿紐約和北京作比,但我卻覺得城市布局上北京更像洛杉磯,而上海比較像紐約。


我覺得「三個半」等地域人文因素並非主因
否則何以解釋北京的食雜店能生存呢?
建議看看下面這個相關問題:
為什麼上海滿大街都是 24 小時便利店,但是北京卻只有很多煙酒專賣小店? 翟學魂 的回答比較靠譜:主因是政策差異上海地區商業環境相對而言比較規範

PS,比如我們廣告公司,同樣一單生意,合同簽了、全國範圍內執行了,
偏偏北京市場這邊莫名其妙相干不相干的一個官員說了句「顏色不喜歡」。
然後我們就必須推倒重來。幾百萬的投資說砸就砸了。廣告公司還得賠償甲方損失。

————————

http://weixin.qq.com/r/k0iguBjEYkUdrVzb9x2B (二維碼自動識別)

鮮肉資訊·老司機分享·廣告YAN值

廣告圈最值得關注的公眾號:DHAplus

專欄:廣告老司機 - 知乎專欄;微博:Sina Visitor System


北京的便利店比上海少很多麼?是的。
粗略地調查了一下,數字來源百度搜索、便利店品牌官網及愛幫等生活網站:

北京24小時連鎖便利店品牌據我印象在7-11、好鄰居、聯華快客三大家。其中:
- 7-11京津地區官網上顯示北京共有132家門店;
- 愛幫網上顯示好鄰居有231家,聯華快客有126家。
共計500家左右。考慮到一些可能我未記得的品牌,姑且算作北京共有600家便利店。

上海的24小時連鎖便利店呢?
首先從品牌說起,比北京就豐富很多。
國外的品牌:全家、7-11、羅森、喜士多
國內的品牌:好德、聯華快客、可的、良友
補一個視頻:NHK 上海便利店之爭
這麼多品牌,暫時沒有分別統計店頭數字。但是根據新聞搜索,2008年上海的便利店已經達到4200家(這新聞還能更老一點么!不好意思沒有新的新聞了)就算當年已經趨近市場飽和,年增速在4%,這5年下來上海的便利店也應當有5000家左右。和北京比,是一個零級別的差距。

北京的便利店少的原因,如樓上幾位總結加一些補充:
1. 市場分散:北京的人口密度分布十分不均勻,這增大了便利店選址的難度。尤其是大部分區域商住分離,使得便利店「24小時營業」的意義很低。便利店失去了其便利性,也就不如被屈臣氏、物美、夫妻老婆店取代了。

2. 店客流低:北京的天氣、交通、城市規劃等等都是影響到便利店客流的因素,不過我反對拿生活習慣這一點當理由,生活習慣與便利程度是相輔相成的,有的時候是因為有了24小時便利店住戶才有夜間出門消費的需求。(你以為上海冬天就不冷了么!)

3. 管理鬆散:這一點是事實上不僅北京,上海的一些國內品牌也有的問題。國內的便利店品牌很多還沒有「去超市化」,拿著超市的陳列手段來對付便利店,產品太多流動低占貨架空間大,自然就提高了店租和增加了管理難度。店面裡面燈光昏暗,服務員/收銀員態度惡劣(各種大媽),降低消費體驗。外資品牌在這些細節上非常注意,例如全家的「你好歡迎光臨」,雖然很小的一句話,但是就讓我更加樂意去全家,因為憑著這句話就知道這店面的工作人員是被更好的培訓過的。

4. 經營歷史短暫:姑且算一個理由吧,市場需要培養。不過我得說北京這市場增長的也太慢了點。八年前我去北京念書就那麼幾家便利店,上海當時已經開的大街小巷都是了。現在看來似乎也還是差不多水平,上面的幾個問題都還是存在。

5. 上海的整體商業氛圍:這個其實可以規划到前面的大市場問題里去。不過上海的夜間消費氛圍真的是比北京旺盛很多,除了便利店,還有些地方也頗捨得做24小時營業(85『C,更多的24小時肯爺爺麥叔叔),這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上海夜間消費的一種信心吧。


其實就是北京是住商分離的,白天住宅區沒人,晚上商業區沒人,超商生意差不多只能做半天,所以超商當然就少了,反觀上海,是住商混合,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所以超商生意好,當然就開的多了。


因為在北京,所謂夜生活並不普及,下班擼個串回家睡覺了。夜裡11點以後很難有什麼客流量。

所以為什麼北京24小時便利店少?因為生活習慣的原因,開24小時店會賠錢,所以不開了。

最搞笑的就是這底下絞盡腦汁把24小時便利店往什麼先進性上靠的。什麼時候夜貓子也成上流社會的標誌了?後半夜在羅森,711里買個關東煮飯糰子,就覺得自己好先進好文明,可以可以,你們高興就好。


