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中坐輪船看到自由女神像有人大喊America的傳統還存在嗎?
還是本來就沒有.你有聽到過嗎?
我想題主所說的「坐輪船看到自由女神像」,指的應該是這麼大的船:
而不是 @荒荒醬 答案里提到的,帶著遊客登島遊覽的擺渡船。
畢竟通過這種方式去看女神像的朋友,早就已經在美國了,讓他們大喊「America!」,可能有點做作。
讓我們來回顧下《海上鋼琴師》的開頭,看看題主所說的「大喊America的傳統」究竟什麼樣:
那麼這個傳統真的存在嗎?
在民航飛機,尤其是洲際飛行的客機普及之前,輪船,是歐州移民來到美國的唯一方式。而自由女神像,就是他們是穿越大西洋到達美國後看到的第一個標誌性建築,看到她就代表來到了新世界。
下面這段維基百科中的介紹,基本就能反映當時移民乘船看到自由女神像時的心情:
Many immigrants who entered through New York saw it as a welcoming sight. Oral histories of immigrants record their feelings of exhilaration on first viewing the Statue of Liberty. One immigrant who arrived from Greece recalled,
「I saw the Statue of Liberty. And I said to myself, "Lady, you"re such a beautiful! You opened your arms and you get all the foreigners here. Give me a chance to prove that I am worth it, to do something, to be someone in America." And always that statue was on my mind.」
很多從紐約抵達(美國)的移民,把它(自由女神像)看做是歡迎的標誌。移民的口述歷史記錄了他們看到自由女神像時的喜悅心情。一位來自希臘的移民這樣回憶道:
「我看到了自由女神像。我對自己說,「夫人,你真是太美了!你張開雙臂接納所有來到這裡的外國人。給我機會證明自己值得這一切,做出一番事業,成為美利堅的一員。」這尊雕像在我心中長存。」
所以即便沒有電影中那麼戲劇化,但這個與自由女神有關的傳統確實有存在的可能。
那麼回到題主的問題,時至今日,還有人對著自由女神像高呼「America」嗎?
就像上面說的,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後,輪船航線逐漸被飛機航班取代。
到現在,常年以固定班期運營跨大西洋航線的郵輪,只剩下了冠達郵輪旗下的瑪麗皇后2號。乘坐她的客人,也不再是往返於新舊世界的歐洲人,而更多的是想要緬懷20世紀初黃金年代的移民後代。
*我們在世界上有哪些游輪旅行值得嘗試?下的回答,記錄了在這艘船上的經歷。
我們曾經兩次乘坐郵輪經過自由女神像,不過都是從紐約出發。所以嚴格來說,女神像其實是在碼頭送別整艘船的。
就我們的觀察來看,同船乘客都比較冷靜,基本維持在「啊,這個角度還不錯,我們去甲板以女神為背景,拍拍遊客照吧」的水平。
所以儘管腦海中有各種電影片段輪番上演,我也只能控制住自己,狂按快門。
不過,我們以此詢問冠達郵輪在中國的工作人員時,他們說,如果是倫敦出發紐約到達的話,會有可(xin)愛(jing)的美國人,對著自由女神像cos電影片段,高喊「America」的(沒錯,很可能是對電影的戲仿)。
當然了,在海上不間斷地航行7天後,作為回家/看到陸地的標誌,這座承載著移民情結的紐約地標,應該也當得起這一聲歡呼吧。
攜程郵輪,一個專註郵輪的機構帳號。
如果你對這艘運營跨大西洋航線的郵輪感興趣,以下這篇專欄文章也可以讀讀看:
他們用能拍四部《泰坦尼克號》的錢,造了一艘遠洋郵輪
