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作為華人國家,新加坡卻更加親美而非中國?新加坡為什麼經常就與中國過不去?
說新加坡對於中國的關係就不得不提李光耀,某種指代上,新加坡的國格和李光耀的政治理念是一樣的,功利,冷酷。其實新加坡誰也不親,它只和利益親。
首先李光耀是個政治覺悟很高的人,一個頂級的政治家,雖是華裔華族,但他並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在1967年接受全國廣播公司採訪, 談論中國及東南亞關係時,面對記者採訪說,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怎樣看待中國時,李光耀十分強硬直白得就先聲明自己不是中國人。
雖然在民族情感上,我們很難接受一個華裔對於中國身份的否認,但在政治主張里,我們還保有這樣認祖歸宗的民族情結,就十分幼稚了。
如今我們都知道馬來西亞是個以馬來人為領導主體的國家,可當年馬來亞獨立的時候,華人人口比例就已經佔到全國總人口的40%,而馬來人就是巫人也就佔到46.7%,可謂不分上下,華人還是主要的經濟命脈,很多有錢人都是華人,可由於馬來亞華人的對於中國身份的絕對認同,和對政治的冷感,他們對於馬來亞這片土地並沒有認同感,認為馬來亞獨立是和自己這個中國人沒有關係的事,甚至很多華人都沒有取得公民身份,當年馬來亞差不多有190w華人,而取得身份的華人只有60w,馬來亞第一次議會投票,只有14w華人去參與投票。
如果當年的馬來亞有李光耀,說不定現在馬來西亞就是全世界第三個以華人為主導的國家,甚至可以是中國大陸的海外分舵。可如今,馬來西亞是個以馬來人為主導的國家,國家利益被馬來人把持佔據,華人只能被歸為非土著,在政治能見度和經濟利益上大大受損。
可以這麼說,當年的馬來華人,如果對中國認同沒有那麼極端,在政治上觸覺敏感些,視野國際化一些,馬來西亞的華人絕對比現在過得要舒服很多。
李光耀是個明白人,如果他當年和馬來西亞那群華人一樣,因為對於中國身份的絕對認同,而忽略政治領土,那新加坡絕對不會有如今的國際地位,也不會成為全世界第二個以華人統治為主體的獨立國家,更不會成為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
所以李光耀對於中國這個身份一直置之度外的,他是冷靜客觀的人,政治上絕對正確的人,不是那種動不動就煽動民族情結的業餘政治家,他很明白在政治上感情用事對新加坡毫無益處,他是新加坡人,他只為新加坡好,他為了讓自己的人民行動黨取得參議席位,可以和馬共合作,而他本身是個比較反感極端左派的人,之後為了脫離馬共他甚至可以打壓華族,關閉南洋大學,甚至不惜讓新加坡,拉著汶萊,沙巴,砂拉越去和馬來西亞聯邦統一。
你可以說他是個政治野心十足的人,和馬來亞統一是為了當馬來亞首相,但如果他當年成功了呢?馬來西亞不就是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了么,雖然他失敗了,到處鬧事後來又讓新加坡脫離了馬來聯邦,但他為新加坡爭取到了和馬來亞的淡水協議,解決了新加坡的淡水供應問題,也為之後脫離馬來西亞再獨立獲得十分有利的條件。
可以這麼說李光耀在政治上絕對是功利主義者,有好處就撈,有壞處就跑,完全違背中國人的傳統仁義,而且十分直白,可這對新加坡好啊,只要新加坡好和穩定,他擔任新加坡總理後,可以直接把反對黨趕出議會,讓人民行動黨一家獨大,你說他獨裁,可他說經濟建設永遠比政治鬥爭來得重要,民主不會帶來進步,國家先進了,民主自然就來了。
所以新加坡就和李光耀一樣,功利,冷靜,一等的一的自私,但對自己好啊,感覺十分爽。
而且李光耀不是沒有說過中國好話。
當然也對當年香港和大陸的問題,提出一些讓香港人恐慌的看法。
所以新加坡就和李光耀一樣,你有好處我來撈,中國是馬六甲海峽第一大使用國,自然對中國就不會那麼刻薄,甚至李光耀在自傳里就說新加坡人是目不識丁的福建農民的後代,而中國是知識分子的後代,所以中國未來一定會比新加坡好,因為中國人不但和新加坡華人一樣勤勞,而且祖先比新加坡祖先聰明,中國大陸的基因先天就有優勢。
然後現在我們中國要在馬來西亞馬六甲皇京港深水補造碼頭了,你說功利的新加坡會怎麼看我們呢?
短一點的答案:
很多人所說的「新加坡反華」混淆了政府和人民:政府、新加坡人民對中國的態度是兩件事:
新加坡政府依賴於現有的、美國維持的國際秩序與區域穩定,對中國崛起打破了這種平衡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感到不安;
而新加坡人民則主要是反感中國來的移民和打工者搶了他們工作,恨屋及烏上升到反感中國。
長一點的答案:
新加坡政府
軍事方面:長期習慣於美國的軍事保護傘,希望美國繼續保持在亞洲的軍事實力的存在。如果中國和美國軍事實力的消長使得現有的平衡局面終將被打破,那就盡量延緩這一天的到來。
圖為美海軍布希號(USS George H.W. Bush,CVN77)核動力航母和新加坡共和國海軍竭力號(RSS Endeavour,210 )兩棲登陸艦在亞丁灣的一次聯合任務,答主認為這是最能詮釋星美關係的圖片。
與此同時,新加坡認為一個穩定而繁榮的中國對區域穩定有利,並不主動謀求顛覆中國。
經濟方面:新加坡和香港不同,是一個依靠製造業保持就業和社會穩定的島國。新加坡政府知道自己現有的製造業終將被穩步升級的中國的工業所淘汰,所以就積極謀求參與中國的經濟發展,包括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十二五計劃、一帶一路等等,試圖搭上中國經濟的順風車。
在國內,新加坡試圖保持維持自己中西貿易「中間人」的角色,保持自己在金融、高端製造業、生物醫藥等服務業和高附加值製造業方面的優勢。新加坡自信自己在法治、英語和清廉程度方面的長處可以使自己維持一段時間的競爭優勢。
同時,新加坡的所有行業,包括製造業和服務業,都依賴外來勞動力以降低成本。包括中、高端的專業人才、技術職工還有建築工人這些廉價勞工。新加坡政府希望這些外來人才能夠形成對本地人才的競爭,促進他們上進;並且利用外來勞動力的低工資降低自己產品的成本,提高自己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這裡的外來人才和外來勞動力很多都是來自於中國。
新加坡人民
政治方面
在抗戰到國共內戰時期,南洋華人通過華校和華語報紙,普遍受到國內思潮的影響,包括中國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以至於新馬華人社會比港台更加左傾。60年代執政黨人民行動黨以社會主義旗號起家,卻要面對更左的社會主義陣線和馬來亞共產黨挑戰。馬共受到中共激勵與扶持、成員九成是華人。
