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月球基地將會是什麼樣的?
我國有一個還沒有立項的「計劃」:先載人登月,然後再在月球上建基地。載人登月美國已經實現。
那麼我國的月球基地如果成功地被建造,將會是什麼樣的?如何建造?宇航頁將如何工作、生活和休息?有什麼意義?……
扯得再遠一點,人類會繼續在其他星球上建基地嗎?基地會不會發展成一個有人永久居住的聚落?……
關於未來能瑕想的東西太多了,望大神們解答!
去某寶上找這本書,其中供電、供水、供氧、熱控的知識你用得著。
每次看到這種問題基本都需要潑個冷水。講道理,搞個長期基地,能幹啥?先不管實現這個項目的手段,連立項都是問題。月球科研價值本來就不算大,就算要科考,弄個無人的自動站多快好省。啥活非得人過去干?阿波羅計劃航天員在月球上蹦躂半天獲得的科研成果過比毛子的月球車跟探測器多多少?花銷又如何?挖礦嗎?挖啥?氦3嗎?開採成本比在地球上海水分離成本高几個數量級,而且咱先把核聚變搞完行不?真是情懷當道不計成本的就為了搞來搞,幾個國家的航天經費捆一塊都不夠燒的,啥玩意都別搞了全拿去折騰這個月球站了。圖的啥?
嗯,月球基地嘛,個人覺得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來實現。
第一階段:臨時性基地主要是積累經驗
第二階段:半永久性基地
仍然是積累經驗,並進行技術試驗,和人類常駐月球的試驗
第三階段:永久性基地
為更大型的基地建設做基礎
第四階段:採礦基地
挖氦-3,
第五階段:月表航天城
更大型的永久性建築,並且建立船塢、磁軌加速器等設施用於支持深空宇航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太陽能板陣列,太空梭場,火箭發射台,科研所,有這些基礎的東西就差不多了。
哦對了!不要忘記點亮我們自帶的特有技能,種菜!記得有新聞說西藏可以種西瓜,南海填島上種白菜,袁老要研發海水稻來著的……
此外,還有保衛的軍事基地,不過這應該是後話了。
順便幫題主邀請一位天文學家@白書旭
正如中國的載人航天和空間站工程一樣,月球探測和基地建立也將分階段循序漸進,任重而道遠。
中國馬上就要完成「繞落回」的前期探測任務,接下來首先會進行載人登月,而建立月球臨時實驗站和永久基地將是很久之後的事情。
參考空間站工程,永久空間站首先需要解決宇航員的生存問題,保證安全。其次是考慮科研探測任務的進行。
對於月球基地,首先要解決的是能源問題。空間站靠太陽能帆板供電,但月球基地只能把太陽能帆板作為輔助供電設備,因為月球黑夜長達半個月,夜間溫度很低,不能指望儲存電能讀過黑夜。所以月球基地要能利用氦—3進行發電,有一個電站。
其次是安全問題,月球沒有大氣層,射線、粒子等嚴重威脅宇航員安全。這就需要航天材料製作的生活房、科研房等。室外還要宇航服。還有隕石的威脅,防空導彈系統也是應該考慮的。
對於月球黑夜,保暖供暖必不可少。
另外還要有很多機器人完成相應工作,也得有飛船發射裝置。
對於月球基地的意義,長遠考慮還是很重要的。第一,有利於月球資源的勘探、開採和利用。第二,沒有大氣層的干擾,可以開展很多空間觀測活動。第三,月球引力小,可以作為航天深空探測的中轉站和中繼站。
在月球上建造生存基地的話,在人類文明中是很可能實現的。建造方法和國際空間站一樣,模塊化,分成一小塊一小塊運到月球,固定,然後鏈接起來就好了(可以先建一片太陽能發電廠,再建立基本生活區,再建立生活物資生產區)。
月球上的引力還可以,正常生活並不難,關鍵是做好水、氧氣和食物的循環利用以及生活物資的往返運輸。即使是永久在月球上居住應該也不是什麼問題,反正離地球很近。
對於其他天體的話,也就火星上的環境不那麼惡劣,但是距離有點遠,就目前來看,如果人類在能量和動力方面沒有什麼新的突破的話,去火星建立基地的性價比太低了。
與地球上相似的暴露型建築,或者說,沒有維生設施。
個人始終認為,自然人是不可能進行星際殖民的,殖民月球也不行!