起碼海淀區,我覺得寫字樓和大學附近 711 和快客還是很常見的,都是 24 小時的便利店。


上海的24小時便利店非常多,別的不說,全家就基本上是50米一個,每個街頭角落都會有全家。而且這種便利店裡賣得東西很全,吃得用的喝得拉的,現煮的方便攜帶的,都非常方便,而且是24小時,也給很多夜晚回家的飢餓的人帶來福音。

北京這樣的便利店不太多,五道口這我就看過清華東門的兩家711,和全家很像,但是好像東西比較貴。這種便利店的多少,我趕腳也代表了城市生活是否便利方便。


差太多了, 08年在北京 待過一段時間, 晚上想買瓶可樂都找不到地方.


看了幾個大神的回答,多是從微觀角度便利店經營的 角度來說明的,我從城市功能特性這個宏觀角度說說吧。
第一點,城市功能不同,導致城市發展路徑不同。北京這些年政府在確立其城市功能上始終有些搖擺,想搞工業,信息,服務,什麼都想搞,到頭來北京卻還是擺脫不了政治中心這個主要功能。而上海,從一個港口到如今的世界經濟重要中心,始終是以一個經貿金融中心姿態出現的。
而這種城市功能的不同導致的就是,北京很大一部分的消費來源於官員,企業管理人員,而這些人日常的消費是很難與便利店這種店面產生交集的。而上海作為一個經貿中心,需求廣,很容易產生大量的便利店。
第二,是北京在城市規劃中產生的不同層次商業區社區脫節造成的。北京發展的特點就是,有大量高端消費場所的存在,更有大量基礎設施不完善的舊社區與類似城中村的存在。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高端商業區、社區的底層需求較少,而低端社區多以小型雜貨店而非連鎖便利店形式存在。兩者因素綜合,北京的便利店就少的可憐了。
另外一點,剛才看到有人說天冷不願意出屋的並不能十分認同,把這個作為原因有些牽強。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對於大型超市與便利店之間的競爭對於便利店有影響的看法,我覺得值得商榷。便利店與大型超市針對的是兩種市場需求,一般人們去超市往往是採購一周或幾天的日常用品,因而大型超市一般有一定輻射範圍,有一定固定人群,而便利店的營銷空間上一般是線性的,即依靠街邊路邊流動人口來盈利。因而我認為大型超市對於便利店的影響不足以使便利店營業額大幅降低。

歡迎補充。


這還用問嗎?北京人無夜生活,越往南方城市,24h店越多


去上海旅遊的時候還很煩惱為什麼都是便利店,沒正經超市呢。。。


去年出差去北京多次,住的地方是建國門外大街,離天安門也就1,2站地鐵的路,晚上出來,想買瓶水都沒地方,小超市沒有,更別說便利店了,難以想像在人民廣場附近晚上會沒個地方買水的


北京的政策是外資便利拿不到煙草照,不能賣煙,煙草毛利和其他的相比並沒有高很多,不過很多人在買煙的時候會順便買其他東西,這個跟一些服務設備很相似。
還有店內現做類的餐飲執照也很難拿(關東煮這類屬於成品加工),711很多店都有餐飲執照,可以開火用原材料直接加工快餐,毛利和微波加熱的差不多,不過口感味道好多了。
北京還有就是不像上海內環那樣街道居民商圈都很密集,五環內街道密度低,商圈少,導致位置好的有限的店面租金很高,基本都被餐飲,理髮,房產中介這種毛利很高的店鋪佔了,然後就是當地人開的雜貨鋪,因為沒有租金壓力。辦公區附近也有些便利店,不過這種店只能做工作日的生意,一到節假日銷量就慘不忍睹,除非是三里屯這樣集娛樂辦公一體的區域。
其他的裝修固定資產水電費人員工資之類倉庫租金運輸費用採購成本IT費用什麼的……不多說了,都是深坑……
簡單來說,個人感覺北京不是很適合搞連鎖便利店這種高投入低毛利低回報的項目的城市,尤其是在政府沒有特殊照顧的情況下。

據小道消息羅森很早就想來北京了,就是照拿不下來才拖到最近幾年……不過即便是來了也肯定是虧損的呵呵呵呵……就跟其他便利店公司一樣


在北京,街頭巷尾的「煙酒商店」一定程度上在代替便利店的職能。賣煙酒飲料泡麵火腿腸。我觀察過,大部分煙酒商店都在11點之後關門。


北方沒有夜生活,晚上10點街上人就不多了,而廣州要到2點吧。


推薦閱讀:

7-11 的店鋪管理系統有何先進之處?

TAG:北京生活 | 零售行業 | 便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