在獨立前後的新加坡,華社內部的左右分野經常是以教育為界,即華校生更左、英校生更右。
【人民行動黨政府在新加坡掌權的過程是一系列非常騷的操作:先是聯合馬共和左翼工會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然後通過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來反手打壓馬共和社陣,最後謀求顛覆馬來西亞的「馬來人特權」被馬國政府踢出聯邦。不是說這樣做是錯的,但是很難講行動黨政府有什麼資格站在道德高地上抱怨中國當年的輸出革命】
所以,行動黨政府在掌握政權之後,積極推行英文教育,接管華語中學,關閉南洋大學,有一小部分打壓左翼思潮的動機在裡面。(當然更重要的是給予華、馬、印、歐亞四種族一個共同語言)。
另一方面,為了保持所謂「亞洲價值觀」,抵抗英語教育帶來的西方價值觀(包括社會失序、依賴福利、同性戀與性解放、不尊重權威、忽視家庭等),也為了在經濟上保持島國貿易中間人的角色,新加坡政府又推行了華語教育,也就是漢語普通話教育,包括以華語為母語(新加坡華人大部分實際上的母語是福建與廣東方言),以母語為第二語言教授,以及提倡華語、使用簡體中文、打壓方言等政策。(馬來語和淡米爾語在教育中也有母語地位。)
寫下這個歷史背景,是為了講清楚新加坡老人和年輕人對「中國」情感區別的由來(老人深而年輕人淺)。由於新加坡政府強力的同化政策,新加坡獨立後的兩代人大部分是在一個反共、親西方的政治和輿論環境下長大,但是又沒有港台那麼強烈的反共色彩,對中國的態度趨向於實用主義。新加坡華人並不否認自己的華人身份(和台獨港獨等相反),但是對於國家的認同感(「我是新加坡公民」)普遍強於對於社群的認同感(「我是華人」)。這種態度當然是新加坡政府設計的結果,因為如果華人、馬來人、印度人這些種族不把國家認同放在對自己種族的認同之前,新加坡就不能存在;但如果華、馬、印完全放棄了自己的種族文化認同,只認同新加坡國家和英語,新加坡就會失去自己在中印之間和東南亞本地四處逢源、遊刃有餘的優勢。
經濟方面
由於前述的新加坡政府政策,這個小小的島國引進了數量極大的外來人口,包括新移民(公民與永居)、以及外來勞工。這些新移民,很多都是中國人。在新加坡人看來,這對當地人的就業造成了直接的衝擊。雖然實際上很多外來移民做的是本地人不願做的工作,撐起了本地人撐不起的行業(比如建築業),間接創造了很多工作機會(比如建築業的工程師設計師),而且外來人口低工資也的確壓低了本地人的生活成本,但生活在低工資和失業壓力下的本地底層人口在主觀上還是傾向于歸罪於外來人才/外來勞工搶了他們的工作。
新加坡人懷念以前那個充分就業、底層工資持續增長的時代,並把現在底層的窘境歸咎於政府引進移民的政策,以及移民本人。但實際上由於全球化和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製造業的發展,新加坡不可能再維持「四小龍」時代的給底層帶來的紅利了。政府的對策——既引進移民以增加本國經濟競爭力——雖屬無奈之舉,但也是唯一出路;而反對黨的「設立最低工資、限制移民」不管道德上多麼正確都無疑會降低新加坡的經濟競爭力。
引進移民的另一個原因是社會發展帶來的本地人生育率降低。但是在許多本地人看來,這是用外來移民「替代」本地人的陰謀。尤其是當地華人主要是廣東、福建人,而新移民則來自於中國全國各地——身材更高大、臉型更寬、皮膚更白皙、普通話中兒化音更多、英文帶有中國腔的大陸人往往和本地人區別很大,一眼就能辨別。這讓很多新加坡華人有了一種在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城市被邊緣化的感覺。
圖為2013年的反移民抗議活動,標語「新加坡留給新加坡人」
至於馬來人和印度人,出於對自己種族比例佔總人口比率減少的恐懼,對新加坡政府引進中國移民更加反感。
和其他國家一樣,移民問題在新加坡被政治化了。和西方相反,新加坡是左傾的工人黨、民主黨反移民,右傾的人民行動黨親移民。紙面媒體被行動黨政府嚴格,而網路社群則既是親反對黨言論的聚集地,也是排外情緒——尤其是對中國人反感情緒的發酵之地。
一旦新加坡人出於利益傾向,開始把中國人視為「他者」,那麼輿論上就是天下之惡皆歸焉了。什麼「小龍女」(中國籍女人)破壞本地家庭,中國人吃狗肉,中國富豪飈車撞死人,中國人隨地吐痰,小孩隨地大小便,這種訊息在網路與媒體上像瘧疾回歸熱一樣周周有之、月月有之。
這些指責有真實的一面,都是中國國內社會問題的反映,但是有明顯跡象表明有人在帶節奏:最為出格的事是2011年的咖喱事件。大約在08年,一個中國移民家庭向市鎮會調解員投訴她的印度鄰居燒咖喱螃蟹的味道太難聞,後來各讓一步,印度裔本地人答應每次燒菜的時候關窗戶,中國籍移民嘗了一口鄰居燒的咖喱蟹,事情就圓滿解決了。這件芝麻大的小事,在事情了結之後三年後的2011年,被新加坡輿論挖了出來,上綱上線到 「中國人不尊重新加坡美食 、中國人不尊重新加坡文化、中國人歧視新加坡印度社群文化、中國人都是種族主義者、新加坡人不能再這樣被中國人欺負了」的高度,當事人中國家庭被迫親自燒了一頓咖喱螃蟹登上報刊,以至於到最後四萬本地人開始同時燒咖喱,表達對新移民的反感和捍衛本地文化的決心。2011年是新加坡大選年。
圖為「咖喱事件」fb組織頁面
用來作身份識別的不僅是美食。在新加坡華社內,對政府「講華語運動」(推普)的反感和對本地華人方言(廣東、福建、潮州、客家、海南等)的珍視也有「在外來移民的大潮下保存一點我們自己的東西」的情緒在裡面。與之相關的是年輕人往往更願意講「Singlish」而非正統的英語。
與此同時的,具有歧視性的「PRC」(國名縮寫,用來把中國人和新移民與比較高貴的本地人區別開來)、「Cheenah」(馬來語的支那)、「Ah Tiong」(福建話的「阿中」)等則逐漸成為中國人的代稱。歧視性稱呼雖然令人不適,但是轉念一想,也是新加坡人國家觀念轉變的必然結果。
當然,也不只是反對黨試圖利用排外情緒。由於大部分底層工作都由中國人和印度人做的,所以勞資矛盾就成了國際問題。2012年的中國巴士司機罷工事件中,新加坡輿論很輕易地被導向為指責中國籍車長不負責任,而鮮少有詰問新加坡禁止罷工的法律是否合理。
新加坡底層一些人出於經濟原因的對中國人的排斥情緒,加上對自身經濟競爭力的不自信,強化了他們對於自身優越感和兩國人民之間區別的認知。而高層的新加坡人也需要這些優越感來合理化自己在與中國人的關係(不論是貿易關係還是婚姻、僱傭關係)中的優勢地位。之前答主提到的「新加坡人損貶比亞迪汽車」的現象,不過是這種情緒的體現。