未來殖民月球的必然是賽博電子人,電子人又不需要空氣,水和食物。
月球溫差大,但現代的衛星,月球車都能處理這種問題。設計一個可以在月球生存工作的賽博電子人機械軀體,並非什麼難事。
其他答案都是基於人類的生物身軀殖民月球,實際上,人類使用生物軀體去月球生存,是極其浪費能源和資源的,完全得不償失。
如果不想看不到地球的話,月球只能在朝著地球的一面建立基地。
至於月球的背面,我想應該還有變形金剛的足跡。
題主是在思考職業發展嗎?~
可以關注一下我航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劉紅教授的空間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地基綜合實驗裝置——月宮一號
瀉藥
關於未來的月球基地
從當今時代角度科學解答是不太實際 也沒有意義
因為現實總是由想法引導
所以 要我想的話 未來的月球基地生活與地球無甚差別 因為科技的進步跨越了客觀環境差異的鴻溝 定一個時間節點 百年後 應該是這樣:
衣 不僅僅只是裝飾 而且還有強大功能 動力輔助 自適溫度 防護有害 可以輕鬆應對月球上的生活所需
食 對於食物的改變不會過多 因為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 這是一種生活態度 只是獲取美食的過程將會難度大幅降低 因為新的生物技術以及能源革命交通運輸變化 當然也會有快餐 味道和營養價值不變 但一鍵成型 無需煎炒烹炸
住 不再需要固定在土地上的房子 佔用資源 一個個太空艙將成為人們的新家 抗震 可以用陀螺的穩定性原理
防空中的一些位移變化 影響生活 高度智能化的家將極大地改善生活
行 新能源革命以來 出行再也不是飛機汽車這樣的 單人的飛行裝置將成為普羅大眾的最佳選擇 智能導航 自動駕駛 防撞系統 都集成在飛行服之類的東西上 你就是超人 阿童木
為了減少基地被隕石攻擊(或月球背面的外星人攻擊),空間站會被設置在靠近地球的一面。
空間站的建造主要由分段運輸後的機器自行組裝成數個大型3D列印建築機器,利用月球資源和帶過去有限的其他材料組成。從地球發射建造資源成本太高,理論上可行經濟上不可行。
建成具有基本生態系統的建築群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其中包括能量資源供給,碳氧循環,植物生長,水循環,基礎生產線,實驗動物等。
主要的能量來源為太陽能或者核能,資源由採礦機器代替工作,植物提供主要供氧,輔以月球土壤分解氧。水循環類似地球,但是是封閉式的。生產線包括食物加工,化工精鍊,還有更多自動機器生產工廠。
建築機器構造完後,再派送工程師驗貨和試居住。
空間站應當被建造在月球地表以內或者深處,可以減少溫度和輻射帶來的影響。
月球空間站將不屬於任何國家擁有,國際成立專門組織協調地外基地。月球上主要是科研人員,工程師等。正式商業化需要另外數百年的開荒。
研究人員和工程師一般為6個月到一年返回一次地球進行報告,體檢等工作。後期可以過更久再返回一次,甚至永居在基地。謝邀。
月球上建基地的話可能只是個中轉站,還不如空間站,花費巨資,意義不大。
月球上只有沙塵暴,為什麼要移民聚集。地球環境再惡劣也比月球強吧。如果科技發達可以生產一切、自給自足幹嘛不留在地球。如果說地球沒空間了, 對資源和生產空間的掠奪,發動幾場戰爭消滅對方,在統治者看來可行性遠比移民太空強。
瀉藥,我是在航天系統工作,但我沒接觸過載人登月計劃。因保密,其他不敢說,哈哈哈,關注中央新聞吧,知道的要比工作人員的工作任務超前。
上帝欲要其滅亡,比要讓其先瘋狂
就是你晚上躺被窩,幻想登上人生巔峰的樣子!
謝謝邀請。早晚會建成基地的吧,征服宇宙第一步,哈哈
月球基地形式多種多樣,滿足航天員的生活,工作必須。至於要幾個人,那要看技術和經費。
未來這個時間範圍是極其模糊且不定項過多的一個時間跨度,所有的前景脫離技術去談都是沒有意義的。就現有的技術而言,對於月球的開發還是停留在空間的探索及星球資源的研究上,換而言之,就是一個了解和學習的過程,只有當這個階段取得的成果轉化為新的技術的時候,我們才會對於下兩步有個起碼的規劃和把握。所以說未來的月球基地,本身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實時發生改變的,與其暢想前景,毋寧推動技術適應當下向前發展。
嘖嘖,謝邀,感覺前面的答案都太全面了
可能未來,如果你有孩子了,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你可以這樣威脅孩子
再不聽話,派宇航員叔叔把你送到月球背面去哦
參考2009年電影《月球》,就一個礦區,一般人沒理由去那裡住
謝邀啊 這個我不知道 也沒有想過 我還奔波在家庭事業上 還沒有能力為全人類做貢獻^ - ^
推薦你去看《神們自己》(的第三部分)。
瀉藥。
目前來看,建月球基地沒任何實質意義,往後推個二三十年也看不到有什麼必要性。建月球基地成本太高,往後推個50年當個大型空間中轉站還是有可能的,但未來20年內能去其他星球都困難,別說當運輸中轉站了。
由於浮力弱,月球上建立基地跟建設太空站沒有太大區別,而且太空站要更經濟更划算一些。除非月球上有大量的可開採的資源,否則實在是看不到建設月球基地的可能性
純屬個人觀點,很不專業,看看就好。推薦閱讀:
※為什麼太空探測器的電池不用鈾而用鈈?
※美國登月為什麼會受到那麼多質疑?
※宇航員有可能實現自主返回地球嗎?
※為什麼印度不把探索火星的預算用來改善基礎建設?
※如果飛碟存在,哪飛行器被設計成這種形狀可能具有什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