更多郵輪相關的體驗和介紹文章,可以點擊這裡查看
也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攜程郵輪」
我們是覺得郵輪旅行很有意思的一群人,也願意有趣地把郵輪世界的故事講給你聽。不管是實用測評、選船攻略還是歷史八卦,我們都願意和你分享。
謝 @王軼倫 邀,這題確實不在我的知識範疇里,莫非你知道我是偷渡過去的嗎(= =)。。。
好了說正經的,其實自由女神像坐落在貝德羅島(Bedloe"s Island),從對面的巴特利公園(Battery Park)就可以看到一個遠遠的輪廓,所以對於現今的居民和遊客來說,並不是值得歡欣鼓舞的事情,只是對於大多數前往紐約旅遊的人們,這似乎是不得不「到此一游」的勝地。
在美國的時光里,我去看過兩次自由女神像,一次和朋友一次陪父母,都是在冬天,印象之中就是刺骨的寒風和在空中盤旋的鳥兒,凍得說話都像周董了。
(上圖為我爹的背影,包得嚴嚴實實的大家在瑟瑟發抖地排隊上船)
這是一艘雙層的遊覽船,下層是無座站艙,上層有露天座位,因為太冷大家都在下層躲著,開船之後為了更好的視線,都跟隨人群往上面跑。然後船駛離公園,向著貝德羅島進發,離自由女神越來越近。
(上圖是自由女神遠景,基本上遊船是環著小島靠近,大家都拿出相機手機對著女神各種拍,然後就是各種與女神合影)
基本上,前三分鐘大家亢奮得不行,都在狂按快門,差不多拍得累了膩了,就開始各種評價,說原來女神是長這樣的啊,這個pose蠻贊的啊,女神穿了這麼多不知道身材是不是很好啊,etc。當然期間必須穿插著各種翻照片刪照片,手機上傳圖片,鑒於我是2011年去的,facetime還沒流行起來,現在可保不定有人會facetime給親友們直播一下哦。
(上圖是登島之後的女神近照,恩,已經沒有興奮了,大家倒是開始琢磨怎麼拍女神,全景半身特寫,當然還要各種與女神套近乎的自拍合影兒)
-----有點不知道該如何自圓其說的分割線-----
但!是!題主所描述的情景,確實是讓幾乎每個看過《海上鋼琴師》的人都難以忘記的。具體的台詞記不清楚了,大致意思就是,每一次前往美國的旅途中,總會有這麼一個人,第一眼發現自由女神像,然後大喊一聲:「America!」
試想一下,坐著Virginian號的這群人里,帶著財富和家眷而來的,一無所有偷渡而來的,經過漫漫幾十日的海上航行,無聊和困頓在途中消磨著出發時的興奮與期待,等到海平線上出現建築群的時候,必然是眼前一亮,更何況自由女神像是美國的象徵,她以自信和開放的姿態屹立於建築之中,無疑是給外來移民發出了熱烈的歡迎信號。第一個接收到這個信號的人,勢必有一種衝破終點線的冠軍感,在這一刻,她不僅僅是女神,而是代表了一切夢想的開始吧。
而在電影里,刻意描繪這個畫面,私以為並不代表一種「傳統」,而是為了與1900的內心感受形成反差,即在迎來送往的航行中,在人聲喧囂的時刻里,他內心並沒有強烈的期待,相反地,他害怕踏上陸地,去體驗未知的生活。所以,和那些充滿了渴望的人相比,他的冷靜顯得更加突兀,卻也為最後他的選擇埋下了伏筆。
好了,說了這麼多,不知是否回答了題主的疑問?最後附送一張圖片,給大家看一下瘦削女神的豐腴背影,順便奉勸各位姑娘,想做女神的話,不要減肥太狠了,昂。
。。由於你標題中帶了女神二字,知胡便把鏈接發給了我。。。
好吧,我為了這個緣分,特意MORNING CALL問了ALAN, 一位認識多年的美國中老年婦男,他說這是一種誇張的演繹,反正他周圍沒那麼土鱉的朋友。。。。
好吧,這個不知道算不算答案,我算是無聊夠了。。。竟然打越洋電話問這個問題。。。這個。。。。反正要是我的話應該不會做船去美國的。
現在應該是發朋友圈 America! 配圖自由女神
推薦閱讀:
※為什麼編劇們不以旅行者一號為起源題材製作科幻電影?
※如何評價《建黨偉業》?
※內地演員片酬是否虛高?如有虛高該怎樣消除?
※為什麼《星球大戰》中的兩把光劍會碰在一起而不是透過去?
※如何理解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