當然,也有很多新加坡人,或許是大多數場合下的新加坡人,並不受這種情緒的影響。尤其是如果你在新加坡受到好心人幫助,或者發覺新加坡人友善知禮,樂於助人。非常容易共事,或者新加坡人對中國更加了解,這也許是更普遍的情況。
而且我剛才說的這些在中國國內的地域歧視等現象中也似曾相識,說明人性如此,天下皆然。隨著經濟形勢而產生,也將隨著經濟形勢進一步變化和消失,沒有必要因此指責新加坡人什麼。
不講什麼國際形勢的大道理,從部分坡縣人的心態就能看出問題
故事從一個Quora上很普通的懟阿三的問答開始問題是一個阿三提的,本意是想嘲諷中國擅長逆向工程,答主在反駁的時候引用了比亞迪在特斯拉Model S上市前2年就發布了純電動汽車E6,而且使用的電池完全不一樣,根本不需要抄它
結果鑽出來一坡縣人,說比亞迪賣的好並不是因為其產品好,而是政府補貼云云
於是答主貼出美國政府對特斯拉進行補貼的說明,每輛特斯拉至少都可以獲得7500美元以上的補貼(免稅額度)
坡縣人開始耍賴,說買比亞迪的是因為貪便宜,根本不是因為東西好,坡縣人根本就不會買這玩意兒
這玩意兒就是垃圾,LOL
答主繼續貼出新加坡的比亞迪E6的士車隊打臉
坡縣人說這些人肯定是撒幣,要麼就是這的士公司是中國人投資的,貪便宜買了這個垃圾
答主接著告訴他比亞迪E6在坡縣市面上有賣的,價格大概相當於寶馬5系,含擁車證20坡幣萬的樣子,大概人民幣97萬
坡縣人開始歇斯底里,說沒有人會拿買寶馬的錢去買這個垃圾
還說這就是市場經濟,這其實是坡縣人的核心思維邏輯,也就是我想指出的:(部分)坡縣人自認為是黃種人的傑出代表,在跟在白大人屁股後面的同時,無法接受中國人有比白大人更好的技術、更好的產品,因為這樣就意味著它們高人一等的身份沒有了
最後要說的是,這位劍橋畢業的坡縣人是一邊在中國掙錢,一邊處處罵中國的
因為新加坡本身建國的時候就是英國的白手套啊!當初馬來華人分傳統、親英、共產三派(其實任何地方的政治都是保守、自由、左翼三派),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是親英派代表。
本文主要內容見第三部分。當然如果你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歷史了解不深,可以看一下前兩部分。
1、新加坡事件是整個東南亞排華風潮的一部分,是中國逆向種族主義的先聲。
當年馬來西亞華人佔馬來西亞人口42%,而馬來人占人口48%。華人在經濟文化各方面都佔優勢,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屬於馬來西亞主體民族之一,假以時日完全可能成為「小中國」(新加坡分出去後,由於馬來西亞政府各方面壓制華人,現在馬來西亞華人只剩21%了)。
現在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操作,剩下什麼:
馬來西亞:華人絕對劣勢,尤其政治劣勢,再無法聲張自己權利;
和一個反華的新加坡。華人被馬來人「人走地留下」了。
英國人對付馬來西亞的方案大體上跟對付印度差不多,但是華人的下場比巴基斯坦惡劣太多了!
這教育我們,即使不搞殖民主義,也要有主動的民族主義,否則下場就是兩手空空!什麼都不剩!連人口都要給你搞沒有!
華人容易出漢奸是最大的原因。其次是因為有心算無心,英國發揮攪屎棍傳統,對付幾個政治上不主動的華人還不容易?
2、當初馬來華人分傳統、親英、共產三派(其實任何地方的政治都是保守、自由、左翼三派),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是親英派代表。
我們知道,馬來西亞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以蘇丹穆罕默德五世為元首(2016年即位)。
馬來西亞作為這樣一個國家顯然是具有保守血統的。二戰後英國對馬來亞的獨立開始放鬆,結果伊斯蘭教勢力失控。出於對伊斯蘭教勢力日趨保守排外的擔憂,造成親英派和共產黨聯合建立新加坡第一屆自治政府。結果李光耀上位後過河拆橋,宣布取締並鎮壓共產黨,此後更是夢想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以獲取馬來人支持。結果馬來人不買賬,數次衝突之後,馬來西亞國會以100%贊成票將新加坡逐出聯邦。不僅如此,還在馬來國內驅逐華人,大量華人被迫逃到新加坡。李光耀在馬來人身上獲得的唯一利益僅僅是使新加坡完全從英帝國獨立出來。
目前共產黨被全部消滅(廢話),傳統派留在馬來西亞國內,是最親華的一派(畢竟很多人既不願意當共產黨造反,又不願意給英國人當狗),由於馬來西亞政府前些年用鐵腕政策想打斷華人文化傳承,現在馬來西亞華文學校很多都從大陸運教材過去教學。
親英派在新加坡占絕對主導地位,理論上新加坡就不是一個華人國家,而是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等的共同國家。
《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但實際上使用英語,英語是官方公函和教學使用的語言,中文不具有法律地位,作為74%人口使用的語言只能排第三位。
3、錯在哪裡導致了以上結果:
a)首先你建國的目的是什麼,在這一步上就失了大義名分:作為占人口42%的族群,要麼自己建國不加入馬來西亞聯邦,要加入就不能夠承認馬來蘇丹的統治,不能承認伊斯蘭教是唯一國教,不能承認「馬來人是馬來半島的唯一主人」。如果承認了,不管為自己爭取什麼利益,都可以從法理上被證明你不該有。
在這個基礎上,你會發現,李光耀的目的是在整個馬來半島建立一個馬來人和華人各半的國家,並以親英派利益為主導。為了這個目的,他在華人內部實際上製造了兩次分裂。兩方人口差不多,那麼沒有分裂過的馬來人當然就佔了優勢,莫名其妙就躺贏了。所謂「不是我們厲害,實在是對手太渣渣」。
他最終僅僅實現了最低目的:建立一個親英派國家。但規模上天壤之別,僅有馬來西亞面積的459分之一,人口的6分之一。
當然,一個民族統一、政見統一的國家是很好治理的。加之李光耀本人在經濟上遠比政治上有才能,最終新加坡發展的也算繁榮。
但李光耀本人從前的目的肯定不是這麼個小國家。
他枉擔了一輩子「劍橋年級第一」的虛名,其實他懂的是貴族式點對點的政治,不懂現代大眾政治,這是他政治上的敗因。
b)我們看馬來西亞與印度次大陸的歷史,簡直一模一樣。
i:英國把它們分解成兩個國家(印-巴,馬-新),且兩部分犬牙交錯。兩國之間有民族+宗教矛盾;
ii:我們發現,規模較小一方,背後有大的源頭族群(新加坡背後有中國,巴基斯坦背後有阿拉伯世界)。更大的布局如以色列背後有歐洲對猶太人的內疚。這很可能是一種刻意的布局,背後族群(如中國)雖大,手卻伸不到別人國家內部。較大國家(印/馬)雖強,不敢往死里打怕引起背後族群干涉,始終是心虛的。因此是一種離岸平衡。
如果能製造這兩個大族群的矛盾則更好,可以徹底限制其擴張。比如印度-阿拉伯如果大戰起來,中國如果軍事對待馬來西亞,則其擴張的路就堵死了。
我曾經考慮過印度如何擴張,發現完全是死路。東邊中南半島地狹人稠,且這些人都不同宗教不同種族,一句話不同心,拿來無用,況且一票共產黨國家他也打不過。西邊如果拿下巴基斯坦,就等於跟伊斯蘭世界結了死仇,除非有壓倒性實力,否則再無可能前進一步。北邊想製造西藏分裂,已經被打了,導致尼赫魯氣死。
中國也一樣,如果跟馬來西亞打了,馬來西亞完全可以噁心你到死。他只需要請美國駐軍,然後日夜在馬六甲航道上整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要挖克拉運河完全繞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iii:規模較小(巴/新)的內部民族純度高,規模較大(印/馬)的內部民族純度低。
iv:規模較小者,由於民族分散在兩國,導致力量分散,被敵對國完全壓制,於是土地也沒有,人地皆失。
v:因此規模較小者出現分裂,貴族派尋英美的庇護遁走,不敢再搞大動作(西巴基斯坦/新加坡);平民派被全數殺光(馬來華人中的左翼),或墮入死局從此被世界遺忘(孟加拉國)。
vi:並可以用此撬動少數族群後的大源頭族群(新加坡對於中國,巴基斯坦對於阿拉伯),使其有求於英美,那麼這個少數族群成為英美面對這個大源頭族群可以打的一張牌。
vii:英國唯一沒做到的,是讓印度宗教保守王公當權。(國大黨是世俗派。)這算是甘地爭來的唯一東西。
4、華人在印尼和馬來西亞的兩次失敗,告誡我們:「不干涉內政」原則除非是在壓倒性優勢下,否則並沒有用處,只能看著隨意干涉內政的國家對你的同路人製造大屠殺。
在東南亞,反共和反華是高度一體的,馬來西亞和印尼都是屠殺共產黨的同時屠殺/驅逐華人。
當時馬來西亞華人佔比與馬來人幾乎不相上下,印尼共產黨是世界第三大共產黨(僅次於中共和蘇共)。
他們屠華屠共的時候我們如果能干涉內政,該多好。
歷史從來是取整數的,你違背諾言,卻得到了當地的民心,在當地立下了根腳。五十年後,還有人記得你曾經違背諾言嗎?即使有,也有大把人洗地。而且這根本不能叫洗地,畢竟制止對占多數人群的屠殺是理所應當的。
好在當時蘇聯加上中國還算是有優勢的(但遠不能算「壓倒性優勢」!),還有機會。
等到蘇聯解體以後,中國人在馬來、印尼、新加坡三國就是全盤皆輸。
以此為後來之戒!
大部分回答臆想瞎說。最好的答案請看李光耀的人物傳記(如李光耀觀天下和李光耀回憶錄),寫得極為清楚坦白,讓你覺得你站在他的位置假如有他的智商你也會那樣做,何必問知乎。
簡要來說:
1. 不是親中,不是親美,而是在兩者間找平衡
2. 前期的確偏離中國一些,因為李對我國奉行的主義很反感,當初我們扶持當地的人事顛覆他的政權,你說別人怎麼不反感
3. 後來有了多的溝通,我們也轉向中國特色的主義,李就覺得好多了,鄧公是主要的貢獻
4. 李去世前的判斷是中國國力上升和美國下降,但會達到平衡,所以左右逢源但又左右不靠近
5. 對新加坡而言,不存在親誰,都是很實在的當下的判斷罷了
其實全球皆如此,只要稍有頭腦。沒什麼新加坡人怎麼怎麼看不起什麼什麼人,基本上都是李的很務實的想法罷了,沒人需要圍著我們轉。李對中華文化是很推崇的,但未必要政治上時常和你合作,不同時期想煽動他的百姓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也是看情況的。
----------------------鑒於評論的情況,敦促看官們,如果您非常不同意我的意見,甚至覺得不需要看李光耀的書或者紀錄片或者訪問不需要和新加坡人長期打交道就可以憑空猜想新加坡的想法,請不要給我留言,您說服你不了我,我也幫不了你,無謂浪費時間,只需對天感嘆一下您自己天賦異稟不需藉助外物而看透世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自我為中心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就好了。謝謝。
對於一個國土面積不過718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不到600萬的彈丸之地的國家,新加坡卻有著顯著的優勢——新加坡乃是馬六甲海峽南入口的咽喉之地,在整個東南亞、乃至東亞地區經濟和軍事價值可見一斑,自然成為全球重要的港口要塞之一。如此重要之地,自然會成為大國們覬覦的對象,都想掌控這一條海上生命線。
而新加坡又是除了中國以外,唯一的華人國家,這就使得中國人天生就對它有親近感。
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文同種的血脈聯繫。中國一天天強大起來,再努力構建東亞新秩序當下,尋求新加坡的配合似乎是順理成章,新加坡理親近中國更應理所當然。但事實卻截然相反。
在中國謀求東亞主導權的過程中,新加坡的態度是三個字——不配合,甚至會有厭惡之心。因自身實力有限,雖從不與中國正面衝突,但在區域政治中,但背地裡三番兩次給中國製造麻煩。甚至,新加坡對沒過投懷送抱,主動接納美軍基地的入駐。
為什麼同為華人,自身實力又沒那麼強大的新加坡也對中國心懷戒備?我們仍然從歷史和地緣角度來分析。
位於馬來半島的最南端的新加坡,距離中國本土約6000公里。距離雖不近,但因其地處中國與印度洋往來咽喉,加上天然良港,早在海上絲路時期的宋元時期,這裡便有很多中國海商駐泊。
隨著西方列強的到來,東南亞逐漸為葡、荷、英等國控制,新加坡也成了英國之的殖民地。伴隨著東西方貿易的越來越頻繁,加上新加坡海上貿易中轉站的特殊地位,大量中國商人前來掘金。
西方雖可憑軍事力量佔領新加坡,卻不可能大規模人口移民,落後的馬來土著無法有效利用新加坡貿易中轉站的地位,久而久之,政治上最弱勢的華人群體,成了這個小島的主要居民。
二戰後,國際形勢巨變,東南亞國家紛紛獨立。在民族自決成為國際潮流的大背景下,新加坡最終於1963年舉行公投,並成功擺脫英國統治。
脫離了英國保護,新加坡無力抵抗任何軍事入侵;甚至連淡水和糧食最基本的生存資源,都得依靠馬來半島的提供。雖擺脫英國,但不具備獨立條件的窘境下,新加坡便立馬與佔據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島的馬來民族一起,組建了馬來亞聯邦。
馬來亞聯邦的構建,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民族與馬來民族佔主體的聯邦其他部分完全不同,正是民族文化的差異,聯邦的矛盾不可避免。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二者之間的隔閡有增無減。
20世紀60年代,國際共運在東南亞遍地開花。由紅色中國發動的輸出革命,威脅到東南亞本土政權,而馬六甲海峽兩岸的馬來亞和印度尼西亞,都被這場革命狂風席捲。東南亞的紅色革命,多以當地華人為主力,這種情形下,這場基於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引發的衝突又帶上了民族色彩。
新加坡地處夾縫中的彈丸之地,根本不是這馬來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對手;再加上深受西方文化影響,又是貿易樞紐,對紅色革命並無太多興趣。新加坡也沒有參加紅色革命的動機。但身處重要位置,也難置身事外。
但這場紅色革命變成華人與馬來人的民族衝突後,新加坡華人的處境便尷尬起來。當時的中國空有輸出革命之能,卻無掌控局勢之力,此等背景下,新加坡難免要遭受池魚之殃。
在華人受到嚴重排擠的背景下,新加坡於1965年被趕出馬來亞聯邦。
當李光耀痛哭流涕的走出馬來亞議會大樓時,這是留在新加坡人腦海中最深的建國記憶,新加坡窘迫處境不言而喻。
馬來西亞為何要踢走戰略位置卻極為重要的新加坡?新加坡為華人主導,而對馬來民族佔主體的馬來西亞而言,對新加坡的整合困難重重。另外,馬來族信奉伊斯蘭教,有很強的排外意識;而馬來亞聯邦初期華人的人口比例已達四成,同時掌控了國家經濟命脈,影響力遠超過了馬來族土著;再加上馬來亞聯邦的西式民主選舉制度,指不定哪天便成為華人執政的國家。
馬來族控制著的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空間會縮小;另外,穆斯林遠高於華人的生育率,馬來族在國家內部的人口比例會不斷上升。
反觀新加坡。生存資源依賴馬來半島,又被馬來族穆斯林包圍,生存環境可想而知苦不堪言。一旦時機成熟,馬來西亞完全可以再切斷對新加坡的供給,引發它的內亂。等到華人在內耗中元氣大傷,馬來西亞再來收拾殘局,便可佔領統治新加坡。
自身限制,依靠他人又損失慘重的兩難情形下,新加坡找到了救世主——美國。
對新加坡而言,得到美國的支持,馬來西亞便不敢輕舉妄動;而因距離之遙,美國也不可能對新加坡領土主權有覬覦之舉。
而對美國來說,控制海洋霸權也就控制了一個東半球國家的根本;而對海上交通樞紐的控制,則是維持海洋霸權的基本條件。控制一個被華人包圍的百萬人口級小邦,遠比控制一個千萬人口級的伊斯蘭地區大國要容易許多。
各取所需各有所得,新加坡和美國一拍即合。有了美國的保護,新加坡充分發揮自身的區位優勢,在全球化浪潮里翻滾,一躍成為東亞最富裕的國家。
21世紀,伴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在東南亞,乃至整個西太平洋的主導地位逐漸受到了威脅。新加坡也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影響。
現在美國依然是東南亞秩序的維護者,但隨著中國日漸強大,取而代之的幾率增加,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似乎也要隨之調整。
按常理,新加坡應該討好美國的同時也要向中國賣乖才對,甚至基於其華人國家的基因,他應與中國的關係更為緊密,這才是彈丸小邦的生存之道。
但事實是,新加坡堅決站在美國那邊。21世紀,新加坡陸續向美國提供軍事基地,美軍直接入駐新加坡。雖新加坡在和中國的貿易關係中受益匪淺,但在政治上,新加坡卻一直排斥中國,甚至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公開對中國在東南亞影響力的擴大表示擔憂和疑慮,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等事關中國全球戰略布局的關鍵地區,新加坡更不惜暗中搗亂,一次次激怒中國。
新加坡這是怎麼了?其原因為何?
首先,從睦鄰因素上看,東南亞小國們,對中國有著的恐懼由來已久。譬如,前文中提到的中國的輸出革命,更是讓他們人心惶惶。
其次,新美親密關係不允許中新靠攏。在中美博弈日趨激烈的當下,與中國有血脈關係的新加坡一旦表現出對華的好感,自然會引起美國的疑慮。這對在庇護所里的新加坡來說是難以承受。當然,如果中國強大到能掌控東南亞局勢,那新加坡自然不會在意馬來、印尼、甚至美國的想法。但事實擺在眼前,新加坡不可能拿自己的國泰民安去冒險。
此等情形下,適當和中國拉開距離,甚至表現出來的敵意,放棄表面上的平和,更有利於降低鄰國和美國的疑慮,利於新加坡的現實發展。
從國家長遠利益來看,中國主導的東亞新秩序,對新加坡更是有弊無利。
新加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擁有了今天的成就,大力發展轉口貿易,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金融等高端行業,使國家一躍進入現代化。倘若失了這樣的先天優勢,哪怕人人都是李光耀也無能為力。
而中國對東南亞的主導,新加坡的航運中心地位會不復存在!那是因中國拓展地緣影響力的方式所決定。中國自古便是典型的大陸文明國家,如果以雲貴、兩廣為依託,以陸上推進的方式逐步擴大自己對中南半島的地緣影響力,這對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來說,是難以阻止的。這樣,不僅可以避開美國的海上優勢,而且由於東亞大陸對中南半島的天然地緣壓制,這種陸路推進更加容易,所形成的地緣影響力也更加穩固。
因中南半島是東南亞的主體部分。一旦其為中國勢力掌控,美國再想在此區域立足便十分艱難。即便美國最後能在菲律賓,甚至印尼保留些立足點,但影響力也十分有限,東南亞被中國主導也就水到渠成。
中國也正是這麼做的。通過泛亞高鐵和中緬尤其管道等建設,中國不斷加強與中南半島的地緣聯繫;而經濟上,中國也有意識的將部分低端產業轉移到越南、柬埔寨等中南半島國家,構建由自己主導的經濟合作圈。
伴隨中國與中南半島的日益密切的聯繫,各項交通設施的陸續竣工,而會導致馬六甲海峽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下降——中東、非洲的油氣、礦石運到緬甸、泰國,再經鐵路、管道等運至中國,比經馬六甲海運距離要縮短許多;而中國將工業品運往西方亦是如此。如果設想中的克拉地峽成為現實,馬六甲的地位又將下降到何種程度?
中國與中南半島的地緣關係,導致了中國掌控陸上線路遠比對馬六甲海峽更加牢固。這不僅僅是中國針對中美博弈的階段性做法,更是符合中國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需要的長遠戰略。
而這一切對新加坡而言猶如當頭一棒。彈丸之地的新加坡最重要的先天優勢——交通樞紐地位,一旦被削弱,新加坡賴之生存的航運、港口、金融等相支柱產業,往日繁榮景象還會存在?
但如果東亞秩序仍然保留現在,由美國主導,那麼,新加坡暫且無患。雖說,新加坡與中國血脈相連,同文同種,但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中新矛盾自然是避免不了!相較之下,新加坡也更願意受美國的保護。
那麼,對這種情況,中國應該如何應對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將為你解讀更多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1節。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讀者,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雲石全部系列原創文章。
都是中國公民,上海人還歧視外地人呢。
早幾年,當漢奸的汪精衛王緝唐殷汝耕之流,坑中國人比新加坡人更狠。
香港人台灣人,對大陸又是個什麼態度?
新加坡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有自己的國家利益和國家立場,不要試圖跟人家攀親戚套近乎。
別看都說一個語言,你看看人家阿拉伯人,自己殺起自己來,比中國人還狠。
你也別著急說坡縣人跟我們過不去,我們還要挖克拉運河掘了坡縣人的命根子呢。
說白了,何以民族,血緣,語言,文化都不能確保和平。
有些人啊,是夢到什麼說什麼么?
你以為新加坡跟中國的關係有多不好?
我就告訴你兩件事,兩件打的五毛憤青臉啪啪響的事情。
- 新加坡是中國第一投資大國。中國駐新商務公參鄭超:發揮新加坡平台優勢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不是眼球都要掉下來了?新加坡在中國的投資超過美國,日本,英國,德國,以及你能想到的一切所謂「發達國家」。
- 中國到目前為止允許普通護照免簽證進入中國的發達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新加坡,一個日本。
中國跟新加坡的關係要多好有多好。外交上吵吵架就跟小兩口偶爾吵吵嘴沒什麼的。你當真就是你的問題的。
===========分割線===========
@一隻攻城獅 說到重點了:國與國之間有單純的友好么……還不都是利益……
國與國之很難有人和人之間那種純感情上的「喜歡或者厭惡」的關係....都是利益為重。以2017年的狀態來說,中國和新加坡就是利益緊密、在掙錢這件事上互惠互利的關係。哪個國家都不會跟自己的錢過不去。
這是高等華人的普遍心態決定的。
大陸中國人總體上將整個世界認知為一個叢林,在這個叢林里有獅子、有老虎、有狼、有兔子、有老鼠、有考拉,各種動物之間互相捕獵,並且有自己的狩獵區域。小狼可以長成大狼,大狼在因緣際會和歷史進程下還有可能變成巨狼。老虎生病了有可能變成病虎、瘦虎。熊死了還有可能變成死熊,等等。
但是韓國人、日本人、台灣人、香港人、高等華人對世界的認知不是叢林,而是一個等級結構。在這個結構里,白人當然是主子,而自己則是第二順位上的二當家,雖然是一人之下,但也是萬人之上,雖然白人搶自己的女朋友,但是自己在下等華人那裡是可以選妃的。
這種心態來自於全球殖民時代的遺存,當時白人對殖民地的統治術就是扶持土著中的一部分人成為高等XX。高等XX作為殖民者和土著中的防火牆,讓土著的憎恨被高等XX擋住,不直接針對自己。比如圖西人,比如買辦、比如《被解救的姜戈》里的house nigger就是這種典型的高等XX,《被解救的姜戈》對那個黑人管家的描述,李小龍版《精武門》里對胡翻譯的描述,都是對高等XX這一階級惟妙惟肖的體現。(胡翻譯名言:我也是中國人,但我這個中國人和你們這些中國人不一樣)。
香港、台灣、新加坡即是冷戰前沿,也是殖民地精英,是除了澳大利亞、北美之外最富裕的殖民地,統治階級本身就來自於高等XX群體,因此這種高等XX世界觀也向其治下普通民眾傳播的最徹底。
現在問題來了,隨著中國崛起,高等XX受到了威脅,首先世界觀就被衝擊了,其次面臨著從自己內心中的二等人,滑落成三等人的恐懼,在那種世界觀下,土著如果變成了高等XX,自己就變成土著了。身為高等XX怎麼可能對低等XX,甚至於土著友好呢。
在國外的時候,認識的香港人對白人比對大陸人親熱太多了,見到白人既熱情又主動打招呼,各種沒話找話聊天,就像老朋友一樣,對大陸人也並非不友好,但有明顯的隔閡和陌生。他們對大陸人的心理距離真的比對白人遠多了,陌生多了,這算是歷史決定的吧。
白人曾經統治了這個地球,對其它文明造成了深刻的影響,甚至改變了其它文明的命運。直至今天也還是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文明,這是一個事實。
但也要看到,白人所有的魔法就來自於工業化,中華文明一樣能實現工業化,並且後來居上。
沒有經歷過文革的(新加坡)華人家裡,八仙桌上堆滿滿,財神爺佛龕前香火裊裊,祖宗規矩大體沒忘,他們可能顯得比誰都更中華傳統,可一出門張口,「我們酒店這次要種one 島zen的 and 吹吹s啦」,合體剪裁的西服,鋥亮的皮鞋,整潔反光的髮型,低調紳士有設計感的黑框眼鏡,儀錶乾淨到各種細微之處,一天必沖的兩次涼,職業禮貌溫柔貼心又有距離感的笑容,這些(男)人是在新中國強大之前就徹底融入現代(恰好是西方開始)體系的第三產業現代人。
現代社會的高度分工化和自由貿易體系讓絕大部分國家圖有主權錯覺,並無主權實質。新加坡是現代既得利益體系中的熟練分子,該體系恰好由西方開始、最近才因多種因素,逐漸顯出要被挑戰的跡象。
進入本文關鍵詞:語言 -新加坡人母語是英語,新加坡華人母語也是英語。
中國大陸普通小學六年級語文考試最後要寫五六百字的敘事文、議論文,同年級新加坡普通學校華人語文考試看圖說話不少於一百字。
問題在哪裡?這個需要從馬來西亞買日用水的彈丸之地,這個乾淨精緻沒有口香糖的花園城市,所有人母語都是英語,冠詞介詞單複數還算OK,可除了罕見精英,在沒有機會出島去英美深造前,當地華人的Singlish並不夠好、深、精,水平很是尷尬。漢語更是不用說,從未得到充分鍛煉又遠離發源地文化圈,嘴架鍵政都沒機會打,自覺斬斷漢語交流互動。
在很長一段新中國慢慢發育發展過程中,(新加坡)華人是藉由地緣、特殊歷史和「雙語」優勢在現代化世界中通過輔助發達英美純正母語國精英所建立的秩序與體制獲利,日子很滋潤,母語進步嘛,有限。
說國際政治,(政客及政治家)必談Balance of power (權力平衡),顯得自己很有手腕,領導力MAX,挽救本國人民與水火之中。但實際上,新加坡的地理條件(大小資源位置等等)導致這個國家在本質上從未有過這個博弈實力的。
所以它很聰明,一、雁過拔毛;二、有限並不斷從本國流失的人腦資源堅定不移支持英美自家高級母語人士所創造的【現代】秩序基礎,其中包括二戰後世界語(lingua franca)英語,以此從中獲益,長治久安,經濟騰飛。(第二點也在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第一點)
家裡的八仙桌佛龕砸了可以再擺回來,
根離了土壤,一色水栽太空豆芽也可以向地球賣高價過好日子,但我設身處地的想想,他們可能是寧願等到能源耗盡墜毀地球,也不會提前離水出艙,捨棄俯瞰地球養尊處優的位置擅自冒險。豆芽沒有底氣。
噢,在現有「主權國家」(一個十九世紀才被廣泛認可大體統一定義的概念)秩序體系中,十四億水生太空豆芽遙看地球賣高價這種夢,正常智商都不用做了。
最後說明:
此回答不是本問題唯一解,只是我覺得最值得挑出來說的一些內容。
其中觀點部分均為個人觀點。
這個問題提得沒什麼水平,也只有雲石這樣的自問自答專業戶才問得出來。
(這個回答涉嫌「對問題或其他回答的評論」,估計快要被小管家摺疊了)
我也可以這麼提問:
作為楚國公主,羋八子主政秦國為什麼伐楚?
擁有趙國血統的嬴政,為何要滅趙國?
作為孫家的女婿,劉備為何要討伐吳國?
作為日耳曼人,艾森豪威爾為何要帶領美軍開闢第二戰場進攻德國?
都是朝鮮民族,為何文在寅不歸附金正恩?
都是靈長類,為何銀背大猩猩要吃猴子?
都是脊椎動物,人類為何要吃青蛙?
…………
回答其實都差不多。
作為華人和親近大陸政府,並沒有必然聯繫,非必要也非充分,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http://www.zhihu.com" data-hash="25968586d364b4039c802f2c6c2931ba">@雲石 你自己用提前準備好的文字資料回答自己提出問題。
——說實話,你這個技巧蠻好的,非常適合在知乎生存,像我這樣的人就學不來,也就成不了「知乎大V」。
至於問題本身,你的回答看上去已經挺全面了,畢竟你準備文字資料那麼久了呢。
9月8日,12:10,補充以下內容:感謝大家的贊和評論。
本回答和題目似乎確實不相關。
但關於特定人群,我在之前的回答里已經作出了一些評價(或許有些偏頗?),我個人是對某些人群帶有一定戒心甚至有反感的(這只是我自己的態度),所以在這裡不願再重複:
咪斯特魏Mrwei:美國最讓人不解的是什麼?
首先,在東南亞國家中,新加坡已經算是對華友好的國家了。東南亞整體對華都是對抗狀態,畢竟輸出革命坑慘了很多國家。你如果被一個大國連續十幾年的輸出革命,在他停止之後立刻釋放友好信號並在這個大國進行投資建設,這已經是友好到不能再友好的行為了。
第二,為什麼新加坡同為華人國家,但是對華友好程度客觀來說並不高?友好在地緣政治中代表著同屬於一個區域或者世界體系,這樣的體系是需要物質基礎來構建的,比如民族相同(阿盟)/人種宗教相近(歐盟)/意識形態相同(共產主義陣營)/殖民地體系(英聯邦)。
事實上,1976年以前從來就沒有過華人國家應該對華友好這個說法,因為在那之前中華民族/漢族/華人還從來沒有成為過構成一個區域體系乃至一個國家的物質基礎。喊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口號已經是近三十年的事情了。但是中華民族這個概念尚且語焉不詳,我們自己國家甚至都沒有因為同為一個民族而放棄其他領域的矛盾實現統一,台灣什麼時候回歸呢?更別要求以此建立區域體系了。以華人認同來期望其他國家對華友好就是做夢。
中國的區域體系是怎樣發展的呢?封建時期建立的朝貢體系確定的周邊國家對中國友好,稱臣的體系也不是建立在民族,人種等基礎上的,而是建立在儒家思想規定的對君主帝王的認同,所以滿族皇帝一樣可以獲得朝貢體系的廣泛認同。新中國成立後的中國以意識形態建立區域體系,朝鮮,紅色高棉,阿爾巴尼亞等等在意識形態上認同中國的國家成為了中國的核心盟友。改革開放後,中國放棄階級鬥爭,對內喊著民族主義來穩固政權,加強統戰;對外以經濟利益為判斷盟友的標準,經濟利益取向越相近,就越容易成為鐵杆盟友,結果一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沒有任何關係的,以遜尼派穆斯林為主的巴基斯坦,毫無來由的成為了中國的鐵杆盟友。新加坡縱使有再多的華人,統戰工作也不可能做到別人家裡去,那就不是輸出革命了,直接成顛覆政權了。對外人,只能談生意,然而新加坡的利益和中國契合度重合度不高,一個強大的中國,一個控制南海的中國,一個控制整個東南亞的中國,顯然對新加坡不是什麼好事。
第三,新加坡為什麼更加親美?新加坡的體系是如何的呢?新加坡作為英國前殖民地,屬於英聯邦體系,親英親美天經地義。新加坡在以英美為核心構成的西方國家體系中算是不核心也不邊緣的國家,這樣的體系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對抗中國的,那麼新加坡能表現出現在的善意,實在是難能可貴了。
所以我一直說,中國想要建立自己的區域體系乃至世界體系,能利用的物質基礎並不多。意識形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況且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明擺著告訴世界這個意識形態並不具有推廣性;現有的對外利益體系更是不靠譜,利益瞬息萬變,既然是做生意那就別怪別人翻臉不認人。
如果要以人種民族相近為核心建立包括東南亞,朝鮮半島,中亞國家甚至日本的泛東亞體系(似曾相識,昭和,昭和),台灣問題還是無法繞開的一個點。一個分裂的國家,連國家內部的自組織統一都沒有完成,說什麼構建區域體系,世界體系呢?為啥作為華人國家,中國卻更加親夷而非華?中國為啥動不動就跟國內華人過不去?
不親美就死了。
有一圈msl國家圍著。
就像一群狼圍著一隻羊。
沒個端著槍的獵人行嗎。
新加坡是從自己的利益考慮。
投靠中國不確定性太大。
搞不好死的更慘。
兩邊都不待見。
作為中國處理新加坡
一定要堅持沒事找事
有事一定要把事鬧大
大棒在國際關係中
比胡蘿蔔有用多了
第一
就是明確告訴新加坡和東南亞其他國家
和中國做對沒有好下場
別跟老子談什麼傳統友誼
有美國撐腰我也不怕
第二
傳達一個信號
我們要收拾新加坡
打擊他在馬六甲的地位
改變一下這裡的格局
扶持一個親中的國家
就看你們誰的表現好了
對一個收過路費的國家
換山大王是好的方法
最好搞他三四個山大王
你就可以站在上帝的視角
成為調停者了
這招玩的多溜呀
很簡單,就是因為中國大腿不夠粗,夠粗了自然就來抱了,這是小國的基本修養
其實很簡單,新加坡周圍全是msl國家,二十年前東南亞某msl國家發生種族大衝突的時候,當地華人相當一部分都跑去新加坡置業移民or拿永居。原因就是這裡對華人夠安全。
為什麼新加坡夠安全呢?絕對不是因為自身的國防力量,最根本的原因是馬六甲是美國必須控制的幾個世界必須海峽之一!所以這裡雖然沒有美國駐軍,但是有專供美國大兵航母的軍事碼頭和機場。換句話說,新加坡為了自身的安全利益是給美國獻了投名狀的,這個透明狀具體表現在在國際事務中偏向美國利益,在國內事務中為了保證資本家利益拔掉了工會這個機構。所以在冷戰後期在圍堵社會主義陣營中四小龍接替日本和美國的技術溢出通過出口加工獲得了經濟的騰飛。而進入新千年以後,在日本美國經濟疲憊的情況下,四小龍再也無法獲得更新的技術,所以一個個開始走向歧途,hk直接去工業化,tw能拿得出手的就只剩半導體(這還是日本為了制衡韓國而流去tw的技術),韓國企業和銀行背後基本都是美國人控股,新加坡製造業也日趨萎縮,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權威政治有其不利的一面,這隻能把國家利益捆綁在能給自己提供利益和安全的大車上,tg的發展誠然可以給周邊國家帶了利益,然而tg卻從來不給任何國家提供安全承諾。。。。。
2012年新加坡領導人訪問tg 討論一路一帶,實際就是勾兌自己安全利益,然並卵……
所以國際關係中小國真的是做不了什麼……
另,在今年新加坡高層內部開始出現關於新外交方向的質疑,然而,這並不是幾個或者一群領導人能選擇的了滴。這就是悲哀不要把新加坡單獨拉出來批判一番。
難道,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玻利維亞,巴西,白俄羅斯,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捷克斯洛伐克,丹麥,多明尼加,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衣索比亞,法國,希臘,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印度,伊拉克,黎巴嫩,賴比瑞亞,盧森堡,墨西哥,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菲律賓,波蘭, 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土耳其,烏克蘭,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烏拉圭,委內瑞拉,南斯拉夫 ,阿富汗,冰島,瑞典,泰國,葉門,緬甸,以色列,印度尼西亞,阿爾巴尼亞,澳地利,保加利亞,柬埔寨,芬蘭,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約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羅馬利亞,西班牙,斯里蘭卡,利比亞, 尼泊爾,葡萄牙 ,日本,摩洛哥,蘇丹,突尼西亞,迦納,馬來西亞 ,幾內亞,貝南,布吉納法索, 喀麥隆,中非共和國, 查德, 剛果,象牙海岸,塞普勒斯,加彭,馬達加斯加,馬里,尼日,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索馬利亞,多哥,剛果民主共和國 ,茅利塔尼亞, 蒙古, 獅子山,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阿爾及利亞, 蒲隆地, 牙買加, 盧安達,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烏干達,肯亞, 科威特,馬拉維,馬爾他,尚比亞,甘比亞,馬爾地夫,新加坡,巴貝多,波札那,蓋亞那,賴索托 ,民主葉門 ,赤道幾內亞,模里西斯,史瓦濟蘭,斐濟,巴林,不丹,阿曼, 卡達,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哈馬, 德國,孟加拉國,格瑞那達, 幾內亞比索 ,維德角,葛摩,莫三比克,巴布亞紐幾內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多米尼加, 索羅門群島,蘇利南 ,安哥拉, 薩摩亞, 塞席爾,吉布地, 越南,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辛巴威,安地卡及巴布達, 貝里斯, 萬那杜,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汶萊達魯薩蘭國 ,列支敦斯登, 納米比亞 ,,愛沙尼亞,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拉脫維亞, 立陶宛, 馬紹爾群島, 大韓民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喬治亞, 哈薩克, 吉爾吉斯 , 摩爾多瓦, 聖 馬 力 諾, 斯 洛 文 尼 亞,塔吉克, 土庫曼, 烏茲別克,安道爾, 捷克共和國, 厄利垂亞, 摩納哥, 斯洛伐克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帛琉,吉里巴斯共和國, 諾魯, 湯加,吐瓦魯, 南斯拉夫,瑞士,東帝汶就不親美反華了嗎?
評論區圖樣,說題目的前提是新加坡是華人國家。這個國家有幾個華人,有多少華人,與他親美不親美,反中不反中有什麼關係?
巴基斯坦有幾個華人?用你們的話來說,那是老鐵。俄羅斯有幾個華人?用你們的話來說,那是老大哥?北朝鮮有幾個華人?用你們的話來說那是小弟。
有沒有華人與親美反中有什麼關係?新加坡只不過是隨大流而已。
——更正:委內瑞拉不親美。特別是自從那個什麼總統上台,更不親了。估計是親華陣營的。
親華陣營列表:俄羅斯、委內瑞拉、朝鮮、巴基斯坦、還有……等會補。為什麼在知乎上全世界都是中國的敵人,都對中國懷有強烈的敵意,我完全不能理解這種心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